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從來不會從天而降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喜歡自己的工作嗎?」我猜答案十之八九是否定的。之所以那麼肯定,是因為我在寫公眾號的這些年接觸了很多年輕人,也時不時會收到他們的提問,這些問題不少都與職場和自我發展有關,而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怎麼辦」,以及「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反問對方一句:「你覺得自己可以為他人提供怎樣的價值,解決怎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對方通常都會愣住,很顯然,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其實,我的反問當中就已經隱含了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不過這個回答給予的並不是具體的做法,而是一種全新的視角與思維方式,即從關注世界能為自己帶來什麼,轉而變成關注自己能為世界帶來什麼,這種思維不僅對自我發展至關重要,也能幫助我們最終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透過做自己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沒人欠你一份好工作
大多數人不喜歡現職的原因是相同的,因為缺乏自主性和挑戰性,比如無法自主地選擇工作內容,總是要被動地接受很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單調而重複,無法帶來任何成長。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這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合理與正常的事情,因為聘僱你是讓你來工作的,公司沒有義務讓你開心,或者讓你只做喜歡的事情,更沒有義務為你提供成長的機會。你和公司之間是一種公平的交換關係—你付出勞動,公司給你相應的酬勞。
毫無疑問,沒有人喜歡被束縛,也沒有人願意做不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都渴望自由,渴望擁有自主性,但問題是,自由不是免費午餐,它是有代價的—你必須獨立面對風險,沒有固定收入的風險。比方說,我現在處於完全自主的狀態,但我必須努力想辦法為自己創造收入,因為沒有人會每個月發薪水給我。
要知道,成為公司雇員的最大好處就是不需要獨立面對風險,因為你不需要去想怎麼賺錢,只需要把安排給你的任務做好就能每個月拿到固定的薪資,還能得到各種福利和保險。即便公司因為市場的變動而業績下滑或者虧損,你的收入也不會受到影響,你依然可以拿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固定薪資。
不過想要每個月拿到穩定的固定薪資,你就必須為此交出部分自主權—你必須聽從公司的安排,並且努力完成公司交給你的任務。這個世界是很公平的,有得就必有失。如果想要自由,那就得放棄穩定,直面風險,但如果想要穩定,希望他人為自己抵擋風險,那就不得不失去一部分自由。
那麼,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能不能在擁有穩定收入的同時,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或者能不能在選擇自由的同時,盡可能降低收入不穩的風險?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這裡有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你必須足夠優秀—優秀到不能被忽視,或者換句話說,你必須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比如掌握了某種稀缺而寶貴的技能,只有在積累夠多的職場資本之後,你才能得到一些不錯的選擇,然後,你才有可能從中找到更為適合的,能夠讓你充分發揮自身價值的工作。
想要在某方面有所擅長,尤其是擁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這不僅需要時間,還必須主動分析和思考,哪些是能夠為自己帶來獨特優勢的高價值技能,並有意識地培養和訓練。一旦累積了這些技能所產生的職場資本,便可以用它來獲取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上的自主性。
所以,在抱怨工作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否是一個各企業都想爭奪的人才?」如果不是,那就意味著你在職場上並沒有太多競爭優勢,還處於職業發展的起步期。這個時候,你需要關注的不是「我真正熱愛什麼」,或者「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這樣的思考只會讓你永遠處於不滿和困惑的狀態,而是要問自己:「如何才能讓自己優秀到不被忽視。」
其實,過於在意自己是否喜歡現在的工作,反而會為自我成長和發展帶來阻礙,因為這會讓你總是習慣性地關注工作中不喜歡的部分,從而導致長期處於不滿的狀態。初級職位尤其如此,因為從職責上來說,這些職位不會被分配太多有挑戰性的項目以及自主權—這些是以後的事情。如果你帶著「我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樣的思維進入職場,那麼分配給你的那些「煩人」的任務,或是在公司官僚體系中遇到的挫折,都會讓你疲於應付。
所以,如果現在的你還沒有優秀到不能被忽視,那麼我建議你不要總是擔心工作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也不要總是去想自己喜不喜歡這份工作,而是要俯下身子、努力讓自己真正優秀起來。要知道,沒人欠你一份好工作,好工作是需要自己努力爭取的,而且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
