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700055

大局觀:懂進退、掌先機、不盲從的關鍵能力

作者 羽生善治
作者原文名 Habu Yoshiharu
譯者 蔡昭儀
出版日 2013-07-25
定價 $260
優惠價 79折 $205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掌握大局觀,做什麼都比別人有把握!

不看眼前,看大局,等於拿到人生贏家的入場券!
1200場勝局淬鍊而出的28個思考,使你工作、生活都游刃有餘!

真正頂尖的人說的話,真的不一樣!
你不需要懂「將棋」,
但千萬別錯過全日本推崇的將棋大師,
能教你的關鍵能力!

早一步看懂大局,就能更有效掌握結局!
當今最強棋士羽生善治,從超過一千場勝局中積累的勝負奧義,帶你培養「大局觀」,改變你的價值觀,協助你做更精準的判斷。

關於「大局觀」
「大局觀」是由許多經驗培養而成,「這裡是否應該進攻」「還是應該防守」「把賽程拉長會不會比較占優勢」等,這些方針都是由「大局觀」而產生。懂得「大局觀」,就可以應付各種不可預測的狀況,找到迴避失敗的方法,從各種狀況中過濾出重點。

關於「風險」
對任何事都莽撞冒險是不明智的,但完全不敢冒險,或是只敢承擔很小的風險,也沒有意義。風險就像是汽車的油門。駕駛技術好的人,即使猛踩油門,也不會出事,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可以應對到多快的速度,遇到狀況就會適時踩剎車。

關於「專注力」
專注,很像在海裡潛水的感覺,慢慢地,一點一點往更深的海底潛入。不過,實際在對局的時候,不管怎麼深入思考也得不到結論的局面卻時而有之。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把「要怎麼深入思考」的情緒,轉換成「要如何看透局面」。

關於「失誤」
忘了它,其實是最上策。不僅是將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什麼事會因為一個選擇而變得奇好無比,或是壞得無法挽回。

【名人推薦】
林蒼生 統一企業集團總裁
黃鎮台 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
羽生善治

當今最強將棋大師。改寫將棋界多項歷史紀錄,是將棋史上第一位達成七冠王的人,並獲得其中六項的「永世稱號」。
1970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小學一年級開始下將棋,六年級時成為二上達也九段門下,進入職業棋士培養機構「獎勵會」。中學三年級即成為職業棋士四段,是將棋界第三位中學生職業棋士。
19歲首次挑戰龍王賽即得勝,獲得第一個頭銜「龍王」,創下史上最年輕的頭銜擁有者。之後勢如破竹,在各個頭銜賽中陸續取得勝利。1994年升為九段。1996年取得王將地位後,一人獨占將棋七大頭銜「王將」「名人」「龍王」「棋聖」「王位」「王座」「棋王」,開創將棋界首度七冠制霸,在日本引起旋風討論。
目前擁有「永世棋王」「永世棋聖」「名譽王座」「永世王位」「永世王將」「永世名人」六個永世稱號。曾獲頒「東京都文化賞.都民文化榮譽章」「內閣總理大臣顯彰」「1000勝特別將棋榮譽賞」「菊池寬賞」,以及共計19屆的「最優秀棋士賞」。
棋風寬廣,終盤的妙手令人著迷,超越一般常識的棋法,被稱為「羽生魔術」。著有《決斷力》《大局觀》(以上究竟出版)。

將棋賽事紀錄
1988年 對局數、勝利數、勝率、連勝數都高踞首位,使他獲得年度最優秀棋士賞,是史上最年幼紀錄(18歲)。
1989年 在第2期龍王戰擊敗島朗七段,獲得自己首個頭銜戰冠軍,是當時最年少的頭銜保持者(19歲)。
1993年 同時保持龍王、棋聖、王位、王座、棋王五項頭銜,是史上最年少的五冠王。
1994年 首次奪取名人,成為史上第一位六冠王。
1996年 首次奪取王將,包攬將棋界的所有頭銜,為同時保持七大冠的第一人。
2012年7月 獲得的頭銜數已達81期,打破當今紀錄。
2012年8月 取得職業第1200勝,是史上最年少、歷時最短、勝率最高的唯一人。

【譯者簡介
蔡昭儀

文化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現正攻讀日本國立埼玉大學文化科學研究科博士班。譯有《別讓人知道你怎麼想》《傾聽,不可思議的力量》《決斷力》《大局觀》(以上究竟出版)等書。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700055
ISBN:9789861371733
216頁,平裝,25開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在勝負的世界裡,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第1章 大局觀
1 反省,但不要後悔

