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的正向教養實驗:融合蒙特梭利、薩提爾,不打罵、不利誘,養出孩子的好習慣
大V的正向教養實驗:融合蒙特梭利、薩提爾,不打罵、不利誘,養出孩子的好習慣
close
商品編號:04600075

大V的正向教養實驗:融合蒙特梭利、薩提爾,不打罵、不利誘,養出孩子的好習慣

作者 大V
出版日 2022-10-01
定價 $380
優惠價 79折 $300
  • 分享至
數量
加入購物車
  • 試閱

內容簡介

★上萬名深受育兒困擾的媽媽一致推崇、敲碗!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PDA)家長講師、蒙特梭利教育實踐者,部落客大V首部力作!
★孩子小難以溝通,育兒過程好難熬,你盼望孩子快點長大、考上理想的學校,

急著收成最後的果實,卻忘了果實為什麼甜美。
美好的事物需要時間,陪伴孩子的每分每秒都不會是浪費,讓我們以「不打罵、不利誘」的方式,一起倒數孩子獨立的日子!

★mon chouchou蒙特梭利教室指導員/Ms.Yolanda、職能治療師/OT莉莉、親師諮詢師&親子部落客/口羊太太、親子部落客/小林&郭郭小夫妻生活、IG食育佛系媽咪/小廚娘、育兒顧問/大樹老師、攝影師/向詠、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志恆、親職教育作家&講師/陳其正(醜爸)、諮商心理師/黃之盈、正向教養實踐家/詹宇夫妻、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溫柔推薦 

「你怎麼這麼笨,怎麼學都學不會!」
「跟你說了幾次不要這樣,為什麼你都講不聽!」
「媽媽好累,你可以趕快把飯吃完,趕快去睡覺嗎?」
盯著眼前又愛又恨的「小怪獸」,快崩潰的爸媽,心裡都有一個共同疑問:
「我的孩子為什麼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乖?」

人氣部落客大V融合活用:
蒙特梭利的中心思想+阿德勒的態度+正向教養的用字遣詞+薩提爾的接受自我
形成自己的V式教養
讓新手媽媽也可以不打罵、不威脅、不利誘、不縱容,
陪伴孩子走過每一個夜奶、哭鬧、不合意就哭的時刻。 

至於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說話、好好洗澡和如廁,
大V公開自己的「實戰經驗」,讓爸媽不再因育兒而受挫、怨懟,
並且在愛孩子之餘,不要忘了愛自己。 

教養沒有捷徑,只有多多練習,
透過大V的分享,願爸媽都能成為孩子的「引路人」,
指點他們一個方向,走向獨立的日子。

【作者簡介】V
育有一雙兒女(好好、亮亮),還有一個真大寶(老公),自詡為正向教養教主,希望藉由伙伴一個拉一個的力量,幫助家長進行正向教養或蒙特梭利。
擁有國際蒙特梭利AMI 0~3歲與3~6歲的助教資格、美國PDA正向教養協會認證的家長講師資格。
生孩子前是個工作狂,生完孩子後也不願放棄工作,嚷著產假後就要回去上班,無奈在找不到保姆的機緣下,開始跟亮亮相處,不知不覺愛上與小小孩在一起的每一天,並將與亮亮的教養日子分享在「大V生活」。
臉書請搜尋:大V生活
臉書社團請搜尋:倒數獨立的日子──蒙特梭利&正向教養 x 大V生活 

看更多

得獎紀錄

預購登上博客來總榜Top5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600075
ISBN:9789861338446
EISBN:9789861338453
224頁,25開,西翻,平裝,全彩
看更多

電子書

歡迎於Readmoo、Kobo、Google、BookWalker、Pubu、Hyread、myBook、UDN讀書吧、Taaze讀冊、博客來洽購電子書

看更多

目錄

序 我的大V式教養生活

PART 1 蒙特梭利教養生活
1.每個孩子都值得和他「好好說話」
2.我的大V式教養       
3.教養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變的只有堅定

PART 2 在家探索    
1.跟著父母的日常,就是孩子的滿足
2.在蒙特梭利之前,你可以先做的居家布置
3.成人最重要的工作是協助孩子獨立
4.好習慣要慢慢養成
5.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
6.種植花草:耐心等待孩子犯錯