起步期:滿足基礎因素
當然,我建議你別過於在意自己是否喜歡現在的工作,並不是說,不管現在的工作怎麼樣都要接受。「不喜歡」其實還可以進一步劃分成兩種類型:討厭(不滿),和不討厭但也不喜歡(沒有感到不滿)。
這種分類方法,源於美國行為科學家赫茨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赫茨伯格的理論認為,一個人對工作是否感到滿意,和是否感到不滿是由不同因素決定的,它們有著獨立的評判標準,也就是說,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不滿,並不意味著就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
通常來說,「不滿意」都是與一些「基礎因素」有關,比如薪資水準是否足以滿足自己的消費,是否擁有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是否與上司和同事有融洽的關係等等。這些如果沒有得到解決,你就會對工作產生不滿,但是單有這些還不足以讓你喜歡上這份工作。
那麼,真正讓我們感到滿意並愛上工作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赫茨伯格把這些因素稱為「動力因素」,它包括:有挑戰性、責任感、個人成長、獲得認同等等。
如果覺得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你可以深入問問自己:不喜歡是因為沒有滿足感,動力因素沒有得到滿足,還是因為討厭,基礎因素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你是因為得到的薪水遠低於你的價值,或者實在無法忍受自己的上司,抑或是辦公室政治鬥爭太嚴重而不開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選擇離開,重新找一份能夠滿足「基礎因素」的工作,因為這樣的環境會嚴重影響你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健康。
但如果你是因為「動力因素」沒有被滿足而不開心,那麼在自己還沒有優秀到不能被忽視之前,先實際一點,只要確保此時的工作能夠滿足你的「基礎因素」就好,因為你現在還沒有資格提出更多的要求,並且停止抱怨,把注意力轉移到實力的累積上。
累積期:創造動力因素
假如你對自己的工作並沒有感到十分不滿,只是沒有滿足感,那就不要想著透過換工作來提升滿足感,而是要從「找到正確的工作」的思維模式,轉到「正確地工作」的思維模式,因為你此時需要的不是什麼「完美工作」,而是以一個更好的方式來對待現有的工作,然後在工作中努力累積實力和優勢。
不過你要意識到,這個累積和成長的過程不會自然發生,你的能力並不會隨著工作年資的增加而提高—我們見過太多工作很多年,但是能力卻幾乎沒有怎麼增長的人—所以,你必須主動投入精力,有策略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一談到自我成長和能力發展,很多人覺得可能要利用額外的時間去學習某些技能,其實根本不需要。曾經有個朋友找我探討職業發展的問題,她說自己並不討厭目前的工作內容,只是期望薪資能夠再高一些,她目前的薪資與期望薪資之間有一萬元的差距。我說:「很好辦呀,妳就想像自己已經拿到了想要的薪資,只不過每個月交給公司一萬元學費,所以,妳現在就要努力把等值的東西學到手,因為學費不能白交。」
這可不是玩笑話,而是非常實用的建議。
關於個人能力,我們必須意識到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那就是未來職場會越來越看重軟性技能,因為很多執行類、技術類工作一定會慢慢被人工智慧取代。那麼,哪些技能是無法被機器替代的呢?主要是一些與非線性思考,比如創造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與情感相關的能力,比如情緒管理、溝通,領導力以及表達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司本身就是一個最佳的學習和自我訓練場所,因為商業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公司每天都會有很多問題等著被解決,這就是一種訓練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過程。另外,公司裡不可或缺的日常活動就是與人溝通和協作,我們其實可以把每次和老闆、同事溝通,以及每次協作都看成是一次練習自己情緒管理、溝通和表達能力的機會。
如果能嘗試從這個角度看待工作,把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困難都看成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那就不會因為得不到滿足感而抱怨工作,接著只要透過主動為自己設定挑戰,就能在工作中獲得足夠的動力因素。
回顧我自己的職場成長歷程,我發現,自己對商業本質、公司管理和營運,以及資本市場的思考和理解都是之前在工作中逐漸積累起來的。
我曾經在幾家規模不同的創業公司工作過,儘管我在公司中只承擔著有限的固定職能,但我卻經常會站在全面的角度去思考公司的商業本質,我會問自己:「我們到底在解決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我們為使用者和客戶提供的價值是什麼?」我還會觀察公司內部管理和運用遇到的種種問題,然後思考這些問題為什麼產生。此外,我也會閱讀一些商業類的暢銷書來促進自己思考,比如我當時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黎萬強的《參與感行銷時代》。
雖說我在創業公司幾乎沒有學到什麼成功經驗,然而我卻累積了大量的失敗經驗。後來我才意識到,失敗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因為它能夠幫助我避免在未來犯下同樣的錯誤。更重要的是,我並不需要為這些失敗付出任何代價。這難道不是最好的商學院嗎?只要能夠轉換一下視角,善於利用現有的機會,我們其實可以在工作中學到很多東西。
