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全球超過5億人閱讀的生活禪,史上最紅的小和尚,睽違三年新作
也許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事很平凡,小和尚卻在其中發現了人間事物的真諦!
人生的道路,不一定總是向上爬的。
只要一直向前走,即使在自己的道路上起起伏伏,
也能擁有快樂而平靜的人生。
他是淼鎮天明寺的小和尚戒嗔,喜歡分享自己對日常人事物的深刻體悟,主角可能是自己或寺裡的師父們、師兄弟們、寺裡的小狗戒言、來寺院的香客,以及小鎮上發生的事等。
睽違三年,小和尚再次用溫暖幽默的筆調與故事,撫慰為生活煩躁不堪的人心。書中沒有說教式的言語,沒有晦澀艱深的思想。他說,小和尚也許永遠也當不成大和尚,但他不願自己成為一個站在高台上,喜歡他的人必須疲勞地抬頭仰視的人。他希望永遠站在地上,站在大家的身邊去寫作,用朋友的態度,去說出、寫出自己想說的話。
就讓我們也暫時放下惱人的瑣事,來聽聽小和尚說故事吧!
【名人推薦】
‧閱讀小和尚的文章,就像品嘗一碗白米粥或一杯白開水,剛開始清淡無味,然而單純的後勁卻令人回味無窮。——美國《世界日報》
‧濃處不滿溢,淡處現回甘,這就是釋戒嗔筆下的生活禪。英文說,keep your feet on the ground,雖然沒有深奧的經典捻來,不過這跟我們一起把雙腳放在地上的真性情,也是彌足珍貴的共同修行。──部落客 WC
‧戒嗔小和尚的境界非常了得,書中看似平淡的文字總能透露出高深的修行智慧,而語言又非常通俗、幽默。這本《小和尚的白粥館3》比之前的作品又更上一層樓,不僅文筆更加洗練、讀來更有舒適感,所講述的道理也更有「大智慧」的味道。──讀者 書蟲大東
‧輕鬆、直白、一語道破、幽默──是讀完這本書的最大感受。沒有說教的口吻,講的都是家常話,道理卻十分有深意,故事簡單幽默,裡面的人物也可愛逗趣。──眼鏡小姐
‧一本難得的舒壓書,看的時候完完全全沉浸其中,每天讀一點,對工作和生活都很有幫助。書中的故事都是平常事,道理卻很有佛禪味道,但並不晦澀,非常易懂。──大樹
作者介紹
釋戒嗔
講述禪味故事和佛經故事的神秘小和尚,2007年4月首次在「天涯」網站發帖,迅速紅遍網路。寫作多年,釋戒嗔僅以文字示人,大量媒體追訪,卻從不現身,被讀者稱為中國版的「一休」,史上最紅小和尚。 「台視新聞」曾報導他風靡全球的故事,媒體譽為「當下最熱門的謎樣人物」;《商業周刊》1105期並曾專題報導,引起廣大迴響。
其文既有佛禪深意,又不脫塵世生趣。曾出版《小和尚的白粥館》《小和尚的白粥館2:111個滋潤人心的小故事》,在大陸和台灣兩地均為暢銷書,亦有韓文、泰文等近十個海外版本。2008年,其文章被改編為中國青海、寧夏大學聯考作文命題。
規格
ISBN:9789861334516
頁數:240,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34516
序
序
做一個小和尚
戒嗔的師弟戒傲曾經做過這樣的統計,他說從史書上觀察,大凡聖人出生,多半會出現異象,比如漢高祖劉邦出生的時候,雷鳴電閃,天昏地暗,而且還有一條龍附在劉邦母親身上;再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出生的時候,漫天都是紫氣紅光,像是著火了一樣,而趙匡胤生下來時還伴隨著奇異的香氣,同樣十分特別。
所以,最終戒傲師弟發現:像戒嗔這種出生的時候只下了場小雨的,最多也只能做一個小和尚了。
對於戒傲師弟的結論,戒嗔還是挺認同的。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但凡小和尚做得久了,就應該變成大和尚,大和尚的身份再堅持上幾年,便應該成為大師高僧了。
其實,戒嗔覺得人生的道路,不一定是向上的。通往高處的道路雖然貌似輝煌,但是這條路就像一座金字塔一樣,越往高處走,留給我們的空間便越小。如果我們最終站在了頂端,也許我們會發現,能讓我們落足的只剩了一塊最狹小的地方,而我們的四周全部都是下坡路。
所以,戒嗔以為人生的道路應該是向前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起起伏伏,做一個快樂而平靜的自己。
說起來,時間真的過得極快,再次開始寫戒嗔寺廟生活小故事的時候,已經距離上一次寫故事整整三年了,而距離戒嗔第一次出現在網路上已經足足五年時間。
這五年來發生了許多變化,從最開始將這些小故事在網路上隨手一貼,再到將其結集出版,陸續有了《戒嗔的白粥館》第一、二部,及其簡體版、繁體版、韓文版、泰文版等,到現在即將要出版的這本《小和尚的白粥館3》,也就是《戒嗔的白粥館》第三部。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很令人意外,至少這已經遠遠超出戒嗔當初現身網路時,所能想像得到的一切可能。
未來會如何,戒嗔如同五年前的自己一樣無法預知。
但戒嗔知道在曾經度過的每一天,曾經經歷的每一次思考中,戒嗔一直努力發掘未知的自己。戒嗔如今相信,在未來的時光裡,一定還會找回更多的自己。
對於戒傲師弟對戒嗔小和尚命運的推斷,戒嗔決定認命。因為,戒嗔的確不喜歡自己有一天成為一個站在某一個高臺上,讓喜歡戒嗔的人必須要疲勞地仰著頭,才能看到的人。
戒嗔希望永遠站在地上,站在大家身邊去寫作。因為,戒嗔想做的只是用朋友的態度,去說出、去寫出自己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