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掌握教養大原則,各種狀況都能從容應對
澤爸認為親子教育,可從四個面向談起:情緒、溝通、教養與關係,每個面向都有基本原則可遵循。
情緒
關於情緒,我們不只要面對孩子的情緒,更要顧及大人的情緒。
◆孩子當然可以哭鬧
每個人都有生氣、難過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大人或許知道用運動、消遣、抱怨等方式宣洩,但孩子不知道要如何表達,也不知道該如何發洩,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就只會哭鬧。所以我們要把孩子哭鬧的行為視為常態,而非抱怨「怎麼又在哭了!」有了這個認知和心態,不管面臨任何情境,都可以採用正面的心態去處理孩子的哭鬧與失控。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有發洩情緒的方式,會不會影響到他人而已。孩子當然可以哭鬧。但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如何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正確的宣洩情緒。當孩子哭鬧打媽媽時,請跟孩子說:「你打媽媽,媽媽好痛喔。不可以打我,不然你搥枕頭好啦!」當孩子在大庭廣眾下大哭大叫,請跟孩子說:「你這樣大叫會讓別人不舒服,走,我陪你去沒有人的地方哭。」
◆不要在孩子哭鬧時講道理
當負面情緒掌控行為時,只會讓人感覺煩躁與激動,此時的我們,耳朵是關起來的,聽不進任何道理。然而,當我們對著正在哭鬧的孩子講道理時,若孩子的反應是不想聽、沒在聽或頂嘴,只會讓我們更加生氣而已,所以,何必白費唇舌呢?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講道理,當下只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就好。
依照澤爸的經驗,當孩子哭鬧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一句神奇咒語:「我陪你哭完。」來安撫孩子的情緒。這句神奇咒語有兩個意涵:「同理」與「陪伴」。父母同理孩子可以有負面情緒想要宣洩,而且讓孩子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著你。當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理解,與願意陪伴自己時,很快的就可以從哭鬧中平復情緒。
◆「換手」「離開」與「沉默」,面對孩子的哭鬧
除了孩子的情緒,父母的情緒也不能忽略。當我們用負面情緒面對孩子,只會被情緒綁架行為與言語。當你怒氣沖沖、一觸即發的時刻,很有可能言行失控,不管是打罵、威脅或羞辱孩子,往往會造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更加破壞了親子關係。大人的價值,在於比孩子更懂得情緒管理。
當我們自知正處於暴怒狀態,面對孩子哭鬧時,可以「換手」「離開」與「沉默」。「換手」,就是請另一半或他人處理孩子的狀況。「離開」,意即遠離是非之地,等情緒平復之後再回來繼續溝通。「沉默」,則是當沒有人可以換手或當下無法離開孩子時,至少可以選擇沉默,不要隨著孩子的哭鬧起舞,請自行調節呼吸與情緒,等冷靜下來再做反應。
溝通
一味要求孩子聽從父母是「命令」,然後再用大道理包裝是「說服」。不管是命令還是說服,都是溝通的單行道。當親子之間的溝通只有單向時,孩子一開始或許會嘗試強烈表達不滿或頑強抵抗,假使依然無效,就會私下偷偷來或是不想再與爸媽溝通了。
◆雙向溝通,才能避免孩子陽奉陰違
只有雙向溝通,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父母必須向孩子說明我們希望他這麼做的原因,再傾聽孩子的想法,一起討論如何可以達成雙方都同意的雙贏決定。有來有往,暢行無阻,才是所謂的雙向溝通。
◆單純傾聽,不加任何評論與建議
很多父母才聽孩子說了一句話,便立刻打斷並加以反駁:「我懂你的意思,但爸爸要跟你說的是……」或是當孩子講了一句不好聽的話,我們立刻嚴厲糾正:「講話怎麼這麼難聽,以後不可以……」即使我們是為了孩子好,但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心中產生「爸媽都不懂我,反正講了他們也聽不懂」的念頭。久而久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裂縫就會越來越大,親子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疏離。
