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0金石堂心理勵志類Top50。誠品年度主題書展推薦
市圖好書大家讀第59梯次推薦。新聞局第33次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YouTube影片900萬人點閱,令人深深感動、勇氣滿滿的父子情誼!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個父親。
我所做的,只不過是套上跑步鞋,用輪椅推著我兒子而已。」
最美的奉獻,來自父親對兒子深刻的愛。
推著輪椅,參加超過1000場馬拉松賽事,只為陪兒子一起走下去!
這樣的奉獻,是人性真正的光輝,也是推動你我前進的力量!
感動推薦!
孫越(終身義工)
紀政(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楊憲忠(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理事長)
趙文崇(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
唐峰正(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吳若權(作家、節目主持人)
嚴心鏞(奧爾思服務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劉威麟(網路趨勢專家)
陳節如(立法委員)
曹爾忠(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理事長)
郭豐州(東吳國際超馬主辦人)
楊基旺(台灣大腳ㄚ長跑協會會長)
陳錦輝(64日穿越歐洲超馬賽選手)
邱淑容(超馬媽媽)
飛小魚(馬拉松作家)
「我只是把我的雙臂和雙腿借給我的兒子使用。能讓瑞克快樂,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爸爸迪克
「我這一生最想做的事,是讓爸爸坐在椅子上,由我來推他一次。」
——兒子瑞克
瑞克一出生就因腦部缺氧而導致腦性麻痺,四肢痙攣且無法言語。醫生認定他的人生毫無前途可言,建議他的父母迪克和茱蒂把他送去療養院。然而,瑞克的父母卻決心讓兒子跟正常人一樣活得精采。
十五歲的某一天,瑞克要求參加一場慈善路跑,而且要爸爸迪克也一起跑。迪克從來不曾參加過賽跑,如何推著輪椅上的兒子一起跑?當他們終於克服障礙,完成比賽,瑞克告訴爸爸:「當我們一起跑步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是正常人。」
瑞克的這句話,以及每次參加比賽後的笑容,改變了迪克的一生,也開啟了一段勵志感人的旅程。這對父子檔以「賀特二人組」聞名全世界,持續激勵著千百萬人,成為人們勇敢面對困難、熱愛生命、分享愛的最大動力,忠實體現他們的招牌口號:「你做得到!」
「愛可以移動山岳。」迪克為他的兒子瑞克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斯登諾.剎拉,波士頓棕熊隊球員
他們象徵鼓舞的力量,不僅對身障者如此,對所有人也都一樣。
——烏塔.皮佩格,波士頓與柏林馬拉松冠軍
作者介紹
迪克.賀特 Dick Hoyt
空軍國民警衛隊的退役中校。他的大兒子瑞克在出生時因臍帶繞頸造成腦部缺氧,而導致腦性麻痺,四肢痙攣且無法言語。儘管如此,迪克決心要讓瑞克過正常人的生活。在一次機緣之下,他們參加了一場短跑比賽,由迪克推著坐在輪椅上的瑞克跑完全程。自此,跑步成了父子倆熱愛的共同活動,他們組成「賀特二人組」(Team Hoyt),參加多項短跑、馬拉松、鐵人三項,其中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波士頓馬拉松、最艱難的夏威夷鐵人三項等。
三十多年來,賀特二人組已共同參加超過1000場賽事。後來,他們更用一個半月的時間,以跑步和騎腳踏車的方式橫越美國,為身障者募款。迪克推著瑞克奮力向前跑的身影,被剪輯成影片,上傳至YouTube,受到千萬人點閱轉寄,引發深遠的迴響。
迪克在退役之後,繼續和瑞克一起參加各項馬拉松和鐵人三項賽事,並應邀為教會、社區、公益團體及企業演講,提升一般大眾對身障者的認知,並傳達「做得到」(Yes, you can)的精神。為了改善身障人士的生活與活動能力,迪克於1992年成立了賀特基金,並於2005年改組為非營利的賀特基金會。
賀特二人組官網 www.teamhoyt.com