培養大局觀,做出無損大局的選擇/選擇越多,迷惘和後悔就越多

2 控制情緒─意外就如同家常便飯
將棋是「解讀」與「大局觀」的遊戲/當機立斷並不一定是好事/精煉的一手/接受他力的狀況,適時放手
3 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在比賽中挑戰風險/對風險的意識會隨年齡變化/檢視整體,是挑戰風險必要的態度/冒險的同時,也要欣賞四周的景色
4 關於失誤
最惱人的局面最有趣/為什麼會犯下失誤/被經驗所誤導而做出錯誤判斷/如何挽救失誤
5 挑戰的勇氣
在巴黎遇見孤高的挑戰者/面對現實的勇氣/恐懼是妨礙挑戰意願的最大要因

第2章 專注力與練習
1 何謂專注力

熱中於「喜歡的事」/思考「肉眼所不能見的難題」,鍛練專注力/三種提高專注力的訓練
2 享受逆境
在緊張中迸發出亮眼的表現/高度動機使天分發揮/設定目標的關鍵字──突破
3 要成為一流,就必須反覆練習
「持之以恆」是偉大的天分/「習慣」才會從容/從日常的練習中培養出美感/練習還可以帶來安心和自信
4 關於請教
請教師父之前,先自己思考/網路的發達,縮短了城鄉差距/指導的祕訣──最後的部分留給對方自己思考
5 反覆的重要
「真髓」是經過一再反覆操練而來的/從反覆中悟出其他人模仿不來的技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3章 挫敗 1 關於失敗

失敗與放棄/失敗是有理由的/失敗是改變的契機
2 何謂記憶
我們記得的是旋律和節奏/沒有規則可循的事情不好記/記不牢也不用悲觀
3 資訊搜尋
現在任何人都能以很短的時間獲得資訊/篩選有益資訊的過程就像沖泡咖啡/在篩選過程中浮現出來的發現和靈感
4 所謂知識
在資訊與知識的洪流中/資訊和生鮮食品一樣/成為供給資訊的一方
5 關於直覺
唯苦心鑽研者才有的「直覺」/從檢討中磨練直覺/直覺和靈機一動的不同
6 關於機率
擲棋子決定先後真的公平嗎/樣本之謎
7 到時候就知道
出其不意的坂田三吉/從「違反棋理」到成為定跡

第4章 幸與不幸怎麼看
1 關於運氣

運氣有迷惑人心的魔力/運氣也有陰晴圓缺/不丟失運氣的方法/堅韌的心靈帶來「至高的幸運」
2 討吉利
討吉利會沒完沒了/負面印象的「魔咒」/討吉利應該僅止於調劑日常生活
3 明星的資質
永遠的大明星──長嶋茂雄和手塚治虫/光明的領導與陰暗的領導
4 關於擁有
電影《阿凡達》教我的事/重要的是提升「流動性」/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

第5章 理論、學說、情緒
1 勝利的前進

即使很小步,也要踏實地往前進/職業與業餘在意識上的不同/何謂「認真」/囤積很簡單,捨棄卻很難
2 將棋與西洋棋的比較
將棋和西洋棋是兄弟
3 電腦與將棋
第一次戰勝職業棋士的電腦/機器與人類決定性的差異/如何與電腦將棋培養出來的第一世代決戰
4 關於反敗為勝
讓比賽更有趣的「扭轉乾坤」/絕妙的機會反而容易出錯/死纏爛打是年輕人的特權 5 黑天鵝效應
實戰上,要預測未來十手都很困難/注視水面下的動靜,培養解讀未來的眼光/不可能預測的事態就要靠「野性的直覺」
6 格言是長久以來智慧的累積
傻瓜,王比飛車更重要/最後好,就是一切好
7 關於世代
同世代的強手/即使年齡有差距,勝負的世界還是在同一個擂台/層次的厚度就是個人的力量/即使將棋的本質改變,棋士的志向不變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林蒼生 統一企業集團總裁
黃鎮台 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戴勝益 王品集團董事長   
聯合推薦!

就好像在佛法裡所強調的「願力」,身為企業人也須有他的理念,沒有理念就沒有方向。而理念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看大局」。下棋如此,在企業界更是如此。  ──統一企業集團總裁 林蒼生

適用於任何領域的智慧,讀者一致好評!

