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3900097

心靈突破60問:張德芬&馬提納帶你找回生命的大自在

出版日 2011-12-26
定價 $270
優惠價 79折 $213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上市登博客來人文科普新書Top10

國際知名療癒師 馬提納 & 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攜手合作,
從東西方觀點、不同性別角度切入,以精采問答撞擊出靈性智慧的火花!

有關靈性,最具代表性、最切身有益的
60個問題,
讓你突破心靈的框架,覺知生命的真相,找回人生的豐盛與大自在!

長期覺得不快樂,是憂鬱症嗎?如何消除錯誤的金錢觀?活在當下與建立願景是否互相矛盾?想戀愛又怕受傷害,怎麼辦?想改善與父母的關係,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帶給我們的傷痛?遇到工作狂老闆怎麼辦?

在多年的演講和授課經驗中,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與國際知名療癒師洛伊
馬提納經常面對聽眾或學員提出的各種人生疑惑,因緣際會之下,兩人決定聯手打造一本問答形式的心靈成長入門手冊。
他們從數萬名讀者的來信,以及工作坊和座談會聽眾的提問中,精選出
60個最具代表性、眾人最關心的問題,涉及的層面包括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金錢、工作、情緒、健康、靈修、災難,甚至死亡。兩人分別從東西方不同的觀點和男女性不同的視角提出深刻而精妙的解答,完成了這一部心靈成長隨身指南,希望每個人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追尋已久的答案。



作者介紹

張德芬 
臺大企管系畢業,擔任臺視記者、主播多年後,在美國UCLA取得MBA學位。
○○二年開始,受到啟發與指引,辭去高薪的工作,專心研修瑜伽及新時代的各類心靈課程。多年來,學習了各種不同的心靈成長及心理治療方法,並且博覽了一百多本中英文的相關著作,透過每日的觀照和靜坐,體悟了許多靈性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心得。現在最關心的是「人類意識的進化與提升」,希望幫助更多人發現內在真實的自我與幸福。
從一九九四年開始長年定居北京,並取得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的執照。
著有多本身心靈小說,如《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今天我會心想事成》《活出全新的自己》,以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跟大家分享心靈覺醒的祕密,銷售已突破一百萬冊。翻譯作品則有美國熱門暢銷書《一個新世界
——喚醒內在的力量》《修練當下的力量》《米爾頓的祕密》。二年成立了身心靈網站「內在空間」(www.innerspace.com.cn),提供對身心靈成長有興趣的人一個更好的資訊互動平臺。

洛伊
馬提納(Roy Martina
荷蘭的醫學博士。從一九七八年開始鑽研自然醫學,包括了針灸、順勢療法、草藥學、脊椎整脊、花香療法、氣功、免疫療法、虹彩診斷法、回溯療法、電子診斷、生物反饋與其他療法,並以另類醫療專家資格,在荷蘭、瑞士、美國、加勒比和義大利等地執業。
他習武三十五年之久,是黑帶六段高手,曾經蟬聯歐洲自由搏擊賽冠軍七年。目前定居於佛羅里達州,但多數時間旅居世界各地授課,也曾多次應邀來臺授課。
他已撰寫了《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
2——身心靈全方位療癒》等四十多本關於健康、生命活力、靈性成長、減重與營養方面的著作,並開發各種新療法與技巧,傳授給專業人士與一般大眾。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3900097
ISBN:9789861752501
頁數:272,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752501
看更多

