相關專欄
書活網特推
❖本書所採用數據,在書中均有附註。為寫作時取自聯合國組織相關數字。台灣由於並非聯合國或若干國際組織會員,因此不在取樣內。
另有讀者自行蒐集台灣公部門公開數字加入泡泡圖,歡迎瀏覽。
並請隨時關注GAPMINDER基金會各種學習工具提供及泡泡圖更新。
《真確》並非提供數據報告用,旨在直覺偏見謬誤的破除。數字會變,希望我們的偏見也能由於學習「真確」的精神而改變。
除了比爾蓋茲和歐巴馬共四次寫文+影片推薦,中文版上市後,湧現的口碑角度精彩多元,選兩篇來看看!
楊斯棓:「這本書真的要讀。讀通了之後,會把自己提升到一個『無有恐怖』的狀態。我沒有比爾蓋茲的財力,不然我就買下Hans Rosling《真確》一書的下載版兩千三百萬份,送給全台灣人。」
王伯達:「我們雖然不夠完美,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我們對自己有真實的認知和理解。」
蔡依橙:「今日台灣最需要的一本書。看數字說話,而非憑感覺,是今日台灣公民社會最需要的態度!根本就是『現代公民的思辯入門手冊』。」
鄭國威:「在忙著救世或躺著厭世之前,先讓我們吞下《真確》這顆可口的藥丸,好好認識這個世界吧。」
姚詩豪:「這是我看過最有『世界觀』的一本書。這位老先生真的是我心中結合學術、科技、與人道精神的典範。」
精神科名醫賴奕菁:「 我常在診間跟病患聊天...... 這時候,我都很想推薦這本振聾發聵的《真確》給他們看,矯正一下錯誤世界觀。」
白袍旅婦:「 跟孩子談談這個『真確』的世界,而不是我們『感覺』中的世界。父母親該做的不是無謂的擔心以及害怕以及不信任,而是透過真實的理解幫助自己安撫感覺,理智的說服認知偏誤,進而更好地保護孩子,並且讓自己將求真的態度內化為習慣,成為孩子的模範。 」
前交通部部長賀陳旦卸任時,提到本書:「《真確》強調就事論事,有時候你認為這樣邏輯推理是對的,但其實不是那麼真實。在這麼多ETC的數據告訴我們事實以後,卻還用不正確、習慣性的作法讓錯誤延續下去,沒有在任內讓社會接納(連假期間國道夜間恢復收費),這是我的遺憾。」
內容簡介
比爾.蓋茲2018年度選書,並連四推薦
不僅空前贈送全美大學生人手一本
於2021自己出版新書時,仍建議:人人應讀的書是《真確》!
「要進微軟或蓋茲基金會工作,讀《真確》可說是必須的。」
「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
「對於那些正在從大學跳躍到下一個階段的人來說,它具有特別有用的見解。」
「本書非常好讀,而且能夠給你一個強大的世界觀,了解我們走了多遠,以及人類可以達成的事還很多。」
歐巴馬2018夏季書單
「一本充滿希望的書,展示出當我們基於事實行動,而不是固有的偏見時,人類能向前進展的潛力。」
★出版即登上各國暢銷榜,Amazon非文學類書籍第1名
★十度登上TED大會演說,知名公共教育家漢斯.羅斯林的唯一著作
★一本讓比爾蓋茲從此不再使用「開發中國家」名詞的書,空前推薦贈送給全美大學生的畢業禮物
★嚴長壽、謝金河、王文靜、劉軒、葉丙成、馮勃翰、林明仁、許毓仁 熱情推薦
★榮獲誠品選書.博客來選書.金石堂選書.讀冊選書.經理人選書 一致推薦
有些事儘管牴觸我們的直覺認知,儘管顯得絕無可能,卻仍然真確。
這本書在談世界,在談世界真正的樣子,
也是在談你,以及你該如何真確思考,基於事實行動。
我們總希望可以客觀看待事情,針對世界現狀的簡單問題,例如「全球有多少人口享有電力」「有多少一歲孩童接種疫苗」「有多少比例的女孩讀完小學」,也希望能提出正確的觀察。但事實上,我們一再地給出錯誤的結論,而且錯得離譜,連隨機亂答的黑猩猩,正確率都贏過老師、記者、投資銀行家和諾貝爾獎得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這本書裡,全球公衛教授和公共教育家漢斯.羅斯林,提出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的新解釋──原來問題在於人們對自己的無知毫無頭緒,我們的思考往往受到不自覺且可預期的直覺偏誤所影響。
