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商品編號:03600006

發現謙卑的力量(附贈CD)

作者 吳若權
出版日 2003-10-01
定價 $240
優惠價 79折 $190
  • 分享至
數量
暫無庫存

內容簡介

暢銷天王吳若權最新感人散文力作
探訪數百年高齡的神木,可以學習謙卑的精神;從岩石縫隙長出的百合花,也可以看見謙卑的力量。無論是健康、愛情、人際關係、工作、金錢,只要我們能坦然接受挫敗,學習經驗教訓,謙卑的力量就會帶領我們絶地重生。

在本書中,吳若權要用謙卑的心,邀請你一起同行,從現代生活的各種面貌,發現令人感動與驚喜的謙卑,找到激勵你奮發向前的巨大力量。

謙卑,是用柔軟的姿態,包覆堅實的心念。
以既懂得保護自己,也不使對方受傷的厚道,
成就自己、同時也不忘成全別人。

作者介紹

掌握心趨勢的生活家  吳若權

AB型,水瓶座。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歷經科技業、唱片業,並擔任多家企業行銷顧問。對讀者持續的關懷及對寫作的投入與堅持,使他成為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的常勝軍,而專業認真的態度,則使他成為熱門的媒體主持人及活動代言人。

吳若權作品類型廣及兩性關係、勵志散文、愛情小說,近年更有愛情短篇小說改編為網路動畫,引起兩岸華人點閱轟動。水瓶座的聰明、企管人的精準,和創作者的細膩,令他能優游於不同的寫作領域,且出版腳步穩健。是出版界少數質量均佳的作家之一。

看他的書,就像聽一位好友在跟你說話。他總能看出問題的癥結,精確描述出你容易忽略但應該注意的細微人性,並提供確實可行的建議。他相信日積月累的小小行動,能夠讓人生更加自在、更加充實,因而總是以樂觀積極的語調,鼓勵讀者逐夢踏實,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在本書中,吳若權提醒你,柔能克剛,「謙卑的心,能夠產生更巨大的力量!」從生活中的不同角落發現謙卑的力量,你將會觸及生命中更多的驚喜與感動,成就自己、也成全別人!

看更多

規格

商品編號:03600006
ISBN:9576079675
頁數:240,中西翻:1,開本:1,裝訂:1,isbn:9576079675
看更多

試閱

<自序>謙卑,是巨大的力量!

謙卑的力量,不在於形體的大小、氣勢的強弱,
而是用柔軟的姿態,包覆堅實的心念。
以既懂得保護自己,也不使對方受傷的厚道,
成就自己、同時也不忘成全別人。

朋友住在海邊,他家前院有一塊小空地,種了幾棵香蕉樹。因為照顧不周、或營養不良,顯得了無生趣。只有其中比較大的一株,纍纍結了幾串青綠的果實。聽說結了果實的香蕉樹,會自動枯萎死亡。他把幾串香蕉果實採收下來以後,小小的庭院,剩下一片沉寂。

夏天結束之前,他要暫時離家一陣子,出發的那個清晨,他索性把所有的香蕉樹都砍了,打算等到換季時,改種別的植物。
沒想到當秋天才來,他回到海邊的小屋時,發現前院的空地,又長出一棵欣欣向榮的香蕉樹。仔細確認之後才發現:離家那天清晨,當他整理砍下的香蕉樹莖幹時,因為搬運不及,無意中留下一株看起來已經毫無生機的枝枒,在他離開的這段期間,默默地展現它的生命力。

當他主動與我分享這個感動的經驗,我不禁想起少年時曾經在攀登高山、尋訪神木途中,遇見從岩石縫隙長出的百合花。它的根脈緊緊抓住岩壁,努力探出花蕊盼著綠蔭篩下的絲縷陽光。看見生命中謙卑的力量,帶給我朝聖般的感動,久久不能忘懷。雖然,當初登山的目標之一,的確是為了仰慕神木而來,但是,意外發現的百合花,散發著優雅而神秘的氣息,同樣令人震撼。

神木是巨大的;百合花是渺小的。但是和整座森林比起來,神木也是渺小的。謙卑的力量,不在於形體的大小、氣勢的強弱,而是用柔軟的姿態,包覆著堅實的心念。以既懂得保護自己,也不使對方受傷的厚道,成就自己、同時也不忘成全別人。

謙卑是:態度上的敬讓,和心情上的禮貌。
必須心甘情願地付諸在行動上,才不會失之膚淺、虛偽。

曾經讀過一篇論述歷史的文章,談到清朝的大臣李鴻章引薦德國人梅廉朵夫到朝鮮擔任官職。啟程前,李鴻章提醒他:「拜見朝鮮王,記得要行三跪九叩之禮。」梅廉朵夫並不茍同,李鴻章堅持說:「否則,你會被趕回中國來。」

