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不否定的練習》作者林健太郎寫給爸媽的親子溝通心法!
☆ 提升家庭的心理安全感,養出自信、自主、自律的孩子!
☆ 許峰源│律師作家│、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好評推薦!爸媽的任何反應,都會影響孩子的自信與性格。
就從自己開始,終止上一代習慣否定的教養方式!
有人說,要多讚美孩子,孩子才會有自信。
有人說,一定要嚴厲管教,否則孩子很容易變壞。
其實,這兩者都沒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不否定」。
暢銷書《不否定的練習》作者林健太郎,是輔導超過2萬名領導者的專業教練,同時也是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將教練學的溝通技巧帶入家庭,破解各種令爸媽崩潰、困惑的教養現場:
.面對什麼都說「不想」、「不要」、「不知道」的孩子,怎麼溝通?
.孩子做什麼都拖拖拉拉,該怎麼解?
.稱讚就是最好的做法嗎?
「不否定」,並不是不能責備孩子,而是停止否定孩子的存在與他們重視的事物,也停止忽視孩子的感受、意願和想法。
運用教練學的引導技巧,養成不否定的習慣,不否定孩子、伴侶,也不否定自己。當家人之間不再否定彼此,你會發現,家庭氣氛變得更好,親子關係、甚至夫妻關係,都會變得更緊密!
★ 否定孩子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風險,包括:
「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低落」
「孩子不再自行思考」
「孩子會形成負面的自我形象」
「孩子被迫接受爸媽的想法」
「家庭失去避風港的意義」
如果你曾經因為父母習慣性的否定而受傷,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和整個家庭繼續承受這些風險,
那麼,這本書一定能幫上你的忙!
★ 不否定的教養有哪些好處:
「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和自尊心」
「孩子更有自信,更願意積極挑戰事物」
「孩子和爸媽的情緒更穩定、內心更從容」
「家庭氣氛變好,家人之間團隊合作順暢」
「孩子更願意和爸媽訴說煩惱或商量問題,不再隱瞞事情」
「長期下來,可以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不否定的好處與效果寫也寫不完!
作者簡介
林健太郎
不否定專家/領導者培育家
No.2有限責任公司高階主管教練。國際教練聯盟日本分部創辦人。
1973年生於東京。曾任職於日本大型玩具供應商萬代、電信公司NTT Communications,因認識日本高階主管教練先驅安東尼.克盧卡斯(Anthony Clucas),決定出國接受專業教練培訓。回國後,2010年開始從事個人教練活動,協助創辦國際教練聯盟日本分部。
致力於領導者培育。曾受邀替全球最大菸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國際超過200名主管進行輔導培訓,擔任法拉利公司的日本認證講師長達8年。輔導超過2萬名日本代表性大企業、外商、新創和家族企業的經營者、領導者。
以創新的方式推廣教練學,開發「教練忍者的2分鐘教練入門課」,主辦線上沙龍「不否定會話學校MIRANETA」,也計畫開設親子教練學院。
他將教練實務上的不否定溝通技巧整理成著作《不否定的練習:比讚美、肯定更有效的人際關係法則》,在日本創下銷量超過15萬本的佳績。
個人生活方面,目前正努力養育兩名孩子。
網站:https://number-2.jp/
譯者簡介
沈俊傑
一介小小譯者。願能如畫家在有限的畫布上,拓出靈感傳來的呢喃,在譯文有限的框架中,拼湊出原文背後的模樣。譯有《不否定的練習》、《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等。
規格
ISBN:9789861345338
272頁,25開,中翻,平裝,套色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Hyread、Pubu、momo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灰熊iRead、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三民、PChome洽購電子書
目錄
前言
第1章 從今天開始,練習「不否定孩子」
★「培育下屬」和「養育孩子」的相似之處
★為什麼關係中會充斥著否定
★否定孩子的風險1 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低落
★否定孩子的風險2 孩子不再自行思考
★否定孩子的風險3 孩子會形成負面的自我形象
★否定孩子的風險4 孩子被迫接受「爸媽的想法」
★否定孩子的風險5 家庭失去避風港的意義
第2章 實踐「不否定孩子」的重點
☆「否定」分兩種類型
☆理解「孩子有孩子的狀況」
☆提高家庭的「心理安全感」
☆提高「家庭心理安全感」的日常練習
☆給自己「無條件原諒孩子」的選項
☆將「命令口吻」改成「詼諧語氣」
☆別強迫孩子做「正確的事」
第3章 不否定孩子的「表達」和「責備」方式
★溝通分三種類型
★「責備」並不一定是否定
★不該出現的責備方式
★不讓孩子覺得被否定的責備方式
★責備之前,先認可孩子
★三步驟,培養「不否定的教養習慣」
★不要單方面滔滔不絕
★不小心發脾氣的補救方法
★「You句型」的責罵方式很容易破壞心理安全感
★「We句型」可以孕育家庭文化
★不要做「猜拳慢出式對話」
第4章 讓孩子自動自發的「不否定對話術」
☆愈是強迫孩子,孩子只會愈不想做
☆讓叫不動的孩子好好收拾的對話術
☆孩子沒遵守約定時的對話術
☆叫孩子做事時,可以用「Let’s句型」
☆孩子不聽話時的「唱反調」對話術
第5章 培養孩子自我肯定感的關心方式
★魔法咒語:「你想怎麼做?」
★問完「你想怎麼做」,記得別否定對方的回答
★親自示範「希望孩子說的話」,形成良性循環
★不要隨便稱讚孩子
★想要否定孩子時,改用「認可語句」
★讓孩子知道「我相信你」
★讓孩子願意「主動找你商量事情」的訣竅
★複述孩子說的話
★爸媽的任何反應,都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第6章 打造沒有否定的家庭
☆會否定彼此的夫妻,也會否定孩子
☆夫妻之間的談話,六九%並沒有「正確答案」
☆了解伴侶「感受愛的途徑」
☆潛藏在對話中的四種毒素與修復嘗試
☆夫妻相處上的禁忌
第7章 不否定自己的練習
★當了爸媽,也要找回「真正的自己」
★跳脫「父母過去的教養方式」
★養成注意「好事」的習慣
★「珍惜自己的時間」也是為了孩子好
★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就別說出口
★別期待孩子表現出「過度的喜悅」
★找回快樂的自己
★回想「我喜歡的自己」
結語
序
前言
感謝你翻開這本書。
你是否曾經這麼想過:
「希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與自我肯定感。」
「希望孩子能夠自動自發。」
「希望與孩子的關係變得更好。」
「看到孩子成長,固然很開心,但孩子頂嘴不聽話的時候也很讓人心煩啊。」
「不知道自己教小孩的方法正不正確,覺得很不安。」
如果你曾冒出以上任何一個念頭,那麼這本書一定能幫上你的忙。
這本書講述的正是如何增進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幸會,我叫林健太郎,是不否定溝通的專家,也是一名專業教練,指導過國內外各產業的企業組織、領導者及商務人士,致力於領導者及商務人士的能力開發,協助改善人際關係,促進組織發展。
這樣的我,為什麼會寫一本關於「教養」的書呢?
