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說話練習2:培育內心堅韌、不畏失敗的不倒翁孩子
媽媽的說話練習2:培育內心堅韌、不畏失敗的不倒翁孩子
close
商品編號:06800021

媽媽的說話練習2:培育內心堅韌、不畏失敗的不倒翁孩子

오뚝이육아
作者 尹智映
作者原文名 윤지영
譯者 馮燕珠
出版日 2024-05-01
定價 $360
優惠價 79折 $284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 試閱

內容簡介

★出版不到一年,已影響超過2萬個家庭,暢銷書《媽媽的說話練習》作者全新力作!
★20萬粉絲追蹤,百萬按讚肯定, 韓國最受歡迎國小老師,18年教職珍貴經驗分享!
★獨創「不倒翁育兒法」,百萬父母讚歎:「一本簡單卻值得重複閱讀,整本都想抄錄下來的育兒指南!」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林怡辰(閱讀推廣人)──共鳴推薦

一百句諄諄教誨,不如一句關鍵好話
用共鳴與教導並行的溫暖話語,鍛鍊孩子的心靈肌肉
內在堅強的孩子,任何人生課題都能迎刃而解

父母都希望孩子一生順利,然而,人生豈能毫無挫折?與其從旁保護,不如給孩子不倒翁般、摔倒卻一定能再爬起來的堅韌力量。
韓國最受歡迎的國小老師尹智映,延續前作《媽媽的說話練習》兼具療癒與實用的風格,透過一段段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與對話,改善親子互動與溝通品質,培養出擁有高度自尊與復原力,內在堅韌、不畏挑戰的不倒翁孩子。

∕不倒翁育兒秘訣搶先看∕

★身為父母,別對自己過於嚴厲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其實正是對待自己的態度,嚴以律己的父母也不容易接受孩子的錯誤,所以對自己寬容一點吧!
★身為父母,別忘了與自己對話
→和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是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第一步。
★身為父母,釐清自己的教養模式
→以共鳴和教導為判斷基礎,可以區分四種教養模式:旁觀者、獨裁者、朋友型、導師型。意識到自己慣性的思考與對話模式,才能啟動變化。
☆幫助孩子,培養強壯的心靈肌肉
→情緒發展是後天的,自尊和復原力都是後天可以培養的心靈肌肉。
☆幫助孩子,培養調節情緒的能力
→了解自己的情緒就像天氣預報一樣,你無法改變天氣,但可以預先知道如何應對。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感受與情緒
→透過具體提問幫助孩子把模糊的感受明確化,才能同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一句明確的提問比反覆指示會更有效果。

∕讓孩子與父母都幸福的溝通法∕
◆以前,你可能這樣對孩子說過
╳「這有什麼好哭的?不准哭!」
╳「寫作業和念書本來就是學生的本分,不要鬧脾氣,寫完才能玩!」
╳「不是說好玩完了一起整理的嗎?為什麼不遵守約定,還要媽媽幫你整理。如果不肯收就統統扔掉!」
◆ 現在,你可以這樣說
○「沒關係,你先哭完再跟媽媽說,媽媽等你。」
○「是因為功課太多覺得累,還是題目太難?如果累的話就先休息一下再寫。如果是太難,那媽媽可以教你。」
○「要收拾覺得很煩吧?看你玩得開心媽媽也高興,可是如果玩完都丟給媽媽收拾,媽媽心裡也會覺得不開心喔。」

∕讀者好評推薦∕
◎這本書讓我和青春期的孩子也能有愉快的對談。
◎一本值得重複閱讀,幾乎讓人想整本抄錄下來的最實用育兒書。
◎不只是孩子,這本書讓我也跟著一起成長了。
◎在這個時代生存,韌性是必不可少的,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養成一顆牢不可破的心靈!
◎父母把孩子的缺點視為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問題,就能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韌性!

