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者的凝視:8個不放棄生命的動人故事
內容簡介
而讓醫生敢於奮力一搏的,是病人義無反顧、毫無保留的信任!
德國知名醫師記者 洞悉人性的震撼之作!
當絕望的病人,遇上勇闖極限的仁醫,在生死交關之際,見證最溫暖的白色力量!
這是一群失去希望的人和一群勇於找到出路的仁醫,共同譜寫出的生命啟示,也是德國醫界的奇蹟!
21週又5天、原本沒有存活機會的雙胞胎早產兒,活下來了。
體溫僅17度C、陷入嚴重昏迷的青年,甦醒了!
一輩子研究再生醫學的醫師夫妻檔,培育出全世界第一條人工氣管,大膽讓病患啟用,使之恢復正常生活。
一位腫瘤科醫生創下全世界首次治癒愛滋病患的紀錄……
遇到生死關頭,誰不想碰上願意打破成規,奮力救人的醫生?然而,醫生卻往往得背負極大的法律風險。特別是在病人態度並不堅定的狀況下,醫護人員無法「視病如親」,病患也無法「視醫如親」。
可是,本書八個故事的病人,都願意冒最大的醫療風險,義無反顧地支持醫生,在充滿困難的醫療領域裡攜手前進,幫助醫生超越自己,樹立醫療的里程碑,也發揮了深遠的影響。
看完本書,當你遇見下一位醫生,或許可以再想想,你願意信任他嗎?
◎讀者:沒想到一本寫醫生的紀實報導,竟能寫得這麼好看。
◎德國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艾卡特.馮.希緒豪森醫師:醫學不只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作者能以醫師背景深度報導,又以作家之筆觸動人心,雙重天賦游刃有餘。
如果有一天,我病了,希望能遇到這樣的醫師……
◎疼痛
腹腔罹癌的病患歷經多重手術後,飽受疼痛症狀折騰長達十四年,群醫束手無策。疼痛科醫師花了整整三個月試遍傳統西醫的所有治療,最後大膽選擇一個新嘗試,不僅改變病人的生命,也影響他自己的人生……
◎全新的腳
一個男孩在兩歲時腳部開始變形,母親四處求診,卻毫無進展。直到病患四十歲時,都只能瘸著腿跛行,無法走遠。終於,他遇上號稱Dr. Foot的傳奇足部名醫……
◎17度C
下雪的跨年夜,一群年輕人在山中小屋中暢飲同樂,隔天其中一人獨自回家,卻因宿醉在途中迷路。急診醫師發現他時,體溫已降至攝氏十七度。正常人在體溫降至二十八度時心臟就會停止跳動,這年輕人真的死亡了嗎?
◎直覺
一位罹癌的母親懇求要為她動手術的醫師,務必救他一命,不願讓孩子失去依靠。然而這個母親卻被告知只剩半年可活。醫師設身處地考量母親的困境,甘冒最大風險幫助她,決定進行一次前所未有的高難度手術……
◎名聲
柏林慈善醫院沒沒無聞的醫師發現一種可能治癒愛滋病的療法,卻擔心這個發現太尋常,不會有任何人支持他的研究,他只需要從兩百三十二份配對出的骨髓中,找出兼具他所需特徵的對象。這是一個大膽的實驗,卻又是人人可想而知的超簡單構想。
作者簡介
班哈德.阿布列希特醫師(Bernhard Albrecht)
曾在德國、瑞典、西班牙,以及法國攻讀醫學和大眾傳播,能說流利的英語、瑞典語、西班牙語及法語。他不只是一名擁有醫學博士頭銜的醫生,也是傑出的記者。他在醫院擔任腦神經科和精神科醫生期間,便已在報章雜誌發表報導性文章,二○○○年轉以電視新聞記者為正職,並為《明鏡》《明星》及《地理》等著名雜誌撰稿。他的報導曾多次獲獎,如阿道夫.葛利姆獎(Adolf-Grimme-Preis;德國最重要的電視媒體獎)、金玫瑰獎(Rose d’or;瑞士國際電視節目獎)、最佳癌症報導獎和德國新聞記者獎(最佳神經醫學報導)等,目前任職於《明星》週刊漢堡和慕尼黑編輯部,專門處理科學類紀實報導。
譯者簡介
莊仲黎
德國漢堡大學民族學碩士、博士候選人。曾任《講義》雜誌德文編譯,譯有《怎麼有人研究這個?》《看懂了!超簡單有趣的現代藝術指南》《讀書別靠意志力 : 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等書。
規格
ISBN:9789861342467
272頁,25開,中翻,平裝
目錄
◎前言
◎呼吸
在德國社會底層掙扎求生的印度移民辛格,因絕望而吞入劇毒的清潔劑,丟下年長二十五歲的德籍老妻自殺,雖然勉強救回一命,氣管卻已遭蝕毀。一對醫師與科學家組合的夫婦,聯手在實驗室做出一個人工氣管,可說是這領域的開創性實驗。對辛格而言,這是重獲希望的新生,或更卑微的餘生?
