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藏的孩子
內容簡介
★2011國小寒假推薦書單
★金石堂強力推薦選書
每個星期天,院子裡會搭起一座命運的台子,
每個孩子有十個台步的機會讓自己亮亮相,
我多麼期待在這十步之內,會有人呼喊我的名字……
‧史密特繼《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陪我走到世界盡頭》又一感人力作,牽動千萬名讀者的心
朱台翔‧連加恩 感動推薦
喬瑟夫今年七歲,由彭斯神父收容,住在黃別墅裡。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在每個星期天早上的「拍賣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家。面對生命的難題,他希望可以成為別人,這樣就可以不用承受那麼多的痛苦。
在黃別墅裡,彭斯神父引領喬瑟夫,讓他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感受到人性的溫暖和愛,讓喬瑟夫重新以樂觀與勇敢的態度,面對生存下去所會遭遇到的種種難題。喬瑟夫和彭斯神父兩人之間的友誼發展,也喚起我們對人性(與自己文化)的省思。
流暢的筆調,耐人尋味的對話,一群生動活潑的人物,一如往常,史密特又帶給我們一個不忍釋手,一個讓你眼眶濕潤卻仍滿懷幸福、想一口氣讀完的故事。
作者介紹
艾力克-埃馬紐埃爾 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
法國知名小說家和劇作家。
1960年出生於法國里昂,曾就讀於音樂戲劇學院,擁有法國高等師範學院哲學博士學位。特別傾心於哲學家狄德羅。16歲參加學校戲劇社的演出,發現自己的寫作天分。
1993年的作品訪客(Le visiteur)獲得莫里哀三大獎項,奠定劇作家的地位。2001年所有劇作榮獲法蘭西學院戲劇獎。
他同時也是一位小說家,1994年以《利己教派》(La secte des egoistes)一書榮獲最佳小說獎。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已傳至全球30多個國家。
史密特擅長以孩子的思緒毫不幼稚地述說他們的苦惱和純真,不管是《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中的奧斯卡、《陪我走到世界盡頭》的摩摩,或是《被收藏的孩子》裡的喬瑟夫,他筆下的孩子扮演著探索的角色,提出的問題比回答的多,而且都不安於承襲舊規,這種刻意以社會叛逆者為主角的寫作方式,事實上只為了表達一個意圖,只想強調一個信念:不管在何處,任何人都該為自己負責。
關於本書,作者說:「整個故事是當代的,只是以過去的手法描述,我想要呈現出『尊重他人』這個想法的現代迫切性。」全書筆調風趣,敏感細膩,充滿懷舊風情,實在不容錯過。
作者個人網址:http://www.eric-emmanuel-schmitt.com/
譯者簡介/林雅芬
台灣嘉義市人,法國法蘭西康德大學語言學碩士,現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觀光系法文講師、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餐旅系法文講師、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法文教師、文藻外語學院推廣教育中心法文教師。熱愛法文翻譯與教學工作。職業生涯最大的願望:桃李滿天下、譯作滿書架。譯有《陪我走到世界盡頭》《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一顆種籽的祕密生活》《活活燒死》《名偵探羅蘋》等書。
規格
ISBN:9861750150
頁數:208,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861750150
各界推薦
看著那些螢幕上的俊男美女,個個頂著某某產品「代言人」的光環,想想沒沒無名的我,是否也可以大言不慚地給自己一個封號:「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的中文代言人,藉此沾沾這法國當代哲學大師的光呢?
不過,坦白說,當他的代言人,可一點也不容易啊,因為翻譯他的作品過程中,我常常處於一種不確定的狀態,他的文字簡潔,應是最好處理的了,但是他究竟想要傳達什麼訊息呢?是我一直覺得霧茫茫的。
翻譯《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時,我正歷經失去至親長者的痛,一度痛到以為自己熬不過去,但「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的對話,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學習十歲的奧斯卡勇敢地面對這個任何人都躲不開、避不過的課題。翻譯《陪我走到世界盡頭》時,我已逐漸走出陰影,正欣喜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那時的我,一心想當個稱職的母親,但是,該如何做,才能算是個稱職的媽媽呢?「摩摩」眼中理想的父親該是生命中最值得信賴依靠的人啊。奧斯卡得知病情時,最生氣的一件事是發現他的父母親竟只會選擇逃避,這樣的父母,在他眼中,是一對十足的懦夫啊。我自問:怎樣的父母親才能讓小孩覺得是可以依靠的呢?怎樣才能拉近父母與小孩之間因年齡差距所產生的思想隔閡呢?我的疑問在這兩本書中找到了答案:「玫瑰奶奶」和「伊博罕先生」這兩個角色躍入我的腦中,告訴我,「傾聽」永遠是最好的橋樑。
於是,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翻譯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的作品時,總是百感交集、萬味雜陳,我終於瞭解,為什麼一讀再讀他的作品,卻總弄不清他的故事中心意旨,原來他的葫蘆裡賣的是萬靈藥,是一帖可治心靈百病的良方啊。
人的一生將會面臨到的問題成千上百,有大有小,史密特卻能憑藉著平實的小故事,讓我們在字裡行間找到自己所要的答案,找到因應人生各個階段的良方。正如處於青澀年華的孩子們,能在他的作品中,發掘出「愛情」的道理,步入晚年的長者,亦能從他的作品中,瞭解到善用經驗與耐心,自能對晚輩產生循循善誘的力量,將走向邊緣的孩子帶回正途。我終於發現這位哲學大師用心良苦之處。
如今,史密特另一新作品《被收藏的孩子》,將跟中文讀者見面了。故事主角是位名為「喬瑟夫」的男孩。史密特曾說過:「童年是個會對事物感到驚奇的年紀,對事物感到驚奇,正是身為哲學家的首要特質。孩子們是讓我們跳脫成見窠臼的指標,讓我們把這些成見成功地連根拔除。」這個孩子這次將帶領我們見識「愛」與「仇恨」、「正義」與「邪惡」力量的對峙,讓我們跳脫宗教、種族、政治等有形的隔閡,努力克服當下的難題,把持住自己的原則與方向,做「對」的事,為自己、為社會爭取最大的寧靜和平。
史密特深知探討這樣嚴肅且多方位的課題,最怕陷入說教的窠臼,想要讓讀者手不釋卷,得想想法子。我們這位獎座滿屋的資深劇作家可非浪得虛名啊,他選擇改寫真人真事的事蹟:一位那慕爾籍神父極力拯救納粹時代受到迫害的猶太孩子的故事,他鋪陳出緊湊、幽默、詼諧的情節,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笑中帶淚,彷彿化身「喬瑟夫」,身歷其境地嘗盡酸甜苦辣各滋味。在歡笑流淚的閱讀過程中,我找到了面對這個時代各種疑難雜症的良方,相信喜愛史密特作品的您,也將會在本書中尋得自己的人生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