鄧恩.耶格 Don Yaeger
作家,獨自撰寫也與人合寫過許多書,包括美式足球明星華特.培頓的自傳《奮鬥到底》。目前定居於佛州塔拉哈西市。
【譯者簡介】陳信宏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幸福建築》《我愛身分地位》《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幸福的歷史》《101個兩難的哲學問題》(究竟出版)、《最後的演講》(方智出版)等書。
規格
ISBN:9789861341606
頁數:256,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1606
各界推薦
【推薦文】
愛的馬拉松 / 楊憲忠(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理事長)
這本《最美的奉獻》,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因為愛,迪克.賀特及妻子茱蒂沒有放棄一出生就因為四肢痙攣型腦性麻痺而被醫師視為「植物人」的兒子瑞克;因為愛,他們堅持兒子必須接受正常教育,並藉由溝通儀等科技輔具讓他重獲新生;也正因為滿溢的愛,在瑞克的提議之下,迪克用輪椅推著兒子參加慈善路跑,以「賀特二人組」的獨特方式,陸續成為跑者、馬拉松選手、三項運動選手,甚至榮登鐵人名人堂。
賀特父子檔的經驗讓我們體會到,面對身心障礙者,不要只看到障礙本身所造成的種種「不能」,而應該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並且透過各種方式協助、引導學習,讓他們的潛能充分被開發。
透過輔具,瑞克可以表達意志、實踐夢想。同樣地,其他身心障礙者的潛能也應該受到重視,讓他們能跟瑞克一樣,有機會展現自我,擁有豐富的生命。
其實,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所面臨的困境與奮鬥,也往往如同一場又一場的馬拉松。美國的迪克為兒子而跑,而在台灣,也有一群非常努力的家長,透過推動相關法令、教育、設施與設備,積極為身心障礙者的未來打拚,希望早日建構一個符合人權需求的社會福利環境。
在台灣,爭取身心障礙者基本權益的努力,跟「賀特二人組」一樣,充滿愛的故事。這場無形的馬拉松,更需要大家的加油打氣與行動參與。
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 郭豐州(東吳國際超馬主辦人)
兒子,你大了點之後我喜歡這麼叫你,比較少叫你小名,因為世界上只有我和你媽可以這麼叫你,這是我們關係中最密切的標記。今天爸爸要介紹你看這本書,我知道你不怎麼喜歡唸書,但這本書是我推薦你一定要看的讀物。
賀特二人組的故事我在多年前就知道,因為他們參加的馬拉松和鐵人三項恰恰是爸爸最熟悉的兩個運動領域。這對父子一起參賽,但是因為兒子瑞克腦性麻痺無法自由行動,都是爸爸迪克推著他跑,一場又一場地完成艱難的賽事。在他們完成的千餘場比賽中,有幾場是總長度二二六公里的鐵人賽,那是許多鐵人三項運動愛好者一生中的終極夢想賽事。看完這本書,我除了欽佩他們能完成這項世界上最艱苦且最具挑戰的比賽,對於他們家在瑞克的成長過程中,屢屢為他爭取接受正常教育的機會,最終讓瑞克得以大學畢業的過程,印象特別深刻。
兒子,你從小成長在小康環境,身體健康,加上你想參加的才藝活動爸媽都支持鼓勵,所以你一直無憂無慮地成長。爸爸唯一覺得遺憾的是,迄今沒有能培養出你追求知識、接受高等教育的動機。有個說法是「千金難買少年貧」,意思就是說,如果從小成長在物質匱乏的環境,孩子就會主動認真唸書,因為他知道求取專業知識是擺脫困境的最直接途徑。然而在現實環境中,我們只能節制物質欲望,不能故意營造貧困的環境給你,於是當我們要求你功課要達到申請大學的標準時,你會備感壓力。
瑞克不僅無法走路,也無法說話,他要表達意思時,必須使用特製的電腦,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選擇,拼出一個完整句子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瑞克很有耐心地唸書,每學期只修兩門課,共花了九年,在三十一歲時從波士頓大學特殊教育系畢業。從小時候被視為植物人,到最後大學畢業成為專業人士。迪克和瑞克父子兩人在許多場演講中都說出他們成功的心得,是要秉持「Yes, I can」的信念,勇敢地追夢,只要有決心,沒有做不到的事!
