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8篇經典演說學思考:李伯伯帶你看大人物怎麼想(附英文別冊)
前言
為何我們要知道大人物的想法
/ 李家同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是民主國家,但我們能真的掌握我們的命運嗎?恐怕誰都會承認人類的歷史仍然是大人物寫的,如果政府領袖用對了經濟政策,我們就可以過舒服的日子,如果領袖的經濟政策是錯的,我們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我們普通老百姓都痛恨戰爭,但是世界上一直有戰爭。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都是大人物發起的。雖然人類很多的災難是大人物所造成的,人類的幸福也常常是大人物造成的。過去,歐洲一直是殺戮戰場,法國和德國就在最近還是發生過好幾次戰爭,最後一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數的德國和法國人民在戰爭中喪生。現在,歐洲聯盟成立了,不僅德法兩國人不再害怕戰爭,整個歐洲都在享受和平所帶來的繁榮。這種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完全是靠幾位重要政治家的智慧和遠見。
人類之所以進步,也不是我們小老百姓的功勞,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偉大的先哲,他們的想法給人類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帶給了我們光明,比方說,孔子在《禮運大同篇》中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我在國中時就念過這一段,現在已是七十幾歲的老翁,卻仍然覺得這些話有道理,尤其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最有道理,我們對老人有所照顧;對壯年人,希望他們都有工作;對孩子,我們給他們義務教育;對所有弱勢的人,我們要給他們特別的幫助。在我們的國家,這些都已實現了,可是說起來慚愧,我們也是近幾年才做到的,而且也沒有做到十全十美。
對於教育,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我們誰都知道這兩句話,但是說實話,我們還是沒有能真正做到「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我們雖然實施了常態分班,其實仍舊放棄了程度較差的孩子。因材施教是更加不用談了,每一個班級中總有程度相當差的孩子,我們根本不管他們的程度在那裡。有的孩子連減法都不會,我們卻在教他們分數的加減乘除。
歷史上的大人物的確對我們影響極大,我們腦海中都多多少少存有儒家思想,西方國家中的人民也會有耶穌基督的思想,伊斯蘭教國家的人民更是堅守穆罕默德的想法。我們現在世界上很多的問題,都與歷史上大人物的思維有關連。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成為有學問的人,實在很有需要知道他們究意是怎麼想的,很可惜,我沒有能力知道秦始皇、漢高祖、成吉思汗這些人在想什麼,可是近代大人物的想法就容易得到了,比方說,《毛語錄》應該算是毛澤東的想法,可是他到底怎麼想的?也許我們不妨看看他寫的詞: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昔秦皇漢武,略疏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小的時候就看過這一段,當時我就嚇壞了,因為我沒有想到二十世紀的中國又出了一個有帝王思想的大人物。果真,中國大陸發生了很多大的災難。這些災難當然都與毛澤東的帝王思想有關。
這一本書的做法是找一些近代大人物的演講或文章,畢竟比較現代的大人物都不能保持神秘,必須讓大家知道他們的想法。……(詳見本書內文)
【內容連載】
2. 獨立宣言生死狀
《美國獨立宣言》 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
湯瑪斯.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
李伯伯這麼想
這一份宣言,有一句重要的話,那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現在來看這句話,「人人生而平等」的確是相當偉大的概念。可是在一七七六年,這一句話列入獨立宣言的時候,美國有非常恐怖而且不人道的奴隸制度。當所謂的美國開國元勛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奴隸制度呢?