◆讓孩子學習照顧自己和維護周遭環境的事例
PART 3 好好說話
1.孩子如果說謊,是因為他太愛妳
2.滿足大人「期待」的孩子
3.過度的讚美並不適當
4.話語堅定,不會影響孩子對妳的愛

◆孩子最需要愛的時候,就是他最不可愛的時候
PART 4 好好吃飯
1.要孩子長得好,就需要好的飲食當基礎
2.副食品重要嗎?
3.如何不再追著孩子,要他吃飯?
4.邀請孩子一起來製作食物

◆寫下7天不打罵、不威脅恐嚇的媽媽心情筆記
PART 5 好好洗澡和上廁所
1.蒙特梭利的如廁訓練
2.是孩子不能戒尿布,還是成人還沒有準備好?
3.要出門前,孩子不願意去上廁所該怎麼辦?
4.讓孩子自動自發去洗澡的方法
5.妳家孩子討厭洗頭嗎?
6.好好穿衣服:如何面對孩子的拖延症?

◆各種日常練習
PART 6 好好睡覺    
1.因為捨不得孩子自己練習睡覺,我該一直哄睡嗎?
2.不放任孩子少睡一小時
3.堅持全親餵仍保持作息
◆戒夜奶的小撇步

PART 7 向外探索
1.早期教育的意義
2.慢慢完成的教養功課
3.媽媽,同學不想跟我玩
4.交朋友是孩子的事,成人只能協助不得介入
5.教會孩子「責任」在哪裡

結語 孩子,你不必太乖太懂事
後記 致親愛的母親
附錄 V家好書單      

看更多

序 
我的大V式教養生活

謝謝妳願意收看本書,代表妳想要試試看另一種教養方式。

從商學院畢業後埋首工作、結婚生子,就跟一般人所期待的一樣,卻在成為母親後猛然發覺:天啊!當媽媽的日子絕非外面說的那樣愜意。

身為一個超級計畫狂,在懷孕時我就做好了萬全準備,把所有教養相關書籍都看透,筆記也做過一輪,亮亮出生後我就照著計畫走,自以為萬無一失,沒想到養育小孩會成為我人生中最不可控制的事─不是說寶寶每四個小時餵一次,為什麼才兩個多小時就哭醒?一次小睡不是應該有四十五分鐘嗎?為什麼才二十分鐘就起來,那我到底該不該安撫孩子?……為什麼都跟書上寫的不一樣?

當時的我時常躲在角落,看著監視器畫面,觀察孩子的狀況落淚,教養書籍成為我的浮木,每天告訴自己要相信孩子一定可以,而且我也可以。

在經過無數個太陽升起又降落的日子,將閱讀過的書籍觀念揉合自身的經驗,記錄在網路上,透過文字,保存當下自己與孩子的努力。

療癒「當媽媽的自己」路途上,意外遇到支持我的妳們,成為我推廣正向教養與蒙特梭利最大的動力。

媽媽的初心

養育孩子的過程沒有標準答案,對於計畫狂的我來說很難接受,也曾經在夜裡抱著哭不停的亮亮,無助又生氣地對亮亮大喊:「妳到底在哭什麼?」僅僅兩個月大的亮亮當然只是哭得更慘,聲嘶力竭地「回答」我。

所以,我開始研究教養是怎麼一回事,假如我在一本書上找不到答案,那麼我就再看十本書、一百本書,我不相信找不到解答。

我把握孩子小睡的每分每秒,慢慢地找到我能接受的教養法,卻又不是百分之百完全屬於哪一本書。接著,我開始在網路上記錄我跟亮亮的蒙特梭利實驗教養日誌,到目前為止已記錄了五年。

為了對自己講過的話負責,也怕自身經驗誤導讀者,我進修蒙特梭利AMI0~3歲與AMI3~6歲的助理教師(明年度預計要再進修主教),並取得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的家長講師資格。而現在居然還寫起書了!回頭看,真是一段不可思議的旅程呢!