將此忠告謹記在心的梅廉朵夫,在謁見朝鮮王時,特別把深度的近視眼鏡取下,恭謹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禮,因此很順利地把自己融入打進朝鮮的官場裡。不堅持自己的身段,願意「入境隨俗」,就展現了謙卑的行為,體貼對方之餘,同時也說服了自己,不會覺得受辱。

老子,也是中國歷史上極講究謙卑的哲學家。他的老師常漎,在臨終前張開嘴巴問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我的牙齒剩幾顆?」老子回答說:「舌頭還在,牙齒都沒了!」學者認為這個啟示是說:「舌頭柔軟謙卑而長存;牙齒剛強自大而掉落。」

謙,是態度上的敬讓而不自大。卑,更是一種心情上的禮貌與客氣。兩者相輔相成,心甘情願地真摯付諸在行動上,才不會失之膚淺、虛偽。

在賢達面前,表現謙卑,這是基本的禮儀。但若位尊的人也能展現謙卑,就更不簡單了。例如:孔子主張不恥下問,並不代表孔子無知,反而顯得品德高貴。佛陀幫生病的弟子煎藥、服侍茶水,佛陀並不會因此變得微渺,反而自然流露出偉大的慈悲。

宗教,使人謙卑。能夠臣服於大自然主宰的力量,
才會真正感覺自己的渺小。

樂意對陌生人付出關懷,也是一種謙卑的表現。台灣陽明大學醫學系的學生連加恩,在服兵役時選擇到遠在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奉獻自己。在那個生活和醫療資源都十分貧瘠的土地上,孤兒比例高達15%、愛滋病猖獗蔓延、到處都是病人和窮人,他的善心義舉,不但創造了自己的價值,也看見生命的奇蹟。

連加恩在那裡不只是當醫生,同時也從事公益。他對外募集將近千萬的物資與金錢,並透過網路與教會系統掀起「募衣換垃圾」風潮,從全球各地陸續湧入一千五百多箱衣物,約七萬五千封郵件,險些癱瘓當地郵遞系統。

他說:「當初遠赴非洲服役的動機,是希望增加人生閱歷。兩年來,學習很多,更體會生命可貴,即使一無所有也可以努力追求人生價值。」

很多人好奇,是什麼樣的教育背景,讓連加恩表現出和時下年輕人很不一樣的價值觀?根據我的觀察,宗教的因素,不容忽視。連加恩生長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他的父親也是一位熱心公益的牙醫,經常巡迴義診。

宗教,使人謙卑。我一直這麼認為,不論信仰什麼宗教、膜拜哪一位神祇,能夠臣服於大自然主宰的力量,才會真正感覺自己的渺小。

謙卑,是基督教信仰裡一個很主要的精神。聖經記載:「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而佛教中所講求的「般若智慧」,也是一種謙卑的自知之明。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才識有限、並願意向別人學習,從這裡表現出謙卑的性格,也就是一種覺悟。可見,謙卑的態度很柔軟,但謙卑的精神是很高貴的。

「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是道德上的謙卑,但放大到廣義的觀念來說,卻是很重要的影響。如同投票行為裡,少數的中間選民,看起來他們的數量不多,卻是決定成敗很關鍵的力量。

缺乏謙卑的心靈,就無法真正原諒。
不刻意爭辯自己是對的,可以鍛鍊自己寬容的心胸。

一點點小善小惡,都足以影響整個社會風氣。無奈的是,許多對社會風氣有示範作用的名人,都忘了表現自己謙卑的一面。打開電視,每天看的就是政治人物對罵的口水戰;影視明星也常互揭瘡疤、藉由到法院按鈴控訴增加知名度。甚至,連宗教界的大師級人物,也會因為不肯道歉而惹來官司。他們都忽略了——放下身段其實可以為自己贏得更多掌聲。

批判的謾罵再怎麼強悍,都比不上一句「反求諸己」來得撼動人心。謙卑,是願意放棄「得理不饒人」的氣焰,甚或原諒傷害你最深的人,它不只可以盡釋前嫌、也可以化仇恨為友愛,讓雙方都解脫、重建彼此的關係。

我有一位私交甚篤的女性朋友,發現丈夫有背叛的跡象,找徵信社幫忙查證,果真捉姦在床,從此陷入感情的兩難。雖然,丈夫願意回心轉意,重修舊好;她也深愛丈夫,希望重新開始。但是,卻永遠法忘記那難堪的一幕。每當夫妻正要開始親密的時候,她的內心就產生一股嫌惡的感覺,立刻將他推開。拖了幾年之後,終究還是以離婚收場。事隔多年,回想起來,她十分懊惱地告訴我:「即使,在婚姻中犯錯的人不是我,但我也須學習謙卑。」如果當年她能夠學會以謙卑態度,面對丈夫出軌的錯誤,即使無助於讓她放下對感情潔癖的堅持,卻可以早一點原諒對方。

