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100172

適合你的,世界上唯一的學習法:1300位後段班學生成功逆轉人生的讀書戰略【墊底辣妹老師傳授】

どんな人でも頭が良くなる:世界に一つだけの勉強法
作者 坪田信貴
譯者 張佳雯
出版日 2019-01-01
定價 $260
優惠價 79折 $205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銷售破120萬冊,感動全日本超勵志暢銷書《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作者力作,1300位素質差的學生因這套讀書戰略成功翻轉人生。

★專為討厭學習、卻又希望變得更聰明的人而寫。不論升學、加薪、晉升這套學習法都能輔助你達成目標。

★知名YouTuber 閱部客/水丰刀 好讀推薦!

──學生時期我最大的迷思,就是:「有沒有最快最有效的學習法。」事實上,並沒有,怎麼說呢?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土壤」,透過書中方法,帶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法」這顆種子,沒有不會讀書的學生,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學習。

成績全國倒數2%,學力只有小學四年級的高二生,
只花一年半,考上全國排名前2%才進得去的頂尖大學!

而這,只是1300之1個翻轉人生的故事!

不只是應考生,凡是不安於現狀又找不到方法的人,
都可根據人格特質找到屬於你的「唯一學習法」,成功改造人生!

照老師教過的學習法來念書,卻一直沒效果;看暢銷書跟學霸學讀書,也是無法持續……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但是,大家可能都不清楚,你試過的這些學習法究竟適不適合你。

本書提供的,正是「適合你的,世界上唯一的學習法」。

根據心理學分析九型人格分別適合哪種學習法,只要以合身的、不受挫的「性格類型學習法」,並搭配運用「學習PDCA循環」來念書,認為自己頭腦不好、不愛念書、一直考不好的人……都能因為實踐這套學習法而成功大翻身。

【作者簡介】坪田信貴 Nobutaka Tsubota

知名補習班「坪田塾」創辦人。個別指導超過1300名學生,將心理學理論融入獨門學習指導法當中,可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學生的學力,大受好評。指導過的學生大多都是一般人眼中的特殊案例,如「高三暑假之前都還是文科班的學生,突然轉理科並考上國立大學醫學院的女學生」「高三成績擠不進學年前一百名卻考上東京大學的男學生」等。

經常受邀電視、廣播、演講會分享獨門學習指導法。現今也接受各大上市企業邀請,針對人才實力養成和團隊管理能力提升等,開辦經理人研習或新人研習會。

首部作品,感動全日本,更被改編成電影上映的暢銷學習勵志書《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已突破120萬冊,佳評如潮。

【譯者簡介】張佳雯

輔大日文系畢業,曾任職於雜誌社、出版社、日商科技公司,目前為專職翻譯暨口譯。譯作有《15分鐘聊出好交情》《40歲起,飲食一定要改變》《30歲起這樣吃,代謝好就不難瘦》《考試要靠爆發力!最強七天衝刺學習法》等多部。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100172
ISBN:9789861365220
EISBN:9789861366296
208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唯一學習法

第1章 大家都不想讀書--面對不想做的事如何有動力?

你真的有想要讀書嗎?

˙九成以上的人都討厭讀書

˙「長時間讀書」很棒是種誤解

人為什麼要讀書?

˙「個人成長」--唯一比第一好,是真的嗎?

˙成長為真正的唯一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種子」?

˙尋求「魔法」沒有意義

˙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法?

Y君改變我的一番話

˙沒有「戰略」無法開始

˙「結合科學與熱情」是成長的秘訣

第2章 「頭腦聰明」,是什麼樣的人?--不懂裝懂,還是不懂

「頭腦聰明」是天生的嗎?

˙「天分」根本不存在

˙多數人都有「自卑情結」

˙罪孽深重的人生前輩們--討厭讀書的連鎖反應!

˙認為「自己辦得到」會喪失動力?!

任何人都可以變聰明!

˙只要磨練「欺騙笨蛋」的技巧就可以嗎?

˙一定可以脫離笨蛋之列

˙每個人都是笨蛋,只是笨的地方不一樣

「沒有夢想的人」越容易成功!

˙「被要求的事」比「想做的事」重要

˙「察言觀色」的文化正確嗎?

