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當世界充滿變數,你需要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當世界充滿變數,你需要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
close
商品編號:T0700120

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當世界充滿變數,你需要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

作者 敏迪
出版日 2023-12-01
定價 $350
優惠價 79折 $277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臺灣國際新聞指標自媒體「敏迪選讀」創辦人首部著作!
★幽默詼諧的口吻×好消化好吸收的解析×親近無距離的閱讀體驗,培養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從這裡開始! 

越認識外面的世界,越能明辨近在咫尺的危險;
越了解國際上發生的事,越能對生活的各種面向有所掌控。
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國際識讀力,讓我們一起養成! 

不論油價、電價、進口車、手機、美豬澳牛、醫療器材,
甚至是專業執照、學歷認定、旅行簽證……
你以為的日常瑣事,背後都有一顆圓滾滾的毛線球,
跟世界的另一端牽上線! 

◆俄羅斯耍個任性,就讓新冠疫情期間的油價比可樂還便宜?
◆歐盟與科技巨頭開個會,寫app的工程師立刻一個頭兩個大?
◆北極圈明明又冷又荒涼,卻對國際貿易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伊斯蘭國是誰養出來的,中東為何這麼多恐怖組織? 

國際觀,就是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可預測,進而做出對你或你所在群體最有益的決定。

許多人認為,國際局勢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係,就算懂得再多,對人生也沒有幫助。

事實上,這個世界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八點檔大戲,這廂的愛恨情仇,都與那廂的纏繞糾葛密不可分。就算我們只是站在角落什麼都不做,也不論從事什麼行業、住在城市或鄉村,國際局勢都會延伸出數十甚至數百隻觸角,從各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

國際局勢是一塊由無數國家共同織就的布匹,任何人的任何決定都會將故事帶往全新方向。讀國際新聞不是為了當神算,也不是為了比誰懂得更多,而是為了讓我們能更清晰地明辨並充分掌握周遭的轉變。

作者簡介  
敏迪
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系,國際新聞平臺「敏迪選讀」創辦人。 
擅長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將自身觀察到的國際動態傳遞給身邊的人。總能把國際新聞講得既有趣又鑑往知來,獨樹一格,擁有眾多粉絲。2019年推出podcast、專屬網站與app,持續以文字和聲音形式將國際新聞傳遞給華語閱聽者。
2022與2023連續兩年推出《國際觀察曆》,向臺灣人介紹全世界各個國家,旨在將國際新聞推廣至家庭和校園。用輕鬆易懂的方式,引導大眾理解國際事件、對國際新聞產生興趣,進而學會解讀國際情勢,優化生活或工作層面的決策品質。
2023年獲美國國務院邀請,偕同各國外媒代表訪美11天,旅程中體悟到國際間對臺灣有著強烈好奇和重視,回國後開始經營YouTube和Instagram短影音,下一階段目標是將國際挺臺聲音帶回臺灣。
「敏迪選讀」linktree:https://linktr.ee/mindiworldnews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24 年度暢銷
Readmoo華文大獎非文學類人氣作家.社會科學類Top1
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

2024上半年
#怡慧老師新年好書12選
博客來暢銷總榜Top65.新書榜Top32.人文社科Top4
Readmoo暢銷總榜Top16.社會科學Top1

博客來總榜No.1.人文社科No.1
金石堂強推.社會人文No.3
讀冊選讀
誠品人文社科類No.9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700120
ISBN:9789861374277
EISBN:9789861374215
240頁,25開,中翻,平裝,書衣,單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國際識讀,掌握變化、即時做出決策的開始

Part 1 國際識讀是什麼?

