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3900147

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人際智商實驗室精心研發【附微表情抽認卡】

Captivate:The Science of Succeeding with People
作者原文名 Vanessa Van Edwards
譯者 陳信宏
出版日 2017-11-01
定價 $390
優惠價 79折 $308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冏星人冏說書推薦:

《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收錄了《財星》500 大企業人際智商教練的 14 個行為秘笈,是一本指導邊緣人不再邊緣(咦)的書,知識量頗大。 

書中圖文並茂,穿插豐富的自我評測表。其中談到,要揭露他人的價值觀語言,是人格矩陣中最困難的層次。有四種策略你可以試試看

1. 通過他的埋怨或誇耀,觀察他為什麼事情感到憂傷或自豪,人的心理會以吹噓、牢騷或誇耀顯現。

2. 非口語線索。人的主要價值觀若獲得滿足,就會露出開心的表情、傾身、或點頭,以及贏家的肢體語言。反之,則會顯示出如皺眉等厭惡和挫敗的肢體語言。

3️ 行為線索。是八面玲瓏或是龜縮在角落自閉?細心或粗心?會記得別人的生日嗎?喜歡聊八卦嗎?

4 為何事擔憂。他對什麼事情深感壓力,正顯露出他的主要價值觀為何。試著聆聽他的苦惱,不急著立刻回應。

「攻略」和獲取好人緣的做法,即是利用可取得的資訊,儘量滿足對方的價值觀,多給予他們重視的事物,少拿取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東西。這樣他們會感覺被接納、被喜愛、被賞識。

然後...他就是你的(好友)啦 。......(讀推薦全文)

看更多

內容簡介

《財星》500大企業人際智商教練的14個行為密技,
讓你人際智商飆升,事業升級、人際關係改善、收入增加!

★附「微表情快速辨識卡」,隨身攜帶,時時練習,輕鬆變身解讀人心高手!
★王介安(資深廣播人∕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鄭匡宇(作家∕演講家∕主持人∕製作人)、謝文憲(作家∕企業講師)、iphone8ss(作家∕PTT名人) 愉快推薦!

.擁有高人際智商者,年所得平均比人際智商一般的人高出29000美元。
.頂尖商業人士90%都擁有高人際智商。
.人際溝通能力強的人,快樂程度比別人高出42%,人生也比較充實。

作者曾有嚴重的社交恐懼,但她很早就體認到,自己可以像準備考試那樣學習人類行為,之後更成為備受歡迎的人際智商教練。經過多年研究與實驗,她發展出一套人際相處公式,並以此幫助公司團隊增進人際智商、協助單身男女建立關係,也讓創業家利用有科學根據的行為密技贏得提案競賽。

現在,她將研究成果簡化為14個密技,教你以科學手法培養與人愉快互動的技能,解除你的人際焦慮!

你會在書中學到:

一、如何在一場互動的最初5分鐘與對方展開談話,迅速建立信任,留下令人難忘的第一印象。
二、在互動的最初5小時速讀他人,以辨識對方的需求及預測行為。

三、在互動的最初5天學會影響他人、領導團隊,並增加你對你遇見的每個人的影響力,將粗淺的關係轉變為終身的友誼。

讀完本書教你的「555」,你的人際智商成績會提高至少50分!

結交朋友與影響他人的確有一套科學,學會這套科學之後:

工作方面,你會知道如何協商加薪、如何和同事拉近關係、如何做出一針見血的電梯簡報。

社交方面,你會讓人對你留下難忘的第一印象、擁有較深厚且充滿支持性的友誼,並和你遇見的每個人都相處融洽。

感情方面,你會讓約會對象對你留下良好印象、避免誤會,並深化彼此的關係。

★人際智商小測驗!

在交流活動中,站在什麼地方最好?

A.會場入口附近。
B.餐檯旁,這樣你就可以和別人一起坐下來享用餐點。
C.吧台的出口處。
D.在你認識的人身邊。

讓別人和你達成共識最好的方法是:

A.向對方說一個故事。
B.讚美對方。
C.逗對方發笑。
D.說一句出人意料的話。

你的新同事做出以下哪項行為,最能讓你知道對方是個神經質的人?

A.張貼勵志海報。
B.上班第一天的每一場會議都提早到場。
C.立刻向你自我介紹。
D.等你先自我介紹。

想知道答案嗎?請見本書!

★各界愉快推薦!