漢斯致力運用活潑的數據實證,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他舉出十個扭曲認知的直覺,如何造成我們誤解身處的世界,例如:我們有傾向把世界分成兩個陣營的「二分化直覺」(通常是某種版本的「我們」和「他們」),我們吸收訊息的方式深受「恐懼型直覺」主宰(災害新聞空前常見,偏偏世界空前安全)、對於進步的認知容易受「負面型直覺」牽引(相信多數事情正變得更糟,忽視逐漸的進步),並提出一個個明確可執行的思考工具,告訴大家如何扭轉根深柢固的偏見。
這是一本深具啟發性的書,足以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帶領你建立新的思維習慣。基於真實認知的世界觀,國際組織能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得更有效率,企業能運籌帷幄,找出未來的商機,我們也能懷抱更少擔憂,看見更多希望。
【來自各界的熱情推薦!】
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中研院院士/國際公衛專家)
嚴長壽(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均一實驗高中董事長)
謝金河(財訊傳媒集團董事長)
王文靜(前商周集團執行長)
葉丙成(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PaGamO/BoniO執行長)
林明仁(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馮勃翰(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楊斯棓(方寸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許毓仁(TED X Taipei共同創辦人)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姚詩豪(「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王伯達(「王伯達觀點」總經理)
綠 角(「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財經作家)
劉 軒(知名作家/心理導師)
──熱情推薦
漢斯.羅斯林的《真確》與《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帶給讀者喜樂和信心,讓讀者了解現實世界,比想像中更加美好。二書對照閱讀,將獲益更多,更能洞察世事真相,對人類的未來充滿希望!
──陳建仁
一本充滿希望的書,讓我們看見只要基於事實而非固有的偏見而行動,人類就有進步的潛力。
──歐巴馬
漢斯對人性有深入的了解,說故事的技巧媲美他解析數據的方法。我希望他的書能夠讓更多人在面對世界的時候,懷抱著好奇心與開放的態度,就和他本人一樣。
──比爾.蓋茲
漢斯.羅斯林在談「人類所默默取得宛若奇蹟的重大進展」,也只有他談得了。但這本書遠遠不只如此,它還解釋了各種進展為何通常不為人知,讀者又該如何看得更加清楚。
──梅琳達.蓋茲
《真確》將徹底改變你的觀點。想要真正了解這個世界,現在就閱讀它!
──魯爾夫.杜伯里(哲學博士,《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作者)
我預料這會是一本好書,但它完全超乎我的期待,而且鼓舞人心。漢斯.羅斯林太會說故事了!
──提姆.哈福特(《金融時報》主筆,「臥底經濟學家」專欄作者)
探討戰爭、恐攻、癌症以及滅絕的書籍屢獲大獎肯定,為我們病態的好奇心提供了事情可能出錯的可怕方式。然而,有一種未被重視的書籍類型,在敘述人類進展的事實。這樣的理性樂觀主義激發了優雅機智的敘事,並為知識和憐憫可以改善人類處境這樣的啟蒙理念熱情辯護……已故TED明星漢斯.羅斯林的《真確》,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史蒂芬.平克(《衛報》書評)
精采絕倫!一本充滿熱情關懷和豐富智識之作,更因為作者來不及親眼見證它的發光,顯得更加動人……漢斯.羅斯林說故事的魅力和詮釋數據的高超技巧,在每一頁展露無遺。還有誰會選用「人均吉他數」作為人類進步的指標呢?
