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親一下,媽媽親一下。」
我們用兩個吻,活出三個人愛的力量。
◆小野、陳鳳馨、李偉文、番紅花 感動推薦◆
★2011 Goodreads Choice Awards年度最佳傳記
★《紐約時報》排行榜、亞馬遜書店排行榜暢銷書
★歐普拉、《時人》雜誌等知名媒體感性專訪,感動指數媲美《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最後的演講》!
★譯者譯完三分之一時表示:「這本書我幾乎是邊哭邊譯,讀原文時哭一次,翻譯時又哭一次,希望不會一路哭到故事結束。」
★歐普拉秀專訪影片
★亞馬遜作者專訪影片
我在27小時內見證了每個人注定會經歷的兩件事:生與死。
要在比一天多一點的時間體驗這兩件事帶來的情緒起伏,真叫人難以承受。
我努力不哭,坐在那裡思考在那27小時中,我的人生近乎完美。
27小時純粹的幸福。
但說真的,27小時太少了──就算到永遠也嫌不夠。多希望她一直在這裡……
其實她一直都在。
馬修和麗茲是高中校園情侶,經過多年的遠距戀愛,這對戀人終於過著美滿的生活:婚姻幸福,有一棟漂亮的新房子和即將問世的女兒。女兒出生當天,原本應該是馬修人生中最難忘、最美妙的一天,但他的妻子在短短二十七小時後,還來不及給女兒一個擁抱,就因肺栓塞病發過世。儘管馬修傷心欲絕,卻還是得咬緊牙關獨自照顧早產七週的女兒。
在麗茲懷孕期間,馬修設立了一個部落格,原本希望透過它與家人朋友分享喜悅,沒想到妻子過世後,卻意外開啟了他生命中的另一扇窗!透過這個部落格,除了能夠抒發心情之外,更意外獲得許多有著同樣遭遇的網友支持。
本書精采收錄馬修獨自養育女兒的點點滴滴,以及如何透過網友的慰藉,一步一步走下去,並藉由彰顯麗茲的遺愛,讓他得以化心痛為慰藉。他沒有向厄運低頭,反而選擇用兩個吻,敞開心扉,向我們證明愛的力量!
【名人推薦】
「一堂無價的課程,讓人了解在遭逢不幸時與外界溝通的寶貴意義。」──吉姆・畢佛,著有《不要說再見》,因《死木》(Deadwood)影集獲銀幕演員工會獎提名。
「這本書比較像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抒發,而非刻意書寫的作品。你會潸然淚下,但不全是難過掉淚,有時是被愛深深感動,折服於它撫平慟失摯愛的神奇力量。」──《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約翰・葛羅根,著有《馬利與我》。
「馬修・洛傑林的故事坦率真誠,鑽心刺骨,讓人從中獲得很多寶貴啟示,包括生命的脆弱,包括所有讓人可以向前邁進的力量。他用兩個吻,敞開心扉,向我們證明愛的力量。」──《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傑弗利・札斯洛,與人合著《最後的演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修・洛傑林(Matthew Logelin)
在明尼蘇達州出生與成長,曾任雅虎專案經理,妻子過世後,便辭職回家專心寫這本書和照顧女兒。他的故事感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讀者,現在他全心投入幫助其他面對類似煎熬的家庭,除了透過電子郵件與親自致電提供協助外,並盡可能的與需要幫助的人見面。他更以愛妻麗茲為名成立基金會,致力於幫助失去配偶、伴侶與父母親的家庭。馬修和瑪德琳現居洛杉磯,一有機會就四處旅行,探索世界。歡迎參觀專屬部落格:www.mattlogelin.com
◆譯者簡介 許妍飛
清大外語系學士,台師大翻譯所碩士,現居美國北卡教堂山。近期譯作包括《用對能量,你就不會累》《捕夢人首部曲:覺醒》等。譯作賜教:http://hsubooks.blogspot.com/
規格
ISBN:9789861752532
頁數:29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752532
各界推薦
〈自序〉
化悲傷為美好的一本書
我不是作家。至少,我認為以前不是,但你正捧著我寫的書,我多希望自己沒有動筆的理由。
二○○八年三月二十五日的早晨,我的人生超乎想像的美好,轉瞬間天翻地覆。這部分稍後再聊,但我想先分享兩則故事。
我一直以為,只有錐心刺骨之痛才能成就偉大的藝術(主要是因為我討厭快樂的音樂)。作品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創作的動力來自於純粹至極、真摯無比的情感──也就是悲傷。我接下來要講的兩件事,最讓我對這個道理深信不疑。
二○○○年九月,我在芝加哥攻讀研究所一年級,正當我埋首於社會理論課的馬克斯、韋伯和涂爾幹時,我聽到萊恩‧亞當斯唱的〈來接我吧〉。從來沒有一首歌像它一樣,完全改變了我的視野。我希望自己能寫出這樣的曲子──既哀傷又有趣。它之所以讓我如此情有獨鍾,主要是因為它很哀傷,且歌詞給了我從未有過的感覺。聽著歌詞中滿溢的痛楚,讓我不禁嚮往某種心痛的感覺,好讓我創造出這般動人的作品──什麼都好。
在將這首歌反覆聽了兩天之後,我打電話跟女友講這件事。「要不是妳一直對我太好,說不定我也寫得出這種歌。」當時麗茲和我才交往四年,兩人的關係在我看來近乎完美,她從未讓我悲痛到得以發揮深埋在心中的創作能力。雖然我非常想寫出一首偉大的沉痛歌曲,但我仍十分慶幸自己沒有這種本事,也沒這個必要。
二○○六年五月,我因公外派印度,出差到一半,麗茲來找我。我請了幾週的假到處遊玩,看一些我從未想過能夠親眼目睹的景物。我列出一長串值得參觀的景點,但是麗茲卻堅持要去泰姬瑪哈陵。
站在世界七大奇景之前,我們聆聽導遊訴說這座陵墓的由來。他解釋,蒙兀兒帝國的皇帝沙加罕王為了實現對愛妻的承諾,下令建造這座陵墓。據說 她在臨終前,也就是分娩後不久,懇請夫王為她打造一座壯麗無雙、流傳千古的紀念碑。當時我不以為然,甚至懷疑故事是否屬實,或者是導遊在穿鑿附會,只為了讓女遊客聽得如痴如醉。但麗茲字字聽入心坎裡,她肅然起敬,看著陵墓,噙著淚水,張大嘴巴,用發汗的手心與我十指相扣,隨著導遊的故事發展越握越緊。他終於講完了,麗茲轉過來對我說:「你永遠不會為我做這種事。」她說得沒錯,我什麼都蓋不出來,因為我連牆上的畫都掛不好,而且我從沒想過有什麼必要非得這麼做。
開始籌備此書時,這兩件事一直浮現在腦海裡,在寫作與修訂的過程中,盤旋纏繞,合而為一。它們是乍現的耀眼靈光,我沒有忘記那首歌,也沒有忘記那次旅行,但在麗茲過世前,我完全忘記它們對我的意義。
我知道這本書比不上〈來接我吧〉,更比不上泰姬瑪哈陵,但卻是我試圖化悲傷為美好的作品。出自於我,獻給麗茲。無論如何,我知道她會以我為榮。
我猜你可以說我現在是作家了,但我真的希望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