我跟現在正在看這本書的妳一樣,都只是孩子誕生了,才開始練習做母親的女人。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位母親不希望孩子開心長大,畢竟這個小生命在肚子裡第一次被發現時,我們最大的期盼便是希望他健健康康。

孩子出生後,我們希望孩子開心,但卻常常讓孩子跟自己不開心,究竟這當中發生什麼事?

我相信,每個手足無措的媽媽一定也翻看了許多相關書籍,忙完家事跟讓孩子入睡後,持續在深夜裡爬文,四處問媽媽朋友「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像社會期待的那樣乖巧?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呢?」

親愛的,妳絕對沒有做錯任何事,許多時候只是不知道要怎麼做會更好,只好用自身經驗來對待孩子,或是複製上一代的教養觀念。

我將藉由好亮的實驗教養日誌,把媽媽跟寶貝再平凡不過的日常、萬年老哏的問題,一字一句記錄到本書。讓我們一起用正向的語氣、堅定的態度、溫柔的心,陪伴孩子慢慢長大吧。

看更多

試閱

PART 1 蒙特梭利教養生活

1.每個孩子都值得和他「好好說話」

如果問我,教養的核心是什麼?我想是「尊重」。不僅是尊重孩子,也要讓孩子學習尊重成人、尊重環境。

我舉個例子,當同事不小心打翻水杯,水潑得到處都是時,妳當下會如何反應?我相信妳一定不會罵他,更不會打他,還可能會主動拿抹布幫忙擦拭。

那如果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孩子身上呢?

「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很多次,喝水的時候要專心,不要邊玩邊喝嗎?我對你那麼好,給你飯吃、供你玩樂,為什麼連這點小事你都做不好?」妳是不是曾經這樣對孩子說過,或是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

為什麼一樣都是水打翻的情況,發生在孩子身上時,成人會這麼做呢?

我想,是因為成人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

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想,孩子只是年紀尚小的個體,而不是成人的「所有物」,請試著設身處地地替孩子著想,多注意用字遣詞,減少用上對下的語句,這也就是我開頭所說的「尊重」。

妳可能會說:「我的孩子總是不尊重成人,家裡常被他搞得烏煙瘴氣,面對這樣的狀況,我不出手打他就已經很好了,要怎麼做到好好說話?」

假如今天換作是妳,一整天在外特別不順利,也許是因為投資失利,或是被主管罵,回到家面對孩子,妳是不是有可能會把負面情緒加到孩子身上,讓家裡的氣氛也瞬間低迷了起來?

當我們希望孩子尊重成人時,成人必須先示範何謂尊重。

由成人先發起,在日常生活中以溫柔的語氣,使用正向的字詞,尊重孩子的同時,也允許孩子犯錯進而體驗後果。慢慢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被妳感染,而成為像妳一樣的人。

但是,什麼叫做尊重?什麼又叫做放縱呢?

想一想,孩子跟妳的相處,如果換成是同事這樣子做,妳有辦法同等對待嗎?

如果不行,那就再想一想,妳是不是以愛之名,放縱孩子跟妳的相處?

在教導孩子要尊重父母時,請不要忘記示範要怎麼要讓孩子尊重爸媽,一昧地只有成人「尊重」孩子,孩子看不到需要尊重的環境,尊重環境中的他人,也就沒有辦法真心理解何謂尊重。

尊重跟放縱的尺度並不好抓,每個家庭的尺度也都不一樣。我認為最簡易的判斷方法,就是這樣跟孩子相處,妳會不會感到委屈?

如果會,那就紀律多一點點,自由少一點點,再加上溫柔揉捻,才能發酵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不是問小孩,而是問媽媽:「妳適不適合蒙特梭利?」

我的教養核心思想是來自蒙特梭利。參照蒙特梭利的幼兒發展,我明白「為什麼孩子在這些階段會有這些反應」,透過先理解孩子,進而同理孩子,不勉強、委屈自己,才可能在心平氣和的狀況下與孩子共處。

蒙特梭利提過,孩子所有的不良行為稱之為「偏態」,藉由環境與成人的指導,能讓孩子回歸於正常,換句話說:沒有不適合蒙特梭利的孩子。

那麼,是不是每個家庭都適合蒙特梭利呢?

