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160001

如何思考性這件事【艾倫狄波頓人生學校】

How to Think More about Sex
作者原文名 Alain de Botton
譯者 陳信宏
出版日 2012-12-27
定價 $240
優惠價 79折 $190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性,何以令我們深感歡愉,又備覺孤單?
有了性,人注定得在愛情與慾望之間擺盪;
但若沒有了性,人又會變得危險不已……

★「人生學校」話題新書系!英倫才子艾倫.狄波頓領銜主編
詹偉雄、蔡詩萍、褚士瑩、個人意見 強力推薦!

艾倫.狄波頓從來沒讓讀者失望,這次他挑戰「性」這檔事,依然銳不可擋,好看好讀!
蔡詩萍(作家、主持人)

請好好地,思考「性」這件事,因為當中就有幸福的處方

……我們內心深處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與生俱來的需求:我們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本色獲得接納,不論我們的成就如何;希望透過身體的媒介為人所愛;希望受到別人的擁抱;希望別人能夠因我們肌膚的氣味而歡悅——就因為這種種需求,我們才會懷抱著不屈不撓的熱切理想,追求一個能夠與我們親吻共眠的對象。
 「我們投注在性事上的心思不會太多,只是思考的方式錯了而已。」狄波頓提出最深刻的性事觀察,協助我們探索性愛這種親密又刺激,但也經常令人困惑苦惱的體驗。
 狄波頓認為,廿一世紀的性愛注定必須在愛情和慾望、偷歡與忠貞之間尋求平衡。書中大談肉慾、戀物癖、婚外情與色情,坦率指出了現代性事當中的難題,並且提出洞見與慰藉,協助我們以更深刻也更明智的方式,思考我們所擁有或沒機會擁有的性愛。

【人生學校系列】

如果說人生是一所學校,

艾倫.狄波頓幫你找來了最好的老師,給你立即上手的建議!

褚士瑩.詹偉雄.蔡詩萍 倫敦親訪,驚艷推薦!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婚姻」「挑選職業」「養育子女」「財務焦慮」「死亡」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六本不同主題的勵志書,將為你帶來實用的建議,幫助你理清自己的情感,讓你在苦惱和困頓之時有所依憑。

書系主編艾倫.狄波頓這麼說:

在一個道德與實際生活都充滿了混亂的時代,勵志書迫切需要改頭換面重新出發。「人生學校」宣告了勵志書的重生,檢視人生的重大議題,包括金錢、理智、工作、科技,以及改善世界的欲望。

《週日獨立報》這麼說:

「人生學校」提供基本而務實的方法,協助我們從人生知識寶庫中取得無窮的思想珍寶。

如何思考性這件事     /     如何不為錢煩惱                 /  如何改變世界

如何維持情緒健康    /      如何找到滿意的工作        /  如何在數位時代活得自在

作者介紹

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

英國最具特色的才子作家、哲學家、製作人。
1969年生於瑞士蘇黎世,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通曉法文、德文、拉丁文及英文。現居倫敦。
18歲入劍橋大學歷史系。23歲發表處女作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大放異彩,暢銷200萬冊;25歲入圍法國費米娜獎;27歲完成驚世之作《擁抱似水年華》;31歲出版《哲學的慰藉》,以古老的歐洲智慧為現代人療傷;33歲帶著滿腹詩書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開講《旅行的藝術》;37歲用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讓《幸福建築》顛覆我們對建築的既定看法,並提出「生活建築」(Living Architecture)計畫,邀請世界知名建築師參與設計,為大眾帶來現代建築的獨特體驗。2009年以其成果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任命為榮譽院士。2011年獲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
狄波頓在作品中探討現代生活的各種面向,並多次參與BBC等媒體的紀錄片拍攝,以極富風格的精采創作,向大眾指出哲學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近年更參與創辦了「人生學校」(www.theschooloflife.com),實踐他理想中的大學:以文化的功能協助一般人得到生活的方向感與人生智慧。
狄波頓作品:《哲學的慰藉》《我談的那場戀愛》《愛上浪漫》《吻了再說》《擁抱似水年華》《旅行的藝術》《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機場裡的小旅行》《工作!工作!》《宗教的慰藉》《如何思考性這件事》。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哲學的慰藉》《機場裡的小旅行》《工作!工作!》《宗教的慰藉》(先覺出版)等書。

看更多

得獎紀錄

★博客來人文科普Top1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160001
ISBN:9789861342016
頁數:200,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2016
看更多

目錄


看更多

各界推薦

「知道」本身,有著巨大的力量  褚士瑩


我相信「知道」本身,有著巨大的力量。


比如說當我們自從學會九九乘法表之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到不懂得乘法之前對於數字的想法。


