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700115

22歲起,選那個不做會後悔的決定

作者 鍾子偉
出版日 2015-06-30
定價 $270
優惠價 79折 $213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最受歡迎線上專欄作家、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獻給所有不甘平凡的年輕人最誠摯的職場建言

對於職場人生,
我們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等待好運。
或者也可以努力嘗試,找到熱情,只求不後悔。

有人說,台灣的年輕世代是「崩世代」,因為得面對比過去更嚴酷的世界。
就算學歷再高,也不保證從此一帆風順、飛黃騰達。
他們不敢奢望找到理想工作,甚至別無選擇,僅能找到可堪糊口的工作。
賣命勞動一整天,卻不知道為了什麼。
因為害怕畢業即失業,所以一窩蜂地往公職補習班奔去,或者找間研究所來讀……
年輕人面前的機會愈來愈少,挫折卻愈來愈多,藏在心中的那個夢想,幾乎只是幻想。

台大外文系、哈佛商學院MBA、28歲當上外商總經理、
30歲創立網路社群新聞媒體「關鍵評論網」,
乍看是「人生勝利組」,但其實,他所經歷的一切,卻並非「幸運」二字可以帶過。
因為,他比別人更在意做每件事的動機、更執著於自己的選擇。

「我總是不斷追問自己、提醒自己,
如果放棄想做某件事的念頭,十年後會不會感到後悔?」

繼《十八歲起,你的格局不一樣》,鍾子偉將以自身的職場經驗為出發點,
希望能藉由此書,幫助年輕世代扭轉青貧、窮忙、薪酸的惡性循環,
以及如何保持自我、職場與人生之間的平衡──

   ◎前三份工作學到的事──

  在進入職場前,該有什麼樣的心理準備?面試時,該怎麼表現才能脫穎而出?如果,被要求應酬與加班,該怎麼辦?

   ◎轉職學問大,必須考慮那些事?──

     該怎麼評估自己是否該換工作了?家族企業與自己的夢想,如何權衡?

   ◎創業之路──

     為何如今是創業的好時機?創業基金該準備多少,又該如何控管?創業團隊該有哪些人才?

世界走得很快,現實確實很冷酷,
但不必擔心,鍾子偉將分享每一階段的心路歷程,與該注意的重點。
在進入職場前,但願這本書能送上些許幫助。 

作者簡介
鍾子偉  Joey Chung

台灣出生,美國成長,台大外文系畢業,哈佛商學院2009年畢業生。

前三麗鷗中國區總經理,美國三麗鷗企業開發部經理。

曾任職於美國紐約Ralph Lauren,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商業周刊》線上專欄作家,台灣模擬聯合國推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30歲時,由於對現今台灣媒體不滿,也想嘗試做出一些改變,決定與夥伴創立一容納多元觀點的新聞平台:關鍵評論網。

在旁人眼中,他的學經歷很漂亮、優秀到不行,但他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做出不後悔的選擇,並在漫長的職涯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著有:《十八歲起,你的格局不一樣》(先覺出版)《哈佛商學院教我的成功關鍵》《人生不是只有步驟一二三》《記得你22歲的眼神》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700115
ISBN:9789861342559
224頁,25開,中翻,平裝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什麼時候?

Part 1 前三份工作學到的事

     20 21 22 23

     【進入職場之前,這些事得先知道】

      .找到你的人生終極目標          

       想像你的未來工作/畢業之後,你想做什麼?

  .認清「機會成本」的代價    

   年歲漸增,機會成本代價愈高/用機會成本代價,評估所有決定

  .過去,不等於未來        

   隨時能重來,只是你想好了嗎……/這個夢想到底值多少錢?

  .善用過渡式就業

   方向未明時,試試過渡式就業/過渡式就業,就該只是「過渡」

  .第一份工作,應該選擇大公司嗎?    

   大公司或小公司,不是個好問題/第一份工作,以未來性思考而非薪水

  .在職場上,你並不特別

   三十歲,領悟其實自己並不重要/忙了一天,心卻空空蕩蕩……

  .找到你的熱情,只求不後悔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人生苦短,最好值回票價


    【關於面試】

  .找到你的獨特價值與優勢

   想辦法讓自己無可取代/安排你的專屬故事,行銷自己

       .面試不比學歷,而是比銷售力

   面試時,別溫良恭儉讓/如何介紹你自己?

