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S0100173

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零經驗也學得會!前所未見的小說式編劇教學書

作者 東默農
出版日 2018-12-01
定價 $320
優惠價 79折 $253
  • 分享至
數量
  • 試閱

書活網特推

看更多

內容簡介

.專業編劇、戲劇名師,以小說形式,帶你進入劇本創作的世界,教你輕鬆說個充滿畫面的精采故事!

.穿插經典電影故事情節講解、劇本實例剖析,趣味性及實用度滿點!

.故事劇本、微電影劇本、影片創作者必讀!

.導演、編劇、作家、演員等,各界專業人士激賞推薦!

【內容簡介】

「那就一年時間,讓你變成編劇。」

「一……一年?」

一個夢想成為編劇、卻毫無基礎的女孩詠琪,遇上一位一年便能寫二十本電影劇本的面癱大叔高明,兩人的編劇課程,便在喧嘩聲與碰杯聲此起彼落的熱炒店,隨著炸物、肥腸和魚蛋沙拉等一道又一道料理的誘人香氣中展開……等一下,為什麼要在熱炒店開課?叫人放棄夢想又是怎麼回事?上課上到一半突然出現拿光劍的巨熊又是哪一招?

這一切,請聽大叔邊喝麥仔茶邊說給你聽:

‧關於角色:立體角色的關鍵在於「矛盾」。

‧關於反派:以故事主旨為核心,主要角色應該存在「對立的布局」。

‧關於場景:場景不只是佈景,時間、地點、情境和人物四大元素,僅僅只是變更其中一個選項,就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關於台詞:不要去寫潛台詞,要把它「藏」起來。

【各界熱烈推薦】

牽猴子電影行銷公司創辦人 王師

《逆轉勝》導演 孔玟燕 

緣龍影視文化事業執行長 江明龍

金馬動畫短片導演 拉瓦 

故事教學網「故事革命」創辦人 李洛克

演員、拍手平台創辦人 吳芮甄

資深電影人 黃郁茹

表演老師 張文心

溝通表達培訓師 張忘形

《志氣》導演 張柏瑞  

Choco TV內容長 張庭翡

《共犯》《逆轉勝》監製 陳鴻元

亞太影展最佳影片《台北二一》導演 楊順清

《血觀音》導演 楊雅喆

《飄移的起跑線》作者 歐陽立中

《紅衣小女孩》編劇 簡士耕

作者簡介

東默農

1985年生,台大心理系畢,屏東人。從國中開始接觸小說寫作,大學開始接觸戲劇,當過導演、演員、編劇。曾於動畫工作室、漫畫出版社、影音製作公司任職特約編劇,現為接案編劇與編劇講師。

更多教學請搜尋FB「東默農的編劇實戰教室」:https://www.facebook.com/DoMoreNovel/

獲獎經歷:

‧2013中國好劇本入圍百強。

‧2012新北巿動漫原創劇本獎佳作。

‧第四屆台灣大哥大簡訊文學獎二獎。

‧第四屆溫世仁武俠小說獎佳作。

‧第九屆青年才俊戲劇競演藝術節入圍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並獲評審特別獎。

看更多

得獎紀錄

金石堂2019上半年藝術設計暢銷Top31

博客來藝術設計類冠軍

金石堂藝術設計類冠軍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S0100173
ISBN:9789861365237
304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各界熱烈推薦、激賞好評

〈推薦序〉用編劇之眼,深入每個角色與故事 張忘形

一章 熱炒店的編劇課

拜師

夢想會替我開路

第二章 沒有夢想的職業

想當編劇,從放棄夢想開始

被害妄想症

發展故事的公式

第三章 淘汰

內外之分

公式的內部

第四章 面對現實

振作的唯一方法

角色小傳

角色設計

第五章 對立

賣得出去才是重點

角色布局

角色功能的布局

伏筆的設計

象徵的設計

主旨揭露的布局

第六章 電影不都這樣演嗎?

