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家山崎元在2022年夏天得知自己罹患食道癌,儘管歷經治療,卻在2023年春天再度復發。他在寫了一封信給當時18歲、正要升大學的兒子之後,再繼續寫就此書,成為他與病魔奮鬥中最想完成的事。書末並附有該封信全文。
這封信像一面鏡子
暢銷理財作家 畢德歐夫 推薦:
當我收到《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人生與幸福》時,心中不禁浮現了一個場景:一位病危的父親坐在書桌前,燈光微微映照著他專注的臉龐,筆尖在紙上遊走,字裡行間都是對兒子的殷殷期盼。這是對抗病魔已久、不久於世的父親,送給剛成年的孩子最後的禮物。
這不僅是一封信,更是一個父親傾注一生經驗、智慧與對未來深切期待的真情流露。而作為讀者的我們,何其有幸能以旁觀者的身分一窺這段寶貴的親子對話,並從中汲取自己的人生啟發。
《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作者是一位經濟評論家,站在理性與數據的基石上,卻寫出了感性的文字。他開篇便指出,金錢不是人生的目的,而是手段。這樣的話語,從一位經濟評論家口中說出來,似乎有些反常,但也因此更加打動人心。或許,正是因為他深知金錢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他更希望兒子理解,金錢應該如何成為一種有益的工具,而非束縛人生的枷鎖。
這跟我過去每一天在專欄書寫的文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我期盼可以用一點影響力,幫助更多網友,造福更多不懂投資理財領域的讀者。
金錢是手段
書中提到「昭和那一代的工作觀」(編註:昭和時代1926年底-1989年初),這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他們那一代人普遍追求穩定的工作,認為穩定就是一切,例如進入大企業、當公務員或從事被認為有保障的專業職業。我的父母因為自己是基層的勞工,畢生都認為能坐辦公室,就意味著可以領到很高的薪酬,事實上,這些都是舊觀念了。本書作者也提到上一代人以長時間的勞動換取穩定收入,期待能在一個組織中安然度過職業生涯。對於這樣的工作模式,作者並未全盤否定,但他提出了一個警醒:時代已改變,舊有模式未必再適用於新時代的競爭環境。
*山崎元,擅長使用辛辣犀利的筆鋒銳評經濟,專欄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閱讀這些文字,我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試圖告訴他的兒子,現代社會中,個人自由與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價值。他建議年輕人不要過度依賴傳統的就業路徑,而是要勇於冒險,嘗試不同的可能性。例如,他提到善用股票、參與新創企業,甚至自行創業,這些建議或許聽起來有些冒險,但他緊接著以理性的分析來佐證其可行性。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倡要「適度冒險」。他說,如果某件事的風險並不會讓你一敗塗地,那麼它就值得嘗試。這不禁讓我反思:我們是否常常因為害怕失敗,而錯過了可能改變人生的機會?是否因為不敢冒險,而讓自己停滯不前?這些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它們確實挑戰了我們對風險與穩定的傳統看法。
--父親
全書的核心,不僅在於如何賺錢,還在於如何管理金錢,讓金錢服務我們的人生。作者強調「長期、分散、低成本」的投資原則,這些建議或許並不新奇,但以一個父親的身分娓娓道來,卻多了幾分溫暖與說服力。他特別提到,財富的累積並非為了滿足無止境的物質需求,而是為了獲得自由,進而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
幸福的本質
在這些理性的建議之上,作者更進一步談論了幸福的本質。他提醒兒子,不要讓金錢成為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也不要被世俗的價值觀綁架。我尤其喜歡他提到「與聰明、有趣和真誠的人交往」,這是一種對幸福的質樸詮釋:幸福不是擁有多少金錢,而是能與值得的人分享生活的點滴。
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我既沒有作者那樣深厚的經濟學識,也沒有書中兒子那樣的青春年少,但這本書卻深深觸動了我。它提醒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停下來思考:我們究竟為何而忙?我們的努力是否朝向真正的幸福?
--父親
尤其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成功」的定義困擾:高薪、名望、穩定的職業。這些外在的標籤,真的能帶給我們內心的滿足嗎?作者以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答案未必如此。我們需要一個更全面、更深刻的成功觀,那就是將金錢作為達成目標的工具,而非成為目標本身。
最後,我想說,這本書真正讓我感動的地方,不在於它提供了多少實用的建議,而在於它的真誠。作者並未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父親或無所不知的導師,相反地,他坦誠分享了自己的困惑與遺憾,試圖用這些經歷為兒子鋪就更好的道路。這樣的父愛,不是簡單的物質支持,而是一種深刻的智慧傳承,讓人動容。
如果你是正在為未來迷茫的年輕人,這本書能給你啟發;如果你是正在努力工作的中年人,這本書能讓你重新審視人生的方向;如果你是已為人父母的長輩,這本書能幫助你思考,該如何在這個複雜的時代為孩子指明道路。
《經濟評論家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不僅是一封信,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對金錢、工作與幸福的種種思考。願你能在閱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也願每個人都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擁有更加自由與幸福的人生。
(本文作者為暢銷理財作家,著有《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
● 第一章 如何工作與賺錢?
● 第二章 如何增加手中的錢?資本主義經濟的架構又是什麼?
● 第三章 還想告訴你一些事
● 終章 小小的幸福論
附錄 寫給長大的你──給兒子的一封信(全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