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田村淳教你大受歡迎的說話祕訣
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田村淳教你大受歡迎的說話祕訣
close
商品編號:02900223-1

【限量珍藏作者親簽版】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田村淳教你大受歡迎的說話祕訣

超コミュ力
作者 田村淳
譯者 林詠純
出版日 2025-03-01
定價 $320
優惠價 79折 $253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預購品
預計出貨日:2025-02-27
田村淳《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親簽書
限量尚餘20份

全台首發,限量珍藏!
田村淳親筆簽名書

最會說話的頂尖主持人小淳親授,吸引好人脈、獲得好人緣的溝通教科書
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

田村淳親筆簽名書

內容簡介

全台首發,限量珍藏!
田村淳親筆簽名書

溝通力,是你一生的財富
日本各大媒體話題書,出版即再刷!
最會說話的頂尖主持人小淳親授,
吸引好人脈、獲得好人緣的溝通教科書 

工作、戀愛、親子、交友、社群、商務……適用於人生各個層面。
從傾聽、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到說話內容,一本搞定。
就算內向害羞或口才不好,也能輕鬆做到! 

讀者淚推:

「小學生就能學會的溝通技巧,我竟然出社會經由小淳提點才頓悟,幸好不算太遲。太有用了!」

「天生不擅長溝通」,純粹是誤解。

溝通力不是天賦,是技術,
跟著小淳這樣做,你也能輕鬆掌握溝通技巧,
吸引更多笑容、改變人際關係、確實掌握人心! 

被封為日本最會說話主持人的小淳,並非天生就有高超溝通力,甚至有些怕生,小時候在班上沒什麼存在感。國中時第一次交往的女孩,也因為「和小淳聊天好無聊」,短短一星期就把他甩了。

這樣的他能夠進入演藝界,且一路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表演技巧或口語能力,而是比任何人都更加專注於「溝通力」。

在本書中,他不是藝人田村淳,而是一個比你我更早開始磨練溝通力的普通人。他站在這樣的立場,分享自己的經驗,傳授他經歷多次失敗後,從中學到的「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簡單技巧」。

如何展開對話、如何傾聽、如何展現魅力、如何抓住他人的注意力、如何達成溝通目的……35個簡單、細膩的小淳流溝通技巧,搭配有趣的示範插圖,是你打造超級溝通力的最佳寶典。

【田村淳獨門溝通技巧】

‧運用「好厲害」「原來如此」「是這樣啊」三句魔法,就能讓人跟你聊不停。
‧有意識、有強弱之分的點頭,是獲得好人緣的最佳動作。
‧在「很棒耶」之後加入「提問」,是縮短雙方距離最有效的方法。
‧假裝有興趣、逢迎諂媚並不是壞事,是了解對方的開始。
‧在增進彼此關係的前提下,偶爾說出「討厭」是感情催化劑。
‧被罵就是機會,難以啟齒的事情,更要及早說出口。 

★專業推薦

歐馬克│聲藝創辦人
鄭匡宇│演說家、主持人
重點就在括號裡│作家
龍貓大王通信│影評
莎莎│主持人

‧小淳曾經說服每個在他節目被整的素人,讓他們同意節目播出自己被騙的窘樣,他是如何辦到的?祕訣都在本書。(龍貓大王通信)

‧溝通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只要你願意克服心魔,每個人都能學會溝通的技術。(歐馬克)

‧小淳的這本書,一如他個人的風格,非常實在。他甚至直接探討了一個問題:如果對別人沒興趣時該怎麼辦?大家都知道,要創造一段精彩的溝通和交流,對對方感興趣,提供了比粗對話時能行雲流水的最佳基礎。問題是,要是你就是對他/她沒興趣呢?

