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孩子的語言發展狀況嗎?語言發展治療師黃真悧的新書《每天一分鐘對話,0~5歲孩子腦部發展大躍進》,提供了一份詳盡的語言發展量表,協助每位家長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作者以月為單位,將 3~60 個月孩子的語言發展分為五個步驟,家長可以用每一步的發展內容,來觀察對照孩子如何理解語言(接受性語言)、如何表現(表達性語言),以及如何構成遊戲。

3~60個月語言發展量表

雖然是以孩子的月齡區分,不過我要強調這只是參考的指標,方便讓家長確認自己孩子發展狀況的起點,最重要的還是要以孩子目前、當下所在的位置為中心。  

當然,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落後同齡層,甚至如果可以超越最好。但適當的語言刺激應該是符合孩子現在發展狀況而給予的刺激。如果孩子的發展較同齡快,也不需要刻意減少語言刺激,可以繼續給予合適的語言刺激,幫助孩子從現在的位置穩穩地朝下個階段邁進。相反地,如果觀察到孩子的發展稍微落後,比起讓孩子趕緊追上符合同齡的技能,不如把焦點放在孩子現在的發展狀況,再朝下一階段的技能前進,這樣才能更快看到實際的效果。  

為何我會一再強調充分了解孩子目前語言發展的階段很重要,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可以和孩子共享成長的喜悅。

孩子成長過程中,或許速度和過程有個別差異,但沒有無法長大的孩子。在孩子向前邁出成長步伐的同時,如果父母能夠理解並陪伴在身邊,那麼成長的效果就會加倍,孩子會得到力量:「原來我做的很好呢!」「我要再繼續努力!」若遇到「這個有點困難」、「一個人無法完成」的狀況時,有父母在旁邊輔助,也會成為孩子語言發展的最佳助力。  

第二,可以給孩子最合適、最有效的語言刺激。

如果不先了解孩子的現況,那就像亂投藥一般,給的刺激太簡單,孩子很快就會感到無聊,也無法發揮潛在能力;給的刺激太難,則讓孩子失去自信,不敢嘗試表達和溝通。只有明確掌握孩子現在的發展,才能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走,也才能給予孩子需要的語言刺激。 

舉例來說,當孩子還處於用單一個字表達的階段,因為想喝水,所以拉著大人說:「水……」這時媽媽如果趁機教孩子:「來,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喝水。』」孩子一定不可能學會。就算一個字一個字教,下次想喝水時他還是無法完整說出來。而且這樣的做法無法讓孩子掌握所有單字的含義,因為並不是自發性的表達。因此,父母必須先了解孩子現在的語言發展狀況,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才能帶給孩子更有效的刺激。 

以下所列依照月齡劃分的語言發展內容,是以相關研究和論文為基礎,再加上我的臨床經驗總結之後的內容。各位可以先找到符合孩子的年紀,邊確認內容邊打勾。如果有很多項確認做到,就前往下一個月齡段;如果打勾的部分並不多,就往上一個月齡進行確認,看看孩子處於哪個階段。打勾最多的地方,就是孩子目前的語言發展階段。 

立刻前往填寫量表,確認孩子目前的語言發展階段。


本文摘自《每天一分鐘對話,0~5歲孩子腦部發展大躍進》

作者/認證語言發展專家黃真悧,兼具美國語言發展治療師,以及兩個學齡前孩子母親雙重身分,以最新研究與實務經驗,提出有效提升孩子腦部發展的專業指引。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