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握住夢想,絕不放手
內容簡介
★入圍金鼎獎第35屆「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人文類,新聞局第33梯次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這群女孩擁有什麼樣的故事,竟然感動了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吳念真?
在一個向後退才會贏的世界,儘管不被支持,她們卻堅持夢想,再苦也不願鬆手!
當夢想被嘲笑、不被認同的時候,你是否還有勇氣堅持下去?
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於是,執著成為一種向前的動力!
吳念真‧胡志強‧李崗 真情推薦!
這是一支成軍不到八年、幾乎沒有任何資源的女子拔河隊。她們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七歲,卻屢屢在國際比賽為台灣爭光,至今已奪得國內外共八個冠軍榮譽。
她們是怎麼辦到的?
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加入不是主流運動項目的「拔河隊」,必須克服重重的心理障礙,包括增重對外型魅力的負面影響,安撫家人心疼的反對,忍耐超過身體極限的練習,堅強迎戰隊手的強悍體型,以及挑戰世俗的價值觀……小小年紀的她們,為了共同的夢想,逼自己提早長大,在身心的逆境中學習人生的必修課與生存的智慧。
她們的故事激勵著我們,回頭看看心中尚未實現、甚至得不到肯定的夢想,找回初衷,找回熱血與勇氣,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多看一眼,會發現不同的世界;多問一句,會聽見美麗的願望;多感受一刻,會體會生命的溫暖。邀請你一起進入女孩們的拔河世界,真實感受這股打動人心的力量!
【名人推薦,有夢最美】
吳念真:
透過這些故事,你也即將認識這些用力氣和汗水為榮譽、責任或者只是某種單純的信念和承諾拚鬥的女孩們。而且你將知道,雖然她們都是一手厚繭,但同樣有著一顆需要呵護的柔軟的心,以及經常被我們輕忽的渴望、失落、憂傷、寂寞和徬徨……她們也有歌要唱。
胡志強: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大里高中拔河隊的女將告訴我們:追求夢想,永不嫌遲!
【與世界拔河的女孩們,有話要說】
◎大一生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沒有人看見我們練習有多辛苦,不過我們都是為了比賽而盡全力。祝福會降臨在等候階段中全力以赴的人。
──芳鈴
◎高三生
‧大家辛苦努力打拚的自己的夢想,重要不是名次而是大家團結一條心。
──儀庭(阿潘)
‧拔河這項運動很累,但不怕你慢,只怕你懶。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堅持到底,最後勝利將屬於自己!
──思穎
◎高二生
‧ 吃過拔河的苦,任何的苦都不算什麼了!學會什麼是團結,而不是獨立自我。
──佳欣(阿胖)
‧拔河如人生,人生如拔河。拔河教我的就是堅持到最後,永不放棄。
──嘉琳
◎高一生
‧加入拔河隊改變我的任性,知道許多事情不是自己想怎樣就可以怎樣的,體會到團隊的重要,也懂事許多。
──千涵
‧喜歡大家為了夢想而努力,一條繩子一條心,這就是大里高中拔河隊。
──靜伊
作者介紹
文字│王亭權
她是女的,道地土生土長的台中市人,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畢,目前於政治大學研究所修業中。
二○○三年任教國立北港高中,典型都市人受到濃厚鄉土味洗禮,開啟「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的教書旅程。二○○六年轉任台中縣立大里高中任教,繼續散播人情味病毒。目前為止,秉持「讀書誠可貴,態度價更高」的教書原則,傳承祖師爺孔子的德行教育,希望能貫徹始終!