【作者簡介】尹智映(不倒翁老師)
育有一子一女,並擁有十八年資歷的國小老師,人稱「不倒翁老師」。在教學生涯及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充分體悟到比起父母和老師一百句「正確的話」,還不如一句「好話」更有助於孩子成長。從經驗中意識到自己無意識地把消極、冷嘲熱諷的話說給孩子聽,於是認真思考如何更親切、更溫柔地表達心意。
在回顧和改善自己說話習慣的過程中,以「不倒翁老師」的筆名在Instagram、個人部落格、YouTube上連載教育內容,積極與媽媽們溝通,希望能幫助讀者培育更多內心堅強的孩子。
著作有《媽媽的說話練習》(二〇二〇年韓國最大圖書網站yes24年度圖書)、被選定為世宗圖書的《小學自尊感課程》以及為教師準備的班級管理指南書《小學自律的力量》。
Instagram(韓):jiiyoung82
Instagram(中):jiiyoung_taiwan
部落格:blog.naver.com/jiiyoung82
e-mail:jiiyoung82@naver.com
YouTube:youtube.com/@jiiyoung82

【譯者簡介】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記者、公關、企劃,後辭去工作隻身赴韓進修,回國後踏入翻譯界,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媽媽的說話練習》《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等。工作聯繫:yenchu18@gmail.com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6800021
ISBN:9789861339221
EISBN:9789861339214
240頁,25開,西翻,平裝,套色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推薦序:孩子會怎麼回應你,取決於你如何與他互動   陳志恆
推薦序:說好話,成為孩子仰光的存在  宋怡慧
序:給那些與孩子常有情緒衝突,溝通困難的媽媽們 

第一部   介紹不倒翁育兒
第1章    不倒翁育兒是什麼?
不倒翁育兒︰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
不倒翁育兒的核心︰父母與孩子的積極互動 
第2章    必須先知道會在哪裡跌倒
了解父母自身的脆弱點
了解孩子的脆弱點
不足的父母、不善表達情感的父母
與自己對話 
第3章    不倒翁育兒是正向積極的育兒
正向看待孩子
尋找負面言行背後隱藏的真心
積極地看待身為父母的自己
以積極肯定的態度自我對話 

第二部   不倒翁育兒,父母的共鳴和教導很重要
第1章    不倒翁育兒,父母的共鳴很重要
讀懂孩子的情緒
表達父母的感受
交流情感,也傳遞關愛
導正對共鳴的誤會 
第2章    不倒翁育兒,父母的教導很重要
為孩子提供適當的解決方法
向孩子明確說明
導正對管教的誤解 
第3章    從不倒翁育兒觀點,觀察父母的四種類型
「做不做隨便你。」──旁觀者父母
「我不是叫你提早準備?」──獨裁者父母
「太困難就別做了。」──朋友型父母
「那種時候就這樣試試看吧。」──導師型父母

第三部   不倒翁育兒在現實生活中是這樣活用的
第1章    培養內心堅強的孩子
對犯錯的孩子︰不要質問「為什麼?」
對說謊的孩子︰避免命令「要誠實!」
對把玩具帶回家的孩子︰不要說「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
對失約的孩子︰不要質問「為什麼不守約定?」 
第2章    培養能夠調節情緒和行動的孩子
對不服輸的孩子︰如何安慰自己受傷的心
對愛哭的孩子︰讓自己停止流淚的方法
大人已經陪玩半天,卻哭著要多玩一會兒的孩子︰自我安撫的方法
不是消極的孩子,只是不會處理消極情緒的孩子 

結語︰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的不倒翁育兒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孩子會怎麼回應你,取決於你如何與他互動陳志恆

之前,我曾寫過一本相當受到歡迎的教養書《擁抱刺蝟孩子》。有一次,我被一位家長問到:「刺蝟孩子是怎麼形成的?是因為缺乏自信嗎?」

我看過很多刺蝟幼童和刺蝟青少年,認真想想,刺蝟孩子的成因很多。也許是大腦發展的關係,也許是青春期的身心變動,也許是遭遇嚴重挫敗或創傷,也許,孩子就是天生具有高敏感氣質。然而,我知道更重要的原因。我告訴這位家長:「孩子會怎麼回應你,取決於你怎麼和他互動。」

正如《媽媽的說話練習2:培育內心堅韌、不畏失敗的不倒翁孩子》一書作者談到的,育兒工作中,關於如何讓孩子吃飽、穿暖等任務相對簡單,面對與處理與孩子之間的情緒矛盾,才是大魔王等級的挑戰。而所謂的刺蝟孩子,正是容易表現出劇烈情緒,也容易引爆家長的情緒火山。

前幾天,幼兒園大班的女兒放學回家,照慣例會來段「放學後自制力崩潰」,但這回卻眉開眼笑。我和太太卸下緊繃,輕鬆問候孩子的學校生活,談到某件事時,女兒突然臉色大變,沒有應答。太太再問一次,女兒竟用手指著太太,大聲發出:「哼!哼!哼……」的聲音。