已經「知道」的人,無法揣摩「不知道」者的內心世界,雖然自己也曾經是其中一名成員,但是「知道」會巧妙地徹底磨滅在這以前的所有記憶。


這是為什麼,每次我總是喜歡問那些嚮往環遊世界旅行的人,他們認為要去環遊世界,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每次,我總是會得到差不多的答案,大多數的人立刻就說是「金錢」,接著一定有人會說「時間」,在這之後,「健康」和「家庭」也都會被陸續提出來。


「如果錢是最大的問題,那麼一張可以環遊世界一圈的機票大概多少錢呢?」


每個人總是從五十萬、一百萬台幣開始猜,也有人認為需要兩百萬台幣。


但是當我證明,一張最便宜的環遊世界RTW機票,原來六、七萬元就可以買得到,大家總是非常驚訝。那些覺得自己不可能有錢去環遊世界的人,突然也鬆了一口氣。原來環遊世界的機票,用買一輛摩托車的錢就足夠了。


「詢問機票價錢,明明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可是為什麼摩托車價錢這種稱不上重要的資訊人人都了解,對於當做夢想的環球旅行,卻連到Google上去搜尋一下,或是打個電話到旅行社都不曾這麼做呢?」


「因為覺得根本不可能,所以就沒有勇氣去──」


──知道。


可是一旦知道以後,環遊世界就沒什麼了不起的了,幾萬塊錢的機票,只是自己去或不去的問題而已,已經不是能不能實現的問題。


同樣的,那些說沒有時間的人,一旦經過我的計算,發現一年五十二週,每個上班族本來就有週休二日,這樣一來就是一百零四日的週末,如果加上其他的各式各樣國定假日、颱風假、事假、病假、休假,任何一個社會人每年都有將近一百六十天以上的假日,也就是每年有將近一半的日子,本來就是假日,怎麼會說沒有時間呢?就算搭船環繞世界,也只要一百一十天啊!


至於認為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無法環遊世界的,我告訴他們我的護士朋友法蘭克,在豪華遊輪上開設一間洗腎中心的故事,即使是一個星期要洗腎三次的糖尿病患,也因此可以像健康人一樣參加航海行程。我也不只一次在世界不同角落看到全盲的背包客在自助旅行,難道阻止我們去環遊世界的,是比洗腎或眼盲更加嚴重的健康問題嗎?


至於那些認為自己有家庭牽絆,以至於無法去旅行的,我也會告訴他們我的好朋友阿瑟,如何放下全職工作、還在唸書的丈夫及當時兩個還是國小年紀的子女,到土耳其去尋找自己的第二故鄉,買了一間在地中海旁的農莊,過著自己種有機無花果,自己萃取第一道橄欖油的田園生活。如今子女也都長大成家,並沒有因為母親沒有天天在旁邊陪讀而成為問題學生,反而因為從小就看到雙親雖然超過了做夢的年紀,但是一個插班考大學一路念到法律博士,另一個藉由旅行尋找自己,都是誠實追尋生命夢想的人,所以對於父母的愛與尊敬,沒有因此而稍減。


一一分析下來,似乎這些原先認為無法解決的難題,都不是真正的問題了,真正的問題是:「不知道」。


知道與不知道,差別是很巨大的。


知道世界是怎麼運轉的,是件比想像中更大的人生工程。


我有一個同事,來自緬甸某個少數民族,在自己的家鄉是個非常優秀的社區發展專家。有一天,長期贊助他工作的瑞典NGO組織,要送他到斯德哥爾摩去受訓,當我們認為他很優秀,英文也很流利,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的時候,另一個曾經去過瑞典受訓的緬甸同事,卻顯得憂心忡忡。


「他這輩子只用過鑰匙開門,但到了瑞典卻要用感應卡,萬一毫無重量的感應卡弄丟了,他進不了房子,又不知道該怎麼求助的話,在熱帶成長,從來沒有經歷過攝氏三十度以下氣溫的他,可能會在下雪的北歐冬天凍死吧?」


手機該如何儲值、銀行該如何開戶、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在地底下移動(地下鐵)而不是在地面上,這些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回答的問題。


這是為什麼,我一次又一次發現自己在泰緬邊境的移工學校,向這些剛離開緬甸鄉間的年輕人,開課解釋什麼是銀行業務,什麼叫做貸款、保險、信用額度、信用評比、資產管理。信用卡以及現金卡的區別,對於從來沒有使用過銀行,也不知道金融是怎麼回事的人來說,已經不可思議,我還沒開始說次級信貸、二胎、再保險呢。


知道如何使用世界都這麼困難,知道如何使用人生,比想像中更不容易。


兩年前,日本NHK出版了平安壽子的一本長篇小說,書名就叫做《人生的使用方法》,描述一對退休的夫婦,藉著找尋興趣,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


無獨有偶,前一陣子網路上也流傳一篇短文,說是當電器用品壞掉的時候,平時喜歡看產品說明書的五歲兒子總會冷冷的在一旁說:「我們自己沒按規定操作使用,當然容易壞!」延伸到思考我們是不是讀清楚了「人生使用說明書」,否則過度使用了人生,因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環境的方式,最後就會變成我們的命運。