測量自我成長水準的方法

˙笨蛋進化的「九個階段」

˙了解對方練習①:二十答法

˙了解對方練習②:優點雷達圖

第3章 訂定最熱血沸騰的目標--跳脫既定「框架」的方法

我們都被框架所侷限

˙「做得到」與「做不到」的界線

˙成功者點餐的驚人共同點

˙「沒來由的自信」絕對有必要

˙提高自我效能,瞄準「知識甜甜圈化現象」

提高動力的目標設定法

˙如果拿到「神的貴賓券」……

˙將視野擴大到遙遠的未來

超越讀書自卑感的方法

˙「改寫」厭惡的回憶!

˙全神貫注於目標設定的「六:四法則」

˙什麼是「好奇心不足」的特效藥?

˙有幹勁的時候,就大膽往前衝吧!

第4章 你應該知道的學習基本心法--一生受用的「學習PDCA循環」

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法每天都不一樣

˙學生和社會人士,哪個念書比較「累」?

˙人生需要不斷的「微調整」

嘗試錯誤找出「世界上唯一的學習法」

˙微調整要這樣進行!學習的PDCA循環(前篇)

˙微調整要這樣進行!學習的PDCA循環(後篇)

˙出現問題,馬上進行下一步--停下腳步就會回到原點

站在「巨人肩上」就能看見不同的風景

˙PDCA的基礎為「改善」與「成長」

以「輸出」測量知識的定著度

˙想像「虛擬學生」提高思考力!

˙當苦行不再是苦行

第5章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法--心理學「性格類型學習法」

掌握自己的性格,讀書效率大躍進!

˙人的性格可分成九種類型

˙九型人格測驗

˙測驗結果:你的「人格類型」是?

了解各種類型適合的學習法

˙類型①:完美型

˙類型②:助人型

˙類型③:成就型

˙類型④:藝術型

˙類型⑤:思想型

˙類型⑥:忠誠型

˙類型⑦:樂觀型

˙類型⑧:領袖型

˙類型⑨:和平型

第6章 持續學習的秘訣--試著一點一點地改變惰性

人本來就會怠惰!

˙「遠方的牛排不如隔壁的牛丼」理論

˙利用「預設用途」控制麻煩度!

為什麼會半途而廢?

˙「每天寫日記的人」會成功?

˙「等有時間的時候……」是放棄的元凶

人生成功的必要條件?

˙什麼事會讓你想做一輩子?

˙和人競爭一定會每況愈下!

〈後記〉「第一位學生」啟發我的終身職志

看更多

【前言】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唯一學習法

什麼是有效率的學習法?

各位好,我是坪田信貴。 

自從我擔任補習班老師以來,已經指導超過一千三百位孩子。 

其中一位學生「彩加」的學習奇蹟,在我的第一本著作《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上市後,受到各界的矚目蔚為話題,且承蒙關照,銷售已突破一百二十萬冊。 

自該書出版後,不管是書籍的讀者,或是看改編電影的觀眾,抑或是「沒看書,也沒看電影,「只知道『後段班辣妹』一詞的人」,腦海中都會頻繁浮現「某句話」。 

那就是——「請教教我有效率的學習法」。

家裡有孩子正在準備考試的家長,一定都想著:在忙於社團與學校活動的有限時間裡,如何更快讓孩子的成績進步? 

在追求「學習效率」上,上班族也是一樣的。 

由於平均壽命增長而導致延後退休,幾乎人人都得工作到近七十歲的時代已然降臨。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學習」不再只是學生時代的短暫行為,而是在社會走跳的必要之舉。 「再不讀書就慘了……可是又沒有時間……」 除了學生之外,很多成人也抱持著這種莫名的不安。 但是實際上,在工作之餘還保有讀書習慣的人少之又少。於是在這種狀況下,大家便爭相追求花最少力氣,就能得到成果的效率學習法。 那麼,究竟什麼是有效率的學習法呢?

儘管給大家潑冷水有點於心不安,但是我就實話實說了。 

很遺憾,根本沒有那種方法。 

其實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都讓我感到不自在。 

似乎應該回答些什麼,卻又找不到合適的答案。 

就在不斷面對這個問題的同時,我找到了不自在的主因。 

真相就是,我尋找的是「全體共通」的有效方法,而這根本沒有答案。

為什麼看完學習法的書,還是沒有變聰明?

