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700090

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

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
作者原文名 Alain de Botton
譯者 陳信宏
出版日 2010-04-29
定價 $300
優惠價 79折 $237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竟是十六歲的青澀自我所挑選的結果!

工作和愛一樣,是人生意義的主要來源,
能為我們帶來滿足,也可能摧殘我們的心靈!
本書既是對工作的謳歌,也是一份調查報告,
點出職場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深刻焦慮,以及誘人的希望。

☆狄波頓善於促使我們思考自己的人生,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改變現狀。──《泰晤士報》
☆蔡詩萍,李清志,褚士瑩,劉軒 狄波頓重度書迷.推薦分享
為了狄波頓,變成追星族!
   「我鼓起勇氣,向他走了過去,問道:『抱歉,請問可以跟你合照嗎?』」

我們把大半人生都投注在工作裡,卻極少有人為文探討,工作為何是最令人振奮也最讓人痛苦的人類活動。
《工作!工作!》探究現代職場的喜悅與艱險,以哲學的眼光和融合機鋒與智慧的招牌筆觸,帶領我們踏上一場範圍廣博的職業探究之旅,包括火箭科學、餅乾製造、會計乃至繪畫——藉以探索工作為何能夠為我們帶來滿足,也可能摧殘我們的心靈。

書中,狄波頓細膩地提出所有人對於工作所不免提出的各項重大問題:
我的人生何去何從?
我該怎麼結合賺錢和實現自我的目標?
我奮鬥一生的事業,最後將獲得什麼成就?

工作對於美好人生的重要性雖然不下於愛,但我們卻經常無法以適切的角度加以省思。如同狄波頓所指出的,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都是當初十六歲的青澀自我所挑選的結果。本書是一部絕佳的指南,點出了我們職場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深刻焦慮,以及誘人的希望。

☆商業週刊、出版人週刊、洛杉磯時報、經濟學人、獨立報、衛報……國際媒體重量級推薦

精緻的文字加上理查.貝克的照片,本書以豐富的細節詳述了鮪魚捕捉、餅乾製作、職涯諮商以及會計等工作,同時也對工作提出深刻的哲學省思。工作和愛一樣,是我們人生意義的主要來源。──《波士頓環球報》

艾倫.狄波頓一方面保有他明晰細膩的招牌筆觸,同時又以更深刻的同理心指出人生中的可笑之處,也展現出更高度的諷世才華。總而言之,本書是一部非正統又富有風格的傑出報導作品。──傑夫.代爾(Geoff Dyer)

狄波頓提出的不是簡單的答案,而是許多深刻簡要的洞見,探究我們在每日的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喜悅和挫敗。──《洛杉磯時報》

《工作!工作!》檢視一般人投注大半生時間從事的工作,同時也為讀者描繪了一群多采多姿的古怪人物。——《商業週刊》

狄波頓以充滿活力的方式融合了報導與省思,他的探究對象超越職場,而觸及廣泛的人生意義。——《出版人週刊》重點評論

狄波頓擁有一種罕見的能力,能夠以短短幾個適切的文字歸結我們的經驗,睿智而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在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困境,使得讀者忍不住想在他的字裡行間尋求解答……狄波頓一面揭露現代職業的侷限與令人失望之處,但也以實例說明了個人如何開創獨特而無可預測的自我。——《沙龍》網站

狄波頓這本書很適合每一位不得不上班的人。我們每天工作,到底工作的價值何在?我們期盼於工作中找到一點意義與價值,難道是奢望嗎?趁著工作之暇,翻讀一本思索工作本質的小書,我們或能更體諒自己短短數十寒暑的生命,能經由工作找到怎樣的新定位。──作家 蔡詩萍

現代都市人每天都在工作,卻經常迷失在工作的忙碌中,狄波頓的《工作!工作!》一書,讓我們重新審視工作的真實,省思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李清志

狄波頓試圖為人類社會古老的職業,在全球化時代重新定位。作為詩意的旁觀者,一個充滿哲思的觀光客,為世人詮釋這些旋律,更像是一名導覽員,從哲學的角度去想人為什麼要工作。無論網路與科技如何發達,我們對自己人生的疑問,卻依舊古典。──作家 褚士瑩