目錄

〈作者序〉東西方觀點撞擊出的火花  張德芬 〈作者序〉願你體驗無邊的愛與幸福  洛伊.馬提納 第1章 情緒——逃離負面思維的陷阱 Q1:長期覺得不快樂,這是憂鬱症嗎? Q2:誰該為我的憂鬱負責? Q3:誰能為我徹底治療憂鬱? Q4: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 Q5:如何面對孤獨? Q6:總是有罪惡感怎麼辦? Q7:如何面對恐懼? Q8:如何觀察負面的情緒和想法? Q9:人為何生來要受苦? Q10:可否介紹一些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 Q11:針對憂鬱問題,是藥物比較有效,還是靈修? 第2章 金錢——內在豐裕帶來外在富足 Q12:追求心靈成長必須看淡金錢嗎? Q13:內在豐裕會帶來外在富足嗎? Q14:做不做慈善有沒有對錯之分? Q15:有錢了之後為什麼反而不快樂? Q16:如何消除錯誤的金錢觀? 第3章 吸引力法則——為何無法心想事成? Q17:如何發現生命的更高目的?我命中注定的事物到底是什麼? Q18:許下願望之後,該如何實現? Q19:活在當下與建立願景互相矛盾嗎? Q20:如何在臣服當下的同時,期待更美好的未來? Q21:為什麼我經常想像自己或親人身上發生了不好的事? Q22:如果真正地臣服,是不是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心想事成」? Q23:吸引力法則對自己之外的人有用嗎? 第4章 愛自己——發現內在的力量 Q24:如何善待自己? Q25:如何真正從關注外在轉變成關注內在? Q26:如何每天多愛自己一點? Q27:同性戀者該如何接納自己? Q28:同性戀者可以改變自己的傾向嗎? 第5章 親密關係——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關係 Q29:與父母的關係不好,會影響到我的親密關係嗎? Q30:想談戀愛又怕受傷害,該怎麼辦? Q31:有了外遇卻無法自拔,該怎麼辦? Q32:我該為了孩子忍受老公的外遇嗎? Q33:該不該繼續維持沒有愛情的婚姻? Q34:世界上有所謂的完美關係嗎? Q35:愛上不該愛的人,難以放手,怎麼辦? 第6章 為人子女——接納並放下父母帶來的傷害 Q36:與原生家庭父母的關係,會決定我們的人生嗎? Q37:如何放下父母對我的傷害? Q38:父母身上的缺點讓人難以接受,怎麼辦? Q39:想改善與父母的關係,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7章 為人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Q40:好父母有統一的標準嗎? Q41:如何以正確的方式批評或讚美孩子? Q42:如何教會孩子合理表達情緒? Q43:該如何改變拿孩子出氣的惡習? Q44: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Q45: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Q46:為什麼孩子一生病我就生氣? Q47:孩子困在憂鬱情緒中怎麼辦? Q48:如何幫助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自信? Q49:開發潛意識可以幫助孩子改善學習成績嗎? Q50:為人父母者該如何面對身心障礙的孩子? Q51:如何接納同性戀的孩子? 第8章 無常——如何面對死亡與災難 Q52:想到死亡就會感到恐懼,怎麼辦? Q53: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帶來的傷痛? Q54:車禍奪走女兒的生命,我該如何走出傷痛? Q55:占星術真的可信嗎? 第9章 關於工作、學習和成長 Q56:遇到工作狂老闆怎麼辦? Q57:職業婦女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Q58:靈修課程可以保證解決我所有的問題嗎? Q59:如何將從書中學到的靈性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Q60:人生功課如何變得輕鬆、簡單一點?
看更多

各界推薦




〈作者序1〉東西方觀點撞擊出的火花  / 張德芬

許多年前,當馬提納的第一本書《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在臺灣出版時,我就讀過,當時覺得受益良多。看著他的相片,我很想到荷蘭去上他的課,但想到路途遙遠又人生地不熟的,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不過後來出版《遇見未知的自己》時,我引薦了他的書,推崇他的書提供了治理情緒的好方法。

二○一一年我回臺灣時,偶然發現馬提納居然在臺灣開了一個一天的課程,我剛好有空參加。因此,我非常高興能一償多年的夙願,與他相識了。當時我要求馬提納答應我做一個訪談錄影,放在我的「內在空間」網站上,他也慨然允諾。

回到北京沒多久,我就收到馬提納的來信,告訴我他在夢中獲得啟示,要與我合寫一本書。我很驚訝也很榮幸,就欣然答應了。七月份,他到大陸開工作坊,並且在北京和我舉辦了一場對談會,接受在場聽眾的提問。之後我們又花了整整三天的時間,在一起好好探討了一些靈修人士最常問的問題。

我們從東方和西方的觀點,也從男人和女人的角度,探討了各種關係(親密、親子、金錢、工作等),以及健康、靈修、災難,甚至死亡等議題。我和馬提納非常投緣,很多觀點都極為相似,但又有互補的效果。幾天工作下來,我們都非常開心、愉快。