傾聽,就是不加任何評論與建議。訴苦與抱怨,其實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當孩子跟你訴苦學校發生的事情,抱怨同學不友善,或是老師對他不好……都只是在發洩。父母只要傾聽就好,不一定要給予批評或建議,才算盡到父母的責任。有時候,讓孩子感覺我們跟他是同一國的,孩子才會願意滔滔不絕的讓我們知道更多,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進而達到親子溝通的目的。至於教導與糾正,就請等孩子講完之後再說吧。
◆真誠回應孩子,拉攏孩子的心
孩子在跟我們講話的時候,若我們一邊打電腦或滑手機,一邊隨口應答:「嗯,嗯。」其實孩子都知道,我們並沒有認真在聽他講話或回應他。父母現在不回應孩子,孩子以後就不會回應我們喔!放下手上的事物,真心的看著孩子、回應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有認真傾聽你說話,並且確實接收到你的想法」,父母與孩子的心,才會相連在一起永不分離。
教養
當孩子表現出負面行為,父母當然要教導,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哭鬧、耍賴、生氣或叛逆,其實都是孩子的內心因為某種刺激,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假使我們每一次都只是針對孩子表面上的行為做出批評與指責,並沒有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反而會讓他越來越受傷與挫折。
當孩子不知道怎麼借玩具而哭鬧、想要媽媽陪伴而耍賴、想吃餅乾卻不能吃而生氣、心情不好不想解釋而叛逆……時,父母在責備與批評他的行為之前,應該先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然後引導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告訴他,想向玩伴借玩具不用哭鬧,只要去詢問對方或跟對方交換玩具就好;想要媽媽陪伴不用耍賴,只要跟媽媽說「我想要媽媽陪我」,媽媽就會陪你;想吃餅乾不用生氣,爸爸答應你,只要你先吃完飯就可以吃餅乾;如果覺得不開心也不用故意唱反調,找媽媽抱怨一下就好。
◆讓孩子學習負責任
教養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記得他做過的不當行為,並期望他下次可以做對。然而,實際上,當孩子打翻東西,多數爸媽唸歸唸,依然會起身幫孩子處理;孩子在學校忘記帶東西,爸媽講歸講還是幫忙送到學校;孩子不收拾玩具,爸媽罵歸罵,也總是忍不住動手幫孩子整理。如此一來,孩子永遠不會記得他哪裡做不對,也永遠缺乏練習對自己負責的機會,因為爸媽總是搶先一步,把他該負的責任給扛走了。
爸媽給孩子最好的教養禮物,就是讓孩子有一顆負責任的心。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以及接受後果。打翻東西,請自己擦拭;在學校忘記帶東西,讓孩子自己試著面對;不收拾玩具就當場沒收,等願意愛惜和整理時再還給孩子。如此,孩子才會真正記得他哪裡做不對,下一次才會自動自發的把事情做對。讓孩子從小開始練習,從小事慢慢累積,只要懂得對自己及他人負責,父母其實就不太需要為孩子的將來擔心。
◆教養不是軍紀,要有彈性
家庭不是軍隊,規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分辨對錯,以及學習對自我負責,而不是為了處罰而處罰。當家中只有嚴格的紀律而缺乏彈性,就會少了點愛的感受。
教養中的彈性,主要是因為「愛」的必須。
要讓孩子知道,我在教導你,但是,我依然愛你;我在處罰你,但是,我依然會陪著你。讓孩子知道我們無論如何都會愛他,永遠跟他站在同一陣線。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愛,永遠比管教重要。
關係
家人之間沒有對錯。爭執誰對誰錯的當下,往往就是產生裂痕的開始,一旦產生裂痕,要彌補就更難了。親子關係也是一樣。
◆不做人身攻擊,只表達內心感受