就跟高中時代的彩加一樣,不會念書的孩子都被評斷為「笨蛋」。成績不好、品性惡劣、笨手笨腳……這些孩子都被認為是「沒用的傢伙」。 

但是只要跟他們聊一聊,就會發現很理所當然的事實: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也各有千秋,個性、興趣更是截然不同。 

既然如此,每個人提高成績的最佳方法,自然也非千篇一律。 

儘管如此,我們被傳授的讀書方法卻是一樣的。 

例如,在「英語要大聲唸出來」的理論下,所有學生都唸一樣的次數。 

確實有學生因為這種方法成績變好了,但並不是所有人。對某個學生來說有效的學習法,往往對其他學生不見得有效。 

各位讀者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經驗,試了老師所教的學習法,卻沒有成效。或是,試了書本所描述的學習法,卻無以為繼。

市面上有關學習法的書籍多如牛毛。 

很多都是言之有理,參考價值極高的方法論。 

但是你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些充其量只是「根據某些特定人士的成功體驗所歸納得出的方法」。對那個人來說是很棒的方法,卻不一定適合你。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你平常小考、大學學測、證照考試等,需要學習能力的地方都名落孫山,也不代表你的頭腦很差。 

你只是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法而已。

我就是基於這樣的信念,堅持以「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學習指導。 

不適合標準化的學習法、被其他人貼上「笨蛋」「蠢才」標籤、連自己也對於「我的頭腦很差」深信不疑。 

我想要與這樣的孩子個別面對面,找出最適合他的方法。我極度渴望找出能把爛學生變成好學生的方法。 

我是抱持著這樣的信念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回想起來,我能有此一職志,應該是跟高中時代的經驗有關。 

實不相瞞,因為我曾經也是大家口中所說的「蠢才」。 

真的嗎?我好像聽到有人質疑。那就容我將過去的故事當成前言吧。

老師致命的一句話

我在高中時,是那種連說客套話都與「優秀」絕緣的學生。 

新生第一年,開學後馬上舉行了能力測驗,因為我的排名實在太差了,讓我完全失去讀書的動力。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某個老師。那位老師管教甚嚴,視我為眼中釘。導致我對讀書更加敬而遠之,甚至高一學年結束時,還被開會檢討是否讓我升級。 

某一天,那位老師宣告「以癌症來說,你已經是末期了!」(現在回想起來,是會讓我噗哧一笑的驚人台詞!) 被宣告是癌末病人的我大為震驚,前往老師的辦公室賠罪。 

「老師教訓得是,我是個很差勁的學生。剛剛您一語驚醒夢中人,從今以後我會發憤圖強。寫筆記的方法、聽課的方法、在家裡念書的方法等,這些可以從頭開始教我嗎?」

然後…… 

我全部用唱反調的方式來念。 

比如老師跟我說「單字寫十遍」,那我就「只寫一遍」,諸如此類反其道而行。 

對於我最討厭的老師,我故意完全不按照他說的去做,想要讓他大出意外。 

將這種想法埋藏心中,依自己的邏輯一邊讀書一邊做嘗試錯誤,而我的成績也慢慢變好,讀書本身也變得有趣了。 

一開始純粹只是幼稚的報復行為,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好笑,但是我卻從中學習到重要的啟示。 

那就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法,要靠自己去找」

我的學習能有具體的成果,如TOEIC取得滿分,原因之一就是很早就確立自己的讀書方法。 

本書將介紹我多年來經驗累積所養成的「學習方法」。 

自己適合什麼方法?該怎麼做才能持續學習?是的,這是找到專屬於你「世界上唯一的學習法」的方法論。 

有些人可能感覺「這句台詞好像似曾相識」,我想你一定是聯想到SMAP的名曲《世界上唯一的花》。 

這並非單純想要模仿暢銷金曲而隨便脫口而出。事實上,這首歌所傳達的訊息,很多都與本書內容不謀而合,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各位將有所體會。

你能改變到什麼程度

希望大家先有一個認知,那就是「不論是誰,都有改變自己的方法」。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套學習法,只要閱讀本書,就能找到。 說得更極端一點——「你一定能改變」。 

本書是寫給「覺得自己不會讀書的人」,還有那些對學歷感到自卑的人,以及怎麼努力都徒勞無功的人。 

每個人一定都能成為別人口中的「頭腦聰明」。 

不論幾歲才開始,都能做到超乎自己想像的大變身。

彩加一開始說,想「考上慶應大學」的時候,周遭人都認為「絕對不可能」而嘲笑她,連她自己也沒想到真的考上了。 

同樣的狀況,存在於在各個角落、各個領域。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絕對不可能的事嗎? 

