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爾教授致台灣讀者10周年獨家序:

有些當今人們正在辯論的問題,是在《正義》出版之後才開始獲致重要地位。

那兩趟台灣之行為我帶來了深刻啟發,而講座參與者在那些問題上展現出來的深入思考與熱情也令我難以忘懷。我將會一直記得6500人在台灣大學體育館和我一起熱烈辯論正義問題與當代議題的關係。

希望新譯本的出版,能夠促使眾人持續對公眾生活中面對的兩難困境進行道德省思,並且重新搭起我與台灣對話交流的橋樑。

(全文請見《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桑德爾指定授權,10周年全新譯本,收錄台灣版獨家序言】


閱讀《正義》,就是充實道德理論的最佳工具

臺大教授 苑舉正,著有求真》臺大與史丹佛大學聯手推出,首批最受歡迎的大型公開課

《正義》這本書,是一個哲學的傳奇。本書的作者桑德爾教授任教於哈佛大學,教授正義理論二十多年,受惠的學生超過15,000人,並且成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本課程於2005年錄影後上網公布,成為哈佛大學第一個免費觀賞的網路課程。2007年本課程在哈佛大學的修課人數創下紀錄,高達1,115人。2009年,桑德爾將本課程寫成書,取名《正義》,一出版立即被翻譯多國語言,中文譯本於2011年3月問世,立即造成轟動。

在所有的哲學科目中,倫理學是最特殊的。倫理學包含了如下三項特點:

第一,倫理學處理道德的議題,但並不需要專家,因為人人都知道應該接受道德規範。

第二,倫理學有形式與實際的衝突;如果道德徒具形式,就沒有應用的可能,而如果道德只顧實際,就缺乏了規範的意義。

第三,倫理學的內容,從兩千五百年前開始,到今天的科技社會,一直討論著固定的議題,卻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

《正義》所強調的內容,正是把倫理學的特性,納入所有考量當中。作者以我們的直覺,讓我們衡量面對道德的選擇。我們作選擇時,都會出現如下感覺,就是當我們做出判斷時,再轉念一想,會發覺原有的判斷其實是不正確的。判斷出錯的原因或許是,我們過於感情用事,或是過於依附原則,導致我們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出現衝突。作者非常懂得如何運用這些衝突,並佐以現實案例說明,讓我們赫然覺得,道德的選擇要達到正義的訴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有道德的討論當中,兩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本書章節的安排,剛好是違反時間序列的。

作者先談十九世紀盛行的功利主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則。然後,他再談十八世紀盛行的康德倫理學,以尊重人性尊嚴為主。最後本書把討論拉回了兩千五百年前的亞里斯多德,並且以提倡德性做為訴求。對於一般的進步論者而言,本書的內容,似乎說明了哲學思想在倫理道德的議題上,並不是處於進步的狀態,而這一點正好是本書最重要的地方。

所有道德的討論當中,兩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任何道德的原則,都只能適用於部分的情況。然而這些原則一旦運用在所有情況的時候,就會出現極端的狀態,反而讓人覺得原則的應用違背了道德的訴求。然而,若是沒有原則的應用,道德判斷反而成為依據個人感覺而提出的想法。

邊沁的功利主義,是最強調原則的道德哲學。他認為,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所有的判斷都必須為最多數人爭取最大效用。為了貫徹這個原則,邊沁認為,社會中所有的價值都必須轉換為同一套效用。這種道德哲學的好處是簡單明瞭,但壞處是,忽略了人生的複雜性。

彌爾反對功利主義的量化思維,提出質的修正。彌爾認為,追求最大效用是對的,可是追求必須以自由選擇為基礎,不能夠完全以眼前的利害為主。相信感覺足以做出利害區分的人,其實相信的是產生感覺的習慣、傳統、文化與成長背景,但這些因為外在因素而塑造的感覺,卻極有可能壓制我們人在長期間對於效用的認知。時間會使得某些效用逐漸凸顯它們的價值,但若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這些價值可能遭到感覺立即的否定。