「玩具是別人的不可以搶啊,你實在是很不聽話!」「爸爸說過我要休息,你真的很不乖耶!」「你怎麼可以說不愛媽媽,你實在是很糟糕!」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些話是針對孩子當下的行為而講,與孩子本身無關,但孩子不知道。「不聽話」「不乖」「糟糕」這些話語,會被孩子誤認為我們是在批評他這個人。「媽媽都覺得我不聽話。」「算了啦,反正我就是不乖。」「我真的有這麼糟糕嗎?」孩子一連串對自我的質疑與否定,也慢慢的切斷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對於孩子的行為,無需講出人身攻擊的言語,只需表達內心的感受就好。「你搶人家玩具,他會很生氣。」「爸爸現在真的好累、好不舒服,我休息一下再陪你。」「你說不愛媽媽,媽媽很傷心。」對孩子適度表達自己與他人內心的感受,讓孩子更能同理爸媽與理解他人,才能更貼心體會到每個人的感受,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
◆家人之間沒有對錯
當家人之間意見分歧,吵架吵到面紅耳赤、僵持不下,只為了讓對方認錯並且希望對方認為我是對的,但最後通常無法達到這些目的,反倒留下深深的不滿與怨恨,甚至讓家人間的情感回不去從前的關係。
假使我們把孩子的一切行為解讀成「聽話才是對,不聽話就是錯」,當孩子常常不願意照著父母所說的去做時,父母也常會因為「這麼做是為了你好。」「都已經講原因了,怎麼還是不聽?」情緒一定會受影響,進而對孩子大吼大叫、批評責備,貼上「不聽話」「不乖」的負面標籤。此時若孩子更加頑強抵抗,親子之間的裂痕便會一點一點的擴大。只有跳脫「對」與「錯」的框架,平心靜氣聆聽孩子、了解他的想法、同理其心境,共同討論出最適合彼此的方式,才能讓一輩子的親子關係緊密相連。
◆教養是一時的,關係是一輩子的
教養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可以更好。為了要教好孩子,父母常強硬的訂下規範要求孩子執行,孩子也常堅持自己的想法不願服從,雙方僵持不下,戰火一觸即發,讓原本應該是充滿愛的家,成了爭吵不斷的戰場。
教養孩子固然要緊,但請別忘了「親子關係比教養重要」。不要為了教孩子,而不斷與孩子發生衝突;不要為了孩子好,而強逼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做到,而不斷批評與責罵。找到教養中的彈性,討論出雙方都接受的方式,用提醒取代批評,不讓孩子的內心因為教養受傷,而是感受到爸媽永遠都是這麼愛我、支持我與陪伴我,因為,教養是一時的,但關係卻是一輩子的。
如何與孩子講道理?
講道理要看時機
與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的原因時,要謹記著,不要只是批評孩子的行為,更要講出雙方與他人的情緒、感受。
與孩子講道理的四步驟
星期天午後,帶花寶到公園玩。假日的公園人超級多,連溜滑梯的樓梯都塞車,每溜一次都要花好久的時間,我深深感覺到花寶的不耐煩。心急的花寶急著想要溜下去,但前面還有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我站在滑梯側邊,一直提醒花寶:「不要急,等前面的小妹妹溜下去妳再溜喔!」
突然,我看到花寶伸出手,想要把站在前面的妹妹推到旁邊,企圖要繞過她自己先溜。由於這個舉動攸關安全,大人當然要立刻介入。於是我立刻抓住花寶的手,嚴厲的說:「不能推人喔!」已經有些不高興的花寶,被我抓住手,當場大哭起來:「爸爸不要拉我啦,我要溜滑梯。」我知道花寶的情緒已經瀕臨爆發,決定對她講道理。
但是,對孩子講道理是有步驟和方法的。
1先安撫情緒
花寶站在溜滑梯上發脾氣,用力掙脫我的手,我立刻用雙手抓住花寶,把她從溜滑梯上抱了下來,到公園的一角先安撫她的情緒。
「放開我,我要溜滑梯啦!」「爸爸,我不要你抓我。」不管花寶多麼生氣的大叫,我只是簡單的回應:「好,爸爸知道妳想去玩。」「爸爸聽到了。」當然還有那句代表「陪伴」與「同理」的神奇咒語:「我陪你哭完」。「我先陪妳哭完,然後跟爸爸講完話,我們再去玩。」
當孩子正處於火山爆發時,只要先安撫他的情緒即可,千萬不要試圖在此時說教,因為孩子絕對聽不進去,越要在這個時候講道哩,只會讓彼此越生氣,所以「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講道理」,只要安撫就好。
2明確告知錯誤
「爸爸,我哭完了。」