馬提納是我見過的靈性老師當中,自我執著相當不顯著的人(是的,很多靈性大師的小我還是非常執著)。我們除了正經地談論工作之外,也會聊聊現在靈修界的新潮流,還有一些著名心靈導師的八卦(我的最愛,呵呵),也談到了我們個人在靈修及生活上的一些議題和困境。

馬提納破例為我做了一次諮商,對我的幫助也很大。他帶領我進入一個積極、正面、充滿光的領域,在那裡,我享受到回歸天家般的喜悅和放鬆。此外,他也對我提起未來的計畫和抱負,聽得我目瞪口呆,只能說他是一個精力旺盛、執行力強,又很有抱負的人,說到的一定做到。我深深為他對生命的熱情和付出而感動,也真的很高興能有這樣的緣分與他合作寫書。

願大家都能在本書中找到自己追尋已久的答案。



〈作者序2〉願你體驗無邊的愛與幸福   / 洛伊‧馬提納

能與德芬合著本書,我深感榮幸。與德芬相識實屬幸事,她對靈性法則的研究與實修已持續多年,在這方面的智慧與知識令人欽佩。

我的經驗則來自截然不同的背景。三十五年間,我一直為病人治療各種「不治之症」,如癌症、糖尿病、風濕病、高血壓、白血病、慢性疲勞等等。經我治療的病人成千上萬,而在我尋找疾病的意義與療法的過程中,他們都是我的老師。

我自己有很多發現,同時眾多老師與醫生也發掘出大量新穎或傳統的療法,從他們那裡我同樣獲益良多。經過三十五年不間斷地研究與實踐,在靈性知識與疾病成因方面,我累積了大量經驗,也有了許多突破,治癒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頑症。

現在我四處旅行,並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世界各地的人。而有機會來到亞洲,幫助這裡的人變得更加快樂、健康、成功,使我從心底感到榮幸。

與德芬合著本書的過程是一段美好的體驗,我從她那裡學到了很多,而我們彼此分享觀點與經驗時也十分愉快。

在完成本書的寫作之後,我有了幾項新發現,創造了一系列有助於本書讀者的新方法,我稱之為「快樂生活療法」。所有人都可以放心運用這些療法,因為它們只作用於人的心智情感能量體。你必須先找到自己的原型療法,而這有助於你創造內在的寧靜。

我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發現:每個人都可以連結那個最大的療癒力量,即所謂的「更高自我」。我已經發現一種簡單的連結方式,而透過這個方法,可以快速治癒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疾病。

願你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體驗無邊的愛與幸福!

