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活網特推
「我活著,並不是為了讓每個人滿意。我唯一要讓他滿意的人,就是我自己。」──周志建
放手擁抱生命,經典66折《僧侶與哲學家》與周志建《把自己愛回來》,感受生命的純粹與美好。
這是你將經歷的不可思議的心靈之旅,來自東西方對放手的生命領悟。
1966年,馬修‧李卡德20歲,目標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正要展開輝煌人生,但是在他心裡一直有個疑問。
當一個人有了成就、身分地位、財富,是否這一生就已經完善?他放棄了醫學研究,隻身前往遙遠的喜馬拉雅山,向大師們學習,三十多年來過著佛教僧侶的生活。
。
十多年前,故事王子周志建歷經一場大病之後,他發現,那場病痛其實是上天給的「恩典」。他開始力行「減法」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回歸單純,感受生命的純粹與美好。
周老師發誓:「我不想再錯過一場華麗的楓紅、一場盛開的櫻花、甚至是路邊一朵綻放的小花。」
。
馬修當年的選擇,不被期許他成為科學家的父親與師長理解,但是馬修心裡明白:「生命有何意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賦予生命意義。」
周老師也在書裡分享:「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我也漸漸領悟:其實人只要好好做自己,一切都將豐盛美好。功名,無須刻意追求,人,其實不需要活得這麼用力。」
。
聽聽他們的故事,放手擁抱生命,如果,你的人生剛好也走到十字路口;如果,你最近對生活也感到茫然迷惘,那麼,書裡的故事,或許會幫你的生命找到一個「出口」,把你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給喚醒、翻轉過來。
這些對話極具深度、溫度與廣度,邀請您一起閱讀、共鳴。
法國暢銷35萬冊,台灣好評長銷再版40刷的《僧侶與哲學家》
博客來年度影響力心理師周志建《把自己愛回來》
放手擁抱生命,經典66折至7/13
內容簡介
◆一場關於佛教和生命意義最睿智、最熱切的對話。
◆達賴喇嘛、林懷民、佛教學者 鄭振煌、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 林東茂 好評推薦!
◆法國暢銷30萬冊!台灣好評長銷再版40刷!
佛法能否滿足人類精神的需求,填補西方文明的缺陷,帶給我們想要的幸福?
沒有比僧侶與哲學家這對父子辨證所擦出的智慧火花,更適合回答這些問題。
我們一輩子都在追尋世俗目標,但得到真正快樂的機會,如同想捕魚的漁夫,卻把魚網拋向乾涸的河床。──馬修‧李卡德
1966年,馬修‧李卡德20歲,看了朋友所拍攝的西藏大師的影片,深受感動,買了一張前往印度的便宜機票,動身前往大吉嶺,在那裡遇見了他的第一位西藏老師,和佛教有了初步的接觸。
那時他是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得主賈克柏的門生,學業正步入輝煌期,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暑假的精神之旅,卻使他的心時時飛向印度。完成博士學位後,他告訴父親和老師,他要定居亞洲,開始過心靈的生活,他們驚訝之餘,有著不解的失望。
馬修和西方的關係並未全然斷絕,他成了僧侶,跟著西藏大師學習、翻譯佛典,成了佛教西傳的橋梁。31年後,馬修和哲學家父親針對佛教和生命的意義展開對話,父親對佛教犀利的質疑,讓馬修有機會揭開佛法神祕的面紗:佛法不是無為、迷信、被動的東方思想,它是一門心的科學。
【名人推薦】
◆這本書最精采的地方,就在於讓我們看到一場開放心胸的對談;雖然兩位作者追求人生目標的道路各有不同,我相信對他們兩人來說,生命有何意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賦予生命意義。~達賴喇嘛
◆當現代的科學遇上古老的佛法,當西方的物質遇上東方的心靈,當望子成龍的父親遇上亟思解脫的兒子,必然迸發最上乘的智慧,這就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佛教學者 鄭振煌
◆《僧侶與哲學家》這樣的好書,需要深沉的安靜,才可以全然領會。~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林東茂
◆《僧侶與哲學家》是一場智識的饗宴,充滿生動啟發性的想法,探討人類最深層的問題。~《EQ》作者 丹尼爾‧高曼
◆這些對話極具深度,並不簡單,兩位對談者的認真態度和學識涵養令人激賞。~《紐約時報》
◆此書生動活潑且論理嚴謹,指出了當今佛教在歐洲和美國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法國《快訊》雜誌
作者介紹
哲學家父親 尚‧方華斯‧何維爾(Jean-Francois Revel)