「花寶,妳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把妳從溜滑梯上面抱下來嗎?」確認了花寶的情緒已經平靜之後,輕輕把花寶抱在腿上,溫柔的對她說。花寶搖搖頭,我接著說:「因為妳剛剛做了一件有點危險的事情,爸爸阻止妳,但妳立刻生氣起來。」被我喚醒記憶的花寶點點頭,表示想起來剛剛發生的事情。我繼續說:「那妳知道爸爸為什麼要抓住妳的手嗎?」花寶想了想,還是搖搖頭。「因為爸爸看到妳伸出手,想要把前面的妹妹往旁邊推,自己先溜下去玩。」接著我用嚴厲的表情與語氣跟花寶說:「絕對不可以這樣推人。」
明確告知孩子的錯誤,是講道理很重要的第一步。
3說明「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因為那個妹妹太慢啦,我已經等好久了。」花寶解釋。
「對啊,今天人好多喔,爸爸也覺得玩一次都要等好久喔!」我同理花寶。
「是啊,所以我不想等了啊。」花寶立刻附和。
「如果是我,每一次都要等這麼久,我也會不想等了。」我繼續理解花寶,花寶一副被認同的模樣不斷的點頭。
當孩子在解釋時,我們要用同理的方式回應孩子,才會讓他覺得我們了解他的行為,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如此,才會願意向爸媽說明背後的原因。如果我們用「等好久就可以推人嗎?」「不想等就推人,爸爸是這麼教你的嗎?」這些不斷針對「推人」這個行為來批評孩子的話,只會換來孩子「不想再說了」的沉默以及「你都不懂我」的憤怒。久而久之,孩子長大後,任何事都越來越不想對父母解釋,反正一解釋就被罵,乾脆什麼都不說了。
要如何與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呢?首先,要「講出雙方與他人的情緒與感受」。了解花寶做出這個行為的原因後,我緩緩的跟花寶說:「爸爸知道妳急著想要玩,等很久會生氣。」我手指溜滑梯的方向繼續說:「但是溜滑梯這麼高,如果妳把小妹妹往旁邊推,她一個不小心掉下來,可能會受傷喔。」花寶似乎也想到了這個可能的後果,微微皺著眉頭。「如果那位小妹妹受傷的話,會怎麼樣?她會好痛、會哭,她爸爸媽媽也會好難過,所以不可以這樣推人喔!」
「生氣」「難過」是情緒;「急著想玩」「好痛」是感受。跟孩子闡述事件發生的當下,與事後雙方與他人的情緒、感受,會讓孩子體會對方的心情,也會意識到自己做出這個行為的可能後果,讓孩子在每次事件中同理他人與尊重他人。至於孩子的錯誤行為,只需言簡意賅用一句話帶過,無需在此糾結。
與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的原因時,要謹記「不要只是批評孩子的行為,要講出雙方與他人的情緒與感受」。
4模擬「再次遇到相同狀況該怎麼做?」
花寶了解到推人的可能後果後,看著我說:「好!我知道了。」
許多父母與孩子講道理時,通常到此為止,認為只要告訴孩子哪裡做錯以及說明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的原因,孩子就會懂了。是的,孩子的確知道不可以這麼做,但若下次遇到同樣的狀況時,可能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孩子不是大人,很難舉一反三,當他下次面臨同樣的事情時,依然不知所措—娃娃被搶了,還是只會用哭的;別人不借他玩具,還是只會出手打人用搶的……此時,父母就會覺得,不是跟你講過了嗎?怎麼還是這樣?
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告訴孩子「再次遇到同樣的狀況時該怎麼做?」
「那下次妳覺得應該要怎麼做呢?」於是,我繼續問花寶。
「要問她嗎?」花寶有些疑惑。
「可以,那該怎麼問呢?」
「妹妹,可不可以讓我先溜?」
「嗯,很棒喔。但如果那個妹妹年紀太小還不太會講話,或是對方說『不要』怎麼辦?」
「繼續等嗎?」
「都可以,看妳想不想等囉,但如果妳真的好著急怎麼辦?」花寶陷入深思,我輕拍她的腿,往公園其他遊樂設施一指。
「先去玩別的遊戲啊。」花寶往我指的方向望去,突然心領神會的說。
「對啊,先去玩別的也是個選擇之一。」我點點頭說:「那下次你遇到溜滑梯塞車時,就知道該怎麼做啦。」
「知道啊,我可以問、可以等,也可以先去玩其他東西。」花寶開心的回答。
「很好,去玩吧!」花寶從我大腿上一躍而下,開心的繼續玩其他遊樂設施。
父母要在講道理的最後,提醒孩子:「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該怎麼做?」孩子的腦中才會有更多選擇去面對所有的狀況喔!
◎爸爸經不碎唸
對孩子講道理,最好要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就處理,假使先記在心裡,等回家再「算帳」,其實已經沒什麼用了,因為孩子搞不好都忘啦!