「怎麼可以對媽媽這麼沒禮貌,媽媽只是想關心妳耶!」我連忙呵叱,孩子雖然不再說話,但仍然心情不佳。我很想要求孩子立刻向太太道歉,但隨即意識到,剛剛我的憤怒被孩子挑起了,需要先自我安頓。

稍晚,女兒洗完澡,我幫女兒吹乾頭髮時,再度提起這件事:「剛剛妳回家時,媽媽問妳問題,妳對媽媽說話的口氣很兇,妳有發現嗎?」女兒沒回答,我繼續說:「這樣說話,會讓媽媽很不舒服,我聽了也有些生氣喔!」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妳可能不想回答媽媽的問題,或者是累了。但是妳的口氣不該這麼兇,我希望妳可以語氣溫和地說話。或許,妳可以好好地告訴我們:『我不想說』,或者:『我現在不要回答這個問題』。」

女兒點點頭。我知道她聽進去了,也許下次還會出現類似狀況,但一次會比一次進步。後來女兒告訴我,她其實已經回答了,只是我們沒聽到,而她不喜歡別人一問再問。

我選擇在孩子情緒緩和後,與孩子積極對話。我心平氣和地說出孩子做了哪些事,需要如何調整,也讓孩子知道,我願意理解她。當然,我也謝謝她願意說出心情與想法。

《媽媽的說話練習》出版後,在國內好評不斷;《媽媽的說話練習2》主要介紹作者的育兒理念「不倒翁育兒法」,特別運用在應對與孩子情緒衝突時。

不倒翁育兒法的核心精神,就是與孩子進行積極正向的對話,讓孩子感到被接納與被肯定。而非說些消極否定的話語,讓孩子感到無力挫敗甚至自我放棄。特別是面對多愁善感或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的孩子,《媽媽的說話練習2》書中,依然有許多具體的回應例句,讓讀者好懂易上手。

本書更大的亮點,是引導家長回到自己身上,觀察與反思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試著理解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父母。唯有自我覺察,才能開始調整,修正與孩子說話與互動的方式。而你也許會發現,自己才是刺蝟家長。這時候,你需要先擁抱自己,安撫與支持自己。大人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學。

最後,許多人問,為什麼書名是「媽媽」的說話練習,難道爸爸都不需要調整或改變嗎?其實,作者本身就是個媽媽,她敘說的是自己身為母親遇到的挑戰,因而如此命名。

然而,我也認同,不只媽媽,爸爸也負有育兒教養的責任。任何與孩子互動的照顧者,都適合翻開這本書來研讀。當越多大人懂得如何與孩子有智慧地對話、更良善地相處時,孩子便更有機會成為善於調節自我,並能獨立自主的成人。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

 

推薦序說好話,成為孩子仰光的存在宋怡慧

作者在韓國是風靡教養圈,人稱不倒翁老師的尹智映。她認為父母只要找對溝通的方式,育兒其實是愛與被愛的修練場。她獨創的「不倒翁育兒」則是透過感情交流與理性溝通來解決彼此的矛盾,同時,透過度化練習培養孩子的自尊感和復原力。

她在這本書傳遞重要的溝通智慧在於「說好話」。「好話」蘊含溝通者溫暖又精準的表達,每個言語都藏有善意的力量。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的四種教養模式:旁觀者、獨裁者、朋友型、導師型,它也協助我釐清自己的溝通模式。當大人真誠對小孩說出:「過去我也是這樣的。」「你真的做得比我好多了。」「沒關係,我們可以再試試。」就能幫助孩子一起釐清困難的所在,陪伴他們找到調整的方向。父母積極正向的回饋,是我們對孩子溫柔又寬容的教養底線。這能讓他們明白,任何情緒都是可以被接納與支持的,只要你願意不畏困難,培養堅韌的心靈肌肉,就有機會不斷超越困難。

《媽媽的說話練習2》保留前作實用療癒的文字風格,透過大人理性覺察、正向溝通的說話模式,讓孩子學會壯大心理資本,進行真實情感的互動,大人積極正向的語言,可以讓孩子擺脫挫敗與恐懼,練習自尊和復原力的心靈肌肉。尹智映給我們一份溫暖的溝通書,得到相互的護守與雙向的共鳴,道家說:「上善若水。」就像書中的不倒翁不管遇到任何困境,都在鍛鍊內心強大的力量。我想,雨季或許不會驟停,但絕對有人幫你撐傘擋雨,如我們在孩子生命的仰光存在。