雖然擅長公眾口語表達、演講與簡報,但面對陌生的社交場合,出道早年難免也會有人群恐懼症。
從不適應新環境,到結巴、躲在角落、不想說話、不想換名片、快閃離開等行為我都經歷過。我以為我是自然養成社會化能力,強迫自己適應新環境,看完本書後發現,作者的論點,跟我的行為竟不謀而合,所以迫不及待想要推薦給你,尤其是「5分鐘—5小時—5天」的555策略,真的很有用。本書搭配圖表與論理,加上大量案例,非常值得一讀。
—— 謝文憲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殘酷的現實:你給人的第一印象、自己未來能否和眼前的人愉快相處,往往在你和對方談話的十秒鐘內就決定了!既定印象一旦形成,未來就很難扭轉了,所以初次見面時的穿著、姿勢、語調、用字遣詞和談話內容,便更加重要。凡妮莎‧范‧愛德華茲的這本書,能讓你一出場就贏得先機,讓自己在與人相處上總能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 鄭匡宇

本書探討快速吸引人(魅力溝通)的方式,也探討人際互動的效能。作者用心理學及行為學的省思與研究,呈現許多有意思的結論,讓我們更有方法地建立人際關係,也更深入地去理解人際溝通是怎麼一回事。

我從事口語表達與人際溝通教學多年,書中的許多分析不僅和「GAS口語魅力」的學術研究不謀而合,更有許多概念對我而言是一種全新的啟發。這本書將讓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如魚得水地與人相處。

—— 王介安


作者簡介 

凡妮莎.范‧愛德華茲(Vanessa Van Edwards) 

人際溝通技巧與人際智商方面的研究者、教練、講師與作家。她創立的人際智商實驗室「The Science of People」研究成果被許多媒體廣泛報導,包括CNN、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福斯新聞網、《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富比士雜誌》等。此外,她也為《哈芬登郵報》《財星雜誌》撰寫專欄,並且是多家《財星》500大企業的人際智商教練、國際知名線上教育平台Udemy和CreativeLive的人氣講師,並曾受邀在TEDxLondon演講。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作包括《和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科學》《最後的演講》《心上的刺青》《粉紅色牢房效應》《令人著迷的生與死》《宗教的慰藉》《新聞的騷動》等。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18博客來年度心理勵志類Top75

★2018讀冊電子書年度Top20


2018 KOBO電子書Top87

博客來2018上半年暢銷電子書Top73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3900147
ISBN:978986175477
288 頁,17 X 22cm,西翻,平裝,單色印刷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讓你人際智商飆升的社交密技大全

Part 1 最初五分鐘
Chapter 1 掌握控制權:如何在社交遊戲中獲勝
Chapter 2 捕捉目光:如何令人留下絕佳的第一印象
Chapter 3 火花:如何促成精采的談話
Chapter 4 凸顯:如何成為場子裡最令人難忘的人
Chapter 5 引起興趣:如何讓對方喜歡你

Part 2 最初五小時
Chapter 6 解譯:如何揭露隱藏的情緒
Chapter 7 破解:如何破解他人的人格
Chapter 8 賞識如何激發他人最好的一面
Chapter 9 價值觀:如何和人融洽相處

Part 3 最初五天
Chapter 10 連結:如何說出吸引別人聆聽的話
Chapter 11 賦予力量:如何領導別人
Chapter 12 揭露:如何建立長久的關係
Chapter 13 保護:如何應付難搞的人
Chapter 14 吸引:如何令人心花怒放

〈後記〉最重要的是實際執行各項密技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各界愉快推薦!

我雖然擅長公眾口語表達、演講與簡報,但面對陌生的社交場合,出道早年難免也會有人群恐懼症。
從不適應新環境,到結巴、躲在角落、不想說話、不想換名片、快閃離開等行為我都經歷過。我以為我是自然養成社會化能力,強迫自己適應新環境,看完本書後發現,作者的論點,跟我的行為竟不謀而合,所以迫不及待想要推薦給你,尤其是「5分鐘—5小時—5天」的555策略,真的很有用。本書搭配圖表與論理,加上大量案例,非常值得一讀。
—— 謝文憲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殘酷的現實:你給人的第一印象、自己未來能否和眼前的人愉快相處,往往在你和對方談話的十秒鐘內就決定了!既定印象一旦形成,未來就很難扭轉了,所以初次見面時的穿著、姿勢、語調、用字遣詞和談話內容,便更加重要。凡妮莎‧范‧愛德華茲的這本書,能讓你一出場就贏得先機,讓自己在與人相處上總能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 鄭匡宇