為什麼總是喊不動?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面對孩子喊不動的狀況,我們要先了解每個孩子的發展以及個性,再看孩子的行為是否是「故意」的,先排除生理上的問題或疾病。有些孩子的專注力只限於眼前的事物,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所以,有時候孩子不是故意不理爸媽,而是因為太專心玩玩具,真的沒有聽到大人的聲音。要如何判別孩子是故意不理還是身心問題所致呢?當父母離孩子有一段距離叫喊,而孩子沒反應時,只要走上前去蹲在孩子身邊,或是拍拍他的肩膀,正常情況下,孩子一定會發現爸媽正在叫他們。
停止碎唸,讓孩子學習對自己負責
「澤澤,把畫畫的東西收拾好。」我經過客廳,看到地上彩色筆跟畫紙散落一地。過了一段時間後,回到客廳,剛剛叫澤澤要收好的畫圖用具依然在地上,甚至還多了火車軌道。有些火大的我,對著沒收拾東西又跑去玩鋼琴的澤澤唸著:「澤澤,你有聽我講話嗎?立刻把畫畫的東西還有火車軌道收好。」澤澤依然在彈琴不為所動。
此時的我當然更加生氣,拉高音量:「澤澤,你有沒有在聽我講話?」彷彿現在才注意到我說話的澤澤,一副狀況外的神情問:「什麼事?」
「什麼事?你說什麼事?我一直說要收拾玩具,你有去做嗎?沒有!所以你根本沒有在聽我講話!」一臉無辜的澤澤,不發一語看著相當生氣的我。
此時,我突然想起,應該要停止碎唸,讓孩子學習對自己負責,於是試著先緩和自己的情緒,再處理孩子怎麼喊都喊不動的狀況。
避免越唸越生氣!只要偶爾提醒就好
待我情緒緩和後,坐到澤澤旁邊說:「兒子啊,你剛剛有聽到我在跟你說什麼嗎?」澤澤搖搖頭,我採用相信孩子的方式,不主觀責怪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我說:「好,沒有關係!那爸爸再說一次喔,我希望你把地上的畫畫用具還有火車軌道收拾好。」澤澤點點頭答應。
當父母要孩子去做的這件事情,是屬於孩子的責任時,不斷碎唸只會讓自己抓狂,讓孩子不耐。而且當孩子越大,爸媽的碎唸,只會讓孩子當作「不被信任」的感受。父母必須忍住碎唸,只對孩子做出偶爾的提醒即可。
假使澤澤剛剛才答應我要收拾玩具,但一個轉身又繼續彈著他的鋼琴。我心想:「這小子,已經講成這樣了,居然還是沒有立刻去做,是在敷衍我嗎?」心中的怒氣還是會油然而生,但我忍住了碎唸。即使覺得地上的畫筆與火車玩具相當礙眼,還是要忍住,只做適時的提醒:「別忘囉,晚上睡覺前要收好喔。」「爸爸最後一次提醒囉,要記得收喔。」同樣一件事情最多提醒三次,而且每次都會隔一段時間。
何時動作由孩子決定,只要有做到就好
孩子有時候經由我們的提醒會動手去做,當然也有不會立即行動的時候。父母在提醒之後,多半都會覺得孩子應該就要立即執行爸媽交代的任務,因為這是爸媽覺得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先做,所以,只要孩子沒有立刻照做,就是不聽話。
何謂重要的事情?有沒有標準?還是完全以爸媽的角度來判斷事情重不重要呢?其實孩子多半都知道這是該做的,也打算等一下就要做了,只是他目前比較想先做當下正在做的事罷了。孩子不是不聽話,也不是不想做,而是對於「重要的事」的認定,和父母不一樣而已。
父母在提醒過程中,即使孩子沒有立刻照辦也沒關係。何時開始動作由孩子決定,只要在我們給予的期限內做到就好。
讓孩子接受後果,就會真正記得
「晚上睡覺前要收好喔。」是我給澤澤的最後期限。眼看睡覺時間一分一秒逼近,畫筆與玩具依然散落一地。我不動聲色,只在一旁觀察,絕不因為嫌孩子動作太慢就乾脆自己動手收拾。畢竟,讓孩子學習對自己負責,是爸媽給孩子終生受用的禮物。孩子自己玩的東西,用完物歸原位,本來就是他應盡的責任。假使都由爸媽代勞,也會養成孩子凡事留給爸媽收尾的壞習慣和依賴,甚至理所當然認為「我丟爸媽撿」。想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要從不主動幫忙開始。