‧他不只是下棋的專家,更是「思考與決斷」最優秀的實踐家與研究者。睿智的見解,棋局之外,也能對應到現實社會可能遭遇的各種場面。  ──Cool

‧全書筆調輕鬆,就像跟羽生善治在居酒屋聊天般,讓我再度體會到,即使在不同業界,不逃避眼前的工作或課題,全力以赴,持續創造成果,卻是一樣重要的。  ──Ray

‧在我深覺大局觀的重要性時,看到了這本書,內容讓我感動不已,也恍然大悟!  ──Maiya

‧當前社會充斥著混亂與迷惑,突破現狀的線索,我想就在這本充滿洞察力的書中。  ──光一

「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這就是羽生善治能夠維持在頂端的祕訣之一吧。讓我獲益良多的一本書。   ──Z

‧人生中常有需要做出決斷的時候。培養大局觀,期許自己能有更準確的判斷。書中許多話語都讓人恍然大悟,也感受到話語的力量,真正頂尖的人說的話,果然不一樣。  ──Kai

‧羽生善治以他的將棋觀,述說關於勝負的種種要素,對我們來說也是面對勝負與生存的實用技巧。全書不光是作者單方面的傳達訊息,也透過片段的小故事,激發讀者思考。  ──友樹

‧將棋界首次達成七冠王,也唯有羽生善治能說明在將棋的世界中,看事物的方法與堅持,以及透過這一連串所獲得的大局觀。雖然書中是以將棋為例,但對照自己身處的狀況也相當受用。不管懂不懂將棋,推薦給想知道如何思考、看待事物的人。  ──Vic

「反省,但不後悔。」這真的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話。很幸運的,透過這本書,我們一般人也得以窺知天才的頭腦的一部分,文字淺顯易讀,卻相當值得思索。  ──Auron

看更多

【前言 在勝負的世界裡,任何事都可能發生】

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第二十一期龍王戰七回勝負的最終局。

終於到了最後關頭。 對戰的是龍王戰四期連霸(第十七期~二十期)的渡邊明龍王。

而挑戰者我,這一年的六月剛打敗森內名人,如願奪下名人地位,累計已獲得五期,取得了十九世名人的資格。

我和渡邊先生曾經在五年前的王座戰交過手,渡邊五段(當時)以挑戰者的身分與我一路對戰到最後一局,終場我還是保住了頭銜。

頭銜賽的交手,這是第二次。

龍王戰是讀賣新聞社在一九八八年創設的棋賽,龍王位與名人位齊名,同為職業將棋界的最高頭銜。 這次的對決,不但是「龍王對名人」的至尊決戰,也是我和渡邊龍王相差十四歲的世代決戰,各媒體無不熱烈討論這個話題。

我連勝了前三局後吞下三連敗,如果拿下這第七局,我就能獲得史上第一個「永世龍王」的稱號。永世龍王資格的條件是,必須連續五期或累計七期以上保持頭銜,已經累計了六期的我,就差這一期。

對截至目前四連霸的渡邊先生來說,這第七局雖也是勢在必得,但我若能贏得這一局,還能達成「永世七冠」。龍王、名人、王位、王座、王將、棋聖、棋王,七個永世稱號當中,只有永世龍王的資格我還沒有拿到。

這場龍王戰,勝利者就是「初代永世龍王」,而且如果我贏了,更是「稱霸永世七冠」,因此媒體皆投以高度的關注,從第一局開始,就有電視、報章雜誌等各家媒體爭相報導。 第七局的對局場地在冬季的山形縣天童市,瀧之湯旅館是龍王戰固定利用的旅館,館內甚至設有「龍王間」。


擲棋子決定先後攻的結果,由我先攻,戰型採急戰矢倉進行。

渡邊先生二十歲時,從森內俊之九段手中奪下龍王,之後又成功擊退木村一基八段,以及佐藤康光九段的兩次挑戰。

第七局的第一天,從序盤就展開激戰。

第二天在中盤中途形成拉鋸,而即將進入終盤時,我方明顯較占優勢。 但是我卻在這個緊要關頭讓對方迎頭趕上。 不過,接著又換渡邊先生出現失誤。

龍王戰的七場對局,每一局的時間限制是一人八小時,最後雙方都把時間用光了,接下來的每一手都必須在一分鐘以內下完,也就是所謂的「讀秒」。

一旦進入讀秒階段,記錄員就會提醒棋手時間:「三十秒……五十秒,一、二、三、四……」如果不能在一分鐘之內下棋子,就是逾時輸棋。

雙方在讀秒的緊迫氣氛下,最終盤的十幾手之間,情勢峰迴路轉,形成大混戰。

眼前的局面,可說是極為難解的複雜狀況。

每一步的選擇都足以令人全身發麻。

而在最後的最後,失誤的人竟然是我。

十九點三十分整,我認輸了。

史上第一位永世龍王也在此刻誕生。

這場七局決勝負的頭銜戰,「三連敗後四連勝」的大逆轉,也是將棋界史無前例的紀錄。

我就輸在這「三連敗四連勝」。

對我來說,這或許是棋士人生中相當屈辱的一頁,不過,在勝負的世界裡,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我甚至覺得,一直到現在才出現「三連敗四連勝」的紀錄更不可思議。

