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戰略:一生受用的思考與技術
──第1部 戰略的基礎:「傳達」的三原則
▌〈原則1〉 確立「說話目的」
►你想藉由說話達成什麼?
第一個原則是「確立說話目的」。
除了無關緊要的閒聊,我們說話大多都帶有「目的」。
在商場上,讓客戶購買公司的產品、採用自己的企畫、要求部下與客戶交涉……
有各種狀況。這裡所謂的目的,是指「想藉由說話達成的事」。
目的清楚與否,說話的品質會有很大的差異。
在KAEKA,我們會訓練學員,錄下自己說話的樣子,反覆觀看,從客觀角度找出問題。
許多學員第一次看到自己說話的樣子都表示:
「好像沒說到重點……」
以為該講的都講了,但是看著影片中的自己時,卻又覺得「好像沒說到重點」「不知道想說什麼」。
我問他們:「你當時是想表達什麼?希望對方獲得什麼?你有思考過自己說話的目的嗎?」
許多學員一時語塞:「我當時只想著『必須說點什麼』,完全沒想過目的……」
大家可能覺得「確立說話目的」是理所當然的,但其實,許多說話者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做到了。
►為什麼「校長總是講很久」?
「校長總是講很久」,這應該是大多數人共同的記憶。
根據學校老師透露,幾乎所有校長致詞都會超出預定的時間。
當然,也有遵守預定時間、演講內容精采的校長。不過,大部分情況,講者之所以「講很久」,我認為是因為「缺乏目的意識」。
通常,定期性的場合,都有目的不明確的傾向。
每月的全校集會、每年的入學典禮或畢業典禮……時間到了就要舉辦。像這類定期性的場合,常常都會忽略目的,不知道自己要達成什麼、想帶給聽者什麼。
「去年是這樣,今年也差不多吧。」一切比照過去,應付了事。
不是只有校長,只要是定期性的場合,就很容易陷入這種情況。
例如,朝會之類的小組例行會議、召集全體員工的大型會議、到客戶公司洽商,還有徵才活動上的公司說明、致詞也都是。
只要把事先想好的話說完就好,社會上充斥著這種因為「錯誤的成功體驗」,而忽略目的的會議。
說話是一種「手段」,當它變成目的時,就不可能打動人心,充其量只是把時間填滿的「流程」。
另外,以校長致詞的例子來說,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因為沒有機會得到聽者的反饋。
校長致詞,主要聽眾都是學生,台下應該沒有人會給予反饋。入學典禮或畢業典禮上,家長也不太可能聽了校長的致詞後給予反饋吧。
在場的家長大多沉浸在孩子重要的人生階段,就算校長致詞沒有亮點,也不會有人要求改善。
看到這,你是不是覺得這也很像在說自己呢?在公司,或是與客戶談話,也很少有機會獲得具體的反饋。
無論如何,開口說話之前,如果不先決定好目的的,就像短跑比賽不知道終點在哪裡。聽者也不知道會被帶往哪裡,莫名地感覺這條路很遠、很長,沒有終點。
換句話說,我們對「校長總是講很久」的共同認識,或許真的是「內容很長」,但更多的是因為目的不明確,所以「感覺講很久」,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吧。
我的客戶中也有學校校長,他們來上課,就是希望提升自己的傳達力。
基本上,我會請他們先釐清「說話的目的」。
假設目的是「想勉勵學生用積極的態度迎接新學年」,相關的故事或報告的項目、內容等,都必須謹慎挑選。
►目的決定好了,溝通也會改變
所謂的「目的」,需要詳細到什麼程度呢?
