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你將不斷聽到的名字:伊隆.馬斯克
他,是電影《鋼鐵人》的靈感來源;
他,被譽為最有可能超越賈伯斯的夢想實踐家;
他,被歐巴馬稱為「美國最偉大的創新者」;
他,是郭台銘、雷軍等科技大老最敬佩的年輕實業家。
從PayPal、特斯拉電動車、高速運輸計畫「超迴路列車」到載人太空飛船「太空X」,他為了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品質而努力,每一次的出擊都令人驚嘆:他是玩真的!然而,從名不見經傳的科技宅男,到跨領域的產業菁英,伊隆.馬斯克憑什麼?
賈伯斯之後,你一定要認識的創業家/楊士範
毫無疑問,賈伯斯、比爾.蓋茲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創業家,賴瑞.佩吉、謝爾蓋.布林,以及馬克.祖克柏打造的谷歌和臉書,則是二十一世紀影響世界的重要網路公司,但是如果要尋找打造未來人們生活下一個大事(Next Big Thing)的人,顯然你一定要把伊隆.馬斯克放入這個名單上。
光是PayPal就足以讓創辦人之一的馬斯克名聞天下。這個讓網路購物買家和賣家更為方便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後來被馬斯克以十五億美元賣給eBay,為他帶來的第一桶金。當然,他並沒有因此滿足,接下來把心思一分為四,分別參與電動車(特斯拉)、載人火箭(太空X)、太陽能(太陽城)和全新型態的高速運輸工具(超迴路列車)等四種幾乎完全不同類型的企業。
賈伯斯在介紹第一部iPhone的時候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在生涯中參與一樣改變世界的產品,就很幸運了,而蘋果參與了其中數種。」賈伯斯當時指的是Mac、iPod,以及現場發表的iPhone,不過後來的iPad也不遑多讓。相較而言,馬斯克手邊正在運作的這四個企業中的任何一個,也都不遜於此,皆是描繪我們未來生活極重要的一部分。
形塑未來的四大企業
眾所周知,能源是未來非常重要的課題,而多半汽車公司都是以油電混合車來試探市場,但特斯拉則幾乎是用一己之力來推動純電動車。雖然特斯拉花了五年的時間才推出第一款跑車等級的純電動車,而且總銷量僅2,250輛,但是第二款S型車,卻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吸引各方注目,光是2013年就在全球賣出兩萬兩千五百輛,並且於2014年順利打入中國市場。搭上中國正準備大力推廣電動車的時機,未來特斯拉的潛力不可限量。
太空X是第一家有能力發射太空船並回收的私人公司,他們花了十年的時間,發射了一枚火箭到國際太空站,並拿到美國航太總署16億美元的合約,接著計畫在2017年重新啟動美國載人太空計畫。
太陽城是一家針對家用的太陽能發電服務公司,包含太陽能面板租賃、設計、安裝和施工等,目前是美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龍頭。租賃計畫是讓屋主能以低價租賃太陽能發電系統,安裝在自家的屋頂上,降低家用電費。
超迴路則是一個連結洛杉磯到舊金山之間的新型態交通概念,乘客理論上能在半小時內移動約560公里的距離(從洛杉磯開車到舊金山一般約需五到六小時)。根據馬斯克的說法,超迴路是「協和號飛機、磁軌炮、空氣曲棍球桌」的結合,會成為汽車、飛機、火車、船之外的第五大交通支柱。
這樣一個會影響未來人類生活四大產業的創業家,我們能夠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肯定不亞於蘋果的賈伯斯、微軟的蓋茲、臉書的祖克柏、谷歌的佩吉和布林,或是亞馬遜網路書店的貝佐斯,但是在中文世界裡,我們很少看到對馬斯克完整的介紹,更少看到有人從這些故事中,思考我們能夠獲得的啟發。基於這樣的需要,我們決定要完成一本著作《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這本書並非僅是單純介紹馬斯克的生平,而是希望從他的經歷中抽取養分,讓我們擁有面對未來所需要的各種能力。
馬斯克是怎麼造成的?
