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T0400039

親情救贖: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救父母

子供は親を救うために「心の病」になる
作者 高橋和巳
譯者 林詠純
出版日 2018-05-01
定價 $270
優惠價 66折 $178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獨家贈!荷歐波諾波諾靈感祈禱文隨身卡
限量尚餘45份

每天不斷的記憶重複播放,你的內在小孩無法獲得休息,
以此作為開始及完成的清理,就是生命能量的所在。 

「開始」與「結束」兩則祈禱文幫助您清理歸零,都是荷歐波諾波諾創始者莫兒娜在夏威夷歐胡島海灘經由清理的靈感而來。 

為什麼我們需要「清理」?(祈禱文使用說明)

卡片一面為開始祈禱文〈我就是我〉。

在一天的開始,或開始一件事情之前,
都能讓你的尤尼希皮里(潛意識)自動回想起真正的自己。

卡片另一面為結束祈禱文〈我的平靜〉。
在事務結束、聚會別離時都可以清理的荷歐波諾波諾祈禱文。

以中文及夏威夷語標示的祈禱文,
製成隨身卡清理工具,約10.5x15cm,正反雙面彩色印刷,
並附有QR Code掃描進入說明,提醒自己此一重要性。
您可將隨身卡放在筆記或書籍中、或是置於視線隨時可見的牆面上。 

相關專欄

  • 試閱

內容簡介

讀者淚推:一本讓自己改變並重獲自由的書!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 專文導讀推薦!

不僅父母愛著孩子,
孩子也用他們的方式守護著父母。
原來,情緒的陰影和黑洞中,有出於親緣關係裡深深的愛……

拒絕上學的駿一說:「為了讓媽媽發現自己的痛苦,必須更過分才行……」
罹患厭食症的理莎說:「媽媽過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是外婆的……」
因家暴離婚的優希說:「看見女兒臉上出現我所造成的瘀青,小時候對父母的恐懼全部回來了……」

父母的生活模式,竟是孩子痛苦的根源!
精神科醫師揭開「親與子」驚人的真實面貌!
讓做父母的感動:原來我是這樣深深被孩子愛著。
讓做孩子的得救:儘管父母不完美,我卻不再為此受苦了!

對孩子而言,父母是自己依靠的守護者,所以他們會竭盡全力,冀望成為父母的助力。

但如果他們連同父母的矛盾與痛苦一起承擔,就會在渴望自立與對家人的依戀間不斷拉扯,而形成繭居在家,拒絕上課或上班、吃不下飯、不自覺使用暴力、無法獲得存在感等等「心病」。

本書作者身為精神科醫師,以書中觸動人心的諮商案例故事,精準解析親子關係的心理之謎,幫助每個「受傷的孩子」克服心病,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而「壞掉的大人」也能藉由讀懂孩子的心病,解決內心的矛盾,在人生的後半段重生。

★讀者好評推薦★

「這是本讓守護著父母的長男、長女們都深有同感的一本書。」

「讀完書後,我覺得自己獲得救贖。」

「讀完書後,我覺得自己的世界改變了。」

「我邊讀邊點頭贊同,並且感同身受。」

「老實說,我覺得自己的父母應該會想跟這位心理醫師會面談談。」

「我從小就在母親的威嚇下,成為很會看人臉色的孩子。這本書中介紹了更多處境比我還艱難的人們,拯救了我,讓我不再責備『無法平凡』的自己。」

「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了解我們來自的家庭。」

「書中內容與近年流行的阿德勒心理學有相通結論,更從不同角度來引導讀者。」

「這本書闡述了真正能治療心病的方法。」

「這是唯一一本能讓被囚禁的我們獲得解放、重獲自由的書。」

「希望更多人可以讀這本書,讓心情更加平靜。」

作者簡介
高橋和巳 Kazumi Takahashi

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1953年出生。從福島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神經精神科工作。最後從都立松澤醫院精神科主任退休,在東京開設診所,持續進行診療。此外也熱心於諮商師的教育,從事督導工作。著作包括《了解「心」的技術》《重生之心》《我想消失――從受虐者的生活模式了解心的幸福》《我是「壞孩子」嗎?》等書。

譯者簡介
林詠純

臺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未來年表》《不服來辯!15場哲學大師的Battle》《轉大人的辛苦》《洗腦》等書。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T0400039
ISBN:9789861372525
240頁,25開,中翻,單色
看更多

目錄

前言 心的「宇宙期」 

孩子知道大人已經忘記的事情 

孩子向母親學習「心理系統」

什麼是心的「宇宙期」?

