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年輕二十歲」的終極方法
如果住家附近要興建焚化爐,我們一定會擔心戴奧辛危害健康而抗議。但是我們卻沒有認真面對過,每年有數萬人因為吸菸、肥胖等不良生活習慣而死亡。
現代醫學對此也有責任。因為現代醫學過於重視疾病的治療,而忽略了疾病的預防。
佛教有所謂的「因果」論。這是指世上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有原因,會遭遇不幸也是自己造成的結果。因此我們不要對不幸感到悲傷,也不要詛咒命運,修正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才重要。
這是非常科學性的觀念。罹患疾病時悲傷和詛咒是沒有用的,而應該檢討過去的生活習慣。
如果不這樣做,即使幸運撿回一命,疾病還是會復發,最後奪走你的性命。因此不要憎恨疾病,應該改正引起疾病的行為,以及造成這種行為的思想。這才是擁有「永遠年輕、美麗、健康人生」的方法。
所謂「年輕」,並不是指實際年齡。
它是指內心的年齡。才二十幾歲就已經失去活力,欲望減退的話,那麼這個人將會給人相當衰老的印象。相反的,到了七十歲以上仍然懷抱著夢想,對存活充滿感激,每天歡喜度日的人則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
所謂「美麗」,不是指利用化妝或服飾裝飾過的外觀。而是指卸妝後的素顏,以及褪去矯正內衣後的赤裸之美,換言之,就是內在健康的表現。沒有真正的健康就無法產生真正的美麗。
所謂「健康」,也不是指現在沒有生病的狀態。即使現在沒有生病,但如果過著吸菸、暴飲暴食、坐息不正常的生活,將會成為疾病的預備軍,亦即「瀕臨生病」的狀態。相反的,即使現在生病,如果完全改正生活習慣,仍可說是處於健康狀態。
這種狀態稱為「心、美、體」三者合一。正如同相撲選手所說的「心、技、體」合一,是永遠年輕生存的三個重要因素。
這三者能夠調和,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實現長壽的人生。
很久以前,據說人類的壽命只有五十年。
詳細內容將在本文中敘述,簡單的說,就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會隨著生殖年齡的終了而結束一生。由人類女性五十歲左右即停經可以了解,人類的壽命原本是五十年左右。到了二次大戰後,由於營養的改善和醫學的進步,日本人的壽命才大幅延長,成為世界最長壽的國家。
不過,現狀如果持續下去,長壽將成為一種夢想。因為營養的改善變成了「飽食」,醫學的進步則陷入「缺乏生活指導」的治療醫學。推測日本不久之後會成為世界第一的生活習慣病國家。
恐懼疾病、老化和死亡的人,目前正在追求真正的「解決方法」。
而且,遇到了某種解決之道時,會追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傳統醫學」被認為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醫療方法」。但是這種說法很難得到一般人認同。
「經驗醫學」被認為「經過許多人嘗試而且有效」。但這或許只適合一部分的人,未必能解救自己的痛苦。
「實證醫學」則被認為「效果經過科學證明」。但這難免顯露頂著醫學權威光環的傲慢態度。
任何一種醫學都有它重要的一面,但任何單一的方法都無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習慣。
必須這三種醫學合而為一,亦即所謂的「三位一體」。
關於健康和美容,醫師若要說服人,就必須以此三位一體為前提,更簡單易懂地說明「生活習慣」與「疾病」的關係,使人認同。如果無法充分說明,可說這位醫師並不完全理解什麼是健康的生活。
本書就是根據「傳統」「經驗」「實證」的三位一體,驗證先人所累積的知識,並簡單易懂的說明真正的意義。
所謂「簡單」,並非淺薄,而是「深奧」
所謂「深奧」,並非枯燥,而是「有趣」
所謂「有趣」,並非草率,而是「認真」
我到今年就滿五十七歲。再過幾年將屆花甲之年。但是第一次見到我的人都會說:「看不出來你已經到這個年紀了。」實際上,我曾經請人調查過我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年齡」,得到令人驚訝的結果:
頭腦年齡三十八歲、骨骼年齡二十八歲、血管年齡二十六歲
發現到,我的肉體比實際年齡年輕二十歲以上。
其實,即使不舉出這些數字,也可以看出我的皮膚光滑,腰部緊實,身體非常輕盈。而且體重減輕了十五公斤,已跟肚子上的脂肪說再見。
與二十年前的我相比,完全感覺不出精神和體力的衰退,甚至比以前更為健康。
這種令人驚訝的「年輕化」,是如何實現的?有沒有施行什麼特別的方法?