馬斯克從小在南非長大,熱愛電腦和新技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電腦程式完全是自學,而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則是來自他所閱讀的科幻小說。這些科幻小說,甚至似乎是啟發他現在事業的原點(太空旅行)。
馬斯克在加拿大念大學,後來曾考進史丹佛大學的物理博士班,卻只念了兩天就休學,並連續創設了好幾家公司。他有過兩次婚姻,在第一段婚姻生了五個小孩(雙胞胎和三胞胎),第二段婚姻則是娶了英國女演員泰露拉.萊莉。他是個工作狂,常常一週工作超過一百個小時。
馬斯克熱中於顛覆傳統。從他的網路事業到電動車、太陽能、太空旅行、高速鐵路,每一次的出擊都朝此目標前進,期望改變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樣貌,箇中奧妙值得我們細細琢磨和思考。
馬斯克所締造的這些正在發生的未來,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未來我們一定會面對電動車滿街跑、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比重加重,以及往太空探索越來越普及的世界。現在,就是我們開始認識這一切最好的時候!
有關馬斯克,你最想問的問題
對於馬斯克,有許多讓人好奇的問題,特別是有關創意、人才、領導與溝通。在本書中,我們會嘗試回答以下的問題:
一、怎樣的成長與教育背景,使馬斯克成為了今日的馬斯克,擁有了抓住夢想的能力?
二、滿腦創新點子的馬斯克,是如何扎扎實實地將想法執行出來的?包含前兩次創業,以及在投入電動車市場時,他如何在眾多汽車大廠的環伺之下,推出顛覆電動車笨重、不方便的既定想像,風靡所有玩家的特斯拉S型車?
三、他是如何比別人早一步發現市場需求?好比他在電子商務中,發現缺乏方便又安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推出了PayPal,以及從石油耗損嚴重,排碳量嚴重污染地球,而決心投入電動車的開發。
四、儘管天馬行空的想像令人興奮,帶領一群有熱血、有理想的人創造出改變世界產品,卻是每個創業者最艱困的必修課。馬斯克究竟如何帶領每個團隊,包括Zip2、PayPal、特斯拉… …等?我們將由此看見馬斯克的領袖魅力與超效率的執行力。
五、當團隊成長茁壯後,馬斯克有辦法繼續帶領更大的團隊嗎?畢竟連賈伯斯也曾因為無法適應大公司的僵固文化而被自家人開除,馬斯克有辦法面對這一切,並且順利帶領每一家從新公司發展到規模龐大的企業嗎?
六、人脈對於新創公司的發展也具關鍵地位,畢竟每個出來創業的人都不可能靠單打獨鬥。馬斯克是如何在創業的過程中培養人脈、善用人脈?這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必修學分。
七、馬斯克如何看見未來?馬斯克現在的四家公司都是影響我們未來生活的突破性發展,但他到底如何在不到四十歲,就能看出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未來,創造出改變整個世界的產業和產品?我們一定要了解「他看見未來的能力」。
八、馬斯克如何善用說故事的能力,吸引眾人支持、崇拜他?所有偉大的創業家一定都會說故事,《跟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的作者卡曼.蓋洛也曾說過,「構想是二十一世紀的貨幣。吸引聽眾、啟發聽眾、改變世界的方法,就在於說出一個感動、有趣的故事。」從馬斯克在2013年TED大會的座談影片上,可看出他獨特的說故事魅力和說服人心的能力,你一定不能錯過。