W型結構

故事的上半場

有麻煩才會動起來

故事的下半場

核心與支線

第七章 相同場地,不同場景

不安的心

場景、場次與劇本格式

分場研究

場景的元素

場景的順序

第八章 沒說出口的話

每個場景都是部小戲

台詞,潛的比較好

錦上添花的經典台詞

台詞、場景都有結構

對白與動作設計

第九章 光有夢想是不夠的

夢想以外的事

商品製造流程

現實以外的事

第十章 與你的約定

朝理想前進

小心跌倒

後記

看更多

各界推薦

「很多人一直認為編劇需要的是才華,其實,好的編劇需要的是專業,說故事方式是一門專業的學問。 一個好的故事傳達的情感共鳴是全人類共通的,而重視觀眾感受的故事才能達到情感共鳴。 聰明的東默農透過一個幽默的故事說出了想成為商業電影編劇其中的種種奧秘,這些奧秘不只是技巧,而是商業電影為了要讓大部分觀眾取得情感共鳴而必須考慮的觀眾感受。不裝、不假、生動、好看,大推。」 ──《逆轉勝》導演 孔玟燕  

「這宛如一本編劇的九陽神功。 大家正處在緬懷一代大俠金庸大師的時刻,突然收到出版社邀請,請我為東默農老師的新作《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寫推薦,當下毫不猶疑的答應,只因想搶先一睹老師的最新大作。東默農老師務實、風趣及貫古通今的教學,總令人意猶未盡,當下會讓人有股不顧一切投身編劇行列的衝動,但如書本開章道白:『唯一能中斷妳夢想的,只有錢。』一語道出,成為職業編劇需要的不只熱忱,更需生存能力,而能力養成有其章法,東默農老師巧妙的將章法以故事發展的形式撰寫成書。打開此書,跟隨書中主角腳步,他將帶領你從一個素人變成編劇大師,你會發現這宛如是一本編劇的九陽神功,會讓你想擺在桌邊、床頭、包包,隨時翻閱的書,能讓你在創造故事的浩海中找到明燈,創意枯竭時,得到養分,就算我現在已從事歌仔戲及電視職業編劇多年,翻閱此書時,心情依然悸動。這真的是一本好書,在此誠摯推薦大家。」 ──緣龍影視文化事業執行長 江明龍  

「編劇書不稀奇,在老套編劇學中還能寫出新花樣,唯有東默農一人。」 ──故事教學網「故事革命」創辦人 李洛克

「這是一本好吃又好消化的編劇書。 東默農精準地解構編劇這門技藝,又極其聰穎將其組織成一堂別出心裁的編劇課,讓編劇原理與故事本身彼此相互參照,又能緊密扣合。 推薦給對編劇這門職業存有各種想像與迷思的每個人。」 ──金馬動畫短片導演 拉瓦

「高明又平易近人的工具書,透過生動活潑的故事體,教授編劇技巧的同時,將讀者帶入編劇日常情境,感受困難和困境,了解產業現狀和現實。本書本身就是一部曲折又充滿勇氣的電影,鼓舞著所有『有夢想沒才華』的你!」 ──資深電影人 黃郁茹  

「用小說體教編劇寫作實為高明!坊間編劇教科書不是有外文翻譯隔閡感,或是舉例過於冷僻,令讀者一知半解。成為編劇不只要有勇氣,更需方法,《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是編劇入門的最佳選擇。」 ──CHOCO TV 內容長  張庭翡  

「從事電影發行、製作工作超過二十五年,閱讀過數千本中外劇本,也開發過近百本劇本,這些經驗告訴我,商業電影劇本基本上是展現主角的渴望,形成動機和目標(第一幕),再透過主角的改變、學習再改變(第二幕),最後主角終於知道如何克服障礙、擊潰反派達成任務(第三幕)的三幕劇(3Acts)架構。 

也就是說開發商業劇本其實是有一套公式,過去我都告訴有意從事編劇工作的新人,若要快速進入狀況,除了多看電影以外,那就熟讀布萊克‧史納德(Black Snyder)的《先讓英雄救貓咪Save the Cat》,但自看了東默農的《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後,我會說在台灣只能選一本編劇書的話,我會推薦東默農這本,因為這本書就像傳統武俠電影劇本,借用二愣子上山習武,武學大師設下重重關卡,讓二愣子關關難過關關過中,習得絕世武功的形式,讓初學者深入淺出的從編劇工作者該有的心理建設到寫作技巧,都有深刻的體悟與啟發,這些都比其他編劇教科書實際也實用。」 ──《共犯》《逆轉勝》監製 陳鴻元  