哲學訓練背景的作家艾倫.狄波頓在二○○八年夏天,於倫敦開設了一間「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專門解答人生與生活上會面對的大小疑難問題,如:錢不夠用、對工作沒有熱情、兩性關係失調、如何保持冷靜、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生存、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等等。一般人隨時都能走進這間學校,並且在裡面得到想要的答案,我也認真的去上另類的「主日學」,我還記得那天的主題是「別過度看重幸福的重要性」。


當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到倫敦去尋找昨天的歷史蹤影時,對於選擇在倫敦生活的人來說,倫敦卻是一個明天的城市,無論是最新的思潮、建築、發明、流行、藝術或是生活風格,對於未來的想像,才是讓倫敦一直走在世界前端、幾個世紀以來不斷向潮流的最前線滾動的真正原因。


這是為什麼,作為一個旅行者,我總是為那些只去倫敦看旅遊書上景點的觀光客,覺得非常可惜。


對於想要在倫敦尋找私房景點的朋友,我常常會推薦他們去被譽為「英倫第一才子」的瑞士作家艾倫.狄波頓開設的「人生學校」,上一堂自己喜歡的課。


艾倫.狄波頓一九六九年生於瑞士蘇黎士,從八歲起在英國接受教育,曾求學於頂尖的哈羅學院與劍橋大學。他通曉法文、德文及英文,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書寫主題豐富多變。在二○○二年《旅行的藝術》風靡全球之後,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在台灣也擁有相當多的粉絲。二○○四年,在各界矚目之下,《我愛身分地位》於英國搭配由他所主持的電視節目一同推出,旋即登上英美暢銷書排行榜。全球死忠的書迷總是每年都翹首盼望狄波頓的新作問世,也總是意猶未盡。但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其實只要到倫敦,一年到頭都可以前往艾倫.狄波頓開設的「人生學校」去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


狄波頓之所以會決定在二○○八年的夏天以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的方式創辦這所人生學校,我覺得跟他創作生涯的起因其實是一樣的。


狄波頓曾經公開表示:「我在求學過程中感到非常失望,尤其是在大學期間,因為學校所教的一切似乎都無關緊要。我什麼科目都涉獵過,可是內心還是覺得空蕩蕩的……我要寫我自己想看的那種書籍!」而他所謂的那種書籍,就是利用廣義的文化來詮釋及定義人生。他認為寫一本能夠幫助人享受人生的書,是一件很美也很重要的事情。這是為什麼他從一九九三年開始以哲學論說文的形式,出版各式各樣的作品。


人生學校也就是這個理想另外一種形式的具體呈現,供人學習如何解決日常生活的重要問題,像是給那些早上賴床不想去上班的人的生涯規畫、怎麼跟分手情人相處的人際關係、了解我們為什麼會說謊、如何在消費時代裡做有創意的旅行、如何自己一個人生活、如何變成一個別人眼中很酷的人等等。有些課是晚上開設的,地點又在商業街的精華區,所以適合白天逛街購物參觀累了以後來。如果意猶未盡的話,也有週末全天課程,甚至有在教堂裡進行的另類布道會,內容有趣而不可思議,像是強調悲觀比樂觀重要,或是作白日夢對人生的必要性等等。


除了上這些不可思議的課程,學員還可以一起吃大鍋飯、參加小旅行、接受非傳統式的心理諮商。就算不打算上課,也可以純參觀,在有趣的附設商店購買一些倫敦別處買不到的紀念品——比如專門談孫子如何教阿嬤用手機傳簡訊的書。


如果能夠到倫敦,從人生學校帶回一些人生的熱情,用新的態度面對日常生活,或許這將是倫敦最特別的紀念品也說不定。至於那些沒有機會到倫敦去上人生學校的,那就看書吧!



