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欄
書活網特推
感謝大家,在《流》5/17開放預購後,40小時之內搶光了本網的精裝版數量。
東山彰良先生也在6/18圓滿完成訪台演講,感謝這場作者和爆滿讀者的相聚。
由於全國各地讀者無法在連鎖書店或這場台北演講場上購得精裝版,但又很希望能夠典藏,
書活網最後爭取到少量精裝版,讓您有輕鬆購得的機會。敬請把握。
圓神新書系,「小說緣廊」還要帶給你的驚喜預告。
2015年7月16日,東山彰良(本名王震緒)榮獲日本第153屆直木獎,這個消息不僅撼動了日本出版界,也在臺灣造成熱烈迴響。這不僅僅因為東山彰良是一位臺灣籍作家,而是因為《流》這部作品竟同時擄獲九位重量級評審的青睞,得到史無前例的滿分殊榮!大家都知道,直木獎評審齊聚一堂,常免不了一番唇槍舌戰,但《流》卻是大家毫無異議,在第一輪就一致通過的作品,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流》卻讓奇蹟發生了!
《流》的魅力是什麼呢?
想要訴說中文版的「流」,封面字體這樣來!版權取得最後關鍵,獨家刊載製作前傳:譯者譯後記。
內容簡介
★第153屆直木獎得獎作品,九位重量級評審全票通過的滿分奇蹟,二十年一度的傑作!
★博客來選書推薦
魚說:「只因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
我們都像是活在水中,流著他人看不見的眼淚……
事情發生時,葉秋生還只是一個年少輕狂的十七歲高中生。
那一年,總統逝世,臺灣逐漸換上了愛迪達慢跑鞋的氣氛,女人在打麻將時抱怨物價飛漲,男人忍受著下班還要做家事的生活,年輕人則忙著談情說愛。祖父就是在那時候被人殺害。
祖父是山東老兵,他待家人嚴苛,對弟兄們卻很講義氣,甚至把昔日同袍的遺孤當成親生孩子般扶養。深獲人望的他,究竟為什麼慘遭殺害?祖父離世時,葉秋生沒有痛哭,但死亡疑雲卻像投入心湖的小石子,使他做什麼事都意興闌珊。在命運之線的牽引下,他決定親手揭開真相。
身處時代洪流的人們,看不見彼此的淚……少年狂放不羈的成長故事,穿插著祖父之死的謎團,在歡笑與眼淚之間,令人震驚的真相從歷史之河漂流而出。七○年代的臺灣躍然紙上,人物彷彿擁有穿透書頁的熱量,讓每一個世代的讀者,都在少年葉秋生的身上看見了與自己重疊的身影。
◆直木獎評審盛讚推薦
史無前例!九位重量級評審全票通過的滿分奇蹟
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但《流》卻讓奇蹟發生了!
宮部美幸
《流》為此類型小說帶來了新的光!超群傑作!
故事尾聲,當主角終於和殺害祖父的犯人對峙時,他心中浮現的想法是:「如果不流血,那麼究竟能證明什麼?」東山先生一邊寫著自己想寫的小說,一邊透過完成的作品找到自己身為作家的核心思想,真是太了不起了。
東野圭吾
一致通過的作品!非常棒的讀書體驗!
一部以治安或社會秩序不安定的土地為舞臺的青春小說,好像乘坐在書中登場的火鳥車上飛速前進,充滿動感、破天荒與爽快!對一般老百姓而言,戰爭究竟是什麼?作者也用親身所感提示了答案,讓人讚嘆。期待他成為牽引未來大眾文學的明星,娛樂小說界的王貞治!
桐野夏生
無可挑剔的有趣!客觀寫出在歷史的洪流中持續對抗的力量與隨波逐流的苦難,讓人欲罷不能。令人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精神與肉體切實存在的作品。
林真理子
壓倒性的魅力!
大眾娛樂作品除此無他!讀完令我興奮難抑。十五年來最幸福的評審經驗!它從一本少年的成長小說、青春小說,逐漸轉變成橫跨臺灣與中國的壯大推理。
伊集院靜
天生的說書人!