 第1章 國際新聞可以幫你什麼?
  如果能預測油價那就太好了
  為什麼國際新聞這麼難讀?
  用星座形容國與國外交,酷炫吧
  與我無關,我幹麼
  原因千百種,讀之前先搞懂
  讀國際新聞是可以分期付款的
  讀新聞像在拼拼圖,不要只看單篇
  拿到所有線索,拼圖才有意義 

 第2章 立場、風向、編輯臺
  立場不是壞東西
  如何判斷媒體的立場
  隱惡揚善的選題:只讓你看到他想給你看的
  你的司馬昭之心,我從標題就看出來了
  編輯者的立場之爭:小心中文世界的陷阱
  左右只是相對:媒體的意識形態矩陣圖
  或許不是它變了,變的是世界
  讓資訊從四面八方來,讓媒體立場為你所用 

Part 2 建構你的國際識讀框架

 第3章 遠水和近火:一切都從地緣政治說起
  鄰國方位:俄羅斯和它的東歐鄰居們
  地理環境:衣索比亞蓋個水壩,怎麼埃及和蘇丹就生氣了?
  北極圈:沒人沒國家,為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自然資源:你家有哪些值錢的東西? 

 第4章 信仰之爭:問題不在宗教本身,是有心人
  都是源自穆罕默德?
  什葉派和遜尼派
  伊朗之所以成為伊朗
  信仰及王朝
  沙烏地和瓦哈布
  誰掌握勝地,誰就為王
  令人聞風喪膽的伊斯蘭國
  誰是恐怖組織 

 第5章 國際新聞的核心:人
  總理還是總統,遊戲規則大不同
  政治素人最佳代表:澤倫斯基
  內閣制的無限可能
  如果用「人性」來解釋 

Part 3 培養你的國際識讀力

 第6章 最日常的國際識讀技巧 
  第一招:社群養成計畫
  第二招:延伸閱讀,大量吸收 

 後記 你想要什麼樣的國家?
   附錄 你應該認識的網路媒體

看更多

前言 
國際識讀,掌握變化、即時做出決策的開始

臺灣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了。 

過去我到各地演講,遇到最多的提問是:「要如何培養國際觀?」

這一題說難不難,說簡單,倒也沒那麼容易。我往往會先丟出另一個問句:「什麼是國際觀?」在我還是學生的那個年代,國際觀大多數時候等於英語能力。所以我們有了雙語幼稚園,有了一週三到四小時的英文課,有了掛滿各式招牌的英語補習街。那時期開始,臺灣人的英語能力的確開始提升。現在如果有個外國人在大臺北都會區旅行,很容易找到一位會說英語的臺灣人為他指路,有時候甚至會被邀到家裡作客,吃頓家常臺灣菜。沒辦法,臺灣人就是這麼雞婆且溫暖。

但這樣的狀態已經是「有國際觀」了嗎?

假設今天這位外國人叫Marjorie(念起來像「馬久禮」),來自太平洋地區的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她來到你家飯廳,晚餐上桌,這時候你會跟她聊什麼?首先,你得知道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哪。她會跟你說在太平洋地區,澳洲的正上方。接著你會問她:那你們國家最特別的是什麼?她會跟你說,他們國家有八百多種語言,而且這些語言都還有人在使用。你驚訝地問為什麼有這麼多語言?她會告訴你,因為他們有非常多小島,島嶼上住著不同的民族,大家都用自己的語言對話;而且更酷的是,在他們國家,火車和高鐵都不常見,人們更常使用另一種「普遍」的交通工具:飛機。

聊完國家基本介紹,這時你拿出手機、打開Google Map,查詢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地理位置,赫然發現一件事:「嘿Marjorie,我認得你們國家隔壁的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他們前幾年才剛跟臺灣斷交!」Marjorie 睜大雙眼,用英文回應你:「我知道!最近中國在這附近動作超多的。你知道嗎,美國和澳洲就是因為索羅門群島跟你們國家(臺灣)斷交,才意識到大事不妙,趕快派大使和一些政府官員來我們國家開會的。」

二○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代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飛抵巴布亞紐幾內亞,雙方簽署國防合作協議,允許美國軍隊進入該國的機場和港口。同一時間,雙方簽署了另項單獨協議,允許美國海岸防衛隊(U.S. Coast Guard,類似臺灣海巡署的角色,但軍事力量更強大)巡邏巴紐專屬經濟海域,幫巴紐抓非法捕魚和走私。

