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P0100034

數字不能教你的事:跳脫迷思的致勝策略

作者 山田真哉
譯者 劉佳麗
出版日 2009-06-30
定價 $260
優惠價 79折 $205
  • 分享至
數量
無法銷售

內容簡介

★砍成本,刪預算,然後呢?史上第一次,會計師教你別輕信數字。
★經營者擅長不按牌理出牌,是因為最有利的,總是第三條路!
★認清4種數字謊言,生活大小事、企業求生存,不必再往陷阱跳。
★繼《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經營頭腦再升級!史上最暢銷會計書作家,200萬讀者強力推薦!

「《數字不能教你的事》是不讀就會有損失的大快人心之作。
由會計師自己出來說明會計的極限,這是前所未有的!」
——日本知名書評家暨作家 小飼彈

 已經有160萬人知道《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50萬人了解為什麼《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日本會計小天王山田真哉,指引大家掌握了會計的基本原則後,現在要提醒你,別被數字所綑綁!

 無論做生意或操持家計,當然要抓緊算盤。講求成本效益固然好,重視預算和計畫也沒錯,但過度執著於數字,反而會導致偏差的判斷,讓你吃大虧。

 本書從生活和商業事例出發,說明所有的經濟活動必須在「會計」與「非會計」之間取得平衡,才能順利運作。一方面幫助讀者克服對數字的迷思,不輕易受到虛假、無意義的數據所欺騙,一方面引導讀者從多重觀點思考,以更宏觀的角度看事物。

對寫真集明星來說,比維持身材更重要的事是什麼?
要小心常常把「成本效益」掛在嘴邊的人,為什麼?
A便利商店如何擠走開在隔壁的B便利商店?
在開出頭獎最多次的地方買彩券,比較容易中嗎?
吝嗇的會計師,為什麼願意砸錢在高級飯店辦婚禮?
賣專業書籍的書店,為什麼敢大方請客人坐下來看?
名家設計的流行手錶,怎樣銷售才能降低庫存的風險?
某公司的營業額第一年一億,第二年兩億,第三年預估營業額會是多少?
C資深經理人為什麼可以在三秒內作出決策?

【精采篇章】
◎數字達人不會特別做什麼——看穿數字謊言
◎比起天才CFO,更該向寫真集明星看齊——計畫信仰的迷思
◎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根本大錯特錯——效率化的失敗
◎商業不是二擇一——構思致勝策略
◎會計只是二分之一的世界——了解會計科學



作者介紹

山田真哉

1976年生於神戶的年輕新銳會計師。大學畢業後考進理想公司任職,卻遭逢該公司業績慘跌,當時不懂會計的他,據此判斷公司陷入經營危機,於是上班三個月即毅然辭職。不料這只是該公司在進行組織改造,不久即恢復優良經營體質。作者深感若非幸運考上會計師執照,該次辭職即可能成為人生最大錯誤。這個經驗讓他體認會計的重要性,從此立志推廣正確而有用的會計知識,以避免人生決策上的許多遺憾。
作者為年輕學子與社會新鮮人寫了一系列結合會計知識的《青春女會計師事件簿》趣味推理小說,推出後大受歡迎。接續的《世界最簡單的會計書》《世界最感人的會計書》更因風格新穎,使原本不碰會計書的人也讀得津津有味。
創下日本史上最暢銷會計書紀錄的則是《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在日本銷量已突破160萬冊。「竹竿小販系列」還包括《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以及本書,銷量逾50萬冊。作者擅長以親切活潑的方式介紹會計觀念,不但幫助讀者克服對數字的恐懼,不為虛假無意義的數據所欺騙,更引導讀者培養對會計與商業數字的敏感度,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事物。
曾獲2005年書店新風賞,並入圍流行語大賞。個人興趣是預測選舉結果、存錢和投資股票。官方網站「山田真哉工房」: www.cam.hi-ho.ne.jp/shinya-yamada

【譯者簡介】劉佳麗

輔大日文系畢業。從事IT產業多年後轉行投身出版界,現為專職翻譯、口譯,兼任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特約日文編譯。譯作有《和狗狗的幸福生活》《西日本鐵道旅行》,以及《下一秒,優勢還在嗎?》《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先覺出版)。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P0100034
ISBN:9789861341354
頁數:208,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789861341354
看更多