◎21週又5天
一個懷有雙胞胎的孕婦在孕期第二十一週又五天羊水破了,醫師們判定這麼早產的嬰兒無法存活,但孩子的父母經過多年辛苦才懷上此胎,不願放棄。一位小兒科醫師決心挑戰,全力救活這個最小的早產兒。
◎疼痛
腹腔罹癌的病患歷經多重手術、雷射治療後,飽受疼痛症狀折騰長達十四年,醫師束手無策。一位疼痛科的醫師在花了整整三個月試遍所有傳統的治療,最後大膽做出新嘗試,不僅改變病人的生命,也影響他自己的人生。
◎重獲新生的雙足
一個男孩在兩歲時腳部開始變形,母親四處求診,卻得到各種不同的診斷結果,莫衷一是且毫無進展。直到病患四十歲時,都只能瘸著腿跛行,無法走遠。終於,他遇上號稱 Dr. Foot 的傳奇足部名醫……
◎癲癇
一名聰明伶俐的年輕女性在一次癲癇發作後,開始會看到蟲子在牆上爬,並會在病發昏厥前張口咬她的醫護人員。沒人知道她究竟怎麼了,得到什麼病。多年後,一位神經科醫師在她身上找到某種新的神經失序問題,是神經科、精神科診斷與現今醫學知識所應該自我檢視與質疑的關鍵。
◎17度C
下雪的跨年夜,一群年輕人在山中小屋中暢飲同樂,隔天其中一人獨自回家,卻因宿醉而在途中迷路。急診醫師發現他時,體溫已降至攝氏十七度C。正常人在體溫降至二十八度C時心臟就會停止跳動,如此嚴重失溫者多半回天乏術,但這年輕人真的死亡了嗎?醫師能否救回他,還是最終難逃腦死命運?
◎直覺
一位罹癌的母親懇求要為她動手術的醫師,務必救她一命,不願讓孩子失去依靠。醫師設身處考量母親的困境,甘冒最大風險幫助她,決定進行一次前所未有的高難度手術。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才有深入的研究證實他當時的遠見。
◎名聲
柏林慈善醫院沒沒無聞的醫師發現一種可能治癒愛滋病的療法,卻擔心這個發現太尋常,不會有任何人支持他的研究。他的「實驗」對象是一名HIV陽性反應卻又患有白血病的美國病患,他只需要從兩百三十二份配對出的骨髓中,找出兼具他所需特徵的對象。這是一個大膽的實驗,卻又是人人可想而知的超簡單構想。
序
【前言】
醫生習慣於服從。幾乎沒有任何行業像醫生這樣,受制於既有的規定和幾乎無法質疑的專業知識。他們對於醫學知識照單全收,完全不加批判,否則無法消化大量資料。我自己就曾有過這種經歷,也在同學身上看到相同的狀況。如今我還能想起從前對於教授的敬畏之心;想起同學之間的相互較勁,看誰能先讀完最厚的書籍、每期的醫學期刊,而且還有時間聆聽每堂演講課,甚至撥空參加醫學會議。在醫學院的求學過程中,總是有人指引著,我們只要依樣畫葫蘆便行得通。
許多醫學院學生畢業之後,依舊維持這種僵化的思考模式。他們採用別人的研究成果及結論,如同一般人會用電腦,卻不了解電腦的本質一樣。教學醫院的主任級醫師通常也是醫學系的教授,往往會把屬下醫生當成無知的醫學院學生。
醫學院的學生並不喜歡研讀教科書,而是偏好使用醫學指南,其中所記載的治療方法大多是醫界權威在討論中的妥協結果,而不是一些非主流卻擁有理論基礎的見解。現在的醫師必須注意日益複雜的醫療法規,以及健保公司的醫療給付的規定,還要屈服於自身的經濟壓力。他們容易被藥商的行銷手段所矇騙誤導,因而採用昂貴無效的療法,但是這些醫生依舊提供很好的醫療服務,不應該低估他們的貢獻。在西方正統醫學的思維系統中,即使醫生不了解疾病形成的原因,這套醫學知識卻可以讓他們有效地治療許多疾病。
然而,這套醫學知識系統對於所謂的「醫療藝術」而言,卻沒有什麼施展的空間,醫療藝術的概念鮮少被使用,常被認為是個過時的想法。本書就是要介紹這些「醫療藝術家」,他們彷彿藝術家從事創作一般,會即興演出,隨著想像和靈感而行動,信任自己的直覺更甚理智。這些醫療藝術家讓我們看見醫學更寬廣的未來,但也沒有因此而背棄數千年的西方正統醫學。他們當中有醫生扮演這樣的角色,有些則因為棘手的個案而被迫走向醫學的灰色地帶,在那裡,醫療手冊和指南已派不上用場,沒有醫學書籍和期刊論文可為他們指引明路,必須跟數千年前的醫生一樣,孤獨無援地在病床邊獨自創造新的療法。為了處理繁難的醫療問題,不得不成為「醫療藝術家。」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這樣的醫生和他們的病人。有些醫生和病患曾登上德國八卦報《畫報》的頭版,比方說,那位曾救活「歐洲最小的早產兒」的小兒科醫生。不過,由於嬰兒的家屬不願在媒體上曝光,因此只能有限度地報導。根據統計,這名早產兒的存活機會根本是零,為何醫生執意採取「極限治療」全力救治?現在孩子和父母情況如何?不足月出世是否造成他終身的殘疾?