──《金融時報》
在漢斯.羅斯林的手中,數據會唱歌,健康與經濟的趨勢變得栩栩如生,全球整體發展(包括有些出乎意料的好消息)也變得清清楚楚。
──TED
和漢斯.羅斯林聊三分鐘,就會改變你對世界的想法。
──《自然》(Nature)
作者簡介 漢斯.羅斯林 Hans Rosling
臨床醫師、數據學家、全球公衛教授及世界級公共教育家,曾擔任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顧問,共同創辦無國界醫生的瑞典分部,也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議程網路的成員。
2005年,漢斯和兒子奧拉與媳婦安娜共同創辦蓋普曼德基金會(Gapminder Foundation),以立基事實的認知,對抗廣泛的無知,協助人們了解這個世界。他經常獲邀至企業、國際機構與非政府組織講學,更史無前例十度登上TED大會,演講影片瀏覽數超過3,500萬次。
漢斯的研究貢獻,使他獲得《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美國《外交政策》雜誌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商業雜誌Fast Company選為年度百大創意人物。
他自詡為認真的「可能性主義者」──既不抱持無端的希望,也不抱持無端的恐懼,持續抗拒過度誇大的世界觀。不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而是對現實有清楚的認識,相信未來會持續進步。
2017年2月因胰臟癌辭世,把人生的最後時光用在撰寫本書及其人生自述《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漢斯.羅斯林的人生思辨》。
奧拉.羅斯林 Ola Rosling、安娜.羅朗德 Anna Rosling Rönnlund
奧拉和安娜是漢斯的兒子和媳婦,和他共同創辦蓋普曼德基金會。奧拉從2010年起擔任會長至今。安娜和奧拉開發的氣泡圖軟體Trendalyzer被Google買下之後,奧拉成為Google公共數據團隊的負責人,安娜則是團隊裡的用戶體驗資深設計師,兩人都靠開發成果贏得不少國際獎項。
譯者簡介 林力敏
專職譯者,輔仁大學翻譯所畢業,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國內重要文學獎項,曾任聯合報〈繽紛版〉專欄作家。愛騎車兜風,持續探索各類新知、探究文學與人生。譯有《原力思辨》《人生問題的有益答案》《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等。
得獎紀錄
★2024上半年
博客來商業職場TOP67
★2023
博客來商業職場Top57
★2022
博客來商業職場Top18
★2021年度暢銷百大
博客來 商業職場Top10
Kobo 總榜Top10
Readmoo 總榜Top22.閱讀榜Top39
讀冊 總榜Top17
誠品上半年人文科學Top8
Readmoo上半年Top22
★2020年度
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 Top44
Readmoo電子書Top4
日本暢銷突破100萬冊,成為20年來最暢銷翻譯書
★2020上半年
博客來暢銷Top 42
誠品人文科學類Top4
Readmoo Top3
★2019年度
日本達文西選為年度最佳商業書籍No.1
博客來 Top23
博客來電子書 Top48
Readmoo電子書 Top3
Kobo電子書 Top2
★2019上半年
博客來暢銷Top42.電子書Top68
金石堂天天有人買!財經企管暢銷Top13
★2018年度
Readmoo電子書Top1,並創下該年度短時間賣最多的書
Kobo電子書Top1
讀冊年度Top6.電子書Top11
榮獲年度選讀:
整本書的寫作方格平易近人,可讀性很高。生動地舉例佐以嚴謹的數據思維,承載著作者窮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無知的熱情,讀著讀著,時而令人眼睛一亮,時而令人動容;書中傳授的求真思維,不僅讓我們得以清晰思考世界,也有助於我們思考並化解生活或工作的疑難。推薦給所有人閱讀的一本好書。
金石堂新書Top26.財經企管類Top6.年度Top43
博客來年度暢銷Top17.商業理財Top3.年度新書Top10.電子書Top9.新書榜Top1.分齡榜國中生Top1
誠品Top100,人文科學Top3
書店職人最想賣.「人文科學類」入圍
博客來商業理財榜/社會科學榜/電子書榜 Top1
誠品人文科學類 No.2
金石堂非文學類No.5
規格
ISBN:9789861343242
352頁,西翻,軟精裝,書衣
電子書
電子書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 熱銷中
目錄
作者的話
前 言 讓我的數據改變你的心智
Chapter 1 二分化直覺偏誤
◎一切的開端
◎認為「世界分成兩塊」的大誤解
◎這類印象哪裡不對?
◎逮住誤解的怪獸
◎天啊,多數人去哪了!
◎新的分類方式:四個所得等級
◎二分化直覺
◎如何扭轉二分化直覺偏誤?
Chapter 2 負面型直覺偏誤
◎脫離水溝
◎認為「世界正變得更糟」的大誤解
◎數據如同一種療癒
◎我彷彿生於埃及
◎關於進步的震撼教育
◎負面型直覺
◎如何扭轉負面型直覺偏誤?
◎我想感謝這個社會
Chapter 3 直線型直覺偏誤
◎我所看過最嚇人的圖表
◎認為「地球人口只會持續增加」的大誤解
◎直線型直覺
◎人口曲線的形狀
◎如何扭轉直線型直覺偏誤?