試閱

(摘自第一章 數字達人不會特別做什麼)
四種「禁忌的數字」

禁忌的數字就如同運動競賽中的禁止動作,是一種卑劣的數字。然而,數字的誤用方法多如繁星,想要加以分辨,不禁讓人感到茫然。
因此,我想在本章列舉「禁忌的數字」最具代表性的四種類型。
雖然禁忌的數字多如繁星,還是希望讀者能透過這四種代表類型,了解什麼樣的數字等於「禁止動作」。

禁忌的數字之一:刻意製造的數字

首先,第一種類型是刻意製造的數字。
刻意製造的數字,意指一開始就以「想要有這樣的數字」為目標,而產生出的數字。
比如說,以下這個問卷調查。

問題:下列城市中,你目前最想去的是哪一個?
倫敦
巴黎
羅馬
夏威夷

我曾實際向周遭朋友進行這項問卷調查,得到以下的結果(一共問了二十個二十至三十歲的年輕男女)。

答案:
倫敦三人
巴黎五人
羅馬四人
夏威夷八人

看到這樣的結果,你該不會以為「夏威夷的人氣遙遙領先」吧?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身存在著缺陷。
相對於叁個歐洲城市,只有夏威夷是屬於休閒度假島嶼。想去歐洲觀光的票源因此分散,而想在島嶼悠閒度假的人則會集中選擇夏威夷。
如果將問卷的選項調整為巴黎、羅馬、峇里島、夏威夷,結果應該會截然不同。
也就是說,這項問卷調查在設定問題之初,就已經預見「夏威夷獲勝」的結果。
話雖如此,如果你是在旅行社負責夏威夷線的人員,或許可以利用這項問卷調查所產生的數字,進行「夏威夷,再度引爆年輕人人氣」之類的宣傳活動。
問卷調查本來就會因為前提條件或調查對象範圍的些許差異,而產生出完全不同的數字。
如果將問卷調查的這種特性運用在不當的地方,要製造數字簡直是易如反掌。

資訊不完整的「存活偏差」

在投資的領域中,有「存活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說法。
請看以下的廣告文案:

本公司十支投資信託基金,全都有卓越的績效。

廣告中雖然以數字表示績效,但這些數字即便是事實,也未必正確。
沒錯,這些數字是被巧妙製造出來的。
說穿了,技巧其實很簡單,他們先發行一百支投資信託基金,實際操作後只留下成績最好的前十支基金即可。
由於其餘的九十支基金表現都很差,處理掉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重點是,只留下十支基金,可以為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廣告效果。
這類刻意製造出來的數字,是利用人們對於被摒除部分通常不予考慮,僅就對方提示的資訊便妄下判斷的習性。

禁忌的數字之二:毫不相干的數字

第二類禁忌的數字是毫不相干的數字。
毫不相干的數字,顧名思義就是雖然毫無關係,卻被使用的數字。
首先請各位讀者回想一下,我在自序中提到彩券行所用的「十二次一億日圓」。這個數字跟自己買的彩券會不會中獎毫無關係,因此是「毫不相干的數字」。
還有,比如電影宣傳時用的「構思七年,終於拍成電影」這個數字,其實也是不相干的數字。
如果說是「製作七年」,還能解讀成「親自參與製作」,但是「構思七年」指的是構思階段,會讓人覺得白白花了七年的時間在構思,或許是基於什麼理由而遲遲沒有拍成電影。
這麼一來,「構思七年」就不足以成為電影好看的理由。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常常看到這樣的宣傳用語,其主要原因在於,「構思七年」這個數字給人強烈的衝擊力。其衝擊力之強烈,讓人很難注意到「構思產生於很久以前」的事實與「電影或許很有趣」的期待,其實沒有關係。
常常在雜誌看到「話題性十足的帥哥,六十分鐘深沉告白」這樣的標題,其實這個數字也是不相干的數字,因為「採訪時間的長短」與「報導內容」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時甚至跟頁數不成比例,雖然以六十分鐘為訴求,翻開雜誌一看,卻發現只有一丁點的版面。
「深沉告白六十分鐘」,只不過是單純的事實描述而已。
順便提一下我個人的經驗,採訪時由於包含打招呼問候、開會和拍照,所謂六十分鐘的採訪,實際訪談的時間大約只有三十分鐘而已。

非得有二五○萬日圓才能開始投資?

