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5100025
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送別蘭迪,擁抱新夢想
Dream New Dreams: Reimagining My Life After Loss
定價
$280
優惠價
79折 $221元
特惠訊息
相關專欄
書活網特推
★面對人生中無法抵擋的巨變,他們由愛而生、因愛重生的勇者典範。【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 官網】
我承認,一開始看《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我是希望從中看到《最後的演講》裡面看不到的蘭迪‧鮑許,以及像許多讀者一樣,希望知道蘭迪的家人在他去世之後過得如何。
看完之後,我的確看到樂觀、理性、充滿勇氣之外的蘭迪——有不為人知的細膩,以及脆弱與無助的一面。此外,我也看到蘭迪的妻子潔伊在失去他之後,如何療癒自己、如何重拾構築夢想的能力。但更讓我驚喜的是,潔伊在書中描述她面對蘭迪的疾病與死亡時所經歷的事、所感受到的心情,完全是一個絕佳的生命教育題材,會讓人開始思考面對生命與死亡的態度、探索死亡為個人帶來的衝擊與意義,以及思考如何面對哀痛與失落等等。
潔伊說,夢碎了,她會拾起夢想的碎片,創造出新事物。這是一個勇敢的女子要獻給你的、充滿生命教育意義的陪伴之書。
內容簡介
悲傷不是人生唯一的版本,生命其實還有許多可能!
一本深刻動人、充滿力量的生命之書,讓人明白:
失去,往往是一種「得到」——得到走出傷痛、開始活出自己的勇氣!
2008年,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撼動了千千萬萬人的心,
他告訴所有人,要找出自己的夢想,並全心跟隨。
如今,潔伊‧鮑許要告訴你另一個妻子版的《最後的演講》,
讓你知道,夢碎之後,你依然可以再造新夢想!
★《商業周刊》1300期「商周書摘」精選推薦
★有讀者評為更勝《奇想之年》、充滿生命教育意義的陪伴之書
◎最新!《最後的演講 典藏紀念版》推出,隨書附贈蘭迪教授轟動全球的卡內基美隆大學演講:【全力實現兒時夢想】DVD
生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不打算浪費任何一天。
我經歷過悲劇嗎?是的,我經歷過。然而,假如我走不出悲傷,就會錯過一路上許許多多快樂的時刻,那麼就會成就另一樁真正的悲劇。
我的夢想粉碎了嗎?沒錯,而那樣的事會再次發生。但是,當那種狀況發生時,我會拾起夢想的碎片,然後創造出新事物。
我永遠都會持續構築新的夢想。
愛一個人、失去一個人是什麼滋味?面對傷痛,需要多大的勇氣?遭受生命無情的打擊之後,又該如何找出方法,走上重生之旅?
因為《最後的演講》,你或許對蘭迪‧鮑許很熟悉,也被他面對癌症所展現的樂觀、幽默、勇氣與智慧深深感動。現在,他的太太潔伊‧鮑許從她的觀點出發,以感性與知性兼備的筆調,刻畫出因蘭迪的生病與離去,讓她必須面對的死別、哀傷、療癒與重生的過程。
在本書中,她談到與蘭迪的相識、蘭迪不為人知的細膩與脆弱,以及蘭迪生病之後,她從妻子與母親的角色轉為全職照顧者的心路歷程、兩人如何接受他人的幫助、如何跟小孩談生死。而蘭迪過世後,她又如何走出悲傷、如何陪伴孩子接受父親的死亡、如何在親朋好友和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展開失去蘭迪之後的新人生,構築屬於自己的新夢想。
假如人生對你投出變化球,該如何正面迎接,並揮出可以為生命加分的一棒?假如夢想破碎了,該如何拾起碎片,藉此創造出新的夢想?這是一本充滿力量的書,讀來讓人熱淚盈眶,卻絕不沉溺於悲情。如果你是《最後的演講》的讀者,潔伊敘述的故事會給你新的啟發;如果你自己正在面對,或是你正陪伴親友面對生命的挑戰、面對「失去」這個議題,本書會讓你知道,縱使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你總有能力擁抱新夢想。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孫效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蘇絢慧(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吳庶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周神助(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朱植森(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張茂松(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鍾美慧(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課程發展部主任)
感動推薦
【作者介紹】
潔伊‧鮑許(Jai Pausch)
她過世的丈夫是暢銷書《最後的演講》作者蘭迪‧鮑許,她自己原本是卡內基美隆大學資訊科學學院電子出版部的主任,現在則是胰臟癌行動網全國董事會與國家綜合癌症基金會的成員,為胰臟癌研究與照顧者發聲。近來,潔伊認識了有愛心又肯付出的男子李察‧艾森梅契,與之結為連理。她和孩子們現在與他一起住在維吉尼亞州。
【譯者簡介】
謝靜雯
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主修文學。近期譯作:《寂寞廚房的神秘香料》《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派特的幸福劇本》《等待美麗》《像發明家一樣思考》《夜行馬戲團》等。
一本深刻動人、充滿力量的生命之書,讓人明白:
失去,往往是一種「得到」——得到走出傷痛、開始活出自己的勇氣!
