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300073

不生病的生活‧實踐篇

作者 新谷弘實
譯者 劉滌昭
出版日 2007-08-31
定價 $250
優惠價 79折 $198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新谷醫師系列作品熱銷全台100萬冊!造福百萬個家庭!

★2009金石堂生活時尚類Top20
★2008
博客來暢銷百大、心靈養生Top30
    金石堂暢銷百大、心靈健康類Top20
    何嘉仁Top200

日本暢銷近200萬,《不生病的生活》教戰實戰版
徹底公開不生病的實踐祕訣!
最理想的養生寶典,照顧全家人的健康

立刻下載「不生病的健康小站」
立刻了解「毒素水準,自我檢測50問」

一個看過30萬人的胃腸實況,做過9萬例息肉切除術
19歲起沒再生過病,從醫以來不曾開過死亡診斷書的世界權威醫師
徹底公開不生病的實踐祕訣!
美國總統、日本首相、奧斯卡影帝、國際時尚設計師、搖滾歌手、好萊塢巨星……無數名人指定


新谷醫師這次不只說,還要教你怎麼做!
兩大自我檢測:「體內酵素不足的20個警訊」「體內毒素自我檢測」
全家健康快樂的實用撇步:如何做「好吃的糙米飯」、挑選健康食材、吃「完整的食物」、自製「發芽米」「健康沾醬」「麵包塗醬」,一定要會的「四大排毒法」、提升免疫力的「腹式深呼吸」……
從臨床獲得的對健康有益的做法,值得你信賴!



名人推薦
石滋宜博士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王康裕養生食療推廣家 「無毒的家國際連鎖」顧問
潘懷宗藥理博士 陽明大學教授、台北市議員
……

照著做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健康法不是嚴苛的戒律。如果你的生活環境不易實行「新谷飲食健康法」,而你正為此感到焦慮,本書將指引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法,指導你如何在身體能夠處理的範圍內,做到一方面享受美食之樂,同時持續「正確的飲食」和「正確的生活習慣」。
 前著《不生病的生活》中,新谷醫師將他累積了近五十年的研究精髓,用最能夠為大眾接受的語彙言簡意賅地傳達正確的健康知識。該書發行後,許多讀者在產生共鳴、真心接受「新谷飲食健康法」的同時,也引起了「應該吃什麼才對?」、「這些食物絕對不能吃嗎?」等各種疑問和不安,紛紛投書希望解開疑惑,於是促成了續集的出版。
 在這本「實踐篇」中,新谷醫師巧妙的運用比喻和說故事的方式為大眾解答,也告訴眾人一些實際的做法,像是「穀物的正確吃法」、「糙米的調理法」、「在家自製發芽米」等等。同時,礙於篇幅前著沒能說的心情故事,也藉此與大眾分享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新谷醫師立下座右銘「身為醫師必須比一般人更注重健康,以作為病人的模範。」並致力追求目標,嘉惠世人。
創造文明、擁有文化、享受豐富的飲食生活,與遵從大自然的法則來生存並不矛盾。重要的是以適合自己身體的方式,攝取來自大自然的食物,同時配合大自然的節奏來生活。


作者介紹
新谷弘實
1935年生於日本福岡縣。順天堂大學醫學院畢業後赴美,成為胃腸內視鏡學的先驅。目前擔任亞伯愛因斯坦醫科大學外科教授和貝斯以色列醫院內視鏡部門主管,另外兼任前田病院(原赤坂胃腸科診所)、半藏門胃腸診所的顧問。著有百萬暢銷著作《不生病的生活》《新谷醫師的餐桌──不生病的幸福飲食》。

新谷醫師的傲人成就
˙19歲罹患流行性感冒痊癒後,不曾再接受過任何。擔任醫師45年間,從來沒有生過病。
˙發明世界首創的新谷式大腸內視鏡插入法,利用大腸內視鏡取代開腹手術,成功切除息肉,對醫學有重大貢獻。
˙行醫超過45年不曾開過死亡診斷書。
˙在美日兩國合計實施30萬例胃腸內視鏡檢查,以及超過9萬例的息肉切除術,是此領域的世界權威。
˙臨床案例中,大腸內徑1/2~2/3被癌細胞侵襲的患者,接受手術切除病灶後,確實實踐「新谷飲食健康法」,都能恢復健康,癌細胞未發生轉移或復發。
˙受美、日政治家和企業家所信賴,看過無數世界名流胃腸,如美國總統、日本首相、奧斯影帝、搖滾歌手、國際時尚設計師、好萊塢巨星……等。