       .這樣面試,增加錄取率

   做好充足準備,是應試者基本態度/穿著、感謝信,都是面試一環        

  .量身訂做每一場面試  

   你是獨一無二,但公司也是/面試時放輕鬆,但也不是泡茶聊天

       .談薪水,別再說按公司規定

   薪水報價,自信的衡量指標/如何談第一份薪水?

      .別讓爸媽陪你面試      

   家長陪同面試,百害而無一利


     【關於職場文化】

       .加班,一種可怕的企業文化?        

    加班,其實是察言觀色的結果/從「努力工作」轉換為「聰明工作」

        .「尊重」傳統而非「妥協」    

    年輕人,你怎麼不吃?/重視倫理,但練習擺脫傳統包袱

        .應酬,算分內工作嗎?  

    東方應酬文化,導致「關說」普遍/讓業務單純,讓工作高雅

        .中日應酬面面觀      

    在中國應酬,感受到爾虞我詐/在日本應酬,感受到同袍之情

        .夢想之路,或許是一趟天堂路        

    為工作犧牲私人時間,值得嗎?/想成為將才,就別怕累、怕被電


Part 2  轉職,人生的轉換點

   24 25 26 27

        .當轉職成為一種「妥協」

     曾想改變社會的那個女孩/年輕人,胸懷大志吧!

        .轉職的迷思        

    會念書小孩的難題/有成就的人,不過是懂得取捨

        .不要成為那顆不痛不癢的螺絲

    你為何想換卻不敢換工作?/「之後」,到底是什麼時候?

        .回到家族企業工作的選項

    問自己,你有選擇的自由嗎?/做好準備,為接班熱身

     .人生轉職──愛家庭還是愛事業

    女生的機會成本代價/當男女雙方都想拚事業時


Part 3  創業之路

    28 29 30 31

       .創業,一種難能可貴的勇氣      

    十五歲的創業家/天下父母心,但愛拚才會贏

        .史丹福的創業一條街

    台灣缺少讓新創公司快速成長的環境/比起矽谷,台灣創業相對簡單

        .「破壞式創新」看台灣低薪環境

     別人用十塊錢做,我就用一塊錢/)打造品牌,才有機會拉抬薪資        

        .低薪時代,正是創業好時機      

    唯有創新,才能打敗不景氣/當年輕世代薪酸、青貧、擠國考列車

       .到底幾歲才適合創業?      

    我的創業契機/三十大關,我的職涯選擇

       .選那個「不做會後悔」的決定

    為何歸零?其實答案很簡單/我怕失敗,但更怕後悔

       .保持創業熱情,按部就班執行

    抽象,具體,量化,執行/高鐵一個月有多少乘客?

       .學習「瓶頸」思考

    找出問題的「瓶頸」/   什麼是創業的瓶頸?

       .認識新創公司的五個階段        

    創造價值的魔力/不以投資金額,選擇合作對象/燒錢率與跑道,創業家不可不知/創業超好玩,怎捨得回去上班

        .算好創業要燒多少錢

    創業要花多少錢?動手算一算/不是投入多少,而是能獲得多少/避免創業的最大惡夢

       .別被過多「雜音」干擾  

    哪些是「雜音」?/給自己留後路,是勸自己別全力以赴

       .創業團隊得有一位「控制哥」        

   創業可以很好玩,但不代表無紀律/「理想」與「混球」,一樣重要

       .讓創業優化的三支箭──經驗、財力、人脈

    創業最好趁年輕,不過薑還是老的辣/不要畫地自限,多豐富生活經驗

       .創業是理想與現實的不斷對話        

    既理想又務實,才是成熟的創業團隊/晚上做夢,白天要更務實

       .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偏執帶來成功,雖然胃有點痛/要有不能呼吸的準備

       .「關鍵評論網」創業甘苦談    

   為什麼選擇媒體創業?/創業心法與經驗談分享


結語  給肩負未來的每一個你

看更多

【前言】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什麼時候?