(本文作者為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看更多

給那些與孩子常有情緒衝突溝通困難的媽媽們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有個剛上國中的女兒和小學三年級的兒子。我一直希望孩子們能快點長大,因為育兒真的很難,在家裡撫養孩子比在學校教導孩子更難。

撫養孩子時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情緒上的衝突。比起做菜,說服不吃東西的孩子吃飯更難;與教導孩子相比,說服和安慰討厭學習的孩子更難。一天只寫一頁習作而已,邊寫卻邊抱怨;明明玩了一整天,卻還是吵著說沒玩夠,不想回家。這些情況在成人的認知裡應該是完全無法理解的吧?該怎麼處理?不只困難,也很為難。

我一直努力在人際關係中盡量不製造矛盾,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職場同事關係,我都盡量避免發生衝突。當情緒不滿時,比起為了解決而試圖對話溝通,我通常會選擇不表露情緒。即使有不滿的地方,大部分都會忍過去。我很少坦率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幾乎沒有抱怨過辛苦或請求幫助。在未曾體察自己內心的情況下,實實在在地履行自己的責任和分內工作,避開對立和摩擦。這是因為解決矛盾的情感能量消耗太大了,在人際關係中,避免矛盾是我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與對方保持距離避免衝突,這種方式雖然對我在社會生活中有利,但成為母親後,卻反而成了與孩子建立關係時的絆腳石。孩子不像大人一樣會預測矛盾、事先防止衝突或適當迴避,因為他們並不擔心是否能和平相處,對這時的他們來說,自己的需求更重要。

我的大女兒性格比較溫順,所以在養育過程中沒有什麼太大的衝突,但是卻特別容易與弟弟發生爭吵。兒子的性格則比較敏感,只要事情不如己願,就會感到很大的失落或挫折感,無法處理負面情緒。

例如沒吃到想吃的東西雖然很可惜,但只要安慰自己明天再吃就好。可是兒子只要遇到不順,情緒就無法轉換,一直被不滿的情緒束縛,也常把這種情緒能量傾注到親近的人身上,尤其是媽媽。

即使用「我知道你很想吃」(共鳴)或「現在沒有,晚一點再吃吧」(說明)的方式溝通,通常沒有什麼用,根本無法進行對話。他會固執地耍賴、糾纏,直到滿足需求為止。每當這種時候,我腦袋裡都會想「又開始了。」「這回他不知道又要鬧幾個小時了。」

子︰我要在麵包上抹果醬吃。
母︰這樣啊,可是現在沒有麵包耶。媽媽煮好飯了,先吃完飯,晚一點再出門買麵包吧。
子︰可是我現在很想吃……為什麼沒有麵包?
母︰我知道你現在很想吃,可是現在就是沒有啊。媽媽不是說會去買嗎?等晚上回來再吃吧。
子︰那妳為什麼要買果醬?
母︰你怎麼又這樣說話了?

因為過去一直習慣避免與人發生衝突,能不吵架就不吵架,所以我缺乏如何調節情緒、應對矛盾的經驗和知識。每當面對這種情況時,腦海中都會充滿問號,心想「這種時候該怎麼說呢?」「該怎麼做才好?」我在不善於處理情緒的情況下成為了母親,所以很難透過溝通解決與孩子的情緒爭執,也就很難累積親子間的紐帶。

孩子的不平與不滿、耍賴和固執導致的能量消耗,可以說是每個媽媽都會經歷的過程。不只像我這種習於迴避矛盾的人對孩子的情緒衝突感到棘手,我想對所有的媽媽來說應該都是個難關。

餵食、幫孩子洗梳、哄睡……這類育兒勞動會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減少。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媽媽在體力上也稍微可以喘息,但另一方面孩子也開始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於是與孩子的情緒鬥爭開始了。在需要代為滿足所有需求和欲望的嬰兒期,媽媽的身體會感到疲憊。然而到了開始表達自己意願的幼兒期,媽媽內心的疲憊會大於身體。只要不和孩子發生情緒上的矛盾,育兒就會變得很輕鬆。但要怎樣才能那樣順心如意地養育孩子呢?「不倒翁育兒」或許就是答案。

