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代表2012法蘭克福書展參展書
★獲新聞局第34次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台灣花東版的「搶救貧窮」大作戰!
看八位科學家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往來台灣偏鄉,破解農民及產業的知識困境。車行里程數超過80萬公里,追究一個又一個的難題,達成最不可能的任務!
這是由一群超級低調的人所構成的圓夢故事。
陳文祈等八位科學家組成「釣竿團隊」,他們雖然個性木訥、有點宅,卻熱情主動出擊,與花東農民攜手前行,為他們打造可以絕處逢生、夢想成真的「釣竿」,帶來意想不到的嶄新契機,讓台灣竹、洛神花、菁仔和廢稻殼……大翻身,讓阿美族的竹鐘樂聲久遠,老溫泉飯店重獲新生,甚至為蜜香紅茶和舞鶴咖啡的邂逅調出絕妙的層次!
行政院院長吳敦義
經濟部部長施顏祥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
工研院院長徐爵民
石資中心董事長林慶明
TVBS新聞部總監詹怡宜
熱血推薦!
常有人問我「一步一腳印」節目的題材會不會有做完的一天?看完這本書後,我可以肯定不會。因為只要有釣竿團隊熱情雞婆的態度,以及他們造就的動人故事,再加上更多人看完這本書後將會造成的發酵效果,我們的節目將永遠做不完。
TVBS新聞部總監 詹怡宜
●釣竿科學家解決問題有一套!從故事學思考與行動祕笈
.勿忘初衷,才能碰觸問題真正的核心
.行動中的思考是最有效的思考
.懂得如何看待傷疤,從癒合中學習
.沉澱才能醞釀出最好的創意
.好的溝通能形成共識
.別期待靈感無中生有,要從既存的事物去尋找答案
.在散亂無章的事實與數據中找出真相,去蕪存菁
.找出最佳的「類似標的物」,將不熟悉的問題變成熟悉!
.從谷底翻身最大的能量是「覺悟」,而非夢想
.不迷戀解決方案,重要的是了解問題的癥結
工業技術研究院 釣竿團隊
2008年10月掛牌成立的釣竿團隊,正式名稱為「東部生質材料產業聚落創新研發計畫」。
以陳文祈為首的八位科學家,實驗室位於台南的烏山頭水庫旁,但他們不是成日關在實驗室裡作研究,而是到處「趴趴走」──他們每週都在台南與花東之間來回穿梭,透過明查暗訪、主動出擊的方式協助他人。
書中許多農民的處境原本看似槁木死灰,連神仙都救不了,但是科學家一出手,總能讓生機重現、情況改觀。也有些個案看似成功,但背後的隱憂浮現,科學家卻顛覆慣性的思考,挖掘個案內心深處的真正願景,讓個人的成功帶動產業的精進!
作者介紹
閻 驊
政大廣告系畢業,知名自由工作者與撰稿家,在網路、行銷與出版業均擁有不錯的成績。其文字作品在過去十幾年來始終呈現有趣、有料又友善的風格,並以令人咋舌的豐富雜學見長、以傳播量大質精的豆知識為樂。
由於個性低調、貌似忠良,配合多重身分掩護,在採訪過程總是能讓受訪者毫不設防說出心裡話,寫出第一手精采的文章。
閻驊個人網站為www.1001yeah.com.tw
規格
ISBN:9789861341712
頁數:224,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1712
各界推薦
推薦序
打造東台灣的庶民經濟 / 行政院院長 吳敦義
花東地區得天獨厚,擁有豐厚的天然資源與特色,為推動東部發展,給東部人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同時加大觀光產業的縱深,行政院積極推動花東鐵路電氣化、雙軌化、車站效能提升,以及蘇花公路改善工程,希望為民眾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此外,為帶動東部地區傳統產業及新興特色資源產業發展,政府兩年前於花蓮成立「經濟部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以提振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加速產業升級轉型。更值得欣慰的是,〈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業經總統於民國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公布施行,未來政府將設置「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加速建設東部地區成為具備多元文化特質、自然生態景觀、優質生活環境之區域典範。
在《80萬公里的熱情》一書中,看到「經濟部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結合法人的力量,透過實際走訪與關懷,發掘產業發展瓶頸,為東部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像是台東池上米,樹豆、阿美族傳統樂器旮亙(kakeng,如竹鐘),這些饒富文化意義與在地特色的產業,注入創新與活力,帶動產業升級。
我們相信,東部關懷計畫只是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的釣竿團隊,更多人走到花東,來關懷部落,來認識後山,也會有更多農民因此找到產業發展方向。如果你還來不及好好認識花東,那就先隨著作者幽默有趣的行文,一起來認識花東吧!