小淳的解法是:徹底地深入挖掘,直到找出對方身上讓我感到有趣的特質為止。

我認為,這完全展現了書中強調,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的宗旨。只要你有心,並且相信每個人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特色,那麼一定能找到對方讓你覺得有趣的地方,進而促成一場愉快的對談和交流。小淳可以,我可以,相信你一定也可以!(鄭匡宇)

讀者熱烈迴響

‧讀完這本書,我對小淳的看法有了180度的轉變!觸動我的地方太多了。從容地提出問題、從容地做出反應、讓別人從容地交談……我相信幸福生活的祕訣,就是將你在這本書中學到的溝通技巧傳達給自己、家人、親人,並持續付諸實踐。極力推薦!

‧內容淺顯易懂,大約一小時就可以讀完,但有許多從沒想過可以立刻上手的技巧,獲益良多。

‧每次在電視上看見小淳,印象中他都很開心,四周也充滿開心的人,看完這本書我知道原因了。這是一本很棒的書,教我如何對待關心和想珍惜的人。

‧這本絕對是溝通力的聖經!我只用了一招「田村淳流SNS三句魔法」,和客戶的關係就變得超好!

‧小淳的溝通技巧在於誠實和真誠,極力推薦給那些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互動的人。

‧我一直認為自己有溝通障礙,只會聽,沒有話題可和別人聊。看完本書,發現小淳讓別人感到舒服的說話能力原來不難,大幅增加了我的自信心。

‧掌控點頭和微笑的時機真的是很棒的技術!對人提問的四個重點簡單又受用,本書有趣的內容大幅降低了我的社交恐懼。

‧非常容易理解又有趣的好書,「只要身體前傾」這類小淳流簡單技巧,容易做到又有效。

【作者簡介】田村淳

1973年12月4日出生於山口縣。
知名主持人、藝人。無論各種類型、年齡層的受訪對象,都為他能言善道、善於溝通的能力折服,被譽為最會說話的主持人之一。
除了活躍於電視圈,還參與經濟、資訊等多種類型的企畫演出。在X(原Twitter)擁有超過300萬名追蹤者,設有《田村淳的Axtushu ch》YouTube頻道,並創辦《田村淳的成人小學》線上社群。
2019年4月進入慶應義塾大學媒體設計研究所進修,2021年3月畢業後,於數位媒體也展開積極活動,2020年8月推出名為「ITAKOTO」的服務,讓人能夠將遺書拍成影片,將想法傳遞給摯愛之人。
活動版圖已超過藝人的範疇,涵蓋各領域。 

【譯者簡介】林詠純

臺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
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
譯有《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超神閒談力》《秒懂過動與自閉的內心世界》《鬼才思考術》等書。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2900223-1
ISBN:9789861758305
EISBN:9789861758299
208頁,25開,中翻,平裝,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Hyread、Pubu、momo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灰熊iRead、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民、PChome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不擅長溝通」純粹是誤解

【第1章 輕鬆掌握溝通力】

01溝通力不需要「高超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溝通力」純屬幻想/了解溝通力與簡報力的差異/對方說話時是否愉快呢?

02「溝通力怪物」為何能成為怪物呢?
輕易就能改變印象/雖然簡單,但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做的事/「溝通力怪物」的六個行動

03讓自然的「笑容」成為習慣
給容易被誤會為「正在生氣」的人/表情可以透過訓練改變

04「表情」比語言更具說服力
控制你的笑容/練習符合對方說話內容的表情/比對方更貼近他的情緒

05有意識地「點頭」
獲得好人緣的最佳動作/點頭的關鍵是「逗、句點」/點頭要有強弱之分

06獲得超強溝通力的「點頭訣竅」
點頭也有多樣性/注意傾聽的「姿勢」/區分「點頭」與「同意」

07不用白不用!田村淳流「SNS三句魔法」
高明的對話像太極拳/三句話提升溝通力/小學生的實驗/你可以更輕鬆地獲得他人喜愛!