不倒翁育兒是透過感情交流與溝通來解決矛盾培養孩子的自尊感和復原力的育兒法透過共鳴和教導積極的相互作用幫助孩子對自己和世界產生正面的想法這就是不倒翁育兒的核心

成為母親已經十多年了,現在和以前比起來,養育兩個孩子變得更輕鬆又有趣。當然育兒絕對不容易,但至少現在比較得心應手了。若要說和以前有什麼不同,我想最大的差異就是現在幾乎不再與孩子們發生情緒上的衝突。因為孩子變得很聽話了嗎?也不是那樣。雖然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的確少了一些必須操心的地方,但兒子還是兒子、女兒還是女兒,他們仍是一個小學生和一個國中生,不同的角色還是有不同的問題。

一路走來,經歷過生氣、咆哮、訓斥、事後懊悔、煩惱、認真反省等與孩子的情緒衝突後,現在算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較順手了。每一次面對情緒上的難題都努力嘗試解決,也因此產生心靈的肌肉,累積穩固的能量。現在若再遇到類似情況,我會這樣說:

 

想吃麵包啊,可是現在沒有耶。想吃卻沒辦法吃到的心情,媽媽可以理解。可是聽到你這樣質問為什麼沒有麵包?媽媽有點難過,感覺好像要罵了。你因為現在沒有麵包吃而難受,媽媽因為覺得好像被兒子罵,心裡也不好受。晚一點媽媽就去買,等你晚上回來再吃吧。

這樣透過情感交流解決矛盾的對話與溝通,可以說是我在成為媽媽之後,特別是在養育老二的過程中學到的。

回想起來,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其實我自己也成長了很多。因為有那些過程,才成就現在的我,真得謝謝我的孩子們。但我想不只是我,為人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一定都會與孩子一同成長。育兒是父母學習和成長的第二次機會。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會育兒,也經過反覆嘗試,才逐漸成長,成為「資深媽媽」。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熟練某件事,當然一定有一開始就順利輕鬆兼顧生活和育兒的媽媽,但我相信像我一樣經歷反覆嘗試,從經驗中逐漸學習的媽媽更多。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擔任父母,養育孩子就是大大小小各種難關的延續。我們無法阻止育兒時面對的難關和考驗,但可以改變應對的方式和態度。不是要矯正孩子,而是由身為父母的我們下定決心改變,才能把對孩子的負面想法和擔心轉移到正面的理解和信任上。

為了長久幸福的生活必須擁有自尊和復原力這二種堅實的心理資本但這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靠後天的建立發展如果有正向溝通時時給予溫暖共鳴和理性教導的父母相信孩子必然會像即使摔倒也能夠自己重新站起來的不倒翁一樣成長為不畏困難內心強大的人

看更多

試閱

第1章    不倒翁育兒是什麼?

不倒翁育兒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

每個父母養育子女的方式都不同,這取決於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價值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也是,所以育兒方式沒有正確答案。育兒方式很多,但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自立」,也就是幫助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成年人。人並不是一出生就能獨自生活,也不是靠自己就領悟到獨立生活的方法,所以父母必須在身邊保護、照顧和教導,這就是育兒。

父母給孩子的三種支援

為了讓孩子自立,父母提供的支援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照顧。這裡是指保護孩子免受危險,滿足孩子的食、衣、住、行需求及生活上的一切。照顧是與孩子的身體發育、穩定成長相關的事。

第二,教育。讓孩子可以學習,開發智能、性格與能力。包括讓孩子上學、上補習班或父母生活上的教導,都可以說是教育方面的支援。這與孩子的智力成長和認知發展有關。

第三,情緒。了解孩子的心,給孩子可以安心自在表達的機會,並與孩子產生共鳴和交流。這個部分與孩子的情緒發展有關,如果說照顧和教育支援需要父母的經濟資本和知識資本,那麼情緒支援就需要父母的心理資本。

父母為孩子提供的三大支援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培養孩子「自立」。照顧支援身體自立、教育支援經濟自立、情緒支援心理自立。