這本書最早的起源始於兩年多前,幾乎可說是個意外。

當時我還住在上海,任職於一家大型跨國公司。不過,那時我已打算離開,想著預計幾個月後就會搬回台北,創立媒體公司。

那年,我即將滿三十歲,心裡躊躇著是否離開畢業後任職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公司,並且再度在另一座城市展開新生活,將時間、金錢與名譽投注於創立一家屬於自己的事業。

那是一段充滿困惑與恐懼的時光,也是我目前的人生當中,面臨過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我必須在不久之後做出重大決定。

碰巧,在利用週末返回台北的一次旅程中,我和這一系列書籍當中的上一本著作《十八歲起,你的格局不一樣》的編輯團隊見了面。我們花了幾分鐘聊聊近況,談論我們合作了上一本書之後這兩年間,彼此在職業與個人生活上的發展,也談到對於彼此的再度合作有沒有什麼新點子。

其實,我當時並沒有特別把心思放在這方面,因為我太忙於自己所面對的決定與兩難狀況,也不斷想著自己的選擇以及日後可能出現的後悔。

我該不該待在現下任職的這家大企業,過著相對安全也比較有保障的生活?或者我能夠藉由追尋其他選項,而學到更多呢?

在上海住了兩年之後,到底該回台北,還是該去其他城市找工作,繼續結識其他擁有多元背景與經驗的朋友?

什麼時候才是嘗試創業的理想時機?是現在嗎?還是我該聽從別人一直要我再等等的建議?

如果答案永遠都是「再等一會兒」,而不是「現在就行動」,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面對以上這些問題,以及其他許多在二十至三十歲出頭這段年紀,所必須經常面對的各種問題當中,我們在思索答案的過程,似乎總不免回到這個問題上:

如果不是現在,那麼是什麼時候?如果不是現在,那麼我會不會對自己沒有做出這項決定而悔恨終身?

我一邊向編輯團隊說明著我人生中最近發生的事,同時這個問題便不斷浮現在腦海。過了一會兒之後,我們似乎對這本書的寫作方向取得一致共識。

直到今天,在我的所有著作當中—不論內容談的是我就讀商學院的經歷、在美國與亞洲工作所體驗到的文化差異、規畫自身理想的就學與職業生涯的經營理念,乃至在中國工作與生活的經驗—我和先覺出版的編輯團隊所合作的《十八歲起,你的格局不一樣》一書,大概是讀者人數最多,也最常受到朋友、作家以及讀者討論的一本。我在街頭遇到的年輕朋友或是學生,如果想要討論學生生涯、大學生活該如何規畫等相關議題或想法,最常提及的都是這本書。

可是接下來該怎麼辦呢?他們有時候會這麼問。

二十八歲之後該怎麼辦?我們在那時候可能面對的挑戰和決定有哪些?

如果先前的那本書所談論的是我們在十八到二十八歲之間可能會面臨的最重要的議題與決定,並且由每一章討論一年,那麼這本新書該怎麼延續呢?至少是延續那本書的精神?

上一本書從開始策畫到完稿出版,都是我正值二十八歲那一年的事情。那時候,我才剛經歷了許多新的人生體驗,包括在學校求學、到國外念書、處理感情關係、面對家人的期望,以及我們這個世代逐漸從少年成長為青年所面對的各種掙扎與不安全感。

現在,我的歲數已進入三字頭,要怎麼繼續討論那些議題而不至於重複先前的內容?

要怎麼讓這本新書讀起來還是那麼隨性、坦率又直接,就像老朋友在悠閒的週末午後坐在咖啡廳裡閒聊一樣?