前幾天,有一位太太來問我。
「我想差不多是時候開始做理財規畫了。例如投資信託,你看,二五○萬日圓怎麼樣?」
「這個金額還真具體,為什麼會決定是二五○萬日圓呢?」
「我有一位媽媽級朋友,最近開始投資,聽說她就是以二五○萬日圓開始的。所以,我也努力湊到這個數目,由二五○萬日圓開始應該不錯吧……」
這位太太正犯下一個錯誤。
你知道她是錯在哪裡嗎?
投資時,最重要的就是量力而為,有餘錢才去投資。而由於每個人的收入狀況、手邊財產及未來規畫不盡相同,每個人的餘錢也會有所不同。
然而,這位太太卻無視於自有資金的計算,只因為「媽媽級友人一開始是投資二五○萬日圓」,便以此基準作為自己投資的起始金額。這就是這位太太錯誤的地方。
這位太太的首要之務,應該是掌握自己有多少可用資金。要是勉強花二五○萬日圓投資,很可能使自己的生活陷於危機之中。
那麼,為什麼這位太太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呢?
那是因為二五○萬日圓雖然是周遭的事實,卻與投資金額的判斷基準沒有任何關係,而這個數字對這位太太充滿了誘惑。

讓人停止思考的說法

毫不相干的數字,有時也會成為凶器。
打比方說,政治家如果說出以下的言論會怎麼樣?
「或許這座機場的使用率低,但是為了建設已經花費高達八百億日圓,事到如今也不能說停就停。」
這位政治家或許只是單純想以「把建設落實於地方」的理由說服大眾,但是撇開這件事不談,可能有人會同意「既然已經花費八百億日圓,暫停確實很可惜」,而支持政治家的論調。
不過,請你仔細思考。
八百億日圓的確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然而這與「所以很可惜」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如果繼續建設機場會導致更大的虧損,這就不只是浪不浪費的問題。
重要的是,今後會不會賺錢,而不是過去已投入的金額有多少。過去投入的金額為「沉沒成本」(Sunk Cost),與繼續或中止毫無關係。現在虧損的八百億日圓,今後會縮小?或者更加擴大?這個才是判斷的基準。
這位政治家只是利用了「八百億日圓」這個龐大金額的衝擊力。
也就是說,衝擊力強但毫不相干的數字,是一項唾手可得的方便工具(凶器),能讓對數字不敏感的人思考陷入停頓。

禁忌的數字之三:沒有根據的數字

第三種禁忌的數字是沒有根據的數字。
意思是說,雖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根據,但是因為在呈現時用上了數字,聽起來好像真有那回事的數字。
我因為會計師職業的關係,常常有機會看到企業的營運計畫書,也常常碰到以下的案例。

〈營業額估計〉
二○○六年 十億日圓(實績)
二○○七年 二十億日圓(實績)
二○○八年 四十億日圓(預測)
二○○九年 八十億日圓(預測)

我:「二○○九年八十億日圓的營業額可以達成嗎?那可是今年(二○○七年)的四倍哦!」
社長:「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營業額都是呈倍數成長,所以應該沒有問題吧。」
我:「你們的業界市場規模只有二百億日圓,而目前的市場占有率是一成,你覺得兩年後有可能取得四成的市占率嗎?」
社長:「你說的沒錯。但我想,到時候市場規模或許也會成長為現在的四倍吧……」
我:(哼~這個人是在說夢話吧。)

誠如這位社長所言,如果依照以往的實績來做預測,營業額或許會呈倍數、再倍數地成長。可是實際的市場規模有其限度,如果市場本身沒有擴大,就沒有成長可言。
此外,為了擴大營業額的規模,往往必須擴編人員,但是人才的養成是否趕得上公司的成長,也是一個疑問。
像這樣,由單純思考所產生的預測,亦即毫無根據的數字,從旁觀者的角度看來很不真實、又極為幼稚。然而,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這種案例層出不窮。
如果只是在公司內部彼此交換著「如果業績能呈倍數成長,那就太好了」的想法,會讓人覺得很溫馨很可愛,可是這跟把預測數字列入公司營運計畫書正式發表,卻是兩碼子事。
我曾在《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一書中,說明「由於數字不會變化,因此可以使人產生信賴感」。也就是,一旦將事情數值化,人們會很容易單純地相信數字。
要是將預測數值公諸於世,就會有更多人相信。
這種毫無根據的數字,同樣也是禁忌的數字。