疏於情緒支援的兩個原因

沒有父母會對孩子完全不管、不教導,不過一般父母比較關注在身體發育和認知發育上,對情緒發育相對沒那麼在意。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不易暴露缺乏。在身體發育方面,孩子與同年齡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容易就可以察覺到身體發育的差異,「我的孩子個子比較小」、「我的孩子好像比較瘦」,於是父母會提醒自己「多注意孩子的飲食」、「讓孩子早睡早起」,尋求補救的方法。認知發展也是如此,透過學校或補習班的學習成果,可以知道孩子是否跟得上進度、哪些科目比較需要加強、可以再提供什麼幫助等。身體或認知上的缺乏只要用心觀察不難發現,但是情緒上的缺乏不只很難表現,父母也不易察覺。多數父母只要覺得孩子吃飽、睡好,通常不會太注意孩子的情緒狀況,所以很容易疏忽情緒支援。

另外,很可能父母本身也沒有足夠的心理資本。要給予些什麼,自己得先擁有才行,心理資本也是如此。如果父母本身就未曾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得到理解及自在表達情感的經驗,在成為父母後,通常也不在意幫助孩子情緒發展的必要性,或不知道該如何做。

即使父母疏忽了情緒支援,但只要能給予完整的照顧和教育支援,表面上看起來,孩子仍是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但孩子可能會在家庭中感受到被冷落、孤立感、漠不關心,即使在外界看來孩子的成長環境無可挑剔,但內在卻會因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共鳴和理解而感到情緒上的匱乏。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孩子的心理會生病,會感到孤獨。

父母的角色無可取代

情緒支持非常重要,這是為人父母無可替代的作用。照顧支援可以尋求外力協助,可以花錢請保姆或者送到託嬰中心;教育支援也有替代方案,學校、補習班,甚至請家教,可以尋找各種專家。

但是情緒支援不能外包。我們可以找到代替父母照顧孩子吃飯、教導孩子的人,但卻無法找到能夠真誠與孩子建立共鳴和理解孩子想法和情緒,鼓勵並幫助孩子安心表達的人。為了孩子的心理自立,情緒支援是只有父母才能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照顧或教育方面有各種領域的專家,這些專家可能可以比父母發揮更好的作用,但是沒有一個專家可以取代父母在情緒和心靈上對孩子的支援。

只要經濟許可,照顧支援和教育支援可以盡情尋求外界幫助,但情緒支援不行。照顧或教育支援會受到父母收入或經濟能力的影響,但情緒支援則不然。 換句話說,任何父母都可以不受經濟限制地給予孩子情緒支援,這就是父母在孩子心靈成長中的最重要的角色。

父母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如果經歷過充分的共鳴和理解、感受過積極的支持,那麼為人父母後,也會自然而然給予孩子情緒上的支援,培養孩子健康、穩定的心理力量;相反地,如果小時候沒有人傾聽、關心自己心中的想法,那麼當了父母之後,就很容易重複自己小時候經歷的模式。如果有個情緒發展不足的童年,那麼要幫自己的孩子培養健全的心靈相對困難許多。從原生父母那裡得到的照顧、教育、情緒支援的標準,將成為養育子女的基礎。

不過情緒發展是後天的,自尊和復原力都是後天可以培養的心靈肌肉。不倒翁育兒是透過父母的情緒支援,培養孩子的自尊和復原力。即使是在心理資本不足的情況下成為父母,只要透過不倒翁育兒,與孩子積極對話和溝通,也可以成為能培養孩子健康心靈的父母。

培養孩子的自尊和復原力永遠不嫌遲,即使是在青春期因叛逆讓親子關係扭曲、孩子心門緊閉、缺乏溝通的情況下。父母只要不放棄給予關心,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心靈也會健康成長。復原和成長的最佳時期就是現在。

 

第2章必須先知道會在哪裡跌倒

了解父母自身的脆弱點

因為愛,父母可以將自己擁有的所有東西都給孩子,但前提是必須擁有。復原力也一樣,想培養出摔倒也像不倒翁一樣重新站起來、復原力高的孩子,就要從父母自身開始培養復原力。當父母努力克服逆境和難關時,孩子也能從旁學習如何面對人生的困難和痛苦。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父母自身的復原力呢?為了成為不倒翁般的父母,首先要知道自己可能會在什麼情況下摔倒。思考一下,我在什麼情況下最脆弱、容易被什麼樣的情緒左右、我能夠忍受的極限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會感到心情舒暢。知道身為父母的自己有哪些脆弱和不足,以及因此導致的錯誤思考模式,才能找到好好處理的方法。也才能避免一直在原地踏步,轉而向前邁進。

