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計畫趕不上變化」,德國人卻要提早一年來規劃放假?

旅歐作家鄭華娟第一手的德國在地故事,認識《德,意志》帶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這裡有德國人的堅強,也有德國人的軟弱。重要的是,他們從錯誤中學習的意志。

假期確認表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句話:「計畫趕不上變化。」

好像不少人也以這句話為行事基準,凡事先計畫再說,如果到時有些變化,似乎也可以放棄原先安排好的事。

用這樣的思考模式與德國人交往或共事,很可能不是你被他非得按照行事曆來進行工作的方式逼瘋,就是他被你的變來變去搞到抓狂。

你或許認為這是言過其實,我也同意你的看法,不過每年年底前,當老德先生拿出次年的月曆來跟我確定假期時,我就感到德國人對這件事有多嚴謹。

過程是這樣:

一張次年整年的行事曆,老德先生會在上頭註明他已經排好的休假時間。這些一圈圈分布在一整年不同的度假日期,是在辦公室已經和所有同事都喬好的輪休日。與同事喬輪休時間的過程往往也很繁複,因為每個人會按其私人不同的狀況,與同事調度輪休,因為有些人雖是在這個聯邦州工作,但卻住在另一個聯邦州。

還有,德國每個聯邦州的放假日都有些微的不同,於是同事有可能需要在特定的日期休假,以便符合另一個聯邦州的假日,這樣才能與家人配合,進行假日的活動。或是有同事今年要去一個較遠的地方來趟特殊的旅遊行程,而這趟旅程非得在某個時間內發生,那麼他就得提早把度假日訂下來,好讓其他同事重新安排各自的度假時間。

有些德國人會在半年前就開始計畫次年度假與工作的確切日期,接著就會與家人或同事朋友討論確認行程是否有衝突。

不習慣這樣計畫生活的人,剛開始一定很不習慣。因為我們都把「計畫趕不上變化」視為理所當然,所以自然會對要提前—尤其是像德國人這樣,提早這麼多來計畫生活的習慣感到小題大作吧?

說實在,我也花了很久的時間才習慣。通常我可以在三個月前計畫一件事,這不就好了嗎?

「那可不行!」老德先生知道我的想法後,馬上抗議。他認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計畫想做的事,根本無法把事情做好。而且長時間的計畫也可防止事情若有變化,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應變及補強。

「一定要那麼早就決定嗎?這樣不是太沒彈性了?」我看著次年的行事曆,一月到十二月,很多事都排定了,這樣人生會不會太不隨興了?雖說少了點挑戰變化的失落,但我又從另一面看到提前計畫的好處:對次年計畫的事情提早一目了然,很清楚地知道要在何時開始執行這些事的準備工作。這種可以由自己計畫、掌握未來行程的確定感,似乎因為準備時間的拉長,讓我感到莫名安心!再想到身旁的人,都是以相同的認知在排定計畫,也用尊重的態度讓這些排定的事情如期進行,才發現提前排定計畫才是抵抗變化的最優方法!

這麼說來,以前的我似乎只是把自己安排的計畫拿來等著被別人變化,當別人不尊重地強迫我變化之後,我再來看看怎麼在零準備的情況中重新計畫。反觀德國人,卻是把變化也包含在提前的計畫之中,並且在遇到突發狀況時,事先對此做出防範的計畫……

哇!看來很頭昏,對吧?

剛開始,為了入境隨俗,我只好每年十月就開始想明年要安排的行事曆,不然家人會覺得我都不清楚自己明年要做什麼。同時我也發現,德國人事先訂下的計畫,不論是工作或度假,多半都會努力地認真執行下去,也因為這份認真,若有人該工作時卻跑去度假,或是該度假時卻要工作,這都會讓德國人抓狂,認為這會使個人權益受到極大的侵犯及打擾!於是,明理的個人或雇主都不會隨便侵犯他人的權益,這是很基本的生活和工作規則。

於是,我次年一整年的行事曆上,會有老德先生工作上輪休的假日、公婆一整年要出門參加的生日聚會和旅行的日期、我們要出門度假的日期、我回臺灣過年節的日期、朋友婚禮、和朋友約見面的日期,以及各種學習之旅的日期。還有最重要的,在這些假期之中,還要排定確認照顧小狗小姐的日期。不要忘了,照顧小卡的人也是德國人,其他飼主早就定好假期,如果沒有提早去喬日期,氣質卡就極有可能沒人照顧。

這以上種種事情,都是要事先安排好的。在德國,越早清楚自己的行事曆越好,以便將其他相關行程整理出先後排序。

(未完,全文請見德,意志

華娟德國觀察,延伸閱讀:從德國人的日常,發現他們的強大!誰說總理不能自己買菜?



 

相關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