沒有根據的經濟效益數字

「○○隊伍的優勝,能創造一千億日圓的經濟效益!」對於這樣的經濟效益數字,你曾經質疑過它的真實性嗎?
沒錯,這也是屬於沒有根據(或基礎薄弱)的數字。
相同的事件,往往會因為發表的機構不同,而出現不同的金額。其理由在於,不同的分析者所認定的經濟效益對象範圍也會跟著不同。
此外,經濟效益當然也要包含負面的效果,比方說「由於已經舉辦過優勝特賣了,所以今年冬天就不需要有折扣活動了吧。」但是這並不能從經濟效益的金額中扣除。
如此一來,就更沒有人知道真正的經濟效益有多少了。
這同樣是沒有根據的數字。
像這種好像有根據、又好像沒有根據的數字,我們無法用「應更接近真實」的挑剔眼光去看待。以「這是為了提振景氣的數字」的寬容心態去包容它,或許才是最恰當的態度吧。

禁忌的數字之四:紙上談兵的數字

第四種禁忌的數字是紙上談兵的數字。
所謂紙上談兵,指的是計算數據時一切都沒問題,但實際運作起來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舉例來說,有一位小學生的暑假作業有兩百頁,他心中盤算著:「暑假一共有四十天,只要每天寫五頁就可以了。」因此他決定每天只寫五頁暑假作業。
想當然爾,一整個暑假中,一定會有因為返校、游泳、家族旅行、玩累了等等理由,而導致當天無法寫作業的情況。因此,到了暑假的最後一天,總是還有一堆作業等著寫,常常落得拚死拚活趕作業的下場。

徵人廣告的數字陷阱

即使長大成人了,紙上談兵的情況還是沒有改變。
這裡我準備了一道題目。

〈問題〉
你看到以下的徵人廣告,有什麼想法?
「工廠工作。時薪一千日圓,可月入三十萬,宿舍完善。」

(思考時間→一分鐘)

是不是有那麼一瞬間,你會認為:「一個月能有三十萬日圓的收入,這倒是一份不錯的工作」?
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你就中了廣告主的圈套。
一個月三十萬日圓除以一千日圓,是三百小時。
為了得到月薪三十萬日圓,必須一整個月不休息,工作三十天,每天得做十小時。
這麼一來,你也能了解為什麼廣告中會寫「宿舍完善」了。因為要拚命工作,所以住家與工作地點的距離愈近愈好。
如果這是短期的工作,或許還能應付得來。一旦做上幾個月,恐怕身體會吃不消,這根本就是違反勞基法。
「月入三十萬日圓」就是名符其實的「紙上談兵的數字」。

中小企業有七成面臨危機?

你有聽說過「日本的中小企業,有七成都是虧損」嗎?
這個數字可是赫赫有名,因為是由國稅廳根據法人稅的數字所公布的。
許多人因為這個數字而認為「七成中小企業面臨危機」,但這其實也是無稽之談。
箇中原因相信也有很多人知道。因為有許多公司實際上有盈餘,卻刻意將帳面做成虧損。
理由很簡單,因為公司要是有盈餘,就會被多課稅,所以公司通常會增加老闆的薪資,或是利用家人親友報薪資,故意把帳面做成虧損,以減少稅金。
因此,或許的確有許多中小企業經營得很辛苦,但是還不至於「七成面臨危機」那麼慘烈。
反過來看,有許多公司雖然實際上是虧損,但如果照實作帳,銀行融資就會被中止,於是便粉飾帳面,做成有盈餘的樣子。
如此一來,全國究竟有幾成中小企業面臨危機,根本無法由這個數字得知。
「有七成虧損」這個數字,實際只是國稅局帳面上的數字而已。

對於數字,不必特別做什麼

本章說明的就是「禁忌的數字」的四種類型:刻意製造的數字、毫不相干的數字、沒有根據的數字、紙上談兵的數字。
我一開始便說過,雖然是事實但未必正確的「禁忌的數字」,之所以棘手,在於有人一看到數字,思考便會陷入停頓,或者只因為它描述的是事實,就一個勁兒地相信它。
身為接受數字的一方,當我們看到數字時,必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或者不要那麼信任數字。
而且要養成判讀隱藏於數字背後意義的習慣。

順帶一提,那些對數字敏感的專家們,平常又是如何面對數字的呢?其實大部分的專家並不會刻意做什麼。
各位不要誤會,應該說,他們不是怠於解讀數字背後的意義,而是不會因為看到數字就對它們另眼相看。換句話說,對數字和文字都一視同仁。
文字有時會曖昧不清,有時也會撒謊。而專家在面對數字時,也同樣抱持著數字「有時會曖昧不清,有時會撒謊」的想法。
不需要因為是數字,就特別小心提防。
因為數字原本就是文字的一種。
只是,這是需要調適的。因此,對數字免疫力低的人,請先訓練自己,經常判讀隱藏於數字背後的意義。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