看更多

〈作者序1〉東西方觀點撞擊出的火花 張德芬 許多年前,當馬提納老師的第一本書《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在臺灣出版時,我就讀過,當時覺得受益良多。看著他的相片,我很想到荷蘭去上他的課。但想到路途遙遠又人生地不熟的,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不過後來出版《遇見未知的自己》時,我引薦了他的書,推崇他的書提供了治理情緒的好方法。 二○一一年我回臺灣的時候,偶然的機會發現馬提納老師在臺灣居然有一個一天的課程,剛好我有空參加,因此,我非常高興能一償多年的夙願,與他相識了。當時我要求他讓我做一個錄影的訪談,放在我的「內在空間」網站上,他也慨然允諾。 回到北京沒多久,就收到馬提納老師的來信,告訴我他在夢中獲得啟示,要與我合寫一本書,我很驚訝也很榮幸,就欣然答應了。七月份,老師來大陸開工作坊,並且在北京和我舉辦了一場對談會,接受在場聽眾的各種問題。之後我們又花了整整三天,在一起好好探討了一些靈修人士最喜歡問的問題。 我們從東方和西方的觀點,也從男人和女人的角度,探討了各種關係(親密、親子、金錢、工作等),以及健康、靈修、災難無常,甚至死亡。我和馬提納老師非常投緣,很多觀點都極為相似,但又有互補的效果。幾天工作下來,我們都非常開心愉快。 馬提納老師是我見過的靈性老師當中,自我執著相當不顯著的人(是的,很多靈性大師的小我還是非常執著)。我們除了正經地談工作之外,也談論現在靈修界的一些新潮流,還有一些著名心靈導師的八卦(我的最愛,呵呵),也談到了我們個人靈修、生活上的一些議題和困境。 馬提納老師破例為我做了一個個案,對我的幫助也很大。他帶領我進入一個積極、正面、充滿光的領域中,在那裡,我享受到回歸天家般的喜悅和放鬆。他也跟我提起他未來的計畫和抱負,聽得我目瞪口呆,只能說他是一個精力旺盛,執行力又很強、很有抱負的人,他說到的一定會做到。我深深為他對生命的熱情和付出而感動,也真的很高興能有這樣的緣分與他合寫一本書。 這本書是我和馬提納老師共同孕育的成果,希望讀者們喜歡,並且享受閱讀的樂趣。同時,要感謝中信出版社的朱虹和方智出版社的賴良珠和黃淑雲,因為他們的辛勤工作,這本書才得以問世。另外,在本書誕生的過程中,馬提納老師的荷蘭經紀人Jose和華人經紀人Theo也付出了很大的心力,在此一併感謝。 祝願讀者們能在本書中找到自己追尋已久的答案。 〈作者序2〉願你體驗無邊的愛與幸福 洛伊.馬提納 能與德芬合著本書,我深感榮幸。與德芬相識實屬幸事,她對靈性法則的研究與實修已持續多年,在這方面的智慧與知識令人欽佩。 我的經驗則來自截然不同的背景。三十五年間,我一直為病人治療各種「不治之症」,如癌症、糖尿病、風濕病、高血壓、白血病、慢性疲勞等等。經我治療的病人成千上萬,而在我尋找疾病的意義與療法的過程中,他們都是我的老師。我自己有很多發現,同時眾多老師與醫生也發掘出大量新穎或傳統的療法,從他們那裡我同樣獲益良多。經過三十五年不間斷地研究與實踐,在靈性知識與疾病成因方面,我累積了大量經驗,也有了許多突破,治癒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頑症。 現在我四處旅行,並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世界各地的人。而有機會來到亞洲,幫助這裡的人變得更加快樂、健康、成功,使我從心底感到榮幸。 與德芬合著本書的過程是一段美好的體驗,我從她那裡學到了很多,而我們彼此分享觀點與經驗時也十分愉快。 在完成本書的寫作之後,我有了幾項新發現,創造了一系列有助於本書讀者的新方法,我稱之為「快樂生活療法」。所有人都可以放心運用這些療法,因為它們只作用於人的心智情感能量體。你必須先找到自己的原型療法,而這有助於你創造內在的寧靜。 我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發現:每個人都可以連結那個最大的療癒力量,即所謂的「更高自我」。我已經發現一種簡單的連結方式,而透過這個方法,可以快速治癒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疾病。 願你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體驗無邊的愛與幸福!
看更多

試閱

1章 情緒——逃離負面思維的陷阱

Q1:長期覺得不快樂,這是憂鬱症嗎?
我總感覺活得不快樂、心情很低落,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馬提納:許多人所謂的憂鬱都不是醫學上的憂鬱症,對這些人來說,憂鬱是一種不快樂的狀態,而在醫學上,憂鬱則是一種徹底被負面情緒吞沒、認為活著完全沒有意義的狀態。當某人罹患醫學上的憂鬱症時,會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什麼東西都不想要,只想待在那個狀態裡;事實上,他也不希望得到幫助,因為一切對他來說都太難以承受了。這就是醫學上所謂的「憂鬱」,而醫生遇到這種狀況時,多會以各種藥物治療。
但人們所謂的憂鬱,在我看來大多數是一種不快樂的狀態。「我對生活不滿意」「我不快樂」「我陷在這種情緒裡了」「我再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該如何讓自己快樂了」
——這一切加在一起,就成了所謂的憂鬱。其中,有些狀況又比其他的好處理。
在這個問題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家應該要了解,自己沒有得憂鬱症。許多人長時間表現得憂鬱或無聊,我們稱之為慢性憂鬱。因此,姑且假設這種憂鬱是因為生活讓我們覺得不快樂,再也沒有任何熱情去做自己必須做的事。會出現這種狀況,部分原因可能是潛意識在告訴我們:「聽著,你走錯路了,如果繼續走下去,就會偏離自己的人生軌道。所以,你現在真的該清醒,並開始採取某些措施了。」
我認為,現在的教育缺少某種可以伴隨我們成長的「練習」
——練習維持自己的情緒狀態,練習保持快樂,練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我們沒有接受過那樣的教育,因此,當遇到情緒問題時,例如出現憂鬱現象,會不知道該怎麼辦。然後,我們就必須去看醫生,而醫生可能會過度治療。諸如此類。
有些很有趣的研究顯示,讓憂鬱症患者每天做一件事,例如每天跑步半小時,四週之後,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其憂鬱情況會消失。這件事情很重要。因此,治療憂鬱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忙起來,有規律地做某件事。有時候,你不想這麼做,但如果你真的想走出憂鬱,就得採取行動,因為世界上沒有那種讓你突然好起來的魔法。

