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作者的真心話:

託近年選舉之福,這邊說那邊「皇民」,這邊說那邊「漢奸」,你來我往,好不熱鬧,搞得臺灣人必須在明天投票之前先把上世紀的往事釐清。在爸媽抱著頭抱怨「選舉選成這樣我都不會教小孩了」之餘,對教育的好處是,這樣的氣氛讓臺灣人比以前更關心這塊土地的過往。於是「史普」(歷史普及)書籍比以前更暢銷,種類也愈顯多元:有為哈日族編的、有為文青編的、有為青少年編的、有為兒童編的、有為懷舊者編的、有為罵特定政黨編的(喂)……但是,看來看去,我發現有一個族群,他們極度缺乏臺灣史的知識,但他們偏偏該是亟需補習臺灣史的人。他們,就是家有小五學生的家長。

這本書不是讓你快速讀通臺灣史的。想要能夠回答小孩的臺灣史疑問,還不如直接拿小孩的社會課本來讀呢!這本書其實是用來讓你讀了,能馬上假裝比孩子更懂的特效藥。

──這不是很酷嗎?本書對於臺灣的通史,可以說是避重就輕、隨便帶過(也太口無遮攔了吧),但比起從頭到尾好好把歷史課上過一遍,我更有興趣的是在時光走廊閒逛時,駐足停下,從牆縫偷窺一些鮮為人知但真的引人入勝的小玩意。總歸一句:哪裡有哏,我就寫。


(本書繪者:壯兔)

那邊有看官舉手問了,我說鄭成功是海上最強美男子,可有根據?那位女性朋友請將手放下,順便把嘴邊的口水擦乾。鄭成功是有畫像傳世的,而且這畫像據說不是後世畫家憑空想像,真的是鄭成功在臺南聘請畫家繪製,傳到他堂兄弟手裡,一路傳下來傳了兩百多年。到日治時期,鄭家把畫送給日本人帶回日本,後來又送回臺灣,當時的臺灣總督將這幅畫視為國寶,輾轉送到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日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保存。

從畫像來看,鄭成功面目清秀,留著短短鬍子,如果這樣還不算美男子,諸君可以去看看朱元璋的畫像再回頭看鄭成功的,你就會覺得鄭成功根本就是金城武。說到金城武,過去曾有傳聞說好萊塢想拍一部有關鄭成功的片子,(神鬼奇航系列嗎?)就是鎖定金城武飾演鄭成功。雖然金城武經紀人澄清絕無此事,不過想像一下,鄭成功是中日混血,會說日語和閩南語,這些條件都和金城武一致,感覺上金城武的確留個小鬍子就可以cosplay鄭成功了。

乾脆這整本書都來寫鄭成功傳說好了,比較輕鬆

鄭成功的傳說故事一抓就是一大把,好比傳說鄭成功打退荷蘭人當天,晚上大家呼呼大睡,絲毫不知荷蘭人是假意投降,其實埋伏著準備夜襲。你道荷蘭人為什麼半夜不睡覺出來假扮王祖賢……我是說出來夜襲?因為荷蘭人的故鄉在荷蘭(廢話),在地球的另一端,我們臺灣晚上的時候荷蘭是大白天,所以他們的生理時鐘有時差,晚上反而精神奕奕,適合發動夜襲,這樣的理由應該夠科學吧。荷蘭人已經集結完畢,就等發一聲喊就要衝進敵營來個絕地反攻。此時萬籟俱寂,烏雲蔽月,天地無光,當真是神不知鬼不覺;然而偏偏這時就有野生的可愛小動物出來吃宵夜,荷軍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牠眼裡──牠是一隻小壁虎。

說他小,是形容牠的可愛,其實牠的真實身分是一位壁虎王。這壁虎王看到鄭成功就要死於亂刀之下,深知臺灣島歸於鄭家乃是天命,便連忙召集全臺灣壁虎過來臺南。然而時間實在緊迫,只有三分鐘,匆促中只調集到濁水溪以南的壁虎到來(也跑太快了)。壁虎王打手語示意:我數三下,大家一起叫鄭軍起床。於是壁虎王數三下,千萬隻壁虎張開大嘴,卻沒有半點聲音發出,大夥兒才驚覺一件事──壁虎是不會叫的!壁虎王又打手語示意:不行!今天我們一定要叫出聲音,把鄭軍叫醒!於是大夥兒又中氣運足嘴張大,這次終於發出了有如哥吉拉嚎叫般的巨響。