我帶著花寶進浴室洗澡,澤澤也跟來。
「你現在是要來洗澡?」
「對啊,我要洗澡。」
「那∼地上的畫筆跟玩具收好了嗎?」
「嗯∼還沒有。」
「你是要先去收拾再來洗呢?還是洗好澡再去收拾?」
「我要先洗澡。」
「好,你先進來洗。不過,洗完澡一定要去收喔。」再次提醒澤澤最後期限,並說明可能會有的後果:「但是,如果你收拾太慢,過了睡覺期間,就沒有講故事書囉!」
由於我們睡覺前有講故事書的習慣,所以我除了最後一次提醒澤澤之外,同時也告訴他把事情拖到最後甚至不做的後果會是什麼,然後堅定的讓孩子接受後果。
「爸爸,我收拾好了,來講故事吧。」洗完澡後,澤澤蹦蹦跳跳的跑進房間。
我看了看時鐘,剛好過了我給他的期限五分鐘。我搖搖頭對澤澤說:「沒辦法囉,時間已經過了,今天沒有講故事,關燈睡覺吧!」
澤澤有些不高興:「不要,我已經收拾好啦,我要聽故事!」
我堅定的回答:「爸爸很早就已經提醒過你要收拾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才會弄到這麼晚。而且洗澡時我也跟你說了,過了睡覺時間就是直接關燈睡覺。下次請你早點收拾,這樣就可以聽到故事啦!」不管澤澤再怎麼吵,我不講就是不講,堅持關燈直到澤澤接受為止。
當孩子怎麼喊都喊不動時,其實無需碎唸,只要堅持讓孩子接受後果,孩子就會真正記得。
當孩子只提醒一次就去做,別忘了稱讚
幾天後,類似的事情又再度上演。雖然澤澤依然沒有立刻去做,但也沒有拖到最後一刻,而是經過一次提醒之後,沒多久就起身收拾了。我立刻給予稱讚:「哇∼澤澤好棒喔,爸爸只提醒一次,你就做到了耶!而且還收拾得相當整齊喔!」
當孩子的行為比上次更進步時,即使微不足道,也別忘了給孩子稱讚喔!
◎爸爸經不碎唸
當你坐在辦公室,主管不斷的在身後走來走去,甚至不停碎唸:「你桌子這麼亂怎麼做事呢?」「水杯放旁邊一點,弄到電腦怎麼辦?」「文件夾要歸類啊!」「明天要交的東西記得做!」「剛剛說的計畫案做了沒?」此時你應該會忍不住大翻白眼,在心中吶喊:「煩死了!你是有完沒完?」同理,當我們也用同樣的態度碎唸孩子時,孩子心中的O.S一定也是一樣,只是不敢說出口罷了。
一定要教孩子分享嗎?
分享不應變成強迫
曾幾何時,「分享」似乎已被套上了一層道德枷鎖,變成用來強迫小孩出借東西的理由與手段?!
「分享」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澤澤爸爸,澤澤不乖。」
「喔~澤澤是怎麼不乖啦?」
「他好小氣喔,都不分享玩具。」
小男孩皺著眉頭、滿臉委屈的跑來跟我告狀。
我跟澤澤一起去朋友家玩,澤澤帶了一些自己心愛的玩具,有個小男孩想要跟澤澤借,但是不管怎麼跟他說,澤澤就是不借,於是這個小男孩使出了大絕招「找澤澤的爸爸來幫忙」。沒想到,我可能要讓他失望了,我只是笑笑看著他說:「是喔,那你去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澤澤借你玩具。」
過沒多久,在客廳的另一隅,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一個小女孩跑去找另一個女孩的媽媽:「如如媽媽,如如不借我玩具。她都不分享。會分享的才是好孩子,對不對?!」如她所願的,如如媽媽跑去如如旁邊,跟女兒說:「如如,玩具要分享啊,一起玩才好玩嘛!」只見如如噘著小嘴,雙手交叉在胸前,「哼」了一聲轉身背對媽媽,如如媽媽繼續好言相勸:「妳這麼多玩具,分給姊姊一點不會怎麼樣啊!」
「可是這些我都想要。」
「沒關係啦!反正……」過沒多久之後,如如的玩具就在別人手上了,但是如如卻是滿臉不情願。
「分享」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為什麼我卻沒有在她臉上看到呢?