如同上一本書,我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讓讀者覺得他們就坐在我們身旁,聆聽著我們的談話,而不像是在學校或工作上聆聽那種嘮叨的說教,或者像是閱讀教科書或說明手冊一樣令人煩悶。

我不希望把書中的內容寫得太過理論性,也不希望寫得太過空泛,而是希望能夠盡可能直接、坦白,盼望能夠為讀者帶來盡可能的幫助。

此外,相較於二十八歲的我,現在我所處的情境已和當時大不相同。

現在,離開學校已將近五年,而且因為投入創業圈而一切必須從頭來過,我已經歷了更多陰鬱的體驗,目睹過商業與人生中更多的灰色地帶,因此也變得更加謹慎、沉著。踏入三字頭的這個人生階段,明顯可見將會與我們剛出校園的那段年輕時期大不同。

在那天的談話結束之際,我們取得共識的寫作方向是:讀者會和我們一起成長,所以上一本書既然談論了我們二字頭的人生,那麼這本書探討的,就會是我們所有人會面臨的類似議題,也非常近似我當時思考過的那些問題與決定:

現在是該到其他城市或國家去闖蕩的時刻嗎?

我該待在當下這份安穩的工作裡,還是該嘗試其他挑戰?

在什麼時候,機會成本才會高得讓我不得不對自己的夢想做出妥協,說服自己接受我為了滿足家人的期望而必須做的決定?

接近三十歲的時候,我們看待感情關係與家庭責任的態度會出現什麼變化?

我們又該如何展開屬於自己的探險旅程,不論是極為單純的事,例如終於開始學習彈奏吉他;還是比較複雜的抉擇,例如創立自己的餐廳,或是找尋夥伴與投資人而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會怎麼實踐,怎麼規畫,怎麼思考這些事情?

這一次,與其在每一章裡塞進一年的內容,不如把人生階段中最常面臨的選擇與決定,畫分成三個主要部分,探討我們在長大成熟的過程中如何思考與改變,以及如何規畫出最好的方法,讓自己獲致成功。

每一個主要部分都會穿插一些簡短的小故事,藉此闡述我們所有人終有一天都會面臨的各種常見問題與重要抉擇關頭。希望我分享的自身經驗,能夠像跟老朋友敘舊一樣,不論各位讀者同不同意我的心得與想法,都能有助於大家提前思考自己該預做哪些準備,並且避免我犯過的錯誤。

我所經歷過的人生以及學到的教訓—有些是痛苦得來的結果—都是我希望自己年輕的時候,能夠早點知道的事情。所以,我誠摯盼望這些內容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至少能夠協助各位想像自己可能在不久之後將面臨什麼樣的重大決定。

本書的最後一章探討「創業」,我們也確實仔細探究了如何思考、規畫以及經營一家處於草創時期的公司。對於書中是否該納入這個部分,以及該談得多細,編輯團隊和我有過激烈的爭論。

不是每個人都想創立自己的公司,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或是必須了解如何吸引投資人,以及如何節約初期的現金流。

這點完全沒有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熱情、問題與答案。  

所以,我們最後採取的做法是,盡量把焦點放在創業過程,以及我們從中學到的教訓當中最有可能對所有人都有幫助的面向。

什麼樣的創業心態最有助於有效率的組織安排?

從說服投資人的經歷當中所學到的哪些技巧,最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對於創業環境的觀察中,哪些觀察最能洞悉台灣的青年、商業、經濟以及我們未來在全球社會當中的競爭力?

書中的內容也許有許多部分都不盡完美。而在每個章節當中,從接受大公司的面試突然跳到感情問題,再突然跳到如何與外國投資人協商,有些內容看起來可能連接得不太平順。

不過,請別忘了我們挑選的這些故事,都是我們認為對即將進入這個人生階段的人,最切合、實用,或是最有幫助的故事。

最後,如果說本書有一共同的主題貫穿其中,那麼大概就是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二○一○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典禮演講時,所說的這句話:

我不認為我會因為自己嘗試之後但遭遇失敗而感到後悔,反而覺得如果我連試都不試,這項決定的陰影一定會籠罩我一輩子。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我選擇了一條比較不安全的路徑,追求我的熱情,而我現在也對那項選擇深感自豪。

還有我自己最喜歡的,知名經濟學家凱因斯說過的這句話:

就長期而言,我們全都死了。

所以,從許多方面來看,我們何必害怕?我們其實沒有什麼好損失的。

就像上一本書,如果我們現在就像老朋友一樣,在某個週末午後,找了家咖啡廳坐下,即將聊聊彼此近況,談論我們過去這幾年來的人生經歷,那麼我要說,我很高興再次見到各位。

咖啡來了,我們開始吧,好嗎?