作者介紹

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
1969年生於瑞士蘇黎世,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通曉法文、德文及英文。現居倫敦。
狄波頓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使他不僅風靡英倫,外國出版社也爭相出版他的作品,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近年並協助創立了「人生學校」(www.theschooloflife.com)。
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讚嘆狄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另一位書評人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認為:「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帚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帚在他筆下絕對是活靈活現的。」知名旅行作家莫里斯(Jan Morris)更說:「我真懷疑狄波頓這輩子有沒有寫過一句乏味的句子。」
個人網頁:www.alaindebotton.com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工作!工作!》《機場裡的小旅行》《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哲學的慰藉》《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幸福的歷史》《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究竟出版)、《最後的演講》(方智出版)等書。

看更多

得獎紀錄

★2010博客來人文科普類Top20。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700090
ISBN:9789861341484
頁數:33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1484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工作,令人喜悅還是使人遲鈍?      蔡詩萍

我曾是一個上班族。足足上了二十五年班,才離開一家大型媒體企業。不過,較幸運的是,媒體與一般企業不太一樣,一定程度上,給了媒體人較多的自由與彈性。所以,我對「上班」的單調或乏味,便有了「似曾相識」,卻「畢竟不同」的體會。

我也曾在離開長期工作的媒體後,有一段時間,百無聊賴的四處晃蕩。那段期間,我太太常開我玩笑,「明明沒事,幹嘛每天一副很忙的樣子!」沒錯,表面上,我是裝出很忙的樣子,早上運動完,送女兒上學後,便整裝出發,提著電腦包,拎著幾本書,出門了。地點仍是我上了多年班的附近,可是卻是繞過以前熟悉的辦公大樓,轉進後邊小巷裡的咖啡店,上網、看書、寫東西,甚或發發呆,一坐老半天,之後再去忙些閒雜事。傍晚了,便回家,跟家人吃飯,陪女兒玩耍。那段無業、待業的期間,至少每天的節奏看起來,仍挺像上班族的,很忙哪!

我更曾是一個意識偏左的讀書少年,對勞動、工作到底於一個人有何意義,有過長期閱讀與思索的偏好。雖然最後沒走進學院,當成傳道授業的學者,可是,「三十歲以前不曾左翼過就不叫年輕」的痕跡,依然深深烙印於我的人生旅程中,若工作,不管任何一種工作,不能給我「一點點意義感」的話,我即便勉強做了,那種深層的不快樂,必然打我心底浮起,最終逼我放棄掉。相反的,若做得開心,錢少一些,我還是樂在其中。

工作滿二十五年,銀行帳戶裡多出一筆不算多的退休金後,我曾注視那筆數字,心想:「哇,原來這就是在一家公司賣命到中年,換來的最具體的數字證明啊!」

但二十五年後,我只是從一家企業退休,而我的職場人生則還沒到退休的階段,事實上也不能退休啊。我是指,真正從職場上退下來。一方面,我僅僅年過半百,壯心未已;另一方面,家裡上有高堂要奉養,下有稚齡女兒要栽培,而小我一輪有餘的老婆,又不准我就此遠離職場,說什麼還是要善盡父職、夫職,繼續拚下去啊!很多上班族,無論男女,大概都有這不得不然的「現實壓力感」吧。

驟然離開長期、固定的工作場域,人會產生不確定感、不安全感;然而,若是老處於同樣的工作氣氛,打滾個幾年後,人又會感覺悶悶然,不甚快樂。

這便是人之所以異於其它動物的有趣處,當然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麻煩處:既想安定又不甘於寂寞。工作,於人的挑戰亦然。沒工作,人活不下去,有了工作,人又常挑剔這挑剔那。說穿了,我們既要在工作中,滿足維持生存的基本要求,且寄望能透過工作,滿足我們更高層次的生命意義感。人類,是不是很麻煩啊?

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承繼了西方左翼與古典社會學的知識傳統,對勞動、對工作,於人類的束縛與解脫,做了非常細膩的探討。細心的台灣讀者,其實透過前一本書《機場裡的小旅行》,不難察覺,狄波頓已經在運作精準、系統龐雜、組織浩繁的現代管理科層體制裡,碰觸了「微小個人」如何穿梭其中,找尋自己位置的古典命題。而這本以工作為主題的小書,則更進一步,引領我們去面對,跨足全球的分工體系,是如何精密的切割每個上班族的工作內容,並還原我們上班族「只緣身在此山中」,卻始終「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所在。因為,資本主義的體制,是那樣活生生的,龐大的真實啊!