第一章 為了拯救父母而繭居在家的兒子 

1 學齡期的孩子會完整複製父母的生活模式

──寶寶叛逆期,是人類初次獲得自由的時期

──小學三年級生健太的某一天

2 叛逆期的激烈程度,將與父母教導的「內心矛盾」成正比  

──父母痛苦的生活模式,正在折磨著孩子  

──強迫父母修正生活模式的青春期「心病」  

「為了消除媽媽的痛苦,我開始拒絕上學」  

──拒絕上學、繭居問題的三個背景

──「為了引出媽媽的痛苦……」兒子說出謎樣話語,暴力日漸加劇

──第一個要求是「媽媽,請發現我的痛苦」

──施暴的理由是,孩子覺得只有自己在忍耐

──第二個要求是「消除媽媽的痛苦」

──「什麼都能獨立完成」就是母親的痛苦

──了解自己為什麼「不允許兒子撒嬌」

──尾聲—兒子的叛逆拯救了父母

──父母察覺自己的痛苦時,孩子的「心病」就會消失

4 因為擔心父母的老年生活,而在三十二歲時繭居

──突然開始「幫忙做家事」的兒子

──不是憂鬱症,而是社會性「繭居」

──沒有叛逆期的溫和兒子

──實現父親遺憾的兒子

──父親無法選擇的生活模式vs 兒子希望的生活模式

──緩和父親的緊張後,兒子開始啟程

──為了獲得父母認同的努力,轉變成為活下去的努力

第二章 女兒的飲食障礙,療癒了母親的人生

1 厭食症是「忍耐第一」帶來的結果  

──厭食症與暴食症  

──女兒的厭食症治癒後,母親卻罹患了「憂鬱症」  

──「媽媽過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是外婆的」  

──女兒以從母親學習來的忍耐而生活著  

2 停止彼此的忍耐,恢復母親與女兒的人生    

──改善飲食障礙的四個階段

──女兒希望聽到的不是「對不起」,而是「謝謝妳」  

──沒有與母親相處的記憶,就是因為忍耐  

──女兒教會母親人生的安心感  

第三章 受虐兒將產生「相反的善惡觀」

1 在虐待中長大的母親,也會把孩子逼到走投無路  

──虐待兒童的分類與原因  

──一打女兒就停不下來……  

──「我的存在感來自忍耐」  

──兩次婚姻.家暴的老公.離婚訴訟.夢

2 無法停止虐待,是因為心理系統的反轉  

──與普通人「相反」的善惡觀  

──虐待的連鎖效應  

──「我又打菜奈了,我和自己的父母沒有兩樣」  

──收到菜奈的溫暖訊息,善惡再度反轉  

第四章 與父母沒有連結的孩子,提出不可思議的控訴

1 與父母沒有連結,將使世界變得稀薄  

──一句如異鄉人般的控訴:「或許我與眾不同吧?」 

──不是「孤獨感」,而是「孤立感」  

──「我家好像和別人家不一樣」  

──不想談論母親的理由  

──推測母親的心理狀態  

──如果父母「缺席」,心理系統將無法建立  

2 想在這個世界解決問題,就是回到「與父母相遇」之前  

──我是「存在感」稀薄的贗品  

──接受母親的障礙  

──「我發現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  

──從追求相同事物的確信中,產生「社會存在感」  

──問題只在有辦法解決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自我的「存在」,是微小的幸福與莫大的自由  

──「可以順著自己的感覺而活」  

第五章 心理發展的最後階段—「宇宙期」

1 有無生活實感的差異  

──生活實感承襲自父母  

──影響心理系統的三種親子關係

2 成人期之後,可能有「宇宙期」  

──遠離日常生活後所看清的事物  

──三個關鍵詞:「異鄉人」「中年危機」「價值的相對化」  

3 從離開「這個世界」到進入「宇宙期」的心路歷程  

──喪妻者所體驗的「內心不安」  

──日常生活的意義改變,看見一直以來追求的人生全貌  

──接受「對妻子的背叛」,變成一個人  

──體驗獨自一人單純「存在」的瞬間  

──「宇宙期」充滿「一切沒問題」的感覺  

後記 諮商不是解決煩惱,而是要確認自我存在,穩定內心  

諮商純粹就是「傾聽」的工作  

「理論」在諮商中不適用  

希望讀者看過本書後,重新正視自己的親子關係   

看更多

各界推薦

丹鳳高中圖書室主任.「閱讀傳教士」宋怡慧老師大推!親子溝通類

[推薦序] 孩子的問題行為會說話,你聽見了嗎? / 陳志恆

《親情救贖: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救父母》這書名看來聳動,實則深具意涵。

過去我在學校裡擔任輔導教師時,常因孩子的行為問題或情緒困擾而找父母來會談。當父母前來時,一開始談話的主題圍繞在孩子的問題上,談著談著便說起父母自己的婚姻互動,接著便談到雙親原生家庭的故事與影響。

因此,做為一個長期與青少年及家長工作的助人實務工作者,我常感慨,孩子的問題根本就是父母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實際上反應了父母本身或家庭成員互動上的困境。

相對地,當父母改變時,孩子就改變了。

二〇一七年頗為火紅的一齣電視劇《通靈少女》,其中有一集的劇情,便是描寫一個小男孩因為「卡到陰」而被家人送到宮廟裡「處理」。擁有通靈能力的主角見狀便知道這孩子是裝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讓正在鬧離婚的父母能夠和好,沒想到弄假成真,邪靈果真找上門。

撇開神鬼等靈異經驗不談,孩子透過某些症狀(通常是問題行為或者身心疾病)來拯救父母婚姻或家庭危機的例子並不少見。因為,唯有當孩子不自覺地讓自己出狀況,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才會將心力從婚姻危機或家庭壓力上,轉移到發生問題的孩子身上,而暫時將家中的棘手問題擱在一旁。此刻,孩子是父母婚姻關係或家庭危機的拯救者;當然,也可能成了代罪羔羊。

孩子的求救呼喊,大人們聽見了嗎?