什麼都沒有。我做的只是「改變飲食內容和生活習慣而已」。
雖然下了很大的努力,但其實都只是日常生活的延伸,並沒有花費到什麼時間和金錢。
希望各位讀者能夠透過這本書獲得「年輕」「美麗」「健康」生活的秘訣。就如同我個人現今的體能狀態ㄧ般,「即使超過五十歲,看起來仍像三十多歲」。
這絕非困難的事。請大家一起用心實踐這種生活方式,以實現真正的年輕化。
南雲吉則
第1章 實現年輕化的條件
癌細胞因為需要而產生
反覆過著不規律的生活,當端粒達到極限時,細胞即停止分裂,通常人會因為傷口無法癒合而死亡,但這時會出現一種細胞,仍試圖堵住穿孔。
前面提到胎兒的生殖細胞中有端粒的複製酵素端粒酶,能夠不斷進行細胞分裂。當端粒到達極限時,就會出現同樣具有端粒酶,而且能「反覆無限進行分裂的修復細胞」。
這個救世主的名稱就是「癌細胞」。
大概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了救助我們的生命而產生的細胞,為什麼卻會奪走我們的性命呢?」
是的,「誕生於世上的所有生物,都希望存活下去」。並不是我們的腦子裡這樣想(腦子裡有時甚至想自殺),而是細胞中的基因裡已寫入了「生存下去」的命令。因此連沒有頭腦的水蚤或細菌,都想要生存。
癌細胞也是一樣。癌細胞出現後,同樣為了生存而反覆進行細胞分裂。
若將癌細胞比喻為家族。最初僅父親與母親二人生活,房子雖然狹窄,但是相處愉快。不久後小孩出生,接著孫子來到人世,成為一個大家族,房子已不敷使用。這時,如果旁邊有空地,一定會想要增建。
癌細胞增加後,也會在鄰近的器官增建,這稱為「浸潤」。
或是遷居至更寬敞的地方。癌細胞也會遷移至肺臟、肝臟等較大的器官,這稱為「轉移」。
癌細胞的產生是為了救助我們不良生活習慣所傷害的身體。因此罹患癌症後如果依然不改變生活習慣的話,癌細胞就會漸漸擴大,不久之後出現浸潤和轉移乃是必然的事。
憎恨癌症或是詛咒罹患癌症的命運都於事無補。不如感謝癌細胞,「謝謝你們為了幫助我而努力,但現在不用了。因為我已經改變了生活習慣,辛苦了!」如此親切的安撫癌細胞。
行為會引發癌症,如果能改變引起這種行為的思想,並改善生活習慣,應可壓制癌細胞的發展,與它們和平共存。所以必須確實理解一切的發生都是具有意義的。
要預防癌症,或防止癌症復發,改變生活習慣是最重要的。關於這一點將在第三章中詳細敘述。
第2章 代謝症候群的真相
五十歲起一歲一歲變年輕
上一章說到我們人類的壽命可以達到「一二○歲」,但無法活到天年的原因是「生活習慣不良」。
當然,即使生活規律,要活到一二○歲也是非常困難的。那麼一○○歲又如何呢?