那只是因為在意他人的眼光,畫地自限,而導出不可能的結論。 

發生在彩加身上的奇蹟,並不是天才的特異成功故事。而是一個女孩相信自己有未知的可能性,努力改變自我的成長故事。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性,奇蹟就一定不會發生。  

《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出版已超過四年,期間我有很多機會和有學習煩惱的朋友對談。因為這些朋友,讓我萌生把所知的「改變自己的學習法」集結成冊的念頭,而有了本書的誕生。 

接下來就看讀者們要不要付諸行動了。 

你想要改變自己嗎? 

還是一副「反正讀書是一種浪費」的態度? 

如果你是後者,請仔細想一想。 

是因為討厭念書所以才這樣說嗎? 

你有想過「讀書的意義」是什麼嗎? 

找到答案的同時,你才能發現讀書的樂趣。 

本書所闡述的讀書方法論,是包含「學習的喜悅」與「動力」層面,能全面改變學習態度的方法。 

從「被迫」到「動力」,從抗拒到好奇心。 

請一定要推開那扇通往全新自我的大門。

看更多

試閱

「長時間讀書」很棒,是種誤解

「我是不是應該要忍耐?讀書本來就很辛苦?」 

「這樣就受不了,是不是很糟糕?」 

有這種想法的人,就大錯特錯了。 

讀書很辛苦?是由誰來認定? 

我當了補習班老師之後,經常碰到認為「讀書=苦行」的人。 

例如,很多雙親都會憂心忡忡的來請教:「老師,我們家孩子很沒耐心,一天讀不到兩個小時……」 

父母親的感嘆,說穿了就是孩子無法長時間坐在書桌前,欠缺「苦行的耐力」。 

沒辦法讀兩個小時是笨孩子,可以讀五個小時的是好孩子。  

真的是如此嗎? 

工作時間越長評價就越高嗎?沒那回事。花太多時間導致趕不上交期,反而會失去信賴。 

事實上,生活的一切都是如此。早上如果花三個小時整理服裝儀容,那上班就會遲到。做家事也一樣,每餐都花三小時烹飪,家人恐怕要抗議了。 

也就是說「越短時間達到目的越棒」是鐵則。 

那,為什麼只有讀書是時間越久越好呢? 

是因為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手段目的化」的現象。 

讀書本來就是為了達到某些成效祭出的手段,現在卻把「讀書」本身當成目的,把價值定位在長時間進行上。這也可以說成是「喪失讀書目的狀態」。 

你有想過為什麼要讀書嗎? 

學生大概會回答「想要考上某所大學」。請記住,這只是手段,當你進入某所大學之後,想要獲得什麼?那才是重點。 

至於社會新鮮人的狀況,就更加混沌不明了。 

透過讀書究竟可以得到什麼、希望能夠達到什麼目的,幾乎一大半的人都沒有好好的思考過。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種子?

如果,成長=「不停頓的前進」的話,那什麼是必要的? 

不好意思,再讓我借用一下那首名曲。 

歌詞有一句寫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種子」。 

但是我認為人不是「種子」,是「土壤」。 

種子可以說是「課題」與「方法」。 

而課題,就是學校的學科、學問領域、出社會之後應該學到的技能。 

方法,則是如何學會、得到收穫的手段。 

所以我說,我們是培育的「土壤」。 

土壤的成分各有不同。有容易種稻的土壤,容易長番茄的土壤。 

茄子、南瓜、葡萄、青蔥、蕎麥,適合栽培的土壤各有不同。 

在這裡請大家回想一下,先前我所質疑的學校教育的單一性問題。 

學校教的基本方針很簡單,就是「讓大家都先種稻子!」。 

然後,土壤剛好適合種稻子的學生,該學生就被認為是「優秀」的。 

但是土壤並不適合種植番茄、茄子、南瓜,這些學生不適應種稻子的土壤,就被認為是「壞學生」。完全忽視他們有其他的可能性。 

所以被認為能力不好的孩子,就覺得「自己是什麼都種不出來的土壤」,而失去自信、日漸頹靡。 

這樣的話,我們該怎麼做才好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嘗試種番茄、南瓜、葡萄、蕎麥等作物,全部都試試看。 