看更多

【編者序】
這是我想唸的「人生學校」 艾倫.狄波頓

1.
  教育的目的在於為我們節省時間,讓我們省卻嘗試錯誤的經驗。不論世俗或宗教社會,都是藉由這樣的機制,將其最聰穎也最堅毅的祖先經過數百年來斷斷續續的痛苦摸索而得出的智慧成果,在一段有限的時間裡灌輸給社會裡的成員。
  社會在科學與技術知識方面,早已接納了這種教育方式的思考邏輯。今天,一名主修物理學的大學生只要用幾個月的時間,即可吸收到法拉第畢生的學識,甚至在短短幾年內,即可嘗試突破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而社會絲毫不認為這樣的現象有任何可議之處。
  這樣的教育原則在科學領域當中顯得平淡無奇又毫無爭議,但一旦套用在智慧、在有關自我與道德指引的洞見之上,卻不免引來強烈的反對。奇特的是,如果有人打算讓一班物理系的新生自行搞懂電磁輻射理論,捍衛教育的人士必然會對這樣的做法嗤之以鼻;但另一方面,同樣的這群人卻又堅稱沒有任何人能夠將智慧教導給別人。
  我向來認為文化絕對有能力因應我們所遭遇的難題。自古以來,對我們的個人與政治生活造成混亂的各種錯誤,一再為文化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不論哲學、心理學、藝術、詩歌還是文學,都不乏探討愚痴、貪婪、肉慾、嫉妒、驕傲、多愁善感或勢利眼的內容。問題是,極少有人能夠有效整理這座寶庫,以適切的方式將其內容呈現給我們,原因就是那種毫無基礎的偏見,認為文化不該用來協助我們解決煩惱。
  當今主流的世俗教育機構,都無意教導我們生活的藝術。若以科學發展史的歷程比喻,我們可以說,道德領域還處於業餘人士在自家倉庫裡操弄各種化學物質的階段,而不是專業人員在實驗室裡從事條理井然的實驗。大學院校裡的學者無疑是靈魂教育工作的主要候選人,但他們卻假藉先驗知識的重要性而刻意拉開自己與實際需求的距離。他們逃避了引誘受眾的責任,對簡單明瞭的事物恐懼不已,並且假裝自己沒有注意到人有多麼脆弱,也無視於人有多麼容易忘卻一切,不論是多麼重要的事物。

2.
  這就是為什麼我和幾個同事在二○○九年春季一起創立了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學校是個讓人上課學習、購買書籍與接受心理治療的地方——全都聚焦於以明智的方式引導個人的人生。這是一所我希望自己當初能有機會就讀的學校。
  我在上大學之前,原本把大學想像成一個非凡的場所,能夠讓人擺脫商業壓力,在優美的環境中與令人著迷的人物一同好好檢視人生的重大課題,從而成為更好、更有智慧也更有趣的人。我至今仍然會遇到抱持著這種想法的人——但這些人都有一項共通之處:他們從來不曾上過現代大學。他們之所以能夠懷有這樣的夢想,原因是他們有幸不必見識到醜陋的教育現實。
  嚴酷的事實是,你若是前往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聲稱你想要學習「如何生活」或「如何成為一個比較好也比較有智慧的人」,對方必定會客氣地請你離開——要是他們沒有把你送到瘋人院的話。當今的大學認為自己的工作是訓練學生精通一項特定職業(例如法律或醫學),或是讓人對文學或歷史等人文學科獲得基本認識——但沒有任何明確的理由,只是一種未經檢驗的模糊概念,認為花幾年的時間研讀文學可能對人有益。
  在「人生學校」的課表上,你不會看到「哲學」「法文」「歷史」與「古典文學」這類科目,而是會看到「死亡」「婚姻」「挑選職業」「志向」「養育子女」「財務焦慮」及「改變世界」等課程。在這些課程當中,你會接觸到傳統大學所教導的許多書籍與觀念,但不太可能會感到無聊。在這裡,你不但可以交到朋友,也將從此能夠以不同觀點看待世界。人生學校裡設有一家書店,店裡的書籍不像一般書店那樣按照文學與歷史等傳統分類方式陳列,而是將探討同一種問題的書籍擺放在一起。因此,我們有一座書架的類別名稱是:「適合容易在夜裡憂慮的人士」,另一座書架的類別則是:「如何在婚後仍然保持快樂」。我們把這家書店叫做「靈魂的煉金術工作坊」。
  藉著成立人生學校,我們希望以自己的微薄力量促使學習的方式出現改變——並且藉此提醒所有人,只要運用得當,文化應該會讓人覺得完全切合需求,不但令人振奮,而且總是能夠促使人生變得更容易掌握,也更加有趣。

