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黃子佼最近的萬字長文中,提到獲益於一本朋友所贈送周志建老師的書籍,「這一個月,我很需要這些文字,轉移自卑放逐思考隔絕內疚。」。夜間被各方湧入詢問的周老師,對此完全沒有意見,把空間留給了當事人,反而是提醒我們:「不要去當別人生命故事裡的法官。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並祝福所有正在經歷風暴的你,破碎重生。 (周老師全文)


有一次我走在路上,本想穿越一座公園,但我遠遠地看到公園裡有兩個人正在吵架,叫罵得很大聲,於是我馬上繞過公園遠離,一點都不想靠近。因為我的身體對聲音很敏感,衝突聲所給出的能量絕對不是正能量,會教人不舒服,我不想讓自己暴露在負能量中,我想保護自己。 

有一次,一位朋友跟我抱怨她先生,她很生氣,覺得先生很自私,都不幫忙做家事,只顧他自己,假日就跑出去打球。 我平靜地聽著,讓她倒垃圾,只做一些同理。過了一會兒,我就故意轉移話題,因為我不想繼續吸收她的負向情緒。 

不要誤會,她當然可以有情緒,我不排斥,但她的情緒與我無關,我不是她的心理師,我不需要去處理她的情緒(這是角色界線),我更不需要跟著她的情緒起舞,我得保護自己。 

我母親是很節省的人,她自己捨不得花錢,卻一天到晚捐錢給廟,不然就是亂買電台廣告的藥;對了,我還有個素行不良的五舅經常藉故騙她的錢。 

二姊為了阻止母親亂花錢,每次都不給她太多錢,於是母親就很生氣、暴怒。

每次回家我都要聽母親抱怨二姊,當場我一樣面無表情,不做反應,聽聽就好,因為我知道反正我說什麼都不可能改變母親的,我選擇沉默、不介入。有時沉默就是最好的反應。如果母親還是不停抱怨,那我會選擇「離開現場」,因為我要保護自己。

別幫他人的情緒「買單」。 情緒界線就是:我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的自由,我尊重、不介入,但也不要被影響。

請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情緒爆炸」的世界裡,記得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情緒「拖累」了。那要如何保護呢?就是學習「情緒界線」。 

情緒界線就是:我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的自由,我尊重、不介入,但也不要被影響。就像我上面舉的三個例子。 

是的,別人的情緒怎樣,都是他的事、他的自由,不管他是憤怒、傷心、難過、失望、不爽、沮喪也好,統統與你無關,但你要不要「吸食」他人的情緒,這就是你自己的選擇。請記得,你是有選擇的。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需要幫他人的情緒「買單」? 

「我的父母老是吵架起衝突,我該怎麼辦呢?」我猜這是很多人的難題。

老實說沒有標準答案,那得看你跟父母的關係,以及父母為何爭吵? 

但我在想,如果生活在一天到晚爭吵起衝突、烏煙瘴氣的家庭裡,你的日子一定不好過,那是很耗損能量的。 

如果置身在家庭暴力中,父母一天到晚吵架,而且你也確定無法改變父母的話,通常我的建議是:遠離。能閃多遠、就多遠(如果你是成人,而且你有能力養活自己的話)。不要捲入家人、父母的紛爭中,吃力不討好,請適當保護自己。 

請小心你的善良可能就是導致你痛苦的元凶。

當然,如果你有不得已的苦衷無法離家,那就學習「情緒界線」吧。 

請允許父母可以吵架,他們是可以有情緒的,請尊重,但不介入。如此你才能不受他們干擾,確保你生活的安寧。

*延伸閱讀:為什麼會想要討好加害者?沒有逃跑離開不是你的錯。本能的4F生存模式,可以這樣打破!

 ● 

當然,要不受家人情緒的影響,真的很難,這是大修練。 

修練的祕訣之一就是:你必須「放棄當家裡的拯救者」(其實你也拯救不了任何人)。注意,他們都是大人了,他們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是嗎?而你,只是他們的兒女,你真的需要介入他們的紛爭、為他們的衝突負責嗎?請三思。 

以上是我的觀點,僅供參考,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如果你喜歡介入別人的情緒與衝突,當然可以,請便,我沒意見。 

情緒界線真的是人生一大修練。因為你必須「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可以生氣,而且那不干你的事,你不需要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真正欺負你的人,其實是你自己,因為你要當好人,所以你「棄守」自己的界線。 

一個界線清楚的人,往往是內心強大的人。允許別人可以有情緒,允許別人可以悲傷、憤怒、害怕。這就是最好的情緒界線練習。當你「允許」時,你就不會抗拒情緒,或急著介入、想當別人的「拯救者」。 

縱使因為「我沒有滿足你的需求,所以你不高興了」,那又會怎樣?不會怎樣的。如果你依然感到焦慮,你該問的是:「為什麼我需要去滿足別人每一個需要呢?」 

請問,別人都有滿足你的需要嗎?沒有,是不是?所以「我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需要」這件事不是很正常的嗎? 

欲望沒被滿足,人都會不開心。但人是可以不開心的,請允許他人不高興,而且你不需要為他人的開心或不開心負責,因為每個人都得學習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這才是成熟人格的展現,不是嗎? 

情緒界線的修練是人生大修練,很難,我知道,沒關係,我們一起練功吧。

--本文摘自《情緒治療:走出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作》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