2008年,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撼動了千千萬萬人的心,
他告訴所有人,要找出自己的夢想,並全心跟隨。
如今,潔伊‧鮑許要告訴你另一個妻子版的《最後的演講》,
讓你知道,夢碎之後,你依然可以再造新夢想!
★《商業周刊》1300期「商周書摘」精選推薦
★有讀者評為更勝《奇想之年》、充滿生命教育意義的陪伴之書
◎最新!《最後的演講 典藏紀念版》推出,隨書附贈蘭迪教授轟動全球的卡內基美隆大學演講:【全力實現兒時夢想】DVD
生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不打算浪費任何一天。
我經歷過悲劇嗎?是的,我經歷過。然而,假如我走不出悲傷,就會錯過一路上許許多多快樂的時刻,那麼就會成就另一樁真正的悲劇。
我的夢想粉碎了嗎?沒錯,而那樣的事會再次發生。但是,當那種狀況發生時,我會拾起夢想的碎片,然後創造出新事物。
我永遠都會持續構築新的夢想。
愛一個人、失去一個人是什麼滋味?面對傷痛,需要多大的勇氣?遭受生命無情的打擊之後,又該如何找出方法,走上重生之旅?
因為《最後的演講》,你或許對蘭迪‧鮑許很熟悉,也被他面對癌症所展現的樂觀、幽默、勇氣與智慧深深感動。現在,他的太太潔伊‧鮑許從她的觀點出發,以感性與知性兼備的筆調,刻畫出因蘭迪的生病與離去,讓她必須面對的死別、哀傷、療癒與重生的過程。
在本書中,她談到與蘭迪的相識、蘭迪不為人知的細膩與脆弱,以及蘭迪生病之後,她從妻子與母親的角色轉為全職照顧者的心路歷程、兩人如何接受他人的幫助、如何跟小孩談生死。而蘭迪過世後,她又如何走出悲傷、如何陪伴孩子接受父親的死亡、如何在親朋好友和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展開失去蘭迪之後的新人生,構築屬於自己的新夢想。
假如人生對你投出變化球,該如何正面迎接,並揮出可以為生命加分的一棒?假如夢想破碎了,該如何拾起碎片,藉此創造出新的夢想?這是一本充滿力量的書,讀來讓人熱淚盈眶,卻絕不沉溺於悲情。如果你是《最後的演講》的讀者,潔伊敘述的故事會給你新的啟發;如果你自己正在面對,或是你正陪伴親友面對生命的挑戰、面對「失去」這個議題,本書會讓你知道,縱使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你總有能力擁抱新夢想。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孫效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蘇絢慧(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吳庶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周神助(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朱植森(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張茂松(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鍾美慧(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課程發展部主任)
感動推薦
【作者介紹】
潔伊‧鮑許(Jai Pausch)
她過世的丈夫是暢銷書《最後的演講》作者蘭迪‧鮑許,她自己原本是卡內基美隆大學資訊科學學院電子出版部的主任,現在則是胰臟癌行動網全國董事會與國家綜合癌症基金會的成員,為胰臟癌研究與照顧者發聲。近來,潔伊認識了有愛心又肯付出的男子李察‧艾森梅契,與之結為連理。她和孩子們現在與他一起住在維吉尼亞州。
【譯者簡介】
謝靜雯
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主修文學。近期譯作:《寂寞廚房的神秘香料》《這堂課:愛過的人,教我的事》《派特的幸福劇本》《等待美麗》《像發明家一樣思考》《夜行馬戲團》等。
規格
商品編號:05100025
ISBN:9789861752853
頁數:264,中翻,25開本,平裝,ISBN:9789861752853
ISBN:9789861752853
頁數:264,中翻,25開本,平裝,ISBN:9789861752853
目錄
〈推薦序〉從人生舞台謝幕時,掌聲雷動! 趙可式
〈推薦序〉失去之後,因愛重生 蘇絢慧
〈推薦序〉永不後悔的人生 吳庶深
〈作者序〉請看見照顧者的困境與需求
Part 1 蘭迪離開之前
1.夢想成真,擁有了洋溢著愛的幸福家庭
2.粉碎的夢想
3.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問題
4.在丈夫與孩子之間來回奔波
5.救命啊!我應付不來
6.抗癌旅途上的心魔
7.癌症再次讓我們措手不及
8.最後的演講施展的魔力
9.照顧者面對的獨特挑戰
10.以開放的態度執行痛苦的任務
11.跟孩子談論癌症與死亡
Part 2 送別蘭迪,擁抱新夢想
12.失去所愛的哀痛
13.蘭迪離去後的第一年
14.讓我們的家擺脫過去的束縛
15.單親的挑戰