餐桌上的閒聊,突然和電視上播映、索然無味的國際新聞連在一起了。

而這樣一個靈光乍現的瞬間,我稱之為「國際識讀力」(Geo-Literacy,此一詞彙最早是由國家地理頻道於二○一四年提出的,原意是地緣政治觀察力,這邊再多加媒體識讀一義)。

國際上的每一個動靜,往往包含數個國家的主動或被動參與。有時候是歷史脈絡的延續,有時候是地緣政治的較勁。有時候原本只是幾個國家領袖逢場作戲,但演著演著也成了真實,導致其他國家必須共同承受意料之外的結局。臺灣處於太平洋西側,於歷史,我們和西邊的中國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渾沌關係;於地緣,我們是美國前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口中的「第一島鏈」;於經貿,我們掌握全球九成的先進製程晶片生產,臺灣海峽更是全球重要航道,日本和南韓賣到歐洲市場的商品都得先過我們這一「峽」。但問題在於,我們自己知不知道?

臺灣的存在性比我們自己想的還多了好幾分重量。自從二○一九年習近平那一份〈告臺灣同胞書〉初見世面,臺灣已經多次登上國際版面。《經濟學人》二○二一年五月一日的封面故事標題為「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探討中國的軍事自信日益增加,使臺灣面臨戰爭風險。兩年後,《經濟學人》再次以「The struggle for Taiwan」(臺灣的掙扎)做為二○二三年三月十一日該期的封面故事,以八篇文章深度探討臺灣的備戰狀態、美國和中國的準備,以及印太地區將面臨哪些巨大變化。同一年度,西班牙主流媒體《國家週報》(El País Semanal)封面是金門有名的觀光景點──沉沒的坦克,標題是「臺灣,沉睡的炸彈」。這篇專題報導洋洋灑灑寫滿十八頁,從臺灣的歷史脈絡、地緣政治、經濟現況,一路講到政黨派別及人民的國家認同。

臺灣在這幾年漸漸成為國際間的主角,但在舞臺上搬演的我們卻鮮少注意到自己的重要性。最常聽到的說法是:「選誰哪有差,日子還不是一樣苦,不如管好自己,認真打拚賺錢來得實在。」這樣的聲音在我父母親那輩很常見。他們經歷過戒嚴和白色恐怖,被教育著(甚至是被恐嚇)談論政治和國際局勢對自己的人生於事無補,所以乾脆就不談論了。彷彿生活中每個面向都能拆成「我的事」和「別人的事」,只要安分守己,便能顧好方圓十里內自己的人生。但無論是年輕一輩的我們,或是已經覺醒的父執輩們,都越來越能看清現實。現實就是:這世界上還有眾多我們無法掌握的事,以肉眼無法察覺的方式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而那些事就散布在國際局勢之中,等我們探訪和揭露。

所以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國際觀是什麼?」在科技飛快進步的現代,語言已經不是我們探究國際局勢的障礙,這本書最後甚至會教你如何使用科技一鍵翻譯外媒新聞。那撇開語言之後,我們距離「具有國際觀」還有多遠?

我認為至少還需要三個步驟。

會講英語,可以帶Marjorie 去臺灣夜市買小吃,這是第一步,我稱做「國民外交」。願意花點心思讀國際新聞,並曉得每家媒體正在餵給你什麼價值觀,這是第二步,也是近幾年人們常說的「媒體識讀」。但是讀得懂國際間的恩怨情仇,了解每個國家面臨的內政挑戰和外交風險,進而映照回臺灣內部,看清楚我們的優勢和困境,這才是我說的第三步:國際識讀。