狄波頓這本《工作!工作!》,很適合每一位不得不上班的人。我們每天工作,到底工作的價值何在?我們期盼於工作中找到一點意義與價值,難道是奢望嗎?趁著工作之暇,翻讀一本思索工作本質的小書,我們或能更體諒自己短短數十寒暑的生命,能經由工作找到怎樣的新定位。

對了,那些當人家老闆的,更該讀讀這本小書,想想看,怎樣給自己的員工在工作當中,滿意於一種生命的價值與生活的意義,只要稍加關切,細心設計,讓員工感覺樂在工作,並非不可能。


日常的非日常風景        褚士瑩

如果明天中了樂透頭獎,你會放棄讓人討厭的工作,還是會繼續工作?

大部分人憑直覺雖然會立刻說,這輩子不用工作那該有多好,但是話一出口不久,又被莫名的恐懼所籠罩:

「如果一輩子不工作,我真的會比較快樂嗎?」

為什麼?這是否暗示著,即使不快樂的工作,也有可能比無盡的自由所帶來的麻煩,更加容易面對?

工作這東西讓人又愛又恨。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記者湯普森(Gabriel Thompson)花了一年的時間去做了十份沒有美國人想做的工作,例如到亞利桑那州的優瑪,跟來自瓜地馬拉和墨西哥的非法工人一起種西生菜,到阿拉巴馬州的鄉下養雞場養雞,或在紐約市的餐廳當外送小弟,規定自己無論這個工作多麼辛苦,也要待滿兩個月才可以辭職,除非被老闆發現他是記者來臥底而解雇他。最後寫成了那本《陰影下的工作:做一年(絕大部分)美國人不肯做的工作》(Working in the Shadows: A Year Doing the Jobs (Most) Americans Won't Do),提供了參與者的一手觀點。

但是我真正好奇的是,當湯普森在一般人不想去的養雞場工作時,他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個養雞場工人,還是一個記者?明明做著一樣的工作,如果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記者的生活實驗時,是否會讓這份工作變得比較容易忍受,甚至還能有點趣味?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我們從工作中得到的苦樂,不就只是腦子跟我們玩的遊戲罷了?

就在這時,我的email信箱傳來一封來自www.alaindebotton.com網站寄來的信,告訴我《工作!工作!──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這本書的平裝版在英國上市的消息。多年以來,我都會不定期從狄波頓的個人網站,收到寄給會員的最新訊息,所以不只出書,如果有演講活動,接受電台採訪,或是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視台主持特別節目,都會事先廣布。世界上想必有許多像我這樣的讀者,像粉絲團般跟隨著狄波頓的一舉一動。對喜歡狄波頓的人來說,他不只是一個作家,也不是個單純的哲學家,狄波頓是一個全球化的品牌,而他做的這些事,每件都是工作的一部分,當狄波頓告訴我們關於工作的喜悅與哀愁時,我們也透過鏡頭,看著他工作。

我們讀著他的觀點,也忍不住會想著狄波頓這傢伙,實在有個很酷的職業。他的每本寫作計畫,都很昂貴,可以說是每個作者的夢想。

我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這本書如果是音樂的話,狄波頓不是作曲家,而是扮演指揮家的角色,演繹全球化下的工作的十個樂章。無論是貨輪還是航空,職涯顧問、餅乾工廠或是馬爾地夫的漁夫,科學家或是畫家,工程師或是會計師,自行創業或為老闆效力,這些職業與正在發生的事件,本來就都已經存在,狄波頓只是試圖為人類社會古老的職業,在全球化時代的重新定位,作為詩意的旁觀者,一個充滿哲思的觀光客,為世人詮釋這些旋律,更像是一個導覽員,從哲學的角度去想人為什麼要工作?人生在世所為何來?金錢跟人生目標的滿足要如何權衡?家庭與事業孰輕孰重?無論網路與科技如何發達,日本的電視台藉助法國的科技在圭亞那發射衛星,但我們對自己人生的疑問,卻依舊古典。

看到別人花一輩子的時間,在製作餅乾,或面對財務報表,讓我們看到其中的荒謬,但是我們貢獻一生黃金歲月所從事的職業,是否又更有意義?是我們找到工作,還是工作到頭來,擁有了我們的生命?究竟我們是為生活而工作,還是為了工作而存在?