除了在工作中訓練那些最重要的軟實力之外,你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相關能力。
我自從商學院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起,就一直利用業餘時間做各式各樣的事情:我曾經組建過不同的團隊、創辦過兩個組織,在這個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營運經驗和大量人脈資源,也藉此培養自己的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我是最早一批開通公眾號的人,透過長期堅持寫作,我不僅訓練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能力,也學會了如何清晰、有邏輯地闡述觀點和想法。
儘管我在業餘折騰的這些副業大多「失敗」了,但我覺得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中獲得了全方位的自我提升—我把自己訓練成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全能型人才,並且累積了讓我足夠脫離企業組織而生存的資本。
等待機遇找上門來
有句話說得很好:「如果你一直專心琢磨『如何才能變得真正優秀』這個問題,別人自然會找上門來。」的確如此。如果你真的懂得如何為自己創造動力因素,並且能夠透過設定訓練任務和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行動力以及與情感相關的能力,那麼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越來越多機會開始來找你。」這個時候你就不再處於被別人挑選的被動狀態,而是擁有了主動權和選擇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很快找到讓你真正充滿熱情的事業方向,你依然必須透過行動去試錯。說實在的,我並不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一件適合我們做的事情,就像這個世界不存在那個「唯一的人」,你會愛上很多人,這個世界上適合你的人也不只一個,甚至並不少,你最後會和誰在一起取決於你遇到誰。
事業也是如此,你最後會做什麼其實也存在著一定的機遇成分,取決於你遇到怎樣的機會,以及你是否能夠把握住這些機會。事實上,那些找到人生方向,擁有自己熱愛事業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們都是在有了足夠的經驗和能力累積之後,再加上合適的機遇,才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
總之,在找到確定的人生方向之前,努力累積各方面的能力總是沒錯的,畢竟任何職場抱負最終都離不開職場資本的支撐。
▎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
去年,有個剛出社會工作不久的讀者找我做諮詢,他非常沮喪地說著自己的困惑:「我已經工作兩年了,但是我覺得自己在這兩年裡幾乎沒有什麼進步和成長。」
我問他:「你渴望得到什麼樣的進步和成長呢?」
他說:「起碼要在認知和能力上有所提高吧,比如對事情有更深層的理解和認識,或者掌握一些新的技能之類的。」
我繼續問他:「你覺得這些成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動發生嗎?」
他想了想說:「可是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是這樣啊!我也沒有特別想要怎麼進步,但就是能感覺到自己每年都有成長和進步。」
我回答說:「那是因為在學校,你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已經被提前設計好了,而且還有老師的引導和幫助,所以不需要自己思考。但是出了學校就不一樣了,你不能像以前那樣,期待別人來告訴你要怎麼做才能進步,你必須主動設計和規畫自己的成長路線。」
我和這位諮詢者之間的對話,充分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會為進步和成長而苦惱,因為普遍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
關於學習能力,我曾聽過一個有趣的比喻:「如果把自己想像成一支智慧型手機,那麼我們所擁有的技能就是智慧手機上的應用程式。」
我們挑選智慧手機的時候,並不會看上面有些什麼應用程式,因為這些程式是可以隨時增加和刪除的,而會評估硬體系統和作業系統,因為這才是決定手機整體性能的關鍵。同樣道理,對於個體來說,具體的知識和技能就像是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它們是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添加的,決定一個人能否在「應用程式」上進行快速自我更新和反覆運算的,則是他的「作業系統」,也就是學習能力。
然而,在教育領域裡,關注焦點無一例外都放在這些個別的「應用程式」上,教育者們希望為學生安裝各式各樣的「應用程式」,以應對未來的商業環境。但問題是,這些「應用程式」更新版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沒有良好的基本「作業系統」,未來還是很難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讓自己能夠迎接未來的各種變化,並且跟隨著時代步伐不斷自我升級,就應該退後一步,將關注焦點從「應用程式」轉移到「作業系統」,讓自己擁有更好的「作業系統」,也就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
菜鳥 VS 高手
你知道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嗎?