08不插話、不打斷、不搶話
「溝通力怪物」會故意裝不懂/不打斷對方說話/請周遭的人提醒

09磨練提問力
在「真不錯」的後面加入「提問」/縮短與對方距離的「最有效提問」/提問使人更具優勢

10提問時的四個重點
自我揭露/降低問題的難度/一定要表達共鳴/不懂的地方要「仔細詢問」 

【第2章 掌握訣竅!不怕面對陌生人與合不來的人】

11了解對方感興趣、關心的事
回想自己的成功模式/了解對方興趣的最強提問

12初次見面的重要事項
「典型」令人遺憾的約會/盡早表達自己的感受/緊張時更需要提問

13初次見面的最佳話題是「非比尋常」
自我介紹的祕訣/自己特別在意的喜好是什麼?

14對別人沒興趣時該怎麼辦?
首先挖掘對方的話題/從「假裝感興趣」開始

15當礙於情面無法說出自己的想法時,該怎麼辦?
如果眼前的人褲子拉鍊沒拉上,你會怎麼做?/難以啟齒的事,與其直說,不如先試著詢問理由

16避免成為「說不停大叔」
培養包容力/是否在會議中否定他人?

17一開始就釐清「對話的目的」
會議也是溝通的一部分/試著一開始就表達「我對你有好感」

18偶爾說出「討厭」也沒關係
為什麼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清楚表達厭惡的情緒和理由/即使如此依然當耳邊風的人,就不必勉強相處

19對話中的禁忌
不要否定對方/否定與指正相似卻不同 

【第3章 溝通力為你撐腰】

20有支撐才能變強大
不需要過分害怕人際關係的變化/極樂蜻蜓真的置身極樂/擁有心靈的安全基地

21給那些「仍然害怕與人交談」的人
我也曾害怕與人交談/提升溝通力前先訓練「抗壓力」

22 給那些煩惱「自己不有趣」的人
了解「有趣」與「樂趣」的區別/歌舞伎模仿選拔賽/能夠模仿占卜師飯田的人

23「超溝通力」時代
即將迎來更加孤獨的時代/只有工作與家庭已經不再足夠/因此溝通力變得尤其重要 

【第4章 改善人際關係的溝通力】

24獲得上司喜愛的技巧
逢迎諂媚並非壞事/學習戰國第一的溝通力/不排斥計算利弊得失

25 一○○%通過面試的小技巧
短促有力地回答「是」/「明確」「坦率」「誠實」地表達動機

26與組織和上司的溝通
被罵就是機會/不要試圖辯解,先讓上司發洩情緒

27道歉的三大鐵則
犯錯時該如何行動?/道歉是獲得信任的機會

28面對部下時的溝通力
平時的「稱讚」有助於「批評」/不要吝於傳達優點/不要過度恐懼職權騷擾和精神騷擾的詞彙

29保持良好伴侶關係的溝通力
不要忽視對方的負面情緒/我在伴侶關係中特別留意的事情/你有貼近對方的情緒嗎?/重複和提問能夠改善關係

30面對孩子的溝通力
站在與孩子對等的立場進行溝通/溝通力愈早培養愈好

31面對父母的溝通力
如何避免在與父母的溝通中留下遺憾/成為家庭中的溝通樞紐 

【第5章 如何吸引真正的好人脈】

32把「難以啟齒的話題」說出口的溝通力
難以啟齒的事情,更要及早說出口/正因為抗壓性低,討厭的事才要盡快解決

33不執著於自己的想法,靈活接受良好建議
我總是選擇最佳方法/如何成為真正的強者/彼此的靈活性是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

34願意傾聽的人能創造歸屬感
田村淳的成人小學/人們總是渴望正面的回應/不必為朋友少而煩惱

35只要擁有溝通力,甚至能夠實現夢想
給夢想和目標被否定的你/實現夢想的最佳方法 

結語 溝通力將成為一生的財富

看更多

【序】

「你擅長與別人溝通嗎?」

我經常向遇到的人提出這個問題。

但幾乎沒有人會回答:「是的,我非常擅長與人溝通。」即使在我長年身處的演藝界,能這樣回答的人也不多。

由此可見,抱持著「自己不擅長溝通」的想法生活的人,比比皆是。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認為自己不擅長溝通呢?原因在於人們對於溝通有這樣的刻板印象──「必須與別人流暢對話,順暢且清楚地傳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才算溝通」。這種刻板印象對人灌輸了「自己的溝通力低落」的自我形象。