生於1924年,法蘭西學院院士,哲學教授、政治評論家,所著的政治評論在西方世界引起很大的迴響,曾任法國新聞週刊《快訊》(L’ Express)的總編輯,現居巴黎。
僧侶兒子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生於1946年,巴黎巴斯特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在1972年放棄科學家生涯,移居印度喜馬拉雅山區,向西藏大師們學習,三十多年來過著佛教僧侶的生活。另著有《快樂學》《修練快樂心》《雪之堡》《頂果欽哲法王傳》。
博客來心理勵志類Top5
★故事王子周志建繼《故事的療癒力量》《擁抱不完美》之後,最新振奮人心的力作。
★鄧惠文、蘇絢慧、黃錦敦、李宜靜、鄭雲龍、楊田林、陳盈君 感動推薦
敢放棄、是勇敢。敢放手、是智慧。
懂得「放」的人,人生才會fun。
這本書寫的是作者歷經一場大病之後,對生活的反思與改變。
他發現,那場病痛其實是上天給的「恩典」。因為那場病,讓他開始力行「減法」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回歸單純,感受生命的純粹與美好。
他發誓:「我不想再錯過一場華麗的楓紅、一場盛開的櫻花、甚至是路邊一朵綻放的小花。」
每天都花時間陪伴自己、跟自己相處,並聆聽內在的聲音,滿足自己的需要。以前,別人無法為你做的事,現在,我們自己為自己做。療癒自己,滿足自己,不再外求。全心全意,把自己愛回來,絕對是我們一生中,最該做的一件事。
如果,你的人生剛好也走到十字路口;如果,你最近對生活也感到茫然迷惘,那麼,這本書裡的故事,或許會幫你的生命找到一個「出口」,把你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給喚醒、翻轉過來。
[各界熱情推薦]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暢銷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
黃錦敦/諮商心理師 李宜靜/作家、紐約榮格學院心理分析師候選人
楊田林/專業人文企管講師 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主持人、馬雅旅人
鄭雲龍/脊椎力學專家、企管名師
*療癒小語*
☆擁有,不等於享有。囤積,是匱乏的象徵。
☆真正能「享有」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人需要每天「歸零」。歸零,就是願意讓生活重新開始,願意接受失衡的自己,並好好清理自己的內在。
☆慢,才能看見風景。快速,不止讓我們失去風景,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溫度。
☆面對所有事的發生,只要順著「生命的河流」走就好,不用抗拒。自然而然,它自己會流動、會載著我們到該去的地方。
☆生命本身其實就具備了療癒的力量,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身體不是我們的工具,它是靈魂的殿堂。如果這個殿堂沒有清理乾淨,靈魂是無法安住其中的。
☆沒有一件事的發生是意外、是偶然的,一切的發生都有它的意義。
☆愛自己這件事,我們得重頭學起。過去,父母沒教過我們這件事,現在,我們得自己教會自己,這是我們的功課。
作者簡介 周志建
雅號:敘事王子。今年給自己重新命名:故事王子。
一個任性、愛玩、認真工作、看起來年輕的中年男子。
一個擅長說故事、聆聽故事的心理工作者。
五十歲以後的他,開始致力於寫作,故事療癒作家是他的「新身份」。
敘事治療是他的最愛與專長,有二十餘年的諮商實務經驗,心理諮商不是他的工作,是他的志業。
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一生不走主流路線,堅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
他也是一個要自由的人。不想被體制綑綁,所以從來沒打算在大學裡任教,他選擇,當一個來去自如的「自由」心理工作者。
他喜歡後現代「沒有唯一的真理」、「尊重差異、尊重多元」的理念。創辦「敘事私塾」致力推廣敘事理念與人文教育,並將「自由書寫」結合到敘事教育,成效驚人。他也是最早將敘事治療大量運用在台灣諮商臨床實務的先行者,每年舉辦的敘事工作坊及講座超過八十場次以上。
小檔案:
◎ 輔仁大學心理諮商博士
◎ 敘事取向專業訓練講師、心理師、諮商督導。
◎「敘事私塾」帶領人。「自由書寫」推廣人。
◎ 呂旭立基金會課程講師、諮商心理師。
◎ 故事療癒作家。著有《故事的療癒力量》《擁抱不完美》
◎ 至2014年10月為止,已經在台灣、大陸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舉辦過400場以上的敘事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