「默農吸收了好萊塢的編劇經典教材,加上心理學的訓練背景,以及大量的實作經驗。現在他很巧妙地運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人物架構,寫了本編劇學習的小說,而小說故事竟然印證了他的編劇概念,好看又深具意涵!」 ──亞太影展最佳影片《台北二一》導演 楊順清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編劇,但每個想當編劇的人都應該看看這本書。作者講了一個熱血的笨蛋(很抱歉在台灣電影圈很多老鳥都是這樣稱呼菜鳥的……)努力證明自己可以當編劇的故事。我也曾經是個熱血的笨蛋,這也是我的故事。 ──《紅衣小女孩》編劇 簡士耕


看更多

〈後記〉

教課、寫書,常使我看起來像是一個故事達人,但面對故事,我從來就只是個小人物。很多人都以為,學會怎麼說故事,就從此不會再為故事困擾,這是個巨大的迷思。再了不起的作家,都會為了創作苦惱,更何況是我。我只是比較幸運,有這個時間、意願和論述能力,可以替我這幾年的經驗與所學,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在劇本創作的領域,有其他更偉大的創作者所寫的編劇書。當如何出版社向我邀稿時,我反覆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我還需要再寫一本?」但主編怡如和專案真真的熱情,肯定我的內容值得透過出版被大家看見,所以我想在最後,談一談這本書許多設計的初衷。

首先,希望它好讀。我常聽到來自學生的回饋,說他們不是啃不進編劇書(說每看必睡),就是讀不懂。所以我選擇把它寫成一本小說,透過簡單的情節,希望它讀起來更有趣味性和代入感,並且盡量講得更細節、更白話、更步驟化,好讓沒有經驗的人也可以了解「故事」這部精密機械的運轉方式和設計原則。有些內容您可能會在其他編劇書見到類似的概念,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故事從來沒有秘密,我並不覺得我發明了什麼,我只是以我的方式和我的詮釋,重新把這些內容表達了一次。

再來,這是一本為商業娛樂而寫的編劇書。我知道對於很多創作者而言,「故事」兩字所代表的意思更神聖、更私密也更遙遠,遠遠不是「商品」兩字可以說完的,我完全明白。但一個產業要形成,必須要有一群匠人,持續生產不那麼出色,但品質令人滿意的作品,可以持續讓消費者願意買單。這本書便是為了培養匠人而寫的,它無法教人學會「任何故事」,但它能告訴你怎麼寫一個「好看的故事」,並且在你遇上瓶頸時,更有方向知道怎麼突破。

最後,希望「去感性」。我一直以來的教學,都刻意的機械化,刻意的強調結構、步驟和技巧,而不去談美感、生活品味、人性觀察,甚至在整本書中,談結構的部分遠大於談角色人物,甚至角色在教學中看起來,只是布局的一枚棋子。但事實上,我並不是不理解一個厚實、豐富的角色對一個故事的重要性,也不是純粹的結構派信徒,我之所以避開這些,一方面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無法駕御,掛一漏萬,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事太多人強調了,反而結構與技巧的重要性,卻被明顯忽略。對我而言,理性與感性一直都是互補的雙壁,缺一不可,我只是扮演補強理性的角色而已。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故事中的高明,是我的化身,但其實我與高明一點也不像,我的生活與工作常常三分鐘熱度,要靠太太和截稿日管制,說要精於計算規畫,卻又常做衝動的決定,事後才深刻反省。我反而更像詠琪,出身開明的家庭,從小與藝術無緣,卻不知為何就是受到戲劇吸引,苦苦摸索後覺得自己根本不是這塊料,與寫作分分合合,卻又總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獲得肯定。

能走在這樣的路上,步步充滿感激。

要感謝插畫家Cindy Yang,在百忙之中從美國越洋替我繪製了封面與各章節插圖。她一直以來的作品都與台灣的土地有深厚的連結,能夠邀請到她替這部年輕又帶點台味的編劇書增色,非常榮幸。感謝業內的前輩、朋友,在聽聞我出書的消息後,願意掛名推薦給我鼓勵,還盛情寫了許多感人的讀後感,讓平常深居簡出、很沒朋友的編劇,感覺到滿滿的暖意。