這本書將會使用大量已發生的國際事件做為舉例。或許部分事件會在本書付梓後發展成與原先截然不同的樣貌,但那並不干擾我們建構國際識讀力的過程。國際局勢是一塊由數千個國家領袖共同交織出來的針織布,任何人的任一決定都會將故事帶往全新方向。讀國際新聞不是為了當神算,不偏不倚預測未來;也不是為了比誰背的國家知識比較多,誰能在最短時間內猜對多少題目,獲得高分。讀國際新聞僅僅是為了讓周遭的轉變變得更加清晰。如果我們能夠將這樣的覺察分享給更多人,使身邊的人對即將迎來的變化充分掌握,進而做出對自己乃至於社會都更有效益的決策,那便是一件對臺灣非常有幫助的大事。

所以回到這本書的初衷,我們不僅追求自己明白,更期許自己擁有淺白轉述的能力,將國際局勢對生活的影響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傳播出去。這就是這本書的存在意義,也是我創立「敏迪選讀」的願景。盼用一本書的時間,達到這願景的百分之一,那就是這本書的巨大成就了。

最後介紹短篇故事的主人翁,Marjorie。她是真實存在的人,一名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記者。我在美國國務院參訪活動上認識她,並有了上述那些真實的對話。Marjorie 還對我說,現在她的國家最在意的,是如何在環境和開發兩端取得平衡,以及打擊非法捕魚。最終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我也向她說明臺灣現在正面對中國的威脅和戰爭風險。對我而言,向遠道而來(抑或是你遠行途中認識)的人展現出好奇心,並認識他們所處的環境、關心他們所關心的議題,使其成為你的盟友,在國際場合為臺灣發聲,這才是我心中國際識讀力的終點。希望讀完這本書,你我都能更有國際識讀力。

看更多

試閱

〈第1章 國際新聞可以幫你什麼?〉

其實現在不需要我多說,願意打開這本書的人都已經明白國際新聞對我們日常的重要性。但請容我先挪一點點時間,明確告訴你國際新聞到底重要在哪,又能給我們什麼實質的好處。

這幾年我受邀演講,很常在QA時間收到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國際觀?」接下來,我還會在這一整本書裡提到很多次,但我現在先為這三個字下個定論:

「國際觀就是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可預測,進而做出對你或你所在群體最有益的決定。」

*如果能預測油價那就太好了

我舉一個每個人日常都會遇到的例子──油價。

石油和它的副產物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你騎機車加的油、路上踩著的瀝青、受傷塗抹的凡士林、孩子玩的塑膠樂高、打掃用的橡膠手套,這些統統都是從石油延伸而成的各樣石化產品。所以你取得這些日常用品的成本,奠基在最上游的價格──油價。那油價又是因為什麼而浮動呢?以經濟學角度來說很簡單,就是供需平衡。需求大於供給,油價就會漲,反之則跌。但這個供需不是只看終端消費者,有時候我們更需著眼於供給者。石油在眾多產油國中,大多是國營獨占企業,不是由王室掌控,就是政府列管為國營企業。

我們就以二○二○年破天荒的油價大跌為例。

二○二○年二月,全球疫情大爆發,各國宣布關閉邊境,飛機停飛,郵輪停駛。隨著經濟活動逐漸停擺,全球的石油需求也跟著降低。畢竟都不出門了,哪還需要加油呢?當需求降低,價格也就會跟著下調。全球石油價格慢慢從一桶八十美元,跌價到一桶四十美元,攔腰折半。以上是需求者造成的跌價。但要注意,這還不是壓垮油價的最後一根稻草,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的吵架才是。

沙烏地阿拉伯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主導者。這個組織規範各個石油輸出國的售出價格是高是低、要輸出多少桶,目的是為了鞏固這些石油國家的共同利益,避免有某個國家刻意削價競爭,陷入油價的惡性循環。

鏡頭轉到另一個主角──俄羅斯。俄羅斯也是石油大國,卻不在OPEC內,並和其他九個同樣不在OPEC內的石油輸出國組成一隊,稱做「non-OPEC」。有一天,OPEC和non-OPEC在聊天,他們突然靈機一動,發現欸如果我們兩邊都少生產一些,維持市場上的石油稀缺性,這樣油價就會一直很漂亮,豈不樂哉?這個組合就被稱為「OPEC+」。