然而,孩子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人生過好,非得回頭「照顧」父母呢?因為,孩子成長的求生本能,要他們不得不依賴父母而活,當從小看著父母長大時,不但從父母身上學習到看待世界的方式,更需要從父母那裡獲得內在力量與安全感──這是一個人生命力量的來源,當然要努力去照顧與維護這份關係連結呀!當用力過頭時,便冒出一件件令人費解與擔憂的問題行為。

所以,問題行為會說話!然而,大人聽見了嗎?或者,大人是否有能力聽懂?

本書的作者高橋和巳是位心理諮商實務經驗相當豐富的精神科醫師,在本書中精準地指出孩子的心理發展異常,與父母本身的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像是拒絕去上學的孩子,事實上正聲聲吶喊著,渴望被父母充分理解,更不斷地提醒父母,回頭看到自己成長過程中,獨自承擔痛苦而未被好好理解的心情。

又像是書中提到個性溫和順從的兒子,突然繭居在家不去工作,是在對父母發出無聲的抗議,因為自己從來不曾真正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問題是,父母為什麼總是強勢主導著孩子的人生走向?因為,他們從小不被大人認同,在摸索世界時缺乏被鼓勵與引導的經驗,凡事都得獨立並堅強地「自己來」,長大後便將這份內心的空缺化做期待,不自主地放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來承接。

我必須說,這些活生生、血淋淋的案例並非偶然。在我的助人工作中,也曾遇過不少內在空虛的青少年,總是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即使身旁的朋友再多,生活中填塞了再多行程,仍感到不踏實。強烈孤寂、缺乏歸屬的心情時常湧現心頭,甚至常有一種「我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念頭。深入探究,常可窺見其原生家庭的雙親一方,也有著「沒資格活下去」的感覺或想法,並在日常互動中有意或無意地將這份「失格感」的訊息傳遞到孩子身上。

一起療癒這些受傷的孩子,拯救那些壞掉的大人

一對情緒反覆無常的父母,很容易教養出內心暗藏混亂風暴的孩子;一對不夠愛自己的父母,常無法給出孩子十足的愛;一對內心匱乏或充斥著委屈、遺憾心情的父母,也常教養出內在匱乏無力的孩子;一對自認沒有資格存在世上的父母,也常讓孩子長大後感覺到自己缺乏情感歸屬。

這些代代傳遞著的心理系統及行為模式,在親子間不斷被複製著;如果沒有任何人有自覺並做出改變,「壞掉的大人」便會製造出「受傷的孩子」,「受傷的孩子」長大後又成了「壞掉的大人」,接著再製造出新一批「受傷的孩子」,無限循環。

閱讀本書,會讓為人父母者警覺到,原來自己的成長背景、心理狀態及與子女互動的模式,對子女成長的影響是如此的深刻與不自覺。好消息是,我們雖然無法選擇我們出身的家庭及成長環境,但我們仍有能力跨越這些過去的影響,只要我們願意覺察並有意識地改變。

許多人在為人父母後,隨著孩子的成長,似乎感覺到自己也再成長了一次,這就是改變的契機!因為,孩子就好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大人內心世界的匱乏、空虛、無助、失落與恐懼。我們有機會在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時,重新意識到自己長久以來的內心狀態與行為模式。

而首先,你得聽懂孩子的問題行為正在訴說些什麼;《親情救贖:孩子的心病是為了拯救父母》這本書,正是能幫助你聽懂孩子並療癒自己的好書。(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暨作家)

 

看更多

心的「宇宙期」

孩子知道大人已經忘記的事情

我在診間聽孩子說話時,時常會聽到他們冒出幾句話,讓我有一瞬間懷疑自己聽錯。他們彷彿了解大人所不知道的世界。不,正確來說,應該是他們還保有大人早已塵封關閉的世界。

某個孩子說:「窗外有三個小人,他們一直盯著裡面看,雖然不可怕,但總覺得有點討厭。不過這是常有的事情。」

某個孩子透露:「時間不是直的吧,是彎曲的。」

也有孩子這樣講:「有的時候遠的東西看起來比較大,近的東西看起來比較小,這和實際的大小不一樣,好噁心喔。」

三次元空間的「遠近感」,對大人而言是理所當然且深信不疑的,但孩子卻還無法相信這空間的存在。在藝術的世界中,有時候會故意破壞或忽視遠近感,而孩子卻能對此操作自如。

謎樣的發言,證明了孩子看待世界的角度與大人不同。

如果暫時從大人「合乎常理的價值觀」抽離,側耳傾聽孩子們的話語,就會發現他們說的話有時候聽起來像《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內容,有時候又像不知道在哪裡聽過的創世神話。

若是把孩子眼中的世界,想成他們從誕生之後開始適應「這個世界」的過程,只要我們將自己的各種精神調整到最佳姿態,他們的話聽起來就會趣味無窮。大人為了在「這個世界」活下去而剔除的事物,其實就存在於孩子們的話語當中。

但如果過度執著於不可思議的世界,或許就無法適應社會。我們為了好好活下去,必須讓自己的內心配合「這個世界」。畢竟我們還是需要平凡無奇的遠近感,以便讓自己繼續生活。

而孩子在長大成人的這段期間,會經過什麼樣的心理發展過程呢?

