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百萬的德國心理課: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做每件事都覺得不順的時候(重構)
今天對你來說至關重要,不幸鬧鐘卻失靈了:你起得太晚,偏偏又沒睡好。你先是在浴室裡撞到了大拇趾,接下來咖啡機又罷工。急急忙忙衝出家門之際,大衣上的一顆鈕扣應聲脫落──剛好和斷掉的鞋帶唱雙簧。走在人行道上,你對誤闖人行道的瘋狂單車騎士發出抱怨噓聲──你得深呼吸三次,才能恢復鎮定,再把泡在水窪中的公事包撈起來,一番折騰後,差點兒就來不及向即將進站的公車揮手。好不容易到了辦公室,電梯要來不來,急死人;當你終於到達十六樓的董事會議室時,腋下已然汗濕。諸如此類的「冒險」如同一條貫穿一整天生活的主軸。
這一天即將結束之時,約會對象放你鴿子,她搬上檯面的理由是:「嗯,我怕你會讓我受傷。」
當你累得像狗,只想把頭埋進枕頭之際,赫然發覺:一隻拳頭大小、黑毛的八足小動物──蜘蛛,已經在你的窩裡安營紮寨了。你覺得自己這一天過得怎樣?
說實話:每個身體構造普通和半正常的凡夫俗子,此時早就放棄思考了。也許還有些餘力的,會給這樣的一天做總結:「該死的一天!」
那麼,這樣能解救並讓這該死的一天變好嗎?
認真看待自己的感受當然很重要,即便是不好的感受!
然而,我們經常因為額外的負面思考而陷入惡性循環中,也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預言」。一切只會變得越糟,每況愈下。
但別擔心,我們不會對你傾吐宇宙的深奧廢話,也不會只平平淡淡地告訴你:「正向思考,一切都會好轉!」我們從一開始就會告訴你一個心理治療中實驗過,且具高效的技巧,你每天都能自行實際應用一下,完全不夾帶任何騙術,以及超脫的自我實現強迫症。
你如何看待以下的過程?
你將迎來重要的一天,幸運的是,鬧鐘壞了,所以你還能在舒服的床上多躺一會兒。當你在浴室裡撞到大拇趾,彎下身的那一瞬間,在洗衣籃裡發現──太神奇了!──那張你以為早已不翼而飛的五十歐元鈔票。至於咖啡機罷工,反而是天賜的禮物呢,因為今天有重要的事,咖啡因只會在你的體內製造沒必要的焦慮,你寧願喝一杯溫和的菊花茶。拜斷掉的鞋帶之賜,你猛然想起來,自己有一張下星期到期、很受歡迎的網路皮革店的禮券呢。哇!大衣的鈕扣脫落絕非巧合,而是一段激昂感情的前奏(只不過今天的你還不知道,下星期二自己將在裁縫店邂逅此生的真愛)。「老天,我比自己原先想像的還要活力充沛!」你在公車站閃躲那位單車騎士時,很慶幸自己反應靈活,身手矯捷。醜不拉嘰的公事包壞了,是該換新公事包的時候了。忽然間,你有了如何使用那張網路禮券的點子。「公車跑了──那又怎麼樣呢?這樣我就能從容地準備開會事宜了!」爬辦公室裡的樓梯,你當它是晨間運動;至於動不動就出汗,表示你新陳代謝好……晚上的約會被取消之際,你感到輕鬆無比,如果一開始約會對象就取消見面,可以預知會有怒言(更何況你可以毫無牽掛地遇見裁縫店的真愛)。再說蜘蛛在中國可是吉祥物哩,而你也莫名的感激,沒想到度過多事的一天之後,居然還有一隻小生物與你作伴。
如何?
