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觀:懂進退、掌先機、不盲從的關鍵能力
第1章 大局觀
1 反省,但不要後悔
●培養大局觀,做出無損大局的選擇
將棋界有一句話說:「反省,但不要後悔。」
反省的確是必要的,但反省完就無需一直懊惱、後悔,把這些經驗和體驗當作提升實力所不可缺的過程,接納、消化一切,使其昇華是很重要的。
「縱有匪夷所思的勝利,也沒有出人意表的失敗。」
這是勝負界自古以來的格言。
比賽有「幸運的勝利」,卻沒有「倒楣的失敗」,「失敗」就一定有什麼理由。
失敗的原因到底在哪裡,仔細地檢討和反省是必要的。
不管花費多少時間和勞力,無論建構多麼有力的理論與戰略,自己做出的選擇、決斷,必須自己負責。
還有,對現狀和現實,不能只看優勢,一定要以客觀、中立、冷靜的態度嚴苛檢視。因「三連敗四連勝」而輸棋的第二十一期龍王戰第七局,就是一場讓我深刻體悟這一點的對局。
體力或是棋法的解讀,年輕的棋士較有優勢,但若運用「大局觀」,就會變成「如何不解讀」的心境。「大局觀」是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強化進步的,棋法愈發熟練的同時,精神層面也會更堅強,到了六、七十歲,「大局觀」就成為對戰的主要支柱。
年輕人沒有「大局觀」,可以藉著經驗的累積來培養,做出無損大局的選擇。
即使與年輕時的自己、「二十歲的自己」對戰也不會輸。
學會「大局觀」,做全面性的檢討。
2 控制情緒—意外就如同家常便飯
●將棋是「解讀」與「大局觀」的遊戲
所謂「解讀」,就是以邏輯性思考,做出判斷、選擇策略的過程。
下棋時,隨時都在思考自己如果這麼下,對方會那麼下,接著自己再這樣下,一步步推敲,探尋可能的結果。
但是「大局觀」卻不如此具體地思考步驟,就如同字面的意思,只考慮大局。看著眼前的局面,判斷現在的狀況,以及該如何應對。
「這裡是否應該進攻」「還是應該防守」「把賽程拉長會不會比較占優勢」等,這些方針都是由「大局觀」而產生。遇到複雜的狀況,必須做出決斷時,利用「大局觀」可以省去無謂的「解讀」,提升正確思考的速度。
再者,如果懂得「大局觀」,就可以應付各種不可預測的狀況,找到迴避失敗的方法,從各種狀況當中過濾出重點。
「大局觀」和直覺的不同很難證明。
「大局觀」是由許多經驗培養而成,多觀察別人的過去也可以有所收穫。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大局觀」會明顯反映其個性的本質和思考模式。
如此看來,經驗越豐富,就越能提升「大局觀」的精準度。
年紀輕的棋士比較能夠心無旁騖地解讀,上了年紀後,有了「大局觀」,反而會變成「不解讀的心境」,比賽時才能與年輕棋士旗鼓相當地對戰。
棋士到了四、五十歲,或是更上年紀,與其說培養「大局觀」,不如說「大局觀」自然就會養成。
3 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在比賽中挑戰風險
在將棋的對局中,棋士是如何思考才做出下一個決斷的呢?
我在對局時會運用三種方法,一是「直覺」,還有「解讀」,以及「大局觀」,我就靠這三種方式思考下一步棋。
不過順序不是每次都相同,這種憑感覺的事,很難用言語來說明。
在將棋的世界裡,棋士如果不敢冒風險,就不會成長。
因此,如果有新的棋法,我會實際在對局時試試看,包含正式的頭銜賽。要是在練習時嘗試新的棋法,別人馬上就針對這一步思考對策。
直接在棋賽中嘗試新的戰略是很冒險的,失敗的話,個人的得勝率也可能因此而下滑,不過如果不敢在正式比賽中挑戰風險,職業棋士就不會成長。
我反而認為,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原因在於,今天得勝率最高的戰法,過個三年,就完全跟不上時代了。
一直堅守一個戰法,看起來或許是最安全的,但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其實是最冒險的做法。
如果希望隔年、下一年再繼續得勝,就必須心懷遠景,積極挑戰新戰法。
紙上談兵再怎麼研擬,成果畢竟有限。
而新的戰法即使失敗,繼續挑戰,努力三個月後、一年後一定會有成果。如果過了一年都不見成效,那我們也要有斷然放棄的覺悟。
我不是建議要莽撞冒險,而是應該設定好挑戰的期間,並且彈性以對。
●冒險的同時,也要欣賞四周的景色
挑戰風險的行為就像是開車。
舉例來說,當我們開車時,如果有一輛車也朝同一個方向行駛,我們會不知不覺跟上他的速度。同樣的道理,如果身邊有人或團體勇於冒險,我們也會效法他們。
話說回來,車輛的性能和駕駛人的技術各有不同,可以達到的速度上限也不一樣,這一點一定要記得。
尤其是當我們與對方競速時,很容易忘記自己到底是怎樣的速度,所以一定要隨時確認。
不過,只有一人慢慢行走也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困擾,雖說不需要迎合別人,但還是達成協調比較好。
如果是將棋,就是看準空檔,表示自己「要更進一步」。
若擔心對方反攻,過度思考而裹足不前,即使有機可乘,也只能眼睜睜錯失良機。
不過,一味進攻就太莽撞了,其中的緩急還是要靠自己去拿捏。
比如說,我分析過去以來自己的個性,對外總是宣稱:「我不排斥冒險,甚至會勇於涉險。」
經歷過多場對局,心裡難免會養成習慣,傾向「堅守安全之策」,因此,我對外宣示積極挑戰的態度,也是在告誡自己不能安逸。
以駕駛汽車為例,如果我們平常總是無意識地踩剎車,那就要更刻意去踩油門。
經驗累積夠了,自然可以從中取得平衡,就像是一邊踩油門加速,還能一邊悠哉地欣賞四周的景色。我自己覺得冒險大概也是這樣的程度最理想。
第3章 挫敗
1 關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