九、馬斯克究竟如何吸引人才、訓練人才?人才是新創產業最大的資源,要如何把自己訓練成人才,進而物以類聚,吸引更多相同理念的人共同打拚,馬斯克的新時代觀點,一定值得你參考。
十、最後,當然也最令人好奇:馬斯克到底如何以年僅四十三歲之姿,不但成為億萬富翁,又能夠一口氣從事那麼多改變世界的行業?後者甚至比前者更令人值得探究,因為在這個世界能夠賺大錢的人雖然不多,但也非鳳毛麟角,然而真正能夠被稱得上是改變世界的人,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且讓我們透過這十個問題,揭開鋼鐵人的神祕面紗,帶你一同迎接未來、致勝未來。
CHAPTER 3 / INNOVATION
培養創新的能力──反直覺式思考
「失敗是一個選項,如果你不曾失敗,就代表你還不夠創新!」
接受失敗,但不接受放棄
「我以為特斯拉不會成功,事實上,我反而覺得我們很可能會失敗。」接受電視節目主持人採訪的時候,伊隆.馬斯克流露出超乎真實年齡的沉穩,臉上看不到太多的表情,「如果有一件事真的很重要,我們就應該勇敢去嘗試。即便最後以失敗收場,也勝過事後懊悔沒有動手去做!」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檢視,對於到今年六月才屆滿四十三歲的馬斯克來說,人生至此,早已功成名就。很多人在三十一歲的時候,尚未成家立業,也弄不清楚未來的方向,但他卻已經躋身億萬富翁之列。
他有一顆機伶的商業頭腦,年紀輕輕便看準了市場契機,隨時準備好大展身手,向全世界證明不凡的身價。外人眼中的他,也許一帆風順、志得意滿,儼然是真實版的「鋼鐵人」;然而,創業路途艱辛,實際走來也並不容易,自然也曾在浪頭上跌過跤,甚至好幾次瀕臨破產的危機。
但擁有瘋狂工程師基因的馬斯克,自認可以接受挫敗,卻不能輕言放棄,每次投入創業都仿若新生,也很理智地分配好投入的資源和金錢。
如今的他,身兼特斯拉電動車公司執行長與總設計師、太空探索公司(太空X)執行長兼技術長,以及太陽能系統設備公司(太陽城)董事長等要職,被許多媒體譽為「賈伯斯第二」,也是當今美國科技產業炙手可熱的人物。甚至還曾和美國總統歐巴馬晤面,也在《鋼鐵人2》中客串演出,並且與小勞勃道尼有對手戲。
帶有神奇色彩的連續創業家身分,加上難以計數的財富,馬斯克雖然早已經被許多主流媒體歸類為「人生勝利組」,卻依舊能心平氣和地接受失敗的洗禮,他說:「失敗是一個選項,如果你不曾失敗,就代表你還不夠創新!」
偉大的公司建立在偉大的產品上
馬斯克為創新下了一個註腳:「我認為人們可以選擇不平凡。」
什麼是創新呢?如果我們翻開韋伯字典,可以看到上頭對於創新的解釋是「做出改變」。而經濟學大師熊彼得則認為,創新是「將已經發明的事物,發展為社會可以接受,並具商業價值之活動」。
其實,Innovation這個字彙源自於拉丁文。它的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個意義是更新,也就是對原有的東西進行替換;第二,創造新的東西,則是憑空創造出原來沒有的東西;第三,改變,就是對原有的東西進行發展和改造。
倘若從這幾個觀點來檢視,馬斯克的確是這個世界上少數有資格談創新的人。雖然以電動車、太空探索或發展太陽能能源技術而言,他都不是這個世界上投入相關產業的第一批業者,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鮮少有人可以面面俱到,又做得有聲有色!
中國小米科技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雷軍,本身已經算是網路產業的一個傳奇,短短四年的光景,就把小米打造成一家估值超過百億美元的公司。但看在雷軍的眼裡,馬斯克卻更讓他驚艷—不只是特斯拉如今的企業估值高得離譜,已經從兩百億美元迅速成長到五百億美元,更因為他的人格特質,神奇得反常!