其實,只要自己能接受,抽象或具體都沒關係。
以我來說,抽象度高的像是「希望讓人覺得自己可以信任」「希望讓人覺得自己很有熱情」,這種以建立理想印象為目的,或是「希望對方很自然地在必要時刻想到KAEKA」「希望自己說的話能帶給別人勇氣」,這種就不是要留下印象,而是以提供價值觀或觸發行動為目的。
抽象的目的,也可以進一步設定具體的數字,例如,演講或講座結束後,「問卷調查希望有八成評價『非常滿意』」「演講結束後希望有十個人報名課程」。
我會依據狀況,調整目的的詳細程度,但重要的是,將自己覺得合理的目的轉化成語言。
決定目的的時機,必須在「開口說話之前」。
例如,正式簡報的幾週前、正式演講的幾天前,如果時間有限,臨上台前也沒關係。
但切記,一旦開始說話,就沒有時間思考目的了。
每次說話都要設定目的,確實很辛苦。
但是,有了目的和達成目的的念頭,我們會更注意自己的溝通方式是否適切,克制自己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也是重視對方的態度。
設定目的的好處之一是,我們可以藉機回顧自己的表現。
來KAEKA的學員,我們都會讓他們看或聽自己說話的錄影或錄音,詢問他們的感想。一開始,幾乎所有人都很排斥回顧。
但是,因為已經設定好目的,就必須確認自己說的話是否達成目的,衡量達成度。
而為了衡量達成度,徵詢聽者的意見不可或缺。
如果得到與自己預想相符的反饋,也就是達成目的,你的精神面會更加強大。
因為這個成功體驗,關係著無可取代的自信。
常有人問我:「如何才能更有自信地說話?」
我認為,唯有確實地累積達成目的的經驗,才能建立自信。
我自己每次都會在開始說話之前,先設定好目的,事後也會確認是否達成。
如果不能完美達成,便反思檢討有什麼不足之處,向旁人聽取反饋。
若能完美達成,那自然很開心,我還會蒐集聽眾的感想並記下來。到現在,我仍然時常想起過去得到的讚美。
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幫助自己培養自信,相信「自己也有打動人心、改變他人行動的能力」。
相信讀者們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志向,或是為了提升說話的精準度,無論是為了什麼,第一步都必須「確立說話目的」。
這就是「說話戰略」的起跑線。
▌〈原則2〉 分析「說話對象」
►如何設定「難易度」
第二個原則是「分析說話對象」。
所謂的「對象」,是指「聽我說話的人」,或是「與我對話的人」。簡單說,就是要設法了解聽者的屬性、狀況、擁有的知識量、偏好的溝通風格等。
說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但其實很多人都不得要領。
我來介紹一個常見的例子。
我們的學員中,有一位公司的經營者,每週朝會他都要對員工說話。但是,他寫的講稿內容都是企業經營的專業術語或商務用語,員工有各種年齡和職務,對一部分人來說,有些詞彙可能太過艱深。
像他這樣,自己以為「大家都應該知道」,就不管用語是否適當,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我們看看以下的文章:
「新創公司的種子輪大多是兩到三億日圓起算。雖然VC主要是藉由M&A或IPO來回收資本,但在初期階段,對經營者人品與公司願景的重視,遠勝於商業模式及市場牽引力。」
在新創公司工作的人可以理解這段文字,卻無法傳達給完全不懂這個業界的人。
相對的,面對已經有背景知識或了解狀況的人,如果只使用日常用語做說明,可能會過於表面、空洞。必須適度使用專業術語,雙方才能做更深入的討論。
換句話說,並不是使用艱深的詞彙或專業術語就不好,若雙方有共同的背景知識,反而應該直接使用專業術語來交談。
但是,面對沒有背景知識,或是才準備要學習新知識的人,選用的詞彙和表達方式都必須淺顯易懂,否則無法讓對方理解。
市場行銷也是一樣的道理,無論你的目的有多麼明確,如果不能傳達給目標對象,就只能停留在自己的大腦中,而不是一次成功的溝通。
了解對象的屬性,才能決定用詞的難易度或需要做多少補充解釋。
►被提醒「你是對著中學二年級學生說話」
我自己也曾經被老師提醒。
高中一年級時,我第一次寫講稿,當時的顧問老師對我說:「你是對著中學二年級學生說話,要用他們聽得懂的方式說。」
就算自己的專業性變高、知識量變大,但懷著炫耀的心態,或是故意用艱深的詞彙,都只不過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對於沒有共同背景知識的聽者—當時是中學二年級的學弟妹們,如果不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詞彙表達,根本沒有意義。這就是顧問老師提醒我的用意。
使用艱深的詞彙,還可能將你的聽眾往外推。
因此,我們必須分析說話對象的屬性,了解他們對於你要傳達的內容有多少認識,才能決定使用的詞彙或表達方式。
面對已經有背景知識的人,可以選擇比較深入的內容;面對不具備背景知識的人,則需要補充解釋,這很重要。
我有太多客戶都曾經對不具備背景知識的人講得太過艱深。
長時間在一個產業或職位的人,不妨想想看自己有沒有留意過這一點。
►對方其實「根本不想聽你說」
除了背景知識,也要考慮對方的「心情」。
他是主動想聽我說話,還是被迫的呢?