◎你看到了一條線的多少部分?
Chapter 4 恐懼型直覺偏誤
◎滿地的鮮血
◎注意力的過濾器
◎恐懼型直覺
◎天災:在這種時候,你想的是什麼?
◎看不見的4000萬個航班
◎戰亂與衝突
◎汙染
◎恐攻
◎害怕對的事物
Chapter 5 失真型直覺偏誤
◎不在我眼前的死者
◎失真型直覺
◎如何扭轉失真型直覺偏誤?
◎80/20法則
◎善用除法
◎比對與除法
Chapter 6 概括型直覺偏誤
◎獻上晚餐
◎概括型直覺
◎撞上現實
◎尋找更好的分類
◎質疑你的分類
Chapter 7 宿命型直覺偏誤
◎地獄的雪球
◎宿命型直覺
◎石頭怎麼動?
◎如何克制宿命型直覺偏誤?
◎沒有願景的人
Chapter 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我們能相信誰?
◎單一觀點直覺
◎專家與社運人士
◎槌子與釘子
◎狂熱的意識形態擁護者
Chapter 9 怪罪型直覺偏誤
◎去揍奶奶吧
◎怪罪型直覺
◎怪罪遊戲
◎更可能的英雄
◎忍住尋找代罪羔羊
Chapter 10 急迫型直覺偏誤
◎路障與心障
◎急迫型直覺
◎學著控制急迫型直覺偏誤
◎我們「應該」擔心的五個全球危機
Chapter 11 求真習慣的實際運用
◎求真習慣是怎麼救了我一命?
◎求真習慣的實際運用
◎最後的話
後 記
致 謝
附 錄
各界推薦
★榮獲誠品選書.博客來選書.金石堂選書.讀冊選書一致推薦
★中文版上市,深度書評湧現。醍醐灌頂推薦搭配,不錯過書中風景
比爾蓋茲出版氣候變遷新書,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他指出人人必讀的書是:《真確》。「本書非常好讀,而且能夠給你一個強大的世界觀,了解我們走了多遠,以及人類可以達成的事還很多。」
國際通商律師事務所陳玲玉律師推薦;國票證券董事長洪三雄律師並團購與同仁分享!
蔡依橙:「今日台灣最需要的一本書。看數字說話,而非憑感覺,是今日台灣公民社會最需要的態度!根本就是『現代公民的思辯入門手冊』。」
楊斯棓:「正確的世界觀,是真的會讓你賺錢的,而遠遠不只是談資。……我沒有比爾蓋茲的財力,不然我就買下Hans Rosling《真確》一書的下載版兩千三百萬份,送給全台灣人。」
王伯達:「我們雖然不夠完美,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只要我們對自己有真實的認知和理解。」
鄭國威:「在忙著救世或躺著厭世之前,先讓我們吞下《真確》這顆可口的藥丸,好好認識這個世界吧。」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卸任時推薦:《真確》強調就事論事,有時候你認為這樣邏輯推理是對的,但其實不是那麼真實。在這麼多ETC的數據告訴我們事實以後,卻還用不正確、習慣性的作法讓錯誤延續下去,沒有在任內讓社會接納(連假期間國道夜間恢復收費),這是我的遺憾。
序
前 言 讓我的數據改變你的心智
我愛馬戲團。我愛看雜耍人員拋擲電鋸,愛看特技人員在鋼索上連翻十圈,這類場面簡直不可思議,讓人驚呼連連嘆為觀止。
我兒時的夢想是進馬戲團,但爸媽希望我實現他們未竟的夢,那就是接受良好教育,所以到頭來我進了醫學院。
在醫學院期間的某個下午,原本只是平凡無奇的一堂課,教授介紹到喉嚨的功能時說:「如果有東西卡到,那就把下顎骨往上抬,可以保持喉部暢通。」他秀出一張吞劍表演的X光片給大家看。
這時我靈光一閃。我的夢想還沒結束!幾週前,在研究作嘔反應的時候,全班就屬我有辦法把手指往喉嚨伸到最裡面又不致作嘔。當時我並不引以為意:這不是多大不了的技能。可是現在我明白其中的價值,兒時夢想瞬間浮上心頭,決定成為吞劍高手。
一開始並不順利。我沒有劍,只好用釣竿充數,站在浴室鏡子前面試了一遍又一遍,卻只塞進兩、三公分就卡住了。最後,我第二度放棄夢想。
三年後,我進病房實習。最早碰到的那批病人當中,有一個久咳不癒的老人。我向來習慣問病人是以什麼維生,也許會跟病情有關,結果他是表演吞劍的。你可以想見我是多麼驚訝,當年那張X光片裡的吞劍人竟然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跟他提及我試著吞釣竿的事,他說:「醫生小弟啊,你難道不知道喉嚨是扁的嗎?你只能把扁的東西塞進去,所以我們才會是拿劍來吞啊。」