不必侷限於農作物,在這片土壤上,你想養家畜也可以。 

如果地盤夠堅固,甚至可以蓋棟房子來賣,都很好。 

總之,想找到「有成果的學習法」這種種子,就要挑戰各種方法,一定要找出適合自己土壤的使用方式不可。 

這就是本書所說的,適合自己的「世界上唯一的學習法」。

「沒來由的自信」絕對有必要

上述的思考方法,跳脫框架換句話說,就是「我可以∼」。 

以客人的立場來說,就是「我可以點菜單上沒有的菜色」。 

以服務生的立場來說,就是「我可以彈性的應對不尋常的需求」。 

這種「我可以∼」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自我效能」

你大概也有聽過「自我肯定」這個詞彙,這和「自我效能」很類似卻又不相同。 

「自我肯定」指的是「完全接受自我」的心態。有這種心態,即使遭遇些許失敗或挫折,也會覺得「自己沒問題」。 

相對的「自我效能」,是總是想像「成功的自己」。 

兩者都很重要,也是生存的能量來源。 

落入框架的人,這兩方面的機能都很低落。 

會侷限於框架中,是因為害怕失敗。也就是大前提為「自我肯定低」,一點點失敗就備感威脅。 

一旦自我效能不足,就會認為「應該不可能做得到∼」,而把框架越縮越小。 

相反的,能跳脫框架去挑戰的人,可以說是自我效能高。 

「沒來由的自信」的人,就是非常好的參考。 

這種人就是永遠自信滿滿,經常誇口「老子一定會闖出一番大事業」,或說「如果是我絕對辦得到」。 

這一類的人大多會成為眾人揶揄的對象。 

他們往往會被投以「明明就一事無成」的嘲笑眼光。 

但是這種「沒來由」才重要。 

本來自信就不需要任何根據。 

所有的事情,不去做怎麼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以往累積很多成功經驗的人,也不保證下一次仍能得心應手。 

如果以切身的事情來舉例,就好比和之前的女友分手,不代表和下一個女友一定會感情觸礁。即使到昨天為止可能人生還一帆風順,今天一踏出家門就被隕石砸到也並非無稽之談。 

過去成功的經驗未必能延續到未來。 

成功的體驗不管有沒有都無所謂。你需要的只有自信。 

勇於挑戰且能成就大事的人,每次都是以此為前提開「空頭支票」。他們正是抱持著沒來由的信心,下定決心去做,才能得到好成績。

人生需要不斷的「微調整」

第1章中曾經提到「沒有一種學習法適合每個人」。 

我們每一個人的土壤都不一樣,該種什麼,該如何栽培也是因人而異。 

土壤的成分每年會有變化。 

人也會逐漸改變。進入二十歲、三十歲,很多人一定深刻感受到興趣和嗜好跟以往不同了。 

而在學習上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記憶力變差。 

有一種說法是,人的記憶力在十幾歲的時期達到高峰,之後會隨之下降。 

所以準備大學考試時管用的學習法,成人之後再使用也無法保證能夠得到成果。 

買了合身的訂製西裝,一年後也有可能因為變胖而穿起來很憋。這種時候就需要依照現在的體型進行尺寸微調整。 

事實上學習法也一樣。 

以前寫個十遍就可以背起來,現在可能需要寫十一遍。相反的也有可能寫八遍就記起來的。 

自己每天都在變化,學習法也不應該一成不變。 

配合當下的自己,持續微調整找到最容易獲得成果的方法—這就是「世界上唯一的學習法」。 

不只是讀書,我認為人生就是一連串微調整。 

每個人為了讓事情能順利進行,無意間都在想方設法,不論是戀愛、運動、減肥都一樣。 

在工作方面也是如此。步驟安排的方式、商品開發、宣傳方法、面對各種情況嘗試各種創意,遇到問題就修正,找出最佳方案。 

持續微調整的循環,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一步。

了解各種類型適合的學習法

你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嗎? 

