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4200008

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

作者 楊龢之
出版日 2004-05-28
定價 $220
優惠價 79折 $174
  • 分享至
數量
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獲94年度「公務人員專書閱讀推廣活動計劃」入選書


◎清初郁永河受命來臺採硫磺,記錄了三百年前臺灣的風土民情與山川風物
◎《裨海紀遊》是台灣遊記文學的開創者。
◎臺灣研究先驅──黃得時推崇為「臺灣文學史上隨筆文學裡最出色的作品」。
◎葉石濤稱本書與《臺海使槎錄》為臺灣文學「散文雙璧」。

 
全新白話譯本,豐富的照片,詳盡的參考資料。
了解三百年前臺灣的第一本書!


三百年前,清朝的福州府火藥庫被燒個精光,這場火讓郁永河必須費盡千辛萬苦,渡過當時大家聞之色變的黑水溝來到臺灣採硫磺,於是,才有了這本極具歷史價值的《裨海紀遊》;書中忠實記錄了三百多年前臺灣西部的面貌、臺灣原住民的生活情況。郁永河對事物觀察很細膩,敘述生動活潑,不僅讀起來十分有趣,更是了解臺灣歷史不可不讀的一本書。
《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則是第一本《裨海紀遊》的完整白話文譯本,透過作者豐富靈活的文筆,加上詳盡的註解、豐富的照片與參考資料,讓讀者可以輕鬆自在地走進時光隧道,看見三百年前臺灣的樣貌。

作者介紹
楊龢之
臺灣雲林人,陸軍備役上校,曾當過帶兵官、研究單位主管,現為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自幼興趣廣泛,沒有固定偏好;又先後師事曹敏、楊焱、陳繼法,以及老蓋先夏元瑜等碩學先進。因性向無定且轉益多師,故治學駁雜,所著論包括臺灣史、南明史、生物史、兵制史、美術史、戲曲史等等,偶爾還繪畫、雕塑、寫雜文。友輩謬推淵博,實則自知係所謂「鼯鼠五技而窮」者也。

郁永河
字滄浪,浙江杭州府的附郭仁和縣人,最高科名是秀才。因為福州的火藥庫失火,硫磺、硝石全都焚毀了,康熙三十六年,他受命前往臺灣採硫磺。他將在臺灣十個月間的所見所聞全都記錄下來,於是有了這本《裨海紀遊》,全書共分三卷,從受領任務開始,到任務完成返回復命為止,共二萬四千多字,忠實記錄了三百多年前臺灣西部的面貌,成為今日研究臺灣歷史不可闕如的一本著作。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200008
ISBN:9861330194
頁數:248,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861330194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側寫「雜家」楊龢之先生
──為《遇見300年前的台灣》作見證


張之傑(圓神出版事業機構顧問)

譯注《裨海紀遊》的楊龢之是位奇人。他博學多才,自我介紹時,常不知怎麼介紹自己,只好套句乃師老蓋仙夏元瑜的話,說自己是個「雜家」。

夏元瑜只是楊先生的老師之一。他師事過的老師可多了,有知名學者,也有隱逸之士,一旦獲悉某人有他想學的學問或技藝,他就想方設法趨前拜師。以跟隨夏元瑜先生來說吧,他原想學習夏先生的標本絕活,但那時夏先生年事已高,結果標本沒學到,卻意外地得到老蓋仙的幽默文筆。

楊先生雖自稱雜家,卻絕非蜻蜓點水式的「雜」。試舉一個例子,約七年前,筆者發起籌組一個科技史社團(現稱中華科學史學會),楊先生在動物園當義工,又長期自修生物學,就邀請他加入。楊先生一連發表了幾篇生物史論文,兩年前獲聘「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近五年來,只有四人獲此殊榮,楊先生對學問的投入可見一斑。

楊先生出身政戰學校美術系,當學生時曾獲全國美術科系學生寫生比賽第三名,畢業後曾獲國軍文藝理論金像獎,但他說:「要想在畫壇留名,必須萬中選一,我有自知之明,早就很少畫了。」事實上,楊先生除了在國內開過幾次個展,還到韓國開過個展,不久之前還賣過幾幅畫,他不以畫家自居,或許自認在繪畫上下的功夫不夠多吧?