推薦序
創新經濟,樂活「東」台灣 / 經濟部部長 施顏祥
要寫一篇令人感動的序,不是件容易的事。看完這本書,更是深刻體認,要透過文字誠懇的表達出經濟部對東部產業的情感與付出,這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我覺得書中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可以將看似平淡的、為東部產業打拚的人物故事,透過輕鬆感人的筆調,架構出一篇篇精采動人的文章,將它們融合得如此恰到好處,身為政府官員也不由自主的隨著書中的故事,開始思考經濟部更應持續投入對這片土地的關懷與協助,創造出更多東部產業的春天。
經濟部於九十八年六月,結合研發能量龐大的工研院,以及在地深耕輔導的石資中心,成立了「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讓一向較難取得政府研發資源補助的東部地區,開始有了產業聚落升級或創新的契機,尤其成立近二年的時間,化被動為主動,提供產業技術諮詢、人才培訓、產業技術輔導、推動研發聯盟及微型企業輔導等,使得弱勢的原住民、傳統農業等微型企業,皆能受惠於政府資源。經濟部更將於一○○年完成第二個實體服務據點──「台東深層海水研發模廠」,將以海洋及農業生物技術為基礎,建構未來東部綠色產業技術研發及示範基地。而這些在東部對產業發展所作的努力,透過《80萬公里的熱情》一書,一則一則地娓娓道來,見證了東部產業的蛻變。
相信《80萬公里的熱情》一書只是個開始,未來,必定會有更多的釣竿團隊走出不同的感人故事,身為台灣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之一員,讀來感受尤深,我邀請大家跟著這本書的故事,一起體會我們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痕跡。下次親臨花東,記得造訪書中的十五位產業生力軍,他們一定會用最真誠的心接待,並且用行動證明,花東是個人情味濃厚的好地方。
推薦序
小小的釣竿,大大的感動 /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 吳明機
收到這本描述東部產業輔導的書稿,我花了幾天的時間把它讀完。書中描寫了十五個故事,讀來十分生動也相當令人感動。我曾造訪過陳協和碾米廠、山豬園果子狸咖啡,其中山豬園的阮老闆見到我,不斷感謝經濟部技術處給予的協助,那一份真誠的感謝,使我深深覺得,只要用心與真心,雖然在周遭產業環境仍不完善的情況下,亦能得到大大的感謝與感動,真的與有榮焉!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資源非常有限,位於後山的東部絕大部分都是微小企業,加上東部缺乏經營管理制度與人才,業者很難自行投入技術升級或創新研發,且缺乏互相連結交流的資訊平台,不了解政府補助方案及學研法人輔導能量,很難與西部業者競爭。
有鑑於此,馬總統於九十七年視察工研院時,建議在東部設立技術服務中心,隨即經濟部於九十八年二月四日舉辦產官學研專家代表產業座談會,確認東部產業發展方向與技術需求,並於九十八年六月結合工研院、石資中心與傳統產業創新聯盟等法人研發機構,正式成立「經濟部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開始進行東部產業技術的創新應用與服務相關推動工作。
本書作者以生動的筆觸、有趣的故事情節,訴說十五個農民的故事,娓娓道出經濟部東部產業技術服務中心與東部業者綿密合作、共同創造成功的經歷。時值此書的發表,可以讓大眾更了解輔導東部產業的歷程,並將科技研發的重要觀念深植在東部,實在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當然要誠心推薦給各位讀者。
推薦序