攝影│張大魯
世新畢業,歷任《商業周刊》《聯合報系》《蘋果日報》等媒體攝影記者。喜歡以攝影紀錄生活,自認攝影技術高超,實際上跟大師級相比只能算是堪用。不過因為創意十足、取材鮮活、詮釋獨到,所拍攝的作品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所經營的網站「張大魯的攝情布拉格」,常駐無名前二十大及台灣部落格個人榜的前五十大。
規格
ISBN:9789861333427
頁數:200,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33427
各界推薦
推薦序
當我看到她們的手…… / 吳念真
到了一個年紀之後,似乎愈來愈相信人與人交錯之間的「緣分」。
若非緣分,再怎樣我也不可能和一群遠在台中大里的女孩認識,更不可能如此接近地去聆聽她們的聲音──那些隱藏在青春燦爛的臉孔之下,因此經常被我們所輕忽的渴望、失落、憂傷、寂寞和徬徨。
真的是緣分。
記得那是一個台灣許多選舉之一的開票之夜,從電視到網路都充斥著一堆長相、氣質和他們所爭逐的職位落差很大的怪咖,至於講話的內容更是虛偽、貧瘠到令人作嘔;而就在這時電子報閃過一個小小的新聞,說景美女中的拔河隊在義大利拿到了世界錦標賽的冠軍。
也許是心情的關係吧,記得自己隨手在Facebook上寫了一段文字,大意是說為台灣爭到榮譽、讓台灣被世界看到的,絕對不是那些整天占據媒體的政治人物,反而是一些經年累月付出心力,但卻始終不被關注的普通百姓。
第二天當我在工作與工作之間的夾縫中偷閒上網時,赫然發現超過一百多個留言都表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而其中一個非常特別的留言則是來自台中縣立大里高中的亭權老師,她說他們的拔河隊在同一場比賽裡拿到錦標賽第二名,但找遍所有新聞,卻看不到一點相關的消息,她寫下:「雖然我們只是第二名,但我看到了孩子們長期以來的努力,我希望這些孩子被認識,更希望她們的努力可以讓大家看到!」
文字雖短,但我彷彿看到亭權那麼不捨而且急切的神情。
若不是兒子小學的時候參加過拔河隊,我可能和多數人一樣,對「拔河」這個「遊戲」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往昔某個運動會或群眾活動中類似餘興節目的記憶中;總之就是兩群烏合之眾各據麻繩的一端,哨音一起各個齜牙咧嘴、殺聲連連,然後即便你閉著眼睛似乎也可以分辨輸贏,因為有力的那方殺聲愈喊愈大、節奏愈來愈快,落後的那方則聲音愈來愈弱;而當殺聲全無,取而代之的是鞋底或屁股摩擦地面的聲音時,差不多也就是丟兵棄甲、大勢已去的時候了。
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學過許多東西,鋼琴、小提琴、薩克斯風什麼的;他阿嬤看他每天寫完功課之後還要練習那些東西時,偶而會十分不捨地跟我說:「小孩子不給他玩,學那些東西做什麼?」
儘管學那些東西都是兒子自己的選擇,但我還是編理由糊弄他阿嬤說:「因為我怕他以後沒有一技之長啊!學鋼琴、小提琴至少還可以去咖啡廳、餐廳賺小費,學薩克斯風可以去當『西嗦米』啊,婚喪喜慶天天有,白包、紅包天天賺,這樣就不用擔心他會餓死!」
之後他還參加了學校的獅隊學舞獅,每天晚上拿個鍋蓋當獅頭,一邊唸著「咚七咚咚,咚七咚咚」一邊隨著節拍練腳步。這回倒是阿嬤主動幫孫子找到理由,她說:「學這個不錯,以後可以組陣頭去迎媽祖!」
不過當他被選進拔河隊,晚上做完功課之後的活動是把一條繩子綁在大門的門把上,然後穿起特殊的鞋子以近乎半躺的姿勢拉著繩子,撐在那兒和大門僵持不下,而他阿嬤每每以疑惑不解的表情看看他、看看我的時候,老實說,我已經編不出任何可以糊弄她以及說服自己的理由;因為儘管透過兒子的說明,我知道「拔河」這件事已經不是我印象裡既定的樣子,它已經是一個規則嚴明的正式運動項目,但比起我們所熟悉的棒球、籃球甚至田徑,我疑惑的是:這種運動最終的「途徑」和意義又是什麼?
記得有一天在看完兒子參加的一場拔河比賽之後,阿嬤也許忍不住了,一邊幫孫子擦汗,一邊問他說:「你參加這種『拉草繩仔比賽』,到底是有什麼趣味?」
兒子的回答很單純,他說:「贏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出力,所以很高興;不過,輸的時候,覺得很對不起學校和教練,都會很想哭。」
我不知道阿嬤是否真正了解「很高興」和「很想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帶給孫子的「趣味」所在,但我倒是自己替兒子做了一個小小的詮釋,那叫「分享勝利的榮譽與分擔失敗的責任」,對孩子來說,那是教科書之外一種很棒的學習。
不過兒子這段學習的過程不長,小學畢業之後他就跟那條繩子和那雙鞋子永遠告別了。
再度看到正式的拔河比賽是事隔十幾年之後的高雄世運,當我在電視機前看著那群女將面無表情、不動如山地盯著對手時,我卻不由自主地全身用勁幫她們使力,那是觀看所有運動比賽的過程中少有的經驗。當中華隊奪冠的那一剎那,自己也熱淚盈眶,好像自己也出了力、也是參賽的選手之一一般。
在賽後的選手訪問中,透過電視畫面看到選手們那一雙雙長滿厚繭的手掌時,眼淚就再也忍不住地奪眶而出了,因為當下想到的是:若非奪冠,那些藏在手心的長期累積的血汗,到底有誰能透徹地看見?