16.學會照顧自己
17.失而復得的魔力
18.感情生活上的難題
19.成為胰臟癌研究的發聲者
20.構築新夢想
〈推薦序〉失去之後,因愛重生 蘇絢慧
〈推薦序〉永不後悔的人生 吳庶深
〈作者序〉請看見照顧者的困境與需求
Part 1 蘭迪離開之前
1.夢想成真,擁有了洋溢著愛的幸福家庭
2.粉碎的夢想
3.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問題
4.在丈夫與孩子之間來回奔波
5.救命啊!我應付不來
6.抗癌旅途上的心魔
7.癌症再次讓我們措手不及
8.最後的演講施展的魔力
9.照顧者面對的獨特挑戰
10.以開放的態度執行痛苦的任務
11.跟孩子談論癌症與死亡
Part 2 送別蘭迪,擁抱新夢想
12.失去所愛的哀痛
13.蘭迪離去後的第一年
14.讓我們的家擺脫過去的束縛
15.單親的挑戰
16.學會照顧自己
17.失而復得的魔力
18.感情生活上的難題
19.成為胰臟癌研究的發聲者
20.構築新夢想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疾病,特別是胰臟癌,是非常負面的力量,而死亡、死別是更大的負面力量。如何以智慧、誠實、信仰、信念去面對及處理這極大的負面力量,而變成生命中正面的創作力、影響力、繼航力,這是蘭迪教授的遺作《最後的演講》及他的妻子潔伊所著的《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所展現的生命力。保羅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顯大。」蘭迪的死、潔伊的生,透過他們的著作,使他們的生命及每位讀者的生命繼續顯大。
——周神助(BGAN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
什麼是死亡威脅?什麼是絕處逢生?當你面對重重的焦慮及排山倒海的難關時,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及態度去面對?如何結合眾人的力量,成為突破重圍的關鍵?如何走出陰霾,得著生命的春天?在《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這本書裡,我看到了堅毅愛情的偉大、親友們扶持的可貴、從神而來的那種愛,以及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生命中最強大、最攻不破的力量。這是一本有愛有淚有悲有喜、傳達生命情感的真情之作,相信這本書必能成為大家的祝福。
——朱植森(基督教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
我深信本書能觸動正在經歷人生困境的每一個人——因為堅持婚姻永恆的承諾,陪伴親人面對癌症與死亡;因為美麗的思念,帶來悲傷中的甜蜜;因為選擇往前走,才能發現生命新的美景。
——吳庶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在人生中,難免會碰上出乎意料的變化球。面對它時,要如何正面迎接,並揮出可以為生命加分的一棒,是一項不容易但人人都需要學習的生命課題。本書作者用自己的生命故事與我們分享她所學習到的經驗與智慧,是一本值得人人閱讀的好書。
——鍾美慧(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課程發展部主任)
■讀者感動推薦
‧我認為,《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更勝《奇想之年》。不是寫作技巧比較好,而是在情感上更動人,更能讓人起共鳴,也更有可能對處於類似困境中的人有所幫助。
‧潔伊傳達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訊息。雖然她和孩子們會永遠記得蘭迪,但他們已經展開了療癒的過程。此外,他們也以蘭迪為榜樣,每天都在生活中尋找魔力。
‧多年來,我一直緊緊抓住悲傷,緊到我怕它永遠不會消失了。謝謝你,潔伊,你讓我覺得自己又像個人、又有活著的感覺了。我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透過《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我知道那些恐懼現在都可以轉化為快樂的時刻了!
‧我一直很關心蘭迪‧鮑許的故事,所以對於他太太潔伊從她的觀點所寫的書真的很有興趣,也很好奇。本書文字簡潔、很好閱讀,而且我很高興可以從中知道更多蘭迪的事,他的個性、他的缺點等等。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女人如何在照顧者和年幼孩子的母親兩個角色之間取得平衡,我真的很謝謝鮑許夫婦分別寫了《最後的演講》和《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這兩本動人的好書,這兩本書傳達的訊息都讓我非常有共鳴。
「一本關於走出悲傷、令人動容的回憶之作……你會看見人在面對焦慮與悲痛時,忍受度有多大。」
——《寇克斯評論》