本書探討快速吸引人(魅力溝通)的方式,也探討人際互動的效能。作者用心理學及行為學的省思與研究,呈現許多有意思的結論,讓我們更有方法地建立人際關係,也更深入地去理解人際溝通是怎麼一回事。

我從事口語表達與人際溝通教學多年,書中的許多分析不僅和「GAS口語魅力」的學術研究不謀而合,更有許多概念對我而言是一種全新的啟發。這本書將讓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如魚得水地與人相處。

—— 王介安
看更多

〈前言〉讓你人際智商飆升的社交密技大全

嗨,我叫凡妮莎,是個康復中的彆扭症患者。

在學校舞會上,我總是自願擔任飲料區的工作人員。成長過程中,如果有酷孩子撞到我,我就會開始不受控制地打起嗝來。我家剛接網路時,我的第一個即時通訊好友是學校護士。二年級那年,我因為不想上體育課,對老師說我有更年期疼痛——要是那時有Google就好了。

在社交焦慮感特別嚴重的日子裡,我的蕁麻疹會在我走進校門之前發作,於是我只好穿上長袖長褲,以遮掩紅腫發癢的四肢皮膚。你大概也猜得到,我臉上和頭皮上的疹子對我的交友狀況更是一點幫助都沒有。

不過,我的人生也不是只有灰暗的一面。在情人節,老師都會送我卡片。

與任何人都能愉快相處的行為密技

如果說我天生缺乏人際技能,只能說這麼講太婉轉了點。我必須以辛苦的方式學得這種技巧,才能以簡單的方式教你。事情是這樣的:我很早就體認到我可以像準備數學或外語考試那樣學習人類行為。我製作了臉部表情抽認卡、找尋閒聊的模式,並試圖辨識我老師的隱藏情緒——不過最後這個做法有時不免為我惹來麻煩!

我閱讀了我找得到的所有關於人的書,包括心理學教科書、社會學研究著作,還有一切探討人類行為的書籍。最後,我開始設計自己的測試與實驗。在其中一項迷你實驗裡,我根據多巴胺研究的結果製作了談話開場白抽認卡,隨身帶在皮包裡,試用於陌生人身上,然後記錄他們的反應。在另一項實驗中,我試著採用黑猩猩的首領肢體語言,看看別人會不會仿效我(結果沒用)。還有另一項實驗:我在一場商業提案競賽裡運用了說服技巧,看看我有沒有辦法操弄體制。

在一時突發奇想之下,我決定把自己扮演人類白老鼠的所有遭遇和心得記錄在「人的科學」(ScienceofPeople.com)這個部落格中。結果我驚喜地發現,我不是唯一一個在人際相處上遇到問題的人。隨著我們的文章開始在網路上散播開來、影片在網路上爆紅,我們受到了美國公共廣播電台、《企業》雜誌與《富比士》雜誌等媒體的注意,於是我們採取的獨特做法也因此獲得報導。我就是在那時決定進行規模更大的研究實驗,把「人的科學」這個部落格變成一座人類行為實驗室。

在我們的實驗室裡,每一項計畫都是先從找出最新的科學研究開始,然後再把那些研究轉變成真實生活中的實驗與策略。接著,我們與讀者及學生分享這些策略,讓他們測試。因此,本書裡的每一項技巧都經過數千名學生去蕪存菁——他們都在現實情境裡運用了這些技巧,並將結果回報給我們,以便修改得更完善。

這個方法是我們的獨門祕方:
第一步:找出引人入勝的研究。
第二步:設計可行的真實生活策略。
第三步:測試、修正、完善。
從頭再來。

我把這種做法稱為「行為密技」。過去八年來,我針對如何與任何人愉快相處發展出捷徑、公式和藍圖,我們的獨特做法經由工作坊及線上課程,傳授給了數百萬名學生。此外,我也曾幫助《財星》五百大企業的公司團隊增進人際智能、協助單身男女建立關係、幫助創業家利用奠基於科學的行為密技贏得提案競賽。全世界有許多人看過我為《哈芬登郵報》與《富比士》雜誌撰寫的專欄,以及到CNN電視台接受的訪問,因為他們都想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

我們把所有的最佳研究結果簡化成一套普世適用的架構,寫成了這本書。本書會一章一章依序教你十四項行為密技,這些工具簡單卻強而有力,可讓你用來升級自己的事業、改善人際關係,以及增加收入。

你會從本書學到什麼?