但是我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你,這樣的刻板印象只是幻想。

「自己不擅長溝通」,純粹是誤解。

這本書的誕生,就是為了讓你發現這點。

工作、合夥、戀愛、親子、家人、朋友、社區交流、銷售產品、人際往來。

這所有的關係,都靠溝通建立。

這意味著,只要提高溝通力,就能簡單地讓人際關係變得順利。

我很幸運,周圍有著許多很快就能與剛認識的人打成一片,並獲得別人喜愛的人。

這些人一般被稱為「溝通能力強的人(=溝通力怪物)」。

我對人類有著極大的興趣,擁有旺盛的好奇心,所以一直在觀察這些人。

而我在觀察的過程中,注意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溝通力強的人並沒有特別做什麼。」

他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例如說話流暢,或是讓人捧腹大笑等。他們只是貼近對方,徹底執行溝通的基本原則。

不過,多數人都沒有發現這些「小技巧」。這樣實在太可惜。這些人並非缺乏溝通的天分,只是因為不知道這點而吃了虧。

只要稍微留意,溝通技巧誰都可以學會。即使是口才不好或害羞的人,也能從現在就開始輕鬆實踐。

只要掌握這些小技巧,就能大幅改變你的人際關係。

我還有另一件事情想說,那就是這本書是:

「只為了吸引好人脈」而寫的。

不是「教你如何避免被合不來的人討厭,能夠與他們融洽相處的指南」。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與合不來的人融洽相處非常困難。

即使暫時處得不錯,讓合不來的人喜歡你,但得隨時顧慮他們的感受不只浪費時間,更重要的是會造成壓力。

與其這樣,不如專注在獲得和自己投緣的人喜愛,與這些人一起幸福生活,如此一來,絕對能讓人變得更幸福。

因此這本書將專注於傳授「只吸引投緣的人」的方法。

雖然很容易被誤會,但我並非天生就擁有高度的溝通力。真要說起來,我甚至有些怕生,在班級裡的存在感也只是中等偏下的程度。國中的時候,第一次交往的女孩子也因為「和小淳聊天好無聊」,短短一個禮拜就把我甩了。

我認為這樣的我能夠進入演藝界,並且一路走到今天,靠的並不是自己的表演技術或談話能力,而是因為我比任何人都更加專注於「溝通力」。

因此在本書之中,我的身分不是藝人田村淳,只是一個比你更早開始磨練溝通力的普通人,我將站在普通人田村淳的立場,分享自己的經驗。我會傳授大家自己經歷多次失敗後,從中學到的「任何人都能做到的簡單技巧」。

只要提高溝通力,就能改變你每天的生活。你將變得更受人喜愛,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私生活,都會遇到更多的好事。

而達成這個目標的關鍵技巧一點也不難。

「咦?小淳,你竟然寫這麼簡單的事情?」你說不定會這麼想。但這卻是最最重要的,而且很多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本書即將開始,希望各位能夠掌握這些小技巧,提升自己的溝通力,從中獲得豐碩的果實。

再說一次,溝通力輕鬆就能獲得。

看更多

試閱

  • 01溝通力不需要「高超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溝通力」純屬幻想

首先,請回想一下你周遭的人。

你是否想到了一、兩個總是成為眾人目光焦點,並帶動現場氣氛的人氣王呢?