這十個工作,狄波頓都用旁觀者的角度短暫接觸,同時完全沒有提到錢的事情,難怪有書評家就曾經說,寫一本關於工作的書卻不談錢,就好像寫戀愛的書卻對於性一字不提。工作對於人類,幾千年來都是希望用最少的時間把工作完成,唯一的目的就是賺取生活資源,連亞里斯多德都說人不可能又工作、又同時擁有生而為人的自由。但曾幾何時,人類開始期盼工作應該要帶給我們滿足感和快樂?這就好像人類的婚姻,相信應是兩個人相愛結合,並不是生物進化史上那麼理所當然的進程,無論是戀愛還是事業,已經超過了原本求生的原始目的以後,我們面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無論是參與者的湯普森,還是旁觀者的狄波頓,他們對於全球化下職業的描述,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跟大多數人不同,他們都可以隨時辭職,但是大部分擁有一份工作,或說被工作擁有的人,卻很難執行這項看似容易的基本權利。工作是否真像狄波頓說的,是一個保護我們的泡泡,讓我們不用去面對生命原本必須面對的更大挫折?我們會如何看待工作,其實反映了是否具備創造一個有意義生活的能力,進一步去創造符合我們信念的價值,並且因為我們的努力而得到社會的認同甚至稱許,因為工作可以讓我們專注於眼前的任務,帶來緊張、壓力和完美達成目標的希望,甚至因此覺得自己有所專精。不但可以提供柴米油鹽,甚至連毫無價值的疲倦,都變成一種值得嘉許的證據。

所以不少樂透頭獎得主,覺得還是繼續上班會比較好。

所以「今天工作好累啊!」變成現代人一種變形的自誇。

仔細想想,工作果然是個哲學上的問題。

看更多

試閱

我們如果能目睹每一項計畫的最終結果,可能就不會再有任何努力的動力。
工作至少提供一個虛幻的泡沫,讓我們寄託完美的理想,讓我們把內心無邊無際的焦慮,集中在少數幾項規模有限而且不難達成的目標上。
因為工作,我們才不至於陷入更糟的困境裡。

會計

背對著倫敦塔,眺望泰晤士河對岸,你也許會注意到河流南岸出現了一排新建的辦公大樓。這幾棟大樓只花了六個月即興建完成——因為其建造方式頗為簡單,只是鋼骨結構覆上染色玻璃而已——看起來也還未完全融入這座城市,和周遭的古老建物相比之下顯得過於新穎而漠然,散發出一種格格不入的樂觀氣質,顯然比較契合於多倫多或克里夫蘭的市區。就在這幾棟建物的東側,在一座妝點著私人維護的樹木與噴泉的廣場上,可見到一群群外國學童魚貫步下遊覽車,爭相在泰晤士河邊拍照;商務人士則因為難得遇到火車準點或交通順暢而意外多出一段空閒時間,於是坐在廣場上的長凳,查看著透過明亮的早晨空氣傳輸到他們手機上的訊息。

這幾棟辦公大樓是全球最大的會計公司的歐洲總部,但大樓外觀唯一能夠讓人看出這項身分的地方,就只有其中一棟大樓頂端的公司標誌。儘管如此低調,這幾棟建築物卻可讓路人清楚看見內部的活動。辦公大樓裡的員工顯然只注意到大面玻璃窗帶來的景觀,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成了別人觀看的對象。只見他們把脫了鞋的雙腳擱在印表機墨水匣的紙箱上,在窗邊吃著午餐,在人體工學的椅子上來回旋轉,聚在一起討論事情,或者在會議室裡的白板寫上各種縮寫詞語,其他同事則全神貫注地專心觀看。他們在三層玻璃窗後方從事著各種活動,彷彿一部無聲的電影,唯一的配樂只有海鷗的叫聲,以及河上船隻和東風吹拂的聲響。

一走進大樓裡,大廳部位的設計會讓人不自覺地仰頭望著一層接一層往上揚升的樓板,而不禁對建造及管理這棟龐大建物的人士心生敬意,就像當初大教堂的建造者也同樣以宏偉的拱頂中殿備受尊崇。不過,與法國夏特爾大教堂不同的是,在這棟辦公大樓裡,我們並不太清楚該崇敬什麼對象。也許是面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對於精確的追求、一定程度的冷酷無情,以及繁複得教人意外的審計過程。掛在牆上的一面銘牌宣告著:「我們歡迎正直、活躍又有熱情的人。」