【譯者簡介】劉滌昭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拓殖大學經營學碩士。曾任牛頓雜誌叢書主編、日本文摘主編、民生報日文編譯,現為專職譯者。
譯作有《向危機挑戰》《企業的壽命》《幸福的種子》《大猩猩與我的女兒》《英國妖精與傳說之旅》《輕鬆了解會計》《梵谷的遺言》《寫給患者和家屬的癌症醫療聖經》《不生病的生活》等。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300073
ISBN:9789861361406
頁數:272,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61406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可按照「生命劇本」健康美好走完全程,本書就是我們生命劇本的最佳範例。
──邱文達 院長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院長、神經外科醫師

本書作者以多年的行醫經驗及科學理論,教導讀者實踐正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每個人當然有權利過不生病的生活!
──陳俊榮 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博士

健康是需要靠自己去經營管理,不生病的飲食生活推崇選擇自然、新鮮食材、以食物中酵素調節身體,配合足夠水分與正常排泄,提昇身體的免疫力,是一本可以教你落實健康生活的書。
──蘇秀悅 營養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在《不生病的生活˙實踐篇》中,新谷弘實醫師提出具體可行的飲食方法,及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解除疑慮,更值得身體力行。謹予推薦!
──陳錦煌 醫師 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吸收健康新知,也要身體力行,健康應該是實際生活的狀態,而不只是一種期待。 
──黃苡菱 營養師 芝名生物能量中心營養師

最近看到本書,深深感動並有共鳴,這是一本難得一見,提供我們過得健康又快樂的好書。期待大家也能去實踐它,讓自己與家人都能擁有健康且快樂的人生。
──石滋宜 博士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新谷醫師是我的貴人,我迫不及待的希望,他能成為更多人的貴人,讓大家都能像我一樣,身體不但越來越健康,也活得更加有幸福感。
──王康裕 藥師 「無毒的家國際連鎖」首席顧問

「無知」「疏忽」是生病的主因,本書提供正確的知識及方法,                  用心去實踐,你我都能擁有「不生病的生命」。
──王明勇 生機食療家 「TVBS 健康兩點靈」生機食療專家

蘇主惠 院長 前臺安醫院院長
陳俊旭 醫師 自然醫學博士
潘懷宗 教授 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TVBS 健康兩點靈」專訪教授
看更多