看到這樣的人,你或許會覺得「這個人天生就有吸引人的溝通力」。

但是,我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你。

溝通力不是天賦,而是技術。

從現在開始,你也可以把自己打造成受歡迎的人。

很多人都對溝通力存在著一項誤解。

那就是「表達能力好的人,溝通力就高」。

◎了解溝通力與簡報力的差異

聽說近年來,參加表達能力講座的人越來越多。這或許證明了很多人都誤以為「如果表達能力不佳,就無法與他人良好溝通」。當然,表達能力或許也很重要。

然而請各位想想看。

在與別人對話時,「表達能力好」真的是那麼重要的事嗎?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很多人在被問到「哪些人的表達能力好?」時會列舉出來的對象,例如播報員。

播報員的確是專家。但播報員雖然是「表達的專家」,卻不一定是「對話的專家」。

單向的傳達在專業術語中稱為「簡報」。反之,與他人對話則稱為「溝通」。

簡報是單方面對人群傳遞資訊。

溝通卻是與他人的心靈交流。

由此可知,「表達」與「溝通」極為相似,因此往往被相提並論,但實際上卻有著很大的區別。我認為就是因為簡報與溝通被混為一談,才導致許多人失去自信。

請你再次回想一下。

住在附近的超人氣歐巴桑、總被人簇擁的朋友、公司裡深受上司喜愛的同事……

你身邊的那些「溝通力怪物」,想必更擅長「與對方交流情感」,而非「傳達訊息」。

換句話說,從對話的觀點來看,比起那些磨練話術、能夠流暢地單向傳達的人,那些表達能力雖然不是那麼好,卻能抓住對方的心、打動對方情感的人,更具備「高超的溝通力」。

如此一來,我想各位都已經了解到「表達能力」並不是溝通中的必需品。

◎對方說話時是否愉快呢?

那麼,你是否已經擺脫了「必須提升表達能力」這項多年來的偏見呢?在你理解這點的前提下,我將在此寫出本書最想傳達的內容。

真正的溝通力,不在於表達能力,而在於傾聽能力。

傾聽能力更具體,且更大聲地說,就是──讓對方愉快說話的能力。

不是自己流暢地表達,而是讓對方感覺「和他在一起就會不知不覺聊太多」的能力。

換句話說,能否優先考量對方而非自己,才是決定你溝通力的關鍵。

提出讓對方愉快的問題、做出讓對方愉快的反應、讓對方愉快地說話,這就是超溝通力。

而這也是本書的主軸,首先請務必牢記。

 

  • 02「溝通力怪物」為何能成為怪物

◎輕易就能改變印象

常有人對我說:「小淳真是個『溝通力怪物』啊!」這真是令人感激的讚美。

我回顧自己三十年來的藝人生涯,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我能夠走到今天,依靠的就只有溝通力。」同時,我周遭也存在著許多「溝通力怪物」。

但經過我仔細研究後,發現這些人都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

他們只是持之以恆地去做一些每個人都能輕鬆做到,但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做的事。

正是這種堅持的態度,讓這些人成為了「溝通力怪物」。

◎雖然簡單,但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做的事

大多數人都不會去做有幾個原因。

第一,他們不知道這些方法的威力。
第二,因為「害羞」。
第三,很少有人認真告訴他們「這麼做很重要!」
而最後第四個原因,則來自「這麼簡單的事情不可能成功」的偏見。

這些原因導致大多數人不採取行動,所以就在溝通中失敗了。於是,他們就被「因為自己表達能力不佳,所以缺乏溝通力」的錯誤偏見困住,盲目地大量閱讀說話技巧的書籍,或是到處參加說話課程。