答案為否。很可惜,它雖然適合所有孩子,卻不適合所有的成人。

只要願意,任何預備好的環境,我們都能在家布置出來;

只要願意,任何預備好的材料,無論是用錢購入的教材,還是帶入生活中的用品,皆能讓孩子視為「工作」;

關於預備好的心態,只有成人準備好了,而且心裡真正理解了,才得以實現。

經過去年一整年的疫情,「在家蒙特梭利」是線上超夯的詞,好像什麼事情都能套上它,但這樣是否濫用了「蒙特梭利」這四個字?

我的回答是:是,但也不是。

如上述所言,最重要的不是工具、環境或是材料,而是成人預備好的心態─如果妳願意,每天都可以很蒙特梭利,自然而然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也會很蒙特梭利了。

聽到這,也許妳會一頭霧水,什麼叫「很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的核心理念是「觀察孩子」「了解孩子」「跟隨孩子」。

簡單來說,跟隨孩子的意思是,孩子會讓妳知道他需要做的事、需要發展的面向以及需要挑戰的領域有哪些,透過成人的觀察但不介入,才得以展現。

被心驅使的孩子會很認真工作,原因在於他們的目標不是「學習」,而是受內在需求(荷爾美,Horme)的吸引,當這件事受到認可且由孩子自己發展出來,而外在反應出來的狀況為「孩子自發性地操作,且不停地重覆」。

在整個發展階段裡,我最看重蒙特梭利最根本的核心──「觀察孩子」,有時候不插手反而比替孩子做了什麼,還來得更不容易,對我來說,控制自己那雙渴望從中介入的手,真的好難啊!

2.我的大V式教養

我還記得亮亮出生時,我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大部分的內容都在寫蒙特梭利,當時大家都覺得我是「蒙特梭利專家」。隨著亮亮長大,開始懂得開口說話之後,我分享了許多和亮亮的對話語錄,那時大家又覺得我的方式很「正向教養」。後來好好出生,才發現養育一個寶寶跟兩個寶寶的壓力,簡直天壤之別,這時我選擇專注自身,照顧好自己的心情,此時大家又說我很「薩提爾」或是「阿德勒」。

究竟我秉持著什麼樣的教養法呢?

我思考了一番,覺得自己並不排斥任何的理念,而是隨心、隨不同情況應用在生活之中,妳們姑且就稱我的方式為「V式教養」吧!(笑)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世界上的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規律,蝴蝶必須歷經卵,接著孵化成毛毛蟲再成蛹,最後羽化為蝶;孩子必須哇哇大哭地誕生於這世界,經過翻身、爬行、走路,接著才會跑步。蝴蝶在成蛹後需要7~30天才能破蛹而出,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所需要的時間也不相同,我們可以因為想趕快看到漂亮的蝴蝶而提早把蛹剪破嗎?不能。那麼孩子呢?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要知道,成人們都應該學會「生命自有規律,必須用愛跟耐心等待」這個道理。

大家覺得派系重要嗎?

在網路上有許多深受各式各樣育兒困擾的媽媽來找我求解,一開始我會用派系粗分理念是否相同,但在相處之後發現,很多人以為的教養派系,跟實際上的操作很不一樣。

我一開始看了親密派(親密育兒百科)跟百歲育兒派的書(every child should have a chance)。

所謂「親密育兒理念」是提倡用一切自然的方式促進親子紐帶,這個理念認為,小孩出生後,和媽媽之間的紐帶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所以要使用一些親子之間親密的行為,幫助孩子建立情感上的安全感,否則孩子會產生大腦受損的現象。

至於百歲育兒,則是指將自己與寶寶的生活規律化,能將寶寶、家庭、先生都照顧到,不至於一團混亂,維持好「個人與家庭的平衡」。

百般思慮後,我決定參考百歲育兒派的做法。(這邊指的百歲只有丹瑪醫生的原文著作,其他人操作後翻譯的不算。)