各位可能會把它想像成從乾乾淨淨的白紙狀態,打造出成人心智的過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打造必需的事物,與剔除多餘部分的作業應該同時並行。如果不這麼想,就無法說明本書接下來將依照章節順序說明的一些心理現象。

附帶一提,現在已經知道腦神經也必須經過同樣的過程才能發展成熟。人在剛出生不久,神經元就會往各個方向延伸出突起。這些突起互相串連,建立了過度緻密的迴路。隨著成長,大腦逐漸斷除不必要的連結,只加強必要的部分,神經迴路才終於發展完成。這過程稱為神經突起的「修剪」,是大腦發展的重要過程。

心理發展就是一個在向這個世界敞開心房的同時,也將內心某些事物封閉的過程。

人類在適應社會、「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將逐漸理解「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並打造出生存所需的「心理架構」。但如果在成為大人之後,遺忘了這個變成大人的過程,就會以為「這個世界就只是這個樣子」,造成難以解決的痛苦與煩惱。

這個時候,只要再一次檢視自己的內心深處,試著找出曾被自己剔除的事物即可。世界不也曾有過不同的樣貌嗎?

只要改變視線、轉移焦點,原本以為無法處理的痛苦與煩惱也會迎刃而解。

接下來,我們將依序來看人類從誕生在「這個世界」,到長大成人之間的心理發展。

為了適應這個世界,我們選擇了什麼,又封閉了什麼呢?

我們想必能藉由了解這樣的過程,再一次看見那個被埋沒至背景中的世界吧?也能讓心靈達到更寬廣、更自由的層次吧?

孩子向母親學習「心理系統」

甫現身於「這個世界」的嬰兒,就像降臨到地球上的外星人。他(她)還不知道該如何在這個地球上生活。雖然已經具備足以維持生命的身體機能,卻不知道該如何取得美味的食物,也不知道該如何順利與人類相處,地球上的規則對他(她)而言仍是一團謎。

我們稱嬰兒與生俱來的身體機能為「生命系統」;而他們日後為了適應地球,勢必將逐漸學會的心理機能,則稱為「心理系統」。

生命系統是吃、睡、哭……等機能。心理系統則是人與人的往來方式、人生觀、判斷善惡的倫理觀等關於生活模式的機能。每天的「生存意志」也是從這裡湧現的。

打造心理系統的過程,也是修整心的整體性過程。舉例來說,心雖然可以在四次元空間(或是更高次元的空間)來去自如,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學習到以三次元空間為活動的基礎,是比較容易,也較有效率的方法。此外,大人也不斷傳授這樣的想法給孩子:「即使心裡想的事物天馬行空,地球上也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或者應該說,要當成沒有這樣的事情才會活得比較輕鬆。」人類積年累月打造出的有效率心理系統,就這樣流傳下來。孩子首先必須學會這點。

塑造心的形狀,就像創作雕塑品一樣。不同之處在於,削落的素材並未被丟棄,而是沉睡在心底深處。日後,當心想要再壯大時,就會改變這些素材的型態,重新再利用。

各位應該不難想像,人類學習、塑造心理系統時,母親或許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嬰兒什麼都還不懂,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第一個遇見的、一起度過前幾年的地球人,就是母親。孩子將配合母親給予的訊息,開始塑造自己的心理系統。

肚子餓的嬰兒大聲哭泣,於是就能得到美味的奶水。

這或許是最初的訊息溝通吧。孩子從這裡開始習得地球上的規則,接著再貪得無厭地學習、吸收與父母的相處方式、與他人的相處方式、社會的規矩、善惡的判斷。這段時期從母親身上學會的事物,將確立孩子一生的方向。

地球是安全的還是充滿危險?人類是可怕的還是溫和的?可以享受「這個世界」還是應該重視忍耐?該如何與他人相處?以及最重要的:「該如何努力地生活下去?」這些全都來自於母親的教導。

某位定期回診的六十二歲男性,如此回顧自己的人生:

「我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懷著『不要讓母親擔心』的心情活著。或許是因為我從小就能感受到母親的辛苦吧?

「媽媽很努力,所以我覺得自己也必須努力才行。和母親一起努力是我存在的證明。我彷彿可以聽到她在對我說:『你也很努力呢!』不,她其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我大概希望她能這麼說。

「後輩常對我說:『前輩很會忍耐呢!』我的忍耐力是從小訓練出來的能力,是我的生活模式,想必終其一生都不會改變吧!」

人類誕生於這個世界,努力得到父母認可。這份最初的努力,將持續到人生的最後。對多數人而言,這是不會改變的事實。

什麼是心的「宇宙期」?