這個問題大概很多人連想都沒有想過,可是如果你不知道學習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就會對學習缺乏通盤性的認知,沒有通盤認知,你又怎麼可能懂得該如何合理有效地設計成長之路呢?
那麼,學習的最終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如果用一句話來解釋,我覺得應該是:「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能夠像高手一樣去思考問題。」不管哪個領域,在剛剛接觸的時候,我們都屬於菜鳥水準,而我們的努力目標和方向,就是要從菜鳥水準持續精進,直到成為高手。
想要以更快的速度進階成一個高手,就得先弄明白高手和菜鳥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不同。關於高手和菜鳥的區別,我想透過一個有趣的故事來說明。
當年愛因斯坦成名之後,許多科研機構和大學都邀請他去演講。愛因斯坦每次演講都是由專任司機理查開車送他,一到了會場,理查就會坐在臺下聆聽演講,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從頭聽到尾,還會心裡默默地模仿著愛因斯坦的動作和語調。
有一次,愛因斯坦演講結束回家時,查理對他說:「教授,我看您太辛苦了,不如我來替您講一場吧?您的那些報告,我都能背下來了。」愛因斯坦也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聽到查理這樣說很高興地回答:「那好呀,明天另一所大學還有場演講,到時候你來替我講。」查理一聽,非常興奮:「真的嗎?太好了,我保證講得跟你一模一樣。」
第二天,查理穿上愛因斯坦的衣服,還將髮型和鬍鬚打扮成愛因斯坦的模樣,愛因斯坦則裝扮成了查理。演講開始了,查理滔滔不絕地在臺上演講,幾乎跟愛因斯坦說的一模一樣。愛因斯坦感到非常驚訝,沒想到查理能講得那麼好。
演講結束之後,按照慣例會有聽眾提問的時間。一開始,前面幾個簡單的問題查理都能對答如流,而且答得非常正確。突然,有一位年輕科學家問了一個頗為深入的問題,這個問題難倒了查理。於是,他靈機一動說道:「哦,你問的這個問題非常簡單,連我的司機都能回答,下面就讓他來替我回答這個問題吧!」
這個時候,真正的愛因斯坦才走上講臺⋯⋯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但它卻充分解釋了高手與菜鳥之間的區別。雖然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剛入門的菜鳥也能懂得並積累不少該領域的知識,但還是缺乏高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力,一旦遇到複雜的問題就會束手無策,不知從何下手。高手之所以厲害,就在於能夠迅速看到問題的本質,並抓住要點,所以他們善於解決複雜問題,也能做出更準確的趨勢判斷。
那麼,高手如此強大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又是從何而來呢?如果你去問那些高手是怎麼思考和判斷的,我敢肯定,他們很難回答得出來,你最有可能得到的答案是:「這是一種直覺。」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思考和判斷並不發生在意識層面,而是潛意識層面。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觀察某個領域的初學者和高手從事這項活動時的大腦狀態,初學者的大腦活動會很頻繁,而高手大腦的波動則微乎其微,這是因為高手其實是在潛意識狀態下做這件事情。更有趣的是,高手思考得更少時,表現得卻更好,當他有意識地去做這件事情時,反而做得沒那麼好。同樣的道理,對於專家來說,他們的直覺反應通常更準確,仔細思考準確率反而沒有那麼高,這是因為直覺源自潛意識。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潛意識的直覺反應反而更準確?如果你有這樣的疑惑,那表示你太小看潛意識的力量了。潛意識其實有著我們想像不到的資訊處理超能力,它的處理能力可是意識的二十萬倍呢!