這一幕,連達爾文目睹都要脫帽致敬。壁虎憑著自主意識,從不會叫,在一夜間進化成會叫的品種。鄭軍突然被叫醒,睡眼惺忪中看到荷蘭人遠遠埋伏,連忙抓起武器抗敵,荷蘭人這下才真的逃之夭夭駕船夭夭滾回荷蘭夭夭。鄭成功感念壁虎在反清復明大業起了關鍵作用,遂封之為「鐵甲將軍」。正因為這一夜只有濁水溪以南的壁虎曾經參與這場生物演化大躍進,此後濁水溪成為天然界線,以北的票投藍營……說錯了,以北的不會叫,以南的才會叫。讀者若在北部聽過壁虎叫,那是搭高鐵上來的。

總之,鄭成功還沒登陸臺灣就已經發生「國姓魚」傳說,登陸臺灣不久又創造「鐵甲將軍」傳說,難怪上天不讓鄭成功活太久,讓他活久一點的話,臺灣的物種生態不知道會被搞成什麼樣子。在民間故事裡,鄭成功一路北上,非常盡責地執行他「傳說製造機」的任務,比如說走到臺中大甲鐵砧山,因為軍隊沒水喝,鄭成功拔出寶劍往地上一插,甘泉便如黃河長江之水滔滔不絕,留下「劍井」遺跡(後來查證原來是插破地下自來水管,鄭成功被水利局提告訴訟)。又好比說走到臺北三峽鶯歌一帶,原有一隻好凶的鸚哥精(鸚鵡精)和一隻好大的鷹精(請注意發音)作怪,鄭成功開砲將兩隻怪鳥打死,鸚哥精化為鶯歌石,鷹精(再次拜託注意你的發音)化為鳶山,成為今日三峽鶯歌的著名景點。


外國看臺灣是寶,清國看臺灣是草

清朝治臺二一一年,前一百九十年大多是放著給臺灣人自生自滅,可以說只有最後二十年比較認真治理。(清廷表示:「那是因為我認真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這個認真治理的結果,是把臺灣更推向現代化。不過在講清廷認真起來之前,我們還是得把時間倒退一點點,看看臺灣是怎麼開始現代化的。

先前提過,臺灣在長期開墾後,人口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與大陸的貿易也越來越密切,在港市更興起一種行業,叫做「郊行」,也可以倒著念,叫「行郊」,就是進出口貿易組織,左右了臺灣的經濟。除此之外,清廷也在臺灣設了「正港」,也就是官方許可的通商口岸,從最早只有臺南鹿耳門設置,接著加上鹿港,後來在臺北、宜蘭等地也設了正港,以利貨物稽查與抽稅。所以臺語說這東西如假包換,會形容為「正港的」,意思就是這東西是從正港進口,經官方查驗過,絕對不是走私盜版山寨黑心貨啦。

雖然臺灣已經成為供給大陸稻米、蔗糖的補給站,臺灣的需求市場也越來越大,但清朝還是只將臺灣看成是福建省底下管轄的一塊海島而已。倒是西洋人對臺灣另眼相看,因為他們著眼的已經不是「國內」,而是「國際」,他們看中了臺灣的交通與利益,從十九世紀開始便不斷找機會來臺灣逛一逛。好比說一八四○年發生鴉片戰爭,英軍也順便逛到基隆來(有沒有那麼順便),後來幾年也還來逛過好幾次。

再說美國吧,美國一直以來都是長輩拿來羞辱(說錯,是勉勵)我們的榜樣,好比說:「你英文都補到哪裡去了,人家美國小孩五歲英文就嚇嚇叫!」「你在睡覺的同時,美國人正在勤奮地工作你知道嗎?人家就是有競爭力國家才強大。」這麼威的國家當然是挺有遠見的。十九世紀有一位美國海軍艦長叫培里,他在日本史上赫赫有名,因為他率領四艘軍艦長驅直入江戶灣,逼迫日本開啟國門放棄鎖國,也造成了後來日本現代化的開端,在日本史上這叫「黑船事件」,隨便問一個日本人都知道。這個培里呢,事實上也來過臺灣,發現基隆一帶蘊藏煤礦,適合當成美國來到東亞的休息站與燃料補給站(當時已開始使用以煤炭為動力的輪船)。在黑船事件過後三年,培里在美國出版了一本厚達千頁的報告書,裡面有三張地圖跟臺灣有關:一張是臺灣島加澎湖地圖,是美國史上第一張臺灣地圖另一張是寬八十六公分、高六十公分,超大張的基隆港地圖;第三張則是標明何處有煤礦的地圖,顯然圖謀不軌。培里還跟美國總統建議過,要把臺灣占下來當殖民地。(我知道有人在嘆氣說怎麼沒有占領呢,麻煩你們有點骨氣好嗎?)

