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700104

非典型人生建言:常春藤盟校畢業典禮中的10½個提醒

10 1/2 Things No Commencement Speaker Has Ever Said
譯者 羅雅萱
出版日 2013-06-27
定價 $230
優惠價 79折 $182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畢業典禮,是一生一次的熱鬧盛事;
畢業建言,是咀嚼無窮的安靜省思。
寫給常春藤盟校畢業生的「非典型建言」,
在你迎接前方難免崎嶇的道路時,特別受用!

小野.李偉文.劉寶傑.王盈勛.鍾子偉.王伯達.貴婦奈奈 驚豔推薦!

這本書源自於一場在達特茅斯學院畢業典禮上的演講。當我發現這場演講的全文後來在網路上被流傳、四處轉寄,我才真的體會到,當天我所提出的人生建言,的確引發了不小的迴響……

 對於未來,你有興奮和期待嗎?是否也免不了不安與自我懷疑?年輕人其實會想聽聽過來人的建議,可是又不喜歡被「老人言」轟炸,本書提出坦誠而真摯的「非典型人生建言」,引導讀者深度思考幸福成功的真義。
 名校畢業的查爾斯,很希望當年有人可以告訴他這10½件事。他融合時事現況、哈佛研究和史丹佛實驗,以及自己的親身實踐,闡述年輕人想要的幸福和成功從何而來,而過程中又將遭遇哪些摸索、幻滅與墮落的風險。在出人意料的故事與令人深思的案例中,你將獲得不一樣的啟發!

殘酷的現實巨浪中,如何乘風而起?
寫給年輕的你,踏入社會不可不知的十又二分之一件事。
◎為什麼爸媽的建議不要聽?
◎大學結交多少好朋友,才是影響你一生幸福的重要關鍵!
◎不用懷疑,壞日子會在畢業後開始。
◎大學時期是擇偶的絕佳時機,而且一定要挑比你聰明的!
◎別把心力都放在「收入多寡」這件事。

讓「非典型建言」指引你,做出最明智的人生抉擇!

關係
◎畢業後,人生成功與否的指標之一,就是經過了一、二十年,還有多少同學跟你是好朋友。如果你跟人的關係對了,人生的其他面向也就不成問題了。
◎找結婚對象,就如同找一個一輩子的專業隊友,請審慎選擇。
◎你的父母並不想要你功成名就。沒有任何父母想要看到孩子失敗受挫,他們直覺上都想保護孩子避掉風險,因此他們寧可孩子挑安全的路走--希望孩子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即使沒有功成名就也無所謂。
工作
◎成年人的一個重要挑戰是,你必須一直在當下與未來之間作平衡。如果想要在未來一、二十年有重大成就,現在就必須努力付出;你需要去做一些原本不樂意做的事。我必須說,那是二十幾歲時很重要的功課。
◎在工作方面,有一個環節會讓你特別不快樂,那就是長距離通勤。因為花在通勤的時間越長,就代表你能從事快樂活動(運動、社交、嗜好)的時間越短。
生活
◎人生中有許多重要的面向,是不像工作那樣會作績效考核的。今晚該加班把工作完成,還是去跟朋友聚會?沒有標準答案,但你要選擇的是能「讓人生更好」的活動,而不是著眼於哪一件事能讓你得到比較多的金錢或其他物質酬賞。


作者介紹

查爾斯.惠倫(Charles Wheelan)

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博士。大學畢業於歷史悠久的常春藤盟校「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碩士就讀普林斯頓大學,主修公共事務。2012年6月起任教於達特茅斯學院,擔任該校洛克斐勒中心的資深講師暨政策委員。
1997-2002年,擔任《經濟學人》美國中西部特派員。
2004-2012年,擔任芝加哥大學公共政策哈里斯學院資深講師,指導碩士班學生了解政策制定過程,任教第一年即獲得學生票選為非必修課程的「年度最佳教授」。
2005年秋天,創立「跨國政策實習計畫」(IPP),第一年帶領十二名學生研究印度經濟改革,並在該學期結束後,前往班加羅爾及德里進行十天的實地參訪,與當地經濟學家、政治人物、教育界人士、社運領袖,以及各領域專家面對面。這項實習計畫持續執行,曾帶領學生前往巴西、約旦、以色列、土耳其、柬埔寨、盧安達和馬達加斯加等國家。
他的第一本著作《聰明學經濟的12堂課》出版後即成為全球暢銷書,至今已有十三種語言版本,並入選「360本大學生必讀好書」及「從古至今百大商業好書」,同時也榮登博客來「年度百大趨勢書」。
繼《非典型人生建言》之後,2013年出版統計學入門書《聰明學統計的13又½堂課》,用簡明又詼諧的方式解釋統計概念,出版後即登上《紐約時報》非文學類暢銷榜。