再次感謝如何出版社的主編怡如、專案真真與行銷宜婷、惟儂,接受我任性的選擇與未成熟的能力。感謝粉專上每位學員,在我寫書過程中的反覆打氣(本書開頭那個混搭抽籤的作業,就是在粉專上徵求來的)。感謝家人們無論何時何地都在的支持。感謝我的第一位讀者、行銷顧問、公司老闆、知心好友、心靈支柱、玩伴、情人、妻子、老伴珮君。感謝上師三寶加持。

願故事中的詠琪(勇氣)與高明,與你們同在。

看更多

試閱

角色小傳

「經過這幾次的練習,妳應該有發現,要架構一個故事,角色的設定是很重要的。」老師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自動進入了上課模式:「無論是他的想要、他的能力或價值觀,甚至是故事的主旨,幾乎都是配合著主角的設定。一個情節的合理不合理,其實也是由主角決定的。常常我們看完一部戲,劇情都忘了,但記得角色給我們留下的鮮明印象。角色也是觀眾入戲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今天要來談談角色小傳。」

「角色小傳?」

「一般在業內提到角色小傳,指的通常是三百到五百字內的角色簡介。但我們在創作時寫的角色小傳,通常是更龐大的東西,簡單的理解,我們要寫這個角色的生平。」

「是因為劇情需要嗎?」

「不一定,角色小傳有很多內容,其實不見得會放進劇本中。」

「寫了不能用?那不等於做白工?」

「但是不寫,我們常常會弄不清這個角色確切的模樣。以妳的大綱為例,這個臭屁男,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呃……不就是臭屁的人?」

「但臭屁有很多種樣子,有的是對工作能力臭屁,有的是對身家背景臭屁,有的是對感情很有一套臭屁,而且也有分是真的有料所以臭屁,還有其實沒料但卻很臭屁,有的人臭屁臭得討人喜歡,有的人臭屁臭得讓人反感,他是哪一種?」

「呃……呃……」太多屁了,我一時間昏頭轉向。

「而且就算是臭屁男,也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在臭屁吧?妳安排他去查案,他難道可以一邊打聽消息一邊臭屁?他會有禮貌?還是很無禮?是很嚴肅?還是很幽默?斯斯文文?還是像小流氓?他富有?還是其實沒什麼錢?」

「呃……呃……」我依然無法回答。

「妳說不定連他幾歲都不太確定。」

我不甘示弱:「應該和我差不多吧?」

「所以他二十五歲,初戀?」

「不……不行嗎?」

「可以啊,只是會影響到他怎樣臭屁比較合理,畢竟二十五歲才初戀,感覺是件會被朋友拿來開玩笑的事。」

「確實……那十五歲?」

「妳看,妳馬上就動搖了。人物的狀態不夠具體明確,故事常常就會經不起考驗。故事是角色人生中最重要的段落,這個段落可能發生在他二十歲,也可能發生在五十歲。如果發生在五十歲,那故事開始之前的,沒有被觀眾看到、沒有被編劇寫進劇本裡的前五十年,就是決定角色樣貌的關鍵。」

「意思是說,角色小傳有點像『故事發生前的故事』,我應該把他這五十年發生了什麼事,通通寫出來?」早知道編劇不容易,但這實在太過挑戰:「那如果這些東西都不會派上用場呢?」

「很多人都覺得,角色小傳裡的東西,有八成用不上,是正常的。」老師淡淡的喝著他的麥仔茶:「但我是實用主義,所以我大多只挑派得上用場的東西寫。我們在前兩次的課程,為了架構一個故事,已經替角色設定了一些東西,為了完成變化,角色歷程要有角色的缺陷和需要;為了完成有衝突的劇情,角色要有想要完成的任務、想要的內在動機、適合與不適合任務的特點。我的角色小傳,會著重在這些事情上。」

「只寫和這些設定有關的部分?」

「對。光是『臭屁』兩個字,每個人腦中想到的樣子都不一樣。但如果我們可以知道他的具體行為、變得臭屁的原因、臭屁這個特質為他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等,形象就會變得更具體。暢銷編劇如果遇上這個恐怖情人,她當初為什麼會和他談戀愛?她真的愛他嗎?還是只剩下恐懼?這都是需要想清楚的。所以我只會挑這些和故事有關的角色特質,把前因後果交代清楚。」

老師拿出一個表單:「例如,這是我的角色小傳。」(64∼65頁)