當晚下班後,我找出一根直直扁扁的湯杓,立刻著手嘗試,轉眼間就把整根塞進喉嚨裡,不禁興高采烈。但吞湯杓可不是我的夢想。隔天我在地方上的報紙刊登廣告,很快得到我要的:一把1809年的瑞典刺刀。我成功把刺刀塞進喉嚨,深感自豪,還很得意於找到一個讓武器重獲新生的好方法。
吞劍向來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可能,真該發揮想像。我在談全球發展的演講上,有時會表演這項古老的印度特技,站到桌上,扯掉體面的襯衫,露出裡面的黑色背心,背心上畫有金色閃電,接著我叫大家安靜,現場響起咚咚鼓聲,我緩緩把刺刀塞進喉嚨,隨即敞開雙臂,接受全場的熱烈歡呼。
這本書是在談世界,並談如何了解世界。那麼為什麼我要先提馬戲團的事呢?為什麼要在演講的最後表演吞劍呢?我馬上會解釋給你聽,但首先我想請你考考自己對世界的了解程度。現在請找出紙筆,回答下列十三個「真確問題」:
1.現今全世界的低所得國家裡,多少女孩會讀完小學?
□ (A)20%
□ (B)40%
□ (C)60%
2.世界上的多數人是生活在哪裡?
□ (A)低所得國家
□ (B)中所得國家
□ (C)高所得國家
3.在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
□ (A)幾乎翻倍
□ (B)大致不變
□ (C)幾乎減半
4.現今全球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 (A)50歲
□ (B)60歲
□ (C)70歲
5.現今全球有20億個兒童,年齡介於0到15歲之間。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有多少個兒童?
□ (A)40億
□ (B)30億
□ (C)20億
6.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再增加40億人,而主要原因是什麼?
□ (A)兒童人口增加(不到15歲)
□ (B)成年人口增加(15歲到74歲)
□ (C)老年人口增加(75歲以上)
7.過去100年間,全球死於天災的人數是如何變化?
□ (A)幾乎翻倍
□ (B)大致不變
□ (C)幾乎減半
8.現今全球約有70億人,下列哪張圖正確呈現人口分布的狀況?(每個人像代表10億人)
9.現今全球多少1歲兒童有接種疫苗?
□ (A)20%
□ (B)50%
□ (C)80%
10.全球30歲的男性平均接受過10年的學校教育,而同齡的女性平均接受過幾年的學校教育?
□ (A)9年
□ (B)6年
□ (C)3年
11.1996年,老虎、熊貓和黑犀牛都列為瀕危動物。現在這3種動物裡,哪幾種面臨更迫切的危機?
□ (A)2種
□ (B)1種
□ (C)0種
12.全球多少人口享有電力?
□ (A)20%
□ (B)50%
□ (C)80%
13.全球氣象專家認為接下來一百年裡平均氣溫會⋯⋯
□ (A)更暖
□ (B)一樣
□ (C)更冷
正確答案如下:
1.C 2.B 3.C 4.C 5.C 6.B 7.C 8.A 9.C 10.A 11.C 12.C 13.A
每答對1題得1分,請把總分寫到紙上。
科學家、黑猩猩和你
你答得如何?答錯很多題?很多題是用猜的嗎?如果是這樣,我來說兩件能安慰你的事。
首先,等你讀完這本書會答得好上許多。這不代表我會要求你乖乖坐正,硬背一大堆數據資料(我是全球公衛教授但還沒發神經)。你能答得更好的原因在於,我會提出一套簡單的思考工具。有了這些,你不必死背硬記一堆數據就能更了解世界的樣貌,具備正確的宏觀認知。
第二:如果你答得不好,你並不孤單。
過去數十年來,我向全球各地成千上萬人提出數百個這類問題,關於貧富、人口增長、出生率、死亡率、教育、公衛、性別、暴力、能源與環境—這些都反映全球基本的面貌與趨勢。問題簡單明白,沒有暗藏陷阱,而且我很小心選擇可靠的數據,避免模糊的空間。然而多數人答得慘不忍睹。
比方說,真確問題3是有關赤貧人口的趨勢。過去二十年間,全球的赤貧人口比例減少了一半。這真是一大變革,我認為是我今生見到最重要的改變,而且是有關這世界很基本的事實,然而一般人對此一無所知—平均只有7%的人答對。(少於十分之一!)