可是雙方討論來討論去,總是找不到共識,尤其俄羅斯說什麼都不願意降到大家規定的數字。一來這樣他會少賺,二來他不想當沙烏地阿拉伯的小跟班,他想當家做主。哇,俄羅斯耍脾氣,這下沙烏地阿拉伯也不爽了。二○二○年三月,沙烏地阿拉伯心一橫,宣布大幅下調原油出口價格。除此之外,還計畫下個月大幅提高原油產量,每天超過一千萬桶。

不是啊,全世界都不太需要這麼多石油了,沙烏地阿拉伯你還增產,這豈不是提油救火嗎?總之在報復性降價之後,油價來到一桶只要三十美元。這是什麼概念?就是連一桶可樂都比一桶石油貴的意思。所以在二○二○年四月左右,你有沒有覺得去加油時,油錢都便宜得要死。怎麼以前要一百元的現在都加不到六十元,還一度懷疑是不是加油站工讀生都沒幫你加滿?還是政府體恤人民工作辛苦,幫大家調降油價?不是的。仔細看,油價其實是跟著國際局勢波動的,跟國內政治沒太大關聯。

這就是我說的,國際局勢影響你的生活決策。今天如果你是做國際貿易的,要計算貨櫃進出口的成本,就不能不搞清楚現在的國際脈動;如果你是家裡正準備要裝潢,選用的是進口大理石和特殊油漆,就必須接受進口成本漲價的事實,或是乾脆延後裝修。當你掌握國際局勢,你才能提早預測自己何時要加油,或是要不要多囤一些原料,以度過長途運送的能源寒冬。這就是我說的國際觀:你掌握了油價漲跌的趨勢,進而做出對你或你所在群體最有益的決定。

不只是石油,電費、天然氣亦然。我們把鏡頭轉向中國。二○二一年十月,中國即將進入冷峭的冬天。就在大家包袱款款準備回家鄉放十一長假時,中共政府突然宣布東北一帶開始限電,高耗能的工廠統統停工,就連路上紅綠燈都不給亮。東北人苦不敢言,在外地的東北人更糾結:要不要回家呢?老家現在限電沒暖氣,還是我就先待在原地?

看似中國國內的民生問題,背後又是各種國際局勢盤根錯節。

中國政府手段做得絕是一回事,但主因其實是國際煤價大漲,再加上中國和澳洲打貿易戰,中國主動宣布停止進口澳洲煤礦,少了一個重要煤礦來源。這時候可能有人說,中國自己不是也有產煤嗎?地理課本都有教,山西的煤礦是出了名的多啊。這時候又再拉出另一個國際局勢的遠因──解決地球暖化。身為全球前幾大碳排放國,習近平到處跟國際組織和各國領袖開支票,信誓旦旦要在二○三○年碳達峰(意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達峰之後進入逐步下降階段,是碳中和的前置條件),二○六○年碳中和。這些話他在外頭喊得震天價響,回到國內可不能變成芭樂票,所以中國政府一直想辦法控制國內碳排放。

尷尬的是,同一時間,中央政府又持續要地方繳出經濟成績單,趁著全球疫情嚴重,迅速拿回世界工廠的地位。於是全國工廠產能全開,二○二一年第一季就拚出一波一八.三%的經濟成長率。這下可好,說好節能減碳,結果你給我搞出更多碳排。再加上中國大多是老舊礦場,不僅碳排汙染嚴重,更是常常發生工安事故,於是中國政府乾脆宣布山西煤礦停止開挖,復工率給我降到五○%以下。我不允許你們挖煤礦,你們就沒煤可燒,就可以快速降低碳排放了。

再一次,看似國內政治影響中國限電,實際上關乎全球原物料價格、中國和澳洲的恩怨情仇,以及想都沒想過的氣候變遷。如果東北人民沒有看國際新聞,恐怕會以為國家是不是窮到沒錢發電。相反的,如果有人深謀遠慮想得精,說不定早就囤好柴火,或是早就到南方另謀生路了。