康德的道德哲學,則是以反對任何形式的功利主義為出發點。康德認為,道德判斷的基礎,不是外在的感覺,而是內在的理性。理性給予我們做道德判斷的唯一基礎,讓我們必須從形式的立場上,理解任何道德判斷,都不能夠依附在做某件事情的結果之上;我們做道德行為時,必須不考慮後果。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在康德的道德哲學中,人的尊嚴特別重要,因為這個做判斷的人,就是一切道德動機的來源。

康德的道德哲學,具有形式上的優點,但卻因為過度強調個人尊嚴的關係,以致於他未能針對社會整體的需求,提出有效的看法。羅爾斯的正義論,就是在應用康德哲學下所提出的。對於羅爾斯而言,康德的道德哲學的優勢,就是道德判斷在人所追求的理想中可以達到共識。這些共識甚至是不需要當事人的實際同意,就可以成為有效的論證基礎。羅爾斯論證,所有人能夠接受的正義理論,必須是在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的情況下完成。「無知之幕」下的結果,讓康德的理論被賦予了政治上的意義,也為了現代福利國家提供了最重要的藍圖。

這些案例本身,就是充實道德理論的最佳工具

不過,對於社群主義者桑德爾而言,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出現了一項不足之處:理論中的人是假設的,還是具體的?桑德爾非常明確的表示,這個問題只有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中的目的論可以回答。目的論強調,人除了理解生存所需之外,還需要知道做這些判斷的目的為何。這個目的論的觀點,使得個人與群體能夠結合在一起,因為個人以實現群體的目的為主,而群體則讓個人發展人生。每一個人在社群中受教,目的就是促成社群的和諧:只有在和諧的社群中,每一個人才能夠達到美好的人生。

在現代社會中,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遭到了壓制個人權利的批判。這個批判認為,每一個人單憑自己就足以做出判斷,並不需要社群幫他決定甚麼是存在的目的。這個觀點引發麥金塔爾對於現代權利觀的批判。他認為,其實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具體政治環境中的人,而環境的內容主要是靠我們說出來的。所以,麥金塔爾認為,人必須要擁有說故事的能力,說出自己與外在環境的關連,以及自己對於社會認同的歸屬感。

從以上所述的內容中,桑德爾介紹了三種主要的倫理學理論,指出它們的限制,又提供了後人修正它們的結果。他在立場的選擇上,偏好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因為它強調政治的生命,以及這個生命對於個人所賦予的目的。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很接近實際人生的想法,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直接納入群體與個人的討論當中。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現這些案例本身,就是充實道德理論的最佳工具。

設身處地參與這一場哲學的饗宴

本書來自於課堂,因此有兩方面的內容,是需要讀者自己加強的。首先,這是哈佛大學的課程,所以為了要讓修課學生了解,理論和實例之間的互動,本書絕大多數內容訴求美國的日常生活。我建議讀者花點時間,了解美國的案例。其次,這堂課程中最有名的地方,不是教學的內容,而是教學的方法。桑德爾在教學中,採取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方法,全場互動激烈,絕無冷場,而學生針對道德的兩難,暢所欲言,不斷地激發智慧的火花。我希望本書的讀者都能夠配合網路的教學內容,設身處地參與這一場哲學的饗宴。

本書的作者非常貼心地為台灣讀者寫一個十週年版序言。桑德爾曾經分別於2012年與2017年兩度造訪台灣。他曾經在台大體育館,面對6,500名的聽眾的時候,提出各式各樣的新興議題,檢驗正義理論的價值。面對這麼一位重要且細心的大師,我能夠為本書作序,真可以說是與有榮焉。 

我必須誠摯的向國人推薦此書,但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要提醒讀者三件事:

第一,雖然本書充滿了案例,但內容卻是深入的,需要慢慢地品味。

第二,本書是活的,所有的案例,其實不必然以美國的情況為主;在台灣發生的情況也是很好的案例。

第三,請大家特別注意,在哲學的討論中,我們需要的不是答案的追求,而是理解的過程。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