試閱

人類的身體本來是不容易生病的
 醫學日新月異,但為什麼受疾病所苦的人卻沒有減少呢?
 身為臨床醫師,我在每天與許多患者接觸的過程中,產生了這樣單純的疑問。於是我試著開始調查病人的飲食習慣和疾病的關係。
 經過數十年的調查,我發現攝取了多少數量的某種食物,或是養成什麼樣的生活習慣,與一個人的胃相與腸相(這是我仿照「面相」一詞,自創的用語),以及健康狀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截至目前,醫療機構都只針對糖尿病等必須限制飲食的疾病,給予「飲食指導」,但這種做法只不過是為了避免疾病惡化而已。至於可預防疾病的飲食指導,或可使人健康長壽的生活習慣指導等,卻常成為醫療的盲點而被忽略。
 本來,人類的身體受到多重防禦系統和免疫系統保護,並不容易生病。因此,只要沒有先天性的毛病或是過度違反自然的話,即使多少有些不適,也不至於生病。
 原本不容易生病的身體,會發生疾病的最大原因,就在於長期不斷累積的「不自然的飲食」和「不自然的生活習慣」。
 大部分的人正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樣的食物對人類有益,又什麼樣的食物有害,結果引發疾病。我的前一本著作《不生病的生活》,就是為了傳達「正確的飲食」和「正確的生活習慣」,以求幫助眾人維持健康而寫。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根深蒂固的認為疾病應該由醫師使用藥物來治療,因此出版當時,我對於有多少人能接受我所提倡的飲食健康法,老實說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不生病的生活》一書超出我的想像,受到廣泛的支持,成為銷售量超過百萬冊的暢銷書。能讓大家理解到疾病並非不可避免的命運,而是自己持續累積不良習慣而造成的結果,身為一名醫師,我感到非常高興。當然更開心的是,有許多人開始採取積極做法來維持自己的健康。
 上一本著作中,我以強烈的言詞呼籲「生活習慣病其實就是自我管理缺陷病」,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到自己的健康只有自己能夠維護。聽到這樣的想法被讀者真心接受,並且熱情響應,積極的維護自己的健康,令我十分欣慰。
 眾多讀者的熱烈迴響,給了我更多的刺激與啟發。其中最多人反應「顛覆了許多過去一直深信的常識」。例如,牛奶和人造奶油有害健康、攝取過多兒茶素會使胃相惡化、常食用肉類和優酪乳的人腸相不佳等,這些過去以為對身體和健康有益的食品,反而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原因,已在臨床上獲得證實。
 不過在這些事實強烈打動讀者的同時,很多人也產生出「那麼應該吃什麼才對?」「這些食物絕對不可吃嗎?」等各種疑問和不安。
 我認為讀者有這樣的想法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喝牛奶可以攝取鈣質、使用植物性的人造奶油比動物性脂肪的牛油健康、成長期的小孩不可缺少優質動物性蛋白質等「落伍的營養學」,仍深植在人們的腦海中。
 很多人問我:「如果牛奶真的對身體不好,為什麼日本不對牛奶設限呢?」其實我也認為有必要限制牛奶的攝取。特別是無視於小孩本身的好惡,強迫性的餵食牛奶,我絕對反對。
 但是根深蒂固的常識是很難立即改變的。例如,人類很久以前就知道香菸有害健康,但是到現在對香菸的限制仍然不足。很遺憾的,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社會的現實。
 在這種狀況下,重要的是發現正確的資訊,為自己選出對你的身體有益的食物。我認為身為醫者,對於哪些食物對身體有什麼效用或是有什麼害處,需要更謙虛的接受臨床事實,然後公開這些資訊。
 基於這種「讓病人了解事實,以產生警惕」的想法,我在前一本著作《不生病的生活》中,介紹了我從臨床上得知的「理想的飲食」和「理想的生活習慣」。 
 但,這些終究是「理想」。
 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持續施行理想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但各種生活環境的特殊性,使很多人無法每天實踐。也有人因為應酬等等因素,很難只吃自己選擇的食物。相信也有些人特別喜愛牛奶、乳製品、厚厚的牛排或油炸食物,而難以克制。
 沒關係。我們無需因為某種食物對身體不好就完全拒絕。對人類而言,不要過度累積壓力,與正確的飲食生活同樣重要。
 當然,攝取過多有害食物,引發疾病的風險確實比較高。不過正如前面所述般,我們的身體有能力處理一定程度的有害食物,具備了使身體健康生活的力量。
 因為對身體不好,勉強克制自己拒絕喜愛的食物而累積壓力,反而有害健康。不如在身體能夠處理的範圍內,一方面享受美食之樂,同時在整體上持續「正確的飲食」和「正確的生活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老實說,我也是愛好肉類的。
 不過,因為我知道肉食對身體不好,所以每年只吃兩、三次左右,並且盡可能的選擇非餵食人工飼料,採取自然而健康的方法飼養的動物肉類。雖然價格稍貴,但因每年不過食用幾次,並不致於造成太大的負擔。再者,減少品嚐喜愛食物的次數,還會產生感覺到「吃的喜悅」這樣的好處。
 不論多麼美味的食物,如果過於頻繁享用,「好吃!」的感動也會逐漸淡薄。若僅偶爾嚐之,品嚐美食時的感動就會非常強烈,甚至能帶來明天的活力。
 總之,健康長壽的祕訣,就是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實踐「正確的飲食」和「正確的生活習慣」。