所以讀國際新聞不是拿來炫耀我們多有國際觀;相反的,它能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可預測。你有機會判斷油價什麼時候會漲,股票哪時候跌,還能知道哪時候去歐洲旅遊不安全(是的,就算是歐洲也有不安全的時候),或是晚一點換日幣會比較划算。我一直都覺得,越認識外面的世界,越能明辨近在咫尺的危險。

更重要的是,多看國外發生的事,有助於我們解讀國內各種現象。臺灣吵著要不要核食和萊豬,那國外都怎麼做?歐美各大媒體都在分析臺灣海峽的軍事布局,那我們自己該怎麼看待軍售案?越南和新加坡為什麼可以在各大國際組織穿梭自如,臺灣能否效法?讀國際新聞除了優化個人和家庭生活的決策,更是因為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把國際歷史經驗套用到臺灣處境,那股不安和不確定感,將會漸漸消弭。

*為什麼國際新聞這麼難讀?

以前我們總嫌臺灣沒有國際新聞,每次去小吃店用餐,在店裡坐了一個半小時,電視臺放送的國際新聞大概不超過十分鐘。但其實臺灣有許多國際新聞可看。(中略)……或許看到這本書的當下,某些節目基於各種原因收掉了,但這不妨礙我們得出一個結論:臺灣是有國際新聞的,而且願意投入資源的媒體並不少。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國際新聞很難讀?為什麼總覺得打開電視,新聞臺都是貓狗大戰海鮮鍋?我們跟認真做國際新聞的媒體之間,彷彿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彼此都伸長手指,卻總是觸碰不到、遍尋不著。不用說老百姓一直抱怨臺灣沒有國際新聞了,國際新聞從業人員可能也正哀號著,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就在每天晚上七點到八點某某電視臺,向你播報國際新聞,但你卻不知道我在這裡。

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第一個癥結點在於過度分散。

我們剛剛講了這麼多電視臺節目,我也會把一些文字型網路媒體資源放到〈附錄〉做為延伸閱讀,這樣看來,似乎有很多工具了呀,怎麼我們還是不得其門而入?主要原因在於來源的過度分散。如果你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守在電視機前的大樓保全或小吃店阿姨,你很難等到每個整點新聞裡頭那短短十分鐘的airtime(播報時間)。如果沒有上述整理,你大概也不知道電視臺那麼用心,有專屬國際新聞的電視節目。網路新聞就更不用說了,大概只有國際新聞從業人員有那個美國時間,每天走訪各家網站,一篇一篇點開來看。

過度分散的新聞來源,使得我們像在雲裡霧裡登山的旅人,我們都知道要往上走,但往上的路是哪一條?怎麼走才不費力?這些都沒人整理啊。

這是個結構性問題。各家媒體試圖提供優質的國際新聞,但是資源有限,只能播出零星時段,提供短篇、吸引眼球的主題。當國際新聞成了媒體產業鏈中枝微末節的眾多分支之一,就成了雞生蛋蛋生雞,你怪我我怪你的惡性循環。因為產業不夠健全,無法培養一個系統性、專門報導國際新聞的媒體,就造成我們現在看到的「來源分散」。當來源越分散,越會造成閱聽者相當大的學習負擔。

第二個問題,疏離感。

國際新聞要成為一個被重視的主題,最優先要解決的是大眾的疏離感。

以前我都跟別人說,「敏迪選讀」的使命就是拉近臺灣人與國際局勢的距離,但後來我發現這個思維不夠精準:生活和國際局勢之間,本來就沒有距離。伊朗的局勢會影響我明天加油的油價;歐盟和科技巨頭的隱私權聽證會,會讓我做App的堂哥一個頭兩個大。你環顧四周,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來就跟國際局勢有關,只是因為資訊量太大且錯綜複雜,我們的天性會自動忽視,化繁為簡。經過一層又一層的省略,最終來到我們眼前的資訊統統被化整為零了。彷彿這座島是個遊戲沙盒,我們過我們自己的生活,與外界何干。