打造科技釣竿,延續產業生命力 / 工研院董事長 蔡清彥
這本書記錄的,不僅是單純夢想的總和,更是一群人為台灣產業轉型永不放棄的故事。這群充滿熱情的科技釣竿團隊,本著「給魚吃,倒不如給把好釣竿!」的理念,運用科技研發的實力與經驗,為產業重新找回生命與活力,為沉寂的產業找到活水。
為了實地了解農場主人因釣竿團隊的加入而實地受惠的故事,我曾好奇的在某個豔陽天,頂著三十七度高溫,走訪位於台東偏僻小徑的山豬園牧場。與牧場主人相談後才發現,釣竿團隊的加入,使台東地區原本八成滯銷的咖啡,搖身一變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明星咖啡。牧場主人在實際受惠之後,也本著回饋社會的理念,樂於將這樣好的技術與大家分享,讓更多人喝到好咖啡。
還有布農部落幫助族人解決問題的白光勝牧師,藉由竹炭的炭化技術,協助布農部落創造黑金傳奇,讓族人可以自立自主開創生機。池上米也將因為稻殼炭化的技術,使原本被棄之如敝屣的稻殼,一公斤可以產出約新台幣八十元的產值,更提升了稻米的品質與口感。
看到這些農民靠著釣竿團隊的技術加持,不但提升了自有產品的附加價值,為自身的產品找到了創新的出路,也本著回饋鄉里及社會的理念,創造就業機會,為人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
我要感謝經濟部技術處的長期支持,讓這些研發於實驗室的技術,能夠實際被運用於台灣這片土地上,讓台灣的民眾一起分享發揮科技、為人群服務的真諦。
推薦序
科技釣竿,帶農民圓夢去 / 工研院院長 徐爵民
我們有多久不曾認真思考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平時每天忙著為工作打拚,卻忽略了與人律動的最初心。《80萬公里的熱情》這本書給了我答案。
書中所介紹的釣竿團隊,秉持著初心,挖掘十五位花東農民內心深處的真正願景,並且協助其圓夢,讓農民的事業好上加好,每一篇都是令人動容的故事。
看了這本書,讓我們找回花東的美好回憶,更得到深刻的體會:科技只是一個媒介,真正的意義是能幫助這麼多有需要的農民們,讓他們生命如此的滿足、如此的豐碩。
我非常同意作者所說的:「農業與科技的確不是平行線,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類卻可以相輔相成,只要農民『心中有夢』,科學家『夢裡有心』,農業與科技就可以合二為一,讓大家圓夢。」
我要感謝經濟部技術處的長期支持,讓工研院的科技研發能落實在花東這片土地上,讓花東的農民們感受國家科技研發的成果。
我也要代花東農民們謝謝經濟部,讓這些農家的生命中多了這麼多的奇異小火花。
推薦序
看見台灣東部生命力 / 石資中心董事長 林慶明
說到台灣東部,你會有什麼樣的聯想?會是花東縱谷的秀麗景色、豐富的大理石資源,還是得天獨厚的深層海水?除了這些,我所看到的,是一股堅毅豐厚的花東生命力!
石資中心於二十年前因應東部的特色及需要而成立,成為一個非營利、致力於應用研究及科技服務的研發機構,以協助東部企業轉型與躍進為發展目標,輔導東台灣之中小企業。在經濟部的支持下,我們一次次拜訪在地的廠商,將力量貢獻給每一個需要的地方。
在這不斷的訪視過程中,我們深深的感受到東部中小企業以小搏大的生命與競爭力,而就是這股力量使然,讓東部一間間大大小小的工廠裡,不斷上演著令人動容的奮鬥故事。
透過這本書中的十五個奮鬥故事,希望帶給更多正在打拚的中小企業的頭家們一些激勵,也希望一般讀者透過閱讀書中主人翁們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所啟發與學習,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把「釣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