接下來終於要具體介紹適合各種人格特質的學習法。 

首先讀自己類型的頁面,嘗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行有餘力,可以讀一讀其他類型的篇章。我也會介紹一對一指導時的「黃金圈理論」(Golden Circle)等,對任何人都有幫助的秘訣。

類型 ④:藝術型 

浪漫纖細,情感豐富。以獨特的眼光和價值觀自豪,不在意世俗常規的藝術型。 

不喜歡被強迫或是要求盡義務。如果不能了解自己的環境,會備感壓力。儘管如此,如果別人顯露「我懂你」的態度,又會得罪他,所以容易被身邊人認為是「難搞的人」。

〈適合藝術型的學習法〉 

老實說,屬藝術型的人不適合坐在書桌前,也就是並不適合「傳統式」的學習法,因為他們對於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不覺得有去做的價值。他們完全不關心世俗的價值觀,諸如「考上大學」「取得證照」「晉升」…… 照這樣下去就無話可聊了。所以在此先來講個小故事。 「後段班辣妹」彩加的妹妹真由,就是典型的藝術型人格。 

她創意獨特、直覺強烈,而且「討厭念書」,小學時就會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要上學」,最後變成完全不去學校的奇葩。 

在坪田塾中負責指導真由的是我的左右手、非常優秀的講師,但是對她也只能「舉白旗」投降。一般來說,如果身邊的人都很努力、成績開始進步,自己也會受到影響,不過真由絲毫不為所動,完全感受不到「考上大學」有什麼魅力。 

所以我就跟她這麼說了: 

「妳是很特別、很有趣、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但是沒有人了解妳,也沒有得到讚賞,對不對?我認為這是非常不應該的事。」 

她「嗯」了一聲陷入思考,我再試著往下說: 

「姊姊(彩加)考上慶應,大家不都是態度一百八十度大改變,說『妳好聰明∼』?沒錯,世俗的評價就是這麼愚蠢,但這也是現實。既然如此,我們就用『考上好大學』來讓人家刮目相看如何?」 

也就是說,為了讓別人說「這個孩子不是等閒之輩」的「手段」,就是考上大學。藉由考上彩加姊姊都未能上榜的上智大學,來「讓這個世界了解妳」,終於點燃她的熱情。 

雖然過程就像成為藝術家那樣,非常曲折迂迴,但在我的部屬中野的指導下,如願考取了上智大學。 

藝術型人格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識到「目標的目的」。對於有形的目標不太有興趣的藝術家,要先讓他想像目的性「達到目標會如何?」才能激發動力。 

順道一提,藝術型一旦燃起鬥志就會展現驚人的專注力,所以沒有太具體的行程表或方法也沒關係。 

總之,就是要想像「最終目的」。關鍵就在於這也是只有自己才做得到,讓它獨特且有趣味。

類型 ⑤:思想型 

好奇心旺盛,對於有興趣的事物會追根究柢。非常喜歡「獨處」也是特質之一。理論性強、理解力和分析力也很出色,卻不熱中與人分享自己所學。 由於不會配合別人的步調,所以在職場中不擅長團隊合作。對於幫助他人、教導他人,往往覺得「很麻煩」。 

弱點是對於有興趣的事情過分投入,無法「適可而止」。

〈適合思考型的學習法〉 

思考型人格基本上很喜歡學習。但是太過於喜歡學習,而且缺乏將之當成「手段」的態度。 

對於大學考試或是考證照只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就OK」的事情也無法見好就收,結果埋頭於很冷門的知識中。 

這邊又要來說一下之前學生的故事了:思考型的W君是在地理課上會一個勁兒的翻地圖集的孩子。 

他的學習狀況也不是不好,課程內容已經都學會了。但求知欲就是停不下來,一邊看著愛知縣的地圖,一邊思考「是因為地形的緣故,所以汽車產業才這麼發達嗎?」 

本人雖然樂在其中,卻稱不上是「準備考試」的作法。 

思考型的人對於不擅長的科目有置之不理的傾向。但沒有哪一所大學只考一科,通常為了讓學生成績進步,我都會讓他們做「擅長的科目」,但是對於這類型的人卻恰好相反,要很刻意的讓他做不擅長的科目。 

現在W君是一個獸醫。雖然和地理不同行當,但都屬於和研究密不可分的領域。 

總之,思考型重要的是,要調整學習「符合目的」。 

社會人士在報考證照之際,只要掌握最低的合格分數,看清必須學習什麼,一開始就要設定「學到這個程度就停」。 

然後不要看參考書,而是要以題庫為讀書主軸。 

也不需要再讀教科書來訓練思考力,以「會寫這題就考得上」為目標的直接式學習法「恰恰好」。 

思考型的人也跟藝術家一樣,讓他們意識到「目標的目的」很有效。 

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要去思考因為研究會產生變化、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重要的是,抱持著自己學會的知識可以傳授、幫助他人的觀點。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