本書會告訴你人是怎麼運作的。你如果明白什麼事物能激起別人的反應,就能優化自己的行為、互動與人際關係。在沒有架構的情況下試圖和別人愉快相處,有點像是在沒有公式的情況下試圖解答複雜的數學題。這兩種做法不僅都相當困難,也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本書會給你學校從來沒教的人際技能。

我們所有人雖然外表看起來各自不同,內在的運作其實相當類似——可預測性甚至高得令人訝異。人類行為背後有一套潛藏的規則,我們只須知道該去哪裡找出這套規則就行了。

本書第一部的重點在於幫助你掌握任何一場互動的最初五分鐘——與對方展開談話,並立刻創造出好印象。第一印象是我所能教你的一切的基礎。

在第二部,我會教你一些技巧,讓你在任何互動的最初五小時內更深入了解一個人。我為速讀別人及解譯行為建構的系統,不論是在你的頭五次約會或頭五次會議中都能對你有所幫助。我把這套系統稱為「人格矩陣」,你如果想要把一般的關係升級為更深層的關係,就需要運用這些技巧。

第三部的重點在於最初五天。為了更深入認識一個人,你必須學會影響別人、領導團隊,並增加你對你遇見的每個人的影響力。這是人際關係的終極層次,也是與人互動中最後、最進階的一步。

以下是我的承諾:學習人際技能將改變你的人生。培養人際智商(PQ)就像為你的成功添加催化劑。看完本書後,你將能夠和你遇見的任何一個人展開令人難忘的談話,也會懂得怎麼讓客戶、同事與朋友對你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此外,你在所有的互動中都會擁有更多自信、掌控力與魅力。


‧擁有高人際智商者,年所得平均比人際智商一般的人高出29000美元。
‧90%的頂尖商業人士都擁有高人際智商。
‧人際溝通能力強的人,快樂程度比別人高出42%,人生也比較充實。

人際技能是人生的社交潤滑劑,一旦懂得人類行為的法則,一切都會變得更加順利:
在工作方面,你會知道如何協商加薪、如何和同事拉近關係、如何在交流活動中與人建立投契的關係、如何做出一針見血的電梯簡報。

在社交方面,你會讓人對你留下難忘的第一印象、減少人際關係中的摩擦、擁有較深厚且充滿支持性的友誼,並和你遇見的每個人都相處融洽。

在感情方面,你會讓約會對象對你留下良好印象、避免誤會,並深化彼此的關係。

結交朋友及影響他人確實有一套科學,學會這套科學將徹底改變你和人互動的方式。

你的人際智商成績

我設計了一份測驗,讓你測試自己的人際技能,或者也可以說是你的人際智商。這份測驗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當下的人際智商程度。好消息是,人際智商可以被增進、延展、操控,不論你目前程度如何,你在本書中學到的每一項密技,都有助於提高你的人際智商。
我們在本書結尾會再做一次這份測驗,我的目標是幫助你把成績提高至少50分。
看更多

試閱

Chapter 2 捕捉目光:如何令人留下絕佳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科學

你有沒有遇到第一眼就覺得投緣的人?剛見面那一刻,你不知為何就是知道你們合得來。你有沒有遇到第一眼就讓你反感的人?雖然不曉得是什麼原因,但那個人就是有某種惹你厭惡的特質。

不論願不願意承認,我們都會在見到一個人的最初幾秒鐘就認定自己喜不喜歡對方、信不信任對方、想不想和對方建立關係。不過,我們極少思考自己給人的第一印象;就算去想了,也不太確定該如何改善。於是,我們練習自己想說的話、準備風趣的笑話,然後盼望在結識別人的最初那幾秒可以發生最好的狀況。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安貝迪與羅森塔爾想要測試人的瞬間判斷具備的力量,決定研究學生對教授的觀感。我們對老師的判斷應該只基於他們實際上的教學內容,而不是他們的外貌、行為或氣質。然而,人的腦子卻不是這麼運作的。

在這項實驗裡,安貝迪與羅森塔爾向外來受試者播放了教授在課堂上教學的十秒鐘無聲影片,再由受試者針對十五個層面為那些教授評分,包括親切度、樂觀度及專業程度。評估者必須完全依據非口語的表現判斷。

