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我們從小就努力學習一個和「回味」很不一樣的東西,叫做「反省」。
把反省學得太好的人,不太敢回味。
我們其實都反省得挺不賴,說不定在長大以後,可以來學學另一個東西。
「回」過頭去細細品味。回味,就是再活一次,再活一次我喜歡的部分,回味美好的經驗,再迎向未來。
用專業的心理治療語言來說,叫做「身歷其境的重新經驗(Re-Experiencing)」。
回味的好時機有兩個:一個是吃飯時,另一個是晚上睡覺前。
我發展的回味語法裡,最經典又最容易操作的,就是
「今天,你什麼時候有快樂?」
幾年下來,連我的兩個稚齡女兒都學會了呢!
這個簡單的句型,有兩層重要的好東西。
第一層好東西,是可以持續地蒐集自己活過的好時光。
如果身旁有朋友、伴侶可以問,互相問會是挺好的選擇。也可以自問自答,然後寫下來,寫在臉書上,寫在日記裡。
第二層好東西,是當我們知道了身邊的人,今天什麼時候有快樂時,會讓我們更知道對方,最回味最享受的時光是什麼時候什麼場景。於是,有力氣的時候,就可以付出愛,讓那樣的時光與場景得以重現。
讓回味,溫暖你我的心房。
摘自哈克《做自己,還是做罐頭?勇敢挺自己的第一堂課》
Part2〈從自己的故事裡,長出自信來〉
文章試讀 做自己,還是做罐頭?
做罐頭,不但符合社會的期待,還可以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
做自己,可以同步內在的流動,活出生命的美麗,為世界增添色彩。
全書含兩大附錄【自信練習】【解夢句型】
並贈10張「雨過天青」自信卡:
❶可隨身攜帶喜歡的卡隨時念給自己聽;
❷可以在每天的開始抽取一張做為提醒;
❸當朋友沮喪需要陪伴,可以挑選合適的卡片念給他聽。
····✦····✦····✦········✦····✦····✦········✦····✦····✦····
黃士鈞(哈克)老師最新作品《陪伴心理學》
····✦····✦····✦········✦····✦····✦········✦····✦····✦····
哈克原本在社會的期待下就讀清大電機系,後來毅然決然傾聽自己的聲音,轉而前往美國攻讀,成為諮商心理師。多年輔導的經驗中,他看到一個個年輕的生命,為滿足父母期待努力不懈,而忽略了內心深處那個真實的自己。因此他以自己累積的深厚心理諮商技巧,透過案例故事的說明,幫助大家活得真實、自由又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