等到寶寶的飲食和睡眠都上軌道之後,我開始看幼兒發展相關的書籍,實施蒙特梭利理念;隨著孩子長大後,我便著手閱讀和腦科學相關的書籍,剖析孩子想法,例如《大腦與閱讀》《運動改造大腦:活化憂鬱腦、預防失智腦,IQ和EQ大進步的關鍵》《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的祕密檔案》等書,在這邊提出來給大家參考。接著我也參考了心理學方面的資訊,即大家最熟悉的阿德勒、薩提爾,進而理解大人跟孩子的心理層面感受。

想要多了解該怎麼跟孩子對話,可以參考正向教養,很多範例都能應用在孩子身上,或是大V生活粉絲專頁上也會有我跟好亮的案例紀錄(本書也有收錄部分內容)。

亮亮曾經告訴過我:「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祕訣就是一直練習、一直練習,就會越做越好了哦!」教養也是一樣,沒有捷徑,就是多多練習,曾經有人說我和好亮的對話反應很快,是不是因為我很有天賦?但其實不是我特別厲害,只是比妳們更早開始練習啊!

在這邊給大家一個小祕訣,從今天起請試試看,每天晚上回想當天的一個事件,重新再來一次,妳會怎麼做呢?

3.教養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變的只有堅定

既然我的教養方式是多派系融合的,當然不覺得有哪個派系特別好,或是只走某一個理念,那什麼是任何父母都要做到的事呢?我想是堅定且一致性的態度。

從驗孕棒驗出亮亮的那刻起,我就變身為教養書籍狂人。無論是親密派、百歲派、德國派、美國派,或是關於兒童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書籍,沒有一本放過,統統都看過一遍,因為我認為,只有在多方閱讀後,才能得知自己偏好什麼。

最後我擷取個個論述的其中一部分,中心思想採用蒙特梭利、運用阿德勒的態度、用字遣詞為正向教養,並用薩提爾來接受自己,將這些概念加以融合,實行在好好、亮亮身上。

妳說我推薦哪一派?很難一言蔽之。只能說,無論妳選擇什麼,「堅定」都是必要的。

回想一下,妳是不是對0歲的嬰兒有無限的包容心?無論吐奶幾次,或是剛換完尿布又拉屎、夜奶無限,當媽媽的都會接受。隨著孩子長大後,大人的耐心也越來越低,例如,明明跟孩子說過好多次,過馬路要牽手才比較安全,但他總是自顧自地穿越馬路,即便妳的內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自己:再怎麼生氣也不可以打人,但回過神來,妳還是出手了……接踵而來的教養問題伴隨著崩潰大哭,常讓我們立志今天要當一個溫柔媽咪,下一秒卻馬上破功,這時候妳可能會希望減少孩子大哭崩潰的頻率,上網查查看有什麼解藥。殊不知,這是最不需要去要求孩子的。

我們沒有權利要求另一個人不准表現情緒(崩潰或傷心)。想一想,如果有人跟妳說,失戀分手不准傷心、不能買醉,妳的想法是什麼呢?成人可以讓孩子明白哭沒辦法達成目的:「媽媽不讓你做這件事,是因為事件本身不行,無論你哭或是不哭都是不可以的。」當孩子理解妳的不行是真的不行後,自然而然地就會減少長時間的崩潰大哭。

那麼該怎麼做呢?

教養裡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致性」,大方向是成人尊重孩子,孩子也該尊重成人。

規矩的設立因家庭而異,溫柔堅定的第一步是替孩子設下規矩(自由與紀律),寧可慢慢增加,也不要設立了又做不到才刪去(說到做到)。

那麼,如果家庭裡沒有辦法所有人都配合同一個教育理念,達不到一致性,是不是很難教孩子,應該就此放棄?