我經常受邀演講,會場的氣氛其實很多樣。
如果聽眾多數是主動想聽的感覺,表現出歡迎、友善的態度,我會很快進入正題。
但如果是被迫來聽演講的人居多,我就得先花點心思贏得認同。
假設這些人表現得不太積極,是因為他們覺得「反正又是一場沒有意義的講座」,我會稍微增加自我介紹的內容,或是對他們的業績能帶來多少幫助的話題。
如果說話對象對接下來要談的話題有所懷疑,要避免直接進入具體內容,先傳達「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很有價值」,使現場氣氛熱絡起來。
我也會在演講過程中,特別關注那些看起來比較不感興趣的人,觀察他們的表情變化。
觀察對方的「姿勢」,也就是身體所傳達的訊息。
如果對方身體前傾,與說話者視線接觸並點頭,表示他很積極聆聽。
如果對方雙手交叉胸前,昏昏欲睡的樣子,或是一直低頭看資料,就不是積極的態度。
請試著觀察對方聽你說話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
同時,你也可以從對方的樣子看出他「偏好的溝通風格」。
希望直接聽結論,還是希望你依序說明;喜歡慢慢聊,還有喜歡有效率地對話。
語速或情感的表達方式等,也可以從現場的氣氛判斷對方的偏好。
如果說話對象是一個人,就針對他偏好的風格。如果是群體,則要先觀察整體的狀況,配合最多數人的喜好做調整。
►目標是雙方都舒服的狀態
在指導客戶的過程中,有些人會表示:「考慮對方的問題會打亂自己的節奏,無法暢所欲言。」
這也是必經的過程。
自己覺得舒服的說話狀態,對方並不一定也同樣覺得舒服。
說話時,我們要考慮的不是「自己」是否舒服,或是否適合「自己」,而是是否為「對方」正確定位。
不能只是「自己方便就好」。
原則一說要「確立自己的目的」,原則二又說要「考慮對方的立場」,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哪一邊才更重要?我相信有人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站在對方的立場組織語言,說出自己想傳達的話。
為此,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和「對方」都是獨立的人,給予尊重,在兩者平衡的狀態下說話。
實際談話時,不斷地試錯,在自己舒服的狀態和對方舒服的狀態之間取得平衡,也是必要的練習。
必須同時重視自己和對方。適度地調整,維持平衡,要是偏向某一方,就可能會迷失。
▌〈原則3〉 理解「口語表達」
►說話是「聲音」的一來一往
最後一項原則是「理解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有幾個特徵。
了解這些特徵,說出來的話會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口語表達,就是以聲音傳遞訊息。
與口語表達相對的是「文書表達」,以「文字」傳遞給讀者。口語表達則是以「聲音」傳遞給聽者。
聲音沒有形體。
使用文書表達,需要花時間寫文章,寫完還可以回頭檢查。我現在正在寫的這些話,讀者隨時都可以再讀一遍,但說出口的話,基本上會隨著時間一起流逝。
也就是說,說話時,必須在瞬間解釋詞彙,其實是一種非常嚴苛的溝通型態。