德川家康晚年曾說;「人的一生就像背著重擔走長遠的路」,他說這句話的原因是,到第二代將軍為止,將軍被稱為「大御所」,掌握著實權,而且抱著死後成為「神」,被供奉在東照宮中的「欲望」。這種必須不斷忍耐的生活方式,使他中途即精疲力盡。
「人生五十年」。五十歲正是人生的折返點。
最初的五十年,在工作上必須勇敢冒險以建立人生的基礎。
五十歲之後則改變生存方式,設法一歲一歲的年輕化。將地位與財產都交棒給後代,自己漸漸回到嬰兒階段。
「人的一生要放下重擔,樂觀的度過」,這是我的座右銘。
我稱這種生活方式為「人生百年計畫」。
若將「養生」視為義務,就會成為沈重的負擔,因此將維持健康當成樂趣,同時年輕、美麗、健康的度過人生──你不認為嗎?能夠很自然的享受,這樣的生活才是非常美好的。
身體健康才能湧現生存的欲望。請先想像一下五年後、十年後的自己,同時反省會影響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並嘗試擺脫這樣的生活。
這時,最近成為熱門話題的「代謝症候群」,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
本章就以代謝症候群作為線索,來探討長壽與年輕化的秘密。
第3章 癌細胞並不壞!
不會發生癌症的身體才是美麗的身體
罹患肺癌時,即使憎恨也於事無補。
癌是為了治療因吸菸而傷害的肺部所出現的修復細胞。因此首先應該戒菸,並向其他吸菸者說明戒菸的重要性。
同樣的,發生心肌梗塞時憎恨動脈硬化也無濟於事。
因為,動脈硬化是為了治療被肥胖、甜食、吸菸傷害的血管而出現的瘡痂。因此首先應改善飲食生活和戒菸,並向家人及有代謝症候群的友人說明正確飲食生活和戒菸的重要。
沒有生病也不可大意,最好盡早改掉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
若是已經生病,則不可失去意志或對醫師唯命是從。
即使生了病也不嫌遲。抱著一定能痊癒的希望,盡可能的改善生活習慣。
年輕時作惡多端,被捕時依然惡形惡狀,就算在死刑前以高價買得免罪符,也無法登上極樂世界。
同樣的,年輕時每天過著不正常的生活,健康檢查中被指出異常,依然偷偷吸菸、飲酒,出現了癌症或心肌梗塞時,才急忙購買昂貴的補充劑或健康食品為時已晚。
每天雙手合什,對於今天能夠活著抱持感謝之心,清心寡欲,努力工作,飲食減量,充分咀嚼,多多走路,早睡早起──養成這種習慣,不僅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也不會復發,可以健康長壽的度過一生。
不但如此,內在的健康也能顯現在身體表面,看起來年輕而美麗,實際體驗光滑肌膚和緊實肌肉的體型。
──要避免罹患癌症,或是防止復發,應採取什麼樣的飲食呢?我在前面的敘述中已提供了許多啟示。
要知道更具體內容的讀者,請閱讀第六章「從細胞開始年輕化的飲食法」與第七章「年輕二十歲的簡單生活法」。
第4章 免疫不可提高過頭!
比免疫力更重要的免疫耐受性
根據前面的敘述,大家應該可以理解「提高免疫力」對身體而言未必有好處了吧!
如果特別惡性的病毒或細菌侵入體內,免疫力確實需要充分發揮作用,但那畢竟是「特殊狀況」。
對於過去共生的正常菌叢或病毒都加以攻擊,只會引發更多的疾病。
我們罹患疾病的原因,由生活習慣所引起的癌症、動脈硬化等占了五○%,其餘的一半二五%是因為免疫過度所致。
免疫過度會分泌出細胞激素之類的化學物質,而傷害器官或血管,並加速老化。
如本章開頭處所說的,免疫「適中」即可。沒有必要勉強提高,變得像軍事國家一般。
這種免疫發揮適當作用的狀態又稱為「免疫耐受性」。有耐受的精神,才能與細菌或病毒和平共存。
請想想看。免疫具有區別「自我」和「非自我」,並排除病毒、細菌或癌細胞等「非自我」的功能,但是,從外部進入體內的食物也是一種異物,同樣屬於「非自我」。如果這些食物也被排除,那麼身體就無法攝取營養了。
而且如前面所述般,體內常在的病毒或細菌中,很多種類在一般生活中並不會傷害身體。
甚至有許多是可以抑制壞菌繁殖的好菌。
例如棲息於皮膚或鼻腔的葡萄菌、口腔內的連鎖球菌、大腸的大腸菌、陰道內的竇特蘭氏桿菌等。若將這些細菌都當成敵人來攻擊,人將很難存活。
我們的身體具備免疫耐受性,就是因為身體非常了解「不做無益殺生」的重要性。
第5章 「老化」和「疾病」都有其意義!