《流》的聲音是清晰、熱切而音質豐富的。想必是一本不能不說、不能不寫的作品。能夠親自迎接如此夠格獲獎的作家與作品,心中真是無限喜悅。
高村薰
東山彰良的《流》讓人眼前浮現華語圈的身體感受與鮮明的臺灣生活風景,我沉浸在許久未曾體驗到的、閱讀小說的幸福中。能夠將被中日戰爭翻弄的歷史、祖父被殺等家族事件,寫成一個既不陰暗慘澹,又不致沉重或輕浮的故事,是因為作者將主角設定為一個十七歲的少年,這正是一位作家的直覺所掌握到的平衡感。
北方謙三
二十年一度的傑作!我選了一個可怕的商業對手。
燠熱、食物的味道、水溝的臭氣、街道的塵埃從字裡行間直衝而上。在混沌中,青春的情念如一粒珍珠被挑揀而出。
宮城谷昌光
有種神經大條的氣勢,順手拈來地書寫,自然順暢。整部小說的底層都流淌著臺灣這個小國所承受的無止盡的不安,所形成的低音曲調,搭配上詭譎的事件,很自然地就能滲透進讀者的心中。我感受到一股新的風在吹襲。
淺田次郎
出類拔萃!文筆氣勢充足,作者看起來也寫得很開心,字裡行間充溢著躍動感。登場人物雖多,但每個都充滿個性,內容幽默機智,當下和回憶的轉換也很巧妙,一點也不混亂。
◆臺灣各界的感動迴響
小野、田中實加、冬陽、呂秋遠、吳曉樂、李屏瑤、林達陽、姚立明、張渝歌、喬齊安、番紅花、楊索、蔡康永、魏德聖、羅毓嘉……感動推薦
東山彰良選用了臺灣讀者熟悉的元素,用硬派卻又帶滑稽突梯的口吻、寫實中藏入真假難辨的風俗靈異,描述近當代臺灣的流變,也訴說著大時代的流離。透過主角葉秋生第一人稱的視點,藉由調查祖父的死亡解明屬於家族的、兩岸的層疊糾葛,交織出這部充滿狂躁能量、打破類型框架的魅力之作。──冬陽(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大眾娛樂小說+純文學+輕小說──《流》奇蹟般地融合本應互斥的三大文類,以輕快的青春旋律演奏來自歷史的命運交響曲!這是活在寶島上的我們這輩子絕不該錯過的傑作,謝謝東山彰良為臺灣留下如此深刻動人的回憶。──喬齊安(推理評論家/百萬部落客)
這個故事像一座時光隧道,帶領我們看見那個時代,以及無解的現在。──張渝歌(作家)
彷彿能看見自己深陷在時空的迷宮中,迷惘、憤怒、卻又滿懷熱望的奔跑的身影。最好的成長故事或許就是這樣的:那麼傷心,較勁,拉扯著希望與失望的偶線,充滿迷人的魅力。──林達陽(作家)
作者簡介
東山彰良
1968年生,本名王震緒,父親王孝廉(筆名王璇)。五歲隨父自臺北移居日本。筆名中的「東山」取自祖籍山東,「彰」字取自母親任教過的彰化中學。他以推理小說在日本文壇初試啼聲,還曾撰寫《火影忍者》電影版劇本。2015年以融合父親真實成長經歷的小說《流》,一舉摘下日本文壇最高榮譽的直木獎,成為繼邱永漢、陳舜臣後,第三位獲得直木獎的臺灣人。
東山彰良不僅擁有臺灣、日本的雙語背景,本身也嗜讀歐美文學,因此作品呈現幽默、爽快、帶著異國風情的豐富樣貌,顛覆了日本文壇目前既有的小說類型,為文學界開啟一股新潮流。
◆得獎紀錄
2002年以《逃亡作法》獲第1屆「這本推理小說最厲害!」大獎銀獎、讀者獎。
2009年以《路傍》獲第11屆大藪春彥獎。
2013年以《黑色騎士》獲日本國內外戰鬥小說BEST 10第1名。隔年又以同作入圍第67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榮獲「這本推理小說最厲害!」第3名。
2015年以《流》獲第153屆直木獎,東野圭吾、宮部美幸、北方謙三等九位重量級評審一致好評。
2016年再度以《流》入圍書店大獎。
譯者簡介
王蘊潔
樂在一個又一個截稿期串起的生活,用一本又一本譯介的書寫下人生軌跡,旁觀譯著數字和三高指數之間的競賽。
譯有《解憂雜貨店》、《永遠的0》、《哪啊哪啊神去村》等多部作品。
著有:《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
臉書交流專頁:綿羊的譯心譯意
得獎紀錄
博客來選書推薦
預購啟動,精裝、平裝同霸!博客來文學榜冠、亞軍
誠品翻譯文學類Top3
規格
ISBN:9789861335797
360頁,25開,中翻,精裝,單色。 畫布紙書封+扉頁燙紅金典藏流水號+限量燙金簽名。
目錄
臺灣版獨家作者序
楔子
第一章 偉大總統崩殂和祖父去世
第二章 高中退學
第三章 拜狐仙