張德芬:從醫學上來看,憂鬱問題起源於生理上化學物質的不平衡。一開始,這個問題來自你的內心世界
——你的想法,或是你不快樂的情緒。然而接下來,憂鬱的問題會漸漸影響生理,也就是體內的化學物質會失去平衡。因此,吃些抗憂鬱症的藥物的確有幫助,但我認為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運動,鍛鍊身體。如果可以讓體能保持在最佳狀態,想要憂鬱都很難。
而從身心靈的層面來看,憂鬱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去檢查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許多人常常抱持著錯誤信念,認為自己必須扮演某些角色或表率,例如必須成為成功的人、有名的人,必須做個好女人、好母親,必須有個伴侶,或是認為某份工作對自己非常重要,沒有它就完蛋了。如果常常抱持這些僵化的思想,它們就會在生活中製造痛苦和麻煩。我們必須看清楚自己內在這些錯誤的想法,看出它們的虛假、看出它們帶來的痛苦。

馬提納:是的,在我看來,憂鬱是在邀請你改變生活,你應該對自己說:「好的,我接受。」而很多時候,你自己做不到,這時就需要教練或治療師在一旁支持你,有時甚至強迫你去做某些事,以走出憂鬱。許多憂鬱的人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卻累得無法採取行動,因此你必須邁出下一步,將憂鬱消除。然後,即使體內的化學物質失衡,透過鍛鍊身體等行動,化學狀態也會恢復平衡。也就是說,情緒上的化學失衡並不意味著一定要以化學藥物才能治癒,許多人不依靠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很好。他們練氣功、練太極,這些活動都是治療憂鬱的好方法。正如德芬所說的,運動或體能鍛鍊是憂鬱最有效的療法。

張德芬:我認為,我們可以把憂鬱看成人生的禮物。正如馬提納所言,憂鬱代表我們不在軌道上,也代表我們對某人或自己有許多壓抑的憤怒。壓抑憤怒是不健康的,因此會產生憂鬱。這其實是一份禮物,讓你注意到它,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信念或人際關係的模式。也許你需要切斷一些關係,辭掉現在的工作,轉換人生跑道,也許你就是不喜歡現在的生活,這意味著你必須有所改變,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缺少改變生活、換工作或切斷關係的勇氣。因此,可以把憂鬱看成一份禮物。


2章 金錢——內在豐裕帶來外在富足

Q16:如何消除錯誤的金錢觀?
如何消除與金錢有關的錯誤信念?例如我認為有錢人都為富不仁,金錢只會帶來欲望和罪惡。

馬提納:有個工具是我和我的許多學生運用之後都覺得非常有效的,就是「願景板」(
vision board):拿出一張圖畫紙,然後將所有可以表現出你想要的富足狀態的圖片和照片貼在上面。要特別注意的是,大家經常忘記富足不只和金錢有關,因此在製作願景板時,也要放上和快樂、健康及人際關係有關的圖片——你當然希望自己的富足可以涵蓋所有面向,這樣才不會失衡。
接著,當你退後一步看著這個願景板時,請告訴自己:「我值得擁有這一切,也已經得到了。」你必須想像自己希望擁有的一切已經在那裡了,是存在於此刻的事物,而非存在於未來。然後,你就能體會到擁有這一切的感受。所以事實上,你不須擁有這些事物,就能產生擁有它們時的感受,你現在就感覺很富有了。你的能量和財富一起振動,因此你不會再排斥金錢,開始一步步消除大部分的負面信念。這個方法對許多人十分有效,尤其是那些相信吸引力法則的人。