檢測數值並無法判定健康
前面一直在談「疾病」,本章就來探討一下「健康」。
我們通常用「學校成績」來評價一個人的頭腦聰明與否,而且也常用「體重」來判斷一個人的胖與瘦。
那麼應該也可以利用「醫院的檢查數值」來看一個人是否健康。因為,用數字來判斷是最容易了解的。
但是,即使學業成績不好,事實上卻可能擁有其他天賦才能。體重較重的人,也可能是因為肌肉相當緊實。同樣的,有些人即使血壓稍高,可能對他本人來說卻是最適當的血壓。
相反的,也有人成績優良卻欠缺常識,為人並不成功。體重算正常的人當中,也有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也有人檢查數值都很正常,但因為生活習慣亂七八糟,而導致身體出現狀況。
換言之,所謂健康並不是指「檢查數值正常」或「沒有生病」。
就算檢查值異常,若不影響日常生活,並不能稱為生病,或即使有病在身,卻能快樂的生活,也能說是健康的。
患有癌症的人,常被稱為「癌症患者」,那就像是被貼上「人生失敗者」的標韱一般。
但是,罹患癌症也可能使人因此而了解到人生的目的。這樣的人大多能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抱著感謝的心度過每一天,很珍惜的生存著。這不正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嗎?
所謂健康,與數值或疾病名稱無關,而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和心態正確。
這就是俗話說的「一病息災」。
擁有佛心的人,並不需要精美的佛像。
對自己的生活習慣愈是愧對良心的人,愈在意數值,數值良好就得意洋洋,數值不正常就會依賴醫師,服用藥物或補充劑。
將檢查、藥物、補充劑當成「救命符」,這種生活方式是非常不健康的。
「心理抗老化」有必要
那麼,關於首先舉出的「心」,亦即精神年齡,應如何思考呢?
精神年齡在某種意義上,重要性超過美容和肉體的年齡。要年輕而有活力的生活,在面對日常壓力和健康不安時,必須隨時實踐「心理的抗老化」。
我所思考的心理抗老化,聽起來或許有些誇大,但這是我「抱著死亡的心理準備來生活」才領略到的。
所有的生物最後一定會死亡。即使是悠閒度日的人,如果聽到「只剩一年的壽命」,相信也會認真考慮在自己存活的期間內該做些什麼事情。
若能經常保持這種認真的態度,即使不愉快,內心也能產生勇氣,這正是年輕的泉源,並有助於提高行動力。
反過來說,不論多麼注重美容和健康,內心卻未年輕化,精神年齡是無法變年輕的。「心、美、體」不能調和,很難展現人性的魅力。
要活的好,也得經常思考死亡。有死亡的覺悟,才能抱著感謝的心度過每一天,這雖然是反論,但卻能使我們保持年輕的心。
當然,在實踐這種生活方式時,伴侶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章中介紹了美國匹茲堡大學的柯恩教授,針對生活習慣與壽命的關係所發表的論文,請回想一下論文的內容。他舉出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資料:「單身男性壽命縮短八年,單身女性縮短四年」。
他還說,端粒的細胞時鐘基本上被設定為配合生殖年齡而終了。
女性方面,停經之後如果能持續扮演母親的角色,可以延長壽命。即使失去了伴侶依然能夠健康的存活。
相對的,男性沒有停經的問題,因此一生中都必須維持著「男人」的功能。不失去生殖能力是男性保持年輕的基本,若要有活力的生活,伴侶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這裡所謂的重要並不是指性行為,而是「是否有可投注愛情的對象」?