第四章 開著火鳥撞到鬼
第五章 她傳遞的訊息
第六章 美妙的歌曲
第七章 聯考失利和初戀
第八章 十九歲的災難
第九章 跳舞不是我的強項
第十章 在軍魂部隊那兩年
第十一章 心灰意冷
第十二章 二次戀愛
第十三章 可以乘風而入,卻是牛也拉不出來的地方
第十四章 來自大陸的泥土下
尾聲
直木獎評審推薦語摘錄
序
我已經不太記得開始寫《流》的正確時間了,應該是二○一四年的年初。
前一年,我出版了一部科幻小說《黑色騎士》,這麼說有點自吹自擂,但我相當滿意這部作品。我一直對祖父的故事耿耿於懷,直到完成這部長篇小說之後,才覺得差不多該著手寫下它了。但要記錄曾在一九三○年代的中國大陸以國民黨游擊隊身分參戰的祖父的人生經歷,我感到強烈的不安:自己有能力完成如此大格局的故事嗎?
於是我決定小試身手,先寫父親的故事,也就是之後由講談社出版的本作《流》。我將小說的年代設定在一九七五年,有幾個原因:
首先,我曾經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臺北。一九七五年我正好七歲,雖然我在五歲時跟隨父母舉家移居日本,但我剛好在那個時候短暫回到臺灣,臺北的家位在小南門,我在那裡生活了兩年,那是我最後一次在臺北長時間居住,也是我人生中最快樂、最美好的一段時光,至今仍然能夠回想起當時臺北的紛雜混亂。
其次,要將父親的親身經歷投射到小說主人翁身上,一九七五年並不至於太牽強。小說的主人翁葉秋生青春時代的故事,幾乎都是我父親年輕時候的翻版。父親正是在一九五○年代後半期到六○年代前半期遭到升學學校退學,在軍隊飽受摧殘。因此,讓十七歲的葉秋生出現在一九七五年,就能將我所知道的臺北和父親的體驗相結合,構成葉秋生的世界,相關的設定也都很合理。
最後,一九七五年正是老蔣總統去世的那一年,我無論如何都想把這件成為臺灣歷史轉捩點的重大事件融入小說中,藉此抓住日本讀者的心,吸引他們走進小說的世界。
沒錯,當初這本小說是為了日本讀者而寫的,我想要讓日本讀者看一看我所了解的臺灣、我度過最幸福的孩提時光的臺北,以及我最愛的廣州街那些大人的回憶;同時,這本小說也將成為我個人的備忘錄。雖然故事中的某些情節因為創作需要而加以潤飾,但幾乎都是實際發生的事,我想要為自己寫下這些故事。
書名直到最後都難產。原本我取名為《臺灣少年》,之後又改成《寶島》,最後終於由講談社的編輯部決定了《流》這個書名。如今,我很慶幸最後決定採用這個書名。
《流》在出版後,立刻受到日本讀者的喜愛。雖然小說中幾乎沒有提到日本,但日本讀者讀了之後,都產生了懷念之情,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將不可能了解的臺灣和從前的日本重疊,其中當然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靠想像力彌補。這次終於推出繁體中文版,不用說,臺灣的讀者比我更了解臺灣,這部小說是否能夠通過臺灣讀者嚴厲目光的考驗?我的內心充滿不安,但仍然對《流》能夠出版繁體中文版感到興奮不已。
出版繁體中文版的過程中,尤其感謝本書譯者王蘊潔小姐。她已經是一位經驗豐富也很有實力的翻譯家,當初卻仍願意接受我的任性要求,提供第一章的試譯。看了試譯稿後,我放心地將本書交由她翻譯,繁體中文版的譯文非常出色,超乎了我的期待。
這次也承蒙圓神出版社編輯的各方協助,能夠和各方面都有專業人才的圓神出版社合作,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經驗,感謝之情溢於言表。
接下來,就等你拿起這本書了。說句心裡話,我既擔心臺灣讀者指出與事實不相符的地方和寫作不成熟之處,但同時又充滿期待。
二○一六年四月 東山彰良
《流》譯事記 王蘊潔 (圓神書活網獨家)
從事翻譯工作二十載,譯介了一、兩百本小說,翻譯東山彰良的《流》是一次完全不同以往的經驗。從得知這位旅日臺灣籍作家的作品得到直木獎,到翻譯完成的整個過程,也不負眾望地有很多故事。
東山彰良是繼邱永漢、陳舜臣之後,第三位獲得直木獎這項殊榮的臺灣籍作家,再加上《流》描寫的是發生在臺灣的故事,所以得獎消息傳出後不久,就有十家出版社積極爭取這部作品的中文版授權,出版界為此掀起了一場版權大戰。我向長期合作的出版社詢問,得知他們目前還在評估這部作品,暗自鬆了一口氣。