當「分享」變成一種手段,沒有人會開心
這讓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們帶著兩兄妹去公園玩沙子。對於玩樂相當認真的我們,備齊了整套玩沙工具,從剷子、推車、挖勺、到水桶等一應俱全。當我們一到沙坑,拿出所有工具時,彷彿喚醒了四周沉睡的獅子,而我們就像獅子眼中的肥肉,當場就被盯上了。果不其然,一位小朋友率先發難,往我們這邊走來,但是眼睛卻是直直盯著玩沙的玩具:「這個可以借我嗎?」沒等我們回答,她竟自動拿起玩具,轉身就走。由於速度實在太快,我們來不及反應和制止,想說算了,反正她就在旁邊玩。不過,她這個舉動,彷彿也鼓勵了其他小朋友紛紛走過來。
一個小男孩問澤澤:「這個可以借我嗎?」行徑如出一轍,才剛說完就想把玩具拿走。早有防備的我,立刻叫住那男孩,搖搖頭說:「哈囉,他沒有說好喔。」一手指著澤澤。
「這個可以借我嗎?」男孩問了澤澤。
「不可以。」
「那可以借我那個嗎?」男孩不放棄,指了另一個玩具。
「不要,我全部都要用。」
「厚~你都不分享。」
男孩轉頭看我,指著剛剛那個「擅自借走」玩具的女孩,帶點生氣、理直氣壯的問我:「為什麼只借她不借我?玩具就是要分享啊!」
「沒有喔,這是我兒子的玩具,他可以決定要不要借給你,我兒子的答案是不要。剛剛那個女孩是不對的,我會去把玩具拿回來。」
男孩聽到大人這麼說,悻悻然離開,繼續跟其他小朋友借玩具。
讓孩子自己決定!不分享也無妨
我個人很喜歡收藏電影跟影集的DVD,甚至買了完全沒拆過就擺在櫃子裡也很開心,這些DVD都是我的私人珍藏與小小喜悅,也完全不願意與人分享。每個人都會有不願意分享的東西,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如此。不能因為孩子的玩具很便宜,大人就認為借給別人有什麼關係,即使只是一台小小的車子,在孩子玩的當下,就是屬於他獨一無二的玩具,何必要用「分享就是好孩子」的標準去逼迫孩子分享呢?
「分享」應該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心情、一種自發性的過程、一種享受共同擁有的快樂。孩子開始願意分享,除了個性使然,多半是與手足或同儕相處所學到的經驗。孩子在與朋友玩的過程中,彼此分享玩具,體驗分享的快樂與好處,他們才會更樂於分享,根本不用強迫。
「分享」需要被引導,而不是被強迫
澤澤一開始非常不願意分享玩具,我每次問澤澤,他只有一個答案:「因為我每個玩具都想玩。」後來,我就告訴他:「我知道每個玩具都是你的寶貝,不過在跟別人一起玩的時候,你可以把玩具分成兩類:第一類是你最~喜歡的玩具,怎麼樣都不會借人;第二類是你普通喜歡的玩具,可以借給別人玩一下下,而且只要你想玩就可以拿回來。如果別人跟你借的是你最喜歡的,你就拒絕,如果是普通喜歡的,借他一下下也沒關係。當然,借與不借還是你自己決定。」澤澤在跟朋友的幾次互動練習後,終於開始分享。不過,他最喜歡的玩具一定還是緊緊握在手中。
另外,還有一個好方法。當澤澤想向別人借玩具而被拒絕的時候,我會鼓勵澤澤試著先去分享自己的玩具。「這是我的玩具借你,你的玩具可不可以借給我?」於是乎,兩人就沉浸在彼此分享的喜樂之中。
不要擔心孩子不分享,我們就會被認為是沒把孩子教好。讓孩子自己決定吧。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分享,就跟他說:「沒錯,你是可以不分享的。」
◎爸爸經不碎唸
如果覺得孩子就是要分享,請用身教證明給孩子看,先把你最珍貴、最值錢的收藏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假使你也不願意,為什麼孩子就一定要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