楊先生自從離開校門,除了帶兵(退伍時官拜上校),就把精神用在文史上,他精研小學(文字、聲韻、訓詁)、易理(易經)、兵法和史學,在史學方面,專注於兵制史、南明史和台灣史。十幾年前拜在夏元瑜門下,又開始研讀生物學。一個人跨越這麼多領域,而且都有相當造詣,放眼當今台灣,恐怕不容易找到第二人。

楊先生對筆者說,影響他最大的是位隱逸學者──楊焱先生,此人學富五車,隱於軍中。楊先生長期戌守外島,每次回台,一定先到楊老師家報到,他說:「回外島時,就帶著一麻袋老師開列的書回去,下次回台時向老師報告心得,師生邊喝邊談,通常談到天亮。」

筆者和楊龢之先生訂交,和老蓋仙夏元瑜先生有關。二十三年前,我有幸結識夏老先生,蒙夏先生看重,兩人成為忘年交。因此我曾戲稱,楊先生應該叫我「師叔」才對。當然了,這是玩笑話,楊先生的學問豈是區區所能望其項背!

去年秋,我們擬定「老書新讀」計畫,決定先用兩本書──《詩經》和《裨海紀遊》作試點。在筆者情商下,楊先生接下《裨海紀遊》的譯注工作。這本書牽涉到康熙年間的台灣地理、歷史和自然史,楊先生這個大雜家正是譯注此書的最佳人選。

譯注工作容易流於枯燥,往往出力不討好,但楊先生從老蓋仙夏元瑜先生學到的幽默文筆,使得全篇趣味盎然。讀者要想認識三百年前的老台灣,就從這本楊龢之先生譯注的《裨海紀遊》入手吧。
看更多

試閱

譯注者序


寒家家譜記載:先世於前清道光年間渡海來臺,迄今已超過一個半世紀。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看,這段期間誠然不算長;但就臺灣而言,其間的變化已超過以往千百萬年的總和。那麼,在先祖「唐山過臺灣」之前的等距時間,這塊土地的面貌究竟如何呢?

三百年前,曾經有那麼一位老師爺,受東主之託來此公幹。他風塵僕僕地穿過臺灣西部縱線的一大半,一路經過二十七個各族原住民部落、越過九十六條大小溪流。扣除因大甲溪暴漲被迫耽擱的時間,從今天的臺南走到淡水河邊只花了十天。這在現代的條件下也很不容易,更何況當時還是榛莽未闢的情況。先民披荊斬棘的艱辛由此可見。

之前自然不是沒有人走過這一段路,但因為世居的各族原住民都沒有文字紀錄;早期來臺的漢人大多樸質無文;鄭氏覆亡後其典籍又蕩然無存。以致這塊土地渾沌未鑿前的情況並不容易追索。

當然,早期的荷蘭、西班牙人是留下了一些資料,但自從他們離開後到郁永河來臺之前,各種紀錄少得可憐,即有之也多半是些硬邦邦的官樣文章。相較之下,老師爺的記述顯得特別親切有味。

遙想一個科場不得意的老秀才,因緣際會而履斯土,又忠實記下所見所聞,更幸運的是,居然沒有因為人微言輕而致泯沒。《裨海紀遊》的字裡行間,頗見作者鬱鬱不得志之狀,但假如其場屋順遂的話,大概不會屈就幕職,從而也就沒機會寫下這本書了。古往今來芸芸眾生何止億萬,能留名後世者幾何?郁永河乃因此書而不朽。從這點看,人生際遇的幸與不幸實在難說得很。

從前蘇東坡〈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鴻爪,鴻飛哪復計東西?」郁永河鴻爪所至,已成為三百年前臺灣狀況的最重要證詞。三百年後整理這本書,不過就是把前輩偶然留下的印跡再描一遍而已,談不上創見。

為了追尋郁永河的足跡,老同學宋光超、曾人智花了五天時間全程陪同,從臺南的鹿耳門到北投的地熱谷,逐一重溫當年那位不避艱險、勇於任事者所親履過的土地。想見滄桑之變,心中感慨何如!也因此,在整理這本書時心裡才能更踏實。沒有兩位老同學的全力支持,這本書絕不可能完成。

另外,本書整理期間,蒙李學勇、劉廣定、龍村倪、張之傑、郝俠遂、劉昭民等學界先進,分就生物、化學、氣象、地質等專業知識惠予指導,遂能避免講許多外行話。謹此一并申謝。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