「稍等一下,」我對老師拿出「自己」的角色小傳這件事有點在意:「一般人會寫自己的角色小傳嗎?」

「考量到感情戲的部分已經過去,這本書偏輕小說和編劇書的定位,再加上準備範例的方便性,作者覺得這個時候運用一點後設手法是沒有問題的。」

居然摸魚啊。

老師若無其事的解說起自己的角色小傳:「基本設定的部分,指的是角色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等,因為這部分沒什麼前因後果,所以後面都是無。但如果有一些特殊原因,妳想寫出來也可以。」

「一定只有這些項目嗎?像外貌、身材這些東西,需要寫嗎?」

「妳想寫就寫,沒有對錯。有些創作者會喜歡做一些細節的描述,例如『瓜子臉,細細的眉毛,戴著細框的金邊眼鏡,總是露出鄙視的眼神,如果鼻子挺一點,應該會是個精緻的帥哥,可惜卻是個扁鼻。』,這樣的詳盡描述在小說中更有效,但在劇本中意義很有限,因為無法找到百分之百符合妳描述的演員,就算找到了,也不見得可以配合演出。」

「那為什麼要參考形象?這不是反而更具體?」

「找個參考形象的好處有三個,一個是因為寫劇本的時間很長,妳不把角色形象想好,常常會受到妳生活中看到的其他作品影響,使妳的角色變形;第二,一個具體的形象,其實會幫助妳想到更多生活與行為上的細節,比起妳面對一團空氣思考更具體;第三是方便溝通,當妳要和別人討論劇本時,可以提供一個具體的形象給製片、導演,你們就可以針對這個形象討論,不會在一些形容詞上做沒有意義的來回。」

「那我怎麼決定這個形象?憑直覺和喜好嗎?」

「原則上我們替角色設定的外貌,是根據角色的符號來決定的。」

「符號?標點符號的符號?」

「妳的人設總是會問出笨問題,真的是難為妳了。」啊,老師露出了鄙視的眼神:「但確實標點符號是種符號,句號有它的意義,逗號有它的意義,符號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我們中文字本身也是種符號。角色在戲劇中,很多時候都是符號,我是一個老師、是一個理性的代表、是有經驗者、世故的一方,而妳則代表迷思、初學者、有勇氣不斷嘗試的一方,我們都是為了表現這個故事所必要的符號,就像龜兔賽跑,烏龜和兔子,是勤勞與天賦的符號。

「所以符號化的建立,就是設定斯文、理智、不苟言笑這些特質,不管是誰來演,長什麼樣子,都可以符合這個角色要代表的概念。與其抓到極細節的長相,不如著重在概念的安排。」

「但這樣不會變得很無聊嗎?」我不禁抗議:「難道理智的人,就不能長得粗獷,或是說話幽默、善解人意嗎?」

「當然可以,而且故意設定外貌和內在有矛盾,是一種常見的技巧。這個技巧在動漫作品中很常被運用,妳會發現動漫作品中的角色,肌肉男大多是娘娘腔,看起來善良的人其實很腹黑,表面精明的人其實是天然呆。矛盾的角色會比平面的角色有意思。」

「平面?動漫角色本來就是平面的啊。」老師沒接話,我把視線從筆記本上移到他臉上,居然又是那鄙視的眼神:「我說錯什麼了嗎?」

「妳沒聽過平面角色和立體角色?」

我搖頭。

老師也搖頭:「……我對於妳渴望當編劇,卻又從來不自己去找資料來學習這種行為感到匪夷所思。算了,反正這兩個詞很多人也搞不清楚。」

「是吧是吧,看書不如問老師。」我露出燦爛的甜笑,卻換來惡毒的目光。我總覺得今天老師的情緒變多了,雖然都是負面情緒。

角色設計

「我們替角色設定的每一個特質,例如內向、懦弱、不擅打扮、沉迷遊戲、不愛出門等都是一個點,如果所有『點』都落在同一個刻板印象的『面』上,例如『宅男』,這個角色就叫做『平面角色』。而一種對於角色的刻板印象,我們常稱做角色面向。」