看更多

試閱

方向未明時,試試過渡式就業

「過渡式就業」一般說來,是指在兩份正式工作之間的過渡時期,短暫從事的工作。某種程度來說,過渡式就業就像是你可以稍微喘口氣的中場休息時間。以我的經驗而言,當兵二十個月的那段時光,就有點類似這種階段。而對許多人來說,畢業後留在學校擔任助教、教授助理,或甚至找一份非正式的兼職或約聘工作,也都屬於過渡式就業的模式。

過渡式就業,譬如說留在學校當助教,在就業的規畫上來說未必是件壞事。當學弟妹有機會留在學校當助教,卻又猶豫不決、想詢問我的看法時,我都會這麼告訴他們:「過渡式就業有點像是你延畢一年去當交換學生,或是出國遊學、去念短期的語文學校,只是規模不太一樣;或許你的經濟狀況沒有那麼好,無法負擔去當交換學生、留學或自助旅行等費用,所以還是必須工作以賺取生活所需。」

但是再怎麼樣,過渡式就業都是一個二十出頭時才能擁有的特權。也就是當我們在規畫下一步,還有點茫然不確定時,可以停下腳步,給自己一、兩年的時間來好好的思考、沉澱。當我們必須考量下一步要怎麼走、又有經濟因素要考慮的話,過渡式就業其實是很好的一個選擇,一方面讓自己有時間去思考未來的方向、準備以後的規畫,一方面經濟壓力也不至於太大。因為若是有沉重的經濟負擔,還是要先顧好現實面,利用白天的時間上班賺錢,利用晚上的時間去追求夢想,還是可以兼顧現實與理想。

如果夢想對我們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的話,它就是一個機會成本代價,優先順位是最高的,我們一定會為它挪出時間。如果說工作兩年後一定要出國,這個夢想真的這麼重要的話,那麼就算晚上十一點才回到家,還是得K書準備考試、寫申請學校的論文到半夜。善用過渡式就業的這段時間,找出自己的方向與人生目標,把完成夢想的時間表寫出來,這樣腦海中就會有個藍圖,知道自己大致上該如何一步步地朝正確的方向走,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在哪一個階段、該努力去完成哪些事情。

過渡式就業的前提是,它不應該是永遠的,我們要很確定自己做這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存錢、為了找出自己的終極目標,還是為了說服家人認同自己設定的目標。當然,如果當了一、兩年助教之後,發現自己還滿喜歡這項工作內容及學校這樣的學術環境,想一直待下去,把過渡式就業變成終極目標,也沒有什麼不好,那麼就要開始規畫下一步,去尋找行政人員的正式職缺,或是繼續念碩、博士,或往教職發展都可以。重點是,我們的思考不能只是做一年、兩年的規畫,像約聘人員一樣只以一年為單位,而是應該善加利用這段過渡式就業的一、兩年時間,找出自己的終極目標。一旦找到了,就應該重新評估現在在做的事,到底與終極的人生目標是否契合,是否有助於我們逐步朝目標邁進;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加以修正。

在過渡式就業的這段期間,還要注意自己會不會陷入補習與進修的迷思中。我們極可能因為還在尋找自己的方向、還對前途感到茫然,因此開始去做一些沒有邏輯性的決定: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就先去補習;不知道自己要考什麼,就先去進修。於是,可能還不確定自己是否要出國,就先去報名GRE、GMAT。然而這些補習與進修,對自己的未來到底有什麼明確的直接助益,也說不上來,往往就是備而不用,補來給自己安心的。這種作法,會是一種時間和金錢上的浪費。就算是短暫的過渡式就業,時間也是很寶貴的,應該要好好的加以善用,而不是浪費在無謂的選擇上。

從某方面來說,過渡時期也是一個奢侈品、一種特權,或許我們的爸媽並沒有給我們任何就業上的壓力,或許我們的年齡還可以容許自己這麼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負擔過渡式就業的機會成本,許多人是沒有這種選擇的,特別是那些背負著就學貸款、畢業就得拚命工作還債的學生。

謹記所謂「過渡式就業」,重點就在它應該是短期的「過渡式」,是在二十幾歲時可以享有的特權,因為那個階段的年輕人,可能還在尋找自己的人生與就業方向。但是,我們不能在二十四歲時過渡式就業,到了三十歲還在茫然、還在過渡式就業。那時候的所謂過渡式就業,就只是一個逃避的藉口了。

第一份工作,應該選擇大公司嗎?