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的就是,這場「三連敗四連勝」為我的棋士人生觀帶來了變化……


這本書是我為棋士生活屆滿二十五年,以及年滿四十歲寫下的總結。

從二○一○年初春開始執筆,一直到隔年初春,剛好花了一整年。在棋賽的空檔,把我所累積的經驗以及對勝負的想法,都寫在這本書裡。

年輕的時候沒有危機意識,可以大膽冒險,當時確實是年輕氣盛。

但是,與其設法尋回年輕時的氣勢,我反而覺得做好四十歲的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才是比較健全的想法。

「大局觀」是由經驗累積而成,我現在可以從各種角度嘗試,尋求解決之道。我想,未來就算到了六十歲、七十歲,還是能持續精進。

「大局觀」這個字眼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不過我們常說「為大局著想」。俗話說:「見樹不見林。」意思是「只看部分,不看整體」,「大局觀」則是正好相反的概念。

這十年來,我體會到將棋比我所想像的還要更深奧。

現在的我,隨時都在探索新事物。

比起高下立見的勝負,我覺得能夠維持勢均力敵到最後關頭,讓人無法預知結果的勝負才更是理想。 雙方都全心投入,才會有出人意表的劇情,看戲就要看有趣的戲。

如果讀者們能從本書獲得一點參考,身為作者的我將感到無比榮幸。


二○一一年初春

羽生善治

看更多

試閱

第1章 大局觀

1 反省,但不要後悔

●培養大局觀,做出無損大局的選擇

將棋界有一句話說:「反省,但不要後悔。」

反省的確是必要的,但反省完就無需一直懊惱、後悔,把這些經驗和體驗當作提升實力所不可缺的過程,接納、消化一切,使其昇華是很重要的。

「縱有匪夷所思的勝利,也沒有出人意表的失敗。」

這是勝負界自古以來的格言。

比賽有「幸運的勝利」,卻沒有「倒楣的失敗」,「失敗」就一定有什麼理由。

失敗的原因到底在哪裡,仔細地檢討和反省是必要的。

不管花費多少時間和勞力,無論建構多麼有力的理論與戰略,自己做出的選擇、決斷,必須自己負責。

還有,對現狀和現實,不能只看優勢,一定要以客觀、中立、冷靜的態度嚴苛檢視。因「三連敗四連勝」而輸棋的第二十一期龍王戰第七局,就是一場讓我深刻體悟這一點的對局。

體力或是棋法的解讀,年輕的棋士較有優勢,但若運用「大局觀」,就會變成「如何不解讀」的心境。「大局觀」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強化進步的,棋法愈發熟練的同時,精神層面也會更堅強,到了六、七十歲,「大局觀」就成為對戰的主要支柱。

年輕人沒有「大局觀」,可以藉著經驗的累積來培養,做出無損大局的選擇。

即使與年輕時的自己、「二十歲的自己」對戰也不會輸。

學會「大局觀」,做全面性的檢討。


2 控制情緒—意外就如同家常便飯

●將棋是「解讀」與「大局觀」的遊戲

所謂「解讀」,就是以邏輯性思考,做出判斷、選擇策略的過程。

下棋時,隨時都在思考自己如果這麼下,對方會那麼下,接著自己再這樣下,一步步推敲,探尋可能的結果。

但是「大局觀」卻不如此具體地思考步驟,就如同字面的意思,只考慮大局。看著眼前的局面,判斷現在的狀況,以及該如何應對。

「這裡是否應該進攻」「還是應該防守」「把賽程拉長會不會比較占優勢」等,這些方針都是由「大局觀」而產生。遇到複雜的狀況,必須做出決斷時,利用「大局觀」可以省去無謂的「解讀」,提升正確思考的速度。