「蘭迪‧鮑許罹癌之後的演講激勵了千千萬萬人,而在本書中,他的太太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見他們的掙扎。」
——《洛杉磯時報》
推薦序1【當從人生舞台上謝幕時,掌聲雷動!】 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在網路上或陳文茜的節目中看過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影片的人,一定都印象深刻——一位胰臟癌末期的病人帶著幽默的態度,淋漓盡致地活到生命最後一刻。他的演講成功地為其人生畫下精采的句點。而蘭迪在二○○八年過世之後,至今四年,他的妻子潔伊.鮑許以《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這本書治療她的哀傷,懷念蘭迪,並以之為禮物,送給同樣遭遇喪親之痛的人。
潔伊雖然在喪夫之後再婚,但並不表示她已經走過悲傷,因為她時常惡夢連連,頻說夢話,需要她的新任丈夫李察將她從夢魘中喚醒。或許寫這本書才能真正治療她深沉的哀痛,而其治療價值可從以下三方面來說。
一、「生命回顧」的治療價值:
本書從潔伊第一次遇見蘭迪的許多細節開始,一路闡述他們如何相遇、相識、相戀,到共組家庭。兩人婚後連續生了三個孩子,度過幸福美滿的六年家庭生活與婚姻生活。然而,一記晴天霹靂狠劈下來,蘭迪罹患胰臟癌的噩耗及接下來兩年的病痛苦難折磨,粉碎了他們的夢想。這一路的生命回顧,使潔伊重新活過一遍所有的甜蜜與艱辛,因而才能「放下」。這是最好的哀傷撫慰方法。
二、失落引起哀傷,而「永恆的連結」能治療哀傷:
「哀傷」的起因是「失落」,失落者為有「愛結」(love tie)的對象。然而在本書中,潔伊處處表達了她與蘭迪強韌的連結,以及建立於信任與溝通之上的愛。這種「連結」不因死亡而解散,因此,當潔伊從本書的寫作中體驗到「蘭迪永遠與她連結」時,她的哀傷就獲得了救贖。
三、「利他的動機」是最佳療傷藥:
蘭迪在患病的兩年間,備嘗胰臟癌本身及各種治療所造成的痛苦,而要照顧重病丈夫的潔伊,也備受身心煎熬。她在蘭迪與三個幼兒之間奔忙,屢屢只能向天吶喊:「救命啊!我應付不來了!」書中描述潔伊孤單奮戰,那瀕臨崩潰邊緣的混亂與無助,使有過照顧重病或臨終家人經驗者一灑同感之淚!潔伊將這些經歷寫出來,讓大家重視照顧病人的家屬承受的負荷與傷痛,這種「利他的動機」反過來治療了潔伊自己。過去的經歷不再只是傷痛,反而成了一種藥,提醒醫療體系或政策主導者要重視病人家屬的「喘息服務」。台灣的「喘息服務」制度還不健全,希望這本書能帶來政策制度面的修正。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不在長短,蘭迪在四十八歲時英年早逝,卻給全世界留下了動人的《最後的演講》。而他的妻子潔伊在四年後寫出了這本《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在哀傷中懷抱新夢想,讓世人領悟到:生命重要的是「淋漓盡致,精采過一生」。從人生舞台謝幕時,希望不是噓聲一片,而是掌聲雷動!
推薦序2【失去之後,因愛重生】 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
從翻開第一頁開始閱讀,我的眼眶便一直濕潤著,一份熟悉的感受始終觸動著我。我想,那是我感受到潔伊.鮑許寫出的經歷是以生命交織著淚水、心痛、辛酸、失落與無限的懷念,而引發的心疼。
為什麼說這是一份熟悉的感受?那來自於我聆聽許多照護者(家庭主要照顧者)說著他們守護在生病的親人身旁,時時刻刻依著病人的身體治療需要、心理情緒需要與日常生活需求而默默地、無聲地扛起許多責任,也扛起許多痛苦時,我的心正是如此感受:心疼、感動,與不捨。我深知,若不是因為愛,人很難承受如此之大的煎熬與痛苦。
病人,當然是首要被關懷的對象。在患病的歷程中,一位病人所要經歷的挑戰、考驗,甚至折磨,從來不是輕省的重擔。但是照護者呢?照護者陪同在側,無以喘息、也無以迴避地一同經歷這一切,誰又真正看見總是守在身旁的他們,聽見總是無聲承受的他們,關懷了也一樣受苦的他們?
有時候,連他們自己也已經習慣,或情非得已地漠視自己所承受的痛楚。
當病人離世後,始終緊緊相隨的照護者是無法就此快速切割掉情感的。那些和親人一同深刻經歷的患病與治療歷程,成為不斷湧現的痛苦記憶。而與至愛至親生命所共構的生活回憶,也亟需他們的回望、整頓與處理。
在告別之後,一大半的生命空間因此空出,活著的人認知上當然都知道,沒錯,日子還是會繼續,生命仍要向前。但問題是,你不見得能在生命的破碎中立即找回自己,也不一定能在困難的時刻從心底明白,接下來的日子究竟要往哪裡去。
在這本書裡,我看見潔伊透過書寫告別丈夫蘭迪,以及他們一同經歷過的日子。她也透過書寫拼回完整的自己。她因此深知,自己仍有愛的意願與能力,也依然渴望著愛的存在。陪伴蘭迪走完最後的人生旅程,讓她意外成為一位貼近的照護者,使她對於照護者的痛苦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與慈悲,更進一步促使她願意將接下來的生命投注在看護的議題上,給予人們富有影響力的支持。