當我們開始找工作時,可能會陷入一個迷思當中:「我的第一份工作,到底應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甚至極有可能,你會遇上必須做出抉擇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是典型的「技術性問題」(要選擇A還是B?);然而在問這個問題之前,應該要先去思考的,其實是最根本的「哲學性問題」(為什麼要選擇A或B?除了A、B,沒有其他選項嗎?)

把第一份工作的選擇直接區分為大公司與小公司,是一種稍嫌過於武斷的二分法,這樣的問題會陷入一種以偏概全的思考邏輯中。事實上,我們還有中型企業、社會企業,或是自己創業等其他選項。

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一路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十幾年念下來,都是走在既定的道路上,師長可能會告訴你,畢業後的出路不是念研究所,就是考公務員,或去找工作,人生的道路看起來非黑即白,不是A就是B,而我們也習慣了不去思考、不去問問題。

如果要問,第一份工作應該是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我們得先反問自己:「去了大公司或小公司,之後呢?我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我的理想工作是什麼?」假設我們二十二歲時,還無法想像自己五十歲時的理想工作,那麼工作幾年之後,心態已漸趨成熟時,可以以三十歲為一個時間點,想想看三十歲的自己,希望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想在一個什麼樣的產業中工作?然後再倒推回來,思考現在的自己,應該要做什麼樣的選擇,才能達成那樣的目標。

舉例來說,假如我想在三十歲時擁有自己的公司,那麼我的第一份工作,有可能是先加入一個小公司,讓自己學習如何去全方位的經營、管理一個小公司;也有可能是先進入一間大公司,學習大型組織中完整的管理制度、精細的職掌分配,去拓展、開發有助於自己日後創業的人脈關係與資源;或者是進入一個新創公司學習如何從零開始,兩、三年之後再出來自己創業。倘若資源足夠的話,甚至不需要先就業,就可以直接去創業了,這也是最直接去實現終極目標的一個選擇。

換言之,並沒有所謂一定是大公司好或是小公司好的答案,而是端視哪一個選擇可以讓你逐漸往自己的終極目標邁進。所以,不需要執著於大公司或是小公司的選擇。當我們在二十二歲時選擇的第一份工作,除非是有養家、還債等經濟負擔要考量,否則不該以金錢作為前提,而是要去思考,這個選擇對於自己未來生涯道路的開展,能不能發揮實質上的助益。

在職場上,你並不特別

到了三十歲左右,我們會開始領悟到:在職場上,任何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假設我從二十六歲在大公司做到六十歲退休了,又如何?我退休了,公司就再雇用一個人而已;就算當到了總經理,也是一樣,跟一般基層員工沒有什麼差別。我們沒有人會特別到無可取代。

我上一份工作的主管,是公司的全球營運長,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工作狂,每天可以工作到凌晨。每當大家一起去用午餐,吃完飯後他就會很開心地說:「讓我們回去工作吧!」可以感受到,他真的是滿懷著喜悅要回去工作;但是說到底,公司並不是他的,他跟所有的員工一樣,都是傭兵,都是這個公司可更換的零件。試想三十年之後,誰還會記得某某某曾經擔任過這間公司的營運長、總經理?

二十幾歲時,我們可能還可以說服自己,一定要留下些什麼足以改變這個社會或世界的成就。三十歲時,恍然大悟其實自己並不重要。以往我們總是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以為自己是最特別的,所以只要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總覺得是針對自己而來。譬如說,你可能覺得老板特別討厭你、主管故意要孤立你,其實很多事情是非關個人的因素,因為在職場上,你並不特別。

三十歲以上的人,可能會開始有這種「What's the point?」為誰辛苦為誰忙的感覺。而一旦開始有了這種感覺,它可能會對我們產生正反兩面、兩種極端的影響。正面的影響是,我們開始領悟到自己沒有什麼好損失的,經驗的累積還比較重要,所以要做什麼就趕快去做,因為時間不等人,就算真的搞砸了,又怎麼樣呢?而負面的影響則是,或許會開始覺得一切都沒有意義,什麼都不重要,變得消極而沒有作為。