若從大廳裡坐在紅色皮沙發上的人數判斷,到這裡赴約顯然通常都得等上一陣子,多少強化了即將接見你的人士乃是個重要人物的印象。大廳的接待人員深知自己扮演的角色就像德爾菲神廟的女祭司一樣莊嚴。她一一向每位訪客簡要介紹大樓裡的環境與設施,然後交給對方一張來賓證,再請對方到沙發稍坐一會兒,語氣中微微帶著一股來到這裡即可獲得拯救的意味。沙發旁有免費的報紙與瓶裝水可供訪客享用,上面都印著這家公司的名稱。等待似乎是人類最古老的活動,可以回溯到古羅馬時代的元老在皇帝寢宮外來回踱步、中世紀時期的商人在西班牙哥多華(Cordoba)的大理石宮殿排隊等候元首接見。在等待的訪客後方,一列電梯不時發出鈴聲,警衛則巡邏著旋轉門,暗自盼望著發生衝突事件,以便活絡一下這單調的一天。

一如在候診間裡,你在這裡可能也會忍不住偷覷一眼其他訪客,猜測著他們是因為什麼問題而來到這裡。不過,這些問題可能都不單純。會計師不負責滿足人生中的浮面需求。這項職業甚至是商業發展史上頗為晚期的產物,直到數百萬人早已湧入都市並且分別聚集於不同工業領域之後才告出現——在那之前,會計只不過是個人抽點空閒在家中的小房間裡秉燭記帳的活動而已。財務專業人員的出現——這種人不會釣魚,不會蓋房子,也不會縫製外套,而是專門為人回答攤銷、標準委任收益以及交易稅等方面的問題——顯然是專業分工自從三千年前的古埃及開始發展以來臻於高峰的結果,而且至少在這些文明綠洲裡產生了龐大的收益以及特定的心理副作用。

在這棟會計大樓裡,一切都顯得非常優雅,也維護得相當完善,完全看不到平凡世界裡常見的蜘蛛網。穿梭於走廊與空中走道上的人員都顯得精明而果斷。五千名員工分別屬於審計、稅務、銀行、資本市場、不動產與風險諮詢服務等部門。除此之外,還有兩百名支援人員,負責修繕座椅、為客戶會議端上餅乾、轉寄電子郵件,以及把識別證夾在一起。地下室的文具店堆滿了商品,比阿拉丁的洞穴更令人目不暇給,號稱備有三千枝螢光筆的存貨,畫出來的螢光黃色線條足以繞地球一周,也讓人不禁想像這些筆會在哪些國家或狀況下耗盡墨水。也許有一名會計師在基輔的旅館房間內翻閱一份標題為《銅採礦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五百頁文件,一面看一面勾畫著重點,就這麼把一枝筆的墨水給用完了。

在一般人眼中,會計也許等同於瑣碎的行政作業,但在近距離觀察之下,這棟聚集了眾多數字人才的大樓卻讓人得以藉機探究辦公室的特殊魅力,尤其是團隊精神、聰明才智與徒勞無功等特質在辦公室中的奇特融合。泰晤士河畔這座會計公司總部內的各種活動,其古怪程度絕對不下於人種學者在薩摩亞的原始部落裡所發現的行為。

我決定在這棟會計師的玻璃大樓內待一段時間,並且走訪一兩名會計人員的家,以便了解他們平常一天的生活。

*****

在七樓的一間會議室裡,十個人齊集一堂,討論著伯明罕一家食品塑膠包裝製造商的審計進度。其中層級最高的一人是公司合夥人,身穿襯衫坐在會議桌的首席;層級最低的則是一名新進人員,穿著色彩強烈的條紋西裝,去年夏天才剛從大學畢業。他們談談笑笑,互相調侃,猶如學校老師和一群高傲卻又恭敬的學生之間的交談。「刺蝟,有沒有看昨晚的比賽呀?」合夥人問著右手邊一個一頭豎髮的年輕人。「當然啦,羅賓遜,可是下禮拜我們就會讓你笑不出來了,」那年輕人隨即回嘴。

審計小組的五名低階成員在上個月每週前往伯明罕,住在塑膠工廠附近的一家汽車旅館,位於市區南側的外圍地區。白天,他們就在那家公司的財務部門裡工作,翻閱檔案或是在筆電上驗證資料。晚上,他們經常光顧一家名叫印度之星的孟加拉餐廳,隔著一條雙向公路與科帝茲堡戰俘營對望(這是他們為那家汽車旅館所取的暱稱)。根據出差規定,經理以下人員每頓晚餐可獲得上限二十點五英鎊的餐點補助。

這些會計人員不太願意詳述他們的工作。他們認為一般人必然都對他們的工作抱持著嘲諷的態度。畢竟,他們當初畢業的時候決定選擇這項職業,就已經領教過旁人的這種眼光。不過,在我鍥而不捨的探詢之下,他們自我嘲謔的防衛態度總算逐漸消退,慢慢顯露出內心對於自己能夠精通這種繁複技藝的自豪。