許多喪親、喪偶者在告別之後,處於人生的困頓與破碎中,他們使我看見生命的毅力與韌性讓他們仍撐起了生命的重量。但能夠再活出意義,開創出人生新格局的人,我看見的是他們的勇氣與相信:帶著勇氣繼續分享愛的能力,並願意相信悲傷不是人生唯一的版本,生命其實還有許多可能。
而潔伊正是如此。她勇敢地寫下她的新人生篇章,也以愛回應她的人生所經歷的失落。失落的發生雖已無法挽回與阻止,但生命會因愛而重生、而療癒。這是潔伊的生命故事讓我最感動的意義。
推薦序3【永不後悔的人生】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吳庶深
人終其一生,總是會遇到生命的挑戰及死亡的威脅,本書作者潔伊.鮑許和丈夫蘭迪結婚六年後,發現丈夫罹患胰臟癌,無法有效治療,內心感受到極大的恐懼與悲傷,似乎自己人生的夢想及家庭的幸福瞬間消逝。潔伊一方面對蘭迪全心照顧、不離不棄,另一方面則與家人坦承討論死亡及規畫喪禮的安排。她選擇用不一樣的人生態度,勇敢面對生命的挑戰。
在陪伴丈夫抗癌的整個過程中,潔伊接受萊絲醫師的心理諮商輔導,學習面對抗癌過程中出現的心理議題,並接受安寧護士與家人朋友的建議及支持,共同面對生命的逆境。潔伊在照顧生病的蘭迪及陪伴三個小孩的過程中,珍惜生命每一刻的相聚,勇敢向前走,並在人生有限的歲月中,發現生命的豐富性。
蘭迪的去世對潔伊與小孩來說,是刻骨銘心的痛,並且是一段漫長的悲傷歷程。親朋好友在情人節當天代替蘭迪送了幾束花給潔伊,希望讓她感受到愛與支持。但因為潔伊的悲傷太強烈,哀痛讓她盲目,因而無法完全感受到大家獻上的美麗事物與愛。幸好,潔伊願意找親朋好友分享內心錯綜複雜的感受,並透過參加網球班的課程,認識新的朋友,抒發心中的壓力。
在面對親人去世的失落後,潔伊努力在以下兩者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對蘭迪的愛與回憶,以及自己對平和與寧靜的需求。她漸漸開始轉移焦點,找到生命的動力與新方向,擔任非營利組織「胰臟癌行動網」的董事,全力推動胰臟癌的研究與防治工作,激發社會大眾對胰臟癌病患的關懷與支持。潔伊用正面的態度擁抱自己的悲劇,創造出嶄新又美麗的自己。最後,她遇見了人生的新伴侶,而且孩子都很支持她再婚,她也因此勇敢地選擇幸福的人生。
疾病,特別是胰臟癌,是非常負面的力量,而死亡、死別是更大的負面力量。如何以智慧、誠實、信仰、信念去面對及處理這極大的負面力量,而變成生命中正面的創作力、影響力、繼航力,這是蘭迪教授的遺作《最後的演講》及他的妻子潔伊所著的《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所展現的生命力。保羅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顯大。」蘭迪的死、潔伊的生,透過他們的著作,使他們的生命及每位讀者的生命繼續顯大。
——周神助(BGAN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
什麼是死亡威脅?什麼是絕處逢生?當你面對重重的焦慮及排山倒海的難關時,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及態度去面對?如何結合眾人的力量,成為突破重圍的關鍵?如何走出陰霾,得著生命的春天?在《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這本書裡,我看到了堅毅愛情的偉大、親友們扶持的可貴、從神而來的那種愛,以及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生命中最強大、最攻不破的力量。這是一本有愛有淚有悲有喜、傳達生命情感的真情之作,相信這本書必能成為大家的祝福。
——朱植森(基督教台北真道教會主任牧師)
我深信本書能觸動正在經歷人生困境的每一個人——因為堅持婚姻永恆的承諾,陪伴親人面對癌症與死亡;因為美麗的思念,帶來悲傷中的甜蜜;因為選擇往前走,才能發現生命新的美景。
——吳庶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在人生中,難免會碰上出乎意料的變化球。面對它時,要如何正面迎接,並揮出可以為生命加分的一棒,是一項不容易但人人都需要學習的生命課題。本書作者用自己的生命故事與我們分享她所學習到的經驗與智慧,是一本值得人人閱讀的好書。
——鍾美慧(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課程發展部主任)
■讀者感動推薦
‧我認為,《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更勝《奇想之年》。不是寫作技巧比較好,而是在情感上更動人,更能讓人起共鳴,也更有可能對處於類似困境中的人有所幫助。
‧潔伊傳達了一個充滿希望的訊息。雖然她和孩子們會永遠記得蘭迪,但他們已經展開了療癒的過程。此外,他們也以蘭迪為榜樣,每天都在生活中尋找魔力。
‧多年來,我一直緊緊抓住悲傷,緊到我怕它永遠不會消失了。謝謝你,潔伊,你讓我覺得自己又像個人、又有活著的感覺了。我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透過《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我知道那些恐懼現在都可以轉化為快樂的時刻了!