汽車工業其實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最「資淺」的汽車公司也有九十年的歷史,尤其產業之中不乏像是福特、豐田等大型企業,但為何像特斯拉這樣的新公司,還能夠快速崛起?如果按照雷軍的解讀,答案就在於「創新」。
所謂的電動車,係指使用電動機或牽引電動機推動,行駛於路面上的車輛。電動車其實並非新產物,已經有許多汽車公司投入研發,像是豐田公司所出品的普銳斯早在二○○一年就已問世,這款油電混合動力車歷經三個世代,是目前全球最暢銷的油電混合動力車。
那麼特斯拉的勝出點在哪裡?在於「顛覆」。
特斯拉其中一款S型車不但標榜零污染的系統,它的四百一十六匹馬力,僅需四.二秒就可完成零到九十六公里的加速表現,加上非凡的工業設計,顛覆了人們對於未來汽車的想像。
如果單純以硬體規格來比較,還看不出馬斯克所賦予特斯拉的創新。特斯拉的創新基因,可說因他而起,但最大的特色,則是成熟地整合了智慧型系統,讓駕駛人可以輕易地透過大型觸控螢幕來操控整輛汽車。無論是開空調、開天窗,或是播放音樂、導航等,都可以迅速地透過觸控方式來操作。
坐上車子,看見十七吋的大型觸控螢幕,就足以讓人歎為觀止。不但整合了導航、網路、車輛控制、能源管理、影音播放和恆溫空調系統等強大的功能,卻又能夠以簡單的圖示搭配優雅的介面設計,讓駕駛者可以輕鬆又直覺地進行操控。
「從智慧化程度來看,特斯拉跟其他汽車的設計思維和功能服務實現水平對比,就像行動網路和傳統單機作業的差別。」如果你尚未有機會乘坐過特斯拉電動車,也許一時之間很難想像它的便捷與非凡。但雷軍打了個有趣的比方,駕駛特斯拉電動車就好像用iPad平板電腦來操控一輛車,不僅簡單、直覺,又很快就可以上手,整輛車內嵌了大量創新的元素,相當令人著迷。
馬斯克深信:「偉大的公司建立在偉大的產品上。」特斯拉的文化處處可見創新,許多地方充滿設計巧思,光從一把貌似平凡無奇的汽車鑰匙,就可以看出端倪。以S型車為例,它的鑰匙也跟S型車的外觀極為類近,要開啟車門只要按下車型鑰匙上方車頂的位置,是不是很簡單呢?那如果要打開行李箱呢?是的,只需按下車型鑰匙的行李箱蓋即可。
企業文化:要創新就不能輕易妥協
馬斯克是個拒絕妥協的人。他所創立的企業,都以不輕易和現實妥協聞名。好比特斯拉引以為傲的自動感應車門把手,就是不妥協之下的產物。以最富盛名的S型車為例,只要有人靠近汽車的特定位置時,車門把手就會自動彈出,汽車開動時又會自動縮合。
這個設計的確很人性化,又符合S型車的流線造型,還可有效降低汽車高速行駛時的風阻,大家都認為這是很棒的一項設計。但是馬斯克剛開始提出這個構想的時候,旗下的工程師們並不買單。
「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設計。」負責設計的工程師在會議上砲火四射,主要認為自動感應車門把手的點子聽起來雖然很酷,但需要考慮的環節、因素實在很多。不只是車門面板的空間很有限,也需要考慮到當天氣惡劣、甚至結冰的時候,車門把手能否順利彈出?還有,這個自動感應的機制要設計到何等靈敏的程度?會不會不小心誤夾孩童的手指?
但馬斯克認為,要創新就不能太過保守或輕易妥協。他深信自動感應車門把手的設計,可以有效增加特斯拉電動車的價值與美感,也有助於提升駕駛與乘客的使用體驗。因此,歷經多次的反覆溝通、實驗,再加上對於理念的無比堅持,才讓自動感應車門把手的夢想成真,從此成為S型車的標準配備之一。
企業文化聽起來有點虛無縹渺,卻是整個公司內部影響創新與變革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說,企業文化是把企業凝聚起來的膠水,而從馬斯克身上,特別容易看到堅韌的特性,以及拒絕向現實、瓶頸低頭的價值觀。
以國內知名的裕隆汽車公司來說,他們的企業文化就是創新(Innovation)、速度(Speed)和團隊(Team),也就是所謂的IST。而日本的本田汽車公司,則是倡導由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所主張的「獨立行事、快速行動」。
回過頭來看看,特斯拉電動車的企業文化,則是更傾向盛行於美國矽谷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IDEO設計公司總裁提姆.布朗(Tim Brown)曾在《哈佛商業評論》提及:「設計思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必須考慮人的需求、行為,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
一位在矽谷從業多年的科技公司高階主管,便給予特斯拉和馬斯克高度的評價,「這家企業的思維模式和企業文化,其實更接近蘋果和谷歌兩家大公司,而非傳統的汽車製造廠。」而這段話彷彿呼應了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創新......深入閱讀更多
本文摘錄自全球第一本華文「鋼鐵人Elon Musk」專書
《他是玩真的!:「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改變未來的10種能力》
用「鄉晚那個卡」買書,天天享有【通關密語】優惠,速見「鄉民晚報APP那個卡:圓神書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