精華摘錄英文參見別冊第5頁
在人類歷史事件的進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與另一個民族之間持續存在著的政治聯繫,而在世界列國之中取得那「自然法則」和「自然神明」所規定給他們的獨立與平等的地位時,基於對人類公意的真誠尊重,他們一定要把那些迫使他們必須獨立的原因宣布出來。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乃不辯自明: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割讓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們才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力,則繫於被統治者的同意。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利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
新的政府必須是建立在以上原則的基礎上,並且是按照此種方式來組織它的權力機關,讓人民認為這政府是最能夠促進安全和幸福的政府。然而,謹慎的心理會引領人們的想法,認為不應該為了一些輕微、暫時的原因而把設立已久的政府予以變更;而過去的種種經驗也顯示著:當那些罪惡尚可容忍時,人類往往會選擇默默承受,而不願廢止他們已經習慣的政治形式來恢復自己的權利。
不過當政府已經倒行逆施,企圖將人民壓抑在絕對專制的淫威之下,人民就有這種權利與義務去推翻惡貫滿盈的政府,為自己未來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這段文字來自於《美國獨立宣言》,作者為湯瑪斯.傑佛遜。他融合了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的「天賦人權說」、啟蒙時期的哲學,以及知名作家潘恩的著作,再加上自己的政治理念融會貫通而成《美國獨立宣言》。不過為了審慎起見,傑佛遜的草稿特別交給富蘭克林與亞當斯兩人修改,而後才將最後修訂版上呈大陸議會。
雖然《美國獨立宣言》是人類歷史上闡述自由、平等、天賦人權觀念最主要的文獻,但當初撰寫《美國獨立宣言》的目的,依舊是為了宣示脫離英國和獨立建國的決心,所以文章重點自然在控訴英王喬治三世的不仁不義。
傑佛遜為了徹底凸顯喬治三世的惡貫滿盈,甚至還在初稿中強烈譴責英王在北美殖民地引入奴隸制度:「從事殘酷的戰爭來壓制人性,並侵犯未曾冒瀆他的人民生命與自由這兩種最莊嚴的權利,蠱惑並運載這些人民到地球的另一端成為奴隸。」不過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傑佛遜最終在南卡羅萊納與喬治亞的代表們強烈要求下,被迫將跟奴隸有關的譴責文字從《美國獨立宣言》中完全刪除。
其實北美洲的十三個英屬殖民地與英國原本一直相安無事,不過因為英、法兩國在爭奪北美殖民地時狠狠打了一仗,戰後英國政府為了平衡戰爭支出,便開始增加殖民地的稅收,並限制殖民地的產業類別,最後甚至派遣傭兵,並鼓動印第安人對北美殖民地進行攻擊,終至大失民心!
原本北美洲英屬殖民地代表在一七七四年齊聚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時,還一直希冀用抵制英貨等和平方式來解決衝突,但那次請願卻徹底失敗,英國反而派出更多軍隊鎮壓北美殖民地,這才逼得殖民地代表在一七七五年五月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決定成立臨時政府、組織正規軍隊,並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正式與英國作戰,這場戰役就是「美國獨立戰爭」。
或許現代人經常會誤以為當時北美洲所有英屬殖民地都有志一同地對獨立建國達成共識。不過事實卻正好相反,其實一七七六年,在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中,只有五位殖民地領袖(分別為亞當斯、富蘭克林、傑佛遜、羅伯特.李文斯頓與羅傑.薛曼)主張獨立,其餘八個殖民地領袖均持反對意見,他們寧願忠於英國也不願意獨立。所以這份《美國獨立宣言》也被賦予了「說服」的任務,也就是說,主張獨立的殖民地領袖必須用此文件來「說服」不願意獨立的殖民地領袖加入革命的行列。
洋洋灑灑、氣勢萬千的《美國獨立宣言》正式登場的那天,第二屆大陸會議所有與會人士無不承受了莫大的壓力!任誰也知道簽署這份宣言就如同簽下生死狀,萬一美國獨立戰爭不幸戰敗,那麼《美國獨立宣言》上出現的名字鐵定會成為慘遭英國人報復、被喬治三世送上斷頭臺的名單。
在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當天,沒有任何人有膽量在《美國獨立宣言》上簽名,甚至連起草者傑佛遜與其餘四位主張獨立的殖民地領袖也鼓不起勇氣!而就在所有與會代表人面面相覷時,居然出現一位在後世留名的大英雄。這位率先簽署《美國獨立宣言》的大英雄就是第二屆大陸會議主席—約翰.漢考克,而且他知道英王喬治三世的視力非常不好,所以故意把自己的名字簽得斗大。無疑就是希望喬治三世不用戴眼鏡,就可以清楚看到他親筆簽下的生死狀。
由於漢考克高人一等的膽識,此後他的名字就代表「視死如歸、置生死於度外」的意涵,更成為「簽名」(Signature)的同義詞,流傳了兩百多年的美國諺語「Put your John Hancock right here.」指的就是「請您簽上大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