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總是喊不動?
《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作者澤爸說,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時候了!
面對孩子喊不動的狀況,我們要先了解每個孩子的發展以及個性,再看孩子的行為是否是「故意」的,先排除生理上的問題或疾病。有些孩子的專注力只限於眼前的事物,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所以,有時候孩子不是故意不理爸媽,而是因為太專心玩玩具,真的沒有聽到大人的聲音。要如何判別孩子是故意不理還是身心問題所致呢?
當父母離孩子有一段距離叫喊,而孩子沒反應時,只要走上前去蹲在孩子身邊,或是拍拍他的肩膀,正常情況下,孩子一定會發現爸媽正在叫他們。
停止碎唸,讓孩子學習對自己負責
「澤澤,把畫畫的東西收拾好。」我經過客廳,看到地上彩色筆跟畫紙散落一地。過了一段時間後,回到客廳,剛剛叫澤澤要收好的畫圖用具依然在地上,甚至還多了火車軌道。有些火大的我,對著沒收拾東西又跑去玩鋼琴的澤澤唸著:「澤澤,你有聽我講話嗎?立刻把畫畫的東西還有火車軌道收好。」澤澤依然在彈琴不為所動。
此時的我當然更加生氣,拉高音量:「澤澤,你有沒有在聽我講話?」彷彿現在才注意到我說話的澤澤,一副狀況外的神情問:「什麼事?」
「什麼事?你說什麼事?我一直說要收拾玩具,你有去做嗎?沒有!所以你根本沒有在聽我講話!」一臉無辜的澤澤,不發一語看著相當生氣的我。
此時,我突然想起,應該要停止碎唸,讓孩子學習對自己負責,於是試著先緩和自己的情緒,再處理孩子怎麼喊都喊不動的狀況。
避免越唸越生氣!只要偶爾提醒就好
待我情緒緩和後,坐到澤澤旁邊說:「兒子啊,你剛剛有聽到我在跟你說什麼嗎?」澤澤搖搖頭,我採用相信孩子的方式,不主觀責怪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
我說:「好,沒有關係!那爸爸再說一次喔,我希望你把地上的畫畫用具還有火車軌道收拾好。」澤澤點點頭答應。
當父母要孩子去做的這件事情,是屬於孩子的責任時,不斷碎唸只會讓自己抓狂,讓孩子不耐。而且當孩子越大,爸媽的碎唸,只會讓孩子當作「不被信任」的感受。父母必須忍住碎唸,只對孩子做出偶爾的提醒即可。
假使澤澤剛剛才答應我要收拾玩具,但一個轉身又繼續彈著他的鋼琴。我心想:「這小子,已經講成這樣了,居然還是沒有立刻去做,是在敷衍我嗎?」心中的怒氣還是會油然而生,但我忍住了碎唸。即使覺得地上的畫筆與火車玩具相當礙眼,還是要忍住,只做適時的提醒:「別忘囉,晚上睡覺前要收好喔。」「爸爸最後一次提醒囉,要記得收喔。」同樣一件事情最多提醒三次,而且每次都會隔一段時間。
何時動作由孩子決定,只要有做到就好
孩子有時候經由我們的提醒會動手去做,當然也有不會立即行動的時候。父母在提醒之後,多半都會覺得孩子應該就要立即執行爸媽交代的任務,因為這是爸媽覺得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先做,所以,只要孩子沒有立刻照做,就是不聽話。
何謂重要的事情?有沒有標準?還是完全以爸媽的角度來判斷事情重不重要呢?其實孩子多半都知道這是該做的,也打算等一下就要做了,只是他目前比較想先做當下正在做的事罷了。孩子不是不聽話,也不是不想做,而是對於「重要的事」的認定,和父母不一樣而已。
父母在提醒過程中,即使孩子沒有立刻照辦也沒關係。何時開始動作由孩子決定,只要在我們給予的期限內做到就好。
讓孩子接受後果,就會真正記得
「晚上睡覺前要收好喔。」是我給澤澤的最後期限。眼看睡覺時間一分一秒逼近,畫筆與玩具依然散落一地。我不動聲色,只在一旁觀察,絕不因為嫌孩子動作太慢就乾脆自己動手收拾。畢竟,讓孩子學習對自己負責,是爸媽給孩子終生受用的禮物。孩子自己玩的東西,用完物歸原位,本來就是他應盡的責任。假使都由爸媽代勞,也會養成孩子凡事留給爸媽收尾的壞習慣和依賴,甚至理所當然認為「我丟爸媽撿」。想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要從不主動幫忙開始。
我帶著花寶進浴室洗澡,澤澤也跟來。
「你現在是要來洗澡?」
「對啊,我要洗澡。」
「那∼地上的畫筆跟玩具收好了嗎?」
「嗯∼還沒有。」
「你是要先去收拾再來洗呢?還是洗好澡再去收拾?」
「我要先洗澡。」
「好,你先進來洗。不過,洗完澡一定要去收喔。」再次提醒澤澤最後期限,並說明可能會有的後果:「但是,如果你收拾太慢,過了睡覺期間,就沒有講故事書囉!」
由於我們睡覺前有講故事書的習慣,所以我除了最後一次提醒澤澤之外,同時也告訴他把事情拖到最後甚至不做的後果會是什麼,然後堅定的讓孩子接受後果。
「爸爸,我收拾好了,來講故事吧。」洗完澡後,澤澤蹦蹦跳跳的跑進房間。
我看了看時鐘,剛好過了我給他的期限五分鐘。我搖搖頭對澤澤說:「沒辦法囉,時間已經過了,今天沒有講故事,關燈睡覺吧!」
澤澤有些不高興:「不要,我已經收拾好啦,我要聽故事!」
我堅定的回答:「爸爸很早就已經提醒過你要收拾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才會弄到這麼晚。
而且洗澡時我也跟你說了,過了睡覺時間就是直接關燈睡覺。下次請你早點收拾,這樣就可以聽到故事啦!」不管澤澤再怎麼吵,我不講就是不講,堅持關燈直到澤澤接受為止。
當孩子怎麼喊都喊不動時,其實無需碎唸,只要堅持讓孩子接受後果,孩子就會真正記得。
網路轉貼最多的親子教養部落客/作家澤爸
當孩子只提醒一次就去做,別忘了稱讚
幾天後,類似的事情又再度上演。雖然澤澤依然沒有立刻去做,但也沒有拖到最後一刻,而是經過一次提醒之後,沒多久就起身收拾了。我立刻給予稱讚:「哇∼澤澤好棒喔,爸爸只提醒一次,你就做到了耶!而且還收拾得相當整齊喔!」
當孩子的行為比上次更進步時,即使微不足道,也別忘了給孩子稱讚喔!
爸爸經不碎唸
當你坐在辦公室,主管不斷的在身後走來走去,甚至不停碎唸:「你桌子這麼亂怎麼做事呢?」「水杯放旁邊一點,弄到電腦怎麼辦?」「文件夾要歸類啊!」「明天要交的東西記得做!」「剛剛說的計畫案做了沒?」此時你應該會忍不住大翻白眼,在心中吶喊:「煩死了!你是有完沒完?」
同理,當我們也用同樣的態度碎唸孩子時,孩子心中的O.S一定也是一樣,只是不敢說出口罷了。
--本文摘自澤爸新書《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
讓你陪孩子經歷喜怒哀樂,說出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