這一口氣鬆得太早。
二○一五年七月中旬,我在圓神機構出版了一本介紹接案心得和翻譯經驗的書,陳總編在閒聊時問我,如果他們簽到《流》,是否可以由我擔任這本書的翻譯工作。我工作通常都排得很滿,所以當時回答總編,如果圓神簽到這本書,我會試著和其他出版社協調檔期。
當時這麼回答,並沒有想太多。譯者翻譯一本書,是一種緣分,這次有那麼多家出版社競標,花不一定落在圓神家,更何況這種熱門書,一定很希望趕快出版,到時候不一定能喬出檔期。總之,變數還很大,一切看緣分。
幾天之後,總編向我要譯者資料,我才知道這本書的中文版版權競爭激烈,作者希望能夠找到故事譯得精準到位的譯者,所以在競標這部作品的同時,也要審查譯者資料,我成為代表圓神的譯者參加競標。一旦由圓神得標,我無論如何都必須喬出檔期來翻譯。
這時,我才在心裡暗叫不妙,開始認真研究了一下《流》這本書,越想越害怕。之前譯過多本直木獎的得獎作品,像是連城三紀彥的《情書》、三浦紫苑的《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森繪都的《隨風飄舞的塑膠布》和櫻木紫乃的《皇家賓館》,挑戰得獎作品這件事本身,並不至於感到害怕,之前譯介多本被認為翻譯難度較高的山崎豐子的作品時,也都能夠保持平常心,不覺得特別有壓力,但《流》在臺灣受到的矚目程度,讓我擔心自己撐不起這本書,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內心祈禱能夠和它擦身而過。
差不多一個月後,得知爭取《流》的版權已經來到最終階段,日方非常認同圓神多年來對書籍製作的能力和用心,但視作品為生命的作者,還是希望再用比稿方式決定最後花落誰家,要求參與的譯者能在一個月內翻譯完目錄、楔子和第一章。
坐在電腦這一頭的我開始頭痛。隨著越來越多日本小說在臺灣出版,日本方面也更重視譯者對作品的詮釋,之前也曾經遇過作者在考慮授權時,同時審核譯者的情況,但在授權之前要求譯者試譯,還是破天荒第一次。試譯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擔心自己沒能力通過試譯,更頭痛的是時間的問題。
苦思一整晚。
第二天和陳總編一見面,立刻興奮地告訴她,我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案--可以請作者的父親擔任翻譯工作!作者的父親王孝廉先生是知名的旅日學者,同時是作家和詩人,文字功力必定精湛非凡。作者以他父親告訴他的故事為基礎創作《流》,如果由作者的父親擔任翻譯工作,這將是他們父子在這部作品上的第二次合作,這樣的企畫是否更有意義?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法催稿。
總編面露難色,然後安慰我,即使最後失利,也不會怪罪我,是他們努力不夠。總編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只好摸摸鼻子回答:「好,我會找時間翻譯。」雖然我很清楚,到了最後比稿階段,一旦失利,責任當然必須由我來扛。
九月初出國時,我在飛機上的數小時,才終於有空翻開《流》的第一頁。到了目的地後,在飯店內閉關了兩天的時間,完成了試譯稿。
試譯之前先做了一些功課,看遍所有媒體採訪作者的相關報導,知道作者自認中文程度不好,譯稿會請他父親審核,所以很快決定了試譯時的翻譯策略──在文字的處理上,必須讓一位旅日多年的學者滿意,才能夠代表圓神爭取到這本書的版權。如果日後圓神爭取到《流》,實際翻譯時,可以再根據整部作品的需要,重新調整翻譯文字。
試譯稿交出去之後,因為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反而有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達。這件事在我心裡也就暫時告一段落。
某天在臉書上看到東山彰良先生將於雙十節期間,在臺北的紀伊國屋書店舉辦簽書會的消息,沒來由地覺得自己會和作者見面,隨即為這種「奇想」感到好笑。
幾天後,陳總編果真傳來好消息,圓神順利拿到了《流》的版權,作者來臺期間,圓神出版社將宴請作者,希望我也能夠參加。原來除了翻譯,我竟然還有「預知能力」!