‧我一直很關心蘭迪‧鮑許的故事,所以對於他太太潔伊從她的觀點所寫的書真的很有興趣,也很好奇。本書文字簡潔、很好閱讀,而且我很高興可以從中知道更多蘭迪的事,他的個性、他的缺點等等。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女人如何在照顧者和年幼孩子的母親兩個角色之間取得平衡,我真的很謝謝鮑許夫婦分別寫了《最後的演講》和《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這兩本動人的好書,這兩本書傳達的訊息都讓我非常有共鳴。
「一本關於走出悲傷、令人動容的回憶之作……你會看見人在面對焦慮與悲痛時,忍受度有多大。」
——《寇克斯評論》
「蘭迪‧鮑許罹癌之後的演講激勵了千千萬萬人,而在本書中,他的太太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見他們的掙扎。」
——《洛杉磯時報》
推薦序1【當從人生舞台上謝幕時,掌聲雷動!】 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在網路上或陳文茜的節目中看過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影片的人,一定都印象深刻——一位胰臟癌末期的病人帶著幽默的態度,淋漓盡致地活到生命最後一刻。他的演講成功地為其人生畫下精采的句點。而蘭迪在二○○八年過世之後,至今四年,他的妻子潔伊.鮑許以《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這本書治療她的哀傷,懷念蘭迪,並以之為禮物,送給同樣遭遇喪親之痛的人。
潔伊雖然在喪夫之後再婚,但並不表示她已經走過悲傷,因為她時常惡夢連連,頻說夢話,需要她的新任丈夫李察將她從夢魘中喚醒。或許寫這本書才能真正治療她深沉的哀痛,而其治療價值可從以下三方面來說。
一、「生命回顧」的治療價值:
本書從潔伊第一次遇見蘭迪的許多細節開始,一路闡述他們如何相遇、相識、相戀,到共組家庭。兩人婚後連續生了三個孩子,度過幸福美滿的六年家庭生活與婚姻生活。然而,一記晴天霹靂狠劈下來,蘭迪罹患胰臟癌的噩耗及接下來兩年的病痛苦難折磨,粉碎了他們的夢想。這一路的生命回顧,使潔伊重新活過一遍所有的甜蜜與艱辛,因而才能「放下」。這是最好的哀傷撫慰方法。
二、失落引起哀傷,而「永恆的連結」能治療哀傷:
「哀傷」的起因是「失落」,失落者為有「愛結」(love tie)的對象。然而在本書中,潔伊處處表達了她與蘭迪強韌的連結,以及建立於信任與溝通之上的愛。這種「連結」不因死亡而解散,因此,當潔伊從本書的寫作中體驗到「蘭迪永遠與她連結」時,她的哀傷就獲得了救贖。
三、「利他的動機」是最佳療傷藥:
蘭迪在患病的兩年間,備嘗胰臟癌本身及各種治療所造成的痛苦,而要照顧重病丈夫的潔伊,也備受身心煎熬。她在蘭迪與三個幼兒之間奔忙,屢屢只能向天吶喊:「救命啊!我應付不來了!」書中描述潔伊孤單奮戰,那瀕臨崩潰邊緣的混亂與無助,使有過照顧重病或臨終家人經驗者一灑同感之淚!潔伊將這些經歷寫出來,讓大家重視照顧病人的家屬承受的負荷與傷痛,這種「利他的動機」反過來治療了潔伊自己。過去的經歷不再只是傷痛,反而成了一種藥,提醒醫療體系或政策主導者要重視病人家屬的「喘息服務」。台灣的「喘息服務」制度還不健全,希望這本書能帶來政策制度面的修正。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不在長短,蘭迪在四十八歲時英年早逝,卻給全世界留下了動人的《最後的演講》。而他的妻子潔伊在四年後寫出了這本《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在哀傷中懷抱新夢想,讓世人領悟到:生命重要的是「淋漓盡致,精采過一生」。從人生舞台謝幕時,希望不是噓聲一片,而是掌聲雷動!
推薦序2【失去之後,因愛重生】 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
從翻開第一頁開始閱讀,我的眼眶便一直濕潤著,一份熟悉的感受始終觸動著我。我想,那是我感受到潔伊.鮑許寫出的經歷是以生命交織著淚水、心痛、辛酸、失落與無限的懷念,而引發的心疼。
為什麼說這是一份熟悉的感受?那來自於我聆聽許多照護者(家庭主要照顧者)說著他們守護在生病的親人身旁,時時刻刻依著病人的身體治療需要、心理情緒需要與日常生活需求而默默地、無聲地扛起許多責任,也扛起許多痛苦時,我的心正是如此感受:心疼、感動,與不捨。我深知,若不是因為愛,人很難承受如此之大的煎熬與痛苦。
病人,當然是首要被關懷的對象。在患病的歷程中,一位病人所要經歷的挑戰、考驗,甚至折磨,從來不是輕省的重擔。但是照護者呢?照護者陪同在側,無以喘息、也無以迴避地一同經歷這一切,誰又真正看見總是守在身旁的他們,聽見總是無聲承受的他們,關懷了也一樣受苦的他們?
