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
內容簡介
★2011高中、國小寒假推薦書單
感動台灣20萬讀者,銷量轟動全日本,佐賀超級阿嬤旋風再起! |
作者介紹
島田洋七 SHIMADA YOUSHICHI
1950年生於廣島縣,本名德永昭廣。1949年鐵齒的父親在美軍投下原子彈之後,隻身「回廣島看看」,而自投輻射污染羅網,讓昭廣成為一出生就沒有父親的遺腹子。
在艱苦的戰後,母親無力扶養昭廣與哥哥兩兄弟,因此囑託阿姨將他帶到南方佐賀的外婆家寄養,而開始了昭廣與神奇外婆祖孫相依為命的八年溫馨時光。
昭廣成年後拜入日本相聲(漫才)大師島田洋之助門下,改名「島田洋七」,與師弟島田洋八組成相聲二人組「B&B」,大膽地以大阪腔闖入東京的相聲表演界,在NHK的相聲大賽獲得最優秀新人賞。八○年代「B&B」在日本掀起相聲熱潮,雖曾一度解散,但現在仍活躍於電視和舞臺上。
島田洋七將童年時在佐賀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在2003年夏天接受日本最受歡迎的談話性節目「徹子的房間」主持人黑柳徹子專訪,真摯感人的內容掀起話題。「佐賀阿嬤」系列作品迄今熱銷超過一百六十萬冊,另外更以「一人一萬日圓」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募集到一億日圓的改編電影拍片資金,終於在2006年春天於日本上映。
譯者簡介 / 陳寶蓮
輔大日文系、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畢。曾任中國時報日文編譯、東吳大學日文系講師。譯有《編輯力》《14歲開始的哲學》《百年愚行》《想做的事就去做》《佐賀的超級阿嬤》(皆由先覺出版)。
規格
ISBN:9861340688
頁數:192,中西翻:1,開本:1,裝訂:3,isbn:9861340688
各界推薦
《佐賀的超級阿嬤》在台灣我想應該賣得不錯。
證據之一是,一個已經認識二、三十年卻從沒跟我談過任何一本書的朋友,有一天竟然打電話來,很認真地跟我說:「喂,吳仔,你有『寫字』的那本講一個日本阿嬤的書,我是看到哦邊笑邊流目屎!這款書哦,現在這些猴死囝仔看不『入心』啦,咱這款年紀的哦才知滋味!」
才想跟他說那也未必,人家日本人看完書還一人認捐一萬日圓,總共湊出一億元把它拍成電影。一人一萬湊一億,意思就是至少有一萬人捐錢。而我就不相信這一萬人全都是我們這種年紀以上的歐基桑、歐巴桑。話還來不及說,卻聽他認真地以類似大愛電視台的語氣跟我說:「吳仔,我覺得哦,我應該去買個幾本放在我們社區的閱覽室,這樣有些以為人生無望的人看一看之後,說不定就會覺得自己跟那個阿嬤和孫子比起來,真正是好命多了。」
後來,他有沒有買書給社區閱覽室我不知道,不過,有一本書竟然可以讓這樣一個據我所知出學校之後就很少碰書的人把它看完,還可以「邊看邊笑邊流目屎」,進而大發慈悲心、頭頂現光輪……如果我是作者,聽到這樣的迴響,一定會大嘆一聲:余願足矣!然後浮它一大白。
或許就是這種欣慰感的激勵,或者是許多意猶未盡的讀者的懇求、催逼吧,於是作者島田洋七先生再度為大家講這個超級阿嬤的其他故事,他寫了第二本有關阿嬤的記憶的書。這回書名叫:《佐賀阿嬤 笑著活下去》。
我想我那個朋友一定會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書名,因為這正是他想買書與人共享的主要動機──希望所有人都能笑著活下去。
有一句俗濫的話,大家一定都聽過──「生命是苦澀的」,所以,要活下去簡單,要永遠笑著活下去……這,可還真難。也許正因為難,所以我們需要許多宗教、許多勵志的書、許多精神科醫生,甚至酒精、藥物等等,讓我們至少能短暫地得到一點激勵和喜悅。
想想,這還真是矛盾。不是嗎?明知生命本身是苦澀的,卻又打死不從,非得逃避或擺脫不行。於是,面對這樣的生命本質,有大智慧的往往是那些與苦澀共生,或者,根本不知道苦澀為何物的凡人。
採訪過一個天生的盲胞。因為他一出生就看不見,所以一切真的都是「在摸索中學習」。問他是否曾經痛苦過?他說:不會吧?理由是:因為從未看見過,因此我以為所有人都跟我一樣,都是這樣生活著。他最後的一句話才真的嚇人,他說:我的痛苦……都是你們替我說的。
佐賀的阿嬤,或者我們認識的許多台灣的阿嬤,他們的生命經驗所提供給我們、讓我們得到安慰或啟發的,或許就是這樣的智慧。雖然,她們絕不承認自己有什麼智慧,智慧……是我們經由她們感受出來的。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跟我一樣,到了一個年紀,或者,累積一些生命經驗之後,許多感動或啟發通常不是來自他人對生命的詮釋,而是單純的描述。
《佐賀的超級阿嬤》也好,或者新的這本《佐賀阿嬤 笑著活下去》也好,之所以動人,我想就在於島田洋七用最單純的文字「描述」他的阿嬤,而描述的卻是最難描述的「平凡」。
說來真巧,才讀完《佐賀阿嬤 笑著活下去》的編輯樣本的第三天,我人在廣島,也就是作者島田洋七先生的故鄉,去拍一個廣告。
廣島,它是兩個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城市之一(另一個我想大家都知道,是長崎)。最後一天工作結束後,我們去原爆資料館。兩個半小時離開之後,外面陽光燦爛,街市繁盛,但,自己卻依舊沉陷在那種與戰爭、死亡、災難近乎面對面接觸的真實情境中無法釋然、無法擺脫。
為什麼?我後來知道為什麼。因為資料館呈現在所有參觀者眼前的,除了實物之外,就是最單純的描述。
一面切割下來的水泥牆,上面有無數玻璃碎片插在上頭。這樣……你多少知道爆炸的威力吧?
一個墓碑的照片。十幾個人的名字全在上頭,加上四個字「家族全滅」。
一個小小的玻璃皿上面,放著幾片剪下的指甲以及一塊搞不清楚是什麼的東西。英文說明寫著:十三歲的孩子參加義務勞動時遭遇原爆,掙扎回家。死於第二天清晨。母親為在海外服役的父親留下孩子的指甲及皮膚。最後幾個字是:父親從未回來。
一部生鏽的腳踏車。說明是:○○○三歲,原爆當天死亡。父親怕他寂寞,未將屍體送往集體火葬場,而違規埋在自家後院。腳踏車是他最愛的玩具。二十五年後,房屋改建,骨骸回葬家族墓園,腳踏車捐贈本館。
走出資料館之前看到的最後一張照片,是廢墟中一叢連翹,生命力旺盛地滋長著,而且花朵盛開(是黑白照片,不然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它那嬌豔的色彩吧?)。說明是:原爆之後盛傳七十年之內受害之地動植物無法存續、生長。當年深秋,這叢盛開的連翹帶給廣島新生命的希望。
島田洋七把佐賀阿嬤的故事,再度以簡單描述一個凡人生命事實的方式,呈獻給大家。
在這樣一個焦慮紛亂的時代裡,這本書對我來說,正如一九四五年深秋廣島廢墟上的那叢連翹。因為,我不相信未來這個地方、這裡所有的人的心……會如今日這般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