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4200002

兩浙漫遊

作者 郁達夫
出版日 2003-01-01
定價 $200
優惠價 79折 $158
  • 分享至
數量
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精采的圖片,盡現大師筆下的文字風采!國內暢銷作家舉世吳雙吳淡如、吳若權指定推薦!本書能讓讀者輕鬆完整的領略經典著作之永恆魅力,重新解讀現代文學經典作家的著作,呈現作品的時代背景、地域文化、風土民情和人文思潮等,並大量採用影像來強化文中的觀點,希望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隔閡,更有助於引導青年學子進入大師的文學領域,一窺經典之堂奧。

作者介紹
郁達夫 (一八九六-一九四五)
浙江富陽人,從小受自然景觀薰陶,對美有獨到而敏銳的感悟。喜歡旅遊,所到之處,總不忘留下文字。他到過不少地方,獨對浙江的山水情有獨鍾。
早年留學日本,一九二一年出版小說集《沉淪》,與郭沫若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回國後從事新文學創作,主編「創造季刊」、「洪水」等文學刊物。一九二八年與魯迅合編「奔流」雜誌,一九三O年參加左聯。
郁達夫是二、三十年代最活躍的作家之一,在小說、散文、舊體詩詞,及雜文評論方面都有佳作。同時,郁達夫具有強烈的民族氣節,對日抗戰期間因積極從事抗日宣傳活動,被日寇殺害於蘇門答臘。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4200002
ISBN:9576078644
頁數:168,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576078644
看更多

各界推薦

推薦序
【聽見達達的馬蹄聲】
  ─邀請你在漫遊兩浙中看見多情的郁達夫 / 吳若權


人們總是想要在短暫的一生中,
盡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燦爛;
但山川靜好、歲月無爭,
千百年後,仍是這片青山綠水、白雲藍天。
永遠,究竟是什麼呢?
在郁達夫先生的《兩浙漫遊》字裡行間,
我看到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在與快樂啊!


距離郁達夫先生辭世四十七年之後,一九九二年我以獨自旅行的方式,親身經歷兩浙風情。如今,再細細閱讀郁達夫先生所撰述的《兩浙漫遊》,配上出版社委託專家最新攝影的圖片,晴川歷歷般回憶起這幾年來我在中國大陸的旅程,耳邊響起詩人鄭愁予先生的詩句: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選自《鄭愁予詩選集》

如果,將郁達夫先生的足跡,比喻為詩人筆下「達達的馬蹄」,在歲月過往之後,所有的美麗都不是錯誤,當歸人與過客的標籤在歲月長廊逐漸隨風凋零,只有江南景色在花開花落間,清晰依舊。