那天出門赴約之前,拿著工作表研究了一下,以免被問到截稿日期時答不上來。果然不出所料,席間聊著聊著,很自然地討論到《流》的中文版將在幾月上市,因為必須視譯稿完成的日期才能決定,圓神高層、作者、日本講談社的多位主管和編輯,以及版權代理十幾雙眼睛都看著我。我緊張地回答目前可以安插的翻譯時間,但大家和我商量能不能提前一個月交稿?雖然檔期真的不行,但面對十幾雙眼睛的陣仗,我怎麼敢說不?
人算不如天算,我好不容易乾坤大挪移,和其他合作的出版社喬好檔期,卻在十二月底接到東山先生來信,告知他將在一月初來臺北為寫作採訪,如果翻譯過程中有什麼疑問,可以和他討論。
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問題是我根本還沒開始翻譯,只能緊急更改工作計畫,完成東野圭吾的《拉普拉斯的魔女》後,馬上動手翻譯《流》。和作者見面時,已經翻譯了四分之一,向作者請教了一些疑問。討論到小說中的細節,我突然好奇地請教東山先生決定授權的過程,東山先生回答:「我請我父母看了之後,他們都一致認為妳的譯稿很出色,我相信妳的譯稿再加上圓神團隊的製作,會是這本書在我的家鄉最好的歸宿。」聽到作者的親口鼓勵,更覺得要使出渾身解數譯好這部作品。
因為提前開工,所以在二月初就完成了譯稿,過完年提前交稿,到了三月下旬,作者的父母已經審核完譯稿全文,送回了圓神出版社。
沒錯,除了繪本以外,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需要全文送審的書。當初聽到時有點驚訝,但完全能夠理解作者的謹慎態度,而且,我也決定正面「利用」這件事。
這部作品描寫的是臺灣的故事,雖然用日文書寫,但翻譯成中文必須避免翻譯腔,否則讀者在閱讀時會感到突兀。除此以外,作品中交代一些臺灣在地文化時,為了方便日本讀者理解,避免整本書有太多註釋,作者採取了適度簡化,或是用日本文化中相似事物取代的方式處理。翻譯成中文時,我認為要「還原」為純正的在地文化,所以有時候並不直接按照原文翻譯,尤其某些口語的部分,覺得有必要「改譯」一下,但這種分寸的拿捏是一門學問。最後我想到一個方法,翻譯時將這些不完全按原文翻譯的部分用紅字標出,徵詢作者(以及作者父母)的同意後,再由出版社定稿。經由作者方面的審稿確認,既能夠用我認為的適當文字傳達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又可以避免過度詮釋。因為作者和學識淵博的作者父親所具備的中文背景,讓這本翻譯作品能夠用這種方式細心處理和溝通,很少有一本翻譯作品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也如此尊重讀者的閱讀。
譯者就像代理孕母,每一本譯作就像是代人而生的「孩子」。《流》不僅本身實力堅強,更是一個運勢很強的「孩子」,在因為檔期問題和其他合作的出版社協調溝通時,編輯都很大方地表示,既然是為了《流》,他們當然要成全,讓我深深感受到出版界對這個「孩子」的關愛、呵護和期待。遇到這種「孩子」,為母的譯者可以充滿自信地推薦廣大讀者一起好好寵愛。
說完了《流》中文版的「前傳」,經過編輯團隊數個月的努力,終於將把作者交付的這部作品,傳到讀者手上。
輪到各位讀者親身感受作品本身的精采了!
(二○一六年四月五日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