當外國人都覬覦著臺灣這塊十字路口的黃金百萬店面,只有清朝傻傻的還維持著那種舊貴族的窮酸尊嚴,以為我好大你好怕,我大清國還是世界中心,歪果人不過是貪圖我的銀兩圍在旁邊的蒼蠅,臺灣不過是負責出產米糖的邊疆鄉下。兩邊觀念眼界差那麼多,想當然耳要不發生事情都難似登天了。



永福搞不好超愛讀自己當主角的小說

2015年,新聞傳出消息說,位於中國廣西的劉永福墓被盜。其實他的墳墓早在民初就被盜過好多次,許多網路鄉民對此新聞的反應是:「劉永福喔?我知道啊~龜仔囝~打到一半溜走的中離狗嘛~」然而我們看看教科書以及官方的論述,仍將他定位為正面的抗日英雄。為什麼他的評價會這麼兩極化?

對中國而言,他不折不扣是個英雄。雖然臺灣民主國的抗日活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他落得黯然離去的下場,但若不以成敗論英雄,大清國的人民還是把他視為偶像。他率領臺灣民主國抗日是西元1895年的事,才過兩年,一本奇書《說倭傳》(後來改名《中東大戰演義》)在清國出版,這是由晚清作家洪興全所撰,一本共33回的章回體演義小說,以甲午戰爭到乙未割臺為背景,創作出一幕又一幕臺民奮起抵抗的故事。

故事後半,由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獨挑大梁,率領臺民英勇抗日,連他女兒劉大小姐也是巾幗英雄。黑旗軍神威所到之處,日軍無不喪膽,有詩為證:「黑旗士兵素威揚,殺敵堪誇膂力剛;笑煞倭人真膽怯,至今猶怕到臺疆。」雖然這段紀錄看起來像是發生在平行世界,不過,小說嘛,這樣寫才有人看──話說回來,諸君一定挺好奇小說如果把劉永福寫得比美國隊長還威,那最後結尾要怎麼自圓其說?簡單啊,就說積勞成疾,只好含恨放棄就好了。這是什麼反高潮小說啊,也太後現代了唄。

而這本《中東大戰演義》也成為除了「征服者」「被殖民者」之外,從「第三者」筆下,想像建構出來的「抗日史」。事實上,當時這種以劉永福為主角的自爽小說還蠻多的,有點像現在租書店裡言情小說一排都是「總裁系列」一樣。劉永福一直活到民國建立後的西元1917年才過世,也就是說這些「劉永福系列小說」他自己應該是有機會看過的。看到自己的形象被神化成這樣,不知心情有多複雜?(劉永福表示:「可以抽版稅嗎?」)

補充一個有趣的傳聞,一代宗師黃飛鴻曾受劉永福賞識受聘入黑旗軍,這則史實在李連杰的電影《武狀元黃飛鴻》點出過,劉洵(就是電影《九品芝麻官》裡的屁精公公)飾演劉永福,李連杰飾演的黃飛鴻被稱為「民團總教練」。據我手上《香港武林》(香港明報周刊出版,2014年)的紀錄, 甲午戰爭的時候,黃飛鴻是跟隨劉永福到臺灣來駐守臺南的,隨著戰爭失利,黃飛鴻也黯然回佛山行醫,從此停止教授武術,可能是在臺灣的抗戰經驗,令他對傳統武術在熱兵器戰場上的運用有不同的想法。

系列電影《男兒當自強》中,黃飛鴻曾與官吏討論過「中國的武術是否面臨絕路」;在劇中,這算是在《黃飛鴻》第一集裡看到鐵布衫嚴振東師傅被洋槍打死的喟嘆,想不到據資料看來,讓黃飛鴻有此喟嘆的,居然是來臺參加抗日戰役這個經驗。Oh my God!黃飛鴻來臺灣抗日過!!徐克快來拍啊!!


.延伸閱讀:重返臺灣光復的那段時光〈船靠岸了,英雄怎麼還不登場?〉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