能使胃腸美麗的「酵素療法」
 前一本著作說明了為何持續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就能健康的安享天壽,以及它與支持生命活動的「奇妙酵素」之間的關係。
 簡單的說,「不消耗奇妙酵素的生活,就是健康、長壽的生活」。或許有些讀者在本書中才首次接觸到我自創的名詞「奇妙酵素」,因此這裡先重覆說明一下。
 「酵素」是生物細胞內製造的蛋白質觸媒的總稱,是維持生命以及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植物的種子發芽、成長都是酵素的作用,我們消化與吸收食物、活動肢體、思考事情等也是靠酵素的運作才得以完成。
 酵素的種類非常多,人類生存所需的酵素估計達五千種以上。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種類的酵素呢?原因是一種酵素只能發揮一種特定的功能。
 生命體能因應自己體內所需,生成各種酵素,但是細胞如何製造酵素,至今依然不明。
 從支持生命的各種「體內酵素」(body enzyme)可以看出一種傾向,就是如果大量消耗某特定部位的特定酵素,那麼其他部位所需的酵素就會不足。根據這個事實,我提出了酵素並非數千種類個別生成,而是先製造出原型酵素,然後再依需要轉換成某種酵素來使用的假說,並將各種體內酵素的原型稱作「奇妙酵素」。
 酵素被使用在種種生命活動上,「解毒」作用是消耗酵素最多的工作。因此可以說,必須解毒的因素越多的人,酵素的消耗也越激烈,結果,維持健康所需的酵素就會不足,因而容易罹患疾病。
 所以,不生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換一種說法就是「身體無需解毒的飲食慣」和「立刻排除身體必須解毒的因素的生活習慣」。
 一般被認為對身體有益的食物中,實際與臨床資料對照,卻可以發現不少是會在體內產生毒素,對身體有害的食物。因此有不少人吃下了以為對身體有益,實際卻會大量消耗奇妙酵素的食物,反而導致身體容易生病的事實。前著中特別對「牛奶(包含乳製品)」「肉類」「人造奶油」「白米」等提出警告,就是希望大家注意過去常識中的錯誤。
 但僅防止酵素的消耗還不夠。為了健康、長壽,還得「增加與活化奇妙酵素」。
那麼如何才能增加、活化奇妙酵素呢?
 酵素在我們的體內製造,其生成方法大略可區分為兩種,一是在細胞內生成,另一種則是由體內的常在菌製造。
 首先,為了使細胞順利生成酵素,就必須攝取「富含酵素的活的食物」作為原料。要促進體內常在菌製造酵素,就必須改善腸內環境。前一本著作所說的「胃相與腸相良好的人是健康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的體內沒有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毒素滯留,而且對身體有益的常在菌會大量製造酵素。
 體內環境可大幅改變酵素的作用,而且有各種方法可以活化酵素。例如避免體溫變低、產生幸福感、調整生理時鐘使身體確實獲得休息等等。換言之,改善生活習慣可活化酵素。
 我的專業是使用內視鏡來診斷、治療胃腸疾病的胃腸內視鏡外科。通常,內視鏡外科醫師會先以內視鏡檢查胃腸,若發現到異常物就會採取外科手段來治療。
 但是我不會只是施行外科治療,而且會將治療重點放在飲食和生活指導上。這是因為多年來的臨床經驗,使我深刻體認到以「奇妙酵素理論」為基礎的飲食與生活指導,能防止疾病復發和轉移,也是讓沒有生病的人維持健康的有效方法。
 在我從事醫療活動的美國,這種治療法被稱為「酵素療法」(Enzyme Therapy)。不少醫師與研究人員已經認識到酵素左右了人體的健康,目前正積極進行酵素療法的研究。以我的「奇妙酵素理論」為基礎的酵素療法,也是其中之一。
 我的「奇妙酵素理論」在現階段只是一種假說,不過,補充酵素、避免消耗酵素、活化酵素的治療法,根據長年來的臨床經驗,已證實是可以改善胃相與腸相,以及防止癌症復發,有實際成果的酵素療法。
 基於讀者對前一本著作的熱烈迴響,本書將更具體的敘述能防止消耗酵素,同時可增加與活化酵素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人類的身體是無數生命的集合體
 人類的身體非常精密而且珍貴。
 我擔任醫師超過四十年,在臨床上治療過無數病患,但是初接觸醫學時對「生命」所產生的感動與敬畏,至今絲毫不減。而且不但沒有減弱,學習越是深入,人體組織的精密和大自然的偉大,越發令我感動。
 現在,我感覺到所謂「生命」的深奧世界中,存在著一個法則。那就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支持著我們的生命。人們常說一個人無法生存,其實,「生命」也是與各種生命共存才得以存在。