當然不是這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沙盒,尤其臺灣身為一個海島國家,更是凡事皆與國際接軌。

那如果我把國際新聞變得有趣呢?試想,如果國際新聞變成鄉土劇,裡頭有很多愛恨情仇,要吵架有吵架,要奪權有奪權,你是不是就覺得,噢,這好像很有趣,我想繼續追。人們喜歡看口水戰,那簡單啊,我就寫「國與國之間的口水戰」;大家愛聽八卦,我就去挖出那些國際組織私底下的權力鬥爭。就算我們暫時還沒找到這些新聞與臺灣的連結,至少讓你提起興趣,願意多追一點了,是不是聽起來不難?這就是「敏迪選讀」在做的事。

*與我無關,我幹麼看

但疏離感不是只有一種。就算今天我們把國際新聞講得像鄉土劇那樣通俗好入口,也還是有人不愛看鄉土劇啊。所以另一種疏離感是「非必要性」。有些人會覺得,是啊,我知道非洲國家時常發生部落衝突,死了許多人。但是除了憐憫,我還能做什麼呢?非洲的政治動盪與我何干呢?為什麼我應該要在意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在西撒哈拉的對立?這塊地屬於誰,會影響到身在臺灣的我嗎?如果不會影響,難道我不該先把重心放在國內新聞,抑或是關注我自己的生活品質嗎?當我們問出這些問題時,限縮視野的沙盒便被我們自己蓋起來了。

是的,不可諱言,國際局勢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的確是間接的,甚至有點迂迴。我們來想像一個發生在平行宇宙的虛擬場景好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吵很久了,突然在某一天,雙方大打出手。這時候北邊的中國不甘於當吃瓜群眾,他也想分杯羹,於是中國在西藏一帶大量增兵,隨時準備要漁翁得利。

故事發展到這裡,的確跟臺灣都不太有關係。但劇情持續往下。巴基斯坦敗下陣來,局勢變成中印對打。遠在歐洲和美洲的英國和美國收到消息大驚:印度可是西方陣營在印太地區的盟友呀,這忙一定要幫。於是英國派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前往印度洋,隨時要增援印度;美國則是運用經濟封鎖,阻斷中國當時非常缺乏的小麥貿易,並禁止所有與美國有關的技術和產品出口到中國。美國行政命令一下,臺灣許多晶片廠和零組件廠的時間瞬間凍結在出貨那一天。禮拜一開盤,臺股大跌。你剛起床喝杯咖啡,打開股票軟體,不敢相信自己的資產已經縮水一○%;更尷尬的是,你毫無頭緒。

有多少時刻,我們在生活中產生了困惑,卻不知問題從何而來?你好像已經把身邊各項因素都排除了,確信自己在所有環節都下對了決策,卻還是迎來自己無法掌控的結果?難道還有什麼事情是在我的視線之外,卻又大大影響我眼前的一切?

出乎意料的,我們的日常生活竟和國際動態息息相關。從油價、電價、進口汽車、手機型號、社群平臺隱私權政策、美國豬澳洲牛、醫療器材,甚至到你的專業執照、學歷認定、旅行簽證……你說得出來的家庭瑣事,我都能在後頭拉出一顆圓滾滾的毛線球,跟世界的另一端牽上線。

但問題在於,這顆毛線球太龐大、太混亂了,彷彿有十萬條毛線在中間穿梭,稍有不慎就會迷失線頭,找不到出口。在大眾看來,這顆毛線球已經打了死結,解不開了,也不需要解開。於是我們索性拿起自己心裡的小剪刀,象徵性剪斷我們與國際間的關聯,以為這樣便能視而不見,安穩度日;但這跟小學生把雙手放在胸前說「我要跟你切八斷」一樣天真可愛。

我們是不可能剪斷的。尤其臺灣是個島國,你吃的義大利麵、看的電影、滑的手機、開的進口車,甚至是每天黏在上頭的社群網站,統統都和國際有關。認知到我們的生活和國際關係水乳交融,不能拒絕,也無法切割,是解決疏離感的優先步驟。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