***
那年的農曆春節,離開上海之後,我隻身前往杭州西湖。除夕夜裡,推窗遠望,只見一片雲煙蒼茫。濃霧從旅館的台階一路蔓延到湖心,猶如湖水漂過馬路伸展到露台般夢幻迷離。唯一清醒的是馬路上的人群,多數的他們騎著自行車,趁著子夜趕往靈隱寺燒香祈福。
天階夜色涼如水;寒氣穿人冷若冰。此時此刻,只有街上湧動著人們渴望幸福的心,是溫暖的。
雖然,郁達夫先生筆下的杭州人,有些世俗的通病,他說:「意志的薄弱,議論的紛紜;外強中乾,喜撐場面;小事機警,大事糊塗;以文雅自誇,以清高自命;只解歡娛,不知振作等等,」(文見第121頁),但在我這個相隔半個世紀的旅行者眼中,浙江人自有他們細膩而善良的一面。
就像郁達夫先生到桐君山夜渡時碰到的船家那樣,善解人意地展現體貼的一面,卻從不多話。
「我上岸走不上幾步,就被一塊亂石絆倒,滑跌了一次。船家似乎也動了惻隱之心了,一句話也不發,跑將上來,他突然交給我一盒火柴……先是必須點一枝火柴走三五步路的,但到得半山,路既就了規律……所以手裡還存著半盒火柴,就被我藏入了袋裡。」(文見第4頁)
當然,他書上說:
「所以由外鄉人說來,每以為杭州人是最狡猾的人,狡猾得比上海灘的滑人還要厲害。但其實呢,杭州人只曉得占一點點眼前的小利小名,暗中在吃大虧,可是不顧到的。」(文見第121-122頁)我多少也見識過。離開上海的時候,朋友送我一條上好的金華火腿,十分巨大,很勉強才能塞進我的行李箱。到杭州之後,請飯店服務人員幫我交給廚師肢解,切成七大塊,還付了小費。等了二十分鐘,送回房間之後,我感覺重量減輕多了,拼湊之下,發現肢解過後火腿雖有七小塊、但少了一大塊。
旅行的趣味,大半也都因為這些小小的差錯而令人有更多的回味。在《兩浙漫遊》這本書中,我看到郁達夫先生的旅行,也經常有些曲折。車子久候不到(文見第80-81頁)、因為行程延誤而拚命趕路(文見第111頁)、跌得全身都是爛泥巴(文見第30頁),都不減玩興。
「且夫天下事物,有意求之,往往不能得預定的效果,而偶然的發生,則枝節之可觀每有勝於根幹萬倍者。」(文見第116頁)這是郁達夫先生對旅行的喟嘆,我也深有同感。
二十六歲那年以《沈淪》這部描寫情慾的小說轟動當時文壇的郁達夫先生,他的生花妙筆讓兩浙風情增色不少,不只添加旅遊的顏色,在那個無法記錄動態影音的年代,他的文字卻比數位錄影機更傳神地留住了山光水色的感動。
在桐君山下的魚梁渡頭,他這樣描寫:
「漸搖漸近,五分鐘後,我在渡口,終於聽到咿呀柔櫓的聲音。時間似乎已經進了酉時的下刻,小市里的群動,這個時候都已經靜息,自從渡口的那位少婦,在蒼茫的夜色裡,藏去了她那張白團團的面影之後,我獨立在江邊,不知不覺心裡頭卻兀自感到了一種他鄉日暮的悲哀。」(文見第3頁)把當時的情景,用如同電影畫面的手法,紀錄在他的遊記裡。多麼像侯孝賢導演的長鏡頭,定定地捕捉孤獨靈魂裡的歡喜哀愁。
講到旅行時碰到的驚險,他是這麼說的:
「要看山水的曲折,要試車路的崎嶇,要將性命和運命去拚拚,想嘗一嘗生死關頭,千鈞一髮的冒險異味的人,仙霞嶺不可不到。」(文見第51頁)我想,年輕的朋友很可能只有在遊樂場的雲霄飛車上才能體會了。
描寫旅行中無聲勝有聲的感動,他的手法是:
「雙槳的搖響,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釣的一聲過後,要好半天才來一個幽幽的迴響,靜,靜,靜,身邊水上,山下岩頭,只沈浸著太古的靜,死滅的靜,山峽裡連飛鳥的影子也看不見半隻。」(文見第9頁)寂靜中有一種對生命的熱烈,彷彿在落寞的盡頭與故人的不期而遇。完全不刻意,卻自然發生。
從這幾段簡短的節錄中,讀者應該可以感受到:郁達夫先生的文采,和他的人生一樣精采。他本名「文」,字「達夫」,出生於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七日,有射手座典型的熱情和瀟灑。雖然出身於貧困的知識分子家庭,但因為幼年即發憤讀書,成績很好,所以有機會在一九一三年隨長兄到日本留學,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
他不但從事文學創作,也積極參加各種抗日組織,陸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行動。一九三八年底,郁達夫受邀到新加坡辦報,並且從事抗日宣傳活動。
後來新加坡淪陷,他流亡到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迫為日軍做翻譯。他化名「趙廉」,想辦法利用職務之便暗助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在蘇門答臘被日本憲兵殺害,得年四十九歲。
郁達夫先生年紀比魯迅小十五歲,兩人卻是忘年之交。他和徐志摩先生、梁實秋先生都有所交往。當時,是盛產「文學男女」的年代,郁達夫先生的愛情故事,和描述徐志摩先生的《人間四月天》小說相較,可以說是不分軒輊。
一生飄泊的郁達夫先生,看似生活無律、喜歡喝酒、不避諱談性愛,他有三次婚姻紀錄,常被批評為「多情但不專情」,但這種瀟灑豪邁的性格,正好使他的遊記散文寫得真實而動人。
在《兩浙漫遊》書中,讀者不但可以一直讀到他旁徵博引的許多歷史典故,也會讀到像:
「我也在高牆上在夏靈峰先生的腳後放上了一個陳屁,就是在船艙的夢裡,也曾微吟過的那一首歪詩。」(文見第11頁)「因這一段廢話,我倒又寫下了四句狗屁。」(文見第11頁)這樣的句子,在在表露郁達夫先生的真性真情。
率真的郁達夫先生寫下的《兩浙漫遊》,已經成為熱門的旅遊路線:在觀光風潮的帶動下,近年來中國大陸旅遊機構逐步建立了一個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為中心的浙江旅遊路線,東西南北四條各具特色。浙東風情之旅、浙西名山名水之旅、浙南奇山奇水之旅、浙北運河古蹤之旅。
由於浙江省多平原及丘陵地,又有錢塘江從此出海,山光水色,美不勝收。早在春秋時代是越國所在,戰國則是楚國地。漢朝設置許多郡,唐始置浙江西、東道。因為錢塘江流向曲折——與「浙」同音,又稱浙江,於是漸漸成為地名。到了元代,屬江浙行中書省。明朝屬浙江布政司,清代設立浙江省。
浙江美食,令人垂涎。浙江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材料新鮮,製作精緻,講究清淡鮮嫩。名揚中外菜式有杭州天香樓的「東坡肉」、樓外樓的「西湖醋魚」「龍井蝦仁」……等。《兩浙漫遊》書中提到的風味小吃「西湖藕粉」(文見第133頁)更是遊客不可錯過的土產。
除了觀光資源之外,現今兩浙地區也是吸引台商投資的重要據點。台商投資主要集中在浙江東北環杭州灣一帶。雖不比上海那樣鑼鼓喧天的熱潮,卻像「鴨子划水」般不容忽視。滬(上海)杭(杭州)甬(寧波)高速公路沿線地區,聚集了許多台商投資的目光。
讀完郁達夫先生的《兩浙漫遊》,再看看現在浙江觀光事業和工商興盛的樣貌,感觸很深。人們總是想要在短暫的一生中,盡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燦爛;但山川靜好、歲月無爭,千百年後,仍是這片青山綠水、白雲藍天。永遠,究竟是什麼呢?在郁達夫先生的《兩浙漫遊》字裡行間,我看到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在與快樂啊!
郁達夫先生的《兩浙漫遊》,它不只是一本豐富的遊記,也是一本翔實的旅遊指南。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生哲學。


看更多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