至於「溝通力怪物」則冷眼旁觀這些人,腳踏實地做好基本功,輕鬆地抓住人心。

儘管他們採取的方法沒什麼大不了,卻能讓對方無意識地感受到「啊,這個人認真地對待我」,進而喜歡上他們。

這些技巧非常簡單,簡單到讓你跌破眼鏡,覺得:「竟然就這樣?」然而,正如同先前所說的,這麼做的人出乎意料地不多。

這代表如果你能夠掌握這些技巧,就能輕鬆地與周圍的人拉開差距。

◎「溝通力怪物」的六個行動

首先將「溝通力怪物」在對話中所做的事情整理成重點。

①露出讓對方安心的笑容
②依時間、地點、場合運用表情
③掌握點頭時機
④開口就先肯定
⑤不展現優越感
⑥提出讓對方容易開口的問題

如何?或許你會懷疑:「就這麼簡單?」

但只要有意識地掌握這六點,你就能輕鬆獲得超溝通力,距離「溝通力怪物」更接近。希望你務必善加運用,接下來將逐一具體介紹這些方法。

 

  • 05有意識地「點頭」

◎獲得好人緣的最佳動作

能夠傾聽對方說話的人總是受歡迎。

「點頭」,可說是溝通力怪物的最強武器。

只要點頭就能獲得好人緣,那麼試試也無妨。

不過,多數說自己不擅長溝通的人卻都吝於點頭,讓人忍不住想問他們:「是有根鋼管插在你脖子後面嗎?」

對方並不期待你說出多精采的話,只是希望自己的話能夠獲得共鳴。

請記住,點頭的人能夠獲得喜愛。

我在參加電視、廣播、YouTube節目時,最注意的就是點頭。希望各位今後務必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我。

◎點頭的關鍵時機是「逗、句點」

溝通力怪物在聊天時,一定會點頭。

僅僅只是配合對方的話語,在恰到好處的時機點頭,就能帶給人安心感,讓對方覺得「這個人真的有認真聽我說話」。

「原來如此,總之我只要點頭就可以了吧?」

你可能會如此理解,但點頭可不只是上下晃動脖子那麼膚淺的事情。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說話的逗、句點」點頭。

配合對方逗、句點的時機點頭,就能與對方的節奏保持一致,讓對方說話時心情愉快。

至於這個技巧的練習方法,則推薦在閱讀時,配合逗、句點加上「嗯嗯」「原來如此」「是這樣啊」之類的回應。

雖然閱讀看起來是一項孤獨的作業,但本質卻是與作者的單獨對話。周圍也沒有人看著,因此非常適合練習。

所以,先試著用這本書來練習點頭吧!

◎點頭要有強弱之分

此外,點頭還有另一個重點。

就是視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種類的點頭。

同樣都是點頭,也有出聲的點頭、不出聲的點頭、大力點頭等許多不同的類型。

而其中最能發揮效果的,就是留意點頭時的輕重。

如果對話時覺得「這個詞是對方的關鍵字」,就請大力點頭。能否看穿對方的關鍵字,是展現傾聽功力的最佳機會。

倘若配合得好,對方對你的安心感就會大幅提升。

 

  • 07不用白不用!田村淳流「SNS三句魔法」

◎高明的對話像太極拳

「不不不」「但是……」「就算你這麼說……」

不少人在無意識當中,以這樣的否定語句開啟對話。但如此一來,永遠都無法與對方建立良好關係。

溝通力怪物的對話,必定從肯定語句開始。

「很棒耶」「聽起來不錯」,他們在聽別人說話時,總是會加入這樣的附和。

溝通力高的人,會積極地使用「很棒耶!」

無論對方是部屬還是孩子,當對方提出意見時,他們都會有意識地不斷使用「很棒耶!」來給予對方肯定。

良好的溝通就像太極拳。

隨時思考如何使這段對話變得更積極,並且像太極拳一樣利用對方的力量(話語)來拓展話題。

而「很棒耶!」就是其入門。

◎三句話提升溝通力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共鳴與認同。而有一個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行動,那就是在「很棒耶」之後,再加上輕鬆打開對方心扉的魔法詞彙。

這組魔法詞彙,就是田村淳流溝通術的「SNS三句魔法」。

(譯注:SNS也為「社群網路服務」的雙關語,此處的SNS為日文發音的字首。)

這和佛教的咒語沒什麼關係。而是:

「好厲害」(Sugoi)
「原來如此」(Naruhodo)
「是這樣啊」(Sounanda)