3.
  現在,人生學校出版了第一套書,這是一套勵志書。「勵志書」是個非常危險的詞語,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在台灣也一樣!勵志書的讀者雖然為數眾多,卻總是傾向於認為閱讀這種書是一種令人難堪的行為。如果有人想要瞬間瓦解自己在智識上的可信度,只需坦承自己閱讀勵志書,就可立即達到目的。
  在文學經典當中,勵志書是最受嘲諷的一個文類——而且原因顯而易見。大部分的勵志書都出自最多愁善感的美國作家,在三百頁樂觀至極、不停重複而且充滿教訓意味的文字當中,承諾讀者可以從此獲得永生與數不盡的財富,並且徹底擺脫人生中一切令人沮喪的面向。難怪文化菁英的心中總不免認為只有笨蛋才會閱讀勵志書。
  那麼,除了文化菁英與笨蛋以外的其他人怎麼辦呢?一般的假設是,人生並不需要以各式各樣的教訓加以指引,只要依循直覺行事即可。畢竟,你只需要脫離父母自立、找到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與一個對象建立情感關係、也許生養幾名子女、目睹自己的父母輩逐漸凋零,接著再目睹自己這一輩迎接死亡的到來。直到有一天,一項致命疾病開始侵蝕你的內臟,於是你平靜地告別人世,闔上棺蓋,便可算是完成了顯而易見的人生任務。
  不過,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暗自承認,生活其實沒有那麼簡單——而且若有個地方可以尋求答案,對人應該頗有幫助。過去兩千年來,東方與西方大部分的哲學思想都屬於勵志書類型。古代人在這方面最為擅長。伊比鳩魯寫了三百部左右的勵志書,幾乎涵蓋所有議題,包括《論愛》《論正義》與《論人生》。斯多噶派哲學家塞內加撰寫了許多著作,勸告他的羅馬同胞如何因應憤怒(這部《論憤怒》至今仍然非常值得一讀)。奧里略的《沉思錄》更堪稱是史上最優秀的一部勵志書,不論用來檢視一座帝國的崩解,還是用來協助面對財務困境的人士,都一樣切合實用。
  不過,勵志書領域後來卻逐漸遭到摒棄,而成為當今種種古怪人物的專利:有些人為佛教或基督教的訊息披上新的外衣,宣稱我們只要相信自己、保持信心、認真努力、不要絕望,就能夠進入財富的天堂。有些人則是在著作中摻入一些淺薄的精神分析或道家思想。無論如何,現代勵志書作家共有的一項特色,就是他們都抱著強烈的樂觀態度。他們的一項重大假設,就是認為要鼓舞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對方一切都會順利成功。不過,勵志書領域裡那些遠比他們崇高許多的前輩,卻深知要讓人心情好轉,速度最快的方法是向對方指出世事其實和他們想像的一樣糟糕,甚至可能還更糟。或者,正如塞內加所貼切指出的:「何必為人生中的部分苦難啜泣?人生本身就不免令人流淚。」
  為了嘗試稍微矯正這種狀況,我於是編輯了一套六冊的新式勵志書,全都帶有堅實的智識野心。這些著作都由個別領域的專家寫就,探討各項重大議題,包括工作、感情健康、科技、金錢、性與政治運動。書中的語調正向但務實,不會太過熱切,也不會擺出一副教訓人的姿態。
  一個文化若是願意讓輔導指引的做法、「人生」的學校以及勵志書,扮演其應有的角色,便有機會至少比先前的世代少犯一兩項錯誤。
  我深深感謝所有受到這套著作吸引的台灣讀者,也歡迎各位造訪我們的網站,網址為:www.theschooloflife.com。

看更多

試閱

性的問題

第1章 愛與性

1
且讓我們假設這麼一個情境:來自漢堡的多瑪斯到奧勒岡州波特蘭市出差,在那裡遇見了簡恩。他們兩人同是二十八歲,也都在電腦產業裡工作。多瑪斯第一眼就對簡恩頗有好感。隨著他在幾天的時間裡和她愈來愈熟稔,她講起對兩人共同的同事開的玩笑總是讓他笑得前仰後合,而且她充滿諷刺的政治分析,以及對於音樂與電影的精妙見解,也讓他傾慕不已。此外,他還對自己在她身上察覺到的某種溫柔特質深覺感動:例如她在一頓晚餐上提到自己出遠門的時候還是每天都會打電話向母親報平安,以及她最好的朋友是她的弟弟,現在才十一歲,很喜歡爬樹。有個朋友向多瑪斯問起簡恩,他坦承自己覺得她很討人喜歡。
簡恩也喜歡多瑪斯,可是喜歡的方式不太一樣。她想要在自己入住的那間汽車旅館(君主庭園旅社)房間裡,把他撲倒在紫色床罩上,然後跨騎在他身上。她想要對他口交,欣賞他臉上愉悅的表情。自從他們初次相遇,她就一再幻想他衣衫不整地擺出各種姿勢的模樣。她最近一次的幻想,是想像他們兩人在他們正在開會的會議室裡做愛。然而,簡恩身為一個正直可敬的朋友、堂堂正正的公民,有一天也會成為一位稱職的母親--儘管她對多瑪斯懷有性幻想,卻認定他絕對不會是適合自己的長期伴侶。她不可能一輩子忍受他那歡欣開朗的個性、對動物的喜好,以及對慢跑的鍾愛。昨晚,他滔滔不絕地講述他祖母的事情,提到她目前住在一家療養院裡,罹患了一種醫生都不曉得叫什麼名字的疾病,聽得簡恩注意力一再渙散。若有機會上床,簡恩會很樂於在事後永遠不再與多瑪斯見面。