不過,意識和潛意識擅長處理的問題是截然不同的。意識處理資訊依靠的是工作記憶,它擅長邏輯、線性和推理,然而工作記憶的資訊處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只能處理那些只有少數變數或選擇的明確問題。
潛意識的資訊處理方式則是非線性的,所以常常顯得沒有邏輯,但卻非常擅長解決有著很多變數和可能性的複雜問題,因為它可以同時處理大量資訊。而且,潛意識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功能,那就是善於發現模式和內在規律。
潛意識在接受資訊的時候,會瞬間同步對其進行解讀和組織,它能夠將不連續的資訊片段連結起來,並在資訊中尋找各種關聯、模式和相似性。它總是精力充沛地運轉著,試圖將新的問題與舊的模式對應起來,或者努力對問題的各部分進行重組,直到它們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任何一個領域,其實都有著專屬的龐大知識網絡和深層的內在邏輯,知識與知識之間有著各式各樣的連結和彙聚節點,而所謂的精通,本質上就是對該領域的知識內在結構和內在邏輯有了深入理解之後,形成的更高層次的思維技巧。這也正是高手之所以能夠成為高手的原因。正是因為對內在邏輯有著深入理解,他們才能看到新手所看不到的深層的東西。同樣的資訊,其他人看到的是一些零散的細節,而高手看到的卻是連結、規律和模式。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對學習這件事情有了一些不一樣的認知了呢?學習的目的絕不是把知識儲存在大腦裡,而是一個將系統拆分成碎片,然後再將碎片重新構建成系統的過程。所以,不管學習什麼,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理解當中的各種具體知識,而是把理解該領域的基本邏輯作為學習目標,把這些知識融會貫通成一個網絡,並養成相關的思維技巧。
當然,構建知識的過程並不會自動發生,而是必須透過主動提問、深入思考,以及與人交流探討的方式,慢慢理解一個領域的深層內在。這通常也是學習過程中最為困難的部分,但這個過程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這不僅是有效學習的關鍵,也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標。歸根究柢,學習就是要學會思考的方法,學會如何有效地思考。
與未來的自己建立連結
對學習有了宏觀的了解之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談談高效學習和成長的問題了。
一談到如何高效學習這個話題,我相信,大多數人最想了解的都是更好的學習方法。但是你知道嗎?影響學習效果最關鍵的因素其實並不是學習方法,而是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於學習這種智力活動來說,越是積極主動地參與,收穫就會越多,效果也會越好。相反地,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很強的內在動機,或者學習積極性不高,那麼即便有好的學習方法,也不太可能學好,也就更談不上精通了。
那麼,積極性又是怎麼產生的呢?怎樣才能發揮積極性呢?實際上,積極性與意義感是緊密相連的,我們通常只會對自己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產生積極性,意義感越強,積極性也會越強。所以,想要觸動積極性,就得先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主動探索事物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是學會主動學習的第一步。
從本質上來說,探索事物的價值與意義就是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這件事情和我的未來有什麼關係?我怎樣將它和我認為重要的人生目標連結起來?」如果能夠將要學習的東西,與自己的未來以及重要人生目標建立起連結,那麼我們就會覺得這件事情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值得我們為之努力。反之,如果我們不知道它與自己的未來有什麼關係,能夠帶來怎樣的好處,那麼就會缺乏動力,也會很容易放棄。
不過,我們必須明白的是,意義感是不會自己主動找上門來,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去挖掘,也就是說,我們得主動思考這件事情與我和我的未來有什麼關係。這其實是很多人都缺乏的一種能力,其中也包括我自己,這種能力的缺乏使得我經常半途而廢,沒有辦法長期堅持某項技能的學習。
直到兩年前的一次學習經歷,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意義感是可以被主動創造出來的,而當學習有了意義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我不僅在學習的時候更快樂和更享受,而且學習熱情還與日俱增。
這是一次怎樣的學習經歷呢?它是我在紐約的第一次芭蕾舞體驗。兩年前,我和朋友到紐約學習舞蹈,但由於自身水準有限,我能夠上的課不多,所以選來選去就只能去上芭蕾舞基礎課。當時上課的老師是一位從知名芭蕾舞團退役下來的芭蕾舞演員。雖說已年過半百,但她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優雅氣質,完全掩蓋了身上歲月的痕跡,我被她的美深深吸引住了。在她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未來的自己,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我五十歲想要成為的樣子。
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對芭蕾完全沒有任何興趣,但就是在這堂課上,我找到了自己與芭蕾舞之間的連結—我希望五十歲的時候,也能擁有芭蕾舞者那樣的優雅氣質。這種關於未來的想像給了我強烈的意義感,於是回北京不久,我就開始了芭蕾舞的學習。
當然,在剛開始那個熟悉基本動作和術語的階段,我並不是那麼享受的,因為還體會不到成就感。不過,每次缺乏動力的時候,我就會在頭腦中想像那個未來自己的畫面,而只要一想到那個畫面,我就又有了意義感,動力也得到了強化。學到現在,我不僅越來越享受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也越來越堅定芭蕾舞就是我要一直堅持下去的愛好。
