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手出身的古賀史健,與岸見一郎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系列作,已在全球寫下百萬暢銷紀錄,個人所經手編著的書籍,累銷量也已超過1300萬本。為了持續培養未來的文字工作者,他不僅成立相關企業,亦花費了三年時間寫作《取材.執筆.推敲》一書,期待將想法傳遞給所有試圖透過書寫來改變自己和世界的人。
寫手在創作什麼?
以小說家寫小說、詩人作詩、電影導演製作電影來說,我們寫手在創作什麼?
最廣義的說法是「內容」(contents)。
我認為一切「以 entertain(使顧客愉悅滿足)為目的創作的事物」都算內容。
以顧客的存在為前提,並著眼於對方的「歡愉」和「喜悅」。大眾文學、散文、專欄、好萊塢電影、流行音樂、遊戲軟體,或是耐吉(Nike)限量版球鞋,以至於大麥克漢堡,對我而言都是內容的一種,而寫手也是依同樣的觀點提供服務。
是否成為內容的關鍵,不在於有沒有故事或人物角色。
關鍵在於骨子裡「是否流淌著使顧客愉悅滿足的精神」,僅只如此。即使是正經嚴肅或富含社會意識的內容,那分想讓顧客愉悅滿足的精神並沒有改變。
讀者(顧客)不只想從內容中獲得資訊,更想獲得那種忍不住往下看的心情和興奮的感受。感覺閱讀前後的自己好像有了那麼一點點變化,整個人神清氣爽。讀者閱讀內容,就是為了追求某種只能以「閱讀經驗」為名、難以言喻的感受。
那麼,該如何才能從一名只是「寫文章」的寫手,跨越到「創作內容」的層級?
關鍵在於「編輯」的概念。也就是處理過程的問題。
編輯在「編輯」什麼東西?
出版的世界裡,有一項職務叫「編輯」。
想必因為如此,許多寫手會將寫作與編輯分開來思考。他們認為,撰寫原稿是寫手的工作;對手中的稿件進行編排,或事先指明希望寫作者以什麼脈絡撰寫,則是編輯(者)的工作。
不過這種認知完全錯誤。
編輯原稿,是寫手的工作。
我並非否定編輯這個角色的存在價值;毋寧說,正因為格外肯定編輯的價值,才會如此斷言。原稿的編輯,終究還是寫手的工作;至於編輯(者),則是負責稿件外圍的部分,也就是決定內容要如何組成「包裝」(package)的人。
那麼,何謂內容的包裝?
簡單來說,包括「人」「主題」「風格」這三項。
換言之,就是設計規畫「誰(人)?」「說些什麼(主題)?」「如何表達(風格)?」的組合,這是編輯最重要的工作。
古賀史健花費三年時間寫作《取材.執筆.推敲》,寫手出身的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與岸見一郎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系列作品。
一、人:由誰來說?
編輯向來是提出委託的人。
不論如何受歡迎的作家或當紅寫手,原則上寫作者都是接受委託的一方。
我(編輯)現在希望由誰來寫?對誰感到膩了?想讀誰的新作品?最適合這個主題的寫作者是誰?誰能具體寫出我理想中的內容……這是只有編輯才有的奢侈煩惱。
然而,編輯的工作並不是「找來這些受歡迎的作家或有名氣的人」。
重點在於必要性與說服力。即使書寫者不是什麼受歡迎或有名氣的人,只要充分具備談論主題的必要性與說服力,他個人的名望聲譽什麼的,根本一點關係也沒有。事實上,各位只要看看過去的暢銷書,應該就會發現,有許多是「沒沒無聞的新人」作品;反過來說,書寫者若非具備談論該主題的必要性與說服力,讀者(或市場)必定會看穿這一點。
對編輯而言,編輯作品的第一步不只是找「人」,而是要找出擁有「充分具備談論該主題必要性與說服力」的對象。
二、主題:說些什麼?
與挑選書寫者(由誰來說)同等重要的,就是決定主題(說些什麼),兩者之間的關係幾乎可說密不可分。讓知識巨擘單純談論「什麼是知識」,很難稱得上是什麼傑出的組合包裝。人與主題的搭配,既不可天差地遠,也不能相近到乏味。
這裡要進行的,並不是選擇主題。
事實上,這個階段有一半以上的工作都是在編輯「人」。對自己欣賞的寫手提出最適合的主題、挖掘他的新魅力,這是只有編輯才做得到的事。
挑選主題時,不能執著於最初的構想。若是過分固執己見(最初的構想),反而有可能錯過更精采的題目,或難以找到更貼近本質的主題。透過與主題的結合去「編輯一個人」,正是編輯的工作。
三、風格:如何表達?