再者,如果懂得「大局觀」,就可以應付各種不可預測的狀況,找到迴避失敗的方法,從各種狀況當中過濾出重點。

「大局觀」和直覺的不同很難證明。

「大局觀」是由許多經驗培養而成,多觀察別人的過去也可以有所收穫。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大局觀」會明顯反映其個性的本質和思考模式。

如此看來,經驗越豐富,就越能提升「大局觀」的精準度。

年紀輕的棋士比較能夠心無旁騖地解讀,上了年紀後,有了「大局觀」,反而會變成「不解讀的心境」,比賽時才能與年輕棋士旗鼓相當地對戰。

棋士到了四、五十歲,或是更上年紀,與其說培養「大局觀」,不如說「大局觀」自然就會養成。


3 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在比賽中挑戰風險

在將棋的對局中,棋士是如何思考才做出下一個決斷的呢?

我在對局時會運用三種方法,一是「直覺」,還有「解讀」,以及「大局觀」,我就靠這三種方式思考下一步棋。

不過順序不是每次都相同,這種憑感覺的事,很難用言語來說明。

在將棋的世界裡,棋士如果不敢冒風險,就不會成長。

因此,如果有新的棋法,我會實際在對局時試試看,包含正式的頭銜賽。要是在練習時嘗試新的棋法,別人馬上就針對這一步思考對策。

直接在棋賽中嘗試新的戰略是很冒險的,失敗的話,個人的得勝率也可能因此而下滑,不過如果不敢在正式比賽中挑戰風險,職業棋士就不會成長。

我反而認為,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原因在於,今天得勝率最高的戰法,過個三年,就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一直堅守一個戰法,看起來或許是最安全的,但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其實是最冒險的做法。

如果希望隔年、下一年再繼續得勝,就必須心懷遠景,積極挑戰新戰法。

紙上談兵再怎麼研擬,成果畢竟有限。

而新的戰法即使失敗,繼續挑戰,努力三個月後、一年後一定會有成果。如果過了一年都不見成效,那我們也要有斷然放棄的覺悟。

我不是建議要莽撞冒險,而是應該設定好挑戰的期間,並且彈性以對。

●冒險的同時,也要欣賞四周的景色

挑戰風險的行為就像是開車。

舉例來說,當我們開車時,如果有一輛車也朝同一個方向行駛,我們會不知不覺跟上他的速度。同樣的道理,如果身邊有人或團體勇於冒險,我們也會效法他們。

話說回來,車輛的性能和駕駛人的技術各有不同,可以達到的速度上限也不一樣,這一點一定要記得。

尤其是當我們與對方競速時,很容易忘記自己到底是怎樣的速度,所以一定要隨時確認。

不過,只有一人慢慢行走也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困擾,雖說不需要迎合別人,但還是達成協調比較好。

如果是將棋,就是看準空檔,表示自己「要更進一步」。

若擔心對方反攻,過度思考而裹足不前,即使有機可乘,也只能眼睜睜錯失良機。

不過,一味進攻就太莽撞了,其中的緩急還是要靠自己去拿捏。

比如說,我分析過去以來自己的個性,對外總是宣稱:「我不排斥冒險,甚至會勇於涉險。」

經歷過多場對局,心裡難免會養成習慣,傾向「堅守安全之策」,因此,我對外宣示積極挑戰的態度,也是在告誡自己不能安逸。

以駕駛汽車為例,如果我們平常總是無意識地踩剎車,那就要更刻意去踩油門。

經驗累積夠了,自然可以從中取得平衡,就像是一邊踩油門加速,還能一邊悠哉地欣賞四周的景色。我自己覺得冒險大概也是這樣的程度最理想。

第3章 挫敗

1 關於失敗

●失敗與放棄

只要是比賽,就有贏有輸。

縱觀古今東西的歷史,從未有人或國家只勝不敗。

能夠避開失敗是最好的,但是只要繼續比賽,「失敗」就是無可避免之路。

實力名人制與將棋聯盟的創始者,人稱「近代將棋之父」的關根金次郎十三世名人(一八六八~一九四六)有次被問道:「老師的必勝法為何?」

他的回答是:「選擇對手。」

傳聞號稱終生不敗的劍豪宮本武藏對自己的戰績也說:「因為我會選擇對手吧。」

這麼說來,「不想輸就不要比賽」,或許就是比賽的最佳對策。

在將棋界,認輸叫作「投了」,必須清楚地傳達給對方,通常都是說「我輸了」或「我沒棋了」,也有人將手放在棋盤上,表示認輸。

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要結束比賽,時機也是因人而異。

沉不住氣的人,中盤局勢稍有不佳,就投了認輸,這叫作「中投」。

當然也有人不到最後關頭就不肯放棄,不過職業棋手中倒是沒看過糾纏到最後的人。

原因在於,下到最後一步就表示不相信對手,大家也會覺得這樣不好看。

通常都是決定將死的關鍵棋出現時就投了,不過離最後終結也還有十手,有時甚至觀棋的棋迷還會不明所以:「為什麼那個時候就結束了?」

此外,有時雖然尚未來到將軍這一步,但是雙方局勢相差過大,弱勢的一方就會投了,這種情況可能離最後都還有好幾十手。

也有人認為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放棄,但是若勝負已定,無法挽救,我想還是投了比較好。