「所以剛才提到的有矛盾的角色,就是『立體角色』?」

「是,也不是。」老師說了,等於沒說:「如果只是在外顯行為上的標新立異,雖然確實會變得有意思,但也僅只是有意思而已。他們披著立體角色的皮,但內在仍然很單一,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面對什麼人,他都是同一個面向,那他其實還是平面角色。真正引人入勝的立體角色,內在也會有不同的面向與矛盾。像我這樣,一方面從事著編劇這種大家覺得充滿想像力的工作,一方面卻過著機器人般的生活;一方面對編劇環境失望,一方面又在教育別人進入編劇圈;一方面態度很冰冷,一方面在行為上又很熱情;又請吃飯,又認真教學,又不收錢,這整體結合起來,便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立體角色。事實上,立體角色是比較接近真實人類的角色,因為現實中的人,本來就是矛盾又複雜的。」

「自己說自己耐人尋味啊⋯⋯」

「所以,我們先根據故事的主旨,抓出角色的符號。依著這個符號,去漸漸的把角色從一個符號打造成一個人。無論是透過基本設定、外貌、性格、缺陷、特質⋯⋯如果完全一致,沒有任何矛盾,就會顯得呆板,如果有適度的矛盾,就會比較迷人。但要記得這些矛盾要合理,在情感上說得通,不然角色就會缺乏真實度和說服力。」

我看著老師的角色小傳:「前面的部分我大概了解了,但後半部什麼形成原因、具體表現、造成影響、自我表達又是什麼?」

「就是這項設定的前因後果。我們人身上會有某個特質,都是有原因的。就像妳會想當編劇,一定有一個理由,有人會怕蛇,有人會沒自信,有人會自大,都有各自的理由。而這個特質一旦形成,也會影響他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一個有自信的人,會比沒自信的人更願意去交朋友、取得更好的工作,具體表現指的是他個人實際的行為,造成影響指的是這些行為怎麼進一步的改變了他的生活,形成了他的現況。這三格是一連串的因果,原因導致表現,表現導致影響。」

「看起來表現和影響都和我們的設定有關係,但是原因怎麼安排?例如我要寫一個殺人魔,表現是亂殺人,影響是警察想抓他。但我怎麼會知道是什麼原因會形成殺人魔?」

「不知道就讓自己變知道,不然就假裝知道。」老師理直氣壯。

「前半句我懂,就是去查資料找答案,但假裝是什麼意思?」

「就是靠想像。沒有『遇到了就一定會變殺人魔』的人生,很多人小時候都被父母打過,有的人會產生不好的性格,有的人不會,關鍵在於對這件事的詮釋,他怎麼找到一個合理的方式去理解他遭遇的事。我們只需要提供理由就好,這種事沒有標準答案。」

我還是一臉苦惱,老師只好提供選項:「有一些簡單的法則。第一個是傳承,物以類聚,出生在什麼家庭、和什麼朋友聚在一起,就會變成什麼人。像要建立我單調的作息與制式化的性格,所以找了老師這樣的家族,因為老師感覺符合這種形象。當然同樣符合這種形象的,還有軍人、公務人員、工廠作業員等,但因為我的角色符號有老師這一塊,直接連結會比較理所當然。做設定時,保持簡單會比較容易。所以要建立殺人魔,他可以出生在屠夫家中,或是殺手的家庭當中,使他對殺害生命這件事覺得理所當然。不過傳承有時會被反過來用,因為出身在什麼事都講規矩的家庭,反而產生了什麼規矩都不愛遵守的個性。所謂物極必反,只要說得通,都可以安排。

「第二個是歸因,人遇到好事或壞事,都會找理由,一個人長得醜,又被欺負,或許別人欺負他的原因不是醜,但只要他這樣覺得就可以。我們可以安排一些事件,讓他去相信。歸因的作法通常有兩種,第一種是靠時間次數,他長時間被欺負,卻找不到別的原因,使他越來越相信原因就是醜;或是他每次去拜神,就會有好事發生,他越拜就會越相信。另一種是靠帶來強烈情緒的重大事件,通常是和重要他人有關的事,例如信任的人的背叛、親人的評語、做了什麼事導致愛人的死亡等,會很快的建立起某種價值。所以要建立殺人魔,可以讓他小時候習慣破壞玩具引起父母注意,所以漸漸養成破壞東西的習慣,因此小時候破壞娃娃,長大就破壞真人;也可以讓他遭到嚴重背叛,導致他的價值觀扭曲,開始一再的殺人等。