英語的「style」有「文體、風格」的意思。
「如何表達」指的正是整個內容包裝的體裁。
「由誰來說」和「說些什麼」的部分雖然都一樣,內容卻會根據「要對誰說」而變化—─這就是我所謂的「風格」。從內容的角度來看,風格的選擇就是思考「要讓誰獲得怎樣的閱讀體驗」,甚至也可說是「將作品的目標設定在哪裡」。
當上述的「誰」「說些什麼」「如何表達」連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請見下圖)時,就能讓著作內容的價值最大化。
編輯的工作非常多樣化。不論是企畫案的構思、協助作家寫作、蒐集相關資料、對作品坦率表達意見和感想、與美術設計討論版面與封面,或是為書籍宣傳努力奔走,都是他們的工作範圍。
不過要是被問到「對編輯而言,『編輯工作』是什麼?」的話,我會說就是規畫「由誰以什麼方式說些什麼」。我認為歸根究柢,編輯是為了編輯「人」而存在的。
至於在這之後的原稿編輯,則是作家或寫手的工作。
寫手要「編輯」什麼?
前面提到,所謂的編輯是規畫「由誰以什麼方式說些什麼」的人。
另一方面,編輯原稿本身的,則是作家或寫手。未經任何編輯而書寫成的文章,即使網羅了所有必要資訊,也欠缺使顧客愉悅滿足的部分與可讀性。寫手必須握有「編輯」這項武器,才能由「寫作者」變身「創作者」。
以上是我個人,也是這本書的大前提。
那麼,對寫手而言的「編輯」,指的究竟是哪些工作?我認為要滿足以下三項條件,才算是有價值的內容(請見下圖)。
一、資訊的稀有性
假設你買了一本號稱「劃時代減重書」的書籍,但一讀之下,發現書中只提到「控制卡路里攝取」「限制糖分攝取」「適度運動」,相信你一定感到很沮喪吧,搞不好還覺得被騙了,花錢買這本書真是有夠虧。
因為全部都是「已知資訊」。
只有當內容含有「某些只在這裡才讀得到的東西」時,才算具備根本性的價值。即使是卸任元首回憶錄、知名人士訪談錄等個人特質強烈的著作,也一樣遵循這項原則。因為讀者總是不斷在尋求「邂逅」、探求「新發現」。
所以寫手才必須經常尋找「某些只在這篇文章才讀得到的東西」,並進行取材與撰寫。反過來說,寫手也必須知道「哪些內容是已知的資訊」,在事前調查清楚。
二、課題的鏡射性
要讓原稿足以成為擁有內容的作品,需要一些「能讓它變成自己的事」的要素。
比方說,讀一本有趣的小說、看一部拍得很好的電影時,我們會完全投入那部作品的世界裡:手心冒汗、心臟噗通噗通地跳,甚至不時落淚。這並不是因為故事迷人有魅力,而是比起故事性,不如說讓人投入的關鍵在於「角色性格的賦予」。有充滿魅力的人物,才會讓人把自己和角色重疊,將作品中發生的事情都當成自己的事來看待,以至於手心冒汗。如果沒有一個能讓自己產生投射的角色,自然無法順利注入感情。小說世界裡之所以再三強調角色性格塑造的重要性,正因為那是讓故事情節與讀者產生關聯不可欠缺的因素。
那麼,沒有虛構角色的非小說類文稿需要的又是什麼?
是橋梁。要架設與讀者之間的橋梁。
就某種意義而言,內容必須像是一面映照讀者的鏡子。不具鏡射性且曖昧模糊的內容,就是「別人的事」,無法讓人享受閱讀的樂趣。
三、結構的強韌性
我並不覺得自己是文采特別好的寫手。再怎麼灌水,也只是中上程度而已。不是我自謙,而是冷靜客觀看來,確實如此認為。然而另一方面,我完全不認為自己所寫的東西是「無趣的」,甚至可說總有那麼一股自信,相信那些都是最傑出的作品—─即便被說成自負也一樣。
簡單來說,差異在於設計(design)與結構(structure)。
比方說蘋果的直營店 Apple Store。店面所使用的玻璃帷幕完全隔絕了不必要的噪音,就連階梯也以強化玻璃打造,是展現該公司產品所具思維的一項優異設計。
不過,它如果是一幢三十層高的大樓,又會如何呢?這種時候,比起設計來說,當然要優先考量結構。在這樣一幢全部由玻璃組成的大樓裡,想必很難安心購物吧。除了必須考量耐震度、耐用性與防火性,從一樓到頂樓的動線要如何規畫、如何使設計與結構相融並存等,都是要審慎考量的課題。
文章也一樣,如果是像小專欄那樣的短文,幾乎不用考慮結構問題,一切以呈現(設計)為優先考量去寫就行了。但是隨著文章分量的增加,結構也漸趨重要,既需要設計圖,也要求精密的邏輯。缺乏結構設計能力(建構力)的寫手,即使有文采,也寫不了長篇文章;即使寫出來,也會讓人感覺搖搖欲墜、眼看就要崩塌似的。
創作內容與建造建築物非常類似,做為支柱的邏輯一旦危險脆弱,就無法承載富有強度的內容。
當上述編輯與寫手的三角形重疊時,真正的內容就成形了(請見下圖)。那些堪稱「超級」暢銷或長銷的書籍,應該都能用這張圖來說明,無一例外。
※本文節錄自古賀史健《取材.執筆.推敲》,欲見完整內容請見本書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