記得有個商品廣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文案,殘酷但真實,它說:除了阿姆斯壯,有誰記得第二個登陸月球的人?
當景美女中拔河隊凱旋榮歸的新聞大肆放送時,第二名的大里高中果真被冷落了。那天亭權在我的Facebook上貼出了幾張照片,是幾個拔河隊的女孩朝鏡頭伸出她們的手,儘管網路的解析度不足,但她們手上堆疊的厚繭卻也夠令人驚心動魄的了;不過更教人不捨的則是手掌之後那一張張年輕、憨厚、純樸的臉孔,我直覺的反應是:是什麼樣的動機和期許,竟然可以讓妳們願意投入這個絕對冷僻、無趣甚至寂寞的運動裡?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亭權猜測到我可能的疑惑,不久之後她寫了一封很長的信給我,裡頭說的正是幾個女孩背後的故事和心情。雖然只是單純的書信,雖然只是白描般的敘述,卻已讓我不自覺地跟著她的文字走進一段又一段令人動容的「青春的滄桑」裡。
「都寫下來吧,」我回了信給她:「妳不是希望大家能認識她們,並且看到她們的努力嗎?」
於是亭權──這個大里高中體育班的國文老師──用大姊頭般的情誼和心情寫下了之後你即將讀到的故事;而透過這些故事,或許你也即將認識此刻可能正在大里高中體育館的一個角落裡,用力氣和汗水為榮譽、責任,或者只是某種單純的信念和承諾拚鬥的女孩們。
而且你將知道,雖然一手厚繭,但她們同樣有著一顆需要呵護的柔軟的心,以及經常被我們輕忽的渴望、失落、憂傷、寂寞和徬徨……她們也有歌要唱。
推薦序
相信自己與眾不同的選擇 / 張大魯
任何運動競賽,都是勇往直前才能贏得勝利。
唯有拔河,是集眾人力量,一直往後退……
我與亭權認識是因為吳念真導演。亭權在吳導的臉書上留了大里高中拔河隊的事情,希望吳導給這些學生一點文字上的鼓勵。看了亭權的敘述,我也感動了,寫信給她:我會抽空去拍拍這些女孩,也許藉由部落格的一點小力量,讓她們的能見度增加一些。亭權回信說,她們收到吳導寄來讓學生感動落淚的禮物──ipod,人人有份。
她們很爭氣,參加亞洲盃公開賽拿到冠軍。但在新聞的能見度很低,因為她們不是國家公費補助的團體,她們完全自費,憑的就是一股不認輸的毅力。
我開始南下台中大里去記錄這群女生的練習狀況。當她們分二隊練習時,在近距離拍攝的我聽到搶拍(註)後,粗繩被二方力量拉拔出現的撕裂聲,那種震撼感是文字與圖片無法敘述的。
第一次要求摸女孩的手時,她們倒是落落大方的伸出來,反而是我怕了。看到手掌內坑坑疤疤的傷痕結痂,看到手腕上被繩索磨出像割腕自殺的刀痕,按下快門時,只有不捨:未來這些女孩怎麼對男朋友交代?
寫下這段文章的前幾日,她們在爭取南非國際賽的台灣代表權競賽中,輸給景美女中,我不忍留在現場記錄她們哭泣的臉龐,連說再見都省了。我選擇在網誌中,用影像傳達我對她們的支持,告訴她們還要再加油。
辛苦有沒有代價?有沒有回饋?我不知道。但未來,她們可以很驕傲的告訴自己的子女們,手腕上的刀痕不是情傷,而是一次次為台灣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換來的。
◎註:當裁判做出「比賽開始」手勢的那一秒鐘,雙方都要使出全力拉緊繩索,誰先搶得先機,贏面就大。搶拍,搶的就是比賽開始的那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