有些個案在醫學界受到高度的矚目,醫生因為醫療創舉而受到最高榮譽的表揚,不過社會大眾卻未曾聽聞,例如,本書第一章的胸腔外科醫生,他和他從事基礎醫學研究的太太,一起在實驗室造出全世界第一條人造氣管。為何他在經過多年的準備後,會挑中吞服清潔劑自殺的印度裔移民,幫他進行這項氣管移植手術?這位印度人當時已住在加護病房好幾個月,每天看著死神向他招手,他願意接受這種重生的機會嗎?
此外,有位急診外科醫生竟能讓體溫只剩十七度C的失溫青年,重新恢復已中止數小時的心跳和呼吸。當時這位體溫僅十七度C的失溫者究竟是已經死亡,或還活著?該進行救治?急診醫學手冊根本沒有提供相關的答案,因為過度受凍而造成失溫的治療模式仍要求最低體溫必須達二十八度C!如果這位急診醫生能讓這樣的患者重新恢復生命現象,難道是讓一具「殭屍」復活?
另一個案例則與我自己擔任腦神經科醫生的經歷有關:一位病人患有謎樣的腦部疾病,當時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在幾週內喪失神智。我們曾為他進行許多檢查,並把檢體樣本寄送到幾間實驗室,卻仍一無所獲。我一直沒有忘記這個個案,去年還跟許多神經病理學家交換過意見。後來,我在柏林博愛慈善醫院碰到一位年輕的腦神經專科醫生,他正研究一種不久前才被美國醫生發現的腦部疾病,這種腦疾只要按時服藥便可以治癒。我和他討論的那個案例終於得到解答:沒錯!我的病人很可能罹患了同一種腦部疾病。可惜的是,我後來無法與這名病患取得連絡。
我一直很想知道,醫生會在何時超越自己?而且,為何能超越?病患能參與醫生的醫療決策到什麼程度?有時患者甚至可以在醫療中扮演決定性角色,就像我遇過一位癌末的婦女,她在極不樂觀的情況下對外科醫生表示:「我已經準備好承受一切。我要讓我的孩子盡可能擁有母親。」她的醫生感受到自己和她的醫療託付緊密地連結,也對她有所期待,然而,在一般的情況下,醫生頂多只會期許自己的醫術。極限治療其實充滿醫療風險,極限治療對於這名主動影響醫生的母親,究竟意味著什麼?
為了能夠回答以上的問題,我仔細地還原這些個案的來龍去脈,研究案主的病歷和照護資料,訪問他們的親人,並打電話給質疑醫療處理並要求返還醫療給付的健保公司。
我認識許多因為無法治癒的疾病而苦惱的醫生,他們清楚意識到,目前醫界對於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想法早就出現不足之處,有待持續地精進發展,就像過去每個時代所出現的進步一樣。這些醫師不會聳聳肩膀,只拋下一句:「我們無能為力。」他們一碰到難題會開始尋求解決方法,蒐集大量專業文獻,不斷地尋找合適的醫療方法。這些另類的醫生走向一條非傳統路線,即使遭逢失敗,仍舊不屈不撓,願意忍受批評和冷嘲熱諷,充滿熱誠地為病患貢獻自己的所學。
還有一些命運受到疾病宰制的病人,他們的人生因為生病而徹底改變。訪談中,我有時還是會陷入無力感,希望自己可以治癒他們,而非只是寫出他們的故事。我也從這些訪談中學到,病人可以如何幫助醫生超越自己:不受撼動的決心、面對最大的醫療風險的意願,以及對醫生的全然信任。在本書收錄的個案中,所有的案主都願意把自己的命運交託給醫生。
這些病人義無反顧地支持醫生,在充滿神秘的醫療領域裡攜手前進,樹立醫療的里程碑。儘管為數不多,這些案例卻發揮了深遠的影響。這些醫生選擇超越自己,因為他們深深相信:自己的職業就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