2
這兩人面對的難題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常態。直到現在,我們的社會仍然沒有提供任何方式可讓我們輕易表達愛與性這兩種通常互相分歧的渴望。我們總是以拐彎抹角的方式迂迴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藉由迴避的方式掩飾我們的需求,結果經常因此說謊瞞騙、傷害別人的心,自己也在夜裡深受挫折與內疚的纏擾。
由於目前人類發展的程度有限,以致簡恩無法向多瑪斯公然表示自己只想和他上床,卻不想和他有其他的瓜葛。這樣的話在我們耳中聽來會覺得非常無禮(甚至殘忍),而且獸性又粗俗。
但話說回來,多瑪斯也無法坦承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他若說自己想在簡恩身上找到愛情,未免讓人覺得他太過感性而柔弱。他們雙方感受到的禁忌一樣強烈,他無法對她說:「我想好好愛妳,溫柔地照顧妳一輩子。」她也無法對他說:「我想在我的旅館房間裡好好幹你,然後從此和你永不再見。」
若想達成目標,雙方都必須掩飾自己內心的慾望。簡恩必須小心翼翼,不能讓多瑪斯發現她對他純粹只有性方面的興趣;多瑪斯也不能宣告自己的愛情渴望,以免嚇得簡恩掉頭就走。兩人都盼望著自己不必明確表達內心的想望,卻又終究能夠達到自己追求的目標。這種打迷糊仗的做法通常只會導致相互背叛以及期望破滅的後果。渴求愛情卻只得到性愛的一方覺得自己遭到利用;為了得到性愛而必須假裝墜入愛河的一方,如果因此被迫與對方在一起,則不免產生受困的感覺,但若是設法逃脫,又不禁覺得自己卑鄙可恥。

3
我們的社會該怎麼促使多瑪斯與簡恩--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的人--邁向比較好的結果?首先,必須承認雙方的需求沒有道德層次高低的問題:對於愛情的渴望高過於性愛,或甚至只要愛情而不要性愛,並不比渴求性愛「更崇高」或「更卑劣」。這兩種需求在人類的情感和慾望當中都各自有其地位。第二,社會必須確保我們能夠自在地追求這兩種需求,而不必害怕遭到鄙斥或道德譴責。我們必須化解環繞著這兩種渴望的禁忌,以便將虛偽掩飾的必要性降到最低,從而消除這種行為造成的心碎與內疚。
如果我們必須藉由愛情的假象才能獲得性愛,一定有人會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惜說謊。如果我們必須假裝自己豪放灑脫,不怕和認識不久的人上賓館享受一夜情,才有可能藉此找到長期的伴侶,那麼一定有不少人會在次日早晨深陷於遭人拋棄的痛苦。
我們的社會應該要為性與愛這兩種需求賦予相同的地位,並且不加上任何道德色彩。兩者都可獨立存在,也具有相等的價值與正當性。這兩者都不該必須透過瞞騙的方式才能取得。


第5章 偷情

1
要探討這個惡名昭彰的議題,我們首先必須允許自己承認偷情可以是多麼誘人又令人興奮的事情,特別是在經歷了幾年的婚姻生活以及生養了一、兩個孩子之後。在我們將偷情貼上「錯誤」的標籤之前,必須先承認這種行為也經常能夠為人帶來極度的興奮--至少短時間內是如此。
且讓我們再來想像另一個情境。吉姆在辦公室裡面試一件美術設計工作的外包人員。他已經面試了幾個小時,見過了一連串蓄著山羊鬍的年輕人。這時候,終於剩下最後一人。最後的這位應徵者名叫瑞秋,二十五歲(吉姆已年近四十,對於人生有時而盡已開始有強烈的感受),穿著牛仔褲、運動鞋和一件深綠色的V領毛衣,沒有多餘的飾品,令人忍不住注意她那顯得相當中性的上半身。他們談論了印刷費用、頁邊留白、紙張重量與字體--不過,吉姆的心思早已飄到了別的地方去。任何一個男人看見這個充滿青春、健康與活力的身影,若是不為所動,其心智狀態就不免令人擔憂了。
美麗的超級名模總是態度陰沉,有些胸懷抱負而且頭腦聰明的年輕女子則是對自己的美貌感到厭惡,只要發現別人感興趣的對象是她們的身材而不是才智,就不禁有受到冒犯的感覺。不過,瑞秋完全沒有這些毛病。她散發出一股天真無邪的熱情,彷彿撫養她長大的是一對慈愛年老的父母,住在偏遠的農場上,從來沒有看過電視,也不曾上過中學。
若把吉姆想要的東西稱為「上床」,對於他內心那種興奮情緒的源頭未免描述得太過簡略。在這個情況下,古英語的「know」一詞實是異常貼切,(譯注:「know」除了有認識、了解、體驗等意思之外,在古英語中也可用來指稱與人發生性關係。)因為瑞秋確實引發了吉姆「了解」她的渴望--不但想要親近她的大腿、腳踝與頸項,也想知道她喜歡穿哪些衣服、書架上擺了些什麼書、她的頭髮在沖澡過後會散發出什麼樣的氣味、她小時候的個性,以及她與朋友私下交換的祕密。
儘管吉姆的人生向來平淡無奇,這次命運卻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轉折。在瑞秋完成了那件案子的幾個月後,吉姆奉派前往布里斯托出差兩天一夜,到M4高速公路旁的一家假日飯店參加公司客戶的頒獎典禮--結果在抵達飯店那座萊姆綠色調的門廳之際,發現瑞秋剛好也在那裡。她早已忘了他,但經過他的提醒之後,她隨即展現了一貫的熱情,也隨即接受他的提議,同意在典禮結束後和他在酒吧見面。如同初次殺人的罪犯,憑著直覺就懂得如何在屍袋裡安置石頭,吉姆也立刻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黛西,向她和他們的兩名子女道晚安,同時預告他晚上恐怕沒有機會像以往出差一樣打電話回家,因為今晚的典禮看來似乎沒完沒了。
午夜時分,他們在幾乎空無一人的酒吧裡共同喝了一杯酒。吉姆的調情精確又有效。中年已婚男人一旦想要引誘其他女人,總是顯得極為大膽。不過,這種大膽的表現絕不應與自信混為一談:這是一種對死亡的恐懼,從而認知到自己可能不會再有多少機會享受這樣的時刻。正是這樣的認知為吉姆帶來了一股動力,推著他做出自己以前從來不敢做的行為--在他還年輕單身的時候,人生猶如一條看不見盡頭的寬廣道路,所以當時的他還有害羞矜持的本錢。
他們在通往電梯的走廊上初次接吻。他把她壓在牆上,旁邊懸掛著一張廣告海報,宣傳著家庭住宿優惠方案,兒童在星期日上午可享有免費早午餐。她的舌頭熱切地回應著他,身體也不斷推向他。這一刻隨即躋身為吉姆人生中最美妙的時刻之一。