有了這次經歷之後,我開始經常使用這種想像未來自己的方式,來主動探索意義感。所以,對於所有我現在在做或學習的事,腦海中都有一張清晰的關於未來的畫面,這個畫面就是我堅持的原因,也是我堅持的動力。
總而言之,不管進行任何學習,尤其是那些需要長期投入的學習,我們一定要有主動探索和發現意義的意識,想想這件事情和未來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有什麼關聯,想清楚之後,最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關於未來的畫面,用這個畫面不斷強化這件事情的意義感。有了強烈的意義感之後,我們才會擁有持續的積極性,才不會因為缺乏動力而無法堅持下去。
不急不躁,循序漸進
不過,僅僅是有動力和方向感還不夠,因為學習目標和其他所有目標都一樣,它的實現離不開良好的計畫和執行能力。之前提到設定目標的原則和「晨間日記」計畫系統在這裡完全適用—不管學什麼,我們都得要有明確的階段性學習目標,然後透過計畫的方式,將目標變成一個個小的學習任務去執行。
關於學習計畫,我們必須記住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說學習的終極目標是要理解該領域的基礎邏輯和內在知識結構,但是,任何領域的學習都是從一點一滴碎片化的知識和技能積累開始的。
很多初學者最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想一下子學很多,想很快弄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大腦認知的局限和知識原本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只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腦處理資訊必須依賴工作記憶,而工作記憶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學習活動中的資訊太多,就會出現資訊超載的情況。
一旦信息量超出了工作記憶的處理能力範圍,我們就會出現焦慮情緒。焦慮情緒又會限制短時記憶的容量,當感到有壓力或恐懼害怕的時候,就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情緒占據了記憶空間,消極情緒降低了認知能力。
為了確保學習的有效性,我們必須把知識拆解成大腦能夠消化吸收的片段,並按照恰當的進度循序漸進地學習。所以千萬不要一下子學太多新內容,也不要一下子學習太長時間,因為過長時間的學習會讓大腦疲勞,這個時候資訊處理效率是非常低的。
另外,我們還必須明白,學習並不是純粹的記憶,而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任何新知識都是建立在我們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因為大腦必須把新知識與舊知識「綁定」,利用舊知識幫助理解新知識的含義。工作記憶處理資訊的時候,會把這些資訊傳遞到長期記憶空間,在那裡這些資訊與更廣泛的背景知識會互相連結,以更深的理解方式存在。所以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一定要確保自己已經有了相應的基礎知識和背景知識,如果發現還無法理解,那就得先花時間把基礎知識和背景知識先弄明白。
循序漸進這個學習原則,可以說是有效學習極為重要的前提。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根據大腦的認知規律去規畫和管理整個學習過程: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然後再以此為基礎逐步增添新的學習內容。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要避免資訊超載,不要一下子學太多,而是要把新知識拆解成適當的模組。每次的新知識或者新技能學習都必須是恰到好處的,既不能遠遠超過我們的認知水準,使我們置身於新知識的迷宮裡不知所措,也不能過於簡單,導致學不到什麼東西。
除了目標和計畫之外,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很深的情緒活動。情緒體驗決定了我們的學習效果,如果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產生挫敗感和焦慮感,或者覺得缺乏動力,那就很難堅持學習下去。
情緒管理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我們要透過強化意義感來增加內在動力,當我們感到缺乏動力的時候,就要重新回到「為什麼」的思考上,尋找學習與未來自己之間的連結。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及時調節負面情緒。在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學不會或者做不好而產生挫敗感,並對自己感到失望,甚至對能力產生懷疑。這個時候,就可以練習之前學到的自我慈悲和成長型思維,幫助自己跳出自我批評的思維習慣,然後把關注焦點從「我做不好」轉移到「我怎樣才能做好」上。
別忽略了老師的價值
雖說好的學習計畫能夠讓我們循序漸進地掌握某項知識或技能,但問題是,我們很難完全靠自己苦學就能熟練掌握一項技能,這是因為在學習的起始階段,我們對所要學習的領域是完全陌生的,根本不知道這一個領域有哪些必須掌握的內容,更不知道要如何合理地規畫接下來的成長之路。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老師來安排最初的學習計畫,並提供相應的指導和支援。
當然,老師也是有優劣之分的,因為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需要習得的技能,自己做得很好並不意味著就能把其他人教好。一個優秀的老師,不僅要對這個專業領域有著很深的理解,還必須明白大腦的認知過程,以及情緒在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真正的好老師會懂得把知識和技能拆解成與學生目前水準相匹配的碎片,然後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訓練學生,並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指出和糾正學生的錯誤。不僅如此,他們還會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讓他們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並在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給予情感上的鼓勵和支持。