張德芬:我對這個問題的建議是,隨時注意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更重要。這與自我觀察有關。比方說,如果看見有人開著很貴的跑車,我當下的反應是:「哼,總有一天你會失去這輛車,因為你不是用正當手段得到的。」也就是說我嫉妒了。但如果我有良好的自我觀察能力,抓到自己出現那樣的想法,我會立刻對自己說:「我祝福那個人,他有自己的車,也喜歡那輛車。總有一天,我也會有一輛。」
我認為在想到金錢、看到富人,或是看到某些人賺了很多錢的時候觀察自己的念頭,是很重要的。你會祝福他們嗎?還是覺得嫉妒,想詛咒他們?正面能量會將正面事物吸引到你的生命中,如果你說:「我不喜歡有錢人。」那你怎麼會變富有?如果你嫉妒某人的成就,又怎麼可能有自己的成就呢? 
金錢這個議題一直很敏感,尤其是在心靈成長圈。這個圈子裡的許多人其實一點都不富足,或者比商業界人士更重視金錢。這些都沒關係,只要可以保持覺知,承認自己的匱乏感,承認自己放不開金錢就行了。最怕的就是嘴上說一套,做出來的又是另一套,那你的匱乏感永遠無法消除。


5章 親密關係——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關係

Q30:想談戀愛又怕受傷害,該怎麼辦?
看著身邊的朋友都要結婚了,我自己也有點急,畢竟已經二十八歲了。但是,我總是不敢去愛,害怕打開心扉,一察覺別人對我有點好感,就情不自禁地逃避。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勇敢,但就是控制不住地想躲開,所以覺得很累,總想躲進自己的角落裡,怕被別人找到,但又怕孤獨,對愛又渴望又害怕,害怕受傷、害怕被拒絕。

馬提納:以我的經驗來看,這通常起因於過去的情緒創傷,有時是因為所看見的事情觸發了你的創傷經驗,有時則可能因為你在前世的親密關係中受過傷。潛意識透過這種害怕去愛的感覺來提醒你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以找到方法克服恐懼。而實際上,最好的方法通常是直接去做,也就是參與其中,讓事情發生,以創造時間和空間,讓自己持續處於自我改進的模式中。我輔導過許多有這種困擾的人,其中一個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住在美國的洛杉磯,是個醫生,我們認識十八年了。他告訴我,每次他墜入愛河時,和對方共度第一晚之後,他就會覺得恐慌,於是便收拾東西,頭也不回地離開。我對他說:「下次和人共度一晚醒來後,打電話給我,我來幫你度過這個過程。」而現在他很快樂,結了婚,有三個可愛的孩子,這都是因為他選擇去面對並經歷自己的恐懼。
你可以學習五百種不同的方法,但最終你必須找個方法面對恐懼,而唯一可行之道就是開始去做。如果有個你可以傾訴的對象在一旁支持你就太好了,因為將恐懼表達出來對你會有幫助。另外,使用花精也很好。如果有對治恐懼的花精,那麼你只要去觀想恐懼,將它圖像化,然後使用花精,接著開始改變這個圖像,觀想自己處於平衡、快樂狀態的畫面。如果不給潛意識一個新的圖像,就會陷在舊的圖像裡,而舊圖像會告訴你,這個狀況很危險,你必須逃跑。因此,你真的要開始觀想自己想要的情景,然後花時間沉浸其中。每晚睡覺前,花五分鐘放鬆,想像自己處於一段親密關係中,然後你的心智會開始接受這件事,這對克服恐懼有莫大的幫助。

張德芬:面對恐懼時,我有一些技巧可以挑戰自己。例如,我從小就不是很愛運動,但四十歲時,我參加了一個俱樂部,他們有高空彈跳的活動,非常非常恐怖,我便用高空彈跳來挑戰自己。當時我嚇得全身發抖,但做過一次之後,我的感覺很好,覺得自己成就了一些事情,挑戰了自己。幾個月後,我參加了另一個培訓,導師又給我一項挑戰,要我先泡到熱水裡,然後馬上跳進冷水。我很怕冷,也很討厭這麼做,但我還是照做了,我挑戰了自己。在冷水裡,我一直發抖,導師便對我說:「放鬆,放鬆,放鬆,不要抗拒,不要抗拒。」我試著這麼做,突然間,我感覺棒極了,完全不冷了。
頭腦總喜歡限制我們,說你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但如果放開心胸,我們就會發現這些事又不會危及性命。大家都知道,殺不死你的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因此,我們只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就可以了。


7章 為人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Q45: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我該如何利用吸引力法則,讓我上國一的兒子愛上學習?我也試過觀想,例如觀想他專心學習的情景,以及因成績優秀而拿到獎狀的場面等等,每次都想得熱血沸騰,如臨其境,但目前他好像還是很貪玩,不努力、不用功。我該怎麼辦?