人類從降生於地球上,到適應這裡的生活為止,將依循心理系統的階段發展。

完整的心理發展,通常將經歷下列四個階段:

一、嬰幼兒期 二、學齡期 三、青春期 四、成人期

這四個發展階段,全部都以孩子與父母的關係為軸心展開。社會與當代思想當然也會帶來極大的影響,然而在進入成人期之前,這些也會透過父母的心傳達給孩子。

嬰幼兒期與學齡期,是從父母身上學習、吸收生活模式的時期。這兩個階段的孩子所能看見的世界,與父母眼中的相同。這時的孩子不會跨出父母所見的世界。

青春期是以從父母身上學到的事物為基礎,離開父母獨立的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擁有與父母不同的觀點。

成人期是學會「這個世界」的生活模式,發展完成的時期。孩子到了這時已經站在與父母同等的地位,或者自己已經成為父母。

而本書在前述四個心理學所說的發展階段之後,再加上第五個發展階段,並暫且將其命名為「宇宙期」,這是本書獨有的設定。

之所以會設定「宇宙期」,是因為如果不假設在「成人期」之後還有另一個發展階段,就無法理解某些心理現象。

第一種現象是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早已被剔除的部分再度復活,使人產生不同於成人期的心理。人在這個時候會回顧人生,預料到確實存在於彼端的死亡,並且開始自問「自己的人生到底算什麼?自己又是誰?」當人試圖找出答案的時候,「那個」現象就會發生。

第二種是「沒有父母的孩子」所產生的心理現象。他們在心理發展最重要的時期,無法擁有「普通的」親子關係,導致他們以完全不同於「普通人」的觀點理解「這個世界」。他們來看診並且教會我,四個心理發展階段對他們而言並不適用。想要理解這個現象,也必須假設宇宙期的存在。

本書基於以上兩個理由,設定了「宇宙期」這個發展階段。

為什麼本書會稱此階段為「宇宙」呢?因為這是心躍出「這個世界」的階段。「這個世界」指的是我們通常所知曉的社會一切,或是地球上的一切。但如果將這以外的事物稱為「那個世界」,會變成是死後的世界,所以本書就以「宇宙」來表達這種不同於已知世界的心理模式。

前述的心理發展階段整理如下:

一、「嬰幼兒期」:身心都與父母一體的時期(○~三、四歲)

二、「學齡期」: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時期(四、五歲~十二歲)

三、「青春期」:在精神方面離開父母獨立的時期(十二歲~二十歲左右)

四、「成人期」:適應完成,在社會中生活的時期(二十歲左右~)

五、「宇宙期」:脫離「這個世界」的時期(成人期以後~)

接下來將依序探究這幾個心理發展階段。

首先是在「普通的」親子關係下,孩子所擁有的心理發展與煩惱(第一、二章),其次是在虐待中成長的孩子們所感到困擾的心理問題(第三章)。接著將處理處於特殊親子關係孩子們的心理問題(第四章)、傾聽他們的痛苦。最後將探討「宇宙期」(第五章),解開「這個世界」的心理之謎。

 

看更多

試閱

第三章 受虐兒將產生「相反的善惡觀」

1 在虐待中長大的母親,也會把孩子逼到走投無路

一打女兒就停不下來⋯⋯

二十八歲的優希是單親媽媽,與滿三歲的女兒菜奈兩人相依為命。四個月前,優希在本市的「育兒支援中心」介紹下,開始來我的診所接受治療。

就支援中心而言,優希登場的方式有點特殊。

支援中心首先接獲來自鄰居的匿名通報(受虐通報):「隔壁幾乎每天都傳來母親怒罵孩子的聲音,我有點擔心。」通報數日後,當支援中心的職員正準備著手慎重調查時,一位年輕的媽媽前來窗口諮詢。

「我很煩惱三歲女兒的事情。我一開始罵孩子就停不下來,還忍不住打她⋯⋯」這位媽媽以這句話為開場白。職員發現這位媽媽的地址,與通報者的地址一致。

優希開始與輔導員面談。

輔導員立刻就從優希描述諮詢內容的方式,以及面對問題時的回答中發現她是一位健全的女性,既沒有「精神障礙」,也沒有「發展障礙」,她的虐待是基於心理上的因素。輔導員詢問了至今為止的經過、菜奈的狀況、優希的煩惱,並與優希約定將陪她一起思考解決方法。

接下來輔導員就在取得優希的同意後,與托兒所聯絡。

菜奈在托兒所中是個非常乖巧的孩子。即使玩具被其他孩子搶走,菜奈也會一邊說著「沒關係,沒關係」,一邊把玩具讓給對方;營養午餐幾乎就像模範生一樣吃得一乾二淨。但菜奈臉上有時會出現類似瘀青的痕跡,再加上她莫名地懂事,所以托兒所似乎也懷疑「這孩子該不會遭到虐待吧⋯⋯」輔導員在了解事情的經過後,便與負責親子支援的公共衛生護理師、托兒所的保育員、支援中心的職員彼此聯繫,以提供優希幫助。「母親諮商」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是優希就被轉介來到我的診所。

診所最初的診察。

優希的開場白是:「我會忍不住毆打三歲的女兒⋯⋯去支援中心諮詢之後,他們就介紹我來這裡⋯⋯」接著她便告訴我至今為止的經過,以及菜奈的狀況。聽了大約三十分鐘之後,接下來換我詢問她最近的生活狀況以及成長經驗等等。我在診察的最後給予她這樣的建議:

「不要著急,慢慢整理自己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當妳了解自己的狀況之後就會變得比較輕鬆,這麼一來與菜奈的感情也會更加親密。」

她有禮貌地向我道謝,接下來每兩週就會來診所一次。

雖然診所每次的診察時間都很短,但與優希見了幾次面之後,她終於能逐漸說出自己的真心話了。 過了兩個月之後,優希在某天的診察中說道:

「昨天吃早餐的時候,菜奈玩得興起不肯吃飯。我警告她幾次依然不聽。我一把火上來,忍不住打了她。結果菜奈頂嘴:『我不要聽媽媽的話,我要當壞孩子。』於是我理智斷線,掐住她的脖子怒吼:『那妳乾脆去死好了!』 「菜奈說:『嗯,好!菜奈去死。菜奈已經不在了。』說完之後開始用頭砰砰砰地撞牆壁。我大聲怒吼:『給我停下來!』於是菜奈就面對著牆壁,一動也不動。 「屋子突然安靜下來。 「那個時候,我回憶起自己小學時第一次覺得想死的記憶。 「那是個寒冷的冬日,外面天色很暗。我被母親責罵後被趕出家門,至於為了什麼原因,我已經不記得了。我走下冰冷的水泥階梯,站在社區入口,聽到車站傳來平交道的警鈴。我雖然還是個孩子,心裡卻想著,從平交道的柵欄底下穿過去很容易,雖然可怕,但應該很快就能解脫⋯⋯ 「當我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菜奈不在而嚇了一大跳,開始到處尋找。菜奈走到大馬路上,就站在人行道的邊緣。我再次怒吼:『妳在幹嘛!給我回來!』菜奈什麼也話沒說,默默地跟在我身後⋯⋯」 優希說完之後低下頭來。

「原來發生了這種事啊,有找到她真是太好了。」我說道。 「醫生聽得很認真呢。」 「這樣嗎?」 「嗯,醫生很仔細地聽我說話。」 「⋯⋯」 「醫生,你沒有給我一堆建議,告訴我應該這麼做,應該那麼做。」 「我也不是不給建議⋯⋯給妳建議比較好嗎?」

「不,光是聽我說,我就很高興了。 「我在搬到這裡之前,曾經去找過市公所社會福利課的人商量了好幾次。他們雖然會聽我說,但是當我說到自己忍不住打了孩子,非常痛苦的時候,他們總是在最後建議我:『那你要不要暫時把孩子寄放在兒童諮商所?』我聽到這樣的建議反而更痛苦,覺得他們好像只是在公事公辦。 「他們好像在對我說,『即使妳不在,也會有人幫你養大孩子』⋯⋯讓我忍不住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在孩子身邊比較好。 「這讓我心想,自己繼續活在這個痛苦的世界有什麼意義呢? 「後來我就不再和社會福利課的人聯絡了。」

「我的存在感來自忍耐」

優希在虐待中成長。她自己不太說這件事,但是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下列這些片段。 「小學的時候,曾在家裡受傷骨折。」 「曾被罰跪在浴室冰冷的磁磚上好幾個小時,只要一哭就會被甩巴掌。」 「被母親打到流鼻血,還把頭按進浴缸裡,染紅了浴缸裡的熱水。然後一絲不掛地被趕出門。」 「即使發燒也必須洗澡,即使沒有食欲也必須吃飯。」 「在中學時曾突然半夜被挖起來說:『屋子髒了,給我掃一掃。』如果不打掃乾淨,就會被罵。」  人會主張自我,確認自己的存在。

譬如「肚子餓了」「想睡覺」「想要那個」⋯⋯

這些就是自我主張。「母親」是人類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後,第一個認同孩子自我主張的人。當孩子餓得哇哇大哭時,母親就餵奶以滿足孩子。而孩子自己的主張獲得接納,就會產生「我是受到歡迎的,我可以待在這裡」的感覺。這樣的經驗不斷累積,就能建立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感」與「真實感受」。

但是在虐待中長大的孩子,因為長期封印了自我主張,所以無法確認自己的存在。身邊沒有人認同自己,所以分辨不出自己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

菜奈在被母親責罵時,曾說: 「嗯,沒關係,菜奈已經不在了。」

或是從優希口中,也曾突然說出質疑存在基礎的話: 「自己繼續活在這個痛苦的世界有什麼意義呢?」 「活著的感覺」就是這麼不安定。

任何人都曾自問「活著的意義」吧?但受虐兒(者)的自問,更日常、更迫切,也更冰冷。 受虐兒(者)確認自己存在的唯一方法,就是自我壓抑。自己「會忍耐嗎?」如果會忍耐就沒問題,自己就會是「存在」的。如果不會忍耐就不行,自己就「沒資格存在、不存在」。

「普通」的孩子透過滿足欲望,確認自己的存在。 「受虐」的孩子則透過忍耐欲望,確認自己的存在。 這種反轉的存在感,將建立不同的心理系統。

如果只有忍耐才能得到「存在」的「實際感受」,就無法產生「活著的喜悅」。因為只有在自己的欲望得到承認、獲得滿足時,人才會有喜悅的感覺。  優希在日後,有機會得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普通」存在感與「喜悅」感受嗎?