兒子,我也一直在學習如何當個好爸爸。瑞克在書中寫說:「我爸爸不僅是我的雙臂和雙腿,更是激勵我走下去的力量,他讓我得以充分發揮人生的潛力。」我也願意用各種形式陪你,陪你運動、陪你背英文,只因為愛,只因為這份父子情緣。我好期盼在若干年後,你也可以鼓勵與幫助缺乏自信的小孩,跟他們說:「Yes, you can!」
父字,二○一○年八月十四日
這樣的爸爸天下無敵 / 飛小魚(馬拉松作家)
我一度想從馬場上逃離,以為,自己再也無法跑馬拉松了。
雖然我的心裡,仍然根深柢固,對跑步有著無法割捨的濃厚情感,可說來慚愧,我的身體卻徹底背叛了我,狠狠地、遠遠地,把跑步給拋棄,就這樣,忘記奔跑的感覺。
直到讀了《最美的奉獻》,賀特父子那股永遠不服輸的精神,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克服一場又一場艱難的比賽,而且更叫人嘖嘖稱奇的是,就連擁有正常體魄的健康跑者、鐵人,終其一生也達不到他們這樣輝煌的成就。
真的是深深被震撼了,我的心裡,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漣漪,久久無法言語。
我們總是說著,我不行,我不會,我做不到,但都是還沒開始嘗試,就被一堆理由給羈絆住了,於是,我們永遠停留在原地踏步,永遠跨越不了那道無形的鴻溝,永遠突破不了現狀,無法寫下生命中的感動。
很多人對已經參加過一千場比賽的賀特二人組的故事並不陌生,在YouTube上很容易就可以搜尋到他們那部賺人熱淚、令人慷慨激昂的影片。為了寫這篇感動,我用心再看了一遍,也仔細閱讀了迪克與瑞克的「半個人生」。嚴格來說,這並不是單純的跑步故事,而是奮戰不懈、堅持到底的精神。從最初拿到一張等同於死神鬼牌的悲慘與絕望,四處碰壁以及忍受旁人異樣眼光的那種痛苦與心酸,天底下最純真、最無私、最無怨無悔的父(母)愛,驅使他們燃起一股巨大的力量,決定為小瑞克的人生負責到底。
生命終於找到一個不可能的出口。起先就只是輕敲著那扇門,打開一道小小的縫,透出一線小小的、細微到幾乎看不到的光亮,這對擁有驚人毅力的迪克而言,毋庸置疑,已經是一道不可能的生命之光了。他當然用力穿越那道截然不同的人生大門,邁開大步,毫不遲疑地往前奔跑,就這樣,改寫了全世界第一個四肢痙攣的腦性痲痺者的璀璨人生。瑞克活得比任何人都要精采,迪克當然跟瑞克一樣耀眼,而支撐他們的信念,就只有四個字:「你做得到。」
我看到四十歲的迪克,為了一圓兒子的夢想,本來不會游泳的他展開魔鬼訓練;我看到分明是沒有「行為能力」的瑞克,為了一場十五分鐘的講稿,花了十五小時才寫完;我看到這對父子從馬拉松、三項運動到最艱難的鐵人三項,甚至到後來橫越美國,一次又一次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一一穿越重重難關,奔抵終點,我的心,再也無法按捺住洶湧的翻攪。「你,到底在做什麼?」那股聲音像擂鼓般咚咚作響,在我的心裡激昂地敲打著。
我想,我不會因此而決定變成鐵人小魚。我只想,找回那個在山中奔跑、讓長髮飛揚起來、嘴角帶著一抹微笑、像精靈般的快樂奔跑小魚。這是七十歲了仍然天下無敵的迪克爸爸,以及無可救藥樂天派的迪克男子,送給我最好的禮物,把我從那個逃離的邊緣給救回來了。我想痛快奔跑,更想高聲呼喊,想對你大聲地說──
身體可以迎著風,承載著那種痛並快樂的感覺,哪怕時間是一條漫長的河流,但,最後穿越終點的那一刻,會是多麼美妙!