如果是文書表達,寫完還能夠刪除或補充,但口語表達只要話說出口,就不能取消了。
►「一字一句都記住」是大誤解
了解這個特徵,你會發現社會大眾對「說話」這個行為有很大的誤解。
大家都以為「自己說出口的話,對方會全部記住」。
訊息以聲音的形式,隨著時間一起流逝,聽者不可能一字一句都記得清清楚楚。
然而,說話者常常都以為別人記得自己說過的一字一句,還會一直追加補充。
這就是說話者總是發言冗長,提供一堆資訊,聽者卻什麼也沒記住的最大原因。
說話者記得自己說過什麼,聽者卻不記得自己聽了什麼,這是很常有的事。
不管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首先,很重要的是「不要以為對方的記憶裡存有你說過的資訊」。
我們要改變想法,了解「說出口的話,並不需要全部被記住」。
在這個前提下,刪減多餘的詞彙或段落,再尋求最能夠將自己想傳達的事留在對方記憶裡的詞彙或表達方式。
「在有限的時間內,希望對方記住什麼、留下什麼印象」,說話時,我們要有這樣的戰略思維。
若不認清這一點,只會平白浪費彼此的時間。
►縮短「一句話的長度」,可以促進理解
口語表達,除了是以聲音傳遞訊息,還有時間的限制,對方也可能聽過就忘。
因此,「一句話的長度」,就變得很重要。
所謂一句話,是指從開始說話到句號為止,像是:「大家好。」或是:「今天,我要介紹××公司。」
前面說明過時間與記憶的關係,基本上,一句話越短,越容易理解;越長就越不容易理解。
想像以下的文字是用「聽」的:
「我來說明本期的事業計畫,首先,回顧前期的計畫,請看這邊,前期的營業額有三億兩千萬日圓,成功達成目標金額,這完全要歸功於全體組員的努力。」
這就是句子太長不容易理解的例子。
從開始說話到句號,總共有六十七個字(包含逗號、句號),中間完全沒有停頓,只是不斷隨著時間一起流逝。
這段文字中,不斷有新的訊息疊加上來,導致整體的意思很難理解。聽者掌握不到重點,可能連前面聽到什麼也忘了。
文章經過反覆閱讀,多少還能看懂,但隨著時間流逝的「聲音」,沒有停頓地一直說下去,聽者的記憶和理解都無法負荷。
如果一句一句區分好,就會變成以下這段文字。也請大家同樣想像聽起來的感覺:
「我來說明本期的事業計畫。
首先,回顧前期的計畫。請看這邊。
前期的營業額有三億兩千萬日圓,成功達成目標金額。
這完全要歸功於全體組員的努力。」
這就是容易理解的形式。
很明顯的,每句話都變短了。分成五個句子,分別是十二、十一、五、二十四,以及十五個字。
嚴格篩選每一句話傳遞的訊息,讓聽者感覺每一次到句號為止的內容都可以記下來。
一句一句區分好,縮短每一句話的長度,每到句號,就增加一次理解。這樣處理之後,訊息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很多人處理不好這個要訣,才會為說話傷透腦筋。
為什麼會這樣呢?
比起文書表達,我們學習口語表達的機會真的不多。
一直以來,我們都偏重學習文書表達,不會意識到口語表達與文書表達的性質不同,就直接寫講稿。
許多演講或簡報的講稿,都沒有以口語表達為前提,常常一句話相當冗長。日常會議或面試時,一句話說得又長又難懂的人,真的很多。
了解口語表達的特徵,縮短每一句話的長度,訊息就變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