張德芬:首先我想說的是,心想事成不能拿來操控別人。這個方法要求的是自己必須散發事已成真那種振動頻率,而當你對他人有隱藏的動機時,所散發的振動頻率可能不足以召喚宇宙的力量來幫助你。請問問自己,孩子很貪玩,不努力用功,觸動了你的哪個模式和傷口?

我不夠好,所以我的孩子要夠好。(你的自我價值感)
孩子不用功,將來前途堪慮,會碰上問題。(你自己對未來的恐懼)
孩子太貪玩,我看不順眼。(你的內在小孩也很想這樣,但苦無機會)

覺察到這其實是你的問題之後,你就可以把焦點收回來,反求諸己。看見自己內在的真相,就是療癒的開始,而你的孩子是來幫助你療癒自己傷口的天使。親密關係中的人都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因為他們總是把我們帶到不想面對的真相之前,無所遁形。所以,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再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兒子的成績真的不怎麼樣,升上高年級後第一次拿回家的成績單,上面全是
CD(國際學校的評分法),連他自己看了都掉淚,我卻一點也不生氣,只是告訴他:「媽媽覺得你沒有盡全力。我只要求你做到三件事:要快樂、要健康、要負責任。你覺得你對自己的學業負責了嗎?」他承認沒有。現在他上課就比較專心,也會認真做功課了。
面對同樣一件事
——孩子成績不好,不愛讀書——我和提問者的反應不同,可見問題出在父母身上,而不是孩子。但可憐的孩子常常變成我們的投射板,隨父母的要求和喜好起舞,違背了他們的天性,剝奪了他們的快樂,也種下日後他們性格和心態上的一些問題。

馬提納:為了其他人觀想,效果可能並不好。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投入學習之中,這是最難的事情之一,因為孩子的學習過程有部分必須倚賴他人。我們指望其他人是好老師,能讓孩子興奮地學習,但有的學校或老師卻讓某些孩子覺得念書非常無聊,很難投入其中。以我的小兒子為例,他在讀中學時非常樂於學習,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念的學校也很好,都是十到十二人的小班,但上高中之後,一個班級卻有超過八十人,讓他對學習完全喪失興趣和動力。我們試過所有方法,甚至讓他參加課外輔導,還是很難讓他再提起學習的興致,所以他是很勉強才念完高中的。我跟他聊天,處理他的情緒,但他說:「我對學習不感興趣,學校教的東西一點用處都沒有。我知道你希望我好好念書,但這對我來說太難了。」
我自己正好相反。小時候,我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光榮地從學校畢了業,因為我有很強的動力。我有個目標,就是想成為醫生,但我的父母不是很富有,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拿獎學金,而能獲得獎學金的都是最好的學生,所以我必須努力拚成績。我的目標很明確:我想要離開自己所住的小島、離開父母家,然後成為醫生。我的動機非常強烈,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學習。
我當然也有懶惰的一面,此外,如果我覺得事情不有趣,就會覺得很無聊。因此,當我的兒子不再對學習感興趣時,我從不強迫他,也不懲罰他。我們倆談了很多,也幫他做過一些治療,和他一起面對問題。我非常溫和,以同理心對待兒子,並跟他說:「只要專注於完成學業,整個未來都是你的。」我們一步一步地做,我和他母親甚至幫他換學校。他非常聰明,智商絕對沒問題,但如果不把智商拿來用,也是白搭。
所以,這個過程有時非常困難,卻能幫助父母在靈性上成長
——你如何處理孩子不用功讀書這件事?你自責嗎?你內疚嗎?你有耐心嗎?你願意花時間嗎?這個問題有許多方面要注意,父母必須進入其中,一直陪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愛他們;即使孩子真的念不下書,也盡量保持樂觀,希望出現最好的結果。世界上某些成功人士念的書也不多,因此學校教育並非成功的必要條件;而有些很聰明的人收入並不好,勉強餬口而已。所以,這其中有某些東西被過分看重了。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