誰都沒有沮喪的權利 / 邱淑容(超馬媽媽)
瑞克,你真的非常「了不起」!不,苦思了數天,我仍然找不出更足以形容我對你讚嘆的詞句,只能以此聊表我大大的、滿滿的敬意!尤其是你對生命力的執著,更是值得我再努力、再學習。
這本書中最震撼我的一句話,是瑞克說的:「在跑步的時候,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身體有障礙。」真的感同身受,就如同當我騎上專製的三輪車,迎風馳騁時,的確是暫時忘記自己是裝著義肢的身障者。尤其是當我跟著跑友並肩而騎,一如往昔跑在十幾年來最熟悉的澄清湖畔,就彷彿又回到從前大夥兒一起揮汗的日子。相信瑞克與老爸在參加各場比賽時,就是那份摯愛的父子親情牽動了彼此,化成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他們奔向每一場比賽的終點。
瑞克非常幸運,成長在一個充滿愛的溫馨家庭,更可貴的是父母從不放棄他。雖然他的身障或許帶給家人些許的不便,但也正因為這份不全,使全家人緊緊的凝聚在一起。為了瑞克,家人不惜付出一切努力,只為讓他能正常的生活,擁有受教育的權利。
家人的愛,讓瑞克發光發亮,這就是為什麼瑞克總是笑著面對人生中的一切,就像弟弟羅伯常說,瑞克對他產生極大的激勵效果,也給了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有努力向前的勇氣。「人生中有什麼困難會比瑞克每天面對的挑戰更艱鉅?」哇!這真是對大家最中肯的當頭棒喝!捫心自問,你的處境有比瑞克還糟嗎?如果是否定的,那麼你根本就沒有沮喪的權利。
感恩「賀特二人組」,因為你們帶給我莫大的勇氣與鼓勵,讓我開始勾劃起去執行不可能任務的藍圖,你們行,我當然也一定行!期許自己有朝一日能騎著愛的三輪車,去完成一場馬拉松賽,甚至也許可以去環島哦!與賀特二人組的橫越美洲相比,這個計畫應該只能算是小兒科而已!
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 / 趙文崇(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
這是一本記敘有關因臍繞頸導致重度腦性麻痺的孩子和他的父親共同奮鬥的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父親迪克為了讓身罹重度肢障的孩子瑞克高興,父子共同參加了一場慈善賽跑。迪克並非運動健將,他認為自己所做的,只不過是一個父親套上跑步鞋,用輪椅推著兒子跑步。沒想到,這次的賽跑竟然啟動了父子倆近三十年、超過一千場馬拉松賽事的故事,令世人感動。
父親迪克參加長跑,是應孩子瑞克的要求,一開始沒有人期待他能跑完全程。迪克為了愛孩子,咬緊牙關跑到終點,全身虛脫,但是當他看到孩子比賽後的興奮之情,激起了繼續參賽的動機。事情的發展使他體會到,自己以及整個家庭所得到的,遠比孩子瑞克還要多,這正見證了《聖經》施比受更有福的意義。
如果這樣的活動在第一次賽跑之後就停止,或是隨後因遭遇許多參賽的阻礙而放棄,那麼這對父子的事蹟也不會令人那樣的感動。在各式的困難和挑戰中,懷抱著期望,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的執行,這就是使美好事情成就的重要關鍵!
當我看完迪克和瑞克父子檔的事蹟,心中湧起莫名的感動。我認為這整個過程就是神蹟。什麼是神蹟?神蹟不只是使瞎眼看見、腫瘤消失、癱子得以行走、痲瘋病得乾淨,甚至使死人復活。神蹟是喚醒生命、激起生命的力量,修補生命的缺陷;神蹟是克服生命的阻力,促進生命的互動,使生命學習的過程。父親迪克在協助孩子瑞克成長的過程中,父子共同開啟了使全家發現生命意義的門。他們的事蹟感動了許多生活在逆境中的人,使許多頹廢喪志的讀者得到激勵,重新啟動生命的動力,這就是神蹟。
在賀特二人組的故事中,對人生逆境的正向思考,是另一成功的關鍵態度。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是充滿正向思考的家長和積極不畏縮的障礙兒。迪克對於瑞克的障礙未曾抱怨,不但不因為孩子的障礙感到羞愧逃避,反而帶著他在社區中積極與鄰居及朋友接觸,建立關係,這是成功的重要態度。迪克嘗試各種方法,讓肢體障礙的瑞克接觸並體驗世界,在他眼中看到瑞克的「能」,而不是看到他的「不能」,這種態度也讓瑞克有了積極回應社會需求的動機。
我們可以體會,創造這項奇蹟的鑰匙就是「愛」。父子情深的愛,家庭親友的「愛」,廣大社會支持的「愛」,啟動並成就了這一切令人動容的事蹟。
本書文詞流利,描寫平實細膩。詞藻雖不華麗,字裡行間卻充滿著對生命的熱愛,對各項機會的及時把握,對人生各式挑戰的克服勇氣,真是鼓舞人心,是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上路,就對了! / 唐峰正(財團法人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想像一下,如果全台灣的階梯和圍牆都不見了,我們的視野會有多寬廣?社會將發生什麼質變?兩個同時出生的孩子,一個生活在積極正面的環境,另一個生活在消極自憐的環境,數十年後,他們將會成為怎樣的人?