現在再舉另一個例子:有關疫苗接種的第9題。如今全球幾乎所有兒童都會接種疫苗,這很了不起,代表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有基本的現代醫療照護。然而多數人對這一無所知,平均只有13%的人答對。
86%的人答對有關氣候變遷的最後一題。在所有我們進行線上測驗的富裕國家,多數人知道氣候專家認為地球正在變暖。幾十年間,科學研究的結果不只留在實驗室裡,還為大眾所知。這是大幅提升大眾認知的成功例子。
不過扣除氣候變遷這題,其餘12題都反映大眾的無知(我不是指愚昧或故意,純粹只是缺乏正確認知)。2017年,我們請14個國家將近12,000人作答,他們在前12題平均只答對2題,沒人統統答對,僅1個人(在瑞典)只錯1題,15%的人得到0分。
也許你會認為教育程度高的人答得較好,或是對這類議題有興趣的人答得較好?我確實想過,但不是這樣子。我的受測對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各行各業:醫學生、老師、大學教授、傑出科學家、投資銀行家、跨國企業主管、媒體記者、社運人士,甚至政府資深高層人士。他們受過良好教育,對世局抱持好奇,但竟然「大多」答得錯誤連連,好幾組專業人士甚至答得比一般大眾更差。有些最慘的填答表現出自一組諾貝爾獎得主與醫學研究員。這測驗無關智力,但人人似乎對世界抱持奇糟無比的認知。不只奇糟無比,簡直大錯特錯,比隨便亂猜還糟。我找腦袋空白的人作答,成績還會比較好。
想像我決定帶著一大堆標示A、B和C的香蕉,去動物園找黑猩猩作答,把香蕉丟到獸籠裡,然後站在外頭大聲唸出每個問題,記下牠們每次的「答案」,也就是所選香蕉上的字母。
如果我這麼做的話(我不會的啦,純屬想像),隨機亂選的黑猩猩們會一而再占上風,打敗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卻認知錯誤的專業人士。在亂選之下,黑猩猩們每1題(三個選項)的答對率會是33%,前12題會答對4題。回想一下,人類受測者在前12題平均只答對2題。
此外,黑猩猩在答錯時也只是隨機選了兩個錯誤選項之一,不像人類偏偏是選到完全相反的選項。每一組受測者眼中的世界都比實際上更恐怖,更暴力,更無望—簡言之,更誇大。
為什麼我們沒能贏過黑猩猩?
199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發現大家的無知,感到有點慶幸。當時我剛開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教一門全球公衛課程,心裡有點緊張,畢竟這些學生絕頂聰明,搞不好早已知道所有我要教的內容了。當我發現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如黑猩猩,可真是鬆了一口氣。
然而當我考了更多人,發現更多的無知,不只在學生之間,更是在各個地方,不禁相當洩氣且憂心。當你打開車子的導航系統,系統資料是否正確十分重要。如果導航給的指示似乎跟你所在的城市不符,你不會相信,免得到頭來跑錯地方。因此,如果政治人物與政府高層對世界抱持錯誤認知,豈有辦法妥善解決問題?如果公司主管完全搞錯狀況,如何替公司做出合理決定?一般人又如何知道自己平時該關切哪些議題?
我決定不只要找人受測與點出無知,還要找出箇中原因。為什麼世人普遍對世界如此無知?我們有時都會搞錯,包括我也不例外(我樂於承認這一點),但為什麼多數人錯得這麼離譜?為什麼這麼多人答得比黑猩猩還糟?比隨機亂猜還糟!