安貝迪與羅森塔爾檢視結果後,想知道能否透過削減影片長度改變評分。於是,他們把那些影片從十秒剪成五秒。評分沒有改變。接著,他們又把影片從五秒剪成兩秒。評分依舊沒有變化。於是,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看見某人時,我們在頭兩秒就會做出瞬間判斷,而且極少會再調整——就算得到更多資訊也一樣。面對一個不認識的人,還沒聽對方說話,我們就已認定自己是否相信對方、是否喜歡對方、是否信任對方。

看見某人在一個房間裡移動兩秒鐘後,你能充滿信心地針對那個人的性格做出哪些判斷?你可以猜出對方多誠實、多和善,或是多支持他人嗎?儘管你沒有什麼內容可以用來判斷,但在見到一個人的最初幾秒鐘內,你卻已經在心裡詢問並回答了這些問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你的判斷還相當準確呢!

接下來是這項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部分。安貝迪與羅森塔爾把那些影片的評分結果,拿來和學生上過那些老師的課一個學期後做出的評估互相比較——結果的相似度還是高得驚人。兩秒鐘影片裡得到低分的老師,在跟著他們上了一學期課的學生眼中還是一樣評價低落。

那些老師必定花了許多時間備課,練習自己的教學方法,課前課後也投注時間與學生拉近關係。但安貝迪與羅森塔爾指出,這不是重點所在。學生走進教室之後的頭幾秒鐘,就認定了老師的教學效度。同樣的狀況發生在雷梅萊特上台的時候,以及你走進某個活動會場時。

第一印象形成的速度讓你害怕嗎?別怕!這是好消息。如果你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讓一個人認定你是值得交談的對象,那就在這幾秒鐘內灌注最豐富的內容吧。你可以利用第一印象影響整場互動。

提升關係的三個層次

第一印象是種求生機制。結識一個新對象之後,你必須立刻決定自己是否想要對方在你人生中占一席之地。有沒有聽過「戰或逃反應」?你的身體以這種方式對外來刺激做出本能反應,決定你該留下來或逃跑。這就是為什麼第一印象形成得如此迅速且果斷。

我們在一場互動的最初幾秒鐘,就會試著針對新認識的對象回答三個基本問題。

第一層次:你是朋友或對頭?這是我們潛意識裡的個人安全檢查。我們心裡想著:「親愛的,你得讓我知道,我該待下來,或者應該走?」

第二層次:你是贏家或輸家?剛認識一個人,我們就會立刻想要評估對方的自信——對方看起來像領導者,還是跟隨者?

第三層次:你是盟友或敵人?認為一個人沒有威脅性是一回事,但你在最後這個層次會決定對方是否應該加入你的團隊。你的大腦想知道這個人喜歡你的程度是否足以支持你。

某人一旦成功回答這三個問題,我們就會提升與對方的關係,對他們更加信任。陌生人因此成為熟人,熟人成為朋友,潛在顧客成為客戶(當然,別人也會在那一瞬間針對你回答這三個問題)。如果是一名講者站在一大群聽眾面前,這種現象會如何發展——例如在一場TED演說上?

我愛聽TED演說已經上了癮。大多數日子裡,我在午餐時間都會找出一場內容豐富的演說來搭配我的三明治。有一天,我在搜尋欄位鍵入「領導」,結果出現兩部影片:一部是西奈克主講的「傑出的領袖如何激發行動」,另一部是維克爾繆林主講的「從領導力的失落手冊中學習」。

這兩場演說都長約十八分鐘,同樣發表於二○○九年九月,講者也都是他們所屬領域裡備受敬重的思想領袖。不過,這兩部影片卻有一項差別——而且是很大的差別。西奈克演說的觀看次數為24905052次,維克爾繆林演說的觀看次數則只有725663次。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這兩位講者既然獲選登上TED講台,自然在演說前就受過審查。TED組織花費許多心力維持演說活動的一致風格,並致力於挑選全世界最優秀的演說家,這些演說家都有很棒的想法。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設計了一項實驗,想要找出答案。

我們想知道安貝迪與羅森塔爾的研究發現能否套用在TED演說上。首先,我們讓一群受試者觀看整場TED演說,然後要求他們針對講者的可信度、魅力、智力與整體表現評分。受試者看不見影片的觀看次數(以免影響他們對講者的觀感),而且我們也確認了他們以前沒看過這兩場演說。

接著,我們把評分表交給另一組受試者,但他們只看了同樣這兩部TED演說影片的七秒鐘片段。結果呢?評分沒有重大差異。

我們有可能在一場TED演說的頭七秒鐘就已認定自己會不會喜歡嗎?頂尖的TED講者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通過信任的三個層次?