有時候,連他們自己也已經習慣,或情非得已地漠視自己所承受的痛楚。
當病人離世後,始終緊緊相隨的照護者是無法就此快速切割掉情感的。那些和親人一同深刻經歷的患病與治療歷程,成為不斷湧現的痛苦記憶。而與至愛至親生命所共構的生活回憶,也亟需他們的回望、整頓與處理。
在告別之後,一大半的生命空間因此空出,活著的人認知上當然都知道,沒錯,日子還是會繼續,生命仍要向前。但問題是,你不見得能在生命的破碎中立即找回自己,也不一定能在困難的時刻從心底明白,接下來的日子究竟要往哪裡去。
在這本書裡,我看見潔伊透過書寫告別丈夫蘭迪,以及他們一同經歷過的日子。她也透過書寫拼回完整的自己。她因此深知,自己仍有愛的意願與能力,也依然渴望著愛的存在。陪伴蘭迪走完最後的人生旅程,讓她意外成為一位貼近的照護者,使她對於照護者的痛苦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與慈悲,更進一步促使她願意將接下來的生命投注在看護的議題上,給予人們富有影響力的支持。
許多喪親、喪偶者在告別之後,處於人生的困頓與破碎中,他們使我看見生命的毅力與韌性讓他們仍撐起了生命的重量。但能夠再活出意義,開創出人生新格局的人,我看見的是他們的勇氣與相信:帶著勇氣繼續分享愛的能力,並願意相信悲傷不是人生唯一的版本,生命其實還有許多可能。
而潔伊正是如此。她勇敢地寫下她的新人生篇章,也以愛回應她的人生所經歷的失落。失落的發生雖已無法挽回與阻止,但生命會因愛而重生、而療癒。這是潔伊的生命故事讓我最感動的意義。
推薦序3【永不後悔的人生】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吳庶深
人終其一生,總是會遇到生命的挑戰及死亡的威脅,本書作者潔伊.鮑許和丈夫蘭迪結婚六年後,發現丈夫罹患胰臟癌,無法有效治療,內心感受到極大的恐懼與悲傷,似乎自己人生的夢想及家庭的幸福瞬間消逝。潔伊一方面對蘭迪全心照顧、不離不棄,另一方面則與家人坦承討論死亡及規畫喪禮的安排。她選擇用不一樣的人生態度,勇敢面對生命的挑戰。
在陪伴丈夫抗癌的整個過程中,潔伊接受萊絲醫師的心理諮商輔導,學習面對抗癌過程中出現的心理議題,並接受安寧護士與家人朋友的建議及支持,共同面對生命的逆境。潔伊在照顧生病的蘭迪及陪伴三個小孩的過程中,珍惜生命每一刻的相聚,勇敢向前走,並在人生有限的歲月中,發現生命的豐富性。
蘭迪的去世對潔伊與小孩來說,是刻骨銘心的痛,並且是一段漫長的悲傷歷程。親朋好友在情人節當天代替蘭迪送了幾束花給潔伊,希望讓她感受到愛與支持。但因為潔伊的悲傷太強烈,哀痛讓她盲目,因而無法完全感受到大家獻上的美麗事物與愛。幸好,潔伊願意找親朋好友分享內心錯綜複雜的感受,並透過參加網球班的課程,認識新的朋友,抒發心中的壓力。
在面對親人去世的失落後,潔伊努力在以下兩者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對蘭迪的愛與回憶,以及自己對平和與寧靜的需求。她漸漸開始轉移焦點,找到生命的動力與新方向,擔任非營利組織「胰臟癌行動網」的董事,全力推動胰臟癌的研究與防治工作,激發社會大眾對胰臟癌病患的關懷與支持。潔伊用正面的態度擁抱自己的悲劇,創造出嶄新又美麗的自己。最後,她遇見了人生的新伴侶,而且孩子都很支持她再婚,她也因此勇敢地選擇幸福的人生。
序
【請看見照顧者的困境與需求】
與胰臟癌奮戰兩年之後,我的丈夫於二○○八年過世。他從二○○六年被診斷出癌症,一直到去世為止,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而這段期間,我是他的主要照顧者。二○○九年春天,我參加了本地猶太社群中心主辦、名為「照顧者之週」的活動。那是我頭一次公開講述自己的經驗。在準備演講內容時,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檢視過去幾年來面對的種種掙扎。
首先我得說服自己,我的意見與觀點是有價值的。然後,我必須把得來不易的教訓拼湊成形,努力讓可怕又令人難受的經歷發揮作用——意思就是,我要將凡石點成金,拿來跟走在同樣的路上,或可能踏上同一條路的人分享。看到自己演說的內容引起聽眾的共鳴,讓我放下心來。上百名聽眾不只凝神傾聽,有些人還勤做筆記。
演講結束後,我跟觀眾握手致意,聽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他們的悲痛,以及他們自認犯下錯誤而湧現的罪惡感,在在呼應了我自己的某些感受。我自問,不辭辛勞為瀕死親人付出的我們,又能從哪裡得到協助?為什麼醫學界不關心那些掙扎著扛起醫療重擔,同時又要應付日常需求的人?我很想擁抱這些人,抹去他們的自我懷疑,用自我原諒取而代之。我真希望我有根魔杖,可以在每家腫瘤科診所為所有的照顧者創造出支援網絡。醫學界總是認定,照顧者與自己複雜(有時難以招架)的情緒搏鬥的同時,有能力、也終將應付得來複雜的醫療照護工作。雖然我的確達成了起初的目標,但離開的時候,卻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過去兩年來,我時常有機會談起癌症對我的人生與家庭造成的衝擊。每次我對著一群人演講,或是與癌症相關醫療專業人員見面時,總會向他們強調照顧者的角色與需求。我想把聚光燈照在治療室裡的這個人身上,因為照顧者本人及其需求與能力常常被忽視。雖然我無法四處巡迴演講、為照顧者默默承受的困境發聲,但我希望透過書籍觸及更多的人。