事實沒有改變,但觀點截然不同。你今天的第二個劇本是一個重新解釋過的劇本。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不然你以為這本書的封面為什麼這樣設計?),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這種「重構」最初源自家庭治療:我們提供事件不同的解釋,賦予事件不同的意義。「框架—隱喻」清楚指出,僅僅一個畫框就能決定我們是否欣賞一件藝術作品。一旦我們拋棄老舊的框架,嶄新的觀點就會跳出來:我們因而能更自如地應付日常生活中的突發狀況、大小事情,以及種種挑戰。
請你用以下句子重新解釋一種被視為負面的行為:從「我的伴侶控制我」變成「我的伴侶非常掛念我」。你是否用這種方式來解讀,攸關你們是否能有一段和諧的伴侶關係,或者將生命浪費在爭執上。第二種觀點絕不代表應該讓伴侶來決定你的人生──只是改變你本身的感知。以下聽起來很簡單: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療中創造奇蹟。
當事實再也無法改變,相關的想法只會阻撓自己前進時,重新解釋能幫助我們。這就是「我活著」與「我被迫活下去」之間的區別。
我們有意識、目標明確地使用這種技巧。這絕對不是不假思索地粉飾太平。如同前述:一開始有意識地覺察,任由負面感覺浮上心頭並接受──負面感覺是我們和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然後重新解釋、改變負面感覺。這條金科玉律重要之處就是:在我們一天到晚為小事情緒激動之前,下功夫重新解釋自己的思維與作為,無疑更有益健康。假使我們因為某個影響深刻的經歷而稍微失控,那麼,暫時允許這些感覺湧上心頭,接著分析它們,可說十分重要;重新解釋,稍後才請它們登場。
重構也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一個已經得到驗證的方法,其目的在於把我們行為中特定的思維與溝通模式,導引至愉悅且有建設性的軌道上。
你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首先,下次當你感到失望,心裡想著:「對此我無能為力」時,就補上一個詞對自己說:「對此我暫時無能為力。」短短兩個字──影響卻強大。
第二,每當你再也不了解這個世界、為了某事或某人生氣、領悟不了特定的事物時,不妨問問自己:「它想告訴我什麼?」「這有什麼好處?」「我在其中是否能找到機會並度過難關?」光是「自問」就能引發重新思考,讓這些效果卓著的句子來激勵你吧。
如果你還需要一個最後的論點來掙脫這堆廢話,請欣賞一下希臘哲學家艾比克泰德(Epiktet)的名言。他早在五十歲左右就悟出了:「引起我們不安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
●為什麼每對夫妻都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一對?(優越幻覺)
剛從與朋友開的派對回到家的你帶點醉意,與另一半躺在床上。
「看到了沒?絲兒可不停地責備她老公貝恩德,怪他喝太多酒。當他明顯直盯著另一個女人的屁股的時候,她還出其不意地用手擋住他的眼睛……」
「對呀,馬克和法蘭卡也好不到哪裡去。法蘭卡想方設法騙馬克,那個可憐的白痴還被蒙在鼓裡,這兩個人基本上已經不太說話了。」
「啊,真慶幸我們不是這樣。」你輕聲地說,然後就像一對模範夫妻一樣進入夢鄉。
你想不到的是,絲兒可和貝恩德這會兒也躺在床上,同樣對你們兩人說長道短;馬克與法蘭卡也一樣。
基本上,每對夫妻在認知上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一對,就算你們不是夫妻,也可讀讀相關的科學研究,就會認同上面我們說的了。
我的天啊,其他的笨蛋到底經營著怎樣慘不忍睹的關係呀!還居然一點都沒察覺出來!研究指出,通常大多數夫妻認為自己的關係比他們認識的其他夫妻關係更好。
這是所謂「優越幻覺」的一個好例子,我們在所有的生活領域內都能觀察到優越幻覺,這是一種人人隨身攜帶的偏見。這種偏見誤導我們在與別人比較時,高估了自己的優點──也低估自身的弱點,而且毫無節制。結果,在自己的認知上,我們總是比大多數人聰明、有魅力、有能力、受歡迎。
順便告訴你,這種現象有一個可愛的綽號──「烏比岡湖效應」。烏比岡湖是美國作家兼廣播主持人蓋瑞森.凱羅爾(Garrison Keillor)筆下的一個虛構小鎮,該小鎮裡「所有的女性都精明幹練,男人全都英俊瀟灑,孩子也全部是出類拔萃」。
因此,此處適用這個公式:越糟糕越好。某人的智商越低,或者某項能力特別弱,那此人更會傾向在這個相關能力的領域高估自己。天底下最笨的人,往往自認聰明絕頂,開車技術最爛的人,偏偏自視有望參加下一屆 F1 賽車。若問大學生如何評估自己的能力,大多數人自認高於平均水準,甚至超出許多。想當然耳,他們的教授也作如是想。不然你以為這世界上為什麼有這麼多暢銷書告訴讀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多麼愚不可及?因為我們只想確認:沒錯,除了我以外,這世上實在太多蠢蛋了!
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領域都可以觀察到優越幻覺。優越幻覺對每一個人來說短時間內很實用,它是所謂「自利偏差」的一種,有助於我們發展並維持正面的自我形象,讓人自我感覺更好。過度自信確實也能激發出不凡的成績──自我實現預言有臨門一腳的功效。
但優越幻覺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也許在我們談到開車的例子時,你已經想到了。大部分的交通事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每位駕駛都認為自己技術嫻熟又高超,能控制任何突發狀況。光是在德國,每天大約就有十幾個人在馬路上喪命,扣除其中少數幾位企圖自殺的人,其他車禍亡故的人在死前都還堅信,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倒不一定和人命有關,在生活中的其他領域也有一樣愚蠢的事發生。比方說,優越幻覺解釋了在組織中為何偏偏最不合適的候選人往上鑽營──商界或政界皆然。
優越幻覺也是大部分企業將其薪資結構當成國家機密的原因。薪資結構若是公平,那麼透明化應該對企業內部氛圍有益,而非有害才對。想像一下,十歲時,雙胞胎兄弟對你說:「爸爸給我零用錢,但不准我告訴你給多少。」你還會認為一切都公平嗎?