 人類的生命能夠延續,也是拜地球上存在著各種動植物和微生物之賜。「生命是以其他所有生命為養分而得以生存」,這裡所說的養分,並非單純指食物。例如人類的身體中,就共存著無數名為「細菌」的生命,沒有這些細菌,我們一天也無法存活。
 而且,構成我們身體的六十兆個細胞,每一個都是擁有所謂「生命資訊」之基因的單一生命體。由此來思考,每一個人可說是六十兆個細胞加上無數(數百兆個)細菌所組成的集合體。
 請大家想像一下。
 你也是以無數生命集合體的形態生存著。
 如本文中將會詳細說明的,組成每一個人的無數生命,為了維持身體的健康,不斷的進行交流(資訊交換)。
 聽到體內的微生物與細胞內的基因進行交流,是否令人難以置信?
 那麼,如果沒有這種交流,身體要如何從數千種酵素中判斷現在最需要什麼酵素?如何傳 達出訊息,以製造出必要的數量?我的看法是,惟有腸內細菌與體內的基因交換資訊,也就是進行交流,才能夠製造出酵素。
 「酵素、微生物(包括腸內細菌)、基因」三者順利交流(三角交流),使免疫系統完全發揮功能,身體才得以保持健康。我是這麼認為。
 那麼,它們如何交流呢?我認為「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構成人類身體的要素中,最多的就是水分,占了人體的六○~七○%。內臟與細胞自不用說,連感覺很乾燥的皮膚,實際上也充滿了水分。豐富的水分藉著「血液與淋巴」「胃腸」「尿液」「呼吸」等四種「水流」在體內循環。推測基因、微生物、酵素就是以這些體內的「水流」為媒介,相互交換資訊,亦即進行所謂的交流。
 另外還有一種「流」,它不是水流,但對體內的交流也發揮了很大的功能,那就是「氣流」。「氣」與奇妙酵素同樣,雖然還沒有經過醫學的證明,但是它的存在對人類身體有很大的影響,這類從經驗得到的事實已經逐漸被認可了。實際上,東方醫學在數千年前就有運用「氣流」的治療法,而且獲得了顯著的成果。
 事實上,我所收集到的臨床資料,也顯示基因、微生物、酵素的三角交流,與體內五個主要的流會相互影響。
 三角交流順利進行時,五個流也運行順暢,同樣的,五個流順利循環,三角交流也很良好,換言之,就是身體是健康的。
 人類的身體是無數個生命的集合體,同時也是共同擁有一個生命的命運共同體。對身體某個部位有害,對全身也有害,相反的,對身體的某個部位有益,對全身也有益。例如一般人說香菸會危害肺部,但事實上,香菸的危害會經由五個流擴大至全身。反之,攝取對腸子有益的食物,不僅能改善腸相,也有助於全身的健康。
 你的身體是你的,但並非只屬於你。
 要知道,是無數的生命一起在維護著你的生命。
希望大家對身體、內臟、每一個細胞、腸內的細菌,都要抱持體諒與感謝之心。因為,即使你自己不愛惜身體,它們依然毫無怨言的盡力保護你的「生命」。能做到這一點,自然不會做出傷害身體的行為。
 本書將健康、長壽的實踐方法分成「正確的飲食」「好水」「正確的排泄」「正確的呼吸」「適度的運動」「良好的休息與睡眠」「笑容與幸福感」等七個項目,盡可能具體的說明。這七個健康法不但能防止酵素的消耗,更能增加與活化酵素,而且可以改善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的「五個流」。
 人類的身體本來是不容易生病的。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為疾病所苦,就是因為身體所具備的免疫系統未充分發揮功能所致。實踐我所提倡的「酵素療法」的人,能夠健康、長壽,也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緣故。
 提到健康法或療法,很多人以為必須採取某些特別的做法。其實不然,生命是自然產生出來的,要使生命所具備的功能完全發揮,以維持健康,只需遵從大自然的法則即可。
我們人類與其他動植物同樣,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所謂遵從大自然的法則,並非指人類應過著如同其他動物般的生活。
 創造文明、擁有文化、享受豐富的飲食生活,與遵從大自然的法則來生存並不矛盾。重要的是以適合自己身體的方式,攝取來自大自然的食物,同時配合大自然的節奏來生活。
 讀者若能從本書了解到我們體內的運作機制,對於構成身體的無數生命必能產生愛惜之心。
 以這種心情與它們接觸,將可藉著它們所執掌的免疫系統,度過健康的人生,沒有必要恐懼疾病而成為禁欲主義者。
 上一本著作強調「理想」,本書則是「實踐篇」,指導讀者如何享受對健康有益的飲食生活。書中列出許多在自己身體許可範圍內,無需勉強即可學習到的健康生活習慣,讀者們可配合個別的生活形態與個人的差異,將基於酵素療法的這些健康方法導入生活之中。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