我們的程式工程師分析數百小時的TED演說,找尋觀看次數最少與最多的影片之間有何差異。我們計算手勢,並衡量語調變化、微笑及肢體動作,發現其實有固定模式。第一印象的力量不在於我們說了什麼話,而是我們怎麼說那些話。

最受歡迎的TED講者在提出重大觀念前,就先提升了與聽眾之間的關係。而他們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我所謂的:

行為密技2:三重威脅

利用非口語方式通過信任的三個層次,藉此讓人留下鮮明的第一印象。

在演藝圈,藝人如果會演戲、會唱歌,又會跳舞,就算是個三重威脅藝人;在第一印象中,你一旦善用自己的雙手、姿勢及目光接觸,就能夠達到三重威脅的效果。你可以利用這三項非口語武器通過信任的三個層次。雷梅萊特踏上舞台時運用了這三項武器,TED講者站在那塊小紅毯上也會使用這三項武器,而你和別人互動時也應該運用。

技巧1:善用雙手

頂尖的TED講者利用一種特定機制,瞬間與聽眾建立信任關係:手勢。

‧受歡迎程度最低的TED講者平均使用272個手勢。

‧最受歡迎的TED講者平均使用465個手勢——幾乎是前者的兩倍!

‧天寶‧葛蘭汀、西奈克、麥高尼格在我們的統計中名列前茅,他們都在十八分鐘的演說裡使用了超過600個手勢。

效果不是TED演說獨有。研究發現,在面試中使用較多手勢的求職者,被錄取的機率較高。

手勢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因為雙手能夠展現意圖。

回想一下人類住在洞穴裡的時代。我們的穴居人祖先一旦遇到陌生人接近,辨別對方意圖善惡的最佳方法,就是看他們的手。對方手裡有沒有拿著石頭或長矛?那個陌生人在自我介紹時,我們的祖先也在盯著對方的手勢,確認對方沒有打算出手攻擊或竊取珍貴財物。儘管現代人已不常遭遇身體傷害,這項求生機制還是存續下來。這就是為什麼在大多數文化裡,我們都以握手當作打招呼的方式,也是為什麼警察對罪犯大喊的第一句話總是:「把手舉起來!」

別人一旦能看見你的雙手,就會覺得比較放鬆,也比較願意對你展現友好的態度。這是個很容易實行的技巧。走進活動會場或等著見某人時,不要把手插在口袋裡。

我知道把手插在口袋裡非常舒服!非常隨興!非常帥氣!我不是故意誇大其詞,但口袋的確是與人建立投契關係的殺手。要改善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讓別人看見你的雙手。

口袋不是唯一的問題。別讓桌子、皮包或筆電遮住你的交友工具。只要情況允許,在會議室裡要把手放在桌上,邊喝咖啡邊開會時也要把手放在桌面上,參加活動中也不要把手擱在皮包裡。

空出雙手對於建立信任而言,乃是一項可以發動雙重攻勢的連續技。你先讓人看見你的雙手,再進行完美的握手……

Chapter 4 凸顯:如何成為場子裡最令人難忘的人
我的沉默誓言持續了七天。不說話,不書寫,不在社群媒體上發文,不回覆電子郵件。
那一週是我一生中最艱苦、最內省,也最折磨心靈的一段時光。我差點瘋了。
我之所以那樣做,是因為某個朋友向我提出一個令我震驚的忠告,那是我這輩子聽過最嚴厲卻很有建設性的回饋意見:「你很會插嘴。」
驚恐之餘,我試著釐清她的意思:「怎麼說?你認為我在你說話時插嘴嗎?」
她溫和地解釋道:「沒錯。而且,我也聽過你在別人說話時插嘴。」
砰!震驚,羞愧,然後是一點自我省思:我很怕尷尬的沉默。我最怕別人說完一句話,結果沒人知道該怎麼接下去的時刻。為了避免這種令人不自在的停頓,我養成了插嘴的習慣。更糟的是,我後來甚至在別人的話還沒說完時就分心先規畫自己的回應。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互動方式,不僅對人不尊重、不真誠,而且對參與互動的各方而言都很讓人筋疲力竭。
我了解到,如果我想要快速學習成為更好的聆聽者,說話就不能再那麼唐突。於是,我立下了那個沉默誓言。二○一四年八月十日,我立下誓言,並告訴所有的讀者和同事,我將不再說話,要身處沉默當中,直到沉默不再那麼令我害怕為止。
不過,還有一個障礙:我雖然不能說話,但還是想要聆聽。因此,與其躲在家裡看書,我強迫自己正常參加所有會議、交流活動及晚宴,但在那些活動中只單純聆聽。這麼一來,我就必須全心專注於當下。我不能想著要提出什麼風趣的回應、逗趣的故事或接續下去的話語,我的頭號目標就是單純把全部心力投注於聆聽。我甚至也不准自己書寫——如果不這麼做,我還是會想著各種巧妙的回應,而不會專心聽人說話。我唯一准許自己做的,是帶著四張預先製作的卡片,以便拿給我遇見的人看。這四張卡片上分別寫著:

1.「我立下沉默誓言,正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聆聽者。」
2.「請向我談談你自己。」
3.「抱歉。」
4.「謝謝你容許我保持沉默。」

第一天最痛苦。走進第一場交流活動時,我整個人緊張得汗流浹背,顫抖不已。別人會不會被我嚇跑?在那些瀰漫著厭惡感受的靜默時刻,我該怎麼辦?交流活動的參與者有沒有可能因為不和別人交流而被趕出去?
一名紳士向我自我介紹時,我驚慌不已。不過,我還是顫抖著舉起第一張卡片:「我立下沉默誓言,正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聆聽者。」
令我喜出望外的是,他居然笑了起來,並對我談起他在大學時期曾經因為喉炎而一度失聲,結果那是他這輩子最酷也最瘋狂的一次經驗。接著,他談及自己在那次經驗之後的幾個星期認識他太太,然後又談到自己對子女懷有的期望,最後向我要了名片。我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我根本不需要說話,他只是想要有人聽他說話而已。
身為人,我們都迫切需要別人的聆聽。我在立下沉默誓言那段期間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最棒的談話不是取決於你說了什麼,而是你聽到了什麼。我在那一週的沉默中建立的商務人脈,勝過我在前一週參加的業界研討會。一位女士甚至在我的沉默誓言結束後的第一天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

嘿,凡妮莎!我一直想著我們昨晚的談話。我剛加入你的肢體語言課程,已經等不及要開始上課了。未來幾週你如果有空,我很想帶你去喝杯咖啡。

這封電子郵件完全超乎我的想像!我連一句話都沒說,但我們的「談話」卻如此令人難忘,甚至為我帶來一位顧客。為什麼?

沉默的科學

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承認,但我們其實非常喜愛談論自己。實際上,人類的口語輸出有30%至40%都投注於自我揭露。在推特與臉書這類社群媒體網站上,這個比例更是膨脹到80%。
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黛安娜‧塔密爾與傑森‧米契爾發現,人在談論自己時,大腦會出現一些變化——構成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的大腦區域會變得更活躍。看到關鍵字「多巴胺」沒有?談論自己會帶來愉悅感。
在一項實驗裡,參與者甚至為了揭露更多關於自己的資訊,願意放棄金錢——沒錯,人願意付錢獲取表達意見的特權。
這就是卡內基的名言「要成為有趣的人,先要對別人感興趣」背後的科學,也是我的沉默誓言效果那麼好的原因。當你對別人感興趣,當你聆聽,當你讓別人說話,他們就會感到愉悅。
立下那個沉默誓言之前,我的腦子總是轉個不停,想著接下來要說什麼。我沒辦法真正把別人說的話聽進去,因為我太忙著要想出風趣的笑話、精采的故事及巧妙的回應。這種互動方式非常糟糕,我非但不專心,也因為分心而冒犯了別人。後來,我意外發現,沉默為我贏得的朋友竟比以往的過度熱切還要多。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都應該在互動中保持沉默呢?當然不是。對別人感興趣只是第一片拼圖而已。
第一步:當你提出一句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的談話刺激素,並聆聽對方的回應時,對方就會因此感到愉悅。成功!不過,真正的重點在於你接下來做的事。
第二步:你有沒有重視對方說的話?你聆聽的重點是什麼?你怎麼回應對方的自我揭露?精采的互動不會只有單方面。
重點是:沉默不只幫助我學習如何避免插嘴,也教導了我一種新的聆聽方法。