2
他從布里斯托返家之後,生活仍然一如往常。他和黛西將孩子送上床,出外吃晚餐,討論該不該買新的烤箱,不時拌拌嘴,也一樣極少行房。
當然,吉姆以謊言掩蓋了自己的豔遇。我們生活在一個注重道德的時代。這個時代對我們在婚前的所作所為相當寬容,但在婚後就嚴格禁止我們逾越規矩。新聞經常報導足球明星與政治人物不檢點的性生活,而讀者針對這些報導提出的評論,也反映了別人會怎麼看待吉姆的行為。他會被指責為騙子、人渣、豬狗不如的鼠輩。
吉姆對這些標籤感到驚恐不已;但另一方面,他也不禁納悶自己為何應該屈服於這種廉價的道德規範。我們也許可以探討一下這種懷疑心態。暫且讓我們採取這種觀點:吉姆與瑞秋之間發生的事情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不對的地方。既然這麼說了,姑且再更進一步,推翻一般人對於偷情行為的判決,而指出真正的錯誤也許在於這種行為的對立面--也就是說,在於缺乏偏離正軌的渴望。這種現象不僅怪異,更是徹底錯誤,因為這種情形不僅不理性,也違背自然。完全拒絕思考偷情的可能性,顯然代表了想像力的徹底失敗,有如鐵石心腸般地無視於我們在地球上的生命只有如此短暫,同時也魯莽漠視了我們身體的肉慾現實,更否定了那股我們應當有權任由其凌駕於理性之上的力量:這股力量可能由各式各樣的情慾觸媒所激發,包括在會議桌下互相纏繞手指以及在餐廳用餐時偷偷將膝蓋靠在一起的舉動,或是高跟鞋與潔淨的藍色襯衫、灰色棉質內衣與萊卡短褲、光滑的大腿與肌肉健壯的小腿--每一項都是感官的最高享受,與阿蘭布拉宮(Alhambra)的拼貼磁磚或巴哈的B小調彌撒一樣值得崇敬。排拒這些誘惑的行為本身難道不算是一種背叛?我們有可能信任一個對於不忠從來不曾有過任何興趣的人嗎?


4
因為伴侶的背叛行為而生氣的人,其實是迴避了一項可悲的基本真理:沒有人能夠是另一個人的一切。

「遭背叛」的伴侶不肯以保有尊嚴的方式,優雅而哀傷地接受這個令人害怕的想法,而是經常在社會的鼓勵下指控「背叛人」的伴侶對自己有所不滿是道德上的錯誤行為。不過,真正的問題其實出在現代婚姻制度的精神上,因為現代婚姻觀念所懷有的期望完全不合理,堅持認定一個人可以在情感與性方面滿足另一人的所有需求,而且是永久如此。

若是後退一步來看,即可發現現代婚姻制度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項基本信條:現代婚姻制度認為我們在愛情、性與家庭方面的一切慾望,都必須由同一個人滿足。

從來沒有其他社會對於婚姻制度採取如此嚴厲的態度,或是抱持如此高的希望;因此,也從來沒有其他社會對婚姻制度失望如此之深。

過去的社會較為明智,將愛情、性與家庭這三種非常不同的需求劃分開來,並且各自獨立。舉例而言,十二世紀的普羅旺斯吟遊詩人是浪漫愛情的專家。他們深知看見一個優美的身影所可能引起的痛苦,也知道與心儀的對象會面之前那種輾轉反側的焦慮感受,更懂得短短幾句話或是一個注目的眼神可能讓人多麼心花怒放。不過,他們完全無意將這些備受珍視的深刻情感和其他平行的實用意圖連結在一起--也就是說,他們絲毫不考慮和自己如此熱烈愛慕的對象共組家庭,或甚至共享魚水之歡。