小孩子獨立後,孫子會成為新的愛情對象。沒有小孩和孫子的人,有寵物陪伴也可以。或是工作上值得信賴的伙伴,他們的存在也非常重要。
無法建立起這種伴侶關係的人,則不妨參考本書的內容,首先從提高美容年齡做起。
即使精神和肉體健康,但若外貌不佳,不但個人魅力很難傳達給對方,相信本身也會缺乏自信。
以正確的方法提高美容年齡後,精神年齡、肉體年齡及良好的伴侶關係必會跟著到來。
第6章 從細胞開始年輕化的飲食法
服用營養補充劑並不能攝取到「完全營養」
或許有人認為不足的營養素可藉「補充劑」來補充,但這是美國式的錯誤觀念。
營養失衡對身體有害,因此有人服用補充劑來攝取不足的營養,但即使服用一百種補充劑,也無法完全補足。
原因是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還沒有被人發現的營養素。
因此與其服用補充劑,不如從每天的飲食中攝取均衡的營養。不過,目前所推行的飲食法幾乎都不夠實際。
例如,為了使國民營養均衡,日本厚生勞動省進行了名為「每天食用三十種食物」的飲食指導。但是每天要湊齊三十種食材是相當麻煩的事,單身的上班族幾乎不可能做到。
還有人提倡「吃五種顏色的食物」。
「紅色」為肉、魚、胡蘿葡、番茄,「黃色」為大豆製品、柑橘類,「綠色」為綠色蔬菜,「白色」為米飯或麵類,「黑色」為海藻和木耳。
顏色與營養素或多或少有些關聯,但是你能記住五種顏色的每一種食物嗎?
有人可能會將它們與奧運五環的顏色混淆,而問是否有「藍色」?鯖魚屬於什麼顏色?豆腐是黃色還是白色?我喜愛的牛蒡是那一類?要仔細分辨是相當困難的事。
另外,還有人推薦一句諧音「豆麻藻蔬魚筍薯」。
「豆」是豆類,「麻」是芝麻,「藻」是海藻類,「蔬」是蔬菜,「魚」是海鮮類,「筍」是菇類和筍類,最後的「薯」,就是番薯。
你不覺得只要記得「吃完整的食物」,遠比這些簡單,而且容易記住嗎?在每天的飲食中只須注意這一點即可,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實踐。
利用「飢餓體驗」延長壽命
我自己因為工作忙碌,有時連吃一湯一菜的時間都沒有。早上很早就到診所,中午吃了飯會產生睡意,因此只有晚餐能夠確實攝取,結果「一日一餐」成為我的基本模式。
曾有人問我:「一天只吃一餐不會餓嗎?」答案是當然會餓。
到了接近黃昏時,肚子開始「咕嚕~咕嚕」作響。不過這並不是壞事。
前面說過,飢餓能使長壽基因發揮作用,因此肚子愈叫,身體愈能年輕化。
我放了少量的餅乾等點心在診所裡,嘴饞的時候會吃一些,但絕不吃太多,以避免產生睡意。
男性通常過了三十歲後,幾乎都會出現代謝症候群。
雖然程度因人而異,但由於都是在腹部周圍屯積內臟脂肪,即使勉強不吃,能有效率的讓它燃燒也不錯。
熊藉著在腹部貯存內臟脂肪,冬季兩個月時間不吃任何食物也不會出現飢餓感,而能夠安心的冬眠。
我們人類也在進化的過程中獲得了內臟脂肪,只要在白天燃燒脂肪,就可供應體內充分的營養。
當然,內臟脂肪不多的人,最好不要採取一日一餐。
具體來說,包括正在發育的小孩、停經前後的女性、老年人、病人等。這些人請每天三餐規律的進食。而且應確實的攝取肉類、蛋、牛奶等動物性蛋白質。
這些食品含有豐富的膽固醇,但是對發育中的小孩和體型偏瘦的人而言,膽固醇並不算是有害物質。
膽固醇是製造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因此需要充分營養的人反而應多多攝取。
可延長十四年壽命的四個習慣
這裡再來談一下飲酒需要注意的事項。
酒被稱為「百藥之長」,但相反的,也有人稱酒是「削減生命的鉋刀」。到底那一種說法正確呢?