技巧1:扮演螢光筆

我對文具用品有點著迷。記得當初從我哥哥那兒「接手」了我這輩子第一枝黃色螢光筆之後,那枝筆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那一小枝色彩鮮亮的筆幫助我學得更快、記得更多,並且凸顯重點。
最優秀的溝通者也會做同樣的事——他們就像談話螢光筆,透過聆聽更了解一個人、記住對方說的話,然後找出其中的重點以採取行動。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設計了你的社交遊戲作戰策略、運用三重威脅,以及為談話點燃了火花。接下來呢?現在該是精通聆聽的藝術及科學的時候了。你可以透過扮演螢光筆做到這一點。

行為密技4:扮演螢光筆
藉由凸顯別人的長處,激發他們最好的一面。

一旦知道該聽什麼,你就知道該如何回應。凸顯別人也可以讓你練習更令人耳目一新且誠實的互動。凸顯別人不是美化,不是拍馬屁,也不是狗腿,而是彰顯你真正認為值得注意的事物,並展開真正的談話。

高期待產生高表現的畢馬龍效應

希臘神話中有一則關於雕刻家畢馬龍的著名故事。根據傳說,畢馬龍用一大塊象牙刻出了他理想中的女性。他的雕像非常美麗又逼真,讓他不禁愛上那尊雕像。畢馬龍很難為情,又羞於承認自己的渴望,於是向愛神阿芙蘿黛蒂獻上祭品。在她的祭壇上,他暗中祈禱自己能遇見一名「和我的象牙女孩一模一樣」的女子。
事後,畢馬龍回到工作室,輕輕吻了那尊雕像一下,卻驚訝地發現那象牙嘴唇竟然是溫暖的。他又吻了她一下,結果雕像就活了過來,畢馬龍於是娶了他自己創造的女子為妻。
畢馬龍的神話所談的,是「期望」具有的自我實現力量。畢馬龍根據自己想要的創造了一份藍圖,結果那個藍圖就實現了;換句話說,遠大的期望會被回應以傑出表現。心理學家發現這種觀念不是神話,而這個現象就稱為畢馬龍效應。
當選民被告知,他們比自己的同儕更「政治活躍」(儘管他們只是被隨機選中的),他們的投票率就比對照組高了15%。
當捐款人被告知,其捐贈金額高於平均(儘管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們就會因此捐更多錢,而變成捐贈金額高於平均的捐款人。
當飯店清潔人員被告知,他們從事的是一份會消耗許多熱量的高強度工作,他們就會因此消耗更多熱量。
當電腦對學生發出自動化讚美,他們就會因此表現得更好——就算那些學生明知那些讚美只是電腦的自動回應,結果依舊不變。

正向標籤

人類熱愛獲得正向標籤。正向標籤能改善我們的自我形象,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所以,在使用談話刺激素,並看著這些刺激素會把你與人的互動帶往什麼出乎意料的方向時,也要讓自己驚豔於你的互動對象。聆聽他們具有說服力的點子,設法凸顯他們的長處,歡慶他們的興奮感受。
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說中頗為可笑的分類帽為例。每個學年開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學生都會被一頂能感應他們心思的魔法帽分配到不同學院,而且這頂帽子還會完整考量各個學生的隱藏能力。霍格華茲的每個學院各有所長,而且隨著學生升至高年級,他們的特點也愈來愈鮮明。史萊哲林學院的學生通常狡猾而精明,且對黑魔法深感興趣;至於赫夫帕夫學院的學生,則通常會從事照護性的魔法工作,例如鑽研藥草學及照顧魔法生物。總之,被貼上的標籤愈明確,我們愈是會體現那些標籤,不論結果是好是壞。
以下是你可以使用的幾個正向標籤範例:

‧「你交遊廣闊——你一定是個人脈達人!」
‧「你對這個組織的投入真是讓我吃驚——有你真是他們的福氣。」
‧「你對這個主題懂得真多——謝天謝地有你在這裡。」

讓興奮感呈幾何級數增長

另一種凸顯別人的方式,則是真心歡慶對方的勝利,彷彿那是你自己的勝利。美好感受會和其他美好感受互相激盪而益發強烈,但也會因為沒有獲得回應而消散。所以,看到某人非常自豪、興奮或充滿熱情時,就加以呼應,表現出同等的正向情緒吧,這樣可以讓對方把你和他的愉悅感受聯想在一起。
你可以說些很簡單的話:

‧「我真是為你感到高興!」
‧「那種感覺一定很棒!」
‧「這消息真是太好了,恭喜你!」

只要看見令人讚歎的事物,我一定善用機會凸顯別人。我對咖啡師說他的拉花真是太美了,對朋友新剪的髮型讚不絕口,還會寄明信片給人家,說他們酷斃了。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