我得承認,過程會拉得比較長沒錯。尤其是還不穩定的孩子會需要越穩定的外在秩序來長出內在秩序,透過耐心與陪伴,孩子會理解在不同人面前要採取不同的模式,所以才會出現「孩子在學校很乖,回家後彷彿變了一個人」的情況。

好亮算是很穩定的小孩,我想是來自於我沒有後援,包含我住月中時選擇母嬰同室,為了確保好亮都是在我的理念下陪伴長大的。我先生因為工作較忙,以及不擅長照顧寶寶,在作息飲食與規矩方面都是我手把手帶大的,才能堅持一致性。

但天底下所有媽媽都有必要這麼累嗎?這點容我先打上一個問號。

我認為,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對於沒有「一致性」這點就請放寬心,也許長輩的教養有點雷,但在不危害孩子的情況下,不妨當作是對孩子的另一種疼愛,也讓自己休息一下。

我必須說,當時的我一部分沒得選擇,另一部分是太偏執,才讓自己陷入疲累的局面,沒有照顧到自己的內心,要不是有妳們在網路相伴,我一定會撐不下去,謝謝妳們。

怎麼實行一致性?

曾經有人跟我說:「一致性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但是媽媽啊,教養孩子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育兒路上,我認為最難的是「相信孩子做得到」。無論是妳,或是身邊其他愛孩子的人。

一致性的態度能減少多餘的眼淚,在最短的過程中陪伴孩子度過,讓他的每一分眼淚都不白流,當然,也包含妳躲起來偷掉的眼淚。所以,如果我們能堅持一致性,未來的路也會順暢許多。

我認為一致性無法實行的原因,大多出自於家長。家長容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預設立場,舉例來說:

1~3個月的孩子鬧,妳會說是腸絞痛;
4~6個月的孩子鬧,妳會說是翻身地獄;
7~10個月的孩子鬧,妳會說是長牙「歡」;
10個月以後的孩子鬧,妳又會說是分離焦慮。

更別說在1歲7個月以前,每隔一、兩個月就要打預防針,也要說是預防針「歡」;到了2歲又要說是terrible two,沒完沒了……

那麼,我會怎麼說呢?

我決定親力親為陪亮亮度過生命中最重要的前六年(在蒙特梭利裡會將0~3歲、3~6歲分為兩大階段),以愛而不寵的方式陪伴亮亮跟隨內在需求成長。我相信,如果連我都沒有耐心陪伴亮亮茁壯,又如何期望其他人有辦法呢?(當然我沒有後援也是重點啦!)

其實滿羨慕有後援的家庭,每當我帶著亮亮工作時,萬一遇到要開會的時刻,真的也只能硬著頭皮參與會議(汗)。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親自陪伴孩子長大,無論是現實考量,又或是無法全天面對孩子而交給他人照顧。

「人」就是最難的課題,尤其是孩子身邊的人提供了各種不同建議,造成「不一致的教養」,導致教養過程被拉得很長──常常進步一點點,過沒多久又退步一些,有時也會無力地想放棄自己的堅持……我相信孩子會依據不同人有不同的表現,所以盡可能在妳能做到的時刻堅持下去!也許這些狀況會讓孩子不太舒服,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可以沒有「規矩」,雖然孩子很「歡」的時候,成人會很煩躁,但此時,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孩子可能是因為這些狀況不太舒服,所以才會這樣鬧脾氣。」實際上對待孩子時,我的態度不會因為孩子「歡」而有所改變。

要知道,教養路上難免伴隨哭聲,但這並不代表什麼,僅僅是孩子不太會說話,只能用哭聲表達情緒,所以不要放大孩子的眼淚,同樣地,媽媽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我們不應該被哭聲綁架,更不因為哭聲妥協規矩。假使這是有用的,孩子自然會一直用這招:哭就能達成目的,我為什麼還需要費力學習?

蒙特梭利說過:「兒童透過情感、透過眼淚、懇求、憂鬱的眼神,甚至透過他的『自然魅力』來獲得成功。沒有任何東西能糾正兒童的隨心所欲,規勸和懲罰都無濟於事。」有些家長會說:「是的,這個道理我明白,但要抗拒孩子真的好難啊!(哭)」

但是我們也得知道,孩子的占有欲和權利欲是成人讓步的結果,唯有成人做到「一致性」,孩子才不會無所適從,安全感也會大大增加,孩子會慢慢相信成人所表達的說到做到,自然不會隨便「歡」,隨著年紀越大,能理解的越多,在教養的路上反而會越來越容易呢!

教養啊教養,愛孩子之餘也別忘了愛自己也很重要。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的「引路人」,指點他們一個方向,尊重孩子保有犯錯與選擇的權利。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