某個在大學裡工作到很晚的夜晚,我豁然開朗,明白問題不會只在於大眾缺乏知識,否則大家會隨機給出錯的答案(跟黑猩猩一樣),而不是給出連隨機亂答都不如的答案,連黑猩猩都不如的答案,完全反過來的答案。我們會答得如此荒腔走板,只可能是出於錯誤的「知識」。
沒錯,就是這樣!問題其實在於翻新認知(至少我多年來如此認為):無論是我的全球公衛課程學生,還是所有多年來參與測驗的受測者,其實都具備知識,卻是過時的知識,往往過時數十年的知識。大家對世界的認知來自老師,而老師的知識是建立於他們在學校讀書那時候。
因此,為了對抗無知(至少當時我如此認為),我需要翻新大家的知識,而方法是開發更與時俱進的好教材。在某次晚餐上,我把這想法告訴了奧拉和安娜,他們加入我的行列,設計各種動態圖表。我帶著這些出色的教學工具周遊世界,在蒙特瑞、柏林和坎城發表TED演講,在可口可樂和宜家家居等跨國企業向高層演講,在跨國銀行和對沖基金演講,在美國國務院演講,興致勃勃的向大家展現世界的變化,樂得告訴大家說他們像穿著國王的新衣,對世界一無所知。我們想讓人人獲得更新的世界觀。
然而我們逐漸發現問題不只如此。無知不只出自認知有待更新而已,光靠動態圖表與教學工具無法解決問題。原因在於,我得哀傷的承認,就連很喜歡我的演講的人也沒有好好聽進去。他們也許暫時眼睛一亮,但在演講過後,仍抱持先前錯誤的認知,沒有記取新知。甚至演講才剛結束,我就聽到有人講著有關貧窮或人口的錯誤認知—我才剛證明為誤的認知。我幾乎想放棄。
為什麼對世界的誇大認知如此縈繞心頭?媒體是罪魁禍首嗎?我當然想過,但這不是答案。沒錯,媒體是幫凶,這我之後會討論,但我們不能說媒體就是禍首,朝他們喊:「噓,閉嘴。」
2015年1月,我在瑞士小鎮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總算對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時我和比爾和梅琳達.蓋茲夫婦即將進行社會經濟與永續發展的主題演講,上千人排隊等待入座,包括全球最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企業家、學者、記者、產業人士,以及聯合國高階官員等等。我踏上講台,環顧全場,看到多位國家元首、一位聯合國前秘書長、跨國企業總裁,以及電視上常出現的知名記者。
我準備問觀眾三個分別有關貧窮、人口成長與疫苗接種率的問題,感到非常緊張。如果大家確實知道答案,那就沒戲唱了,畢竟我所有的投影片都在說他們實在弄錯了,該當怎麼答才對。
然而我根本不該擔心。這些接下來數日會向彼此說明這世界的各國人士確實比大眾更了解貧窮議題,竟然有高達61%的人答對了,但另外兩個有關未來人口成長與基本疫苗接種的問題不然,他們終究答得比黑猩猩還差。明明他們能取得各種最新資料,還有顧問與助理時常幫忙更新資訊,不可能資訊過時,但連他們都對世界抱持錯誤的基本認知。
在那場世界經濟論壇之後,事情逐漸清晰。
誇大直覺與偏誤認知
所以現在有了這本書。書中提出我在多年試圖傳遞正確認知並眼看世人誤解眼前事實之後,所得到的結論—為什麼普羅大眾和菁英人士大多對世界抱持錯誤認識,得分還不如黑猩猩(而且我也會教你該怎麼辦)。簡言之:
想一想這個世界,種種戰爭、暴亂、天災、人禍和貪腐。世界很糟,而且似乎每況愈下,對吧?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而且窮人愈來愈多;除非我們採取破釜沉舟的行動,否則地球的資源很快會用罄。至少這是多數西方人在媒體上看見的世界,在腦海中浮現的世界,我稱之為過度誇大的世界觀:看似沉重,實屬誤導。
事實上,世上多數人都是處於中等所得的區間,或許不算我們眼中的中產階級,但也不是一貧如洗,他們的女兒會上學,孩子會接種疫苗,家中有兩個孩子,想趁放假出國走走,但可不是當難民走避他鄉。一步又一步,一年再一年,世界正愈變愈好。不是每年都在方方面面愈變愈好,但大致是一年好過一年。雖然世界面臨不少重大難題,但是目前都有長足進展。這才是合乎事實的世界觀。
由於過度誇大的世界觀,人們對我的提問給出種種誇大的負面答案。一般人在思考、猜測或學習有關世界的事時,時常直覺去參照自己的世界觀,所以如果你的世界觀不對就會大幅猜錯。然而我原本想得不對,這些世界觀不只源於過時的認知,連能取得最新資訊的人都錯看世界。我認為原因並非媒體誤導、刻意宣傳、錯誤消息或假新聞。