我和萬美莉聊了起來。她現年二十八歲,剛從公司的上海辦公室轉調到倫敦。她當初以優異成績從交通大學畢業之後,就進了這家公司。她把審計比喻為木工。沒有她,資本主義就無法運作,她微笑說道。審計的程序在世界各地都一模一樣,所以會計師和外國同事合作也毫無問題,就像飛行員一樣。所有的規定都彙編成一部厚達四千頁的聖經,稱為《全球審計架構》,我後來在就寢前翻閱了這本書。在伯明罕,每個小組成員都各自負責查證客戶公司資產負債表的一個面向:一人負責查證該公司登記的固定資產,一人查證借款,一人查證負債,一人查證債權人,一人查證準備。審計結束之後,資深合夥人就會簽署六百份文件,在法律上證明帳目的正確性——於是投資人即可放心把自己的資金送上無可捉摸的漫長旅程,挹注這家公司的運作。

目前這個小組正設法驗證增值稅計算系統的可靠度。他們正在追蹤過去六個月以來,客戶公司內部一億英鎊資金的流向。由於遺失了一份檔案,以致填寫非審計服務年金業務年度獨立賡續表格的進度遭到了惱人的延宕。

所謂的「自然」與「人造」,其間的分別雖然一旦仔細檢視就通常不復存在,但相較於人類在二十五萬年前剛出現於非洲裂谷之際,我們無疑已經改變了許多。看著這些人對合約細節所投注的心力,不禁讓人心生佩服。過去投注於軍事行動與宗教儀式的精神與力氣,現在卻是拿來從事精細的數字工作。歷史記載的雖然都是英雄事蹟與充滿戲劇性的事件,但真正在大海上與浪濤搏鬥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在港口內負責數繩索或者解開錨鏈。

會計工作顯然為其從業人員賦予了一種看待世界的特殊方式。這些會計師沒有問我怎麼寫書或是我為什麼要寫書,而是一本書的稅金可以分個幾年繳交,還是一出版就必須全部繳清。他們就像腎臟外科醫師一樣,一看到人就想到對方的腎臟。

更令人訝異的是,他們似乎完全無意從事號稱能夠留下恆久成果的工作。他們不受這種留名後代的渴望所羈絆,而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就像計程車司機運用導航能力一樣,依照指示滿足客戶的需求。他們也許會在這一週受到客戶要求處理鑽油平台的籌資問題,下一週又必須處理超市或光纖纜線工廠的稅負問題——不但不會因為個人的計畫而對工作有所延宕,也不會因為無法實現內心的理想而焦慮痛苦。他們沒有追求名氣的野心,也無意把自己的觀點與洞見記錄下來流傳後世。畢竟,後代可能對前人毫無興趣,況且後代不也一樣稍縱即逝?他們心理健全,能夠坦然過著沒沒無聞的生活;他們以優雅的風度接受了審計工作不太可能讓人永垂不朽的事實。

*****

在一間位於一樓的會議室裡,二十五名新進員工正在上著第二週的會計訓練課程。這項訓練總計將長達三年。上週的課程是財務報告原則概論,這週將介紹公司品保系統的運作方式。為了提振士氣,公司也安排他們搭乘巴士到倫敦外圍一家高級旅館會見董事長,並且到一家水療中心享受一個下午的療程與按摩。此外,他們也見過了公司的精神治療師、公司內部的乾洗廠商、資訊科技部門的主管,以及會計師同性戀協會的會長。該協會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固定聚會,讓會員一同喝點飲料,彼此交流。這時候,由於講課已經持續超過半小時,不少學員都已出現疲累的模樣,於是講師決定讓他們提早下課,享用準備於教室外的牛角麵包和丹麥糕點。

在人類歷史上,促使員工奮力完成工作的工具向來都是皮鞭。如果工作人員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跪下撿拾打穀場地面上的玉米穗,或是把採石場的石塊搬運上坡,自然可盡情鞭打,有益無害。不過,隨著繁複的工作開始出現,以致工作人員必須在相當程度上具備滿足而快樂的情緒,不再只是恐懼順服即可,工作的規範也就不得不隨之改寫。工作人員一旦必須負責切除腦瘤、起草法律文件,或是以充沛的活力販售房屋,處在慍怒忿恨、陰鬱不滿的情緒下自然無益於他們達成任務。如此一來,員工的心理健康就成了管理階層必須深深關切的問題。