我希望我的故事對其他人是有幫助的,而不是要揭露《最後的演講》那位教授的生活。我以當初猶太社群中心的那場演講作為敘事的基本架構,然後深入探索自己身為照顧者所面臨的挑戰與複雜議題。我跟哀傷諮商師與安寧療護科醫師聊過,也跟照料癌症病人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幾十位照顧者見過面。雖然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整體的掙扎是共通的現象。
探索自己的體驗迫使我去挖掘依然紅腫、疼痛的傷口,對我產生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
正面影響是,書寫對於幫助我自我療癒助益甚大。那個過程使我認清自己的力量與韌性,讓我可以為了自己與家人朝著新方向邁進,也給我機會平心面對發生過的許多不好的事。
負面影響則是,我沒辦法完全把過往拋諸腦後,因為每天總有人以某種方式提起我與蘭迪共度的那幾年光陰——可能是胰臟癌相關團體或認出我名字的人寫電子郵件來,讓我的過往再次復活。蘭迪過世後三年半,我的潛意識還在重溫那段艱困歲月裡引發莫大創傷的時刻,讓我惡夢連連、頻說夢話。我的新任丈夫李察會將我從夢魘中喚醒,讓我從滿口夢話中平靜下來,安撫我再次入眠。這跟我原本希望用來開啟人生新篇章的方式並不相符,也不是我原本盼望的好萊塢式幸福結局,但我知道自己的故事不會隨著本書畫上句點。
照顧者在照料自己所愛之人時,一路上心甘情願且勇敢地經歷許多事,而我的故事會讓他們的這些經歷顯得合情合理——這就是我最終的夢想。病人需要、也理應得到支持,但這個社會也應該要了解我們的家人、鄰居、朋友與同事承擔的痛苦了。我們必須協助這些人,在癌症中心和其他機構開發並推動相關課程;我們對那個負責監督病人的照護工作與福祉的人,必須展現同理心;最後,我們必須關懷照顧者本人。
與胰臟癌奮戰兩年之後,我的丈夫於二○○八年過世。他從二○○六年被診斷出癌症,一直到去世為止,都獲得最好的醫療照護,而這段期間,我是他的主要照顧者。二○○九年春天,我參加了本地猶太社群中心主辦、名為「照顧者之週」的活動。那是我頭一次公開講述自己的經驗。在準備演講內容時,我不得不強迫自己檢視過去幾年來面對的種種掙扎。
首先我得說服自己,我的意見與觀點是有價值的。然後,我必須把得來不易的教訓拼湊成形,努力讓可怕又令人難受的經歷發揮作用——意思就是,我要將凡石點成金,拿來跟走在同樣的路上,或可能踏上同一條路的人分享。看到自己演說的內容引起聽眾的共鳴,讓我放下心來。上百名聽眾不只凝神傾聽,有些人還勤做筆記。
演講結束後,我跟觀眾握手致意,聽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他們的悲痛,以及他們自認犯下錯誤而湧現的罪惡感,在在呼應了我自己的某些感受。我自問,不辭辛勞為瀕死親人付出的我們,又能從哪裡得到協助?為什麼醫學界不關心那些掙扎著扛起醫療重擔,同時又要應付日常需求的人?我很想擁抱這些人,抹去他們的自我懷疑,用自我原諒取而代之。我真希望我有根魔杖,可以在每家腫瘤科診所為所有的照顧者創造出支援網絡。醫學界總是認定,照顧者與自己複雜(有時難以招架)的情緒搏鬥的同時,有能力、也終將應付得來複雜的醫療照護工作。雖然我的確達成了起初的目標,但離開的時候,卻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過去兩年來,我時常有機會談起癌症對我的人生與家庭造成的衝擊。每次我對著一群人演講,或是與癌症相關醫療專業人員見面時,總會向他們強調照顧者的角色與需求。我想把聚光燈照在治療室裡的這個人身上,因為照顧者本人及其需求與能力常常被忽視。雖然我無法四處巡迴演講、為照顧者默默承受的困境發聲,但我希望透過書籍觸及更多的人。
我希望我的故事對其他人是有幫助的,而不是要揭露《最後的演講》那位教授的生活。我以當初猶太社群中心的那場演講作為敘事的基本架構,然後深入探索自己身為照顧者所面臨的挑戰與複雜議題。我跟哀傷諮商師與安寧療護科醫師聊過,也跟照料癌症病人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幾十位照顧者見過面。雖然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整體的掙扎是共通的現象。
探索自己的體驗迫使我去挖掘依然紅腫、疼痛的傷口,對我產生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
正面影響是,書寫對於幫助我自我療癒助益甚大。那個過程使我認清自己的力量與韌性,讓我可以為了自己與家人朝著新方向邁進,也給我機會平心面對發生過的許多不好的事。
負面影響則是,我沒辦法完全把過往拋諸腦後,因為每天總有人以某種方式提起我與蘭迪共度的那幾年光陰——可能是胰臟癌相關團體或認出我名字的人寫電子郵件來,讓我的過往再次復活。蘭迪過世後三年半,我的潛意識還在重溫那段艱困歲月裡引發莫大創傷的時刻,讓我惡夢連連、頻說夢話。我的新任丈夫李察會將我從夢魘中喚醒,讓我從滿口夢話中平靜下來,安撫我再次入眠。這跟我原本希望用來開啟人生新篇章的方式並不相符,也不是我原本盼望的好萊塢式幸福結局,但我知道自己的故事不會隨著本書畫上句點。
照顧者在照料自己所愛之人時,一路上心甘情願且勇敢地經歷許多事,而我的故事會讓他們的這些經歷顯得合情合理——這就是我最終的夢想。病人需要、也理應得到支持,但這個社會也應該要了解我們的家人、鄰居、朋友與同事承擔的痛苦了。我們必須協助這些人,在癌症中心和其他機構開發並推動相關課程;我們對那個負責監督病人的照護工作與福祉的人,必須展現同理心;最後,我們必須關懷照顧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