空間,小至杯子,大至宇宙,形狀、色彩、材質、大小、配置與動線……一點一滴地都在形塑我們的人格、思想及世界觀。每個空間的小障礙,都會變成生活或心中的大石頭,在有形及無形之間築起人與人之間的高牆。多少想像力、創造力,關懷與未來,被這座高牆所阻隔?
多年前我在教會的推薦影片中看到賀特父子彼此相愛的美好關係。因為瑞克一個想像力的要求,從來不曾參加賽跑的迪克爸爸竟然可以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兒子,一起跑過近千場次的馬拉松賽事。當他們克服重重障礙完成比賽時,瑞克的微笑卻也改變了迪克爸爸的一生,創造出一段激勵世界各地千萬人心的奇妙旅程。
「我只是把雙臂和雙腿借給我的兒子使用。能讓瑞克快樂,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迪克爸爸最美的奉獻,展現出親情的光輝,也是推動我們勇敢面對困難、熱愛生命及分享愛與關懷的最大動力。
回顧過去三十年台灣的無障礙環境運動,「無障礙」被囿限於身心障礙者的專利,一路走來,始終艱辛。犧牲的,不僅是身心障礙者的人權,還有無數寶貴的生命,以及他們的心靈感受。台灣,禁不起再一個這樣的蹉跎!我們的未來不也正在急遽地高齡化!誰忍心讓自己的親人行動處處受限?誰又願意,我們的黃金歲月被迫與自然美景絕緣?
身體限制只會讓人行動不便,不夠友善的環境卻會讓人失去自由。為了單純的不忍,為了幸福地活著,為了平等公義,我們需要走出來,主動消弭有障礙空間。或許你正在為你踏出人生旅途的那一步而躊躇不前?誠摯邀請你看看名聞遐邇《賀特二人組》的故事,你終會發現,其實「上路,就對了」!
把「感動」化為去除障礙的「行動」 / 陳節如(立法委員)
迪克和瑞克這對父子檔,藉由特製輪椅和腳踏車一起參與馬拉松及鐵人三項的畫面,拜科技傳播的力量,激勵了許許多多的人。
瑞克是嚴重腦性麻痺者,但他的父親從未放棄任何讓他參與各項活動的機會,而瑞克所在的美國社會,也積極提供許多生活、科技及溝通的輔具,協助他去除受教育和融入社會的障礙。
透過物理治療及輔具業者的努力,我們看到瑞克扭曲的身體得到很好的支撐和擺位,也讓迪克有符合人體工學的施力點,實踐與父親一起跑馬拉松的約定。透過特殊教育、語言治療、電腦科技的設計,瑞克可以與外界溝通、為自己喜愛的球隊加油、表達情感與需求,甚至上大學深造。
反觀台灣,去除障礙的運動一直進行得很不順利,而且只是片段進行。例如最近新蓋好的八八風災永久屋,竟然有三個階梯,導致截肢婦女無法出門;許多肢體障礙同胞或行動不便的長輩,租不到(起)無障礙住宅,整個月無法出門,甚至因此喪失了就學的權利;觀光飯店有建築法規定,必須要有無障礙的設計,但所有客房內的衛浴設備卻是障礙重重;自然風景區雖提供障礙者免費進入,但大多僅能抵達停車場和無障礙廁所;教育部的科技溝通輔具預算逐年下降;新開幕的長途客運轉運站雖有無障礙設計,卻沒有一輛大客車能讓輪椅族上得去。
這本書引人深思:父母對身心障礙孩子毫無保留的付出令人動容,但如果一個社會無法決心全面去除障礙,並給予身心障礙者及其家長全面的支持,這樣的動容最後只不過變成一種憑弔。每個人都應該把心底的「感動」,化成去除障礙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