此外,老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那就是提供榜樣—他們對這個領域的熱愛,以及散發出來的個人魅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強大的感染力,而且對老師的崇拜和喜愛會直接轉化成學習動力。
毫無疑問,這樣的好老師是可遇不可求的。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能有很多要學習的領域,不可能在每個領域都遇到一個好老師。所幸現在網路付費知識課程興起,這讓我們能夠以非常低的價格跟隨最優秀的老師學習,而且這些課程都是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系統知識切分成了十幾分鐘的碎片化內容,這種碎片化的方式實際上效率更高,因為大腦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不過,網路學習的不足之處就是,學習者缺乏與老師進行探討和交流的機會,所以學習中的疑惑可能得不到解答,而且它對學習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不管怎麼樣,如果條件允許,在學習之初最好能夠找個自己喜歡的好老師。在找老師這件事情上多花點精力和時間是非常值得的,因為我們能夠在這條道路上走多遠,與啟蒙老師有著很大的關係。
啟動「後設認知」
最後,想要真正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要在學習過程中儘早啟動後設認知活動,因為研究者們發現,後設認知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占了40%,而智力的影響只占25%。
什麼是後設認知呢?簡單來說,就是關於思考的思考。我們都知道認知是大腦的核心功能,認知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和思考問題,總結規律,得出結論和做出判斷。而當我們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和做出判斷的時候,就是在使用自己的後設認知功能。
為了充分理解後設認知,我們可以拿寫作來舉個例子。很多人在寫作的時候,會習慣性地跟著頭腦中的想法寫,頭腦裡有什麼想法,就把它直接寫下來。這樣的文章寫出來往往缺乏條理和邏輯,因為大腦本身就不善於邏輯思考,所以我們的思維往往是跳躍和發散的。
如果希望自己的文章更有條理,並且擁有清晰的內在邏輯,那就必須在寫作的過程中啟動後設認知,也就是要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反問自己這些問題: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解決怎樣的問題?我的核心觀點是什麼?誰是我的目標讀者?我是怎麼得出這個觀點的,有沒有理論支撐?這個論述過程是否還存在著邏輯上的漏洞呢?這個點我是否解釋清楚了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整個思考和寫作過程,是依照一定的論述邏輯和讀者的認知規律來進行的。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認知過程,它並不是將資訊簡單輸入和儲存而已,而是必須對資訊進行深層的處理,比如深入理解所學的內容,思考這些內容如何與之前所學的知識連結,以及如何應用等等。只有完成了這些思考之後,這個知識點才算得上是真正掌握了。但是,這個過程不會自動發生,而是需要後設認知的引導,就像上面提到寫作過程中的自我反思一樣。
舉個例子,我在接觸新領域的時候,都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這個領域的存在到底是為了解決怎樣的問題?當然,不一定在一開始就能得到答案,就算有答案,這個答案也不一定是準確的,但是這樣的思考能夠幫助我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這個領域。
有時候,我甚至還會花些時間去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歷史,比如它最初是怎麼出現的,它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哪些變化等等。這可以讓我了解到,這個領域的整體脈絡。
在之後的持續學習中,我還會一直保持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這些學習能夠幫助我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和困惑?這些知識內容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邏輯關係,它們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這個領域的基礎邏輯是什麼?雖然知識網絡和專業思維的形成需要長時間培養,但這些後設認知層面的思考能夠讓我儘早建立起系統思維的意識,有助於我更有效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除了這些宏觀層面的問題之外,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一些具體的問題來幫助學習前的規畫和學習中的自我監測。學前規畫的目的在於明確此時的學習焦點,我們可以問自己:此時的學習目標是什麼?我想要掌握怎樣的知識點或者技能?自我檢測則是為了確保自己能夠準確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為此我們可以問自己:這部分內容我真的理解了嗎?我還缺乏什麼相關的背景知識嗎?我還需要進行更多拓展學習嗎?
另外,還有一個方式能夠促進後設認知層面的思考,那就是教別人。比如把學到的知識講給朋友聽,或者用文章的方式分享給其他人。其實,教別人本身就需要運用到後設認知—為了解釋一個內容,我們必須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想像他們的理解過程,教的過程還能促使我們對所學內容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某些盲點或者沒有理解透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