「第三種是教育訓練。他受過一些特殊的教育訓練,使他擁有了一些特定的價值觀。這個殺人魔受過特殊的訓練,使他覺得殺人是正常的事。這三種方式可以和妳查的資料相似結合,這樣就不會千篇一律,好像每個殺人魔一定都有悲慘的童年。這樣懂了嗎?」

我一手奮力的抄筆記,一手比了個OK的手勢。不知為什麼,我開始漸漸知道怎麼和老師相處了。他表面上看起來冷冰冰的,好像很強硬,但實際上只要你向他求救,他就會出手幫忙。

「最後就是自我表達,讓角色用他的口吻,也就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把前面妳所設定的東西,做一個自我介紹,故事性的描述。一來算是做個總整理和總檢查,看看有沒有什麼不順或不合理的地方,二來也可以找一下這個角色的聲音,決定他的說話方式,這部分有點像參考形象,先決定下來,就不會隨著創作時間拉長而跑掉。」

「但說話方式又要怎麼決定呢?」

「這部分就是大哉問了,細節我等到要寫劇本對話時再說明吧。」老師開始收拾東西,看來今天的課程差不多了:「原則是語氣自然,寫完自己唸一下,聽聽看像不像妳所設定的角色。對話這種東西不需要花俏,不失分就算得分。」

「今天聽下來,角色的安排,似乎不像故事架構那麼明確。」

「很多人認為編劇不能教,也是因為這樣。因為對人的想像是隨著個人生活經驗的差距而形成的,筆下角色會煩惱的問題、想探討的主題,其實也因人而異。到底設計什麼樣的細節來表現人物更好呢?這些需要生活歷練的累積與思考,以及美感的培養。但這也是在機械化的故事架構下,故事仍然能夠千變萬化的原因,就像人生,每個人都是生老病死,卻因為我們彼此的不同,可以發展出各種各樣的人生。創造並且思考生命,這或許才是創作最有趣的部分。知道我為什麼選在熱炒店上課嗎?」

這個問題,我想問很久了。

「因為我不喜歡故事的背景,總是居酒屋、咖啡廳。我也不喜歡故事裡的人物,總是只有俊男美女。」老師用筷子指向我們的左邊:「妳看那桌,幾個喝酒的大叔,有的黑,有的胖,但他們可能都是某某公司老闆,有的賣佛具,有的賣茶葉。」

老師指向他後面,彷彿他背上有長眼睛:「後面那桌大學生,看起來是球隊練完球來吃飯,有看到那個女生對旁邊男生的眼神嗎?這是大學生戀愛的日常。這明明是我們青春面貌的一部分,我們會進雜亂的夜市,會吃蔥爆牛肉、白斬雞、羊肉爐,我們生活中有熱炒店老闆、包肉粽的阿桑、煮四神湯的越南媽媽。但在我們的小說、戲劇作品中,卻總是被視而不見。妳看日劇、韓劇和美劇,幾乎處處都可以看到他們文化的痕跡,別人的戲劇是建立在生活上,而我們的戲劇卻建立在不明的幻想裡。妳學編劇,應該坐在熱炒店裡學,因為這才是現實,屬於我們這塊土地的現實。」

原本總是務實的老師,現在突然談起了理想和情懷,讓我有些驚訝,但我不討厭這樣的老師,反而覺得有些可愛。這樣懷抱著熱情的老師,為什麼沒有繼續留在台北工作呢?他的小傳裡,寫說他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才心灰意冷的離開。所謂的一些事,指的會是什麼?

正當我想進一步追問時,光線突然變暗,一道陰影籠罩了餐桌。

「啊⋯⋯才說現實,就出現了超現實的畫面呢。」老師看著我身後陰影的來源:「這個天氣穿袍子,不覺得熱嗎?」

我回過頭,一眼認出了那是《星際大戰》中絕地武士所穿的長袍,長袍披覆著一個巨熊魁梧的身形。

不會吧⋯⋯我心中升起不祥的預感,慢慢抬頭看向巨熊的臉。

巨熊拔起背上的光劍,光劍發出「嗡—」的經典音效,散發藍色螢光,架在老師的脖子上。

老師一臉淡定:「有什麼事嗎?你不會想說,你是我爸爸吧?」

這個星際大戰的梗,在這個時候顯得特別荒謬。

因為,這頭巨熊,真的是我爸。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