一方面,我自己也正在養育兩個孩子;另一方面,是因為「養育孩子」與「培育下屬」之間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
第一章還會詳細闡述,不過簡單來說,無論是養育孩子還是培育人才,希望建立什麼樣的關係、想要營造什麼樣的氣氛、如何相處、如何溝通、關心、讚美、責備、回應、發生摩擦時要不要補救、如何補救……這些都將決定對方能否與我們維持良好關係,並且抱著自信,成長茁壯。
要是處理得不好,可能造成關係破裂,導致對方喪失自信心與自我肯定感。
而這一切的一切,最重要的關鍵字就是「不否定」。
一旦否定孩子,便很難培養他們的自主性、自律性和自我肯定感。不過,只要我們停止否定,一切都會朝好的方向發展。
聽我說得這麼篤定,有些人或許會想:
「不否定的意思是,不管孩子說什麼都回答『好』、『可以』嗎?」
「孩子什麼都不懂,養育孩子怎麼可能完全不否定!」
「如果不能責備孩子或叮囑孩子,豈不是會把孩子寵壞?」
「做父母的,發現孩子犯錯,當然要罵!」
我相信認真養育孩子的人,對於我的論點肯定有很多話想說。實際上,過去我推廣「不否定的習慣」時,也會收到各式各樣的意見,而且乍看之下言之鑿鑿。
不過,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意見呢?
原因就在於,很多人將「責備」、「叮囑」、「指示」、「請求」,與「否定」混在一起。
請看看下面兩句話:
「快去念書。」
「請把東西收一收。」
這兩句話是否定嗎?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不認為這兩句話是否定。沒錯,這不是否定,而是叮囑或指示。不過,根據實際的表達方式,也可能產生不同的意思。
接著看看下面這幾句話:
「不要再做模型了,快去念書!」
「請把東西收一收!不然我拿去丟掉。」
「別玩那些無聊的東西了,幫忙做點家事。」
這樣算不算否定?
這毫無疑問是「否定」。這些提醒或指示、命令的句子裡面,對於孩子重視的事物,表現出藐視、否定的意思與態度。
即使這並非你的本意,只是一時的情緒性發言,孩子心中卻會留下「自己被否定」的印象。
我在拙作《不否定的練習:比讚美、肯定更有效的人際關係法則》中提到,人往往會無意識地否定他人,而且常常是出於好意。
無意識的否定有很多種形式:
.不由分說地否定孩子的說詞或意見。
.不認真聽孩子想說的話和想法。
.看似在聽孩子說話,卻沒有看著他們的眼睛。
.經常使用指責或嚴厲的語氣。
.頻頻挑孩子的錯。
.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例如嘆氣或發出啐聲。
.不聽孩子的提議,只要求他們配合大人。
.將孩子的煩惱當成「雞毛蒜皮的小事」。
.責備孩子犯的錯或沒做好的事情。
.不停碎念孩子事情做不好的原因。
以上行為都屬於本書談論的「否定」。
因此,「不否定孩子」的意思,並不是不能責備孩子。
真正的意涵是:停止否定孩子的存在與他們重視的事物,也停止忽視孩子的感受、意願和想法。
當家人之間不再否定彼此,你會發現,家庭氣氛明顯不一樣了,氣氛變得更好,孩子也會改變與成長。
另一方面,希望各位知道,習慣否定的家庭,存在不小的風險。
▲不否定的教養有什麼好處
那麼,不否定的教養有哪些好處呢?
.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和自尊心。
.孩子更有自信。
.更願意積極挑戰事物。
.更常正面思考,採取正向的態度與言行。
.孩子和爸媽的情緒更穩定。
.煩躁的情緒減少,內心更從容。
.家人之間對話變多,笑容也變多。
.家庭氣氛變好,家人之間團隊合作順暢。
.孩子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孩子更願意和爸媽訴說煩惱或商量問題,不再隱瞞事情。
.長期下來,可以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怎麼樣?
不否定的好處與效果寫也寫不完。
光是留意「不否定」對方,養成不否定的習慣,家庭氣氛、親子關係,甚至夫妻關係,都能看到明顯的改變,逐漸變得更好。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讀者改善家庭氣氛和親子關係的契機,身為作者,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情了。還請各位務必讀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