是的,缺乏謙卑的心靈,就無法真正原諒。

有時候,我們明明沒有做錯什麼,但是已經察覺對方不開心的時候,不妨主動向他道歉。「如果我在無意間有所冒犯,請你原諒!」這種謙卑,不但不會貶低自己,反而會因為表現誠懇的關心,而贏得友誼。尤其,是非對錯還沒有水落石出之前,願意主動道歉致意,並且不刻意爭辯自己是對的,更可以鍛鍊自己寬容的心胸。

宗教界一位領袖和一位老醫生因為﹁一攤血﹂而引發官司,雙方都曾因為堅持自己所認知的真相,而不肯讓步。事實上,世間的真相本來就有不同的面貌,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出不同的意涵,與其爭辯自己所認知的才是對的,何不放下心中的堅持,接納對方的痛苦。雖然雙方都曾表示對此案件有「不忍」與「不捨」的同情,卻因為過度堅持自我的立場,而讓原本可以圓融落幕的事件,拖了太久而使雙方都受傷。

真相也許真的很重要,但在真相前面可能還有更重要的品德,值得追求。謙卑的態度,讓我們在放下身段的同時,也放下成見,推己及人地了解別人的痛楚,即使認為對方有錯,也願意既往不咎。

表現謙卑,並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好處。而是在消極的那一面,讓自己和別人,都好過一些;在積極的那一面,經過自省之後有所學習成長。遭遇挫折的人,將因謙卑而放棄埋怨,重新找到成功的方法。擁有成功的人,也將因謙卑而不自滿,表現友善親切的質感。

雖然,我並不否認,表現謙卑有時也會被扭曲。不了解的人,常誤會說:「別看他裝出客客氣氣的樣子,他啊,其實是扮豬吃老虎。」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曾被人這樣批評過,關在家裡傷心了好一陣子。但後來我從這個批評中學會辨認:自卑和謙卑,其實只有一線之隔。那道界線,就是自信。

當我能堅定信念,知道自己用謙卑的態度對待別人,並不是要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而是要時時提醒自己關心別人的感受、體察別人的需要,就不會因為我的謙卑被別人扭曲而感到自卑。

不要自私,就不會迷失。原諒那些喜歡在背後批評的人,是學習謙卑的一項功課。

西方的諺語:「謙卑,是一種美德;
但是,當你知道擁有它,就會失去它。」

人生不同的角落,都能夠發現:謙卑,其實是很巨大的力量。即使,是在重病末期的病房裡,也可以學習到謙卑的力量。訪問過安寧病房的護理長,她們都同意:「選擇順從生命、與疾病和平相處的病人,和決心和病魔抗爭到底的患者,其實都很勇敢,但顯然後者比較辛苦、也比較痛苦。」

無論是健康、愛情、人際關係、工作、錢財,當我們可以坦然接受挫敗,學習經驗教訓,不再怨天尤人,謙卑的力量就會帶領我們絕地重生。即使肉體毀滅了,精神仍長存。

到現在,我還經常想起父親在病房度過他生命中最後的時光。儘管,死亡對我們而言都是沒有經驗而且充滿恐懼的大事,父親卻安靜靜靜躺在病床上,任無聲無息的日月交替在病床邊的外窗,直到他輕緩地吐出最後一口氣。屬於他的時間靜止在醫療監視器的螢幕上;而我的人生卻還必須走下去。

失去父親的我,如孤臣孽子般回首過去,看見他一生的滄桑。因為年少就重聽的緣故,不多話的他經常用沉默表達他對人的友善。他的個性敏感,善於體察別人的恩惠,大半輩子的勞碌,都花在加倍償還這些人情的溫暖,主動把自己僅有的一切拿出去分享。父親往生之後,親朋好友談起他的為人,都有無限的感懷。謙卑,在父親的字典裡,從來就不是保守怕事的注解,而是積極勇敢的釋義。

節儉樸實的父親,留下最豐富的遺產,就是謙卑的力量。他身體力行地告訴我:「生命的價值,不是自己擁有多少偉大的成就,而是給別人多少切中需要的成全。」正如同西方的一句諺語:「謙卑,是一種美德;但是,當你知道擁有它,就會失去它。」的道理一樣,父親他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這個特質,卻讓我一生景仰。

本來,我以為:在生命的道路上,探訪數百年高齡的神木,可以學習謙卑的精神;如今,我才發現,從岩石縫隙長出的百合花,也可以看見謙卑的力量。

《發現謙卑的力量》這本書,試著從現代生活的各種面貌,找到謙卑的力量。也許,這裡看不到百年高齡的神木、也沒有從岩石縫隙長出的百合花,但願你能在字裡行間,察覺我用謙卑的心,邀請你一起同行,繼續發現生命中更令人感動與驚喜的謙卑,因而產生更巨大的力量。

【延伸閱讀】----------------------

深度閱人:<謝謝你,也祝福你喔!>

創造自己的價值
歡唱悲歌 
鰻魚的願望
愛過,總比沒愛好!
你就是我的100分
站在有光的地方
栽培自己
過得好,因為我值得
明天永遠值得盼望

close
貨到通知

close