每個人的脆弱點都不一樣,要知道自己的脆弱之處並不容易,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了解自己。仔細觀察找出自己的脆弱點,坦率承認,面對真實的自己,這其實很難。我就以自己為例,談談我的脆弱點吧。

脆弱點對生活的影響

我從三年前開始拍YouTube,但沒過幾個月就放棄了。影片和文字表達很不一樣,編輯的方法也不同,我下了不少功夫。從企畫到剪輯,對我來說都很難,因為我並不擅長使用電腦。從剪輯到字幕,我一樣一樣從頭學習,就這樣經營著YouTube,但很快就遇到瓶頸,最終還是放棄了。

最近我又重新開始先前中斷的YouTube頻道,我發現自己三年前放棄YouTube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不會剪輯後製。雖說現在影片企畫和剪輯對我來說仍不是件簡單的事,但真正的問題是在影片上傳後,看到自己費盡心思拍攝剪輯的影片點閱率那麼低,讓我心情很不好。真正的困難不是剪輯,而是我的時間和努力沒有成果,所以之前我才沒繼續拍片經營YouTube,純粹是因為我性格上的脆弱點。

我是一個追求成就、完美主義的人。現在好多了,三年前我的完美主義幾乎可以說是病態,所以在剪輯或後製上都要求完美,不容許一點馬虎。而且因為我是成就導向型的人,所以對費盡心思製作的影片沒有得到熱烈反應尤其感到難受,要是再看到有人按了「不喜歡」就更灰心了。面對不完美和沒有成果,是我最脆弱的時候。

時隔三年重啟的YouTube頻道,點閱率仍然很低,但是我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失望或灰心。我把它當作是處理脆弱點最佳的練習機會,即使下定決心要做好,但也會有事與願違的時候,這對我來說都是珍貴的經驗,也是讓我內心強大的機會。

要收穫必須付出,但付出不一定就能得到預期的收穫,還會產生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的懷疑。但是拋開結果來看,過程中也有很多具有意義的部分。現在我正透過經營YouTube頻道學習,雖然不能說完全不執著於點閱率了,但至少不會因為點閱率而放棄,我終於真正下定決心繼續嘗試,這都是因為我知道了自己的弱點。

每個人的脆弱點都不一樣

人其實都是軟弱的,看起來再堅強的人也有難以忍受的脆弱,世上沒有不會受傷的人。

父母和孩子都有脆弱點,但是父母往往專注在了解孩子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擅長什麼、哪裡容易失誤,卻不曾想過自身的脆弱之處。很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重視什麼、生活中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以及為什麼重視,這些屬於自己的故事。

即使不了解自己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但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和打擊卻很明顯。缺乏自我理解會影響到人際關係,因為不了解自己,可能對自己有一些錯誤的解釋,就像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剪輯影片困難才放棄YouTube頻道,實際上卻是因為無法忍受點閱率下降。我們不了解自己之前,會去找一個看似正常的理由來合理化行為,這樣或許能立即帶來心理上的安定自在,但卻會成為妨礙成長的因素。

我們沒有想像中那麼客觀地看待自己。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會使用各種防禦手段。因此應該找出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並固化的自我保護模式和脆弱點,只要有自覺並面對,就能改變。就像我決心不再拘泥於成果,繼續堅持製作YouTube影片一樣。只要能客觀地看待自己,行動就會發生變化。

如果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感到自在、在什麼情況下會緊張,就可以找到和孩子相處的方法。讓孩子做喜歡的事情,盡量避免做不喜歡的事情;知道孩子緊張的原因,就能找出讓他放鬆的方法。我們對自己了解越多,就能和「我」相處得越好,知道「原來我也有這一面啊」,理解「原來是這樣所以我才會那樣做」,就可以用更舒適的方式對待自己,這樣也才能照顧好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觀察身為父母的「我」的脆弱點

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時間大概只有二十年左右,但我們都要和自己過一輩子。我們試著去理解孩子,想好好撫養孩子,努力和孩子相處,那麼對於「我」,是否更應該努力理解,和自己好好相處呢?

和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就是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第一步。要成為好的父母,了解、觀察、反省身為父母的「我」在情緒上哪裡比較脆弱是很必要的。

老實說,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會有很難改變孩子的時候,能確保改變的只有自己,所以變化應該從我開始。如果對自己有所了解,能客觀地看待自己,就可以把困難的情況當作克服脆弱點的過程和成長的機會。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