譯者簡介
羅雅萱
台大財金系畢,英國新堡大學口譯碩士。譯作眾多,橫跨商管、設計與小說類,包含《在每個位子上發光:巧用你的工作天賦》《哈佛最受歡迎的行銷課:建立商業概念的第一本書》《日常設計經典100》《購物狂與寶寶》等。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700104
ISBN:9789861342153
頁數:160,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2153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平靜的辦公室裡傳來了驚慌急促的聲音,是我的一個同事接到了孩子的學校打來的電話,說他的孩子和同學跳牆翹課了。他向我請了假,轉身就要離去,就在他匆忙要離開的那一瞬間,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也不要慌張,如果是我的孩子跳牆翹課,我會暗暗的高興。至少他敢冒著被處罰的危險做了一件違反校規的事,我寧願相信是我們的學校上的課太無聊了。
他以為我是在安慰他,其實我是說了真心話。因為在人生漫漫長長的旅程中,我一直都是那個跳牆的學生。」--小野

「柬埔寨是全世界佈雷密度最高的國家,那裡有一個重要準則:跟著既有的路走,沒有被踏出路的地方千萬不要進入,因為地底埋藏的地雷還沒有被炸開。
出了校門進到社會,也有如進入了難以預測的雷區,這時前人的教訓與老前輩的話語是最佳的警報器,多聽聽前人的教訓,這會讓你大幅降低誤觸雷區的可能。」--劉寶傑

「期待一個不平凡的人生,就別從一個老梗的畢業典禮致詞開始!人生沒有非如此不可,致詞當然也沒有非整數不可。書中講的都是你能做到的,只要你夠勇敢……」--王盈勛

「人生有時候多花些時間繞遠路並不是一種浪費,因為唯有如此,你才能享受到與眾不同的風景。」--王伯達

「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人士所講的成功之道,因為那不是真正的事實。當然我相信那些知名的典範人士不是要故意騙你的,而是他們被自己騙了。
他們回顧過往的人生時,會以為他們的成功是因為自己多有規劃,自己多有遠見,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成就,他們完全忽略掉了當時有多少的偶然,多少的機運,更有數不清的貴人,才幸運的有了今天的成功。因為我們大腦一定要把過去發生的事情合理化、意義化,我們才會記得,所以不知不覺,我們也都被自己的大腦給騙了。
每個人回顧自己的一生,總是非常合理而有規劃,但是人生的真相是,回到生命現場,在那個身歷其境的當下,其實是一團混亂,只是一個接一個而來的意外,可是,事後你再回顧,一切卻又是那麼完美。
當我們了解人生的不可預測性與大腦的運作後,就可以放下心來,只要我們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鼓聲,走在自己的道路上,那麼最終事情一定會如你所願,我們所遇到的每件事都會是令人驚奇且適時的。」--李偉文

「把自己當星探,當自己的教練,看好自己,多認識一些自己欣賞的怪咖、奇葩,有一天你和他都會成為當時無法想像的人。」--貴婦奈奈

《非典型人生建言》充滿著智慧的哲思,我唯一的選擇就是推薦它!--克雷格.威爾森,《今日美國》

這本書會是未來所有畢業典禮講者的重要參考,滿溢著珍貴(且詼諧逗趣)的洞見。--《波士頓環球報》

我兒子的高中導師推薦我這本書,於是我買了好幾本。書中談的都是當前畢業生會想知道的事。它很簡短,卻切中要點,不管對大學生或已經畢業的人來說,都值得一讀再讀。我把它當成畢業禮物送人,深受歡迎。--維吉尼亞,亞馬遜網路書店

作者在書中對畢業生回答了這個問題:美好人生是什麼樣子,而我們又可以如何追求它?他不斷提醒,我們應該謹慎思量,自己想要如何度過人生,以及想要跟哪些人共度人生。人生無非是不斷地在自利與利他之間求取平衡:事業與家庭、想像與現實。你不見得會同意他的每一則建言,但一定可以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他的機趣以及對思想的啟發--它就是有那麼點與眾不同!--布考斯基,亞馬遜網路書店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不只適合畢業生,也值得父母閱讀!書中「你的爸媽不是真的為你好」這則建言,對父母來說是很好的提醒!我自己身為人母,當然不想看到自己的小孩「失敗」,當然希望兒子能找到好的工作,成功又快樂。但是我兒子決定在大學畢業後「暫停」一年,參加「和平工作團」,到世界各地去遊歷。這是他做過最好的決定,就如同本書作者指出的,某些父母會認為暫停一年就代表落後一年,但是到底落後什麼一年?又是落後誰一年?許多家長並不鼓勵孩子在畢業後去做暫停一年這類冒險的事,但身為父母,我們真的需要把這則建言銘記在心,學著放手讓孩子獨立,讓孩子去過他們的人生。--芭芭拉,亞馬遜網路書店