世界各地這些玻璃辦公大樓裡的工作,不可能因為害怕外在權力的壓迫而妥善執行。監視掌控無助於激勵員工發揮才智規畫年度稅負延遲繳納時間表,所以高階經理只能以耐心與代價高昂的尊重方式對待部屬。十八世紀的船主人只要發現奴隸船員行為不檢,即可直接把他們拋進海裡,但現代公司的統治者已不再能夠採取這種高傲的態度。這些新一代的權威人物必須為員工安排托兒所,在每月的聚會上也必須以關切的口氣詢問屬下是否喜愛自己的工作。

珍.艾斯托就是負責把權威的鐵腕包裝在天鵝絨手套裡的人員。她是這家會計公司的人資部門主管,辦公室位於六樓。她在不久之前舉辦了一場風景畫競賽,藉此幫助審計員紓發他們未經開發的內在創造力。為了進一步提振士氣,她又在大樓裡的走廊和接待區裝設了銘牌,刻著這樣的文字:「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認知與我們的理念」。

當初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裡如果有艾斯托這號人物,聖西蒙這位日記作家想必會少了許多值得記述的事物。在艾斯托的推動之下,現在這家公司對於威嚇與說長道短的行為都採取了絕不容忍的政策,也設置了可供員工傾訴內心痛苦的二十四小時專線,還有可讓員工對同事提出抱怨的論壇,以及一種細膩的程序,可讓主管委婉告知某位團隊成員患有口臭問題。

這些創新措施背後存在著一項理念,認為職場人際互動的複雜與緊密程度並不下於家人之間的關係。此外,希臘悲劇《米蒂亞》(Medea)當中那種歇斯底里的行為表現,在家庭中至少還能受到認可,辦公室的人際互動卻通常戴著強顏歡笑的假面具,以致員工雖然極易因為同事的影響而產生憤怒或憂傷的情緒反應,卻嚴重缺乏處理這種情緒的能力。

人資部門採行的策略雖然顯得頗為做作,但正是這樣的矯揉造作確保了這些措施能夠奏效。假日研討會與團體意見回饋活動那種刻意營造的氛圍,可讓員工傲然宣稱自己根本不需要這種輔導。不過,就像家庭宴會上的賓客聽到主人提議玩猜猜畫畫的遊戲,一開始雖然不免嗤之以鼻,但隨著遊戲進展,卻也發現自己能夠藉此發洩敵意、釐清內心的情感,又可避免言不由衷的閒談。

毋庸諱言,不論是艾斯托的職稱還是她這門行業的專業術語(「客戶聯繫」、「打造個人品牌」),在人類歷史上其實找不到過往的先例。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讓人以為她只是文明發展過程中偶然出現的異常現象。不過,這樣的觀點其實是誤解了現代職場的獨特性。現代的企業是個創意工廠,其中成千上萬的員工必須能夠相互充分溝通,才能滿足客戶無窮無盡的嚴苛需求。因此,這樣的企業絕對承受不起內部鬥爭,承受不起部門之間各自隱瞞資訊,承受不起薪資結構不均所導致的勾心鬥角,承受不起主管人員衣領上出現頭皮屑,承受不起公司新聞稿中出現語意不清的文句,也承受不起公司人員以沁滿汗水的手掌與關鍵聯絡人握手。於是,這樣的企業也就需要各種社群慰藉措施,包括員工一同歡唱卡拉OK的活動,乃至「當月最佳員工」的競賽,優勝者不但能夠獲得招待遊河之旅,也可和董事長在董事會議室共進午餐。

*****

我一直想見見這位董事長,卻總是見不到。他先是人在俄羅斯,接著在印度,然後又到了美國。不過,在他號稱身在美國的這段期間,我確定自己在倫敦總部看過他走進電梯裡。後來,他總算回到了總部大樓,但因為公務繁忙而無法見我。最後,他終於排出了半小時的時間,同意和我談談公司的未來走向以及會計行業面臨的挑戰。

我們面對面坐在一間空空蕩蕩的房間裡,伴隨著公關部門的主管。我不曉得他陪同出席有什麼用意,大概是要我不得放肆吧。

董事長表面上和我客套了一番,但沒有刻意隱藏自己對作家的不耐。這天早晨和週間的其他日子一樣,他早上五點起床,慢跑了四十分鐘,七點就坐在辦公桌前面。他手下有一萬兩千名員工,分布在丹麥、喀麥隆、印度、塞內加爾、瑞典、蘇格蘭、阿爾巴尼亞、北愛爾蘭、摩爾多瓦與南非的辦公室。