想到我們放棄多少可以談戀愛的機會,犧牲了這麼多,就為了進入職場時多賺這三千元,這個領悟是很傷人的。所以上班的第一天,往往不是覺得開心,而是失落;上了一天班回到家,看著電視,不禁納悶:「我二十幾年來的努力,就是為了找到這份工作,然後下班回家看著一成不變的電視嗎?」等上了一個星期班,不禁感慨,這就是未來四十年我要過的日子嗎?

如果我們原本想追求的人生,就是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工作、賺一份穩定的薪水,這樣的選擇沒有什麼不對,也能過得很滿足、快樂。但比起十年如一日的人生來說,真正可怕的是,你並不想要這樣的生活,想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這輩子卻從來沒去試過。當我們認清了在職場上,我們並不特別的事實之後,反而應該得到一種豁然開朗的領悟:正因為我們並不特別,所以即便嘗試了別的選擇,也沒有什麼好損失或好害怕的。為了我們想追求的人生,更應該有勇氣去嘗試現況之外的各種選項。


不要成為那顆不痛不癢的螺絲

在跟學弟妹聊工作問題時,我常會聽到他們對於自己工作的抱怨。第一年抱怨,第二年繼續抱怨;剛開始會說要換工作,隔了一段時間,你問他們:「工作找得怎麼樣了?」他們會很積極的說:「喔,我找了超多工作,有在面試了!」一年之後再問:「那你現在在哪裡工作?」他們這時就會面露尷尬神色,有點難為情地說:「我都準備要跳槽了,但是過年時跟我爸媽討論時,他們勸我不要想那麼多,說那間公司比現在的公司更小、更沒有名氣,福利也不穩定,說不定半年之後就倒了;雖然現在這間公司給的薪水不高、福利也沒有特別好,但至少穩定呀!他們說現在工作那麼難找,叫我不要想東想西了……」

有一陣子因為處理公司的帳戶問題常跑某家銀行辦事,所以也跟一位理財專員變得很熟,等候的時間就會開始閒聊。她說自己畢業就進了這間銀行,轉眼間已經待了六、七年,我問她:「你喜歡這份工作嗎?」她搖搖頭:「不喜歡。」她感慨,希望趁自己還年輕時,有機會換一份能被賞識的工作;她說自己其實也有在找工作,偶爾會去面試,像最近一次是去另一間銀行,也是做理財專員,薪水有稍微高一點,她正考慮要不要跳槽。

到下次我去銀行辦事時,問她:「你決定要換工作了嗎?」她態度猶豫了:「這裡的環境雖然不好,但我對同事、環境都很熟悉了……」看得出來她開始在找理由,說服自己留下來。當時,我剛好有個機會可以介紹她到另一間公司當財務長,於是我跟她說了,並問她想不想過去面試?因為面試她的營運長我很熟,雖然無法保證她可以拿到這份工作,但至少可以保證一定有面試機會。

等了一天、兩天、三天……都沒收到她的履歷。一直到我又去銀行辦事時見到她,我問:「你不是要把履歷寄給我嗎?」她急忙回答說:「我正在準備,也正在跟爸媽商量,而且也在計畫要怎麼跟主管說我要離職的事……」

又過了好幾天,還是沒收到她的email。到下次再遇到她時,我說:「我已經幫你跟那個公司的營運長打過招呼了,你怎麼還沒寄過來給我?你只要把履歷寄過來就可以直接來面試了,沒問題的。」結果她很猶豫地解釋了一大堆:「我回去跟爸媽商量,他們說那間公司是新的,沒聽過;他們勸我,說我現在的薪水雖然低、福利雖然差,但我年紀也不小,快三十歲了,現在工作很難找,叫我不要想那麼多了,所以我真的很兩難,最後我只好跑去算命,算命的說,我今年不適合換工作……」

之前各種讓人想離開的原因,現在又全部變成想留下來的理由了。轉職的第一步,我們得先說服自己;如果我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還能說服誰呢?有一大半的人都是今天說想換工作,明天還是接受現況繼續做下去,轉眼間三十歲了,結了婚、有了房貸車貸,只得把家人、小孩放在第一優先,其他的事「之後再說」。每次聽到「之後再說」這句話,都覺得很妙──「之後」,到底是什麼時候?

