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一種習慣。
--古希臘哲學家 亞里斯多德

我們常會高估自己短期內能做的事,低估長期(持續、慢慢地做)可完成的事,似乎奮力一拚把事情做完,自我感覺的成就感更高。但其實,「如果每天都能確實完成一件小事,強過大力士海力克斯突發的奮力一擊。」因為長期累積,就算是只是單調乏味的固定工作頻率,也能從中培養出卓越的創意與生產力。

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美麗知性的作家,如圖)就是因此寫出全球超級暢銷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身為作家,她每天都工作,週末、假日、度假都不休息。有時寫作時間長達好幾小時,有時也會只寫短短十五分鐘,不過,她從沒有一天停過筆。「我發現這樣頻繁地工作可以讓我做得更多,作品更有獨創性,」魯賓自我分析「為什麼你該養成每天固定做同件事」習慣的7大原因:

原因1. 固定工作頻率讓開始更簡單

萬事起頭難,從頭開始做很難,休息後再重新開始也不是易事。每天工作,就能維持工作的動能,沒有時間覺得與工作流程脫節、不會忘記工作進度、不必費時重看先前進度來恢復原本的工作效率,或提醒自己已經做了哪些工作。因為還印象鮮明,所以輕鬆就能重拾原先的工作進度。

原因2. 固定工作頻率讓新點子源源不絕

腦子裡若不斷想著與工作有關的事,將更可能找出點子之間意外的關係,或發現令人耳目一新的連結。每當全心投入一個專案時,遇到的每件事情似乎都與之相關,而且是以一種非常令人振奮的方式,整個世界也變得更加有趣。當你對潛在素材變得極為敏銳,想法就會源源不絕。相反地,斷斷續續的工作會令你很難專注,容易卡住、疑惑、分心,或忘記原本想達成的目標。

原因3. 固定工作頻率可減輕壓力
如果一個禮拜只寫一頁、一篇部落格文章,或只畫一張草圖,你就會期待作品很棒,然後開始為品質煩惱。我認識一位作家,她幾乎無法定下心來寫作。等她終於坐到筆電前面對成堆的工作時,又因為想寫出傑出作品而感到巨大壓力,這使她不安地以嚴苛態度檢視每次工作的成果。

則因為每天都寫,沒有哪天的工作顯得特別重要,狀況有起有落,有時候寫得也不多,但沒關係,因為我知道自己的工作步調很穩定。不焦慮讓我能抱著比較輕鬆好玩的心態,去做些實驗或冒些險。假使失敗也還有充足時間嘗試其他作法。

原因4. 固定工作頻率可激發創意

你或許會想:「如果不管有沒有靈感都要頻繁地工作,會被迫降低我的標準。」在我的經驗看來正好相反。最好的作品通常是硬擠出來的。創意源自於不斷的腦力激盪,要激盪出大量的新點子,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持續投入工作。工作規律,靈感也會規律產生。

原因5. 固定工作頻率促成頻繁的工作

養成固定工作頻率的習慣後,即使沒有一大段空閒時間,也變得較容易隨時坐下來做點工作,不需要花時間調適自己。我認識一位嫁給畫家的作家,她告訴我:「我們聊過『十分鐘規則』。如果工作進展順利,坐下來後十分鐘內就能做出不錯的成果。」固定工作頻率讓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簡短的空閒時間。

原因6. 固定工作頻率促進生產力

每天都工作,能夠完成的當然更多。每天的工作成果都能讓隔天的工作更順利、更愉快。沒什麼比看著自己穩健地往一個大目標邁進更能讓人滿足。你是一步一步在向前邁進。看著自己的工作成果,就證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進展讓人安心、讓人深受鼓舞;發現自己日復一日毫無成就,則會招來慌張與絕望。諷刺又令人憂心的是,拖延引起的焦慮往往會讓人未來更不可能全力以赴。

原因7. 固定工作頻率最實際

如果一邊忙創意專案,一邊又要面對工作或家庭急迫的責任,固定工作頻率就很有幫助。每天強迫自己擠出時間投入專案,就不會老是因為排不出時間而感到沮喪。如果每天都做一點工作,經過數月、數年,就能完成很多事。還有,固定工作頻率不一定代表每天都要工作,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每天都做的事,比偶一為之的事更重要」,我們一天天地建構生活,也能一天天地採取行動,讓想像成為偉大的創作。


本文出自美國Amazon總榜冠軍,逾200位讀者給予五顆星評價的
Manage Your Day-to-Day: Build Your Routine, Find Your Focus
管理你的每一天:建立好習慣、鍛鍊專注力、磨練創意

一共20位世界頂尖暢銷作家、名校教授、TED講師、創意名家  傾囊相授,
全新工作時代最需要的觀念與技術。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