十八世紀初的巴黎浪蕩主義者也同樣投入,但他們投入的對象是性,而不是浪漫的愛情:他們崇尚初次為愛人解開鈕扣所感到的欣喜、在燭光下探索彼此身體的興奮感受,以及在彌撒上暗中引誘別人的刺激感。不過,這些情慾探險家也懂得:這種快感與愛情或是養育一群子女沒有什麼關係。

早自人類在東非開始直立行走以來,我們對建立家庭的衝動就極為熟悉。不過,直到極為晚近(就演化進程而言)之前,卻幾乎沒有人想過,建立家庭的做法可能需要與父母之間持續不斷的性慾,以及互相懷有愛情的渴望融合在一起。

我們的愛情、性慾及家庭這三個面向的互相獨立,甚至是互不相容,在過去向來被視為人生中一種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歐洲富裕國家的一個社會階層才開始出現一種新式的理想。這種理想指出,從今以後,夫妻不該只是為了子女而容忍對方,而是應當互相深愛及慾求對方。他們的關係必須結合吟遊詩人的浪漫活力與浪蕩主義者的性激情。於是,他們向世人提出了這項非常吸引人的概念:只要找到一個人,我們最迫切的需求就可能全部獲得解決。

這種婚姻的新式理想,幾乎完全是由中產階級這個經濟階層所創造出來並且加以支持,這點絕非巧合,因為他們在自由與約束之間維繫的平衡也奇特地反映在此一婚姻理想當中。在一個由於科技與商業發展而快速擴張的經濟當中,這個膽氣壯大的階級不再需要接受低下階層那種備受限制的人生展望。中產階級的律師與商人有了一點額外的錢可以娛樂放鬆,因此也就能夠提高期望,希冀自己找到的伴侶不只是一個協助他們安然度過冬季的幫手。然而,他們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他們不像吟遊詩人擁有無窮無盡的空閒時間,因為吟遊詩人繼承了龐大財富,可以花上三個星期寫信讚頌愛人的眉毛,但中產階級卻必須經營企業、管理倉庫。他們也不能像浪蕩主義者那樣傲慢自負,因為身為貴族的浪蕩主義者擁有權勢與地位,不但因此培養出自我中心的心態,毫不在乎傷害別人的心或是破壞自己的家庭,也有足夠的財力解決自己的荒唐行徑所遺留下來的問題。
因此,中產階級的生活不至於艱苦得毫無享受浪漫愛情的餘裕,但也沒有無憂無慮到能夠不受限制地追求情慾和情感糾葛。藉著全心全意投注在一個永久的合法伴侶身上以達到滿足,其實是種頗為貧弱的答案,純粹是考量到他們的情感需求與實際限制而得出的結果。

許多在過去根本不至於引人側目--至少絕對不會被視為足以終結婚姻或破壞家庭--的缺陷與行為,在這種中產階級的理想當中都一律被打成禁忌。夫妻之間原本淡漠的友誼,還有偷情與不舉--這一切都從此被賦予了沉重的新意義。在中產階級眼中,缺乏愛情與關懷的婚姻生活乃是一種詛咒,就像浪蕩主義者無法享有婚外情一樣痛苦。

中產階級對於愛情所懷抱的遠大期望,可清楚見於小說作品當中。珍•奧斯汀的小說至今仍然顯得頗為現代,原因是她為筆下人物所賦予的期望,不但反映也協助創造了我們自己懷有的期望。如同《傲慢與偏見》裡的伊莉莎白•班奈特以及《曼斯菲爾莊園》裡的芬妮•普萊斯,我們也渴望自己能夠一方面建立穩定的家庭,同時又對自己的伴侶懷有真誠的情感。不過,小說的歷史也揭露了這種浪漫理想當中的黑暗面向。《包法利夫人》與《安娜•卡列尼娜》堪稱是十九世紀歐洲最傑出的兩部小說。這兩部作品裡的女主角都依其時代與社會地位而在自己的伴侶身上尋求著一套繁複的特質:她們希望自己的伴侶不但是丈夫,同時又是吟遊詩人與浪蕩主義者。然而,在這兩個例子裡,人生帶給她們的都只是單純的丈夫。包法利夫人與安娜都被困在經濟無虞但毫無愛情滋潤的婚姻裡--儘管這種婚姻在先前的時代可能引人欣羨,現在卻是令人難以忍受。另一方面,她們所屬的中產階級世界又無法接受她們追求婚外情的行為。這兩位女主角最後自殺的下場,顯示了這種新式愛情理想無可調和的本質。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