只能說,不接受現狀、決定要改變,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跨出去。

至於轉職的首要考量,除非只是為了賺取高薪,否則就要先考慮想換的這份工作,是不是有興趣與熱忱,到底對我們的終極目標有沒有幫助,是不是能讓我們更快速、更進一步地達到那個最終目標。此外,還要考量這份工作的「可取代性」;就這一點,我常會提醒自己的學弟妹:「不要成為一個公司裡三個會計的其中之一。」因為當公司裁員時,工作的可取代性愈高,愈容易成為第一個被裁員的對象。

重點是,不要成為那顆不痛不癢的螺絲,把你換掉,大家都沒有感覺,代表你的工作之於這個公司是可有可無、沒有影響。轉職時要加以考量的一個重點,就是千萬不要選擇「可取代性」太高的工作,一旦成為團隊中那個不獨特的一員,就有可能埋頭苦幹到別人把你換掉時,仍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找到你的熱情,只求不後悔

有句美國俗諺是這麼說的:「你永遠不會相信自己有天會變老,直到有天你真的變老。」(You will never believe you will be old until you are old.)雖然現在已三十歲出頭的我,跟二十二歲的自己相比,似乎並未感覺到有什麼差別。我們的上一代,三十歲時大多已經結婚生子,為人夫、人父了;而我們這一代,到了三十歲還是跟二十歲一樣,打電動、玩手機、穿牛仔褲,年齡的界限彷彿愈來愈模糊。然而在這段成長過程中,每個大人都會跟你說,不要想那麼多,以後多的是時間;但如果我們停下來好好思考,到底什麼時候會有時間?事實是,十幾年的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人生中唯一用錢買不到的,就是時間。我們必須認清的第一個前提,就是一切都是有限的,尤其是時間。

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時間是有限的,就不會有危機感,自然也就不會去在乎。認清「一切都是有限的」,這是第一個我們必須接受,並且強迫自己去思考的重要觀念。沒錯,十八歲時,我們還可以重修、念大五、大六,因為年輕時,總認為自己有的是大把時間可以揮霍。但事實是,十八歲就這麼一次,時光一去不復返,所以才會有「時間」的機會成本代價。時間,是我們唯一賺不回來的事物,年輕人永遠要先認清這一點。雖然有人會說,健康、感情等,也是失去就回不來的,但是如果有時間,這些東西或許還有挽救的機會。只有時間,是百分之百回不來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十八歲。

認清楚時間的有限,會讓我們有危機感,逼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做每一件事。逼我們去念的每一個學位、去創的每一個業,都必須以更有邏輯、更有效率的方式去執行,因為每做一個決定,就要花上人生中寶貴的三、 五年時間;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所規畫,下一個階段會來得比自己所預期的還快,沒有時間可以揮霍浪費。我在念哈佛時,有過半數來念研究所的美國學生,都是自己付就學貸款,因為背負著債務,讓他們在好不容易念完MBA學位之後,不可能再去做一些沒有投資報酬率的事。

時間的有限,會逼著我們腦筋要清楚、有效率地去完成既定目標,逼我們一定要學以致用。幾乎每一場我參加的留學座談會上,都會有人提出一個經典問題,就是:「請問,我該去念MBA嗎?」其實應該先自問的是:「念完MBA之後,我想做什麼?」如果我們最終想做的工作,跟念不念MBA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那麼就不一定要去念MBA,因為這不一定是達成我們的目標最有效率的方法。

如果有一天,我自己也有了兒女,當他們要進國中、高中、大學的第一天,我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告訴他們一定要去思考什麼事情?我想,我會反覆提醒他們的,就是這一點:你們唯一要確定的一件事,就是在畢業那天,很有自信地告訴自己:「在過去這幾年,我想做的、該做的事情都完成了,我不後悔自己所做過的任何選擇。」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