只需要將這三句魔法,添加在前面提到的「很棒耶!」的後面即可。

而在嘗試之前,你一定很想問:「小淳,這麼做真的有效嗎?」會這麼問是因為你還沒體驗過田村淳流「SNS三句魔法」的威力。

不過當你嘗試之後,說不定就會後悔「我怎麼沒有早點這麼做呢?」

◎小學生的實驗

「好厲害」「原來如此」「是這樣啊」。

我真心認為這三句話應該列入義務教育。

因為我覺得只要掌握這三句話,就會大幅降低在往後的人生中因為溝通而吃虧的機率。

有一件事讓我再次意識到這點。

距今十四年前,我曾前往自己的母校、山口縣彥島的下關市立江浦小學講演。

當時我將「SNS三句魔法」傳授給孩子,並且給他們一項作業作為實驗,請他們到附近的商店街嘗試使用這三句話。

我請他們詢問在商店街工作的人各種問題,並且針對回答不斷地重複「好厲害」「原來如此」「是這樣啊」。

結果發生什麼事呢?

大人聊到欲罷不能,滔滔不絕地講下去。

理所當然地,這些孩子聽到許多故事,增加了不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大人的喜愛。如果孩子從小就養成說這三句話的習慣,就已經學會了超溝通力。

但實際上,就是因為缺乏這樣的成功經驗,出社會後才會因為溝通而吃虧。

◎你可以更輕鬆地獲得他人喜愛!

雖然在開頭已經寫過,但因為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再強調一次。

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偏見。

那就是「溝通就是能夠流暢表達」。

其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太需要高超的表達能力。但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點,過度看重「表達」在溝通中的重要性。

為了與對方心靈交流,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對方的需求」。

如果不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只是單方面地表達,那麼無論表達得多清楚,都無法達到溝通的真正目的──與對方心靈交流。

而讓對方敞開心扉的最佳方法,就是使用「好厲害」「原來如此」「是這樣啊」這三句話。

怎麼樣?與其強調說話技巧,這種方法是不是輕鬆且簡單得多?

但很遺憾,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點。

而這也意味著,只要你懂得運用田村淳流「SNS三句魔法」,你的溝通力就會遠遠高過周圍的人。

請試著將這三句話運用在明天見到的人身上吧!效果想必會好到讓你忍不住笑出來。

 

  • 09磨練提問力

◎在「很棒耶」的後面加入「提問」

「溝通力,就是讓對方愉快說話的能力。」

而在這當中,大幅拓展對方話題的能力,就是提問力。

假設你問對方:「如果要出國旅行,你想去哪裡呢?」而對方回答:「我想去泰國」。

這時首先要回答他:「很棒耶!」但如果只回答這句話,對話就會結束。所以溝通力高的人會在「很棒耶!」後面,加入與這個話題有關的提問,幫助對方繼續說下去。例如:

「泰國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呢?」「就算是泰國,也會想去一些沒去過的觀光景點吧?」「不花錢的泰國旅行也很有趣,不是嗎?」