●失敗是有理由的

我剛成為職業棋士時,面對即使已經絕望的局面,我還是會很執著,繼續奮戰下去,不過最近好像已經到達了標準,也就是說,「怎樣的局面,落差大概多少,是不是已經絕望」,我覺得已經比以前更能清楚地判斷。

當我還是新人時,局勢不利時還有沒有扭轉的可能,或是已經沒希望,我完全看不出來,反正就是一個勁地糾纏到底。雙方都是職業棋士的對戰,反敗為勝的情形其實相當少見。

現在,當落差大到對手一步失誤也無法追上時,我就會考慮是不是該認輸。

不過,重要的對局,雖然結果已經很明朗了,有時候我也會繼續堅持。

若說這是一種執迷,其實也沒錯,人總是有思緒混亂的時候。

大概二十多年前,我與大山康晴十五世名人(一九二三~一九九二)對局時,終盤一開始我就居於不利,結果便認輸了。

當時正在鄰座對局的米長邦雄老師在感想戰時說:「這棋不是還能下嗎?」接著兩人就很認真地檢討這盤棋,我卻只能默默地在一旁觀看,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

該在什麼時機認輸,雖然隨著時期有所不同,但日本人講究散落的美感,這也是櫻花如此受人喜愛的緣故。

江戶時代所留下的棋譜裡,投了圖看起來就有特別的講究。

每一局都是很華麗的結束,沒有一顆棋子看起來是多餘的,就像是刻意擺出來的棋譜一般。

這些棋譜很多都是一方拉大差距後,對方便不再糾纏、服輸終結的對局。

這樣的美學雖然很了不起,但就因為追求這種散落的美感,所以就算只是稍微不利的局面,也不時興扭轉逆勢。一直到最近,這種技巧才有一點點進展。

體育選手經常會說「為下次比賽的敗北」,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就是不將失敗的挫折留到下次。若是被這次的挫折牽絆住,下次遇到機會也難以發揮。

還有,追究失敗的原因,可以清楚認識問題點或弱點、修正點。所謂「縱有匪夷所思的勝利,也沒有出人意表的失敗」,失敗有其必然性,一定有什麼必須改善。

我成為職業棋士後,光是官方戰,就輸了四百局以上。將棋很少有偶然的輸贏,輸了四百局的意思就是,我至少還有超過四百個缺點需要改善。

這種想法雖然令人洩氣,但還是得一個一個去改變。

●失敗是改變的契機

從二○○三年到二○○四年之間,我的頭銜屢屢被奪取,甚至還有只剩下一冠的時候。

分析之後,我發現失敗的原因在於自己的感覺、將棋觀與當時流行的戰法格格不入,又不能充分應付潮流。也就是說,一直以來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

我必須思考該如何因應新戰法,研擬對策。現代的將棋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潮流當中,如何貫徹自己的風格,並創造出新風格,就顯得格外重要。

不這樣反省,就會一直重複同樣的錯誤。把失敗當成進步的過程之一,它便是一個正面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自己追求成長的態度。

對棋士來說,這種「越挫越勇」的氣勢,也是重要的資質之一。

即使輸棋,我們也必須重新站起來往前進。

將棋的職業棋士從十幾歲到七十幾歲都有,沒有一定的退休年齡,有人對局對了四十年、五十年,甚至更久。

輸一次就委靡不振的話,根本不可能以職業棋士的身分生存下去。

輸了,就完完全全地接受「失敗」這個事實,然後付諸流水,適度的厚臉皮也是必要的。這個想法可能和渡邊淳一老師所寫的《鈍感力》有點類似。

就像一局棋該在什麼時機認輸很重要,在長年的職業棋士生活當中,也必須要懂得怎麼輸。

因為贏棋或順利的時候,我們很難改變方向,但是輸的時候,就可以追求各種變化。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我認為適當的失敗反而是不可缺的要素。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