我深深同意作者的多數建言。要是當年我畢業時能聽到這些建言,該有多好!--梅瑞爾,亞馬遜網路書店

這本書有如現代哲學,富含著許多涵義深遠卻少有人正面提及的觀念,每一則都觸動我的心,使人感同身受。--史丹利,教師,亞馬遜網路書店

本書提供的不只是建言,也是極佳的洞見……例如「時間都是借來的」實在說得貼切;當我們年輕時,會覺得自己永遠不會老死,日後才會領悟到,人生是一場時間有限的冒險。而我認為最棒的建言是「不必刻意求表現」,良好的品格和操守才是讓人生走長走遠的要件。書中的智慧箴言,對畢業生來說是絕佳的禮物,但也同時適合每一個想要以嶄新眼光看待自己人生旅程的人。--威爾森.崔佛諾博士,亞馬遜網路書店
看更多

試閱

前言

 這本書改編自二○一一年六月我在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畢業週的致詞。全校畢業典禮的演講人是科南.歐布萊恩(美國脫口秀節目主持人),不是我(我朋友都嘲笑我是負責暖場的),我只是在畢業典禮前一天的「班級日」對畢業生致詞。在所有學校當中,可能只有達特茅斯學院有這樣的安排。班級日的用意是讓畢業班同學再相聚最後一次。有些家長和來賓也會出席,不過還是以畢業班的學生為主。這是一場非正式的活動,天氣好的話就在戶外松林間的空地上舉行,學生穿著平日上學的休閒服,席地而坐。如果天氣不好,就改在學校體育館裡,一樣席地而坐。上千人齊聚在為室內田徑活動而規劃的空間裡,感覺格外的親密。

 如果說畢業典禮是一場公開的盛事,那麼班級日比較像是一次安靜的省思。班級日的主角是畢業班的學生,這天只有三場重要的演講:班代表致詞、全班投票選出的畢業生代表致詞,以及一位同樣是全班投票選出的教授致詞。

 我代表教授致詞。這有點奇怪,因為當時的我並沒有在達特茅斯學院任教,而是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不過,我曾經多次在達特茅斯學院的暑期課程開班授課。學校規定學生在大二升大三那年要修暑期課程,也就是所謂的「大二暑修」,因此許多畢業班的學生都上過我的課。不過,我猜如果這件事出現當年小布希和高爾在總統大選時的選票爭議,必須送請最高法院裁決的話,我代表教授致詞的資格很可能會被取消。

 不過重點是,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幸。雖然我只是替歐布萊恩暖場(話說他隔天的演講很棒),班級日的致詞仍然深具意義,因為我自己就是達特茅斯學院的校友。二十三年前,某個近乎完美的春天早晨,我也曾經出席自己畢業典禮前的班級日。我還記得當天的每一位講者(只是不見得記得演講的內容),當天我跟我同學兼當時的女友一起席地而坐,聆聽演講。她現在已是我結褵十九年的妻子,我們婚姻維持的時間,幾乎與二○一一年畢業班學生的年齡一樣。我要特別聲明,那天我向二○一一年達特茅斯畢業班的學生說,我和當年女友兼同學已經結婚近二十年時,得到了當天最熱烈的掌聲。這可能代表現在年輕人對傳統價值的渴望,也可能是因為我的演講沒有其他值得掌聲鼓勵的部分。

 總之,二○一一年的班級日對學生來說是深具意義的一天,對我這個教授兼校友來說也是。
可是,我要說什麼呢?