過去數十年間,我演講,我考觀眾,我眼看大家對明明擺在眼前的事實提出錯誤解讀,現在我終於明白錯誤的世界觀為什麼這麼根深柢固,原因出在我們大腦運作的方式。
人腦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出現各種根深柢固的直覺,有助我們的祖先憑寥寥幾人之力以狩獵與採集維生。人腦常迅速跳到結論,沒有思考太多,這在過去有助我們避開猝然襲來的危險。我們喜歡八卦閒扯,喜歡誇大的故事,這些在過去是有用資訊與新知的唯一來源。我們渴望糖分與脂質,這些在過去食物短缺的時代是維繫生命的熱量來源。我們的許多直覺在幾千年前很管用,但如今我們身在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由於我們對糖分與脂質的渴望,肥胖是現今全球面臨的重大健康問題,我們得叫子女與自己別吃太多糖果與洋芋片。同理,由於我們的大腦傾向迅速下結論,渴求誇大的故事,結果出現種種偏誤,形成過度誇大的世界觀。
別誤解我的意思。我們仍然需要這種直覺來了解世界與過日子。如果我們每次都要細究所有接收到的資訊,理性分析每個決定,日子實在無法過下去。我們不該完全不吃糖分與脂質,不該叫醫生幫忙開刀割除腦中產生情緒的區域。不過我們確實需要學著別被誇大資訊牽著鼻子走,否則無從看見世界真正的面貌,完全誤入歧途。
實事求是的世界觀
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毀滅性的無知,而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改變世人的思維方式,安撫無謂的恐懼,讓大家把精力重新放在有益之舉上。先前我以龐大數據與吸睛軟體為武器,採取活潑的演講風格,甚至搬出瑞典刺刀,但那樣不夠,而但願再加上這本書就夠了。
對於這本書呈現的數據,你會彷彿從未看過:這些數據如同一種療癒。這種理解會帶來內心的平靜。原因是世局並不如表面誇大的那樣糟糕。
求真習慣如同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可以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該當這樣。你開始練習之後,有辦法扭轉原本誇大的世界觀,換成基於事實的認知,不必硬記各種數據也能正確理解世界,得以做出更好的決定,留意真正的危險,察覺真正的機會,不必為錯誤認知緊張兮兮。
我會說明怎麼辨認過度誇大,提出幾個思考工具,讓你能克制誇大直覺。這樣一來,你能擺脫錯誤認知,建立基於事實的世界觀,每次都贏過黑猩猩。
說回馬戲團
我有時在演講最後表演吞劍是為了明確傳達一件事,那就是有些事表面乍看不可能,其實卻有可能。在做這種馬戲團表演之前,我會先測驗觀眾對世界的了解程度,指出這世界跟他們的認知截然不同,許多他們認為不可能的改變其實已經發生。在演講過程,我努力讓他們對可能的改變抱持好奇,而這類改變迥異於他們原本的認知,迥異於新聞每天傳播的訊息。
我吞劍是為了讓他們明白原本的直覺錯得離譜。我希望他們明白,無論是吞劍表演,還是我所提的全球數據,儘管再牴觸他們的既有認知,儘管再顯得絕無可能,但統統確實為真。
我希望,當他們發覺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錯了,心裡不是難為情,而是感到一種孩童般的激動、振奮與好奇。當年我看馬戲團表演時就有這種感動,如今每當發現自己認知錯誤時也油然生起這種好奇:「天啊,竟然有這種事?」
這本書在談世界,在談世界真正的樣子。此外,這本書也是在談你,在談你(及幾乎所有我遇過的男女老少)為什麼沒看見世界真正的樣子。這本書在談你可以怎麼做,進而在從馬戲團帳篷走回世界時,感到積極正面,懷抱更少擔憂,看見更多希望。
因此,如果你想有正確認知,不想繼續活在自己構築的泡沫裡;如果你願意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如果你想以批判思維取代直覺反應;如果你感到謙虛與好奇,準備好迎向當頭棒喝--那麼請好好讀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