她有充分的機會。

因為優希還有一個會對母親說「我要當壞孩子!」的女兒菜奈。這個女兒正不斷地尋求與母親的連結、要求母親承認自己。這個女兒的存在,撼動了母親微薄的存在感。菜奈讓不曉得穩固存在感與生存喜悅的優希,有機會學習這點。這是除了子女之外,沒有其他人能做到的事情。

為了幫助優希運用這個機會,必須暫時讓她談談自己。因為引導她談論痛苦的自己,了解自己長期以來在虐待與否定中建立的「存在感」,將幫助她做好準備,接收來自菜奈的訊息。


2 無法停止虐待,是因為心理系統的反轉

與普通人「相反」的善惡觀

受虐女性經常會選到家暴的丈夫。優希還選到兩次。

再者,如果別人沒有對她說「我需要你」,她就會覺得自己被討厭;即使她只是待在那裡,什麼也沒做。

除此之外,她也因為缺乏自信,自我主張只有半吊子,導致店員生氣,或是被自己雇用的律師責備。 優希在打離婚與親權官司時,任誰來看,「正義」都明顯站在她這一邊,但優希卻不確定官司是否應該繼續。她自責、想死,甚至還說:「如果可以,希望丈夫回心轉意。」

為什麼呢?

絕大多數的人或許無法理解。 這些難以理解的行動,源自於她「特殊」的心理系統。這個系統的善惡觀念,與「普通人」相反。

只要聽了優希的描述,不管是誰都會覺得她應該打贏官司、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與家暴丈夫分手。這就是「普通人」腦中的「善」。

但是她腦中的「善」卻相反。她的「善」是「不要違逆老公、期待老公的溫柔、待在他身邊忍耐」。相反的,不應該做的惡事則是「厭惡老公、與老公對抗」。所以她才會責備在訴訟中對抗老公的自己。

「普通人」腦中理所當然的善,對她來說卻是惡。普通人覺得「你怎麼這麼傻」的生活模式,對她來說才是好的。她之所以會建立這種善惡相反的心理系統,是因為她從小就被父母否定,只能體驗「惡」的結果。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來自下列這種心理活動。

孩子眼前的父母,是會施暴、不給飯吃的糟糕父母,但孩子只認識這樣的父母。自己為了活下去,只能服從他們。任何人都想活下去,為了活下去而採取的行動就是「善」。所以對孩子來說,忍耐眼前的「糟糕父母」是「善」;反之,如果因為忍不下去而逃離就是「惡」。忍受惡是「善」,追求善是「惡」,於是他們就建立了與普通人「相反」的善惡觀。如果將這樣的善惡觀套用在優希的官司上,忍耐惡劣丈夫是善,與丈夫對抗就成了惡。

一旦活在這種善惡相反的心理系統當中,只要忍受「惡」就會獲得心理上的安定,追求「善」反而會覺得不安。因為,比起期待無法期待的事物,忍耐確切的事物更能減輕不安的感覺。

話題再拉回到優希的官司經過。

「接下來的三個月,法庭進入調查階段,他們來我住的公寓查看,詢問許多我與孩子關係的問題。這對我而言似乎是不錯的結果。法庭評斷我有確實養育孩子,讓我非常開心。最後透過判決駁回老公的訴訟(親權請求),我可以和孩子一起生活了。我很高興,我覺得自己好像稍微變成了大人,也稍微變強大了。」

打贏這場官司,必定讓她覺得:「說不定我也可以追求善。」

收到菜奈的溫暖訊息,善惡再度反轉

「早晨有時候我會不想離開棉被。我動不了。除了去上廁所之外,什麼也不想做。我想要就這樣閉著眼睛待在棉被裡,不想看外面。 「但是我有菜奈。 「我勉強做飯給她吃、送她去托兒所。 

「之前的星期天,菜奈早上就出門了。她去住在附近的托兒所同學家裡。那個孩子的母親暫時幫我照顧菜奈,讓他們一起玩。 

「菜奈出門之後,我就匆匆忙忙洗衣服、打掃⋯⋯但是我好累,提不起勁,也動不了。我心裡反覆著想著『這樣不行』⋯⋯我一個人邊流淚邊擦乾,又開始動起來。我討厭房間亂七八糟,每天不打掃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因為我不打掃就會感到害怕⋯⋯我無法休息。從小,打掃家裡就是我的工作,只要屋子有點髒,我就會被打。現在明明只有我與菜奈,明明沒有任何人監視,我還是非打掃不可。但我越是著急,越是什麼事情都半途而廢。雖然早上就開始做家事,但都已經下午兩點多了還沒做完。『不行了,我活不下去⋯⋯我想就這樣去死。』我呆站在屋子的正中央,心裡這樣想。