像這樣,追加一些讓對方更容易說下去的問題。

不否定對方的意見,只是不斷地肯定,並持續提問,對方腦中就會誕生許多想法。換句話說就是「讓對方愉快說話」。

如果在對話之初,既不肯定對方,也沒有提出問題,劈頭就否定對方的想法,例如「到泰國的深山裡,不會因為有很多蟲子而覺得不舒服嗎?」等,對方就很難繼續說下去。

請先用「很棒耶!」肯定對方的意見,再接著思考如果要讓對話發展下去,該提出什麼問題才好。

◎縮短與對方距離的「最有效提問」

舉例來說,當你問對方:「你想嘗試什麼事情呢?」對方回答:「我想養狗。」

針對這個答案,用學生時期的英文課中學到的5W1H來思考,就能順利想出下一個該問的問題。

這次的主題是狗,因此從What來思考就是「你想養什麼品種的狗?」,從When來思考就是「你想在什麼時候養狗?」

最能縮短與對方距離的問題就是Why,也就是從「為什麼?」出發的問題。

以剛才的例子來說,就是──

「你為什麼想要養狗?」「你為什麼會喜歡狗呢?有什麼契機嗎?」「你為什麼現在沒有養狗呢?」

從「為什麼」可以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問題,藉此深入挖掘出無限多種話題。

附帶一提,我通常在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能立即想出三種「為什麼」。

發揮這樣的反應速度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但事先預測對方的回答是可能的,請提前在腦中準備多種的「為什麼」。

◎提問使人更具優勢

站在提問者的立場,在溝通時能夠發揮極大的優勢。你能夠在對方說話時思考問題,產生時間上的餘裕。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我說話很不客氣,但我很少被認真談話的對象討厭。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著「我對你的人生感興趣」的態度。

當你煩惱著「初次見面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時,請要求自己「成為提問者」,試著從取得對方的夢想與希望等的「欲望資料」開始吧!

如此一來,你就能置身於有利的立場。

深化與對方的關係不用說,以長遠的眼光來看,也能站到評斷與這個人「合不合得來」的一方。

這就和猜拳時慢出是同樣的道理,能夠大幅降低你輸掉溝通的機率。

 

  • 10提問時的四個重點

◎自我揭露

超溝通力中最重要的項目就是提問力。

而發揮這項能力有四個注意事項。

首先第一個就是自我揭露。

如果只是單方面不斷提問,說不定會勾起對方的疑心。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我們應該在提問前先坦率地自我揭露,例如「我的夢想是○○,你的夢想是什麼呢?」如此一來,對方想必就能安心回答。

◎降低問題的難度

第二個重點是,當對方看似答不太出來的時候,要提出補充問題。

舉例來說,有些人就算只是被問「你想做什麼事」,也會答不出來埋頭苦思。這時請伸出援手給予提示「所謂想做的事情,就算只是想去吃吃看某間知名拉麵店也可以喔!」等,而這也有給予對方時間充分思考的意味。

這麼一來,就能營造出容易回答的氛圍。

◎一定要表達共鳴

而第三個重點是,當對方給出答案時,要展現理解與共鳴。

好不容易說出想做的事情了,結果提問的人卻沒有反應,甚至立刻又提出下一個問題,會讓被問的人覺得像是在接受審問,無法享受對話的樂趣。

當對方回答「我想養狗」的時候,可以回應「狗狗真的很可愛」等,先接納對方的答案,表達共鳴並暫停一拍,對方就會一下子變得健談。

我認為聆聽對方說話,是表達友善的最高等級。

但這種表達友善的方式,如果稍有不甚,就有招致對方不快的風險,因此請確實遵守必須注意的部分,改善提問的技巧。

◎不懂的地方要「仔細詢問」

良好的提問方式,來到最後一個重點。

很多人即使在對話中出現不懂的詞彙,也會因為打斷對話很不好意思,而無法坦率詢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你說不定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附帶一提,遇到不懂的詞彙時,即使對話正在熱烈進行,我也一定會問:「抱歉,這是什麼意思呢?」

面對這樣的行為,有些人會說「小淳聽得這麼認真好厲害」,但我認為不在沒聽懂的情況下結束對話,是最低限度的禮儀。

無法在對話途中說出「我聽不懂」的人,可能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也有過不問清楚而蒙混過關的經驗。這種成功經驗會讓他們覺得「下次也沒問題」,於是養成了不深入追問的習慣。

但如果你希望提高溝通能力,請改掉過去的習慣,從今以後遇到不懂的事情,明確地將「不懂」表達出來。

聽起來似乎有點嚴格,但如果不這麼做,就相當於不是真心想和對方說話。為了認真傾聽對方,請坦誠地表達你的疑惑吧!如此一來,對方也會對你產生好感,覺得「這個人真的在認真聽我說話」。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