如果我們有時自問一個問題,就能挽救性命和守住荷包:此刻我有沒有可能被優越幻覺騙了呢?
不過如果設想其他人也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我們也能更清楚地解釋、預測他人的行為。(所以,假使你此刻正在網路上發表對本書的評論,批評這本書錯得離譜,爛透了,你懂的比作者還多……我們不是才預測了你的行為嗎?換位思考一下:這本書當然是同類主題中寫的最好的一本!舉世無雙。哦,不,全宇宙……)
然而,如果你現在說:「我怎麼會有優越幻覺呢?」那我們想再為你介紹一下與自己偏見有關的盲點,叫做「偏見盲點」。已有不計其數的實驗指出,從個別事件中辨識、平衡自己的優越幻覺,實在是太難了。因此,你最好就相信我們(我們可是飽讀詩書的聰明人呀):所有人誰也逃不掉優越幻覺的影響。
●遇到搶劫的最佳因應方式(旁觀者效應)
假設有個人突然心肌梗塞,你覺得他身處以下哪一種情況中的存活率最高?
□晚上,他在辦公室裡加班,其他人都已經走了,只剩下隔壁辦公室的一位女同事還在。她還有孕在身,幾乎跑不動,更別說施行急救了。
□在地鐵上,車廂裡坐著三十位乘客,幾乎人手一支手機,看起來都身強體健。
直覺上,假如哪天遇到危難,大部分人都希望身邊有很多人圍繞,沒有人想碰到這類情況時只能仰賴唯一的一個人。我們多半認為,人越多,有能力且願意幫忙的人也越多。
事實上,遇到緊急情況時,身邊的人越少越好(至少有一位就好)──這會大幅增加我們存活的機會。我們經常在報上讀到一種悲哀的效應:比如有人在公共場所遇襲,周圍站著數十人,但總要過了寶貴的幾分鐘後,才會有人終於伸手搭救。大多數時候,甚至是無人聞問。每次有這種事情發生,社會總是一片譁然。每個人都在問:怎麼會這樣呢?難道我們的社會充滿了懦弱的自私鬼嗎?難道我們都是無可救藥的偷窺狂嗎?
科學上提出的解釋稍微艱深了些。關於許多人寧可袖手旁觀也不願幫助別人的現象,心理學已經有大量相關研究並稱之為「旁觀者效應」。有些人也將它稱為「吉諾維斯症候群」,一位名叫凱蒂.吉諾維斯(Kitty Genovese)的美國女性,於一九六○年代在紐約市遭人襲擊,過程凶殘,她因此遇害。這樁襲擊案歷時半小時之久;日後調查顯示:至少有三十八人目擊或聽到這起犯罪事件,但沒有人出手援助。
意外發生時,為什麼旁觀者鮮少伸出援手?假使有人在地鐵上遭人揍了一頓,一開始的情況可能還不明朗,也許只是朋友之間鬧著「玩」,也可能是肇事者立刻停手,而受害者強壯得足以反擊。的確,可是當情況明朗,訊息清楚的時刻來到:有人陷入危險,需要幫助,說不定受害者正大聲呼救,群眾依舊漠然以對,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
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責任分散」,也就是就算對形勢的評估是正確的,但現場的人越多,我們就越不認為自己有責任出手幫忙。在許多模擬緊急狀況的實驗中,無論實驗者是單獨受測或是在團體受測,都證實了這個現象。
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第一,遇到危險時,我們的直覺可以救命,假如你不太確定,請自問:如果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我應該怎麼辦呢?請記住,其他人知道的大概不會比你多──這種揣測在緊急狀況發生之前也適用,特別是用來評估情況會變得多危險的時候。
第二,如果你是需要幫助的意外受害者,請騙過「多數無知」。明確地說出:「我需要幫忙。」這樣,你騙過了「責任分散」,選定一個人,具體描述:「那位打灰色領帶的先生,拜託你打電話報警。」
第三,你是旁觀者時,記住「旁觀者效應」來挽救另一人的性命。一項研究得出的有趣結果是這樣的:先前聽過旁觀者效應,因而意識到問題的人,更有可能提供協助。所以,請你盡可能將這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