「等我回過神來,菜奈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回到家中。

「『什麼?竟然已經這麼晚了,我又不對勁了嗎?』就在我這麼想的時候,菜奈開口問我『媽媽,妳怎麼了?』 

「她抬起頭來看我。我心想,她的臉好可愛,讓我回想起她出生的時候。過去疼愛菜奈、想著『我要當一個好媽媽』的心情又回來了。 

「『我沒事,妳不用擔心。』我說。 

「結果菜奈回答我:『可是媽媽,妳哭了⋯⋯』 

「接著我們一起吃了遲來的午餐。 

「我的情緒莫名地穩定下來。我已經什麼都不想了,只有時間向前流逝。 

「這麼一說,我上個禮拜去托兒所接菜奈的時候,所長轉述了菜奈的話。她在托兒所似乎很乖。 

「所長告訴我:『菜奈很擔心媽媽喔!她說媽媽總是很累。妳還好嗎?』 

「菜奈有在注意我,而且我想她是用溫柔的眼光在看著我。和我用恐懼的眼光看那個人(母親)是不同的。」

優希在下次的診察中繼續說道。

「我的腦中又發出鏘鏘鏘的尖銳聲音,當聲音快要變得更尖銳的時候,我覺得不太妙,於是走到陽臺,在那裡等情緒緩和過來。從陽臺可以看見遠方神社的森林,我總是看著那裡。 

「菜奈開心地說個不停的時候,我就開始頭痛。開朗有精神是菜奈的優點,所以我不想毀掉。但是,最近她臉上逐漸失去表情,我覺得她原本的表情應該更加生動的。我知道她即使肚子不餓,但時間到了也還是勉強自己吃飯。看著她勉強吃飯的臉,我就覺得心痛。 

「我以前也是這樣。雖然沒有食欲,但如果不好好吃飯就會被罵。我想起自己切短烏龍麵,一條一條吞下肚的記憶。雖然麵條堵在喉嚨,但我還是勉強吞進去。菜奈也做著同樣的事情,我覺得她好可憐。 「晚上看著女兒的睡臉,我總是很後悔。」

那天診察時,優希的語調透露出不同於以往的平穩。她說話的方式也一點一滴地改變了。我沒有聽到如同被追趕般的焦慮,也沒有持續自責的緊張,給人平淡的印象。

「前天,女兒從托兒所回來的時候,一直沉默不語,於是我問她:『怎麼了?發生什麼不開心的事嗎?』菜奈的眼淚就撲簌簌地掉了下來。我自然而然抱住女兒的頭,摸著她的頭安慰她。我最近都沒有這樣安慰過她。 

「但是那天我自然而然就這樣做了,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女兒把頭埋進我的身體。 

「我只是摸摸她的頭,什麼話也沒說。結果我突然就放鬆下來,心情變得不可思議地溫暖。當時我心想:『這樣就夠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心情好像獲得認可。我有那樣的感覺。 「菜奈需要我。我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是被允許存在的,我是可以存在的⋯⋯那時我的焦慮消失,只有時間緩緩流逝。」

菜奈傳送了訊息給優希。媽媽將接收到訊息的心情回應給女兒。 

優希與菜奈之間的親子交流,來來回回持續著。 

優希的緊張、焦慮與憤怒。 

僵住不動的菜奈。 

封閉情緒、失去表情,只是機械化行動的菜奈。 還有頂嘴、不聽話的菜奈。 菜奈天真地抬頭看著媽媽時的小臉。 

以及有時候會撒嬌的菜奈。 

兩人在「這個世界」的相遇持續下去。

優希小時候得不到任何人的幫助,孤零零地生活過來。她累了。湧現「夠了吧⋯⋯」這種想要放棄的心情。她想靜悄悄地消失。

但是菜奈需要自己、承認自己的存在。女兒讓她想起長期以來遭到壓抑的「撒嬌任性」心情。過去她不允許這樣的自己,但現在覺得「菜奈很可愛」的心情,緩解了她的緊張。當她允許菜奈撒嬌任性時,也開始允許自己撒嬌任性。

優希過去遺忘的溫柔之心、緩慢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自己得到認可的感覺,就在她心中開始生根。自己可以活下去、可以撒嬌任性,不需要那麼緊張,菜奈在「這個世界」歡迎她。

「可以活下去」這種根本的存在感,只能在親子之間傳遞。一般由父母傳遞給孩子,但在優希這對母女之間,卻是由孩子傳遞給母親。

父母如果肯定自己,就不會否定孩子。 

父母如果肯定孩子,也不會否定自己。 

虐待消失了。

優希與菜奈,一點一點地變成「普通的」母女。菜奈變得更愛撒嬌,優希也一直保持穩定的情緒。

親子關係建立了「這個世界」的心理系統,其頂點存在著善惡的倫理觀。孩子從小就一直與父母在一起,與父母肌膚相親、吃著相同的食物。對孩子而言,與父母一起生活是善,反之則是惡。所以孩子接受了與父母共通的想法,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在同樣的基礎上生活。

受虐兒為了與父母一起生活,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反轉的善惡觀。他們為了生活壓抑著善、忍受著惡,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模式。如果想要再度反轉這樣的心理系統,使其恢復正常,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親子關係。

孩子的笑容,能讓父母回想起一直以來壓抑的善、失去的善。孩子還不理解「這個世界」是善還是惡,所以他們能夠毫不猶豫地以笑容回應。

孩子還擁有父母為了活下去而早在過去就封閉的事物。

他們將成為父母的救贖。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