然而,儘管他一再拖延與我會面,他卻幾乎揚棄了一切彰顯權威的工具和象徵。他要求別人直接稱呼他的名字。他沒有私人噴射機,沒有專屬司機,也沒有專屬的祕書。他搭火車上班,甚至也沒有專屬的辦公室。這棟大樓的建築師原本為他設計了一間窗外景觀能夠望見倫敦塔橋的辦公室,但他堅持把自己的辦公地點安排在一般的樓層當中,使用的辦公桌和實習生的辦公桌沒有兩樣,唯一的差異是電話右側擺著一塊壓克力板,上面印著老羅斯福在一場演說中說過的一段話。在這段演說中,老羅斯福總統談到每個人都必須追求卓越,「就算他失敗了,至少也是因為大膽嘗試而失敗,無論如何都勝過那些冰冷膽怯的人,無能追求勝利也不敢面對挫敗」。

看到這位董事長的辦公室,不禁讓我想起奧登(W. H. Auden)的詩〈經理〉(The Managers;一九四八):

在拙劣的舊日時光,情形其實也沒那麼糟:
人世間的頂尖地位
充滿了趣味;成功
代表了各種享受——空閒時間
與美味大餐,眾多宮殿塞滿了更多的
物品、書籍、女子、馬匹,
不但永遠享用不盡,又可被人
馱載著上山,一面看著
別人走路。

不過,奧登也知道領導正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在現代的世界裡,他思索著:

有沒有哪個畫家
願意描繪一個人從湖中傲然浮升,
跨騎在海豚身上,一絲不掛,
由一群小天使包圍護送?

當然,權勢並未完全消失,只是經過重新調整而已。這位董事長擺出和一般員工無異的姿態,其實正是他保有高階地位的最佳方法。他的下屬仰慕他假裝融入一般員工的真誠表現,而他暗中則認知到自己唯有呈現出讓人信服的親民姿態,才能夠永遠不必再和一般人一樣。

這位董事長也被迫放棄了對著員工大吼大叫的權利。他不能謾罵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與華頓商學院的畢業生,只能用說服的方式掌控員工。每月三或四次,在這座王國當中的不同角落,他會站上講台,脫下西裝外套,望著台下的三千名會計師,然後在螢幕上投影著各式口號,告訴台下聽眾他們是多麼令人景仰的專業人士,然後再充滿技巧地提出改善工作方法的建議,就像是傳教士在信仰衰退的時代裡宣教,充滿了謙卑與懇求的語氣。

明顯可見,他擔任這項職務的成敗,決定性的要素其實不是他做了些什麼,而是他的任期是否正好遇上經濟發展中的繁榮時期。他就像是戰場上的將軍,在槍林彈雨的混戰情況下徒然努力維持著自己仍有能力掌控局勢的假象。

這位董事長也許察覺了我的想法。他似乎認為我們的談話不是一個讓外人進一步了解會計職業的機會,而是一場嚴苛的挑戰,考驗著他謹口慎言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盡可能以不著邊際的回答打發我。他雖是對著我一個人說話,採用的卻是他對員工演說的那種口吻,和善但是不帶感情。我請他闡述公司的未來,他說:「沒有人會否認我們面臨了不少重大挑戰。不過,所有人也都明白了解,我們仍然擁有許多極佳的機會。」他對自己的員工有什麼期望?「我們的所有員工和合夥人都希望自己所屬的組織優秀又成功,能夠不斷提高市占率,從而為所有組織成員帶來更多的機會。」他喜歡到處奔波旅行嗎?「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早已是一個成功的全球企業,但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把所有心力都投注在我們的全球組織以及全球市場。」他的公司和其他競爭對手有什麼不同?「在客戶眼裡,我們的員工就是我們的品牌,只有真正內化了公司價值觀的員工,才能為客戶帶來與眾不同的服務經驗。」

這種話聽了二十分鐘之後,我不禁想要問他最近曾經在哪一次開會的時候剛好碰上肚子痛。不過,他說話之所以這麼言不及義,也許不是因為他想隱瞞什麼祕密,而是因為多年來走遍全球,置身冷氣房裡主持會議,早已掏空了他的個性。他恐怕已有十年的時間不曾悠閒自得地獨處了。面對著這個在一般人眼中只會令人稱羨的人物,我卻感到自己的煩悶逐漸轉為憐憫。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