首先希望大家要認識的,就是酒與汞和香菸同樣,都是「會在體內累積的毒素」。
在體內累積的量愈多,毒性愈強,因此如果超過了容許量,變成「削減生命的鉋刀」乃是當然的事。
那麼,容許量是多少呢?事實上,人一生中能夠喝的酒精量是一定的,男性約五○○公斤,女性約二五○公斤。
日本酒四合瓶(一合約一八○cc)容量約七二○cc。假設酒精度數為一四%,那麼酒精的量約為一○○公克。
葡萄酒一瓶七五○cc。酒精度數以一三%來計算,酒精的量也大約一○○公克。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喝一○○公克酒精,一年約三六•五公斤。男性只要一三•七年就會達到生涯容許的飲酒量。
女性更短,僅需六•八年左右。女性懷孕後飲酒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因此女性的身體對酒精的忍耐度較低,亦即對毒素較為敏感。
有不少人認為:「每週設定一天『養肝日』,應該沒有問題。」但即使設定了養肝日,如果隔天喝了加倍的量,結果總量還是一樣。超過總量太多,肝臟無法處理,就會逐漸從肝炎惡化成肝硬化、肝癌。
那麼酒要喝多少才恰當呢?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於二○○八年時,曾以四十五至七十九歲的二萬名男女性為對象進行健康調查,發現有以下四種習慣的人,與沒有這些習慣的人相比,死亡率僅及四分之一,壽命則增加十四年。
1 每天適度運動三十分鐘
2 每天攝取五個拳頭分量(約三百公克)的蔬菜與水果
3 適度控制飲酒
4 不吸菸
關於第一項「適度的運動」,將在下一章中敘述,基本原則是「多走路」。
第二項「蔬菜與水果」,全部生食或許相當困難,若先汆燙後再吃即可輕鬆完成。
第四項吸菸的問題,前面已反覆提到。希望過去無法戒菸的人,利用這個機會完全戒掉。
第7章 年輕二十歲的簡單生活術
用「四腳走路」擦地板來消除五十肩
如果不走路,血液會堵塞在靜脈中而形成血栓。只要多走路,就能改善這種現象。
五十肩也一樣。
有不少人為五十肩所苦,但按摩是很難改善的。
原因在於「肌肉痛」與「五十肩」的不同。肌肉痛的原因是「使用過度」,五十肩的原因則是「使用不足」。
肩胛骨是上半身的「骨盤」。人類的祖先用四隻腳走路時,支撐上半身的就是肩胛骨周圍的肌肉。
由於必須支撐二分之一的體重,因此這附近有許多肌肉。即使人類逐漸進化成使用雙腳行走後,我們的祖先依然常使用肩胛骨周圍的肌肉來耕種、砍柴。
換言之,古代人在生活中充分使用上半身(肩胛骨),因此不會形成五十肩。
但現代人常坐在辦公桌前工作,使用上半身肌肉的機會減少,舊的血液容易淤積,因而產生五十肩。
這意味著如果使用四隻腳走路,就不必受五十肩之苦了──或許有人難以置信,但現代人可以用四隻腳走路的機會,大概就只有「擦地」了。
以前的人早上起來後先將家中的地板擦拭乾淨,有效率的使用上半身的肌肉。因此大家不妨也將擦地當成每天的工作。
實際做了之後,相信大家會發現地上遠比想像中要骯髒。
從家裡這一頭擦到另一頭,抹布完全變成黑色,再加上走廊、浴室、玄關等處,即使在冬天也會滿身大汗,可說是非常好的運動。
這樣活動上半身,可改善肩膀一帶的血流,僵硬的肌肉也會變得柔軟。嚴重的五十肩都能漸漸消除。
在有效活動肩胛骨這一點上,擦窗子也是不錯的運動。對於因為四十肩或五十肩而手臂無法上舉的人效果更佳,每天一點一點擴大能夠擦拭的範圍,是一種相當好的復健運動。
世上有各種健康法或體操,但幾乎都是對症療法,不過是治標而已。
疾病是什麼原因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動物是如何生活的?認真思考這些問題,自然能夠找到解決方法。
重要的是,不要依賴藥物,應設法從身體內部恢復機能。愈是能這樣下工夫的人,愈能保持年輕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