 我不要矯揉造作、傳統畢業典禮形式的講稿。我自己畢業沒多久就開始對一般性的畢業致詞起反感。大學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全職工作是替緬因州州長撰寫演講稿,每逢春天就得開始為了二十二歲的畢業生草擬智慧小語,當時我自己也才不過二十四歲。不過,這一次在達特茅斯學院的畢業致詞,可不能只靠那些陳腔濫調和平淡無奇的笑話撐場面(而且很遺憾,那種笑話一點都不好笑)。

 我知道有很多事情學生都會想聽,畢竟我也曾坐在他們即將坐上的位置。沒錯,畢業的這一刻令人感到興奮又期待,但我也記得會有焦慮與自我懷疑的心情。現在回想,有些事情如果當初就有人告訴我,該多好。這也成為我擬演講稿時的構思方向。我想要與二○一一年畢業班學生分享我希望當年有人告訴一九八八年畢業班的事,尤其是可以幫助我對前方的困境做好準備的「非典型建言」。我希望自己也能幫這屆畢業生做好準備,準備迎接前方有時崎嶇的路程。

 〈畢業典禮講者沒說過的五件事〉(Five Things No Commencement Speaker Has Ever Said),這篇演講稿的誕生,便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不過,由於標號的錯誤,最後其實共有「六件事」。我在達特茅斯學院的致詞有兩個第四點(反正沒必要追求完美)。其中的每一點,包括兩個第四點,都是我希望當年自己畢業時能聽到的建言。奇妙的是,許多我想提出的點,都與我的教學工作有關。我教學的領域是經濟學和公共政策。身為學者,我對研究「快樂與幸福」這個現在大家已普遍有所認知的議題很感興趣。我能不能把一九八八年那個陽光燦爛的班級日我希望聽到的洞見,加上畢業後我對「美好人生」的幾個有趣觀點整理出來,寫成演講稿呢?

 前面提過,班級日是非正式的活動,只有一項傳統:會有一名風笛手帶領畢業班學生穿過校園,走進體育館。請想像全體畢業班同學在悠揚的風笛樂聲中,畢業前最後一次齊聚一堂,準備聆聽二十三年前也曾走過這一回的教授演講。

 以下就是我當天演講的內容。


第1件事
你在社團辦公室鬼混的時光是值得的

 真的,你可以用Google搜尋看看。從來沒有畢業典禮講者在我之前講過這句話。即使回溯至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一樣,從來沒有。我這麼說是認真的。當然,除了社團的辦公室之外,我所指的也包含跟朋友一起參加校內體育活動、編校刊,或只是在某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閒晃。你本來有別的事情得做,但你卻選擇和同學、好友在一起。重點是,人永遠都有別的應該做的事。

 現在有學者在研究幸福。「使人得以享受生活的因素有哪些?」研究結果發現--所有跟幸福有關的研究,不管用的是哪一種研究方法,結果都一樣--你和他人之間有意義的連結,從家人到朋友、組織、鄰居、社會運動,是營造幸福感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換句話說,就是畢業典禮時圍繞在你四周的人。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是研究的資料來源之一,內容非常有意思。該研究從一九三七年開始,連續追蹤那一屆的哈佛大二學生七十年,從這些研究對象畢業、結婚、工作到生病,包括其中有些人陸續過世。這種長期研究的價值在於,可以連續數十年追蹤同一組研究對象,對於人的健康、職業生涯成就、克服困難,以及整體幸福感等種種方面,推斷其行為和結果之間有意義的關連。

 哈佛研究的對象多半是白人男性,這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狀況。再由其教育程度與未來展望等方面來看,研究對象與我們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很像。研究的結果很有意思,在此我只向各位提出其中一點。當研究計畫主持人被問到,他從數十年的哈佛畢業生資料中得到什麼樣的結論,他回答:「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你和他人的關係。」

 哈佛研究並非異於尋常,因為同樣的模式不斷浮現。《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最近提到,有研究發現,加入每個月聚會一次的團體,與「所得增加一倍」帶來的幸福感受是相當的。他表示,「研究的結論是,經濟與專業成就存在於人生的表面,但經濟與專業成就卻是根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部分更加深層,也更加重要。」

 不過,雖然我鼓勵各位待在社團辦公室鬼混,不必感到良心不安,但我覺得也有必要指出,酗酒是造成原本享盡優勢的人出問題,最常見的原因。根據哈佛研究,人年屆退休時,維持身體和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不酗酒(其他因素還包括教育、穩定的婚姻、不吸菸、運動、維持適當體重,以及「成熟的適應力」,也就是以正面態度因應人生中必然會遭遇的挫折)。

 因此,請各位記住,我鼓勵你待在社團辦公室是為了友誼,而不是為了喝酒。請環顧你四周的同學。畢業十年、二十年後,有多少同學仍會是你的好友,將成為你人生成就的一個指標。未來人生中你也會再發展更多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從中獲得同樣的友誼。研究顯示,只要做到這一點,幾乎你人生的所有其他面向也會因此就定位。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